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推廣區域站創建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區域站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遼寧省從2006年起嘗試改革傳統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將部分鄉鎮合并,依據地區特點統籌規劃,建立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站,并在部分縣市開展試點工作。幾年的實踐表明,區域站有一定的優越性,諸如可以集中人力提高效率;依據地區特點,分區設站等。但在實際工作中,與傳統的農業推廣機構相比,區域站的弊端也突顯出來。
1.1耗資巨大,事倍功半
區域站的建立首先是辦公地點與設施、人員的交通通訊等各方面的費用;其次是人員不足,勢必從財政編外招收人員,這就擴大了財政的壓力;最后區域站的運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長期投資的過程。
1.2所轄地域太大,鞭長莫及
大多數區域站都是各管一方,一般3—5個鄉鎮,地域面積大,人口眾多,各村交通不便,遠的地方往返還要一天多,。農業新成果的試驗、示范、推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周期長、收效慢的過程,再加上一般性的農業技術咨詢工作,區域站人員就會力不從心、鞭長莫及。
1.3離家太遠,軍心不穩
大多數工作人員都不是區域站本地人,家不在本地,早上坐車上班,晚上回家,而且車次不多,交通不便,時間一長,不愿上班,工作情緒不高,有調走的念頭。如果再加上差旅費不能及時報銷,情況會更加嚴重。
2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對策
2.1區分“雙重”職能,建立服務站與經營站
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特別是鄉鎮農業站同時具有公益性推廣和經營創收兩種職能,由于財政經費不足,他們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經營創收上,忽視了公益性推廣和服務,有的甚至做起了別的生意,使得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受到嚴重破壞,造成“網破、線斷、人散”的局面。這一問題最有效的解決途徑就是把公益性職能和經營性職能分開,按農業技術推廣法的人員配備要求,把有知識、懂業務的人員收回成立農業技術服務站,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公益性農技服務工作,其工資經費由財政統一發放,人事管理應當由農業行政部門自己負責,不受同級政府制約,這樣保證了上級農業部門公益性推廣項目的順利完成;其余人員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通過業務考核,合格人員發給合格證,允許在本行政區域內經營農用物資。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把準入關,不是對口學校畢業的人員不能考取合格證,不能經營農用物資,以防止坑農、害農事件的發生。對于從事經營的人員,上級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應當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扶持,除與經營有關的業務外,不受上級和政府部門支配,擁有絕對自主權,這樣有利于他們經營創收。
2.2組建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執法與服務職能剝離
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多數都有執法和服務兩種職能,這就必然造成既是執法者又是技術服務者的雙重身份,使業務人員業務博而不精,造成知識混亂,錯誤頻出;更有甚者,本身是經營業戶,又是執法者,難免有護短的嫌疑,在廣大農民心中造成很多不良影響?;谏厦嫠觯瑧斀⑥r業綜合執法大隊,專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業執法,這些人員不再兼有其它業務,這樣才能職責分工到位,業務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有時間和精力研究法律,加強農資市場管理力度,為農村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2.3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建設
由于農業系統長期以來都是雙重領導,特別是鄉鎮一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受上級農業主管部門和同級政府部門的雙重領導,人、財、物管理混亂,特別是在人的管理上,表現的尤為突出,造成大批沒有專業知識的人員進入農業系統,而一些專業對口的畢業生卻進不來,使得農業系統看似隊伍龐大,實則可用之人很少,業務人員相對貧乏,效率很低,系統形象很差。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建設,要讓非專業人員分流,把社會閑散的技術人員和專業對口的畢業生充實到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崗位上來,重新整合隊伍,建立一支專業化、知識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
2.4實現農業系統垂直化管理
所謂系統垂直化管理就是把本系統的人、財、物全部收到本系統內部管理,這樣就相應擴大了本系統的自主權,削弱政府部門的行政干預,形成一整套有利于本部門自身發展的措施,相應提高本系統職工工資福利待遇,解決農業系統由于待遇差而造成的人才凋零問題,使自身隊伍壯大。當前黨中央、國務院極為重視農業科技推廣工作,農業推廣部門把握機遇加強自身建設、擴大自身影響,農業系統垂直化管理是有可能實現的。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