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應用課程中互助教學法的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計算機應用課程作為一門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不僅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要學習,其他專業的學生也需要學習,以此提高我國全面計算機應用水平。計算機應用課程開設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是讓學生對計算機硬件以及軟件技術都有所了解,同時學會對計算機信息進行處理,另外,學生對各種軟件都能夠熟練掌握,當計算機出現故障時,能夠進行簡單的解決等。但是經過調查顯示,學過此課程的學生并沒有掌握上述技能,這說明現有的教育方法的確有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嘗試著應用互助教學法。
1互助式教學模式概述
此種教學模式所遵循的理念是能力本位理念。在互助式教學模式的指導下,教師預先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興趣進行全面的了解,根據實際創設符合要求的情境,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中,盡最大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興趣的作用下,非常愿意接受教師下達的各項任務,通過自主研究或者是協作研究來完成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研究探索,既可以掌握新的知識,同時也能鞏固新知識,長期以往,學生就會摸索出計算機應用課程的學習規律,為日后的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提供了思路。互助式教學方法的核心就是教師對任務進行設計,課堂之上,任務貫穿始終,師生依據任務要求進行互動,如果在課堂之上,師生完成了預先設計的任務則是說明任務設計恰當好處。教師可以按照任務結果對任務類型進行劃分,通常有兩種,一是作品展示,二是解決問題。互助式教學方法重視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看重的是情境設置,要求教師能夠因材施教,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操作實踐,如果教師能夠將互助式教學方法應用得恰當好處,無論是對學生、教師,還是學校都有積極的作用。
2計算機應用課程中互助教學法的應用
2.1設計任務目標要明確
互助教學法的關鍵是設計任務,沒有任務課堂也就失去了引線,因此教師應該將更多精力放在設計任務上面。需要注意的是,設計的任務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不能讓學生不明所以,否則課堂一樣會失去引線。要求教師在總體目標的框架上,將總目標細分成若干個小目標,并把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分解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通過這些小“任務”來體現總的學習目標。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達到掌握所學知識技能的目的。教學任務的設計一方面要求老師研究大綱、分析教材,把握知識的重、難點;另一方面要針對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的內容。每節課的任務不宜太重,任務中的新知識、難點不能太多,要有利于學生課堂的學習、實踐。
2.2分析討論任務,明確認知貶點,提出問題
任務確定之后,教師要讓學生開動腦筋,展開分析、討論,確定自我水平的“能及”點和診斷自己知識的“或缺”點,亦即完成任務所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此過程是學生要將自身已掌握的知識同完成任務所需要的知識進行比較分析,運用,并通過分析、討論建立知識間鏈接的過程。對任務中包含的問題,讓學生分析討論后提出來。學生一般會對已經學習過的問題給出解決方案,對知識綜合性的問題即知識點的變通與靈活的應用提出質疑,而后者正是在任務設計時所要達到的目標和通過教學應當解決的問題。這個過程也是師生互助的過程: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師生之間互相啟發、互相借力,激發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思維。
2.3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條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進行互助式教學
學生在上機練習中更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思考,且在操作中提出的問題,往往比在理論課堂中提得要多得多。教師圍繞學生提的問題隨機答疑,更好地了解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將普遍性的問題和重點、難點問題在上機課時加以講解,做到隨堂解決。這樣在“練”的過程中穿插“講”,實現精講多練合理交互,更有利于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4現代計算機基礎教育對職高學校的學生的新要求
職高學校的學生既要有較全面的理論知識,更應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因此,教師合理地把教學的多數時間盡量留給學生上機操作,上機操作時學生可以支配的時間相對比較自由。上機操作時,教師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全部控制。以任務捉進學習、看書、練習是保證教學效果最好的選擇。利用很多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時只想上機不想看書的特點,可以用具體的任務促進學生對書面知識的學習和鞏固。
2.5檢查任務完成情況及時評價反饋內化提高
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如何,教師必須及時給予反饋,收集教學的反饋信息。對操作中還有問題的,教師應及時地給予幫助,指導點撥;對已完成了任務且情況較好的,教師則及時地給予鼓勵。對完成情況與任務要求相差甚遠的,教師應要求學生進行修改、補充。師生通過各種形式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自評、互評與點評的分層方式進行評價。具體層次如下:第一層次掌握了所要學習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并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完成了任務,第二層次在第一層評價的基礎上,注重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能力及創新精神。在創意構思水平上,要評價學生作品的創造性,是否新穎,是否漂亮,是否創造性地組合、利用了所學的知識。在這一階段,教師收集反饋信息。反思教學過程,研究總結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學生在交流的基礎上,反思學習過程,歸納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綜上所述,可知互助教學法對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的確有一定的幫助,各大院校通過調研之后,應該推廣使用此種教學方式。因為互助教學要求學生進行親身的體驗,通過實際的操作,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必然會有所提高。經過實踐研究,互助教學法既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實現教學相長,對學生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相關院校也可以將互助教學法推廣到提高學科中,這就提高整個學校教學水平有積極的影響。
作者:許國輝 單位:佳木斯市交通局職工中等專業學校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