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綠色農業下區域經濟發展路徑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綠色農業背景下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出發,闡述了綠色農業背景下區域經濟發展的必要性,分析了綠色農業背景下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政策扶持與完善、構建經濟市場體系、提高機械設備利用率、推動綠色農業現代化發展、合理規劃區域經濟發展幾個區域經濟在綠色農業中的發展路徑,旨在提升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
關鍵詞:綠色農業;區域經濟;區域經濟發展
引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我國的經濟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隨著時代與技術的進步,綠色農業發展開始進入農業發展的領域中。農業經濟對于各個地區都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因此在綠色農業經濟的概念出現后,各區域經濟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但是由于綠色農業經濟的普及時間較短,與區域經濟的融合程度不高,現階段的綠色農業背景下區域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綠色農業背景下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在傳統的農業經濟運轉模式中,由于當時農民的生產意識不強,食品安全觀念淡薄,一直采用的是粗放型經濟耕作,對于農作物的質量與銷售要求都很低。為了追求產量與經濟效益,農民在耕作過程中使用大量的農藥與化肥,對生態環境與農作物造成嚴重污染。因此為了實現農業生產質量的提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國家開展綠色農業活動。現今的綠色農業活動已經初步取得成效,國家從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基地、綠色農業基地等的建造方面開始,將綠色農業的理念一步一步推廣至全國上下,深刻地讓人們認識到綠色農業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綠色農業也給區域經濟帶來了發展機遇,農戶的收入開始上漲,基于綠色農業理念,我國的農產品出口量增多,農產品加工體系日趨成熟,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也為區域內的人民提供了眾多的就業崗位。某些發展較好的區域甚至形成了專屬于該區域的農產品品牌,實現了區域經濟的新層次發展。綠色農業發展現今仍然擁有極好的發展前景,其品種的多樣化以及質量的高層次化都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不斷地提供動力,實現長久的可持續發展。在綠色農業與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隨著新觀念的實行及其與傳統農業生產觀念的碰撞,綠色農業發展受到了很多限制,也出現了較多問題。綠色農業的生產難以在部分地區開展,因為當地農戶的思想與當地的經濟體系都未達到綠色農業的實行標準。區域經濟發展情況不佳,就無法帶動綠色農業發展,綠色農業發展不起來,就無法給予區域經濟良好的發展機遇,相關部門需要及時解決這類問題,實現綠色農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二、綠色農業背景下區域經濟發展的必要性
(一)實現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一直都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宗旨,但是想要實現鄉村振興,就需要提高農業生產的價值,促進農戶收入增長,減少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只有將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改進提升,改善區域經濟的發展現狀,才能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固的基礎。綠色農業發展能夠實現對農業生產各方面的優化,無論是綠色環保、生產效率還是收入成本,都能在綠色農業的背景下得到改善與提升。農業生產整體的改善,能將農村整體經濟帶動起來,進而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區域經濟發展也能夠反過來帶動鄉村振興發展,實現了當地經濟的良性循環。
(二)提高農民收入
在我國農業生產方面,農戶的收入水平相對來說處于各個行業中的下游水準,這是因為在現今科技發展的時代,農作物的種植方式發生改變,農產品的附加值需要得到一定提升。在實行綠色農業生產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升農產品的質量,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全面提高農戶的收入水平。而且在綠色農業生產中,由于對環境的影響小,使用農藥與化肥的次數少,可以在管理種植方面降低一定的成本消耗。這樣的生產方式能夠提升農戶的經濟效益,促進農戶的經濟發展,從而帶動整片區域的經濟發展。
(三)豐富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現代農業發展中擁有現代化的手段,綠色農業的發展更加豐富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模式。在綠色農業實行過程中,能夠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實現現代農業多元化發展。現今出現了農家樂與綠色農莊的采摘業務,表明綠色農業對現代農業的多元化發展有促進作用。而且多元化發展能夠在農業的基礎上發展各類產業,也有利于區域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三、綠色農業背景下區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
市場經濟作為我國當今主要的經濟體系,對各個領域行業的經濟發展都有促進作用,但是在部分區域,由于綠色農業的發展時間短,且體系尚不成熟,關于綠色農業的市場經濟體系的建設并不完善[1]。現今的綠色農業仍然以單獨的農戶為單位,并沒有形成組織,而且對綠色農業的技術推廣手段單一,無法形成完整的綠色農業生產鏈條,這會影響綠色農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推進效果。
(二)法律法規不完善
在綠色農業的理念提出后,國家以及相關地區也隨之推出了相應的農業政策來促進綠色農業在農村的發展。但是在實際的落實方面,其效果并不理想。在相關政策的制定方面,雖然其內容對于綠色農業的發展與運行進行了規定,但是并未細化,導致執行時會對相應的政策產生誤解,使綠色農業發展出現問題。
(三)機械化規模小
農業生產中,設備能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綠色農業生產中,為了保證高質量的生產,需要利用現代化技術來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其中使用農業生產機械化設備是綠色農業的標志之一[2]。但是如今機械化設備在農業生產中的普及規模較小,大部分農戶在生產中仍未使用機械化設備,影響了生產效率,自然無法幫助區域經濟進一步發展。
(四)對綠色農業理念貫徹不到位
雖然現今綠色農業理念正在積極推行,但部分地區仍然保持小農思想,不愿踐行綠色農業理念,對于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觀念視而不見,只重視眼前的短期經濟效益,導致綠色農業無法全面貫徹。
四、區域經濟發展在綠色農業背景下的路徑分析
(一)注重政策扶持與引導完善
想要在綠色農業背景下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相關政策的有力扶持。在綠色農業方面,要將綠色農業的發展整體框架建立起來,并且依據國家對于農業的相關發展思想與條例對其進行調整,基于當地區域具體農業經濟情況開展新法規政策的制定工作,保證政策與法規的制定在國家大方向的框架下貼合當地農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在相關的政策法規建立起來后,還要確保其能夠落實在實際的綠色農業發展過程中,相關政府部門要將政策落實工作放在農業工作的第一位,把具體的政策法規落實責任具體到每個部門甚至是個人,定期對其進行檢查,相關部門還要在一定時間后集體展示綠色農業的發展與政策落實情況[3]。建立起政策法規制度落實的獎懲措施,保證綠色農業的落實全過程公平、公正、公開。要嚴厲打擊對綠色農業政策法規落實工作不重視的思想與行為,充分調動鄉鎮政府的積極性,使其自主地參與到綠色農業的建設工作中來。除了在政策方面給予綠色農業發展支持之外,政府在資金方面也要投入綠色農業的生產中。要不斷地對綠色農業生產中的技術進行更新升級,為綠色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政府要對綠色農業的經濟方面起到一定的直接支持作用,要重視綠色農業示范基地的建立,在綠色農產品以及設備的貸款和銷售方面給予農戶一定優惠與補貼,并結合不同的區域具體生產情況,調整資金投入的比例。政府的引導對于綠色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政府要積極利用新媒體形式,宣傳綠色農業體系,并將最新的農業發展動向以及農業的整體生產售賣情況發送上去,讓農戶能實時地了解農業市場的變動,從而做出及時的調整。這些舉措能推進綠色農業的落實,提高當地的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從而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二)構建經濟市場體系
技術與資金的支持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綠色農業的生產發展,但是真正能讓綠色農業生產實現持續運行的還是市場經濟體系。相關部門應該遵循相關規定,做好市場經濟體系的相關規定與布局,促進綠色農業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需要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這樣才能將市場經濟連接為一個體系[4]。因此,相關部門應采取手段將綠色農業生產中的各方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市場經濟循環。比如政府應發揮自身的協調功能,針對當前大部分農村農戶分散式生產經營的現象,搭建起一個互聯網平臺將個體經營戶、農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農業生產相關的個人或單位聚集在一起。發揮互聯網的信息傳播優勢,為綠色農業的農產品提供對接流通平臺與渠道,讓高質量的綠色農產品走向更龐大的市場體系中,提高市場中綠色農產品的流通效率。農戶還可以通過平臺開展農產品直播活動,將完整的種植過程以及成品展示在直播中,增強綠色農產品的影響力與吸引力,甚至推動綠色農產品走出國門。在市場經濟體系建立中,綠色農業會得到新的發展機遇,進而加大綠色農業的推廣力度,區域經濟隨著農業領域的發展壯大,也會得到發展。但是在市場經濟體系建立過程中,需要政府發揮管控效能,制定綠色農產品的生產標準,對農產品的種植生產、采摘、運輸、包裝、售賣等環節進行嚴格規定,保證綠色農產品符合市場中的準入規則[5]。還要引進相關的科技型種植人才,為綠色農業生產增添改進動力,為農戶提供專業科學的指導,加快綠色農業的生產進程。
(三)提高機械設備利用率
綠色農業生產中機械設備的使用推廣能夠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這也是綠色農業得以不斷發展的技術保障。因此,在綠色農業發展過程中,需要相關部門不斷地落實科技手段在綠色農業中的應用。首先政府要向農村地區大力推廣機械化設備的應用優勢,普及機械化設備在綠色農業生產中的意義,讓農戶明白機械化設備對于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作用。其次政府要積極投入相應的補貼與資金擴大農戶對機械化設備的應用范圍,要給予農戶一定的優惠。針對農戶資金不足的問題,政府可以聯合當地的金融機構或者銀行部門,向機械設備的購買方提供融資支持,以提高農戶對于機械化設備的使用頻率。最后,還要積極宣傳機械化設備的使用方法與使用技巧,相關部門要開展技術人員下鄉活動,鼓勵部分具備知識與專業技能的人員到農村去,將機械化設備的使用技巧教授給農戶。在技術人員下鄉方面,政府可以發揮農村合作社以及農業組織的作用,將農業組織與農戶連接起來,形成當地的農業生產體系,由相關農業組織向農戶租借機械化設備,同時向各個地區的農戶派遣技術人員講解機械化設備的使用方法,做到機械化設備的使用全面鋪開,所有的農戶都能在購買機械化設備后熟練使用。
(四)推動綠色農業向現代化發展
在現代化社會中,綠色農業想要實現對區域經濟的促進作用,也需要實現其現代化方向的發展。現代化發展最先需要的就是先進的技術,在技術層面,相關部門必須加快對農業相關技術的研發,結合農產品的產銷環節,對現有的農業生產技術做出改進與創新。政府可以在這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并且出臺相關政策,促進農業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對于在農業技術發展創新方面做出貢獻的人員或單位,要給予其一定的獎勵。還需要改變農戶對綠色農業的認知,由于現今部分農戶對于綠色農業的認知仍然不深刻,導致綠色農業的發展情況不佳,發展速度緩慢,因此想要實現綠色農業向現代化方向轉變,就需要先扭轉農戶對綠色農業的看法以及觀念。想要做到這一點,農業相關部門最先要意識到綠色農業的重要意義,這樣才能讓農戶在農業部門的整體協調下開始實行綠色農業生產活動,為綠色農業生產活動提供穩定的群眾基礎。想要實現這一點,可以有很多種宣傳方式。比如相關部門可以利用各類新媒體媒介宣傳綠色農業的重要意義,在鄉鎮廣播臺、電視新聞、地方網站、海報或宣傳墻等平臺,相關部門都可以將綠色農業的意義進行宣傳,能夠實時地將最新的綠色農業思想傳遞出去,還能夠廣泛地擴大綠色農業思想的傳遞范圍。
五、結論
區域經濟發展對于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在綠色農業背景下,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對綠色農業的各方面發展進行改進,優化綠色農業發展手段、拓展綠色農業發展資金來源、完善經濟體制。唯有重視綠色農業發展,才能夠對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因此相關部門應把主要精力放在綠色農業發展上,以綠色農業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在經濟方面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
作者:張永霞 單位:中共天津市靜海區委黨校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