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現代物流業發展現狀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現代物流業在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的作用越發突出。發展現代物流業對于加快我市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促進區域物流一體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咸陽市現代物流基礎條件
1.1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具備成為西部物流樞紐城市的條件
(1)公路網絡建設覆蓋全面且輻射廣泛。截至2018年底,我市干支線公路通車總里程已超過5000公里,隨著咸旬高速的正式開通,我市目前已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鎮鎮通公路”的目標,初步形成了“四橫四縱”的交通網絡骨架和全面輻射、高速便捷的“扇形”區域性公路交通網。(2)鐵路建設實現與國家骨干鐵路對接。目前,我市鐵路總運營單程突破200公里,隴海鐵路、咸銅鐵路、榆渝鐵路等主線支線(含通車及在建鐵路)共9條貫穿咸陽。西平鐵路的開通和銀西高鐵的建設,打開了北部能化基地的外運通道,實現了我市與國家骨干鐵路網絡的全面對接。(3)航空建設為物流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作為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航空港及內陸港,全國八大航空樞紐之一,目前航線總數達346條,通航點達205個。截至今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2290萬人次和16.49萬噸,年均增速分別達到6.2%和22.1%。貨郵吞吐量增速高于全國十大機場平均增速位居第一位。
1.2產業結構調整效果顯現,傳統與新興產業加速轉型與發展
(1)傳統支柱產業保持發展優勢并不斷升級。能源化工、裝備制造、食品、醫藥、建材、紡織、電子等七大產業繼續保持穩定增長,2018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961.18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到“十三五”末,我市煤炭產量突破了6000萬噸,其中60%以上運往省外;全年果園面積306.79萬畝,其中蘋果面積255.39萬畝,比上年增長1.8%,是世界上唯一符合蘋果生產七項指標的最佳優生區,是全國最大的優質蘋果生產基地,全球六分之一的濃縮果汁出自咸陽。隨著新興紡織工業園、咸陽汽車商貿物流園、興平裝備制造產業園、興平食品工業園等園區的開發建設,產業升級態勢良好。(2)新興產業快速崛起,創新服務不斷涌現。隨著互聯網等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航空物流服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一系列新興產業在我市迅速成長,各類項目招商和建設不斷提速。截止目前,我市新興戰略產業和服務業類項目大幅提升,合計總計劃投資高達2500多億元。(3)業態發展初具規模,物流需求不斷增長。立體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圍繞我市公路、鐵路和航空基礎設施優勢,面對我市生產資料和生活物資的物流服務覆蓋越來越全面,從傳統的倉儲、運輸、包裝、配送等基礎物流業務,逐步擴展到電子商務、冷鏈配送等新物流業態。企業數量和服務能力也逐步提升,截至2018年底,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75.23億,比上年增長5.1%,這為物流業的升級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2咸陽市現代物流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1面臨機遇
(1)新經濟形勢下國家戰略的實施為我市帶來了發展機遇?!耙粠б宦贰薄⑽鞑看箝_發和大西安建設等戰略規劃分別對我國國際區域層次、國內區域層次和城市群區域層次的物流一體化發展提出了思路和要求。我市在新的歷史機遇面前,有機會在區域物流體系建設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成為支撐大西安發展的物流樞紐中心。(2)“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為我市帶來了再次騰飛的市場機遇?!盎ヂ摼W+”的快速發展,為中國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提高市場競爭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也為產業布局和規劃尚有空間的二級節點城市帶來了新的機會,這對于我市來說將是發揮優勢、突破發展、走向高效物流的利好時機。(3)新的物流業產業政策支持為我市帶來了利好的政策機遇。隨著《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的出臺,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繼續改善,國家進一步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礎設施和物流節點建設支持力度,我市在現代物流業發展中將能享受到多重政策利好,為打造區域物流樞紐提供了政策基礎。
2.2面臨挑戰
(1)處于副中心的城市定位,物流業發展的源動力亟待激發。由于近鄰省會城市西安,咸陽市產業布局及發展一直受到其較深的影響,給咸陽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也帶來了很多困惑,圍繞如何服務大西安建設,實現西咸一體化發展,尤其是結合“一帶一路”的戰略發展機遇,如何推進區域物流一體化建設是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2)物流業與其他產業的聯動不足,物流效率有待提高。我市傳統產業與物流業的發展速度不匹配,影響物流資源的整合與一體化運作。物流主體的業務范圍多為單項或分段物流服務,物流功能多為運輸、倉儲、裝卸等傳統低層次業務,現代物流技術應用水平不高,缺少高端冷鏈倉儲、保鮮運輸設施、國際采購與分撥等現代物流服務,對新興產業的帶動作用不明顯,物流綜合服務能力較弱。(3)物流服務主體缺少龍頭帶動,綜合服務水平有待加強。我市物流企業數量不斷增多,但企業總體上呈現出規模小、功能單一等特點。目前我市工商注冊交通運輸類企業約1400家,但注冊資金在一億元及以上的僅有2家,大部分企業的注冊資本在200-1000萬之間,截至2018年6月,陜西省55家A級物流企業中,咸陽市僅有l家;而在物流園區方面,按照國家物流園區相關標準,我市目前已經運營的超過0.5平方公里的物流園區寥寥無幾,表明目前咸陽市物流企業的綜合實力相對較弱,急需樹立龍頭企業和園區帶動整體服務水平發展。(4)管理機制不夠統一協調,產業政策支持需要進一步完善?,F代物流業是涉及規劃,交通、工商、土地、環保、財政、商貿、稅收等多個管理部門的復合型產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管理模式,也導致了政策制定缺乏協調性,制約了我市現代物流業的發展。
3咸陽市發展現代物流的對策與建議
3.1保障對外貿易暢通,促進提升產業發展
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步伐,依托咸陽市鐵路、公路、機場等交通優勢條件,加強國際物流通道建設,加快與國家骨干物流網絡的互聯互通,實現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各類節點與國際物流通道的無縫銜接。進一步加強我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跨境物流體系建設,提高口岸物流服務能力,構建暢通的國際物流服務體系。加強煤炭、化工、裝備制造、紡織、電子信息、果業、茯茶等行業的對外合作與貿易,暢通產品外運通道,鼓勵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促進供應鏈管理水平提升。進一步完善交易、信息、金融等物流配套綜合服務,通過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不斷引領我市優勢產業“走出去”。
3.2促進區域物流協同,完善物流服務體系
充分利用咸陽區位優勢和特點,加快推進大西安區域物流一體化建設。圍繞大西安物流核心節點的定位,依托西咸北環線等重要物流通道建設,促進咸陽高新區、大西安(咸陽)文化體育功能區與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西安國際港務區、西安高新區等重要物流節點的協調發展,實現我市市域物流節點與大西安重要物流園區、物流通道的對接。不斷改造和完善區域物流配送體系,擴大網點輻射范圍,促進區域物流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的系統發展和互聯互通。進一步促進電子商務、城鄉配送、冷鏈物流等民生物流配送體系的一體化發展,提高區域物流配送效率。
3.3推動物流資源整合,全力降低物流成本
充分利用我市交通條件優勢,發揮物流園區的資源集聚作用,合理布局物流園區,為我市重點產業發展和大西安區域物流體系建設提供支持。在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及土地利用規劃的前提下,結合大西安范圍內物流節點的實際情況,按照集約節約利用土地原則,依托公路、鐵路、航空等重大中轉聯運設施,合理規劃綜合服務型、生產服務型、貨運樞紐型等物流園區的建設,同時充分考慮市區與縣域物流節點配置的均衡性,在功能上形成各具特色的物流聚集區,發揮物流園區的資源集聚效應,實現區域農產品、商貿產品、加工制造業產品的有效集聚及分散。
3.4提升物流科技含量,提高物流服務效率
借助“互聯網+”發展機遇,全力推動北斗導航、移動互聯、物流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物流業基礎設施建設、園區建設、物流企業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創新,推動物流產業向智慧物流發展。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通過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和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物流信息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不斷提高物流效率。圍繞我市能源化工、果業、食品等重點產業,提升危險品運輸、冷鏈韌流、城鄉配送等專業物流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物流效率。
3.5提升企業服務水平,推進服務模式創新一
依托我市地理位置、交通條件優勢,吸引國際知名物流企業和國內大型物流企業在我市設立西北總部或者中心機構,帶動周邊產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積極培育本土物流企業創新物流發展模式,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鼓勵我市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對分散的物流設施資源進行整合和資產重組,鼓勵本地物流企業與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開展多種形式合作,培育、發展和整合一批管理先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構建和完善以總部型物流企業集團為主導,中小物流企業專業化配套、集群化發展的新型產業組織結構。
參考文獻
[1]唐臣,陳雄善.基于智慧物流發展的現代物流實訓室建設應用研究[J].中國商論,2021(2):20-21.
[2]許遠.基于電子商務環境的咸陽地區快遞業發展戰略研究[D].長安大學,2015:1-49.
[3]介文凝.咸陽市中小物流企業優勢劣勢分析[J].企業導報.2015(19):196.
作者:李妍蓉 單位:中共咸陽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