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與實訓體系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專業課程和實訓體系對于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學生就業至關重要。筆者通過論述當前高職計算機應用課程設置和實訓的弊端,指出專業設置必須立足學生就業,必須講求實用。實訓體系要緊緊結合課程設置情況,針對不同學生分階段進行實訓上機操作,最終使學生的綜合計算機能力得到實質提高。
關鍵詞:高職;專業課;實訓
1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目前存在的問題
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要求學生在掌握計算機專業基礎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和開發能力,解決計算機使用和維護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使學生學到的知識與計算機和互聯網產業化過程進行很好的互補融合。現代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仍然存在一系列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課程設置方面的一些不能與市場化有效結合的問題。
1.1教學模式過于應試化
雖然高職計算機專業在很多方面摒棄了教育的單一化,但是教師在傳授理論課程時的模式仍然是教師課堂授課、學生記錄筆記、提問學生、布置作業的單一過程,學生學習理論課純粹是為了應付考試和教師的提問,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性有限,直接影響了課堂效率。理論課程與學生實訓不能有效的結合也是目前存在的問題,學生上完理論課程后一般都是相隔幾天再去實訓室進行上機操作,此時有的理論知識已經忘記,學生上機遇到很大問題,實訓中不同學生掌握的計算機技能不同,上機操作造成有的學生掌握快有的慢,時間長了學生之間的技能差距越來越大,影響了上機效果[1]。
1.2專業課程設置范圍廣,針對性不強
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就業方向主要是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網絡維護、安裝調試等技術崗位,學校應該展開針對性培養,以實際的應用為主。但是,目前高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上,應用專業與其他計算機專業課程比較相似,沒有突出性的特點。高職3年中,第1年以理論課程為主,實訓課程較少,第2年偏重理論課程與實訓同時進行,第3年主要是實訓課。高職學生在第3年中需要進行畢業論文寫作、企業定崗實習和找工作,任務分配比較多,學生實訓時不會全身心投入,最后導致動手能力差,實踐性不強,就業也會相應出現問題,因此課程分配出現比較大的問題[2]。學生在理論課程學習中不光要學習計算機相關專業,還要學習一些大學的選修或者必修課程,比如毛概和思想政治教育,這些課程學生興趣一般,以應付考試為主,在整個大一都要學習,抽走學生大量時間。
1.3實訓體系不健全,與課程設置不能同步
加強實訓是高職計算機培養的目標的有效手段,根據各專業特點,制定標準的實訓體系,將理論授課和實訓同時展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是目前的關鍵。學生應該能夠快速地組裝一臺軟硬件兼備的計算機,對系統網絡和軟件出現的問題進行快速甄別和維修、對網站開發和維護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這些是計算機應用人才需要必備的,也是學校實訓需要重視的。高職中教師授課的理論知識是為實訓服務的,理論知識不能脫離實訓,當前,高職理論授課與實訓操作還是分開進行的,學生學完理論后不能立即轉為為實踐,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與用沒有融合在一起,學生剛剛掌握的知識沒有在實訓中快速體現出來,造成實訓效果一般。實訓過程比較籠統,實訓教師與理論課程教師往往不是同一個教師,實訓中各個教師觀點和方法不同,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實訓中內容與理論課程出入較大,理論不能轉變成實踐,學生無法有效進行動手操作,這些都是實訓體系不健全、與課程設置有突出的矛盾造成的,因此高職教師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2高職計算機課程體系構建方法
2.1立足就業原則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大批高職學生面對就業壓力,高職院校在設置專業時應該立足學生就業,做好他們的就業指導工作。計算機課程培養目標、培養方法、課程結構、課程難易、與實踐聯系緊密度以及就業方向上都要進行嚴格的規劃。在課程設置上,要與學生將來直接就業崗位進行匹配設置,能勝任這個崗位的課程要進行系統教學,比如以后就業方向是計算機組裝維護的學生,課程中要突出計算機結構、硬件軟件類型特點、如何進行硬件軟件匹配使計算機性能達到最高要求,這些是課程需要突出的。
2.2針對性原則
課程體系合理設置可以讓學生在工作崗位上游刃有余,課程設置知識點和能力要與實訓同步進行,應用專業要突破常規,朝著專業化、行業化的方向發展,按照社會實際需求和計算機應用發展的方向進行專業的細分,專業課程內容不能固守不變,要適當的創新和創編,比如學習操作系統專業課程時,現在的操作系統幾乎每年都在變化,教師應該將操作系統的核心內容交給學生,還要將微軟操作系統與別的操作系統在創新點、操作界面、操作方法上的不同交給學生,讓他們學以致用[3]。
2.3授課方式要多樣化,課程突出實用
高職學生第3年一般都是在外實習,因此專業課程需要在前兩年進行有效學習。對于思想政治課和毛概等應該以教育為主,力爭在半年內學完。數學課程學習應該安插在計算機學習中,對于計算機中用到的數學知識,進行現場學習,這樣會使學生興趣提高,數學內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專業課程的學習應該與實訓練習進行同步,對于課程中講到的上機操作內容,學生現場學習理解比較容易一些,可以增加學生的記憶牢固度,對于大三這一年學校應該讓學生盡可能的在企業進行定崗鍛煉,將課程理論在企業得到最大化的體現。
3實訓體系的有效構建方法
高職實訓要與課程同步進行,針對不能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實訓應該分步驟進行,不能籠統地按照同一個模式進行。實訓可以按照培養學生的基本動手能力、專業課程能力、專業實踐綜合能力三個方面進行開展,基本動手能力安排在大一的前半年進行,主要讓學生結合課程學習中的基本操作進行上機練習,教師按照學生掌握情況,進行系統的評估和打分;基本專業能力可以安排在大一下半年和大二上半年進行,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訓能力,讓他們將某一階段的課程知識點進行串聯,培養學生的以后處理問題的實踐基礎能力[4];專業實踐能力可以在大二結束或者大三全年進行,主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以后工作后的實踐能力,將崗位相關技術和管理能力在實訓中得到最大化的體現,從而提高學生處理計算機應用問題的專業綜合能力,適應崗位要求,更好的就業。
4結語
高職院校必須重視專業課程體系和實訓體系的建設,針對學生以后的就業崗位特點,對專業課程進行有目標有計劃的設置,課程設置要與實訓進行同步,脫離實訓的課程是毫無意義的,實訓體系要分階段進行,針對不同學生特點系統的展開,最終使學生在實訓中得到鍛煉的機會,使他們的綜合計算機能力得到提高,滿足就業要求。
參考文獻:
[1]陳毓秀.淺析高職計算機專業的建設和管理[J].科學中國人,2014(8):39.
[2]趙艷明.對高職計算機專業課程建設的反思[J].中國校外教育,2009(11):168.
[3]史士本.構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教育科學研究,2001(6):15-17.
[4]黃婕.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3(11):21-23+56.
作者:張小寒 單位: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