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視屏資源在中學歷史教學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逐漸進入初高中歷史課堂中,教學中視屏資源的利用,通過聲音與畫面的傳遞,進一步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感受歷史的發展。但是,在當前的教學中視屏資源利用不當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這樣不僅違背視屏資源利用的初衷,也給學生造成歷史意識的混淆。
關鍵詞:課程資源;視屏資源;中學歷史教學
一、課程資源的含義及價值
凡是對實現課程目標有利的因素都是課程資源,課程資源的種類很多,總的來說主要分為物質資源與人力資源兩種。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認識歷史、理解歷史,就需要教師積極地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并將其融入教學中[1]。《普通高中歷史標準(實驗)》提到,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水平同教學質量的高低密切相關,充分利用和開發歷史課程資源,有利于歷史課程目標的實現。《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明確指出:“對歷史課程資源的積極開發與充分利用,是歷史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條件。”要求在歷史課程的實施中,教師要強化歷史課程資源意識,因地制宜地開發并有效利用各種課程資源[2]。課程資源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豐富課堂內容
由于歷史學科的特殊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各種資源去反映歷史,并通過這些歷史資源得出相關歷史結論,這可以豐富單純的以教師講述為主的課堂,使歷史課堂內容更加充實。
2.活躍課堂氛圍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由于教學對象的年齡特征,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通過課程資源的應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使以純文字教學的課堂氛圍變得活躍,學生融入課堂,自然也就跟隨教師一起探索知識。
3.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3]。教師利用各種課程資源達到教學目的,課程資源的應用對于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視屏資源的含義及價值
視屏資源,即與歷史教學相關,能夠幫助達到相關教學目的的歷史題材的視屏。視屏資源因其自身具有聲音+畫面相結合的特點,在課堂中的應用,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對學生認識、理解歷史有很大幫助[4]:
1.可以使歷史教學更加直觀,幫助學生理解史實
視屏資源的應用,可以將歷史文物間接地搬進歷史課堂,可以使很多純文字教學的課堂不能表述或者演示的內容更輕易地被展示出來,以便更容易被學生理解。例如在講述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發展過程,對青銅器的講述,引入青銅器制造過程的視屏。通過視屏中對商周時期著名青銅器器身細節的放大展現,學生更切實地感受到青銅器的精美及其制造過程的復雜程度,感受到中國古代鑄造工藝水平的高超。
2.可以烘托課堂氛圍,引起情感共鳴
視屏資源的應用使聲音與畫面同時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看視屏的過程中配合相應的聲音效果,可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兩者的結合更容易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升華,對課堂內容有深入地理解,使得歷史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述近代史抗日戰爭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利用抗日戰爭時期相關視頻,利用視屏展現抗戰中幾大戰役的過程。通過視屏展現戰爭的殘酷再配合相應的音樂,可以很自然地達到愛國情感的升華。這樣的課堂比單純的以教師講述戰爭的方式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更容易使學生產生精神上的共鳴,使學生印象深刻。
三、視屏資源應用中出現的問題
視屏資源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使歷史課堂的講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教學資源的利用效果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資源的合理選擇。當前歷史教學中,課程資源開發過度,引用不當等問題大量存在,視屏資源的引用更是如此。
1.過渡引用影視劇材料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將大量影視劇作品帶入課堂,作為導入、史實結論的依據等現象。這樣會給學生留下影視劇作品中展示的歷史故事就是真實歷史的錯誤印象。歷史題材的影視劇考慮觀眾的感受進行了一定的改編,其體現的不是真實的歷史。所以,使用影視劇作為課程資源不能隨意選取。
2.視屏資源的歷史真實性值得考量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要重視教學中應用視屏資源的真實性,不是任何歷史相關的視屏都可以拿來作為教學資源。教師在應用視屏資源時應該借助相關史料對其反映的史實進行鑒別,否則將會給學生誤導,使教學效果背道而馳。所以,在教學中對歷史題材的視屏資源,尤其是影視劇作品應該謹慎使用,并且教師應該在引用視屏資源的過程中進行相應的解說指導。
3.視屏資源的清晰度差
教學中引用視屏資源一方面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另一方面是為了深化歷史課堂,提升歷史教育的真實性。但是如果為了達到目的,勉強引入一些模糊的視屏,不僅不會提高學生的興趣,反而還有可能降低學生對視屏資源的信任。在選取視屏資源的過程中,在考慮視屏真實性的前提下盡量選用畫面質量高,更清晰的視屏。
4.視屏資源的播放時長有待考量
引入視屏作為教學資源時,應該考慮課程內容,也應該考慮課程時間。要重視視屏資源在教學中的作用,更要重視教學目標的達成。當前,教學中出現了整堂課或者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看視屏的現象。這樣一方面會拖延教學進度,另一方面也使得課堂完全成了視屏教學,學生沒有主動思考的時間,被動地接受視屏中信息,還會出現學生完全沉浸在視頻的畫面中,脫離該課教學內容的情況。這樣不僅不會達到教學目的,反而會給學生的歷史學習帶來一些誤導。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確實給現代教學帶來很多便利,使得歷史課堂更加生動、形象,提高了學生對歷史課堂的興趣,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認識歷史。但是在視屏資源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要重視。教學中,應該選取具有正確思想導向和價值取向并符合實際的視屏資源,使學生對歷史有正確的理解。
參考文獻:
[1]白宗杰.高中歷史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對策分析[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14):1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45.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4]李坤超.高中歷史多媒體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策略[J].中國新通信,2015,17(4):56.
作者:王珍珠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