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美術長廊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以學校五年發展規劃和本學期工作計劃為指導,深入學習《美術新美術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積極開展美術教育研究,培養美術書法特長生,進一步完善科組建設,形成學校鮮明的美術、書法特色。
二.工作要點:
1、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以學生為本,重視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強調學法的傳授、能力的培養、習慣的形成、心理素質的提高以及學趣的激發,讓學生在"看看、想想、畫畫、玩玩"中輕松掌握知識技能,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動力和能力。
2.加強學習,學習《新課程標準》及美術教學理論,更新教學觀念,組織外出聽課學習,提高科組教師的業務素質,組織組內公開課,開展新教材教學研究及觀摩交流活動。
3.培養特長生,繼續開展美術、書法興趣小組培訓工作,重點加強學生硬筆書法訓練,組織學生參加書畫比賽,繼續做好小書法家協會會員吸收工作及書法級別評定工作,繼續選拔優秀作品向有關報刊寄發,新開學校油畫興趣小組。
4.繼續開展美術教學研究,搞好國家十五規劃重點課題《信息化教學與課堂教學實踐模式》的課題研究,重視教學論文的撰寫與教學經驗的總結,組織進行論文交流。
5.搞好藝術長廊,定期更換美術書法作品。
6.精心籌備學校藝術節暨師生美術書法作品展,展示我校特色教育的成果,并結集出版學校美術書法作品集。三、學校美術工作大事
時間工作大事
9月設計制作學校版報完善美術書法長廊美術、書法興趣小組報名培訓,新開油畫興趣小組
10月參加區教師素質大賽
11月小書法家協會會員吸收工作籌備藝術節書畫展覽,編印作品集
12月組織優秀學生參加鎮小學生書法大賽籌備藝術節師生書畫展
一、美術欣賞課直觀生動
過去要上好美術欣賞課,教師需要搜集大量的圖片、幻燈片或錄像帶,并且在講課時需要大量的口頭講解。因此,不少教師把上好美術欣賞課視為畏途,本來應該非常生動直觀的美術欣賞課,變的非常乏味,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興趣。
借助電腦多媒體信息技術,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效果大為改觀,只要教師擁有一臺多媒體電腦,把存有美術欣賞數據的光盤裝進光驅就很容易了。當欣賞經典美術作品時,鼠標一點,某個畫家的代表作及其背景資料就會出現在眼前,不但可以窺見作品的全貌,還可以放大局部進行觀察,學生身在課堂,卻能打破時空的界限,跨越古今,馳騁中外,在藝術的長廊漫步,在想象的空間飛翔,審美教育寓于潛移默化之中。
二、直觀性強,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直觀性是典型的特征之一,對小學生來說,興趣是激發他們學好美術的精神動力。而多媒體技術以全新的視覺、聽覺綜合的立體感受,讓學生的感情隨著生動、有趣的畫面和節奏優美的旋律跌宕起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激發了他們藏在內心的求知欲,使學生在精神愉悅的氣氛中更好地接受新知識。
三、工藝設計方便快捷
小學美術課程強調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因此欣賞課、工藝課、設計課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工藝與設計基礎教育中,教師要做大量的示范,學生要做大量的練習,由于這類教學內容的圖形非常規范,嚴格,填色技巧很講究,因此范畫的制作或作業的完成都非常耗時費力。電腦軟件中提供了許多的繪圖工具和編輯命令,學生在電腦中可以進行各種幾何圖形的組合、繪制、著色、編輯和修改,非常方便、快捷地完成作業。比如:小學五年級的《形的重復》一課中,學生可以在網絡中查尋基本圖形,然后利用畫圖中的復制、剪切、粘貼等命令,很輕松、簡練地設計出自己喜歡的重復構成圖形,并可以自由換取顏色,甚至可以利用繪圖工具使基本圖形任意旋轉角度,學生可以很快的看到自己設計的作品。
四、知識面廣,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多媒體里儲蓄著大量的動畫、聲音、字符、圖形等,是一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海洋。把多媒體技術恰當地運用到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借助電腦多媒體信息技術,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效果大為改觀,只要教師擁有一臺多媒體電腦,把存有美術欣賞數據的光盤裝進光驅就很容易了。當欣賞經典美術作品時,鼠標一點,某個畫家的代表作及其背景資料就會出現在眼前,不但可以窺見作品的全貌,還可以放大局部進行觀察,學生身在課堂,卻能打破時空的界限,跨越古今,馳騁中外,在藝術的長廊漫步,在想象的空間飛翔,審美教育寓于潛移默化之中。
五、傳遞迅速,有利于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小學美術課程強調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因此欣賞課、工藝課、設計課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工藝與設計基礎教育中,教師要做大量的示范,學生要做大量的練習,由于這類教學內容的圖形非常規范、嚴格,填色技巧很講究,因此范畫的制作或作業的完成都非常耗時費力。電腦軟件中提供了許多的繪圖工具和編輯命令,學生在電腦中可以進行各種幾何圖形的組合、繪制、著色、編輯和修改,非常方便、快捷地完成作業。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先進的多媒體設備離開了教師熟練的操作技能,只能是裝飾;同樣,絞盡腦汁設計的多媒體軟件若沒有教師生動、有趣的語言作必要的引導和啟發,這節課自然不能稱之為完整的課。因此,作為小學美術教師必須率先學習和接受新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參考文獻:
美術館究竟有什么樣的魔力,可以給人帶來幸福?李清志說,美術館是療愈人心的天堂。
有人說,美術館是“把建筑物對人心的影響力發揮到極致”的人間智慧精華。那么,讓我們來看看世界上最好的九座美術館。
羅馬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
(MAXXI)
羅馬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2010年春季才剛剛對游人開放。這個耗資6000萬歐元的項目是一座用鋼鐵和玻璃搭建的現代建筑,將收藏意大利日益增多的當代藝術作品。人們對其關注度甚高,一方面這是著名建筑師扎哈?哈迪德醞釀十年的作品,另一方面則是有關人士質疑該建筑物過于現代的外表是否與尊重傳統的羅馬城不符。好在最終結果應了那句俗話,“條條大路通羅馬”。
意大利人很快便認識到這座博物館在推動21世紀藝術和建筑的發展方面作出的杰出貢獻。在舉行的展覽中,SPAZIO是第一個關于藝術和建筑的展覽,參加此次展覽的有包括來自Alighiero Boetti、Anish Kapoor和William Kentrdge等藝術家的作品。
倫敦白教堂美術館
(WHITECHAPEL GALLERY)
倫敦的白教堂美術館(Whitechapel Gallery)成立于1901年,是倫敦第一家由公共資金資助的美術館,成立之初的目的是舉辦一些臨時性的展覽和教育項目。1938年,畢加索著名的畫作《格爾尼卡》在這里展出,吸引了數以萬計的目光,白教堂美術館自此成為倫敦的藝術中心。二戰后,英國藝術被當時的國際藝術主流遠遠拋在后頭,由于缺乏本土藝術家和新觀念而滯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館長Bryan Robertson打破了這個沉默,在他的策劃下英國藝術開始活躍。1956年的一個展覽《這就是明天》(This is Tomorrow)讓英國藝術在戰后嶄露頭角,使得美國藝術界不得不對其刮目相看。如今,它不但在倫敦的文化發展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還成為世界上最有活力的藝術區之一。
沃克藝術中心
(WALKER ART CENTER)
位于明尼阿波利斯的沃克藝術中心成立于1879年,一開始,它只是當地的一個小美術館,而現在已經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研究所,甚至成了一個標志、一種象征。這座曾經獲得大獎的建筑物是設計師Edward Larrabee Barnes在1971年的杰作,并在1984年進行了擴建;它17英畝的城市園區部分是由著名建筑師Herzog和de Meuron共同設計的,并于2005年正式對公眾開放。
舊金山現代美術館
(SFMOMA)
舊金山現代美術館是世界上頂尖的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中心之一,在建筑和觀念上都有顯著的標志性。美術館由貝聿銘于1995年設計修建。其主要特色是:整個美術館的外觀正面呈現階梯狀,頂部有一塊黑白相間的類似炮臺頭部樣子的圓形石頭,這讓人立即聯想到城市風光照片。由Mark Jensen設計的屋頂部分2009年才對外開放,從屋頂上你可以看到整個城市的風景。
美術館里陳列有一系列的攝影、繪畫、雕塑、建筑、設計和媒體藝術作品,這些作品代表了現代主義重要的發展趨勢。
古根海姆美術館
(GUGGENHEIM MUSEUM)
美國加州建筑師弗蘭克?蓋里(FFrank O.Gehry)最著名的建筑作品恐怕要數位于西班牙的古根海姆美術館了。美術館成立于1997年,之后這個由鈦、玻璃和石灰巖制成的塑像很快便成了西班牙北部的標志性建筑。美術館不但有Gehry優美的簽名,還融雕塑的優美造型于一體,并且受到世界上很多建筑大師的喜愛。西班牙著名建筑師拉斐爾?莫尼歐說:“沒有任何人類建筑的杰作能像這座建筑一般如同火焰在燃燒。”建筑大師菲利普?約翰遜則將它稱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建筑”。
東京宮
(PALAIS DE TOKYO)
與其說東京宮是個很棒的博物館,不如說它是個充滿活力的藝術中心。
在進入展覽區域之前,你應該先光臨一下它的屋頂。繼埃弗蘭酒店(Hotel Everland)的臨時酒店之后,輪到藝術之家(Art Home)餐廳占據當代藝術中心東京宮的屋頂了。吊車將整個建筑放在了巴黎東京宮的天臺,由玻璃和金屬制成的集裝箱非常輕便且結實。寬敞的空間給客人提供了方便的就餐環境,而玻璃落地窗則給顧客奉獻了埃菲爾鐵塔的壯觀。
展覽方面,東京宮專注于法國年輕的藝術家和后起之秀們的作品。
HAUNCH OF VENISON BERLIN畫廊
Haunch of Venison Berlin畫廊由Harry Blain和Graham Southern建于2002年,并且在倫敦、柏林和紐約都有分支。它已經超越了畫廊作為作品展出空間的范疇,在這里參加展出的既包括國際著名大師,也有藝壇新人。
豪瑟和沃斯畫廊
(HAUSER & WIRTH)
Hauser & Wirth畫廊由Ursula Hauser、Manuela Wirth和Iwan Wirth于1992年建立,被譽為歐洲最具影響力的畫廊。2009年9月,該畫廊正式登陸紐約,被譽為藝術界一劑強心針。
該畫廊是Eva Hesse、Allan Kaprow、Lee Lozano、Jason Rhoades和André Thomkins的共同財產,同時還有亨利?摩爾家族的收藏品。除此之外,這個畫廊還是為藝術家和藝術后起之秀舉行活動的場所。
安大略美術館
(ART GALLERY OF NTARIO)
國家體育場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為2008年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體育場。工程總占地面積21公頃,建筑面積25.8萬平方米。場內觀眾坐席約為9.1萬個,其中臨時坐席約1.1萬個。
據悉,國家體育場初步設計概算批復總投資31.4億元,但因結構復雜、技術難度大、工藝要求高、功能和標準調整以及主要建材漲價等原因投資超概算約4.56億元。
中國國家大劇院:鴨蛋
中國國家大劇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西長安街以南,由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筑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總占地面積11.89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筑10.5萬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6萬平方米。
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大褲衩
央視辦公樓位于北京市朝陽區中央商務區(CBD)核心地帶。其兩棟主樓分別為52層、高234米和44層、高194米,并由懸臂鋼結構連接,總建筑面積49.59萬平方米,預算55億。由于其外形,被人調侃為“大褲衩”。
河南藝術中心:小金蛋
河南藝術中心位于鄭州市鄭東新區CBD核心區,占地面積10公頃。施工圖設計由中國航空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完成。建筑方案由五個橢圓體和兩片翻卷上升的藝術墻組成,五個橢圓體分別為:1800席的大劇場、800席的音樂廳、300席的多功能小劇場和美術館、藝術館。
淮南乒乓球大廈:球拍
乒乓球大廈高達150米,外形如同一只乒乓球拍,坐落于淮南奧林匹克公園之內,占地1000畝。該大廈是由著名體育建筑設計師梅吉魁主持設計。乒乓球大廈分為三部分:處于上方的拍柄部分將被建成觀光層;中部寬闊的拍身將建成賓館客房;下端的球體將被建成會議中心。
北京大觀:白龍
大觀位于北四環中路、亞奧核心區,項目總占地面積3.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18484.70萬平方米,由一幢超5A級寫字樓、三幢國際公寓、一座七星酒店以及全長411米的世界第一商業長廊——龍廊組成,整座建筑體形如通體雪白一條龍。由世界著名華人建筑大師李祖原親手設計。
北京天子大酒店:神仙
天子大酒店坐落在北京東燕郊經濟開發區,京哈高速臨門而過,距市中心30公里車程,是昔日皇帝東巡時的御駕行宮。大酒店的外形是彩塑“福祿壽”三星像,高41.6米,形象逼真。
據了解,天子大酒店的設計師來自北京林業大學深圳分院,但是如此“具象”的建筑理念卻來自發展商。
貴州湄潭縣茶文化陳列館:茶壺
該“茶壺”是由湄潭縣大川商貿公司投資2500萬興建的。該建筑總占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壺高73.8米,體積為28360.23立方米。該壺共分為兩大區,即商貿區和陳列館。
濰坊市民文化藝術中心:風箏
該中心為組團式建筑,包括大劇院、音樂廳、青少年宮、文化宮、圖書館、科技館、城市藝術展覽館及雙塔和商業配套等8個單體建筑,總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該中心采用舒展的總體布局,采取南北軸線對稱的方式,融合濰坊世界風箏都的含義,采用展翅飛翔的風箏形態的構圖手法。
沈陽方圓大廈:銅錢
如何找回城市特點?如何在公共空間恢復歷史記憶?這是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進程和全球化背景中保持延續性的重大問題,也是許寶忠近年來在藝術創作中不斷思考的重要問題。
從早期的《中國工農強渡大渡河紀念碑》開始,許寶忠就很強調雕塑的公共性。記得20世紀90年代我在上海做《“旋轉360°”――中國方案藝術展》的時候,寶忠所為就是凸現中國文化特征的概念性公共藝術方案《文化吹風》。近年來,許寶忠在其久居的成都市完成了一系列大型公共藝術作品。無論是取意抽象的“沙河景墻”,還是刻畫紀實的“春熙路老字號地刻”;無論是立足傳統文化的“成溫立交川劇長廊”,還是展現工業歷史的“東郊工業文明博物館”,許寶忠都表現出高超的策劃能力。他完全改變了以往雕塑家過于強調自我呈現、以個人風格強加于社會的創作思維,一切從環境、場地出發,個人創意源出于城市歷史文脈。在這里,重要的不是雕塑,更不是個人風格表現,而是城市場所與城市景觀的營造,是一座城市必須保留的歷史記憶。只有在歷史記憶中,我們才能以文化詩意與精神創意的方式棲居在大地上,才能成為人而不是物,不只是人口統計的數據。
許寶忠深知要做成一個歷史文化項目在中國殊為不易,往往從策劃開始即傾其全部心力,盡管這種付出經常會因為種種原因而毫無結果。即使如此,能夠千慮一得,為城市留下珍貴的歷史痕跡,對后人也功莫大焉。所以寶忠在公共藝術中的良苦用心,是十分值得贊許的。在《川劇長廊》中,他不光是利用立交橋底層構筑環境,充分展示川劇歷史風貌,還特意留出小舞臺,為市民中的川劇票友提供演習交流的場地,讓川劇藝術重返民間而不只是劇場保留品種。在《東郊工業文明博物館》設計中,他巧妙地拆開部分屋頂,保留原廠房基本構架,以形成建筑灰空間,使戶內戶外、展示內容與環境景觀、參觀活動與休閑生活相互介入,改變博物館的封閉性,使之伸展到今天的生活現實之中。許寶忠所思考的問題,乃是歷史與當代的關系――具體的、真實的、存在于日常經歷與體會中的關系。而這一點,對公共藝術來說乃是至關重要的。
地鐵以其快速、便捷、高效和低污染等特點正日益成為一座城市擁有現代化交通體系的顯著標志。地鐵作為一個城市的門戶,對城市形象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意義。而成功的地鐵車站設計必定是具有美觀的視覺感受,甚至能成為一座城市的重要標識。當今的地鐵車站作為都市要素而存在,不僅僅是交通功能的載體,更是融合文化信息科技的多元綜合體,是交通換乘、商業、娛樂休憩等城市功能集于一身的地鐵車站綜合體。本文通過對本土地鐵站,國內外知名地鐵站的介紹分析,淺析“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在當代環境陳設設計中的重要指導地位。
關鍵詞:地鐵車站 藝術陳設設計人性化設計理念
中圖分類號:TU972+.2文獻標識碼:A
城市化現象正逐步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重要趨勢。在城市建設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地下軌道交通系統以其快速、便捷、高效和低污染等優勢正日益成為一座城市擁有現代化交通體系的顯著標志。目前,西方發達國家擁有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大都依靠修建地鐵來緩解和改善交通狀況。地鐵不僅是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展現,而且是目前解決大都市交通緊張狀況最理想有力方式。
就我國而言,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長以及大量的農村人口向發達地區轉移,大城市的交通擁擠狀況將更加明顯。從新世紀開始,我國首次將“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列入國民經濟計劃發展綱要,并作為拉動國民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動力。地鐵作為一個城市的門戶,對城市形象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意義。而成功的地鐵車站設計必定是具有美觀的視覺感受,甚至能成為一座城市的重要標識。
一.提升我國地鐵車站內部空間設計藝術化的必要性
城市軌道交通對改善現代城市交通困擾局面、調整和優化城市區域布局、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所發揮的作用,己是不容置疑的客觀現實。對此,我國的大、中城市決策層己普遍有所共識。觀念的轉變,帶來了實際行動的飛躍,從而使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發展,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
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發展至今,己有30多年的歷史,最初只有北京地鐵40多km的運營線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相繼又有天津地鐵7. 4km、上海地鐵65km和廣州地鐵18. 5km投入商業運營。進入21世紀,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將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截至2005年,全國己開通軌道交通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廣州、長春、大連、重慶、武漢、深圳、南京10城市20條線路,運營線路總長444公里。而且,從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2010年上海舉辦世博會看來,這些城市的地鐵規模與世界先進國家相當。因此,研究地鐵內部空間環境的設計是非常有實際意義和價值的。
雖然地鐵的發展已經有140余年的歷史了,但是作為一種特定的建筑類型和城市空間類型而言,同其它諸如居住建筑,商業建筑,公共建筑等建筑類型和廣場等城市公共空間相比較,它的發展歷史還是較為短暫的,它的建筑空間特征還沒有形成一種較為穩定的形式。理論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土建與設備系統的發展上,對空間設計的研究相對較少。
過去,地鐵車站的內部空間環境設計更多地關注裝飾材料的選用,照明設計,顏色的配置等室內設計的手法運用。當今的地鐵車站作為都市要素而存在,不僅僅是交通功能的載體,更是融合文化信息科技的多元綜合體,是交通換乘、商業、娛樂休憩等城市功能集于一身的地鐵車站綜合體。地鐵空間設計應更加注重滿足人的行為需求,消除人在地下空間中的不良生理心理反應,注重安全與防災設施的設計,注重滿足社會特殊人群的需求。
在城市地鐵交通的建設中,簡捷、健康、安全、環保應該是構思的基本要求。地鐵建筑室內設計的造型風格綜合而言,也應該定位于交通建筑簡潔、大器、具有時代氣息的“性格”,并適度地考慮地域文化和與地面建筑環境的呼應。地鐵建筑的結構構成和空間形態,則是地鐵室內設計的前提因素。
二.武漢地鐵二號線車站內部空間環境設計實地調研
圖一(筆者拍攝)
武漢地鐵2號線,是武漢市首條開工建設的地鐵線路,也是全國第一條跨越長江的地鐵。武漢地鐵2號線共設21個車站,其中15個將進行標準裝修,6個進行特色裝修。
其中采取了很多人性化設計,比如設立女性候車區(見圖一)、安裝防踏空安全條等。 據介紹,設置女性候車區的目的在于,早晚搭乘地鐵人數較少的時段可以保障女性安全。女性候車區將輔以監視設備,女性乘客進入某個特定車廂乘車,從而可以彼此照應,保障人身安全。
此外,2號線漢口火車站、洪山廣場等部分車站設置有專門的母嬰室,室內設施標識及顏色溫馨宜人,母親們若有需要可在這些車站下車,進母嬰室給寶寶們哺乳、換尿片。2號線一期工程每個車站均安裝了一臺自助借書機(見圖一),只須輕觸熒屏,便可自助借書、還書。
圖二(寶通寺站,光谷廣場站)
6個特色裝修站各有主題,令人賞心悅目。漢口火車站站以“黃鶴歸來”為主題。站廳層上方設有天井,引入自然光照明,騰飛的黃鶴雕塑象征武漢以開放姿態迎接八方來客。中山公園站以“幸福武漢”為主題。墻壁上設置了棵棵蘋果樹造型,樹上的蘋果為立體造型,中間開口,里面鑲嵌著武漢地鐵集團面向全市中小學生征集的關于地鐵的畫作,色彩絢麗,想像豐富。洪山廣場站的特色裝修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以書頁造型為視覺焦點,喻意“書山有路”;另一部分為楚文化墻,將栩栩如生的楚文化刻入墻面,展現楚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寶通寺站(見圖二)設置了菩提樹雕塑墻,意在讓人們在忙碌之余偶爾停下腳步,讓心靈沉靜。光谷廣場站(見圖二)以“未來城市”為主題。閃爍的燈柱營造出獨特的光影視覺效果,意在讓人從具有藝術感的抽象畫面暢想未來科技之城的美好景象。
三.國內外地鐵車站內部空間環境設計案例
2.1斯德哥爾摩的“地下藝術長廊”
圖三(斯德哥爾摩地鐵)
斯德哥爾摩地鐵(見圖三)是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地鐵系統,很多地鐵線路大打文化牌,但迄今為止,沒有哪條地鐵能像斯德哥爾摩地鐵這樣別具一格――它是世界上最特別的地下藝術長廊。
斯德哥爾摩的地鐵修建于上世紀四十年代,當時人們構思著如何去裝飾每個地鐵站,后來決定讓一百多位藝術家分別用自己的風格和藝術構思來裝點一個站臺。于是一個世界最長的地鐵網變成了一個世界最長的藝術長廊,在一百多個地鐵站內人們可以欣賞到各式風格的繪畫,壁畫,雕塑以及各式各樣的藝術表現手法,真是妙不可言。
為了讓旅客忘掉他們是在地下旅行,地鐵站通常設計得干凈而具有現代感,但瑞典斯德哥爾摩地鐵卻不是這樣,致力于提高生活品質的瑞典人,把地下鐵建造成一條藝術長廊,總長108公里,每一站都是精心設計的藝術品。斯德哥爾摩的地鐵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長的藝術博物館,這個全長為108公里的地鐵網是世界最長的地鐵網,在一百多個地鐵站內人們都能欣賞到不同藝術家的作品。
斯德哥爾摩市的地鐵每個站看上去都像是地下的巖洞,墻壁被裝修成石灰巖的樣子,凹凸不平。每站的巖洞都是不同的顏色,Akalla站顏色比較樸素,而T-Centralen則是鮮艷的深藍色,洞頂則涂抹著各種延展開來的圖形,像是植被又像是骨架,所有的這些跟地鐵藍色的門,黃色的車內扶手相互映襯,讓眼前呈現一片色彩的盛宴。斯德哥爾摩地鐵的幾個站是在巖石中鑿開出來的,留有洞穴狀的“天花板”。它是古代和未來的結合。洞穴繪畫是其點睛之筆。在其100個地鐵車站中,有一半以上裝飾著不同的藝術品,它們表現著不同的主題,給斯德哥爾摩地鐵增添了生機勃勃的活力和憧憬。最美的T-Central站(見圖三),月臺和鐵道都從自然巖石中鑿開,藍白色的墻壁上畫滿藍色的巨型樹葉,加上特殊的照明效果,恍若置身原始洞穴之中。
經過多年的建設,斯德哥爾摩的“地下藝術長廊”,開始贏得世界性的聲譽。雖然該市地處海灣巖礁地帶,水域穿插迂回,島嶼眾多且高低起伏,但依憑著長期艱巨的勞動、高超的技術和智慧,它不但構筑了現代化的地鐵系統,還成就了這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藝術陳列長廊。該藝術長廊巧妙結合開掘的自然地貌,表達主題寬泛,技術手段豐富,布局方式多變,藝術特征各異且識別性強,己較充分地勾勒出該地區社會的歷史傳統、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科學進程等不同側面,并成為全方位展示斯德哥爾摩風貌的一個時尚而重要的窗口。
2.2 香港地鐵“迪士尼”線――主題車站設計典范
圖四(迪士尼線)
“迪士尼”線(見圖四)是地鐵系統的一條支線,連接東涌線和興建中的大嶼山竹篙灣香港迪士尼主題公園,工程范圍包括興建3. 4km長的新軌道和兩個新車站?,F有的東涌線將在陰澳加建一個新車站,連接位于竹篙灣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新車站。兩個車站的設計與附近環境融為一體,列車的設計也別具特色。
車站和列車的設計將以繽紛歡樂、刺激驚險為主題,讓旅客踏進車廂,在3. 5min的車程中即開始體驗旅程的歡樂。多處運用迪士尼元素,形象鮮明,標識性很強。
四.“人性化”的設計理念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生活的不斷改善,現代社會物質的豐富以及科學技術的高度發達,使人們對地鐵內部空間環境的各層面需求不斷提高。以設計者的價值觀和對環境、生活的理解來“創造一種生活”的設計觀念發生了轉變。更多的關注空間環境和人的行為需求的研究,也就是“人性化”的研究。關注設計中的主體“人”―具體社會文化脈絡中的使用者的價值觀和生理、心理、文化等方面的真實需求。地鐵建設的研究重點轉移到提高地下空間質量,從建筑和環境的本質出發,“以人為本”。因此,應當以新的視角理解地鐵內部空間環境的設計定位,探討其中存在的問題。
“人性化”不是一個具體的設計方法,它是一種設計理念。它告訴我們:在地鐵內部空間環境設計中,如何體現人文精神。地鐵內部空間環境設計對特殊人群的關注,加強無障礙設施的建設,注重通用設計,使地鐵這一公共交通設施能為更多的社會人群服務。通過對地鐵內部空間環境標識系統設計的完善,使人感到親切溫馨,讓人消除地下交通空間中的方向迷失感。完善地鐵車站內部空間環境防災系統設計,充分保障人的生命安全,體現設計對人的關懷。當然,地鐵車站室內陳設設計體現人文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陳設設計不僅僅要滿足人們的視覺享受,更要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所以,“人性化”設計理念具有時代性的指導意義。
伴隨著都市生活美學觀念的革新和城市藝術形象展示空間的開辟,地鐵系統(尤其是站點)的藝術陳設已越來越多地成為美術家、雕塑家、陶藝師、手工藝者、建筑師、工程師等合作參與、大顯身手的新天地,設計師們應更注重營造健康心理和生理環境,倡導“人性化”設計。
參考文獻
1.陳立道著,《城市地下空間規劃理論與實踐》,同濟出版社,1997年;
2. 王文卿著,《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同濟出版社,1997年;
3. 常懷生編譯,《建筑環境心理學》,中國建工出版社,1999年;
關鍵詞:幼兒園;民間藝術;實施
一、創設環境,激發幼兒對民間藝術的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杯h境作為一種無聲的刺激,教師應該有目的、有計劃地去為幼兒創設,激發幼兒去感知、去發現,從而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
1.創造充滿家鄉民間藝術的物質環境
在各班的教室內、通道上孩子們和老師們一起布置出具有安康民間藝術特色的主題墻、藝術長廊,懸掛或陳列著孩子親手設計制作的《漢劇臉譜》《安康根雕》《安康奇石》作品展、美術長廊《帶你游安康》是孩子們稚嫩的畫筆下安康的風景名勝,讓幼兒在充滿家鄉民間藝術的氛圍中感受民間藝術的美。給幼兒園增添了濃郁的家鄉風情,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深刻感受家鄉民間藝術的神奇魅力。
2.創設與民間藝術有關的區域活動角
各班教師努力為幼兒提供多種開放的、豐富的、多功能、多層次的工具材料,通過多種形式讓讓幼兒動手、動口、動腦積極主動參加活動。如,大一班的“創意場”里提供了染紙、編中國結、盤扣、剪紙、織網等民間手工藝方面的材料;大二班的民俗文化村中的安康美食城、紫陽茶館、特產店、工藝品店、農家小院等;大三班的“安康民間小戲臺”中有漢劇臉譜、頭飾、戲服、小場子表演道具、彩蓮船、跑毛驢等等。同時,我們還大膽地探索在同年齡段中進行跨班的互動活動,避免各班創設相同區域,延長各區域活動的生命力,同時也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感受不同安康民間藝術的魅力。
二、開展“民間藝術”主題活動,積極探索、豐富藝術教育內涵
安康春節的一些傳統的民間活動有著無窮的魅力,每年家鄉的春節,大型節慶活動,孩子們都會觀看到安康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藝術――大頭娃娃秧歌舞、舞龍舞獅、小場子表演、漢劇表演、跑旱船、跑毛驢等等,我們充分挖掘這些家鄉的民間藝術資源,設計了形式多樣的音樂活動、美術活動,如,舞蹈《小場子》《采茶舞》,音樂欣賞《漢調二黃》《紫陽民歌》《漢江號子》,美術活動《漢江奇石創意畫》《民俗剪紙》《做花饃》等等,讓孩子們去充分感受和體驗藝術活動帶給他們的無窮樂趣。因為孩子們對這些家鄉藝術形式已經有了粗淺的感知,所以活動中能夠激發起孩子們積極主動的操作欲望,強烈地參與表演欲,使孩子們積極感受和體驗到了安康民間歌舞、手工繪畫活動帶來的樂趣。
這就是享譽三晉的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實驗小學。該校以“創建全國一流特色名校,培育世紀優秀創新人才”為目標,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著力于祖國傳統藝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民樂、書法、國畫、剪紙等百花齊放,姹紫嫣紅。其中,剪紙更是學校一張獨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一、因地制宜,創建特色
剪紙是我國一項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是傳統藝術中的奇葩,它具有單純、明快、樸實、裝飾性強的風格特點。然而,剪紙在當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年輕一代的清徐人已經不再了解剪紙,甚至不再喜歡它。為了搶救和傳承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校將剪紙引進校園,把剪紙與富有藝術創造力的兒童美術教育融為一體,發揮學校教育在文化傳承方面的優勢,把民間和鄉土文化資源與美術教育相結合,使民間剪紙得以持續發展,得以傳承。在剪紙教學活動中,該校注意到,既要關注形式層面和個人自由發揮的成分,又要重視傳統民間剪紙中的經典作品、傳統紋樣及美好的寓意;既要結合現實環境融入學生感興趣的新形象、新事物,又要掌握具有豐富形式、美好寓意的傳統題材。
二、立足傳承,推廣普及
學校把剪紙列為校本課程之一,編制了校本剪紙教材,從剪紙內容、各階段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方案、教學活動原則到評價標準,都提出了規范性要求。經過實踐和探索,該校剪紙教學實施“三部曲”。第一是學會剪紙的語言――基本紋樣,了解并掌握基本紋樣的表現手法、使用范圍、變化形式和寓意,這是學習剪紙最基礎的一步,只有“肚里有貨”,才能“手上出彩”。第二是掌握剪紙的造型――傳統題材,在民間剪紙中“牡丹”單獨運用表示“富貴吉祥”;與蓮花、、梅花相結合則象征“四季平安”;與壽石、桃花組合則表達“長命富貴”;配十個古錢寓意“十全富貴”。在剪紙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它們的造型,更要了解它們的寓意,感受傳統題材所表達的愿望和流露的真情。第三是拓展剪紙的新形象――表現學生感興趣的事物。適合學生創作表現的內容既有形態各異的卡通形象,也有飛機、軍艦、飛行器等現代科技產品,還有富于童話色彩的森林城堡等,讓每個學生像學寫漢字那樣學剪紙。
三、依托經典,創造展示
學校在第二課堂開辟了剪紙小組,美術教師常麗麗老師以《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中的人物為原形,組織大型的剪紙活動。學生的《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游記》系列古典剪紙作品展版在省工藝美術館參加了為期20天的展覽,成為全省唯一一家學校參展單位,并被山西省直工委授予一等獎榮譽稱號。(見圖1)在太原市音體美教師基本功展示活動中,剪紙展版再次引起同仁們的好評。展覽的兩百余幅《水滸傳》、《三國演義》典型人物剪紙作品充分展示了學生們對剪紙這一民間藝術獨特藝術魅力的傳承,重在人物內在性格凸顯于外的表現。而《紅樓夢》與《西游記》作品則以章回故事情節為內容展示,一幅一情節,引人入勝。參展作品線條流暢、不留剪痕,畫面上無論是紙眼還是細窟,剪鋒走處彎如弦、直似尺。飽滿的構圖、圓潤的線條、對稱的格局、再加上獨特的四維創作方法,無不凝聚著生命的力量。學生們的剪紙作品既充滿了濃郁鄉土氣息,又體現了現代藝術風貌,受到了觀眾的高度評價。
夏牧老師挑選各班喜歡剪紙的學生組成剪紙組。先教會這些小藝人,然后在以點帶面進行剪紙技能技巧的推廣。剪紙組的學生們以清徐地方文化為題材,剪出了有山西地方特色的面食文化和醋文化系列作品。孫淑芳老師則帶領四年級學生完成了難度極高的五十六個民族系列套色剪紙,讓賞者嘆為觀止。
四、古為今用,實踐創新
在剪紙教學中,除了要練好基本功,激發學生剪紙學習的興趣外,還要有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一步步的學習中掌握傳統,剪出新花樣。抓髻娃娃是剪紙傳統造型,以此為創作元素,進行團花的創作,學生們的作品真是各有特色,別有情趣。三年級的學生們運用剪紙組織做成了剪紙長卷――“我們的社區”,拙樸的剪紙技巧與學生們的天真情趣,帶給觀者一種震撼和感動。剪紙這種古老的藝術表現語言在學生們心中得以傳承,讓人覺得欣慰。
五、構建平臺,育人為本
在清徐縣實驗小學,德育理念深入每一位教師之心――學校無小事,事事教育人;學校無死角,處處教育人;學校無閑人,人人教育人。
縱觀近年全國各地的中考語文閱讀試題,說明文閱讀試題的分值僅略次于記敘文,中考說明文閱讀試題考查的熱點有: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辨別文章中所使用的說明方法;理清說明的順序;概括說明的內容;體會說明語言的特點;分析文段的結構;進行與文段有關聯的個性化表達。
筆者在教學中發現,考生在解答說明文閱讀試題時,說明方法、說明順序、說明文的結構等常寫錯或答錯,丟失了不少分?!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一線教師如何有效地指導考生解答說明文閱讀題呢?下面筆者就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點體會,意在拋磚引玉。
一、總結知識點,巧編順口溜
說明文要考查的知識較多,不少考生由于平時記不住知識點或對知識點模糊,加之考試時間緊,任務重,他們便胡亂答題或不答。現筆者通過查找資料,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把說明文閱讀題的一些答題技巧和主要知識點編成順口溜如下:
解答閱讀說明文,
讀懂文章明中心,
題意一定要審清,
答案(提示)多在文(題)中尋。
遇題不要慌,
鄰句把忙幫,
鄰句不在家,
思考來開門。
一兩句話過渡段,
承上啟下作用判。
拼音字詞題出現,
要靠平時多訓練。
如果遇到主觀題,
不好回答莫放棄,
聯系生活好答案。
概括段意記清楚,
抓住中心總結句,
不要忘了過渡句,
善于歸納有好處。
說明結構有四種:
總分并列與連貫,
加上遞進要弄懂。
說明方法有十種:
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
下定義、分類別、引資料,
打比方、作詮釋、繪圖表,
再加一種摹狀貌。
說明順序有三種:
時間、空間和邏輯,
提示詞語是信息。
說明語言要知道,
準確、簡明、縝密好。
順口溜編成后,在教學教材說明文前,可先讓考生把順口溜熟讀成誦,牢記于心。由于是順口溜,考生能較快記住,不少考生容易把說明方法中的“列數字”寫成“例數字”,通過熟記后,自然容易避免寫錯。然后再對照范文引導考生認真分析順口溜中所涉及的知識,考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自然就能牢記順口溜于心間。
二、借住順口溜,速答閱讀題
考生通過說明文的學習,基本掌握了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文段結構等知識點,然后引導考生解答說明文閱讀題,以提高其答題能力。下面以南寧市課改試驗區2007年中考試卷的說明文閱讀題為例,具體解答如下:
[甲]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是為什么?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蛘呤侵貛n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飲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
[乙]故宮、頤和園等建筑金碧輝煌,布局極為工整、對稱。左邊有一條游廊,右邊也必有一條,給人一種平衡的感覺,甚至連屋內的擺設也是如此。在各個大殿、各個宮院,大門外面都要擺兩座石獅或麒麟,大門多是分左、中、右三扇。殿內的梁、柱高大,房屋寬敞而略顯陰暗。這樣的園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以其雄偉、莊嚴的氣勢使人折服。
北京的園林建筑在細微之處見匠心。一段曲廊,一叢階邊的小草,一組精妙的雕刻,無不在烘托氣氛中起著微妙的作用。例如頤和園中的長廊,有一華里長,分成十幾段,每段房棱上的彩繪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竟無一相同。
17.從[甲][乙]兩個文段可知,在建筑布局上,蘇州園林的特點是____________北京園林的特點是____________(2分)
18.[甲][乙]兩個文段所運用的說明順序是()。(2分)
(A) 時間順序(B) 空間順序
(C) 邏輯順序
19.[甲][乙]兩個文段各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每個文段列出一種即可。(2分)
答:[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20.[乙]段劃線句“甚至連屋內的擺設也是如此”中“如此”具體指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導考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討論回答:
17要求回答蘇州園林與北京園林的特點。(題意一定要審清弄準)通過讀文明確: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歸納答案:不講究對稱。故宮、頤和園(北京園林)等建筑金輝煌,布局極為工整。歸納答案:講究對稱。(答案多在文中尋)
18要求回答[甲][乙]兩個文段所運用的說明順序。說明順序有三種:時間、空間和邏輯。通過讀文明確:無時間及地點提示性詞語,(A)、(B)兩項排除,答案為(C)邏輯順序(從整體到局部)。(提示詞語是信息)
19要求回答的是說明方法。(說明方法有十種……摹狀貌)通過讀文明確:[甲]我國的建筑……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歸納答案:作比較。[乙]北京的園林建筑在細微之處見匠心。例如頤和園的長廊……竟無一相同。歸納答案:舉例子。
20要求回答“如此”指什么。(題意一定要審清弄準)讀文明確:故宮、頤和園等建筑金輝煌……甚至連屋內的擺設也是如此。(答案多在文中尋,遇題不要慌,鄰句把忙幫)歸納答案:屋內的擺設也要求嚴格工整,對稱。類似考題在近年的各地中考試卷中,屢見不鮮。由于篇幅所限,筆者不再一一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