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金融科技導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生產業 制造業集聚效應 DEA 轉型經濟
中小企業集聚指的是地理相近的規模中等或較小的企業和機構由于經濟的相關或互補性,在一定的區域內集聚。許多中外學者的研究表明,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業的發展,可以極大地促進制造業的集聚度,進而改善制造業的生產效率。如何充分利用集聚效應,拓展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增強我們中小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將是浙江省目前面臨的迫切問題。
一、文獻回顧與評述
生產指那些被其他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者用作中間投入的服務(格魯伯、沃克,1989),對應地,生產業則指生產企業的集合體。隨著生產者服務業日益發展,生產者服務業定義也在發生變化。
理論界對生產業對制造業效率影響如何這一問題的相關觀點可歸納為“需求遵從論”、“供給主導論”、“互動論”和“融合論”。“需求遵從論”認為制造業是服務業(包括生產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服務業發展處于一種需求遵從地位,即其通過對經濟增長尤其是制造業擴張所引致的服務需求來產生影響,因此服務業發展附屬于制造業發展。“供給主導論”認為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業是制造業生產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礎,沒有發達的生產者服務業,就不可能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制造業部門。“互動論”認為生產業和制造業部門表現為相互作用、相互依賴、共同發展的互動性關系。“融合論”是近年來才出現的觀點。該觀點認為,隨著信息通訊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生產業與制造業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兩者出現了融合趨勢。
對上述四種論述生產業同制造業之間關系的比較流行的觀點,目前我國學術界總體是:“需求遵從論”和“供給主導論”都過于偏激,只看到了問題的一面,缺乏對問題全面、深入的剖析;“互動論”比較切合實際;“融合論”反映的是未來產業演變趨勢。
二、DEA模型構造和說明
研究生產業對制造業效率的影響效應需要定量地衡量制造業效率,不同研究者所使用衡量效率的指標也大相徑庭。數據包絡分析是一種用來評價一組具有多輸入多輸出的決策單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s)的相對效率的數學規劃方法,最早由著名運籌學家A. Chames等人提出。DEA可以得出每個DMU綜合效率的數量指標,并給出各DMU調整投入規模的正確方向和程度,因而顯得更科學、可靠。
DMU的相對效率可由以下方法來確定:若某個DMUj在一項經濟(生產)活動中的投人向量是Xj=(X1j,X2j,…,Xmj)T,Xij表示第j個決策單元對第i種輸入的投入量;產出向量Yj=(y1j,y2j,…,yrj)T,yrj表示第j個決策單元對第r種輸出的產出量;(Xj,Yj)對應DMUj的輸入、輸出向量,DMUj的效率就可以表示為:
…………………………(1)
其中,μT與νT分別為投入指標和產出指標的權向量,適當選取權重μ和ν,能夠使Ej≤1,j=1,2,...n。CCR模型如下:
………………………(2)
引入非阿基米德無窮小量ε,利用Charnes-Cooper變幻以及對偶規劃理論并引入松弛變量S-,,S+和,式(2)的分式規劃問題可以變換為等價的線性規劃模型如下:
其中,一般取ε=10-6,S-,,S+是分別與投入、產出相對應的松弛變量組成的向量。
當θ=1,且S-=S+=0時,DMU0為DEA有效,即n個DMU中,投入X0的基礎上產出Y0達到了最優當θ=1,且S-≠0或S+≠0時,稱DMU0為DEA弱有效,其含義是評價對象DMU0可以對投入X0減少S-而保持原來的產出Y0不變,或者在投入X0不變的情況下能夠使產出提高S+當1時,稱DMU0為DEA非有效,即DMU0可以將投入降低到X0而保持原來的產出Y0不變。
此外,還應該依據的值改善經營規模,時規模效益遞減,應縮減生產規模;時規模效益遞增,應擴大生產規模;時規模效益不變,為最佳規模。
三、實證分析結果
結合數據的可得性,我們將測量的時序區間設定為1990--2008年,輸出變量包括制造業增加值、制造業利潤總額,輸入包括勞動就業、基本建設投資額、實際利用外資、新增固定資產數額、科技活動經費五個變量。五個輸入變量分別從勞動、資本、技術和科技創新等方面全面反映了影響制造業效率的因素,輸出指標也能很好的說明制造業的最終成果。本文數據全部來源于國家統計年鑒和浙江省統計年鑒,由于數據為調整過的,這里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直接采用數據。
在規模經濟恒定假定基礎上,利用DEAP軟件計算出1990-2008年浙江省制造業的效率值,結果見表1所示。從結果來看,在這段時間里浙江制造業平均效率總體上變化不大,在出現輕度下降之后又慢慢上升。在1997年和2001年達到谷底后,浙江省制造業效率又出現抬頭上升趨勢。
為了表示方便,分別將各指標變量用字母表示:
變量 變量含義
Effi 制造業DEA效率
Tran 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增加值
Fina 金融業增加值
Esta 房地產業增加值
Manu 制造業增加值
CYJG 生產業占GDP比重
FGY 非公有制企業比重
這里,我們利用浙江省數據對前文的假說進行計量檢驗,通過三個方程對實際情形進行模擬,研究不同的生產業對制造業效率的影響。由于我們選取的時點1990―2008年浙江省制造業的效率值,而且我們研究的目的是僅以浙江省自身效應為條件進行研究,而非推廣范圍到全國的總體效應,所以單純的時序數據進行研究是合理的。
假設1: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對制造業效率影響顯著
對應的計量方程為:EFFI=C(1)+C(2)*TRAN+C(3)*MANU+C(4)*CYJG+C(5)*FGY
假設2:金融業對制造業效率影響顯著
對應的計量方程為:EFFI=C(1)+C(2)*FINA+C(3)*MANU+C(4)*CYJG+C(5)*FGY
假設3:房地產對制造業效率影響顯著
對應的計量方程為:EFFI=C(1)+C(2)*ESTA+C(3)*MANU+C(4)*CYJG+C(5)*FGY
其中,EFFI代表浙江省制造業效率,MANU表示制造業總產值,CYJG為產業結構,FGY代表非公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有的比重,是所有制變量。而TRAN、FINA、ESTA分別為生產業中的交通運輸郵政倉儲、金融業和房地產業。
為了消除異方差帶來的影響,我們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對方程進行回歸估計,得到回歸結果。計量方程估計結果見下。
方程1:EFFI=0.79-3.45e-05*TRAN+6e-06*MANU+1.63*CYJG-0.17*FGY
方程2:EFFI=0.81+8.995e-05*FINA-9.07e-06*MANU+1.52*CYJG-0.15*FGY
方程3:EFFI=0.84+9.15e-05*ESTA-6.90e-06*MANU+1.29*CYJG-0.144*FGY
從計量結果看,可以確認生產業的發展的確對制造業的競爭力有顯著影響。具體地說,可以得到如下幾個結論:①從三種生產業系數符號來看,其對制造業效率影響有正有負,交通運輸郵政倉儲影響為負出乎我們意料,金融業和房地產業都能夠對提升制造業效率起到積極作用。②在生產業的影響大小上看,交通運輸郵政倉儲起到的是負效應,金融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制造業競爭力,房地產業對制造業效率的影響最大。③定量分析上可以看出,金融業每增長1個百分點,可以促進制造業效率提高8.995e-05個百分點,房地產每增長1個百分點,可以促進制造業效率提高9.15e-05個百分點。
四、政策建議
既然大力發展生產業是我國制造業擺脫缺乏技術創新能力的被動局面,順利實現轉型升級,那么,各級地方政府理應盡快克服之前工作中“重制造業、輕服務業”的傾向,從多個層面尤其是科技層面探索生產業與制造業互動的方式、方法,使生產業的發展能夠與制造業轉型升級進程保持動態的契合。
從宏觀方面看,影響制造企業生產服務外包的主要因素是社會交易費用。在一個低交易費用的環境中,制造企業在外包生產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削弱集體行動中的“搭便車”行為、發現隱藏信息、轉移外包風險,從而穩定對外包利潤的預期。政府應不斷完善制度設施,應力爭盡快在私產和合同保護、行政環境的透明、產業政策的有效性、經濟機構間的信任和公共機構的誠信、市場的對外對內開放、勞動力再就業培訓等諸多方面。
從微觀角度看,影響制造企業生產外包的主要因素是生產服務企業的效率。為此,政府要通過諸如放寬市場準入條件、簡化登記手續等產業組織政策,建立起有利于競爭的市場環境。與此同時,政府還應積極地對效益落后的國有服務企業進行改制,迫使它們硬化預算約束和完善治理結構。只有這樣,競爭性市場環境產生的信息比較動力、生存動力和信譽動力,才能有“著陸”的微觀基礎,最終形成對制造業實施服務外包戰略的強大吸引力。
參考文獻:
[1] 藺雷 吳貴生:服務創新[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
【關鍵詞】貨幣流動性 國際黃金價格 影響分析
近年來國際黃金價格波動劇烈,很大程度上是受國際貨幣流動性變動的影響。那么貨幣流動性對國際黃金價格的影響究竟如何?本文將就此問題進行分析。
一、貨幣流動性概念闡釋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流動性是指某種資產快速變現的能力,某種資產快速變現能力越強,則流動性越強。對于貨幣流動性的概念,學術界沒有給出權威的定義,綜合研究多家觀點,筆者認為貨幣流動性主要分為狹義和廣義的角度,從狹義上來講,貨幣流動性是指中央銀行發行的貨幣數量,央行發行的貨幣數量越多,流動性則越大;從廣義上來講,貨幣流動性是指一國的利率水平,利率水平越高,貨幣流動性越大。在理論分析中,貨幣流動性指標主要采用M/GDP指標來度量,即貨幣供應量與一國國內生產總值之比。
二、流動性理論概述
主流經濟學對流動性對資產價格影響的理論研究主要分為貨幣數量論和貨幣傳導論,這些理論選取某經濟體貨幣供應量作為衡量貨幣流動性的指標。由于數據選擇的不同,計算方法存在的差異,不同的理論得到的結論也不大相同。下面本文就流動性理論進行簡要概述。
(一)貨幣數量論
貨幣數量論以費雪方程式為理論基礎,其基本內容為貨幣供應量對物價起決定性作用,在貨幣流動速度既定的情況下,當貨幣供應量增加時,物價水平上升;當貨幣供應量下降時,物價水平下降。費雪方程的基本表達式為:MV=PT,其中M代指貨幣供應量;V代指貨幣流通速度;P代指物價水平;T代指交易量。綜上,該公式可以表達為貨幣供應量與貨幣流通速度的乘積等于物價水平與交易量的乘積。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費雪方程越來越難以反映實體經濟的運行,經濟學家對此進行了修正。修正如下,貨幣不僅能夠滿足商品流通的需求,也能夠滿足資產交易的需求,因此經濟學家在費雪方程式中加入新的代表資本市場對貨幣需求的變量,即MV=PT+S,其中S代指除商品以外的資本市場對貨幣的需求,我們稱其為修正后的費雪方程式。修正后的費雪方程式將貨幣供需分為兩個部分,商品市場對貨幣的需求和資本市場對貨幣的需求。根據修正后的費雪方程式,當V和T不變時,M增加,如果P保持既定水平,那么S必然增加。這就表明,當商品價格保持穩定,貨幣供應量增加,貨幣會流向資本市場,導致資產價格上升;反之,則導致資產價格下降。
(二)貨幣傳導論
1.托賓Q理論。在研究理論變化和國民收入變化關系時,經濟學家托賓將參數“q”引入研究中,q代指企業資本價值與其重置成本之比。在參數q計算中,分子為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價值,分母為企業的基本價值,即其重置成本。當q值大于1時,表示企業重置成本比資本市場價值低,當q值小于1時,表示企業重置成本幣資本市場價值高,等于1時,則二者相等。當貨幣供應量下降時,實體經濟運行中對貨幣需求會增加,銀行利率則上升,投資者對股票的需求下降,股市資本會流向銀行,導致股票價格下跌,q值進一步減小,進而導致投資進一步減小,產出下降。
2.生命周期理論和財富效應理論。該理論認為消費者的消費是由其一生的收入所決定,而不是由短期的收入所決定,所以其消費均勻地分布在其一生中。金融資產是消費者一生財富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其一生的消費決策。因此,當貨幣供應量增加使得利率下降,從而對資產需求增加時,資產價值上漲,資產價值上升影響著消費者的財富收入,消費者的財富收入相對增加,使得其消費增加,進而導致國民收入增加。
3.單純相關論。弗里德曼認為貨幣同股票、債券、房地產等資產一樣,只是資產的一種形式,由于金融資產具有可替代性,所以超額的貨幣供給可以用適當的方法予以完全消除。作為資產的一種,貨幣可以被投資到實際資產市場中,當利率下降時,貨幣投資收益相對下降,資本會流入實際資產市場中,導致實際資產價格上升,資產收益上升,這一過程一直持續到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在新的產出水平下達到均衡。
三、貨幣流動性對國際黃金價格的影響分析
(一)貨幣理論解釋
貨幣理論持有者認為貨幣政策從本質上決定了貨幣流動性,通過貨幣傳導機制影響著貨幣流動性。當經濟體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時,貨幣供給量增加,對貨幣的需求相對減少,短期利率水平下降,進而長期利率水平下降。利率水平下降導致貨幣投資收益下降,資產投資收益則相對上漲,進而導致大量資本流入資產市場,引起資產價格上漲,黃金作為一種資產,其價格也隨之出現上漲;反之,貨幣供給量減少,利率水平上升,對貨幣的需求增加,貨幣投資收益相對上升,資產投資收益相對下降,黃金價格則下降。
(二)S―LM理論解釋
從IS―LM理論模型來看,價格水平由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共同決定,當代表貨幣市場的LM曲線向右移動時,利率水平勢必會呈現下降趨勢,由于資產價格與利率水平成反比,理論下降,資產價格必然會呈現上升趨勢,即貨幣流動性增加導致資產價格出現上漲,黃金作為投資資產,其價格必然同樣會出現上漲趨勢。反之,若LM曲線向左移動,利率水平出現上升趨勢,資產價格相反會出現下降趨勢,即貨幣流動性減少導致資產價格出現下降,黃金價格同樣呈現下降趨勢。
(三)貨幣數量論解釋
修正后的費雪方程MV=PT+S表明,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共同受到貨幣供應量的影響,即貨幣供應量同時影響著兩個市場。貨幣不僅需要滿足商品市場需求,還需要滿足資本市場需求。實體經濟價格水平保持不變時,當貨幣流動性高于經濟發展需求時,資產價格就會上升,國際黃金價格勢必會呈現上升趨勢;當貨幣流動性低于經濟發展需求時,資產價格就會下降,國際黃金價格勢必同樣呈現下降趨勢。從近百年來發生的國際經濟危機情況來看,多次經濟危機都出現了物價相對穩定而資產價格飛速增長的狀況。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理論界對貨幣流動性對資產價值的影響基本達成共識,即貨幣流動性通過利率等傳導機制直接或間接影響著資產價格。當貨幣發行量增加,流動性增加時,大量資金會流向股票、債券、房地產市場等各類金融資產,從而推動資產價格上漲;當貨幣發行量緊縮時,大量資產會退出資本市場,資產價格下降,宏觀經濟呈現不景氣狀態。黃金作為投資性金融資產,其價格同樣受貨幣流動性的影響。當國際貨幣流動性過剩時,投資國際黃金市場的貨幣增多,國際黃金價格必然會出現大幅上漲趨勢;當國際貨幣流動性緊縮時,投資國際黃金市場的貨幣減少,國際黃金價格則會出現大幅下降趨勢。
關鍵詞:最適金融結構原則民間金融中小金融機構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Goldsmith(1969)認為金融結構為一國金融工具和金融機構之和,Stulz(2000)也有近似的表述,認為金融結構是在一個時點上由金融機構、金融技術和規定金融活動的博弈規則共同組成的。通過金融結構的優化,可以增強金融業的功能和市場競爭力,提高金融產業和金融市場的運作效率;可以分散風險,增強金融發展的穩定性,迅速而順暢地傳導貨幣政策,有利于實現宏觀調控目標。缺乏一個好的金融結構,資本成本可能高到難以使企業家創設企業以及難以使這些企業有效率地投資。
金融結構理論綜述
從已有金融結構方面的文獻來看,可以把它們分為三類。一類是從比較金融的視角,包括市場主導論、銀行主導論、金融服務論和法律論等;第二類是從銀行業結構的視角,主要包括銀行業競爭和壟斷對銀行運營效率的影響,存在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的兩類文獻;第三類是關于最適金融結構的原則性討論。前面兩類的文獻已經有比較好的綜述(李木祥2004,周業安2005,殷劍鋒2006,林毅夫2006),在此不再贅述。下面僅就第三類文獻做一個簡單的評述。
第三類是就最適金融結構的原則進行討論的文獻,它們進一步深化了金融結構理論。首先是Stulz的金融結構外生論,他認為金融結構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外在于金融系統或經濟系統的力量使然,就金融結構和金融發展的關系問題,Stulz(2000)認為金融結構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干預和法律管制的結果。在特定的經濟條件下,任何一種結構都存在著連續發展的過程,但是當某種金融結構無法再容納經濟和金融的發展要求時,非連續的結構性改革就出現了,而這種非連續性變化可能就會使反映連續發展的某些指標出現逆轉(如de-intermediation使銀行資產業務萎縮等)。
其次是RobertC·Merton和ZviBodie(2005)提出的功能和結構金融學理論(functionandstructurefinance),他們認為金融體系內部的特殊制度和組織形式是內生的結果,它們的目的都是把交易摩擦和行為扭曲的成本最小化,并完成每個經濟體都需要的普通的融資功能。模型定制度環境的現實因素,是對市場的資源配置和信息效率進行正確評估,對行為因素和交易成本所導致的資本資產定價上的明顯偏離做出合理解釋的前提條件。金融制度結構方面的變革和本土化對所有國家都有意義,這是因為各國在歷史、文化、政策和法律基礎方面存在系統差異;特別對于正在重塑金融體系的國家來說,他們可以在沒有歷史包袱的環境中應用最新的金融技術,從而跳躍式地超越現有的最發達的金融體系。
最近國內很多學者展開了這方面的研究,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林毅夫的資源稟賦結構論和殷劍鋒的技術階段性結構論。林毅夫(2006)認為處在一定經濟發展階段的經濟體中的最優金融結構應當是內生決定于實體經濟的特性,金融體系中的各種金融制度安排的構成及其相互關系與要素稟賦結構所內生決定的實體經濟的產業、產品、技術結構和企業的特性相互匹配;隨著要素稟賦結構的提升、實體經濟產業和技術結構的變遷,該經濟體的最優金融結構也會內生地相應變化。一個勞動力相對豐富的發展中經濟的金融體系,應該以能夠為產品、技術相對成熟且資金需求規模相對較小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區域性中小銀行為核心;隨著經濟的發展,要素稟賦結構提升,實體經濟中企業的規模和產品、技術的風險程度提高,金融體系為大企業提供短期融資服務和分散風險的大銀行和股票市場的比重也應該提高。
殷劍鋒(2006)的技術階段性結構論認為不同金融結構在增長績效上的此消彼長是歷次技術革命中伴隨創造性毀滅發生、發展直至平息的一個過程。他認為基礎技術存在著一個從介紹、擴散到成熟和衰落的周期,在不同階段,金融結構將有不同的表現。在技術由不為人知到日益成熟的過程中,市場導向結構在新技術的推廣和成熟技術的投資上具有比較優勢;銀行導向結構則在技術的傳播和改進階段具有比較優勢。從技術演進和經濟增長的角度看,他認為最適合的金融系統應該滿足兩個標準:首先應該具備齊全的金融功能,具體包括為新技術提供融資的資本市場、為成熟技術提供融資的資本市場、與金融市場相依相伴的非銀行金融中介以及銀行;其次應該富于彈性,即能夠根據技術的演進和不同技術對金融功能的需要,來適時安排恰當的融資方式。富于彈性的系統應該能夠在保證充分競爭性的同時降低金融風險,防止單個金融機構的競爭失敗演變為大范圍危機。
中小金融機構和民間金融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作用
本文所指中小金融機構,采用林毅夫(2001)和史晉川(2003)的界定。指在非證券、保險類金融機構中,為地方中小企業服務的地方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和農村信用社。現代經濟社會中的企業僅僅靠內部積累難以滿足全部資金需求,當內部資金不能滿足需要時,企業就必須選擇外部融資。而資金供求雙方面臨著信息的不對稱帶來的委托—問題。我國的要素稟賦特色形成了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的中小企業格局,他們不能像高科技企業那樣容易借助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而只能借助金融中介進行間接融資。金融中介在事先對資金的使用者進行甄別并通過合同的簽定對資金使用者的行為進行約束,在事后則對資金使用者進行監督。其中中小金融機構在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方面更有優勢,Banerjee(1994)提出了兩種假說:“長期互動”假說(longterminteractionhypothesis)和“共同監督”假說(peermonitoringhypothesis)對此進行了有說服力的解釋。李志赟(2002)就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建立了一個一般性的分析框架,發現中小企業的非勻質性(heterogeneity),貸款抵押和交易成本是影響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信貸的三個主要因素;緩和信息不對稱程度、增加貸款抵押、降低交易成本,都將增加中小企業得到的信貸;在將中小金融機構引入模型后,發現引入中小金融機構將使中小企業得到的信貸增加,并增加社會的總體福利;中小金融機構的信息優勢、數量和中小企業的融資總額之間存在著正向關系。
民間金融包括那些分散地發生在各種非金融企業之間、企業或民間組織與居民之間以及居民相互之間的各種資金借貸活動,如民間借貸、商業信用、天使投資等,參與主體主要有家庭、風險資本投資者、私人錢莊和其他民間自助機構等。可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非正規直接融資是指最終供求者之間直接發生資金融通活動,在國外,其代表形式主要是天使融資;而非正規間接融資是指以非正規金融組織為中介而進行的資金融通活動。民間金融的交易主體之間必須要有較為對稱的信息,無需耗費高昂的信息生產成本,同時其交易合同必須能夠自我實施,無需借助于法律的強制力量。這些約束條件使民間金融活動只能局限在具有人緣、地緣關系以及相同價值觀的鄉土社會的信任系統內部,并存在較強的社會道德規范和社會制裁機制來保證合同的執行。因此民間金融能夠滿足小企業、村民和城鎮低收入階層等被正規金融體系排斥在外的經濟個體的金融需求。
可見在尋求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的過程中,民間金融和中小金融機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前一部分最優金融結構原則的表述,發展中國家由于經濟和金融結構處于改革變化之中,從資源稟賦的特殊性,社會經濟技術發展的階段性,金融制度、功能與結構的適應性等角度都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那就是發展中國家二元金融現象普遍存在具有長期性,在制度變遷的過程中,民間金融和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有著自己獨特的邏輯。
尋找解決信息不對稱的方法
歷
層
次
星期五(4月15日)
星期六(4月16日)
星期日(4月17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本
科
計算機及其應用080702
02324離散數學
02318計算機組成原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326操作系統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325計算機系統結構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4741計算機網絡原理
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0015英語(二)
計算機網絡
080709 02318計算機組成原理
02335網絡操作系統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751計算機網絡安全 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4741計算機網絡原理
04742通信概論
00015英語(二)
建筑工程
080806 02439結構力學(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198線性代數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2275計算機基礎與程序設計 02442鋼結構
00015英語(二)
漢語言文學
050105 00037美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813外國作家作品專題研究
00819訓詁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538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7中國現代文學史
00814中國古代文論選讀
00015英語(二)
英語語言文學
050201 00087英語翻譯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831英語語法 00832英語詞匯學
00016日語 00604英美文學選讀
會計
020204 00058市場營銷學
00139西方經濟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管理學原理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061國家稅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60審計學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158資產評估
00015英語(二)
工商企業管理
020202 01051企業經營戰略
00139西方經濟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054管理學原理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61國家稅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53質量管理(一)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152組織行為學
00015英語(二)
金融
020106 00139西方經濟學
00058市場營銷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054管理學原理
00061國家稅收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78銀行會計
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79保險學原理
0015英語(二)
市場營銷
020208 00139西方經濟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185商品流通概論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061國家稅收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84市場營銷策劃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183消費經濟學
00015英語(二)
國際貿易
020110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0097外貿英語寫作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5844國際商務英語
03709基本原理概論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096外刊經貿知識選讀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099涉外經濟法
物流管理
020229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015英語(二)
法律
030106 00264中國法律思想史
00249 國際私法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0258保險法
00167 勞動法 00226知識產權法
00233稅法
00015英語(二)
民商法
030116 08957法律邏輯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5561世界貿易組織法 00865證劵法 05557物權法
05560破產法
公安管理
030401 00369警察倫理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370刑事證據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861刑事偵查情報學
00371公安決策學
00859警察組織行為學
00015英語(二)
04729大學語文
監所管理
030109 00929勞動教養學 00931矯正教育學 00934中國監獄史
00930監所法律文書 00927中國司法制度
0092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
行政管理
030302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318公共政策
00024普通邏輯學 00315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1848公務員制度 00034社會學概論
0092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
00015英語(二)
教育管理
040107 00452教育統計與測量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0459高等教育管理 00453教育法學
00450教育評估與督導
00015英語(二)
教育學
040108 00452教育統計與測量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471認知心理 00465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68德育原理
00472比較教育 00453教育法學
00467課程與教學論
00015英語(二)
小學教育
040112 06230小學藝術教育 00542文學概論(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72比較教育 03329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學前教育
040102 00398學前教育原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24普通邏輯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881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0885學前教育診斷與咨詢
00402學前教育史 00467課程與教學論
00015英語(二)
人力資源管理
020218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6092工作分析 00054管理學原理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41基礎會計學
06088管理思想史 00034社會學概論
06090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00015英語(二)
機電一體化
080307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199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02245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 02243計算機軟件基礎(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200現代設計方法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2238模擬、數字及電力電子技術00015英語(二)
護理學
100702 03202內科護理學(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200預防醫學(二)
00018計算機應用基礎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3201護理學導論
04435老年護理學 03007急救護理學
03004社區護理學(一)
00015英語(二)
旅游管理
020210 06011旅游學概論 01868民族文化概論 00198旅游企業投資與管理
基礎教育
040120 00266社會心理學(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578中國小說史
04577中國通史
應用化學
081209 02521食品分析與檢驗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8306環境分析與監測 08291環境影響評價
軟件工程
080720 07028軟件測試技術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7172信息安全 07169軟件開發工具與環境 07171項目管理軟件
道路與橋梁工程
080807 06076結構設計原理
06078交通工程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6082筑路機械及施工 06081隧道工程
06080高速公路
漢語言文學教育050113 06414漢語言文學教育學 00539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541語言學概論 00538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英語教育
050206 00830現代語言學 06425中學英語教學研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0832英語詞匯學 00600高級英語
地理教育
070702 02099經濟地理學導論 02102遙感概論 02105地理教育學 00413現代教育技術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2099經濟地理學導論 02101區域科學原理
00015英語(二)
思想政治教
040202育 00481現代科學技術與當代社會
00033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
00312政治學概論 00321中國文化概論 00413現代教育技術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79當代資本主義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0034社會學概論
00480中國傳統道德
歷史教育
060102 00771中國現(當)代史專題 00773世界現(當)代史專題 00321中國文化概論
00768中國古代經濟史 00413現代教育技術
06427西方文化史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0770中國近代史專題
00775歷史教育學
生物教育
070402 02084 組織胚胎學 02088 生物教育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081進化生物學 02077 中學生物教學法 00015英語(二)
02076 遺傳學(一)
法律教育
030113 04336教育法規概論 00227公司法 00249國際私法
00264中國法制思想史 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 00167勞動法 00226知識產權法
信息技術教育080713 04345信息技術教育與研究方 01141信息技術與當代社會 04342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與 05181計算機網絡與遠程教育
計算機科學教育080745 02339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02328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02326操作系統 02336數據庫原理 00015英語(二)
數學教育
070102 02013初等數論 02011復變函數 02014微分幾何 00015英語(二)
物理教育
070202 02033數學物理方法 03218中學物理實驗研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化學教育學
070302 02056儀器分析 00413現代教育技 02059化學教育學
音樂教育
050408 00733音樂分析與創作 00735音樂教育學 00732簡明配器法 07976音樂欣賞(二)
美術教育
050410 00745中國畫論 00742美術技法理論 02200現代設計方法
體育教育
040302 00503體育教育學
應用電子技術
080735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5694制冷技術與控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358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02141計算機網絡技術
00015英語(二)
06541現代通信技術
英語翻譯
050134 05350中級英語筆譯 05384科技英語翻譯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5355商務英語翻譯 05351高級英語筆譯
汽車服務工程
082232 06904汽車保險與理賠 04444汽車鑒定與評估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447汽車維修工程 04946汽車發電機原理與汽車理論
制藥科學與工程
081204 03031藥物分析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29藥劑學 03026藥理學(二) 07781藥事管理(一)
藥學
100805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義務教育
040125 09338課程設計與評價 00465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 09288義務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概論 09290初中語文學科基礎
關鍵詞:生產業;制造業;交互作用;機理
生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現代服務業經濟體系中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部門,其發達程度在一定層面上決定了制造業的發達程度;與此同時,第二產業尤其制造業是生產業的需求主體,制造業的快速發展為生產業的成長提供堅實的市場基礎。2014年8月,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明確現階段我國生產業發展的重點,發展生產業已成為我國優化產業結構的必然之路。在此背景下,深入了解生產業與制造業交互發展的內在機理,對加快發展生產業、促進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有著重要意義。
1概述
1.1生產業的內涵與外延
生產業是與消費業相對應的概念,國外學者一般稱其為生產者服務業(ProducerServ-ice)。Machlup認為生產業即知識產出的產業[1];Hubbard&Nutter指出生產業主要涵蓋廣告咨詢、法律、會計與審計、研發、建筑服務等面向生產者的服務活動[2;Coffey認為,廣義的生產業是在公司與組織的運用中被用作普通性消費的功能[3];對外經貿大學課題組認為,生產業是與生產活動直接或間接相關的配套服務業,貫穿于企業生產的上、中、下游諸多環節,如物流、研發、金融保險及咨詢、會計等專業服務[4]。以上學者大多從生產業指向的對象對其內涵和外延進行界定,此外,也有學者從中間需求角度對其進行了解釋。Goodman&Steadman根據美國2000年投入產出表,將服務業中間需求率高于60%的部門界定為面向生產者的服務業,低于40%的部門界定為面向消費者的服務業,將40%~60%之間的部門界定為混合服務業[5];尚于力、申玉銘和邱靈利用1997-2002年的中國投入產出表將中間需求率大于50%的行業界定為生產業,主要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通訊服務、批發零售服務、金融保險服務、計算機服務、租賃和商務服務、地質勘查和水利管理服務[6]。國內外學者雖未對生產業形成統一明確的定義,但在其內涵及外延界定上存在共通點,即多從生產業指向的對象、活動內容(如Hubbard&Nutter等)或中間需求、內在屬性的角度對其進行解釋(如Goodman&Steadman、尚于力等),運輸倉儲、金融保險、研發設計、法律會計、市場銷售等管理咨詢活動均被納入生產業的范疇。綜合各學者及各經濟體對生產業內涵及外延的闡述,本文認為生產業即主要面向消費者以外的生產企業、并直接或間接為生產企業的生產活動提供中間需求的產業部門,包括流通服務業、信息服務業、金融服務業、商務服務業和科技服務五大類。
1.2生產業與制造業的交互發展
相關學者對生產業與制造業之間的關系有四種不同觀點:供給推動論、需求引導論、交互發展論和融合發展論。供給推動論認為服務業尤其生產業是制造業提高生產率及競爭力的前提和基礎,前者的發達程度決定后者的發達程度;需求引導論認為制造業為服務業尤其生產業提供需求基礎,前者是后者發展的條件,后者是前者的補充和支持;融合發展論認為,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生產業與制造業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二者出現融合趨勢。交互發展論認為,生產業與制造業之間是相互作用和依賴、共同發展的關系。Francois認為生產業與制造業之間是一種互動關系[7];劉書瀚、張瑞、劉立霞以中國1997-2007年的投入產出表為基礎,采用投入產出法對我國生產業與制造業進行產業關聯分析表明,二者存在顯著的互動關系,且后者對前者的拉動作用大于前者對后者的促進作用[8];高覺民、李曉慧從產業視角構建生產業與制造業互動模型,認為二者互相推動彼此發展,且前者內部各部門與制造業均呈現互動發展關系[9];焦愛麗根據我國31省市2003-2011年相關數據進行模型檢驗,表明生產業的專業化水平每上升1%,制造業的生產效率將上升15.51%,兩者正相關[10];陳光和張超基于我國不同省市或區域生產業和制造業的統計數據,對二者相關指標進行協整檢驗和格蘭杰檢驗,結果表明,生產業與制造業存在交互發展的特征,生產業結構變動指標與制造業升級系數存在協整關系和雙向格蘭杰因果關系[11]。現有文獻多從不同角度對生產業與制造業的交互作用進行了實證分析,但是對二者作用的內在機理的研究尚待深入,因此,本文從以下視角對二者交互作用的機理進行簡要說明。
2生產業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作用機理
2.1生產業促進制造業向服務型制造轉變
首先,服務收入成為制造業企業利潤的重要來源。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和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制造業產品中的服務含量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將服務作為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手段,并因此提高了企業自身的服務化水平。從典型制造企業來看,國外大型制造企業基于產品的增值服務已成為企業主要的收入來源,如2011年寶馬、GE、施樂公司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0%、51.16%和53%,IBM服務收入占比為82.1%,與2005年的51.9%年相比增長了108.42%[12]。其次,制造業服務化在就業方面表現突出。一方面,制造業內從事服務活動的勞動者占較大比重,2002年,OECD13個國家中約有40%的制造企業員工從事與服務相關的崗位,如科技人員、會計師、律師、管理人員或其他服務崗位[13];另一方面,制造業內從事服務活動的勞動者素質不斷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是生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隨著信息技術特別是信息密集型服務業的發展,對從事制造業服務活動的勞動者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造業企業間的競爭也使得企業對于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進一步增加。
2.2生產業優化制造業的資源配置
生產業在促進制造業節能降耗的同時,也提高了資源利用率。生產業是信息技術密集型產業,信息技術的應用及信息和科技服務業的發展在推動生產業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成為制造業節能降耗的一大動力。企業生產設備的改進、生產工藝的優化(如ERP、能源管理系統等)加強了對能源消耗的監測預警,降低了單位產品的資源消耗量,推動產業向低消耗、高利用率方向發展。2014年中國兩化融合發展報告指出,信息業較發達的北上廣、江蘇、浙江、山東等省份的工業應用效益明顯高于全國其他省份,這些省份的電子信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較發達,信息技術推進工業節能減排的力度較大,支撐本地企業節能降耗的成效明顯,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較低;而寧夏、甘肅、青海、等信息產業弱省,應用效益指數較低,信息技術支撐企業節能降耗的能力普遍不足[14]。信息服務、商務服務、金融服務及科研服務等生產業的發展會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其內含的人力、技術及知識資本能夠緩解資源、能源和環境的壓力,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
2.3生產業降低制造業的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
生產業的發展,在提高制造業生產效率的同時,還利用規模經濟、制度創新等降低制造業企業的生產及交易成本。首先,生產業的規模效應會降低制造業的生產成本。隨著分工的深化,制造業內部的低附加值生產環節逐漸外部化并最終從制造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部門,并能提供專業化的生產,其規模會隨著制造業外部化的需求的增加而擴大,最終形成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這相較于制造業企業內部的生產來說,會大大降低制造業的生產成本。其次,生產業在服務產品的市場配置中起到簡化交易方式的作用,從而降低制造業服務產品的交易成本。例如,生產業中的商業、交通、通信等流通服務業通過建立市場網絡,在集中固定的生產與分散變動的需求之間搭建橋梁,將時空上分割的市場聯結起來,擴大了交易網絡的延伸范圍和市場規模,在規模經濟的作用下實現了交易成本的節約[15];再如,在市場經濟制度日益規范和復雜的環境下,會計、法律、稅務等逐漸從企業內部分離出來,專業化的發展有效幫助企業規避經營風險,降低交易的執行成本[16],如安永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FESCO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等。
3制造業推動生產業發展的作用機理
3.1制造業為生產業提供堅實的市場基礎
分工深化下制造業生產環節的外部化促進了生產業的發展,為其提供堅實的市場和需求基礎。在經濟的發展及社會分工深化的背景下,制造業企業基于降低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自身競爭力的考慮,會越來越多的將生產環節中的低附加值部分如研發設計等生產經營環節外包出去,“內部化”的“非市場活動”逐漸變為“外部化”的“市場活動”。此時,隨著制造業企業對外剝離的非核心業務環節的增多,其對外部專業化的服務企業即生產企業提供的專業化生產便會產生更大的市場需求,這為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和堅實的市場基礎。此外,制造業的發展會對服務外包的種類和數量產生新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生產業企業不斷完善服務類型以實現服務的多樣化和高質量,這也為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推動力。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資料,自1995年以來,我國生產業產值增加值的絕對量一直處于快速增長狀態,平均年增長率達到15.9%左右。根據對我國2002-2010年間的投入產出表進行分析得出,制造業對生產業的平均中間投入率在0.26左右,生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制造業有較強的依賴性,且這種依賴性在商務服務業、流通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及信息服務業方面表現的更為突出,即制造業對生產業的需求支撐主要是通過商務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及信息服務業等細分行業實現的。
3.2信息技術加速了制造業對生產業的促進作用
信息化及信息技術的應用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進而帶動生產業的發展。信息技術的進步提升了工業信息化、制造業信息化水平,促進制造業產業鏈分工深化、產業模式創新,促進傳統制造業向以知識和技術為主要投入要素的現代制造業轉變,帶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并進一步促進生產業的發展。首先,生產業作為一種中間投入活動,其服務對象是提供終端產品或服務的生產性企業。生產業作為信息技術密集型產業,信息通訊技術的發展促進制造業升級,進而有效的提高生產企業的效率和服務質量,并能改變傳統的物流渠道以提高傳統生產業如廣告和銀行業的現代化程度;此外,傳統的生產業進一步衍生出新的服務領域,如計算機輔助制造和計算機集成制造等,現代制造業的發展對其產生大量需求,使得生產業的交易性大大增加[17]。其次,信息技術促進制造業升級進而為生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完備的基礎設施。如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制造業的信息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帶來遠程教育和醫療的國際化,為供應鏈上的物流企業提供一個中立和可靠的數碼平臺,并能夠實現產業集群的區域內遷移和合理的產業分布。此外,信息技術及相應的通訊、交通、教育等基礎設施正逐漸成為服務業發展和升級的支撐平臺,生產業尤其是金融服務、商務服務、研發設計、物流運輸等行業對區域內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依存度越來越明顯。在信息技術對制造業發展的推動作用下,城市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將有效提高生產業的服務效率和水平,促進生產業的發展。
4小結
在理論層面上,生產業與制造業之間并非簡單的因果關系,而是一種具有累積性的相互影響、相互決定的內生性過程,兩者因相互需求進一步推動彼此的交互發展和升級,其交互作用過程即彼此發展和升級的互動過程[18]。生產業的發展為制造業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服務,增強了制造業的競爭力,并促進其轉型升級;制造業的加速發展對生產業產生大量需求,并對服務質量要求漸高,在促進生產業升級的同時也直接促進其發展,兩者如此循環交互作用,形成一個雙向互動、高度關聯的正反饋過程。
作者:李長英 張麗紅 單位:北京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李江帆,畢斗斗.國外生產服務業研究述評[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4,26(11):16-19,25.
[2]HUBBARDPKB,NUTTERDS.Servicesectoremploy-mentinmerseyside[J].Geoforum,1982,13(3):209-235.
[3]COFFEYWJ.TheGeographiesofProducerServices[J].Ur-banGeography,2000,21(2):170-183.
[4]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課題組.北京市生產業開放式發展路徑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4.
[5]GOODMANB,STEADMANR.Services:businessdemandrivalsconsumerdemandindrivingjobgrowth[J].MonthlyLaborReview,2002,125(4):3.
[6]尚于力,申玉銘,邱靈.我國生產業的界定及其行業分類初探[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9(3):87-94.
[7]FRANCOISJ.Tradeinproducerservicesandreturnsduetospecializationundermonopolisticcompetition[J].CanadianJournalofEconomics,1990,23(1):109-124.
[8]劉書瀚,張瑞,劉立霞.中國生產業和制造業的產業關聯分析[J].南開經濟研究,2010(6):65-74.
[9]高覺民,李曉慧.生產業與制造業的互動機理:理論與實證[J].中國工業經濟,2011(6):151-160.
[10]焦愛麗.我國生產業和制造業互動發展關系研究[J].商業時代,2014(17):123-124.
[11]陳光,張超.生產業對制造業效率的影響研究—基于全國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4(2):18-24.
[12]于清笈,董偉龍.2014中國裝備制造業服務創新調查[R].北京:德勤,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2014.
[13]郭懷英.制造業服務化:國際趨勢及其啟示[J].全球化,2013(9):100-108,128.
[14]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2014年中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報告[R].北京: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2015.
[15]沈家文.生產業與中國產業結構演變關系的量化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2:154.
[16]鄧麗姝.對生產業與制造業升級的理論探討[J].經濟論壇,2010(2):209-211.
關鍵詞: 地方高校 數學與應用數學 應用型人才培養
地方性高校肩負著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任,是我國大學的主要群體,其人才培養模式明顯區別于重點大學的研究型人才培養模式.屬于教學型的地方性高校,應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地方和行業人才的需求,根據學校自身的條件,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邵陽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在傳統數學教育專業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在人才培養目標與模式的制定和實現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
1.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現狀分析
邵陽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最初的專業定位是為邵陽地區乃至湖南省中小學的基礎數學教育培養合格的數學教師.然而,隨著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日漸飽和與獨生子女政策導致的初等教育學生生源減少,師范生的就業壓力逐漸增大.此外,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用人單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落后,教育思維單一,教師創新意識不強,只重視數學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實踐教學環節,導致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較差,不能滿足市場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2.制定與時俱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
2.1人才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有運用數學知識和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在科技、教育、經濟和金融等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適應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實、素質高、能力強、適應快的創新型和技能型的應用人才.
2.2人才培養模式.
基于培養目標定位,構建了“一個主體、兩個輔助、三個方向、四種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即以數學類專業課程為主體,計算機科學技術和智能優化方法為兩個輔助,分為數學教育、金融數學和考研深造三個培養方向,注重學生的專業能力、應用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3.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
3.1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創新課程教學模式.
根據專業定位和社會需求,對課程體系構建了“四個平臺,四個模塊”,四個平臺是通識教育平臺、學科教育平臺、專業教育平臺、實踐教育平臺;四個模塊是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主干課程模塊、專業選修課程模塊和能力拓展課程模塊.其中實踐教育平臺通過校內實驗室和中小學校、企業、政府部門等實習實訓基地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專業基礎和專業主干兩個課程模塊涵蓋教育部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目錄中規定的核心課程;專業選修課程模塊分三個培養方向,數學教育方向開設中學數學教材教法、數學史、競賽數學、中學數學課件制作等課程,金融數學方向開設運籌學、數學模型、最優化方法、金融學、保險精算等課程,考研深造方向開設泛函分析、拓撲學、數學分析選講、高等代數選講等課程;能力拓展課程模塊開設MATLAB語言及其應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通訊與網絡、人工智能等課程.
在創新課程教學模式方面,靈活運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講授基本理論知識;及時把教研成果和學科最新發展成果引入教學,使學生了解本學科國內外的發展動態,提升學生的學術素養;構建案例教學體系,實行案例分析、建模、優化求解的案例教學模式,結合課程實驗和課程設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準備課件、案例庫、試題庫等網絡資源,開展網絡互動教學模式,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3.2加強數學建模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對學生數學建模能力的培養,首先在課程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模式,貫穿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布置與建模有關的課程小論文,并鼓勵有興趣的學生加入教師的相關科研項目,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其次成立數學建模協會,定期進行培訓和課外輔導答疑,將往屆的數學建模競賽題以作業的形式布置給學生完成,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最后是加強硬件建設,近年來,在學院的支持下,本專業配置了一個擁有120臺電腦的專用機房,為師生上機訓練和數學建模比賽提供了極大便利.
3.3突出實踐教學,注重學生的師范技能培訓.
通過課程實驗、課程設計、數學建模競賽、教師技能比武、參與教師科研項目、教育見習、實習、畢業實習等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建立包括邵陽市四中、六中、十中、十一中等學校在內的教育見習、實習基地及銀行、企業、政府部門在內的畢業實習基地.在課程設置上,以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基礎,變單一的集中實習為循序漸進、形式多樣的系列實習,具體安排如表一.
3.4加強學生畢業論文的指導,引導論文選題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重視學生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嚴把兩道關:選題關、開題關.加強畢業論文題目的應用型,可以將學生的畢業論文更多地和教師的應用型科研項目結合起來,使指導教師的指導更專業,學生科研的方向更明確;鼓勵學生選擇數學建模方向的題目或者將畢業論文和實習、社會實踐等相結合.
4.結語
地方高校數學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應結合自身特點和社會需求確立人才培養模式,將課程體系的優化、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實踐教學內容的組織貫穿于教學的每個環節,這樣有利于培養適應地方和行業人才需求,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應用技術型數學人才.
參考文獻:
[1]馬曉燕,國忠金,孫利.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分類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泰山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為例[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4,29(6):12-15.
【關鍵詞】 金融危機 啟示 商業銀行
2007年爆發的次貸危機,已經演變成為21世紀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這場危機不僅使得美國經濟進入衰退,而且導致世界許多國家的經濟遭遇寒流,甚至進入冷冬。這場金融危機的影響正在從投資銀行蔓延到商業銀行。迄今為止,美國已有15家銀行倒閉。其中最大的銀行是IndyMac,該行擁有320億美元資產和190億美元存款,它也是美國歷史上破產的第三大銀行。美國金融巨擘花旗股票連續多個交易日下挫,其市值僅為210億美元,不及其2006年年底時2740億美元的1/10。根據IMF的統計,全球金融業將因次貸危機而損失1.4萬億美元。這一數字相當于工行市值的7倍之多。
一、次債危機的原因分析
1、在金融體系與金融機構方面
所謂次級按揭是指向負債較重,資產信用評級在620分以下,多數沒有固定收入憑證的“劣質客戶”提供貸款。在激烈的競爭面前,諸如新世紀金融和Countryside這樣的按揭貸款發放機構降低住房信貸消費準入標準,把大量的房地產按揭發放給沒有能力償還貸款的中低收入購房者。出現了零首付以及向“劣質客戶”提供貸款的行為。貸款人可以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下購房,僅需聲明其收入情況,無需提供任何有關償還能力的證明。次級貸款一般是無本金貸款,在開始幾年只需每月償還貸款利息,只用償還超低利息,之后利率將重設,并且在3-7年可調整利率貸款。從實際利率看,大部分次級貸款基于浮動利率,即貸款利率隨短期利率變動而變動。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又通過以次級按揭還款為抵押品的衍生證券把中低收入購房者償還貸款的風險轉移給了風險接力賽中的接棒者。發放貸款的機構大多“只貸不存”,為了不斷獲取資金,維持放貸規模,這些機構通過二級市場中的對沖基金,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和社會公眾籌集資本,使得大量投資者聚集到次級貸這個鏈條上來。由于這些次級貸款是建立在低利率和房價不斷上漲的基礎之上的,而自從2004年開始,美聯儲連續的升息政策,將基準利率從1%調到5.25%,使得借款人成本激增,加上樓市開始下滑,動搖了整個次級貸款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使得次級按揭還款出現拖欠的情況日益嚴重,違約率不斷提高。抵押貸款企業紛紛宣布倒閉,2007年3月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因為超過84億美元的債務無法償還提出破產保護。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倒下的時候,整個金融系統的危機隨之降臨。
2、投資者方面
這些金融衍生品的生成過程很復雜,一般的投資者是沒有能力去辨認是建立在什么價值基礎上的,不具備理解這些衍生證券所攜帶的金融風險的能力。投資者的不理智一面,使得投資者在發現錯誤的時候反應過度。
3、監管方面
由于監管方面的缺失,政府把對這種金融衍生品的監督責任交給了評級機構。但這些評級機構并沒有真實,準確的反映次級債券的風險情況。做出了一些不負責任的評級,使得投資者在沒有充分能力去理解整個金融衍生品風險的情況下依靠這些評級結果,做出錯誤的決策。我國持有雷曼兄弟債券的中資銀行有7家。中國建設銀行持有雷曼債券1.914億美元,占公司總資產的0.29%,中國工商銀行(包括境外機構)持有雷曼債券1.518億美元,占公司總資產的0.01%,中國交通銀行持有雷曼銀行債券7002萬美元,占公司總資產的0.02%。而我國銀行國際交易涉及次級貸逼近100億美元。隨著次級貸款風波的不斷升級,我國金融機構因次級貸損失高達49億人民幣。目前國內國外宏觀經濟都存在一定的下滑可能性的情況下,我國國內商業銀行將面臨資產質量惡化以及利潤增長放緩的狀況,并且已經有14家上市銀行已經出現了借款人違約數量增加以及流動性收緊的跡象,商業銀行有可能出現新一輪的不良資產。我們應當重視這場金融危機給我們帶來的教訓和啟示,發揮后發優勢,讓我國的商業銀行走得更快更穩。
二、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啟示
1、嚴把信用風險關口
強化風險控制,確保償付能力,量化風險。在結合巴塞爾協議8%的最低資本金要求,建立符合相應風險管理需要的資本金充足水平和貸款呆賬準備金。同時應嚴格準入標準,把握信用風險的關口,并做好貸款擔保和抵押的動態管理,防止因為2009年房價可能進入下行通道導致的抵押物價值不足的問題,保持信貸業務持續穩定發展。近年來,大部分商業銀行已將住房信貸作為新的利潤增長點來加以發展,有的商業銀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在信貸資產中的比重高達40%以上。我國目前房貸證券化產品很少,并且發行量比較小,房貸大部分只涉及銀行和購房者。2005年12月15日,建設銀行推出國內首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產品,2007年12月建行又推出自己的41.6億元人民幣的證券化產品。這與整個抵押貸款市場的規模相比,證券化率非常低。與美國銀行業以及房地產業相比較,我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規定首付比例20%-30%,還貸收入比不得超過50%,而且在我國,商業銀行一般都保持1元的貸款抵押物的市值一般超過2元。這些措施降低了借款人違約的概率,有效保證了銀行系統的穩定性。但隨著我國房地產市場的走弱趨勢越來越明顯,為了防止大規模違約風險的發生,在發放住房貸款時應該更加注意挑選信用記錄好,收入穩定,還款能力強的客戶作為發展對象。
2、保障金融安全,注重風險管理
(1)商業銀行的基本原則是“存款立行,風控保行,服務興行,科技強行”。如果商業銀行過多的依賴于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融資而忽略自己的主業將把自己置身于巨大的風險當中,北巖銀行的破產就值得我們引以為戒。英國國內第五大抵押貸款機構也是最具活力的銀行之一北巖銀行(Northern Rock)大量通過吸引存款、同業拆借、抵押資產證券化等方式來融資,并投資于歐洲之外的債券市場。這次由于受到次級貸的牽連導致流動性不足而最終破產,引發了英國銀行100多年來的首次擠兌行為,并實際上迫使英國政府為英國銀行業體系的負債。因此商業銀行發展不應脫離自己立行之根本,否則一旦外部環境變差,商業銀行將面臨巨大風險。
(2)做好風險評估,切實把握風險,而不是盲目跟進。把握好度,在進入不熟悉和缺乏足夠風險控制的業務領域時要謹慎。我國的商業銀行與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相比較而言,在業務種類和范圍,風險管控上都有一定差距。由于在許多業務領域缺乏經驗,所以應在充分了解這些業務的時候再進行投資決策,盡可能地防范風險。
(3)要注重從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對風險進行管理。從外部和內部的風險管理是使風險得以控制的關鍵所在。對金融風險的防范和處理過程中,政府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通過頒布政策、規定等措施有效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因此商業銀行應該嚴格按照各項規定運作。首先,在外部監管方面:一是我國銀行業的監管機構主要是銀監會,但是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審計署、財政檢查專員辦等也在某些范圍內對銀行進行著監管。由于各部門都有自己的標準,且處罰措施不一,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亂。為了增強監管的有效性和力度,加強各個監管部門的溝通,對現存的監管體制進行適當的修改,權利適當的集中,從而提升效率和降低監管成本。二是切實提高金融創新的信息透明度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基本條件,因此應當加強監管以及信息披露的強度,對商業銀行面對的主要風險要及時披露。金融創新是銀行發展的動力但也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既要看到它可以提高金融效率和促進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在金融發展方面發揮的助推器作用,但同時,次貸危機也表明,金融創新可以放大風險,可能產生巨大的財務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因此要又有強有力的風險保障機制。在市場上投機意味非常濃烈的時刻,市場主體往往并不關注真正的價值基礎,反而不斷的去推高這個市場,讓這種泡沫蔓延。而現在我們正在經歷的這個金融危機正是巨大的泡沫破裂的后果。美國次級債危機的教訓之一就是信息披露一定要充分、及時。在信息不對稱的市場當中,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和社會公眾由于這些金融衍生產品的設計過于復雜而且不透明,在不了解這些金融創新品的原理和相關的風險信息時,僅以評級機構的不負責任的某些結論來購買這些次級債券,從而成為大量的風險積累的犧牲品。在次貸危機發生之后,我國也在的《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26號――商業銀行信息披露特別規定》中采取了一定應對措施,明確要求對商業銀行所持有的金融債券的類別和金額,委托理財、資產證券化、各項、托管等業務的開展和損益情況進行披露。其次,在內部控制方面:第一,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完善機制,保證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由于委托――關系的原因,“股票期權”,“大比例分紅”等激勵措施使得高管階層和各級員工不顧公司長遠利益和金融體系穩定的短期逐利行為,使金融創新變了質。第二,建立問責制度。如果企業制度中缺少問責制度和高層管理不當收入追回機制,使得那些讓公司破產倒閉的高管們還能逍遙度日。把權利和責任有效的聯系起來,監督和追查對錯誤負有責任人的。促使企業人員更加注重風險,從而在自己的責任范圍內降低風險。第三,我國商業銀行是經營風險的特殊企業,應當將商業銀行的“穩健經營,防范風險”放在首位,保證各項經營活動都建立在合理風險控制的基礎上。但目前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仍然不夠完善。各商業銀行應注重培育和強化風險意識,引進在風險管控方面有經驗的人才,不斷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在國內外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加強內部審計和對風險的預測和分析,為將來可能發生的風險做好預案,按照銀監會于2008年初下發的《商業銀行壓力測試指引》提出的指導性建議,逐步引進并深入研究壓力測試技術。
3、更具有前瞻性
隨著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國已經不能做到在金融危機面前獨善其身,所以要提高對國際風險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以及應對風險的能力。時刻對保持國際局勢的變化的警覺。在能力范圍內去分析國際上發生的各項事件對商業銀行的可能產生的影響,做好應對措施,不打無準備之仗。
(注:本文作者為蘭州銀行行長助理、計財部總經理。)
【參考文獻】
[1] 楊紹平、楊宇:次貸危機對我國商業銀行住房金融業務的啟示[J].現代商業銀行導論,2008(10).
[2] 王華:關于我國銀行業監管制度問題的若干思考[J].現代商業銀行導論,2008(10).
[3] 王英貴:美國次級房屋貸款及其抵押債券危機的成因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08(9).
1.1專業定位不明確由于財務管理專業是從會計學、財政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專業分離出來的,我國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上仍帶有這些相關專業的特點,自身特點不明顯、不突出。
1.2教學內容不合理,課程相互交叉目前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內容交叉重復已是普遍問題,這種情況不僅極大浪費了寶貴的教學資源,而且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科建設的發展也長生了不利的影響。
1.3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在國內,傳統的教學以教為主,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傳統教學方法仍占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沒有得到充分地發揮,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極少采用,或由于學生的應付態度效果不佳;與實際的社會生產接觸較少,教學內容與現時經濟生活脫節,注重知識的理論性和系統性,忽視知識的實踐性和應用性;也較少地考慮國際競爭的需求。
1.4考核不全面在考核上以期末卷面成績為主,忽視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表現。成績不能全面反應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傳統教學重知識的傳授,而輕能力的培養。而財務管理的實踐性強,注重能力的全面培養。
2我國財務管理專業教學目標專業定位分析
財務管理教學應該根據社會的需求設定合理的培養目標。
2.1堅持“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辦學思想財務管理專業對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要求較高,即要有較全面且較扎實的專業基礎,而選修課應有所拓展。以培養具有較高素質的人才。
2.2適應現代化企業管理的需要財務管理專業應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的人才要能夠滿足企業的要求,要將現代化的企業管理融入教學,以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
2.3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作為財務管理人員,具備基本的技能是很重要的,但財務管理人員更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這是基本的行為規范,只有具備職業道德的人員才能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
3我國教學方式的優化
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包括金融學、管理學、會計學和理財學四個分支。
3.1課堂教學方式的優化
3.1.1推廣案例教學的應用
案例教學是現代管理教育的一種基本方式,高職高專財務管理專業的案例教學從內容上應區分為三類:一是案例分析,即教師例舉和教學內容有關的案例進行講解分析;二是案例設計,即根據一定的背景資料設計出決策方案;三是案例收集,由教師給定知識范圍,讓學生找相關內容的案例,并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對自己的案例進行講解說明,可以增強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也可以使學生更理解所學知識的應用。平時的學習中,有少數案例教學,但也因為學生的應付式,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可把案例分析的課時加入到教學計劃中,并把案例分析課程中學生的表現于期末成績直接掛鉤,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案例課程的重視程度,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其中。
3.1.2改進考核標準
在考核上應更重視學生能力的表現,香港特區教育統籌局局長羅范淑芬女士認為,教育改革的目標,是著重個人本質的發展和發揮創意,需要發展九種能力,即協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創造力、運算能力及研習能力。考核標準能引導學生重視相應的能力培養。在我校獎學金評定的一個輔助標準為綜合素質測評的成績,學生對綜合素質測評的重視程度與其的重要性有關,若獎學金的評定全由綜合素質測評的成績為依據,則學生對其的最為重視,所以應制定相應合理的考核標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進行指導,嚴格按照標準執行,且信息應對學生公開,以便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進。現在我們的考核以平時分、期末考試成績為主,其中平時分由作業,出勤,期中考試組成,期中考試所占比重較大,可作適當的調整。降低期末考試成績在考核成績中的比重,平時分可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表現。
3.1.3實現財務管理與金融的交叉融合
在國外有很多高校設置財務管理和金融學的復合式專業。這兩個方面在市場中,是相輔相成的。金融市場、投資、融資等問題需要財務管理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處理。因此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中可以設置與金融相關的課程,結合實訓,提高學生的財務管理、金融管理的能力。
3.1.4加強學生思想素質的培養
傳統的思想政治課程,學生并沒有很好的吸收。可并適當增加一些人文社科基礎課程和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如《學習方法導論》、《財經寫作》《、職業道德教育》、《心理學》《、社會學》、等課程。
3.2實踐教學的改進
財務管理實踐性強、綜合性強,專業實習是實踐性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
3.2.1模擬實習的推廣
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張,安排所有學生進行專業實習已不是易事,專業實習很容易成為形式。這時模擬實習可作為專業實習的替代或補充。通過模擬實習,使學生模擬環境中具體應用財務管理的相關知識分析企業的環境,競爭能力等,以提高操作技能,培養實踐能力。
3.2.2財務軟件的改進
在基礎實驗上,可增設會計手工及電算化模擬實習,利用EXCEL工具的各種功能及基本操作分別設計若干個實驗項目;在綜合實驗上,可增設項目投資決策實驗,證券投資模擬實驗,ERP沙盤模擬實驗,ERP綜合項目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更好地掌握知識。學校在選擇軟件時,應征集授課老師和學生的意見,學生是軟件的直接使用者,對軟件的操作等方面最了解。
3.2.3實習基地的建設
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工作實習,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通過實習單位,培養學生的財務工作能力,是一個重要的途徑。但是,由于財務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不少高校該專業沒有相應的實習基地。所以,高校應改變觀念,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可以推薦優秀畢業生、采用培訓員工的方式進行培訓、支付費用等。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實習。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人才培養;路徑
一、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人才的涵義
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的投資、資金、資本、金融、融資和籌資等概念難以準確描述新出現的“投資融資化”和“融資投資化”等經濟現象。于是,上世紀末,投融資概念應運而生。投融資概念涵蓋傳統概念中各自的內容,既可以描述投資現象或融資現象,又可以描述兩個獨立現象合為一體的投融資現象。相應地,從事投融資服務的專業人才,稱為投融資人才,但目前學術界尚未有一個統一的定義。本文從分工的角度考量,認為投融資人才是為企業的投資、融資等活動提供中介或直接服務的專業人才。而對文化創意產業來說,投融資人才是為創意企業或創意項目的投資、融資等活動提供中介或者直接服務的專業人才。
二、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人才的素質能力要求
與傳統產業相比,文化創意產業對投融資人才有著特殊的要求。也是就說,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人才需要具備一些素質能力要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新能力
所謂創新能力,是指在獲得知識和操作技能基礎上突破前人模式的獨創思維和創造能力。文化創意產業是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相比,具有知識密集、信息密集、技術密集和輕資產的特點。因此,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人才要具備創新能力,在投資服務和融資服務方面要有創造性的構思和創新,針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特點,為文化創意企業策劃、設計和提供具有“創造性價值”的投融資模式和方案,增加每一項投入資金的價值,使這種增值達到高效率和高回報。
2.投資服務能力
國內外發展經驗表明,投資對文化創意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大作用。一般來說,企業投資尤其是長期投資,投資金額較大、期限較長,投資方案一旦實施就很難再做出調整,甚至決定資金、技術、項目等資源配置的效率高低。這就使得投融資人才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其投資服務能力強弱和服務質量高低直接關系到創意企業利益。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人才應具備的投資服務能力主要包括:產業政策把握能力、投資機會研究能力、創意項目市場調研能力、創意項目評價能力、創意項目風險規避能力、創意項目實施監控能力、創意項目后評估能力、創意企業估值及并購重組方案設計能力等。
3.融資服務能力
資金是文化創意產業起步的基礎條件,融資則是創意能夠成為產業的首要環節。文化創意企業能否足額籌集到所需資金,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投融資人才的融資服務能力。投融資人才既要熟悉國際化產業資本運作,又要熟悉文化創意產業的內在發展模式,能借鑒國外文化創意產業的成熟運作經驗,通過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為文化創意企業策劃、設計和提供合適的融資模式和融資方案。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人才應具備的融資服務能力主要包括:金融政策把握能力、創意企業資金需要量計算能力、創意企業財務分析能力、創意企業不同發展階段融資資源的識別能力以及融資途徑和融資時機的選擇能力、創意企業融資計劃書編制能力、融資談判與溝通能力、創意企業上市融資的操作能力等。
4.人文素質
文化創意產業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對精神層面的需求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才出現的新興產業,那么文化創意企業投資項目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必須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必須具有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蘊,這也決定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人才要具備人文素質。一方面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要具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和合理的知識結構,此外,還要具備將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識不斷更新的能力,要有開闊的視野。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和競爭的需要。
5.技術素質
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人才不僅要有創新能力、投資服務能力、融資服務能力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博的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電腦、網絡等現代科技知識和一定的技術素質。例如,在創意項目財務評價時,投融資人才一般都借助于計算機和項目評估軟件估算投資項目的現金流量、凈現值、投資回收期、投資收益率等評價指標。
三、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人才培養路徑及對策
1.營造創意氛圍
發達國家創意人才培養工作的成功與其良好的創意環境和社會氛圍密不可分的。我國應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并結合我國國情,營造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人才培養的社會文化氛圍。一是在經濟發達城市,加快形成更具人文氣息的城市風格,營造寬松、包容、大氣和開放的環境。二是加大對網絡、圖書館、公園綠化、咖啡吧和書店等投入,積極舉辦面向社會各層面的文化活動,提升國民創意素養。三是充分利用網絡、報紙和電視等媒體資源,大力宣傳創意領域的典型人物和典型項目,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2.加快創意金融教育
我國高等院校要順應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人才的實際需求,整合創意類專業和金融專業兩方面的教育資源,設立創意金融等相關專業,開展創意金融教育;聘請諸如藝術、設計和投融資機構的CEO、藝術總監等行業專家擔任校外教師,著力構建校內專任教師和校外兼職教師相結合的教師隊伍;以工作任務為導向構建包括創意類課程和投融資課程的專業課程體系,科學設計課程內容;與創意企業、創意產業園區和投融資機構共建實習基地,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培養機制,加速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人才的專業化培養。
3.加強創意培訓
由于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起步較晚,目前高等院校通過專業化、規格化、批量化培養文化投融資人才的條件尚不成熟。另一方面,我國現有的文化投融資從業人員大多是從其他領域轉過來的,整體的專業素質較低。因此,對文化投融資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是培養文化投融資人才的一條捷徑。有關方面要結合產業發展需求,搭建人才培訓公共服務平臺,開展高等院校培訓、創意培訓機構培訓、政府部門委托創意龍頭企業培訓、引進境外培訓機構項目等多元創意培訓。鼓勵創意企業和創意投融資機構選送文化投融資從業人員參加高等院校和創意培訓機構等組織的培訓,以提升其專業素質和從業技能。
基金項目:寧波市軟科學課題(編號:2013A10089)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