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方法的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個體化差異的影響,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讓學生能夠將想象力積極的發揮出來,這樣才能更加高效的完成學習任務,這是當前計算機教學的關鍵。重視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培養對于現實社會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時代的發展與進步讓計算機應用在各個領域中,如果學生不具備相應的計算機技能,那么就會最終被社會所淘汰,不能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因此需要更加積極的開展計算機教學,使學生不但要熟悉理論方面的基礎,同時還要加強在實踐方面的演練,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教學,讓學生成為新時期發展的重要人才。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驅動;自主性學習
在當前的計算機學習過程中,學校對學生的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學生扎實的掌握相應的技能,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成為今后信息時展的重要人才。學習計算機并不是為了單純的學習一些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應該讓這些理論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學習才是有價值的,對于學生今后步入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對于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應該滿足教學方法的創新,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專業化的學習,真正的將計算機應用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成為自己的一項才能,下面筆者就對這方面的問題展開論述。
1《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
在當前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主要存在兩點主要的問題,一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因為學生的差異化影響,教師掌握不好整體的難度。一部分學生喜歡玩游戲或者上網,對電腦的基本操作相對熟悉,他們認為自己對計算機已經很了解了,太基礎的內容不愿意再去學習;另一部分學生,因為農村教學條件限制,以前根本沒有接觸過電腦,對于鼠標鍵盤的基本操作都是從零開始學習,直接講的太難,他們根本無法理解。二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涉及了較多的知識點,所以操作性較強,實際上很多知識點都是相互聯系的,單純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是無法進行有效的教學的,長此以往學生便失去了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2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自主性學習
在對學生的計算機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應該在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方法,這主要是從學生的個體化差異角度出發的,如果教師單純的講解理論知識,那么學生根本就不會實際操作,與此同時也需要重視起從廣度的方面入手,加強對學生的計算機指導,要學生對計算機教學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只有了解更多的內容,才能更好的開展教學,讓學生產生興趣。教師在指導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起自主性的原則,注重學生實際的操作技能,并且與相關的等級考試相互結合起來,讓計算機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學習,與社會的發展需要相互一致,學生的整體水平才能提升。為此,筆者從以下幾個角度展開了論述。
2.1采用“案例驅動,引導教學”的課堂教學方法
案例驅動的方式主要是從實際的案例作為出發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對案例的演示提高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并且將相關的知識點結合在一起,這種方式對學生的興趣起到了很大的激發,并且將抽象化的概念以一種簡單易懂的方式展現出來,深入挖掘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學生才能對計算機的內容具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在對案例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應該具有針對性,并且要精選,將趣味性與綜合性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學生的主動性才會提高。例如在教學Word一章時,我通過展示教材中“學生電腦簡報比賽”作品,使學生對Word的基本內容有了一個整體了解。面對著不同設計風格的作品,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了起來。然后我再展開相關的知識點,通過教他們如何設計電腦簡報來實現各個知識點的傳授。
2.2采用“問題驅動”的上機實踐方法
上機實驗題有兩種形式。一種形式寫明操作的步驟,學生只要按照實驗指導說明,逐條操作,即可完成實驗內容。這種形式的實驗題適于學生上機實驗的早期,使學生能迅速上手,增強學生的信心;另一種形式是以提問或問題的方式提出實驗要求,目標明確,但沒有給出具體的操作步驟,學生必須在認真聽課,課后全面復習的基礎上,通過上機實踐才能完成。例如在講授完“操作系統Windows”后,我提出了一些典型問題,例如:“我想讓Window啟動時播放一段好聽的音樂怎么辦?”,“我想給我的計算機加個屏幕保護在我離開的時候不讓別人動怎么辦?”,“我忘了一個文件放在哪兒了,怎么找呀?”。這些富有挑戰性和實用性的實驗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很好地培養了學生應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3教學效果
采用“案例驅動,引導教學”的課堂教學方法和“問題驅動”的上機實踐方法,改變了過去那種教師照本宣讀,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況。那些有一定計算機基礎的學生感到這門課程講授了許多他們過去不了解或沒有正確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更濃厚了。而那些計算機基礎較弱的學生也因為以上幾種教學方法的優勢,較快、較好地掌握了課程的基本內容。3建立合理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評價指標體系目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多采用考試的方式,除了要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外,還需要著重考核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及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因此建立合理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評價指標體系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可以引進無紙化考試系統建立試題庫,學生與教師都可以利用該系統進行練習或形成性評價。其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科目,傳統的考試形式很難檢測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而這種考試形式可以將理論和實踐很好地聯系起來,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能將學生的水平真正地發揮出來,反映教學的實際效果。最后,教師還應該發掘學生的創造力,拓展學生的思維,重視學生的平時表現。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對于學習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興趣的培養,這樣才能對今后的學習打下重要的基礎,因為計算機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需要很強的學習能力,抽象化的內容較多,所以一旦教學方法掌握不好,那么就無法擁有專業化的技能,在今后步入社會以后將會變得十分困難,所以說重視教學方法的研究,對未來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發展能夠起到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佟國華.“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高專院?!队嬎銠C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計算機技術應用版),2012(6).
[2]潘有志.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4).
作者:符楨 單位:河南省經濟管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