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通過結合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實踐經驗,提出了以就業為導向,通過政校企的三方融合,強化了學生職業素質、職業技能的培養,探索出了具有區域特色的“三合一貫一突出”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分析了“三合一貫一突出”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提出了“三合一貫一突出”人才培養模式實現的途徑以及改革的成效。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旅游管理;改革;實現途徑
一、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目標體系,主要是指培養目標及規格;內容方式體系,主要是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培養途徑等;保障體系,主要是指教師隊伍、教學資源、教學管理和教學評價等。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面向主要是企業,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必須符合企業的需求。因此,實行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滿足社會需求的有效途徑[1]。
二、“三合一貫一突出”的人才培養模式內涵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管理專業在2010年被確立為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在7年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中,專業積極推動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的多方融合,繼承和發揚革命老區的優良傳統,探索出了具有區域特色的突出學生就業為導向的“三合一貫一突出”人才培養模式。“三合”有三層意思:第一層即實現“政府、行(企)業、學院”的三結合,旅游管理專業改變原有的單一的學院育人的模式,與龍巖市旅游局、龍巖市旅行社同業公會、古田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等簽訂了人才共建協議,共同組建教學團隊和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實現了育人環境的立體化;第二層意思即教學過程實現“理論、實訓、實戰”的三轉變,在專業教學中改變原有的課堂理論教學模式,以項目化帶動課堂教學,以工作過程設計教學情境,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給學生以實戰磨練,實現育人過稱的系統化;第三層意思即實現“學歷證、職業證和素質證”的三融合,強調對學生良好職業素養的培養,專業學生在除了需要獲得拿到學歷證書之外,還需要取得與旅游就業崗位相關的技能證書,如國家導游資格證、龍巖市導游資格證;而素質證書則是學生在校期間的素質發展的反映,實現了育人手段多元化。一貫:即學生在學院學習經歷與企業工作經歷相結合,實現校內與校外成長平臺的全面貫通。一突出:即針對目前90后學生身上存在的怕吃苦、缺少團隊精神、金錢意識較重的問題,專業以龍巖革命老區所特有紅土地精神培養學生,培養學生具有吃苦耐勞、勇于拼搏、甘于奉獻的精神,努力鍛造學生成為學得實、扎得深、用得順、起得快的具有紅土特質的旅游人才。
三、“三合一貫一突出”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實現途徑
(一)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
專業在學院校企合作理事會的領導下,聚合龍巖市旅游局、龍巖旅行社同業公會、福建省客家土樓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古田會議紀念館、古田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梅花山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等多方之力,成立了旅游管理專業建設指導員會。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出臺了《旅游管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章程》,明確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的權利義務。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結合龍巖紅色文化資源,重新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同時在校企共同開發課程、教師掛職鍛煉、企業員工培訓、學生實訓實習、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吸納學生就業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2]。
(二)構建“一條主線、三階遞進”的課程體系
旅游管理專業通過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和實踐專家訪談會的召開,企業調研、畢業生跟蹤調查,明確了專業就業面向的接待、導游、計調、營銷、基層管理者的崗位群,通過對崗位關鍵能力的分析總結歸納了典型工作任務,根據完成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和能力要求轉化為行動領域,再將行動領域向學習領域課程的轉化,確立了7門學習領域課程。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中以7門學習領域課程代表的職業崗位能力為主線,以崗位能力的由簡單到復雜進行課程設置,達到能力的逐步提升,形成“會接待、精導游、能計調和懂管理”的三階遞進模式。
(三)實行行動導向的項目化教學模式
以職業崗位分析中的崗位群的典型工作過程為導向,任務由簡單到復雜進行項目化教學設計,強調在“學中教、教中學”。如“導游業務”課程,以景區導游、全陪導游、地接導游、境外領隊四個主要崗位為導向,依照完成導游工作的基本工作流程出發,依照接團準備—接團服務—帶團過程服務—送團服務的基本流程來進行項目內容的設計。校企合作,將課堂放入景區、企業,如專業綜合實訓平臺的“旅游職業素養(專業講解技能訓練)”課程,就是走出課堂,由校企專兼職教師共同分組帶領學生進入龍巖旅游景區,進行實地導游講解、線路安排設計及導游服務技能的考核。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著“示范操作—學生實地演練—點評反饋”的過程,讓學生真正提升了導游崗位的專業服務技能,為下一階段進入企業實習打下了基礎。
(四)實行“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的教學組織模式
旅游管理專業根據旅游行業有明顯的淡旺季的特點,實行“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的教學組織模式。第一階段:第一學年,學校為主。在進行理論教學的同時,學生到旅游企業進行認知性實踐教學,使學生了解和體驗專業各崗位的工作流程,培養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和良好的職業情感與職業態度,加強對專業的認同感。第二階段:第二學年,學校為主,企業為輔。利用校中廠——龍巖中元國際旅行社閩大門市部為學生提供全真環境的崗位培訓,與旅游企業進行崗位零距離實訓,校企專兼職帶領學生進入實地進行專業技能提升。第三階段:第五學期的上半學期,企業為主,學校為輔。每年的暑假到國慶期間是旅游的旺季,專業根據旅游行業“旺入淡出”的特點,安排學生到校企合作企業進行為期三個半月頂崗實習,培養學生嫻熟的操作技能。每一家企業都實行“校企雙導師制”,實現行業指導和現場教學相結合。第四階段:第五學期的下半學期,學校為主,企業為輔。學生返校完成實習調查報告和提升課程的學習。這一階段的專業學習,著力于培養學生形成高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第五階段:第六學期,企業為主,學校為輔。再次將學生安排入企業,進行預就業頂崗實習,繼續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以達到順利就業。
(五)“三合一貫一突出”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流程
1.第一階段:“感知紅土地”在第1,2學期,專業課程以專業基礎課程為主,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針對新生對專業缺乏認知,感觸不深的情況,與人才培養共建基地合作,安排學生赴旅行社、旅游景區進行行業認知,開展行業專家講座,增強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同時開設紅色文化課程、重走長征路新生入學活動等紅土精神教育活動,讓學生“感知紅土地”實現“紅土聚情”。2.第二階段:“熱愛紅土地”在第3,4學期,專業課程以理實一體化課程和專業技能實訓為主,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通過“校中廠”——龍巖中元國際旅行社閩大營業部,為學生提供全真環境下的崗位訓練,專業與旅行社、旅游景區專家共同配合,將課堂放在景區,進行實地教學,培養真實導游角色下的感知能力;同時以“紅色旅游學院”為載體,對全體學生開展紅色素質拓展訓練,暑期安排紅色資源調查實踐,讓學生通過專業能力的提升“熱愛紅土地”,實現“紅土聚能”。3.第三階段:“扎根紅土地”在第5,6學期,專業學生根據旅游業“旺入淡出”的特點,在第5學期上半學期進入企業進行三個半月教學頂崗實習,第5學期下半學期回到學校進行崗位核心能力的拓展提升,第6學期再進入企業進行畢業頂崗實習,通過校企雙環境的交替,職業指導和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順利進入企業實現就業;同時,以紅土精神與旅游職業道德培養相結合,磨煉意志品質,提升旅游職業素養,在畢業前以“紅色青春暢想未來”為主題開展送畢業生晚會,增強學生的職業自豪感,實現“紅土勵志”。
四、“三合一貫一突出”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成效
(一)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提升
2013年~2017年間,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參加國家、省級高職院校技能大賽,獲得國家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旅游管理專業2012年~2015年年度就業率達到了100%,雙證書獲取率達到100%。根據麥可斯的調研數據,近三年專業畢業生就業相關度均超過50%,比國內骨干校同類專業高出9個百分點;畢業生對學校滿意度達到97%以上。專業畢業生畢業半年后月收入水平較全國骨干校同類專業畢業生平均高出200元。專業畢業生已經成為龍巖、廈門、泉州等地旅游企業的骨干中堅力量。
(二)校企聯手,踐行工學交替育人新模式
根據“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指導方針,在學生需求摸底、企業用人需求的市場調研基礎上,與龍巖市旅行社同業公會成員中的六家重點企業聯手,針對“工學交替”的合作辦學模式,達成共識,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合作辦學體制機制。通過行業企業調研,結合職業標準和崗位標準,明確接待、景區講解員、銷售等對人才的需求,2014年與廈門星世界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合作,確定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形成了“雙嵌入”合作辦學模式。通過合作辦學,發揮各自在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人才共育、產業規劃、課程開發、教材編寫、雙師培養、和吸納學生就業等方面的優勢,促進校企深度合作。
(三)校企融通,共建“二元制”人才培養道路
旅游管理專業與福建客家土樓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于2016年共同申報福建省“二元制”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并獲批,該人才培養模式具有以下特點:(1)校企聯合招生,“招生即招工”,采取“文化綜合知識考試+專業基礎考試與崗位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試辦法,單獨組織考試和錄?。唬?)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以福建客家土樓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崗位需求為主導,突出實踐與理論的結合,重點強調實踐的針對性和理論的應用性,在做中學,突出企業特定崗位的技術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養成;(3)實施職業院校和企業雙導師共同授課,職業院校導師主要負責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企業導師主要負責企業文化和崗位技能的培養。通過該模式,能夠有效打通技術技能人才專科及以上學歷層次提升通道,滿足企業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對人才的支撐需求,為龍巖旅游企業人才培養和學歷提升探索出一條長效發展的道路。
作者:黃宇方 單位: 華僑大學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