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研究2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
(一)固定資產管理意識不強
現階段,在許多事業單位中存在著國有資產管理責任模糊、不到位等現象。在固定資產從購置一直到使用的整個過程中,沒有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法與管理機制。一些事業單位注重流動資產管理,只是一味地關注財務收支狀況,而沒有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忽視固定資產管理工作。
(二)固定資產購置存在較大隨意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加大了對事業單位的政策和財政支持,然而一些事業單位并未建立合理的財政預算機制,同時購置設施過程中缺少標準,并且缺少專門的采購工作者,采購之前往往不會科學地分析購置物品的需求狀況,造成固定資產購置的隨意性較大,從而使得固定資產的閑置浪費現象較為普遍,固定資產的利用率不高。
(三)賬務處理存在漏洞
固定資產入賬滯后。特別是事業單位進行房屋建筑時,其主要是通過財政撥款進行,因財政資金的不足造成施工方墊款較多,留下許多財務糾紛隱患,無法盡快進行工程決算,發票無法盡快開出,使得一些固定資產在完工幾年后仍然未入賬,造成賬目與實際不符。會計工作中漏記現象嚴重。有的事業單位為個人配備的筆記本電腦、手機等“公物”,歸個人使用,會計工作者一般未將其記入固定資產之中,還有的事業單位因會計工作者屬于無證上崗,其專業知識和技能較低而易于漏記部分固定資產等等。
(四)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造成資產流失現象嚴重
大多數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均通過國家財政撥款建造或者購置,直接歸事業單位所有,因此,事業單位資產的多少影響著其職工的福利待遇。在私利的驅使下,事業單位往往會向相關財政部門申請購買固定資產,從中獲利。另一方面,現階段財政部門的監督機制不科學,固定資產重復購置現象不少,造成了嚴重的浪費。
二、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事業單位領導一定要高度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提高固定資產的管理意識,這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點。應該努力克服“口頭重視”的現象,而將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當做考核領導以及各個管理工作者水平的關鍵指標。嚴格按照相關財經法規的要求,樹立起依法管理國有資產的思想。各級事業單位一定要認真遵守同時按照國家有關的財經法規開展工作。購置固定資產過程中一定要按照政府采購制度進行,將該項工作歸進政府采購之中,科學有效地使用財政資金;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程序辦理固定資產報廢、以及變賣等事項。切實提高管理工作者的法制觀念,將國有資產的管理責任細化,具體到個人,樹立依法管理國有資產的思想。
(二)切實加強預算管理,科學配置資產
制定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預算管理制度,細致分析固定資產,做好預算及管理工作,最終使資產預算和工作職責相一致;按照固定資產的具體使用狀況與相應的配置標準,充分利用固定資產,使其價值實現最大化,有效避免固定資產積壓浪費,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必要的資金消耗與隨意購置固定資產等問題的出現。
(三)完善國有資產監管機制,對資產流向進行有效控制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同樣變得愈發頻繁,這就需要一套科學合理的監督管理機制對其進行適當管控。對于事業單位來說,其在管理國有固定資產過程中,應該嚴格根據國家相關規定評估將要轉讓的固定資產,有關單位一定要認真履行自身的職責,為國家利益免受侵害提供保護,認真行使對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權、收益權與處置權,全程管理國有資產,最大限度地避免低價轉移國有固定資產的行為,使國有資產得以增值。
(四)提高會計工作者業務素質
努力提高會計工作者的業務素質,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培訓教育的方式加強會計人員的培訓與學習,也可以通過舉辦會計人員工作交流會、相關講座的方式,或者通過引進高素質會計人員的方式,提高會計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結語
總而言之,固定資產是事業單位履行自身公共服務職能的前提,切實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能夠充分發揮固定資產的作用,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所以,對于事業單位來說,在管理固定資產時,應該充分認識到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加強固定資產的預算管理,完善固定資產管理機制,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管理固定資產的水平。
作者:康靜 單位:河北省血液中心
(二)
一、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事業單位一般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以也就沒有進行成本核算的必要,從而使得相對于企業,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的購置、使用、處理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取得的隨意性較大
大部分固定資產的購置是以財政支出方式實現的,而購置資產的需求依據又比較難以清晰化。企業的資產購置活動是基于其生產經營需求的,而這種需求是極易量化的,甚至可以提出一份從預期銷售到預期利潤、從投資年限到投資回報的購置資產可行性報告。而事業單位基于存在目標的不同,僅僅以提高事業服務水平來作為購置固定資產的依據,顯然是沒有說服力的。同時,企業的購置行為是建立在自身資金狀況上并以資金高效盈利為目標的。而事業單位的購置行為是建立在財政供應上且又無財政資金高效運作的實際考核要求,最終使得在無須擔心購置經費的情況下作出盲目的購置行為成為大概率事件。
(二)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的管理流于形式
資產購置一定程度上的無序性必會導致相當一部分購入的資產立即或運作一段時間后處于閑置狀態,脫離事業服務循環而令由老舊破壞。對于另外一部分服務于事業流程中的資產而言,由于無法考核或不需要考核其作出的貢獻與可衡量的效率水平,使得事業單位難以了解財政支出形成的資產是不是發揮了財政支出應發揮的作用。也正因為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效率的難考量性,使得事業單位在嚴格對其它經費進行控制管理的情況下,卻對已使用固定資產的效率高低不聞不問,任其價值流失,導致財政經費的極大浪費,從而進一步加大了對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管理的失控,使得資產被私用,甚至出現被占為己有的現象。
二、完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措施
鑒于以上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當中出現的基于事業單位有區別性運行模式上的問題,為使資產管理回歸到正常有序中,從而發揮資產的作用,杜絕浪費與腐敗現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本文認為必須從源頭上控制購置行為,從使用流程中提高資產效率,從而避免源濁或源流皆濁的問題。
(一)從源頭上控制固定資產的購置
目前事業單位一定價值以上的固定資產購置需要通過向財政機構提出申請,經審核后方可購置。而且購置過程一般需要通過招標形式進行,從而控制了固定資產購置行為,為合理使用財政資金打下了基礎。問題是由于財政機構或事業單位自身未能掌握固定資產相關明細信息,所以當需求出現時,只能通過購置,而不是調劑,甚至是租賃等方式來滿足相關需求。從一個事業單位內部而言,調劑的前提是必須把握自有資產的明細情況;從一個財政機構而言,若要實現資產在系統內的調劑,甚至于為系統內各單位資產租賃進行溝通,都需要一定的投入,以便掌握各單位資產使用情況。但這方面的先行者已經有了,《深圳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規定,深圳行政事業單位召開會議、舉辦大型活動等需要購置資產的,財政部門按照先調劑、后租賃、再購置的原則進行審批,并納入跟蹤管理。既然從舉辦活動可以通過調劑等手段來滿足需求,那么各單位對資產日常性需足也可以先通過調劑等手段解決。
(二)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
固定資產的使用有一套相關的管理制度,但制度即使可行,能不能在實際使用中得到實行,仍是一個問題。緣于資產使用效率考核的困難,在事業單位服務過程中人們往往難以體會到資產的作用。目前的資產管理在會計上一般以固定基金來反映,所謂固定基金是指事業單位所有的各項固定資產所占用的資金。固定基金是單位固定資產的資金來源,一般都是由財政或上級主管部門投入的。顯然固定基金只能反映資金占用情況,不能反映資產使用狀態。相比較于很多非固定安裝性的資產而言,通過這個科目進行固定資產的管理與監督是勉為其難的。會計科目僅僅反映固定資產的使用過程,而不只是資產購置與報廢,才能真正從會計角度進行資金的反映與監督。借鑒企業中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方法是一種思路。盡管事業單位并沒有對全部固定資產進行折舊核算的必要,但本文認為,借用折舊這種方法,能全面了解一件固定資產處于何種狀態。因為不管資產用于何種目的,都有一個折舊的過程,在會計上為掌握資產使用狀態的目的而在會計核算中加入虛擬折舊,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時,筆者認為事業服務跟企業生產一樣也是有成本的,但目前這種成本核算基于服務的不可量化而沒有意義,然而在事業單位里實現資產的折舊核算卻有助于財政資金控制部門了解資金使用情況,也有助于將來資金調劑或租賃時的價值衡量。當然資產的管理也需要思想上的重視,制度上的嚴格執行,以及責任分配到個人的決心。其中最重要的是財政機關思想上的重視,畢竟固定資產管理與交易平臺的建立不是會計部門所能完成的。
三、小結
相較于上世紀,我們現在有更多的辦法管理好固定資產。特別是會計電算化,能事半功倍地進行資產的管理。相對于貨幣資金,資產的分散配置和大價值性使其管理風險更大。所以把資產購置與管理作為一個整體來看,我們必須建立一個電算化固定資產會計信息系統。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提供會計信息,這些會計信息通常以數據的形式按照一定的存儲結構,存放在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數據庫中,隨時提供系統查詢、處理和輸出。顯然,要完成眾多資產的管理,沒有這么一套系統是難以勝任的。而建立這樣的一套互聯性系統,才能真正做到資產的可調劑與可租賃,也才能真正反映資產購置要求的合理性與資產使用中是否存在低效率等問題。
作者:俞華洲 單位:浙江省余姚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