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骨折病人的康復訓練范文

骨折病人的康復訓練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骨折病人的康復訓練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骨折病人的康復訓練范文

[摘要]目的:探索良好的老年股骨骨折功能康復的指導方法。方法:對我院骨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72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進行功能康復指導,觀察療效。結果:經過術前術后和出院康復指導,取得較好治療效果。結論;積極的功能康復指導有利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康復。

[關鍵詞]股骨骨折;康復;老年

由于老年人各臟器機能的逐漸衰退,老年股骨骨折成為老年骨折的常見病、多發病,病因多為跌倒、外傷和病理性骨折。骨折后多需手術治療,且出院后康復期長,股骨頸骨折使老年患者不能下地行走、負重,護理問題多,長時間臥床易引起肺炎、褥瘡、泌尿系統感染等并發癥及肢體殘障,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使老年人失去正常生活活動能力,是造成老年股骨頸骨折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現對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實施康復指導,取得良好效果,匯報如下:

1 臨床資料

其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齡52-73歲,平均63.7歲。住院天數20~30d,平均24d。股骨頸骨折45例,股骨粗隆間骨折27例,經人工股骨頭置換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和康復護理后好轉或痊愈出院。

2 護理對策

2.1 術前護理

2.1.1 術前心理護理:心理護理是機能康復的樞紐,做好心理護理可調動積極的心理因素。應針對性地制定老年病人的護理方案,根據病人文化程度,結合病情,耐心細致地講解治療和康復知識,緩解病人的心理壓力。與病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消除老年病人的孤獨和寂寞感,消除病人對手術的擔心及術后康復治療的顧慮,動員治愈的患者現身說法,從而解除患者思想顧慮。

2.1.2 便秘的預防:骨折患者臥床時間長,活動量小,腸蠕動減弱,易引發便秘。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富含多種維生素的粗纖維食品為主,如蔬菜、蛋類、豆制品、水果、魚湯等,忌食酸辣、燥熱、最好不食油膩食物,以免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后關節功能的恢復。同時注意適當補充鈣劑及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松。

2.1.3 術前機體康復訓練:術前康復訓練的目的是使病人預先了解并掌握功能鍛煉的方法,適應術殊,使病人積極主動配合,自覺按計劃進行康復鍛煉。術前康復訓練可以防止關節僵硬、防止或減輕肌肉萎縮、有利于局部腫脹的消退、有利于骨折對位的維持,同時有利于減少臥床并發癥,特別是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

2.2 術后護理

2.2.1 術后心理護理:注意觀察病人的心理反應,保持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制定切實可行的鍛煉計劃,進行早期鍛煉。組織病人相互交流鍛煉經驗,以提高效果,保證病人以良好的心理狀態進行康復訓練。鼓勵病人出院后按計劃進行康復鍛煉。

2.2.2 術后機體康復指導:①術后回病房平臥,患肢抬高,呈外展位。麻醉清醒后,即可主動或被動鍛煉股四頭肌等長收縮。促進靜脈回流,減輕水腫。②術后前3d,易引起并發癥,護士應密切觀察病情及精神狀況,注意采取合適。術后6h可將床頭搖起至病人舒適為至,在病情許可下可指導病人做簡單的上肢運動。術后第1天幫助病人進行股四頭肌等張舒縮和距小腿關節屈伸練習。術后2d-3d,有CPM關節康復機,可用其輔助被動活動關節,幅度不能過大,先從0°到30°角度緩慢鍛煉,逐漸加大角度繼續患肢肌力訓練,在病人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增加髓、膝關節屈伸練習。術后4d-5d至出院,病情平穩,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離床活動。根據手術及病人恢復的情況而定,詢問病人有無不適,身體逐漸適應后,可以增加床邊步行練習。③3個月以后至1年內扶單拐輕度負重行走鍛煉,1年以后,如狀況良好可棄拐行走,但不能過度負重,不能行重體力勞動。

2.2.3 飲食指導和預防并發癥加強營養:老年病人因代謝率低,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食物,增強機體抵抗力,加上胃腸功能減弱,對食物需求減少,因此要少量多餐,保證營養獲得。飲食上由術前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骨折后期治療宜通過補益肝腎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燉水魚等。

2.2.4 預防并發癥:加強術后管理,應注意加強切口引流護理,傾倒引流液時,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切口干燥,換藥時嚴格無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繼續應用抗生素治療,必要時輸血、白蛋白,增加機體抵抗力促進切口愈合。注意觀察患肢有無明顯腫脹、紫紺、足背動脈搏動減弱、體溫升高等血液循環障礙現象,若發現已有靜脈血栓形成,則應停止強烈功能鍛煉,避免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等并發癥。翻身是預防從褥瘡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對年老體弱或長期臥床病人應鼓勵并幫助翻身及局部按摩,用溫水擦身,促進血液循環。骨突處墊氣圈及海綿,預防褥瘡的發生。

2.2.5 出院指導。生活方面:注意合理調節飲食,加強營養,保持適當體重;增加機體抵抗力;保持心情舒暢。活動方面制:定出院康復訓練計劃,請家屬督促患者認真實施。出院后要告誡患者3個月內避免側臥,最初6個月要避免盤腿、下蹲拾物,髖關節屈曲不能超過90°以免假體脫位。術后只有在臨床和x線都證實骨折已愈合時才能棄拐。完全康復后可適當進行體育活動。心理方面:針對老年人骨折后緊張、焦慮、悲觀、痛苦等多種情緒反應,有的放矢的進行心理疏導,建立老年病人戰勝該疾病的信心。

3 小結

股骨頸骨折是較難治療的骨折,老年患者又有其特殊的特點,采取何種治療方法,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因人而異的選擇適宜的治療康復方案,以提高股骨頸骨折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鄧小龍,孫洪偉,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手術治療體會[刀,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09,(02):164

第2篇:骨折病人的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  骨折;肩部;損傷;手術;康復護理

【摘要】  [目的]探討肩部骨折病人的圍術期術前術后的康復護理護理措施。[方法]對47例肩部骨折病人實施內固定手術治療術前術后給以對癥及康復護理,如早期給予止痛、合理、心理護理及肩關節康復訓練等;觀察病人骨折愈合和肩關節活動情況。[結果]47例病人手術治療獲得滿意效果,經隨訪,鎖骨和肩胛骨骨折均愈合良好,肩關節活動范圍無明顯受限。[結論]術后肩部及關節給予恰當的護理措施及康復訓練,能達到防止肩關節僵硬,恢復肩部及關節功能的目的。

【關鍵詞】  骨折;肩部;損傷;手術;康復護理

肩部骨折除單純的鎖骨和肩胛骨骨折外,還有一種即浮肩損傷是指同側的鎖骨干和肩胛頸同時骨折而造成肩關節上部懸吊復合體結構雙重破壞的一種少見的肩部嚴重損傷[1]。浮肩損傷是一種高能量損傷,多見于車禍傷和高處墜落傷。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肩部損傷47例,其中浮肩損傷病人11例,均采用手術治療,并在術后給予精心護理及康復指導,取得滿意效果。現將護理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47例肩部損傷病人中,男31例,女16例;年齡30歲~55歲,平均42歲;右側肩損傷29例,左側肩損傷18例;車禍傷35例,高處墜落傷12例;伴多發肋骨骨折16例,合并肺挫傷10例;11例浮肩損傷病人中,同側肩胛頸骨折+鎖骨干骨折7例,同側肩胛頸骨折+鎖骨外側端骨折2例,同側肩胛頸骨折+肩鎖關節脫位2例。

1.2 治療及結果

47例病人均采用鎖骨、肩胛骨重建鋼板固定,術后給予抬高患肢,協助并指導關節和肢體功能鍛煉以及系列護理措施,手術治療獲得滿意效果。47例病人均獲得隨訪,6個月~15個月后,42例病人肩部無疼痛,外展肌力5級,肩關節活動不受限,恢復正常工作;5例病人肩部有輕度疼痛,外展肌力4級,肩關節活動略限(外展45°以下),能正常工作。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創傷早期護理

肩部損傷是一種高能量損傷,多數都伴有肋骨骨折、肺挫傷及肩胛和胸壁間的軟組織有嚴重挫傷[2]。因此要先處理危及病人生命的損傷,保證病人生命安全及生命體征平穩。同時在早期局部給予冷敷治療,以減少局部出血,達到減輕局部水腫的目的。創傷早期積極抗休克治療,建立靜脈通道,按醫囑和病情合理安排和輸注晶體和膠體溶液,根據血壓和心肺功能狀態等控制補液速度。輸液部位選擇健側,禁止在傷側上肢輸液。

2.1.2 胸部損傷的護理

維持有效氣體交換,對氣胸及血胸病人應立即通知醫生,行胸膜腔穿刺或閉式引流。指導病人有效咳痰,及時排出肺內分泌物和血性痰。病情穩定者取半臥位,以使膈肌下降,有利呼吸[3]。若病人咳痰疼痛不適應,指導病人或家屬雙手按住病人胸壁,以減輕疼痛。如胸部傷口疼痛影響呼吸者,按醫囑給予鎮痛藥。

2.1.3 護理

病人放置非常重要,術前放置情況可影響病人疼痛程度,肩部骨折術前需要固定以防止再損傷為目的。因此病人應為舒適不疼痛。護理人員應協助擺放病人舒適。

2.1.4 心理護理

由于骨折是突發性的,病人沒有思想準備,加之治療、檢查及疼痛的刺激,使病人緊張、恐懼[4]。護士應向病人、家屬講解手術的相關知識及手術后所采取的治療、護理,以穩定病人的情緒,使之積極配合治療。

2.1.5 完善術前常規檢查

如胸部x線片、ct、心電圖、血常規及凝血等,同時做好手術前健康教育。

2.2 術后護理

2.2.1 病情觀察

術后密切觀察病人病情變化,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持續心電監護,并監測血氧飽和度,1 h觀察心率、呼吸、脈搏1次,并記錄。觀察病人患肢遠端溫度、顏色及活動情況。觸摸橈動脈搏動能否捫及。注意聽取病人主訴,有無胸悶、胸痛、患肢麻木。如果有患肢遠端皮膚發白、發紺、病人自訴麻木、脹痛,應立即通知醫生。

2.2.2 護理

給予病人平臥位,患側肢體外展并用一軟枕抬高20 cm~30 cm,10°~15°外展;半坐臥位時,將軟枕置于患側胸肘之間,患肢抬高置于枕上,這種有利于呼吸和引流。病人下床時保持患肢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帶懸吊,置于胸前,保持挺胸提肩姿勢。

2.2.3 飲食護理

給予高蛋白、高鈣、高維生素飲食,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優質蛋白如瘦肉、魚類、蛋類、乳制品。臥床病人腸蠕動減慢,容易引起便秘,因此要求病人進食粗纖維食物,多飲水,有利于保持大便通暢[5,6]。

2.2.4 閉式胸腔引流的護理

保持管道的密閉,搬動病人或更換引流瓶時應雙重夾閉引流管,防止空氣進入;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脫落并保持通暢;嚴格無菌技術操作,防止逆行感染;保持胸壁引流口處敷料清潔、干燥。鼓勵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便胸腔內氣體和液體排出,促進肺擴張[2]。

2.3 功能鍛煉

肩部損傷長時間固定易造成肩胛、胸壁之間纖維粘連,肩關節活動受到影響,從而影響肩關節康復,故鎖骨、肩胛固定后要盡早功能鍛煉。術后1 d指導病人練習握拳、伸指及腕、肘屈伸運動,每天5次~10 次,以后每天增加,重復次數為20次~30次。術后3 d 胸腔引流管已拔出,可鼓勵病人下床活動,可行肩關節被動功能鍛煉。術后1周可指導病人進行聳肩、擺臂等練習,但應限制上舉運動和患肢負重運動。鍛煉過程循序漸進,在病人無痛或疼痛能忍受的范圍內進行。術后2周~3周加強肩關節的功能鍛煉,鍛煉應以自主鍛煉為主,練習肩關節的外展、前伸、后伸、前屈、環轉動作。術后4周病人開始肩關節活動度鍛煉,先做鐘擺樣運動,隨后增加運動范圍、運動量和幅度。方法:①雙手握一木棍,左右搖擺,盡量以健肢推動患肢外展,以增加活動范圍,每次10 min,每日3次~5次。②外上方固定一彈簧拉力器,患側手握手柄,牽拉并做環繞運動,每日3次~5次,每次至少5 min。

3 小結

肩部骨折損傷占全身骨折的比例較少,不過醫療護理工作者應重視這種損傷。應選擇正確的主動治療,術后給予有效的護理措施,并給予及時、分時段、有效的康復鍛煉,以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egol ka,connor pm,karunakar ma,et al.the floating shoulder:clinical and functional results [j].j bone joint surg(am),2001,83(8):11881194.

[2] 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405407.

[3] 金鴻賓.創傷學[m].天津: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432438.

[4] 盧立錦.護理干預對骨折病人術后功能鍛煉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0,24(suppl 1):3637.

第3篇:骨折病人的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 骨科護理;護理方法;注意事項

1 關于骨折的一些相關情況

很多時候骨折的原因大多在于個人的不注意,就像是上下樓梯的時候出現踩空的情況或者是摔倒、發生車禍等等情況都有可能導致骨折,很多人甚至剛剛骨折的時候還沒有感覺,錯過及時就醫的時間,導致后期的康復過程很漫長。骨折一般有輕微型骨折和嚴重的骨折,一般而言,輕微型的骨折恢復期較短,即使是所承受的疼痛的感覺也不是很大,而嚴重的骨折恢復期較長,甚至會出現長期性骨折,即癱瘓的情況出現,這類型的骨折的護理工作就是重中之重了。

2 骨折護理的重要意義

很多人面對骨折,以為只要去醫院打了石膏就萬事大吉了,其實不然,即使是經過醫生處理以后,骨科護理的工作依然是必要的,特別是較輕微的骨折,這一類骨折病人不需要住院,所以需要自己掌握一定的護理方法,否則反而會因為不當的護理方法或者是沒有做好護理工作反而使骨折問題更加嚴重,到時候身體就要承受更大的疼痛。可見骨科護理工作對于骨骼的發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即使是住院進行醫護人員專業護理的骨骼修復工作,醫護人員和病人自己也要了解相應的護理工作,這是保障骨骼迅速發育的關鍵。

3 骨折的護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3.1 剛剛骨折的時候要注意的事項以及護理的方法 剛剛出現骨折的時候,骨折的部分會感覺到疼痛,而且過一段時間會有腫脹的現象,面對這樣的情況,一定不要用手去揉,因為這樣很容易使得骨折更加嚴重,如果骨折較為嚴重,再去醫院之前,自己要先把骨折部分的衣物去掉,然后找一些棍子之類的東西將骨折的部分固定住,用布綁住,這樣簡單的處理工作之后再去醫院做檢查。一些輕微型的骨折不易被人察覺,特別是像走路不小心摔倒或者是下樓梯的時候踩空,很多人會以為只是崴到腳了,這時候如果過了一兩天還沒有好就一定要去醫院做檢查,確保不是骨折,否則病情只會越來越重。

3.2 骨折打石膏以后的注意事項以及護理方法 一般而言,較為嚴重的骨折都會打石膏以保證將骨骼固定在正確的位置。在剛剛打過石膏時,要等到石膏凝固以后才能運動,在此之前,要用雙手手掌平托著石膏的部分,因為沒有凝固的石膏很容易凹進去,從而對骨骼形成壓迫感,不利于骨骼的生長,同時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要時刻注意著不能讓石膏沾水,防止石膏變濕。

一般而言,打過石膏的身體部分運動十分不便,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做一些輕微的運動,比如腿骨折,可以坐在椅子上面抬抬有石膏的腿,這樣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有利于骨骼的生長。除了這些小型的輕微運動以外不要讓石膏部分承受過大的力或者是劇烈的運動,這樣很容易再次受傷,同時不利于骨骼的恢復。這一段時間對于自己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休息和適度輕微運動的結合。

3.3 牽引骨折病人的日常護理及方法 一般因為骨折嚴重程度的不一,所以很多骨折病人不得不使用牽引的辦法,牽引對于一般的骨折病人來說比較痛苦,因而為了盡快的康復,病人最好選擇一張比較硬的床,這樣有助于骨骼的發育,同時每天牽引的運動量不宜過大,病人不能私自增加牽引的重量,一定要有耐心慢慢才能康復。同時因為牽引的病人多數情況下是依照醫生的囑咐進行康復訓練,加上體力消耗較大,所以除牽引工作以外,大多數時間都是躺在床上,這時候要保證床鋪的干燥以及床的軟硬度,保證病人躺在床上的時候依舊可以通過床來進行身體骨骼的恢復工作。

3.4 骨折支架護理工作以及注意事項 因為骨折部分有的時候會出現割破或者是化膿的時候,這個時候因為傷口的存在,所以不能直接使用石膏,支架護理一般是在傷口外部使用鋼針固定住,這樣的方式可以避免傷口的感染,同時有助于骨骼的發育,對于這一類的骨折的護理要從傷口的清洗開始,一般使用碘酒清洗,每天定期的清洗可以防止傷口的惡化,同時如果鋼架羅斯開始松動一定要注意這樣的問題,避免事故的再次發生。在支架骨折的護理工作中,要時刻注意傷口的變化,如果發現事情每有好轉,要及時就醫。

4 骨骼護理工作護理方法以及其他注意事項

除了常見的這三種的骨骼護理工作之外,為了有強健的身體,骨折的時候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補充身體鈣質,增強骨骼的堅硬度,同時也要注意休息,這是保持健康身體的一個關鍵問題。當然除了食療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小妙招,這些方法可以加速康復的過程。但是切記不可以在未康復之前不能用手去揉,同時也不能不顧骨折是不是徹底康復就去做劇烈的運動。即使是石膏等已經拆除以后休息一兩個星期以后再做劇烈的運動對于骨骼的發育最好。

參考文獻

[1] 鄭筠.骨科護理常見問題分析與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0(15).

第4篇:骨折病人的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單純;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保守治療;護理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699-02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是脊柱科常見的創傷性疾病,單純性楔形壓縮性骨折是指腰4以上峽部骨折脫位伴棘間韌帶斷裂及腰4以下峽部骨折,為不穩定骨折[1]。臨床表現比較單純,如腰部疼痛,活動受限,棘突隆起及椎體滑脫等。針對單純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的觀察與護理,總結制訂了一套護理方案與康復功能鍛煉的方法,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收集我院自2009年5月――2012年10月,單純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共63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6例,年齡20-74歲,平均42歲。受傷原因:25例高處墜落,21例車禍,15例滑到跌傷,2例重物擊傷。存在合并癥13例,其中高血壓5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4例,慢性支氣管炎2例。

2 護 理

2.1 心理干預 胸腰椎骨折病人因意外損傷,活動受限和生活不能自理而產生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心理疏導。向患者講解疾病的治療過程,注意事項,同情患者,關心患者,多加以安慰,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其減少恐懼感。使病人獲得心理支持,充滿信心,消除思想顧慮,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同時引導患者和家屬共同參與功能性康復訓練,讓疾病得到更快更好的恢復。

2.2 飲食指導 脊椎骨折后,常因腹膜血腫刺激內臟神經,致腸蠕動減弱而腹脹,墊枕過伸位也加重腹脹[2]。因此,飲食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愈合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階段要予以不同的飲食:損傷早期以進易消化飲食,如粥、面條、水果等,少量多餐。中期給予清補食物,如雞、魚、肉等,以增加營養,促進骨愈合。后期宜藥食并補,以強壯脊骨。

2.3 大小便護理 指導病人訓練床上大小便,給富含維生素的青菜及食物,多吃水果,多飲水,防止大便干燥。每日順時針按摩腹部2-3次,每次10-15分鐘,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減輕便秘和腸脹氣。

2.4 專科護理 胸腰椎單純壓縮性骨折患者要求睡硬板床并絕對臥床,在傷椎后凸出墊軟枕,屈膝,窩處放一小枕,以放松背部肌肉,增加舒適感。為恢復椎體的高度,可采用雙踝懸吊牽引,骨盆牽引等。

2.5 預防并發癥 胸腰椎骨折病人由于臥床時間較長,翻身不便,應協助患者1-2小時更換一次,間歇解除壓迫,加強基礎護理。須軸線翻身,以免脊椎旋轉扭曲,加重脊椎損傷。在腰背部、足跟、骨突出等容易受壓部位墊軟枕、棉墊等。注意皮膚的清潔及干燥,用溫水擦洗全身1-2次/天,并經常用紅花酒精按摩受壓部位,以改善血運,預防壓瘡。鼓勵病人戒煙,做深呼吸,擴胸運動,有效咳嗽訓練和腹肌鍛煉,防止肺部感染。痰液多且不易咳出者,配以胸部叩擊,從下到上,從外到內,促進痰液排出。注意室內的空氣流通,以防呼吸道感染。鼓勵病人多飲水,保證尿量在2500ml/d,起到對尿路的自凈作用,保持會清潔,以預防泌尿系統的感染。由于患者臥床時間長,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也很高,臨床表現為患肢疼痛,特別是小腿腓腸肌更甚。因此,護理中應高度重視,加強觀察和預防,適應性地做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練習等,同時避免在下肢進行輸液,減少血管內膜的損傷,以防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3 功能鍛煉

功能鍛煉是促進患者脊柱功能恢復必不可少的護理方法。告知患者功能鍛煉的目的及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導正確功能鍛煉的方法,有計劃地進行功能鍛煉,使患者積極配合。2-3天后進行腰背肌鍛煉,有仰臥法和俯臥法。功能鍛煉要循序漸進,次數由少到多,幅度由小到大,時間有短到長,逐漸使椎體壓縮部分復原。雙側股四頭肌的鍛煉可防止下肢肌肉萎縮[3]。在護士的協助指導下滾軸式翻身,盡早行直腿抬高訓練,其方法為讓患者平臥,將腿伸直抬高距床約20-30cm,堅持2-3s,再緩慢放下每次15次左右,每日2-3次,同法訓練另一側下肢,以增強脊柱活動能力及股四頭肌的力量,為逐漸恢復正常行走做準備。盡早加強功能鍛煉對預防腰背部等后遺癥有著重要意義。

4 健康教育

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加強宣傳力度,做好傷前預防。脊柱損傷后,應告知病人及家屬正確的搬運方法,搬運前將病人就地仰臥,雙下肢理直靠攏,兩上肢貼于身側,將擔架放于病人一側,2-3人并排在病人另一側,一起將病人平移至擔架上。指導患者避免長時間坐車或騎車,避免勞累過度。增加營養,多食高鈣高蛋白飲食,以促進骨愈合。

5 討 論

胸腰椎單純壓縮性骨折是由于屈曲壓縮暴力所致[4]。脊柱前柱損傷,脊柱的活動及穩定性至關重要。護理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效果,要及時行牽引治療,臥硬板床及腰背部墊軟枕,軸線翻身,指導盡早功能鍛煉,從而加強前縱韌帶及其它纖維組織和肌肉的組織張力。63例患者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做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的同時,加強心理護理,指導并協助患者進行功能康復訓練,無一例并發癥的發生,均獲得了滿意的護理療效。因此,制訂科學合理的護理計劃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杜克,王守志.骨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459-460.

[2]王蕭楓,張鴻振.單純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快速復位分期康復效果評價[J].中國臨床康復,2004,8(05):951.

第5篇:骨折病人的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 老年人; 股骨粗隆間骨折; 圍手術期; 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1[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7-136-01

隨著人口老年化,股骨粗隆間骨折發病率有增高趨勢。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等多種慢性內科疾病,身體狀況差,長期臥床易引發墜積性肺炎、壓瘡、泌尿系感染等并發癥。因此,積極加強圍手術期護理或出院時家庭康復訓練指導,對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并發癥,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2008年1月-2010年11月,對18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手術病人,給予積極的圍手術期護理和出院時家庭康復訓練指導,效果滿意,總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齡58歲-86歲,平均年齡72歲;本組手術前均經過3-7天脛骨結節骨牽引或下肢皮膚牽引。合并有高血壓6例,冠心病5例,呼吸系統疾病4例,糖尿病3例。

2 護理措施

2.1 心理護理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患者因突發意外受傷,多數有緊張、憂慮、恐懼和煩躁的心理情緒,易導致患者思想負擔重、害怕手術、對預后缺乏信心,因此,我們必須要有耐心、關心、細心、愛心和同情心,與患者或通過患者家屬與病人進行溝通,積極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緊張、憂慮和恐懼心理,消除其顧慮,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2 健康教育和生活護理 老年患者各項生理機能可能都有不同程度減退,受傷后生活規律和環境變化導致生理和心理不適,加上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內科疾病或潛在疾病。因此,①讓病人盡快適應新環境,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②注意口腔、皮膚和頭發衛生,習慣床上大小便,保持會陰衛生。③鼓勵病人戒煙,擴胸,深呼吸,咳嗽排痰,增加肺活量,減少呼吸道感染;練習抬臀,按摩受壓部位,避免壓瘡形成。④給予病人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魚湯、雞湯等高維生素、高蛋白、高熱量及高纖維素食物,保證充足的營養,避免便秘和腹脹。⑤多飲水,保持小便通暢,避免泌尿系感染。

2.3 術前準備

2.3.1 牽引護理 大多數股骨粗隆間骨折在手術前都需要進行3-7天的牽引。牽引有骨牽引和皮牽引兩種,對牽引的護理要注意:①肢體的位置和重量:病床腳端及患肢各抬高30°,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并穿丁字鞋,一般情況,皮牽引的重量為3-5kg,骨牽引重量為體重的1/6-1/8。②在牽引期間每天測量雙側肢體的長度,密切觀察患肢腫脹及末梢循環情況,避免皮牽引過緊,骨牽引處每天以碘伏消毒牽引針孔,防止針道感染。③注意觀察病情,及時發現其它部位的損傷,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2.3.2 配合醫生進行術前主要臟器功能檢查,交叉配血備用,囑病人8小時禁飲,12小時禁食,術前保留尿管,遵醫囑在術前半小時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2.4 術后護理

2.4.1 密切觀察病情 術后48-72小時內必須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給予多功能心電監護儀監護,給氧,觀察血壓、脈搏、呼吸、尿量、引流量、傷口敷料和患肢末梢循環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如:血壓過低或過高、傷口敷料被血液浸濕、引流量多、患肢末梢循環差、頭痛頭暈、四肢麻木、表情異常、肢體活動障礙、語言不清、心前區疼痛、脈搏細速等,立即報告醫生采取相應措施,作好各種記錄。

2.4.2 術后常見并發癥預防和護理 ①患肢腫脹和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的護理:創傷手術后患者活動減少造成血液循環和淋巴回流減慢引起腫脹,而血流減慢是引起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的主要因素[1],護理要點為:將患肢抬高20°- 30°,穿丁字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受壓,保持引流通暢,指導患者做踝泵運動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從遠而近按摩下肢肌肉,促進血液和淋巴回流,消除腫脹,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②預防壓瘡:加強營養,保持床面整潔平整,注意皮膚清潔衛生,保持皮膚干燥,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避免拖拉拽等摩擦皮膚動作。③泌尿系感染的預防:保持會陰清潔,拔除尿管后,多飲水,防止泌尿系感染。④呼吸道感染的預防:墜積性肺炎是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的常見并發癥之一,鼓勵病人深呼吸(吹氣球),咳嗽排痰,翻身拍背,必要時給予霧化吸入。

2.4.3 康復護理:早期患肢功能鍛煉,有利于血液循環和淋巴回流,減輕患肢腫脹,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術后4-5天開始,鼓勵和指導病人作患肢肌肉和關節的主動活動,同時給予CPM持續被動進行患肢髖膝踝三關節屈伸訓練,促進血液循環和淋巴回流,防止粘連,防止肌肉萎縮,防止關節僵硬和退變,促進骨折愈合。術后1-2周,扶病人坐起,雙小腿下垂于床尾或床邊作膝關節屈伸運動,增強肌力,手術部位給予理療,促進傷口及受損組織康復。術后2-4周,指導病人在床上作直腿抬高及患肢關節的屈伸訓練,鍛煉肌力及關節活動,逐步在醫務人員指導下下床患肢不負重行走。

2.5 出院指導:病人出院時由責任護士根據醫生的出院醫囑,向患者及家屬講明以下重點:①加強營養,補充富含蛋白、鈣磷和維生素的食物,定期復查X線片,定期隨訪;②在家人或專門陪護的保護下活動,防止跌倒再次受傷,骨折愈合前患肢勿盤腿、勿側臥、勿過度內收和過早負重;③4-8周扶雙拐或助行器患肢逐步部分負重行走,8-12周根據骨痂生長情況,扶單拐或手杖行走,骨折完全愈合,肌力恢復正常方可棄拐行走。

3 結果 本組18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平均住院56天,病人恢復滿意,無1例并發癥的發生。

4 討論 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機能減退,特別是股骨粗隆部骨質疏松,加上合并內科疾病,導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發生率上升,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臥床時間長,容易發生褥瘡、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等并發癥,或導致原有疾病或潛在疾病發作或加重因此,目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方法多主張手術治療,可以縮短住院及臥床時間,減輕家庭護理的難度,針對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點,給予恰當的圍手術期護理,是保證手術成功,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促進骨折愈合和身體康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的重要措施。

第6篇:骨折病人的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骨盆骨折;觀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4-0343-01

骨盆骨折是指骨盆壁的一處或多處連續性中斷,常見的病因是外傷,如壓砸、軋碾、撞擠和高處墜落等。骨盆骨折是一種高能量損傷,移位的骨片可能會刺傷其周圍的血管、神經、輸尿管、尿道、膀胱、直腸等結構,造成嚴重的合并損傷。由于骨盆具有負重、保護盆腔臟器和傳遞人體力線的作用,因此,嚴重的骨盆骨折不但會引起盆腔臟器損傷,而且對人體負重會造成嚴重影響[1]。經過治療和護理,使患者焦慮或恐懼心理減輕;皮膚完好,無壓瘡發生,骨折愈合良好;生活需要得到滿足或自理能力提高;掌握功能鍛煉的知識,并積極進行鍛煉。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骨盆骨折患者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齡22~69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45例,高空墜落傷26例,壓砸傷9例。入院時并發失血性休克15例,5例合并尿道損傷,3例發生腹膜后血腫,急診入院時間為傷后0.5~4小時。

1.2 治療與結果:骨盆邊緣性骨折,只需臥床3~4周;骨盆環單處骨折,骨盆兜懸吊牽引5~6周;骨盆環雙處骨折,骨盆外固定架固定;骨盆環多處骨折,手術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術。所有患者臨床治療護理效果滿意。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由于骨盆骨折病人起病急,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意外受傷,受傷后疼痛以及對預后的擔憂等因素,會引起病人的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感,擔心生命危險及殘疾。應積極消除傷員思想顧慮,鼓勵傷員積極配合治療,增強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和住院治療的安全感,使其早日康復。因術后臥床時間長,易產生厭煩情緒,應多開導,并取得家屬的支持,共同為病人制定比較周密的康復計劃并督促實施,適時鼓勵,提高病人治療的積極性。

2.2 疼痛護理:臥硬板床休息,防止疼痛加重或骨折再移位。關心病人,鼓勵病人訴說有哪些不舒適感,并給予心理安慰,指導病人做松弛療法。對疼痛劇烈者,可適當應用鎮痛藥物,以減輕病人的痛苦。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注意動作要輕柔、準確,避免粗暴劇烈而引起或加重病人的疼痛。

2.3 癥狀護理:壓瘡維持骨盆兜帶懸吊有效牽引,牽引量以臀部抬高床面5cm為宜。在骨盆兩側的兜帶內置襯墊,以預防壓瘡。鼓勵病人多飲水,2000~3000ml/d,多食含粗纖維豐富的蔬菜、水果;經常按摩腹部,促進腸蠕動,必要時服用緩瀉劑,利于排便。術前日必須排除腸道內淤積的大便,以利手術操作,減輕術后腹脹。

2.4 牽引護理:骨盆懸吊牽引吊帶要保持平坦完整無皺,并要保持吊帶寬度適宜,且不要向上、下移動位置;大小便時注意不要使之污染。下肢牽引時一般都是雙下肢同時牽引,因為如果只牽引患側一方,易使骨盆出現傾斜,容易造成肢體內收畸形,影響以后的走路功能,并可發生腰疼和髖部疼痛。

2.5 術后護理:術后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神志,與麻醉科醫生交班,了解病人術中情況,予以特別護理,應使用心電監護儀器,每15min監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1次;留置導尿,準確記錄尿量;注意病人神志及皮膚黏膜出血征象,并做詳細記錄,為搶救提供有利依據;監測中心靜脈壓或肺動脈楔壓,如有嚴重休克發生,應轉入ICU病房實行全面監控治療。觀察傷口敷料情況,若有滲血、滲液情況,應及時更換,保持敷料清潔干燥,以防感染。觀察患肢的血液循環情況[2]。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折疊、脫落,保持負壓引流瓶適當負壓,以便及時引流出傷口積血,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并做好記錄。

2.6 并發癥護理

2.6.1 休克的護理:取仰臥中凹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腦血流,盡量減少搬動病人。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低流量氧氣吸入,減輕組織缺氧癥狀。必要時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迅速建立兩條以上的靜脈通道,快速輸液、輸血,必要時行靜脈切開,及時補充血容量。

2.6.2 腹膜后血腫及內臟損傷的護理:應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征的變化及腹部情況,注意腹部有無壓痛、反跳痛、腹脹、腹肌緊張、腸鳴音減弱等癥狀。在抗休克時應迅速查明出血原因并進行對癥處理,做好急診手術的術前準備。若出現腹脹、腹痛等癥狀,多為血腫刺激引起腸麻痹或神經紊亂所致,可給予禁食、肛管排氣、胃腸減壓等處理來緩解癥狀。

2.6.3 膀胱及尿道損傷的護理:應妥善固定導尿管,以防脫落。導尿管及尿袋應低于身體,每日更換尿袋,每周更換尿管,防止感染。保持尿管引流通暢,每日用生理鹽水250~500ml進行膀胱沖洗1~2次,預防血塊及分泌物堵塞尿管。鼓勵病人多飲水,以利于尿液的排出。尿道不完全撕裂時,留置導尿管2周并妥善固定;對于行膀胱造口的病人,須保持引流管通暢,防止扭曲或折疊。造口管一般留置1~2周,拔管前先夾管,觀察能否自行排尿,如排尿困難或切口處有漏尿則延期拔管。保持會的清潔衛生,每日用溫水擦洗會,并用活力碘棉球消毒尿道外口,2次/d。對于會軟組織開放性損傷的病人,在分泌物多時,可用過氧化氫溶液(雙氧水)沖洗擦干,及時更換敷料。

2.6.4 直腸損傷的護理:行直腸指診,以明確直腸有無損傷。明確診斷后應給予禁食,靜脈輸液,應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做好直腸修補、造瘺手術的術前準備。對于造瘺術后病人,應注意保持造瘺口周圍皮膚清潔干燥,每天用溫水擦洗后外涂氧化鋅軟膏,注意及時更換敷料。觀察造瘺口周圍皮膚和組織有無感染的征象,以及體溫的變化[3]。給予高營養飲食以補充機體需要量。

2.6.5 神經損傷的護理:僅出現神經如坐骨神經痛時,可進行保守治療,應用營養神經的藥物治療的同時可配合理療。出現下肢肌力下降時,應鼓勵并指導病人做抗阻力肌肉鍛煉,同時作按摩、理療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防止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足下垂時,用軟枕保持踝關節于功能位,防止跟腱攣縮。

2.6.6 壓瘡的護理:為防止骨折移位,切勿隨意搬動或更換,但應避免局部皮膚長時間受壓而導致壓瘡的發生,可每2h用50%紅花酒精按摩受壓皮膚;合理使用防壓器具,以預防壓瘡的發生。由于病人長期臥床,活動受限,所以要防止并發癥發生。病人床鋪要保持平整、干燥、無碎屑,保護骨隆突處,可每2h用50%紅花酒精按摩受壓皮膚,合理使用防壓器具,以防壓瘡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王亦璁.骨與關節損傷.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36

第7篇:骨折病人的康復訓練范文

[目的]探討關節鏡下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病人的護理。[方法]總結21例關節鏡下治療踝關節骨折的手術病人的護理方法,主要包括心理護理,重視術前皮膚護理和術前期康復,術后并發癥觀察、疼痛管理及系統康復指導。術后隨訪平均8個月,根據茍氏提出的評價標準,觀察療效。[結果]21例患者總優良率95.23%,無一例切口感染、血管神經損傷發生。[結論]本文所總結的護理方法對關節鏡下治療踝關節骨折的手術病人的康復具有明顯的療效。

【關鍵詞】 關節鏡 踝關節骨折 護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to patients of ankle fracture operated under joint microscope.[Method] Sum up nursing to 21 cases of ankle fracture operated under joint microscope,mainly including mental nursing,paying attention to preoperation skin nursing and prophase recovery,postoperation complication observation,pain management and systemic recovery guideline.Follow up for 8 months in average,under Gou’s evaluation standard,observe the cure effect.[Result] The total excellence rate was 95.23%,no one cut infection or vessel nerve injury.[Conclusion] The nursing method summed here has obvious cure effect on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anklebone fracture under joint microscope.

Key words:joint microscope;anklebone fracture;nursing

踝關節系高度適配的鞍狀負重關節,骨折時可同時伴有軟骨、韌帶和肌腱的損傷,創傷性關節炎發生率高。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利用關節鏡微創技術手術治療踝部骨折21例,并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自2005年6月-2006年12月關節鏡下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齡14~43歲;右側14例,左側7例;手術距外傷時間5h~7d,平均3.5d;扭傷8例,車禍傷12例,砸傷1例,其中5例骨折部皮膚挫傷,手術后采用石膏外固定9例。

2 方法

2.1 手術方法 患者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手術,術中采用氣囊式止血帶壓迫止血,取仰臥位,用生理鹽水20ml擴張關節,常規踝關節前內、外側入路,建立關節鏡以及手術器械通道,通過手法牽引足位置來行關節分離。鏡下清理關節腔。在關節鏡的監視下,對內、外、后踝行推頂撬撥復位并內固定。對軟骨碎片游離于關節內的,將其取出,有關節面挫傷,軟骨不平整,以及韌帶不全性撕裂者,用射頻修整。

2.2 護理方法 (1)術前護理。一般護理:急性創傷后即按RICE原則緊急處理[2]。術前全身狀況評估,督促完善術前各項檢查,并做好一般手術前常規護理和疼痛管理。重視心理護理,運動創傷中年輕病人居多,突然住院容易產生很多不良情緒;術前期康復:該階段為術前準備期,目的是在不加重損傷的前提下進行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訓練和適度的踝關節活動度訓練:①股四頭肌收縮練習5min/h;②直抬腿訓練15次/h,3~4次/d;③膝及髖關節伸屈練習15~20次/d;④小腿肌群收縮練習及抗阻練習5min/h。皮膚護理:常規術前兩天備皮,如急診手術盡早進行,范圍由足尖至踝膝關節,要特別注意防止皮膚刮破,備皮后剪足趾指甲,肥皂水刷腳5min,碘伏消毒后無菌巾包裹,足癬患者應提前治療。(2)術后護理。一般護理:腰麻或硬麻后去枕平6h,術后禁食6h,監測生命體征變化,做好心理護理等。患肢抬高20~30cm。保持切口清潔,2周后拆除縫線。足趾至手術部位予無菌棉墊加壓包扎。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有滲出及時予換藥加壓包扎。對9例石膏外固定患者常規做好石膏護理。疼痛管理:術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本組21例患者術后2天常規用止痛泵(PCA)止痛,根據長海痛尺進行疼痛評分[3],制動情況下疼痛峰值平均時間是術后7h,平均評分為2.61分。以后每日評估并填表記錄,當疼痛4分、中度疼痛就及時用止痛藥緩解不適,當病人出現異常情況疼痛時,觀察引起疼痛誘發因素,并注意尋找有無其它并發癥發生。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①術后監測體溫,換藥時注意觀察患足局部有無紅、腫、熱、痛急性炎癥表現,遵醫囑圍手術期應用抗生素和血象檢查,預防感染。②術后早期尤其是麻醉未清醒期間應監測手術肢體末端的血氧飽和度和毛細血管充盈狀況,了解患足血液循環。③觀察患足足趾運動情況和足背皮膚感覺,注意有無因手術入路而損傷脛前肌腱和腓淺神經背側皮支。④若術中沖洗液外滲易導致踝、足甚至小腿腫脹,術后應注意觀察患肢腫脹情況,避免骨筋膜間隔綜合征的發生,如術后關節重度疼痛伴有足趾牽拉痛,應及時通知醫生,松解敷料,加大脫水劑用量,必要時行切開減壓。

2.3 康復訓練 踝關節骨折術后易出現的問題早期為疼痛和腫脹,后期為關節活動受限[4],踝關節骨折術后因開始康復過遲,導致關節周圍關節囊及韌帶粘連攣縮,嚴重影響踝關節的伸屈功能恢復。對患者根據個體情況制定康復計劃,采取循序漸進與被動、主動相結合的原則,并對運動情況每日填表記錄。①術后即置踝關節跖屈小于 10 度,接近垂直位。麻醉清醒后,做患足足趾的主動活動及踝足部肌肉的舒縮訓練,既能促進消腫又能為以后的鍛煉做準備。②術后48h后,讓患者在做足趾活動的同時,做踝關節被動屈伸活動,減少關節內粘連性束帶的形成。本組9例石膏固定者,為維持其完整和固定姿勢,在石膏固定期間僅做患足足趾的主動活動及踝足部肌肉的舒縮訓練。③術后4周,此期骨折已基本穩定,骨折處已有纖維組織粘連原始骨痂形成。踝關節從以被動活動為主逐漸過度到以主動活動為主被動活動為輔。患者做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并輔以外力來增加踝關節活動范圍。每日早、中、晚各鍛煉 100 次左右,同時鼓勵患者做髖及膝關節的功能活動,持續至術后6~8周。④術后 6~12 周,此期骨折已處于臨床愈合期,囑患者扶拐下床做患肢部分負重功能活動,以直立運動為首先選擇[5],并逐漸增加負重量,至術后 12 周離拐完全負重行走。骨折愈合后,加強小腿三頭肌力量訓練如提踵,進行平衡訓練如翹板練習,曲伸練習如斜坡和深蹲練習等。

3 結果

21例均獲隨訪,最長1年,最短3月,平均8月。根據茍氏提出的標準[1],優:無痛,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X線顯示骨折愈合,本組18例;良:勞累后踝關節輕度疼痛或不適,背伸或跖屈受限在10°~15°,X線顯示骨折愈合,本組2例;可:時感踝關節酸痛無力,背伸或跖屈受限在16°~30°,X線顯示有輕度畸形,本組1例。優良率95.23%。無1例創口感染和神經血管損傷等并發癥。

4 討論

踝關節鏡術可用于大多數踝部疾病的診斷和手術治療,并具有較少的術后病殘率,有利于早期康復和功能恢復。且骨折部皮膚挫傷,切開手術感染機率高,關節鏡下置釘部位于踝關節尖部,創口很小,基本可以忽略局部軟組織條件的好壞,大大降低了感染率,而且手術疤痕小更易被患者接受。踝關節骨折后疼痛很劇烈,關節鏡術后大部分患者疼痛緩解較快,而且手術切口小,年輕患者容易產生輕視心理,盲目活動或急于求成,要特別注意評估患者日常活動時患足踝關節運動情況,告知保持骨折固定后穩定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茍三懷.踝關節開放性骨折脫位內固定治療[J].中華骨科雜志,1993,13(4):276277.

[2] 于長隆.常見運動創傷的護理和康復[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223.

[3] 趙繼軍.疼痛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24.

[4] 林希龍,何偉,王巖峰.踝關節骨折的手術及康復治療[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6,6(14):419420.

第8篇:骨折病人的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繼發性老化;護理

隨著社會的進步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速明顯,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股骨頸骨折病人越來越多。因老年人骨質疏松和行動不便,只需很小的外力倒下即能發生骨折,并且合并有其它內科疾病,骨折后長期臥床極易發生繼發性老化。繼發性老化是指老年人健康功能低下,骨折后即失去自主能力。骨折創傷不但加重了老年人本來的健康功能低下,而且也加重了原有的疾患,兩者互相形成惡性循環并迅速發展,致使老年人骨折后久臥不起,稱為老年人骨折后繼發性老化[1]。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加強這方面的護理尤為重要。現將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住我科的84例老年股骨頸骨折病人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共收住84例老年股骨頸骨折,其中男36例,女48例,年齡60-99歲,平均年齡79.5歲,合并高血壓、糖尿病20例,合并肺心病、高血壓5例,慢性支氣管炎6例,心功能不全2例,所有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

2 結果

本組84例,住院天數15-30天,平均22.5天,79例均好轉出院,2例并發心臟病轉心內科治療后好轉出院,2例并發肺部感染轉呼吸內科治療,其中1例治療后好轉出院,1例因肺部嚴重感染死亡。

隨訪46例:隨訪時間6-12個月,恢復骨折前生活能力35例(76%),自主活動能力比骨折前降低6例(13%),失去生活能力4例(8.7%),死亡1例(2.2%)。

3 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病情觀察 認真監測生命體征及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觀察患肢腫脹、畸形程度,并為患者擺放好傷肢舒適的位置,定時翻身拍背,以預防壓瘡。詢問有無內科病史、藥物過敏史。采血查血常規、血液生化、感染篩查、拍胸片、心電圖以及有內科病史疾病的相關檢查,待檢查結果回來后看有無異常,如有異常立即通知醫生,給予相應的治療和護理,有內科情況時請專科醫生會診,并積極配合治療。

3.1.2 心理護理 由于病人年齡較大,曾長期遭受內科疾病的困擾,再加上嚴重創傷,心理承受能力低下,極易導致心理失衡,出現煩躁不安、恐懼、焦慮、不思飲食、失眠、悲觀情緒,此時,就需要護士面帶微笑、語言親切、熱情主動為病人做好心理護理、心理疏導、給予安慰,還可以為其介紹其他同樣病情的治愈情況,認真做好術前健康宣教,讓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手術,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1.3 飲食護理 骨折早期,患者多因創傷導致不思飲食,應鼓勵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易吸收的細軟食物,如卷粉、米線、蔬菜、新鮮水果等,忌食油膩、酸辣刺激性食物,以增加機體抵抗力,提高對手術的耐受性。

3.2 術后護理

3.2.1 專科護理

3.2.1.1功能鍛煉 術后正確的康復訓練是提高手術療效的關鍵,對于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病人,術后一定要在兩腿間夾一軟枕,患肢呈外展中立位,還可穿“丁”字鞋,防止髖關節內旋。凡手術后病情穩定者都可在術后6小時至術后第1天指導患者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和踝關節及足趾的屈伸訓練,每天2-3次,每次10-20分鐘,術后第2-7天,繼續以上運動,并開始行髖、膝關節的主動和被動訓練,逐漸增加關節活動度,術后第2至3周依病人情況,適應床邊站立位,并在助行器的輔助下開始負重行走,其活動度、負重量、練習時間應循序漸進,以患者不感疲勞、疼痛為宜。

3.2.1.2 觀察傷口及引流管的護理 高齡患者一般情況差,合并內科疾病多,平時口服藥物多,易發生傷口滲血多的癥狀。術后應注意觀察傷口的出血量及敷料的滲血情況,記錄引流液的量、性質、顏色并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引流管擠壓、扭曲、倒流。術后24-48小時引流液量少于50ml則可拔出引流管。

3.2.2 預防術后并發癥

3.2.2.1 墜積性肺炎 因骨折病人臥床時間長,的改變以及年齡大,咳嗽費力或無力,呼吸道分泌物容易墜積肺部并發肺部感染[2]。 術后應及時教會患者深呼吸,定時翻身拍背,對痰液粘稠者行霧化吸入2次/天,多喝水,鼓勵患者多做咳嗽動作,以利痰液咳出,減少肺部并發癥,定時開窗通風及進行空氣消毒,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3.2.2.2 預防泌尿系統感染和結石 股骨頸骨折病人女性多于男性,女性的尿路特點,以及長期臥床、排尿習慣的改變,容易發生尿路感染或結石。因在床上不習慣排尿導致尿潴溜或手術時間長的原因,往往大部分病人在手術當天都行留置尿管,應給予夾閉尿管,定時開管以訓練膀胱功能,并觀察尿液的顏色,性質及量,每日2次清洗尿道口及會,然后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及尿管,鼓勵患者多飲水,每天2500-3000ml。長期留置尿管者定期留取尿標本做尿常規檢查,一般在術后2-3天,患肢疼痛減輕,能抬起臀部及翻身時即可拔除尿管,拔除尿管后注意觀察能否自行排尿,以防尿潴溜。

3.2.2.3 預防壓瘡 老年人股骨頸骨折因疼痛和懼怕骨折移位等原因不敢翻身,應向病人解釋壓瘡的危害性。協助患者定時翻身,注意避免患肢內收、外旋、髖部屈曲,防止骨折移位,翻身后用軟枕或專用翻身墊墊好身體空隙處,每2小時更換一次,必要時每小時1次。保持床單清潔、干燥、無渣屑、無皺折,如有尿、便或食物污染床單元應及時擦洗干凈并更換床單元。骨隆突處長時間受壓部位用50%紅花酒精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以防壓瘡。

3.2.2.4 預防深靜脈血栓 老年股骨頸骨折病人臥床時間長,下肢運動功能完全或部分障礙,血液循環相對緩慢,最易出現的并發癥是深靜脈血栓,肺栓塞是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故對老年人預見性護理尤為重要[3]。應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及全身情況,術后注意觀察患肢皮膚顏色、溫度、足背動脈搏動情況以及患肢有無腫脹、疼痛情況。抬高患肢,以利下肢靜脈回流,早期行患肢力所能及的功能鍛煉,雙下肢行氣壓治療,術后第一天開始預防性用低分子量肝素鈣2500Iu-5000Iu皮下注射,每天1-2次,連續5-7天。輸液時避免在下肢同一靜脈反復穿刺,更不能在術肢留置套管針。

3.2.2.5 預防便秘 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長期臥床容易便秘,術后第一天以流質、半流質清淡飲食為主,之后以低鹽、低脂富有營養且易消化的軟爛飲食為主,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教會患者每天早晚沿腸蠕動方向按摩腹部,以預防便秘。

4 小結

老年人因骨質疏松和行動不便,不小心跌倒即可發生股骨頸骨折,又多因合并多種內科疾病,骨折后長期臥床極易發生繼發性老化。為防止老年人骨折后久臥不起發生繼發性老化,提高生活自主能力,我們在內科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控制內科疾病,做好術前檢查及術前健康宣教,使患者能以積極的良好的心態接受手術,提高了手術耐受性。術后繼續加強內科疾病的治療、飲食護理、疼痛護理,正確的術后功能鍛煉指導,使患者盡早恢復患肢功能,用有效的方法防止各種術后并發癥。經過精心的術前、術后護理,89%病人恢復自主活動能力。因此,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患者護理重點是在認真的觀察監護內科疾病下積極指導正確的功能鍛煉,才能有效的防治老年股骨頸骨折后繼發性老化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Gou Sanhuai,Yang Lili,Liu Yan,et al.The following-up ob-servation of ability of living after senile fracture [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pm,2002,6(6):1 850-1 852

第9篇:骨折病人的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中藥涂擦;按摩;髖部損傷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老年人髖部骨折的治療越來越傾向于手術,且有研究表明,行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術后髖關節功能評分優于行內固定術者[1]。術后肢體疼痛、腫脹、功能障礙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更會影響其生活質量。我科自2013年1月~2013年6月共對60例髖部骨折患者進行中藥涂擦配合手法按摩,取得較好效果,現將體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3年1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髖部骨折病人60例,采用拋硬幣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體質、病情、合并癥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觀察組在常規的藥物消腫,患肢置于功能位的基礎上采用中藥涂擦,配合手法按摩患肢的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藥物消腫、患肢置于功能位,術后48小時后每天予以TDP照射。比較術后1周患肢腫脹、疼痛等情況。

1.2方法 中藥方藥組成:紅花15g,紫草9g,,赤芍12g,,當歸12g,川芎10g,伸筋草10g。將上述中藥放入50%的酒精500ml中,浸泡2周,備用。使用時用藥液浸濕棉球反復涂擦患肢,注意避開傷口,防止敷料透濕,并避開皮膚破損處。然后護士戴一次性手套為患肢進行反復的按摩,尤其是小腿的腓腸肌、比目魚肌,大腿的骰四頭肌要行擠壓式的按摩,力量由小到大,以病人能耐受為宜。在按摩的過程中可根據情況適當在掌心加點藥酒作劑。并注意觀察病人病情,陪病人談話聊天,通過輕松的談話,及時疏導不良心理,指導個體化的康復訓練,每日兩次,每次10分鐘。并告訴患者及家屬保留皮膚上的藥酒,不用擦掉。

1.3臨床效果評價

1.3.1評價內容 國內學者多采用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表進行髖關節功能評定,包括疼痛、功能、畸形和關節活動度4個維度,最高分值依次是44分、47分、4分和5分。總分0―100分,得分越高,髖關節功能越好。此次評價因患者為術后一周,故評價功能、畸形、關節活動度為時尚早。因此只有從骨科病人的常見癥狀如腫脹,疼痛等方面中去評價。

1.3.2腫脹程度評價參照顧玉東[2]的四肢腫脹程度的分級標準評定,Ⅰ度:患肢皮膚較正常皮膚緊張,但皮紋存在;Ⅱ度:患肢皮膚較正常皮膚緊張,且皮紋消失,皮溫稍高,但無張力性水泡;Ⅲ度:患肢皮膚緊張發亮,皮紋消失,皮溫明顯增高,且出現張力性水泡。療效評定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有關“腫脹消除程度及天數”等指標進行。腫脹程度明顯減輕,出現皮紋,消腫時間

1.3.3疼痛程度評分標準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VAS)[4]進行資料收集。發放問卷調查表給病人,此表上畫一條直線,長度為10cm,兩端分別標明有0和10字標,0代表無痛,1―3代表輕度疼痛,4―6代表中度疼痛,7―9代表重度疼痛,10代表劇烈疼痛。同時對病人進行填表說明,讓病人根據自己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線上標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應位置。護士根據病人標出的位置記錄相應數據。在術后1周行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結果

2.1 2組患者消腫情況的比較(見表1)

3討論

3.1中醫學認為,原發創傷造成骨折,在行手術治療之后,不同程度地加重組織損傷,筋脈受損,血不循經,溢于脈外,瘀積不散而致肢體腫脹。本院自擬中藥藥酒,此方具有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促進瘀血吸收的作用。其中紅花氣香行散,入血分,具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的功效;紫草能活血化瘀,清熱涼血,解毒透疹,并能殺菌消炎,促進機體新陳代謝;赤芍能清熱涼血,活血祛瘀,散瘀止痛,其中以活血散瘀見長;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川芎辛散溫通,功能活血祛瘀,適用于各種瘀血阻滯之病癥;伸筋草能祛風散寒,除濕消腫,舒筋活絡。全方共湊活血化瘀之功。所用調和之物酒,素有“百藥之長”之稱。將以上諸藥用酒精泡制,使其有效成分溶于其中,直接作用于皮膚,藥力經毛竅而入,從皮到肉,從筋到骨,溫經活絡,軟堅散結,更好的發揮其藥效。

3.2由于髖部骨折存在股骨頭壞死,骨折不愈合等多方面的難題,故臨床上應做到嚴密觀察病情,加強心理護理,補充營養,進行合理有效的康復訓練,做好并發癥的防護,使患者處于最佳的治療狀態。涂擦藥酒后反復按摩,一方面可以促進中藥被皮膚毛細血管網吸收,另一方面早期的肌肉運動與現在提倡的功能鍛煉原則越早開始越好[5]相一致,而且還有研究表明,護理人員若能與病人進行10分鐘左右的談話,讓病人放松說笑,就可以讓病人在談話后的數小時內減輕疼痛感,達到間接鎮痛的目的[6]。

本研究通過隨機分組,對比觀察,證實了中藥涂擦配合按摩減輕了髖部損傷患者的腫脹、疼痛程度,從而提高了患者的舒適性,對骨折術后的功能恢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葛向煜,王君俏,劉邦忠,等.漸進式功能鍛煉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9,24(2):25~28

[2] 顧玉東.手外傷術后腫脹的分期辨證施治[J].中華骨科雜志2002,6(3):37~44.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82.

[4] 吳在德.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44~151.

亚洲va精品va国产va| 99视频全部免费|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蜜桃 | 欧美交换配乱吟粗大视频| 中文字幕丝袜第1页| 手机看片久久国产免费| 老熟女 露脸 嗷嗷叫| baoyu网址国产最新|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红杏| 香蕉大美女天天爱天天做| 97国产精华最好的产品| 玩弄放荡人妻少妇系列视频|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97色人阁俺也去人人人人人| 欧美性xxxxx极品娇小|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夜夜欢性恔免费视频| 男人的好看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日本无码欧美一区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国产口爆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亚洲 欧美 自拍 唯美 另类|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天堂自拍|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天天噜日日噜狠狠噜免费| 五月天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