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汽車機電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汽車用基礎電子元器件發展現狀
1.國外汽車用基礎電子元器件發展現狀
(1)傳感器
汽車傳感器作為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信息“捕獲者”,是其關鍵部件,也是汽車電子技術領域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世界各國對車用傳感器的研究開發、提高性價比都非常重視。“沒有傳感器技術就沒有現代汽車”的觀點已被世界所公認。汽車電子化越發達,自動化程度越高,對傳感器依賴性就越大。
目前,一輛普通家用轎車上大約安裝幾十只傳感器,而豪華轎車上的傳感器數量可多達200余只。據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Analytics2006年初的報告,2005年全球汽車傳感器市場已達到90.5億美元,在2006年達到101億美元,預計到2012年汽車傳感器銷售額達158億美元。傳感器在汽車上主要應用在發動機控制系統、底盤控制系統和車身控制系統。主要有溫度
傳感器、壓力傳感器、位置和轉速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距離傳感器、陀螺儀和車速傳感器、方向盤轉角傳感器等。
加速度、振動、速度傳感器是汽車運動測量中的三種主要傳感器,自2000年來一直保持穩定而強勁的增長勢頭。目前,世界生產這三種傳感器的大型企業有30幾家,其中前5名公司占據了31.3的市場份額。例如Endevco占13.6,WilcoxaResearch占9.1,摩托羅拉占4.2,IMI占3.0,AnalogDevices占1.4。
西方發達國家排放法規對尾氣排放量日益嚴格的要求,推動了汽車用氧傳感器的開發與生產。目前,已實用的汽車氧傳感器有氧化鍺氧傳感器、二氧化鈦氧傳感器等幾種。
智能傳感器的迅速發展將汽車的安全性能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從目前發展來看,正在逐漸開始被導入高檔轎車的智能傳感器系統有以下
幾種:酒精檢測MEMS系統,如意法半導體的新型信號處理電路集成酒精傳感器,自動雨刷系統,電子式自動照明系統,胎壓監測系統,安全氣囊觸發系統,如飛思卡爾推出的衛星加速度傳感器。
(2)控制器(ECU)
車用控制器以微控制器(MCU)為核心,還包括前置的A/D轉換器、數字信號緩沖器以及放大器等。當前ECU的發展總趨勢是從單系統向多系統集中控制過渡。隨著通信、連接、計算機技術與汽車的日益融合,MCU在汽車中應用的數量越來越多。過去幾年里,平均一部汽車大約會用到20個MCU,而現在汽車中使用的MCU數量已達40~60個,部分高檔轎車MCU數量已經達到上百個。
2004年,全球汽車半導體的收入是160億美元,其中汽車MCU的銷售收入就占到34,數年內這一比例繼續保持。
MCU是汽車電子中的核心部件,由于它在汽車電子中實現的功能呈現多樣性,從簡單的車燈控制到復雜的發動機控制、汽車遠程通信等,因此高、中、低端MCU在汽車中都可以發揮作用,可以共存于一個系統中。
通過各類MCU銷售收入所占百分比的變化可以看出,未來幾年高、中、低端MCU在汽車中的應用格局與現在差別不大。總體上呈現出中檔MCU所占份額有所下降,而高、低端MCU不斷對中檔MCU進行擠壓。在應用方面來看,未來8位MCU的應用集中在中、低端,32位MCU的應用集中在高端。
(3)執行器
執行器是用來精確無誤地執行電子控制器發出的命令信號。目前汽車用機電式執行器類型很多,如電磁閥、壓電元件、點火電子組件、繼電器、熱電耦等。其中繼電器的發展最為活躍。它是僅次于傳感器在汽車上應用最多的汽車電子元器件之一。
汽車繼電器主要有機電式電磁繼電器、電子混合式繼電器、熱保護繼電器、延時繼電器等幾大類。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全球繼電器銷售額為42.2億美元,其中汽車繼電器銷售額為8.5億美元,占20.1。預計2007年全球繼電器銷售額將達44億美元,其中汽車繼電器銷售額為8.9億美元,增幅4.71。當前國外汽車繼電器的生產量以泰科為龍頭,接下來有OMRON、松下、安電、富士通等公司。
2.國內汽車用基礎電子元器件發展現狀
(1)傳感器
和國外傳感器產業相比,國內汽車傳感器尚未形成獨立的產業,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汽車行業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及與之相配套的傳感器生產技術,基本滿足了國內小批量、低水平車型的配套需求。目前國內現有最高水平的汽車傳感器產品比國外同類產品落后10多年,每年要進口50萬套以上的高性能汽車傳感器。
總體上講,國內汽車傳感器行業有以下特點:品種少,生產廠家分散,各廠產品品種單一,不配套;性能較落后,基本上還是采用國外60~70年代的技術;抗干擾性差;缺少核心傳感器等。國內部分企業采用與國外進行合資經營的方式,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的傳感器技術,使產品升級換代,逐步發展壯大,但絕大多數企業還只是處于配套生產的狀態,利潤薄、產品單一、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低下。
(2)控制器
我國近年來在車身控制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中國車身控制系統的增幅僅次于車載信息通信系統的增幅。但是,由于我國缺乏高端MCU應用(如汽車動力和ABS等方面)的開發經驗且中國汽車電子應用多受成本抑制,導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低端MCU占據主導地位。
(3)執行器
在眾多執行器產品中,汽車繼電器在我國也得到了迅猛發展。目前我國境內有293家繼電器生產企業,其中約有一半生產汽車繼電器。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控制繼電器分會(CCRIA)公布的數據顯示,2005年我國汽車繼電器總產量為4.5億個,2006年增長到5.4億個,而到2007年則會升至6.48億個。
國內汽車繼電器在產品的設計水平上與國外廠商相當,但在材料應用及工藝技術水平上存在較大差距。國外汽車繼電器基本上是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生產線生產,而國內除廈門宏發等極少數幾家能夠實現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生產以外,其余大多為手工操作,處在多品種、小批量、質量難以控制的生產狀況。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全球主要汽車廠商均已在我國投資建廠。迫于成本壓力,大多數汽車廠商正在逐步推進進口零部件的國產化,這給我國汽車繼電器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但同時也使得競爭形勢變得日益嚴峻。
首先,整車廠采購成本的日益降低使得繼電器廠商利潤空間越來越少。由于整車銷售利潤率的不斷降低及持續的價格戰,降低成本,特別是降低采購成本成為國內所有汽車廠家的首要選擇。目前國內眾多汽車廠商已在盡全力降低成本,并計劃逐步替換進口汽車繼電器產品。這給國內汽車繼電器生產商帶來機會的同時,也使得國內市場競爭變得更為激烈。
其次,國際汽車繼電器廠商來中國爭取市場和利潤,使得競爭日趨激烈。目前眾多跨國汽車繼電器廠商看中我國巨大的市場前景,紛紛在中國投資建廠,通過壓縮生產成本來降低市場價格,同時他們還將國外運作成熟、技術先進的配套體系帶到了中國。以“國際品牌”加“中國價格”來應對國內繼電器廠家。這些都給國內汽車繼電器市場帶來了無形的壓力。
全球特別是中國汽車繼電器市場容量非常可觀,發展前景巨大,這些都給我國民族汽車繼電器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但與此同時,汽車國產化趨勢以及日益增加的內外競爭壓力也使得激烈的市場競爭變得不可避免。因此,我國民族汽車繼電器企業迫切需要加大高新技術產品的開發力度,提升產品質量,降低間接成本,迅速積累和提高在汽車行業的經驗,不斷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在新的形勢下創建汽車繼電器行業的民族品牌。
汽車用基礎電子元器件發展趨勢
1.傳感器
未來的汽車傳感器技術將朝著微型化、多功能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20世紀末期,MEMS技術的發展已使微型傳感器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由于MEMS微型傳感器在降低汽車電子系統成本及提高其性能方面的優勢,它們已開始逐步取代基于傳統機電技術的傳感器。MEMS傳感器將成為世界汽車電子的重要構成部分,采用MEMS傳感器代替部分傳統汽車傳感器和電子系統的發展趨勢正向更廣范圍發展。多功能化是指一個傳感器可實現多個不同種類多個參數的檢測;集成化是指利用IC制造技術和精細加工技術制作IC式傳感器;智能化是指傳感器與大規模集成電路相結合,帶有CPU,具有智能作用,以減少ECU的復雜程度,減少其體積,并降低成本。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和電子控制系統在汽車上的應用迅速增加,汽車傳感器市場需求將保持高速增長,以MEMS技術為基礎的微型化、多功能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傳感器將逐步取代傳統的傳感器,成為汽車傳感器的主流。
2.控制器
未來控制器的發展趨勢將是進一步的集成化,這一趨勢在控制器的本身及其核心MCU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具體而言有以下3個方面:
(1)控制器與車內網絡的集成和結合度將進一步提高。例如將MCU、功率驅動、電壓調節和LIN物理層接口集成為一體構成單芯片LIN子節點是目前車身電子控制器的主要發展趨勢。
(2)MCU的集成度進一步提高。
(3)FlashMCU將成為汽車MCU的主流。
3.執行器
由于汽車電子品種越來越多,功能越復雜化,對汽車執行器的要求也就越高。從汽車執行器的發展來講,總體上向小型化、大電流、低功耗、高靈敏、高可靠、功能化、低成本、輕量化的方向發展。
就執行器中最重要的一個門類繼電器而言,它的技術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智能化組合繼電器日漸流行
組合式繼電器將傳統的開關繼電器與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相結合,成為汽車繼電器的最新研發方向之一。在汽車故障診斷系統、自動檢測系統、報警系統中都會用到不同功能的組合繼電器。
(2)42V汽車繼電器發展迅速
鑒于14V汽車電源系統已經不適應汽車向操縱自動化、電氣化方向發展,迫切要求把系統電壓提高到42V。42V系統可以使汽車線束采用更小尺寸,可以給予電子驅動的起動器-交流發動機、交流壓縮機等系統大功率的支持。據測算,采用42V電源,將使負載和布線重量減少1/3,損耗降低1/9。
汽車中電子成分的不斷增多是因為市場對汽車產品的要求與期望的不斷增加。例如,對汽車安全系統的更高要求就產生了防抱死剎車(ABS)、軌道控制系統、防滑出、防翻滾及其側面氣囊保護等措施。對更高燃油效率的要求又引入了直噴發動機系統(DirectInjection)、隨換多缸系統(DisplacementOnDemand)、電子閥控系統(ElectronicValving)以及混合動力型汽車(HybridVehicle)。這些不斷增加的電子系統使汽車系統變得更為復雜,也使得這些系統的開發、設計過程變得更具有挑戰性。
對日趨復雜的汽車部件及電子系統,傳統的控制方法已顯得力不從心。例如,傳統發動機點火時序控制都是基于表格查找方法。這種方法對現動機來說有很多局限性,一是表格法不能將發動機的動態特征考慮進來;二是現動機需要控制的狀態從以前的幾百個到現在的上萬個,這樣,用表格查找的方法就很難實施,也無法再繼續提高發電機的性能。隨之而來,一種代替這種方法的現代控制是基本模型的控制方法(。這種方法的實施過程不太隨發動機的復雜程度而變,但需要一個較準確的發動機的動態模型。另外,汽車電子器件與系統的開發方式和過程也必須加快速度、降低成本、增加質量才能滿足廠家的管理目標。傳統的硬件研制、測試、再研制、再測試的重復模式就顯得費時、費力,成本也會相應增加。
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汽車電子廠家利用計算機輔助工程軟件來加速研發過程,降低研發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具體做法是:廠家在計算機的虛擬平臺上來完成盡可能多(可高達80到90的工作量)的產品設計、分析工作,只是在最后一步才進行實際硬件實施。
無刷電機代替有刷電機油泵的設計實例
我們以發動機的油氣控制系統為例來說明設計過程。如圖1所示。首先,一個廠家決定用無刷電機來代替傳統的有刷電機油泵。它可以從RMxprt軟件開始,該軟件中有包含無刷電機在內的13種電機和發電機模式。用戶只需要輸入與電機有關的設計參數,例如輸入電壓、功率、極數、永磁鐵類型等,RMxprt就可以自動設計出一個基本的無刷電機,并計算出該電機在不同運營狀態(例如空載和全載)的性能參數,例如力矩、轉速和效率等。
如果用戶想對以上設計的基本電機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與優化,他可以選用全功能的FEA軟件。Maxwell是一套通用的用于電磁分析的FEA軟件。它可以對任意的兩維或三維的實體設計,其中每一物體可以有不同的包括非線性的電磁特性,進行與電磁場有關的靜態或動態的性能分析。例如,用戶可以分析一個電機內的磁場強度的分布來確定定子槽距的間隙,或者調整空氣間隙來確定力矩的大小。同時Maxwell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動態的損耗計算,包括由渦流和滯回引起的鐵芯損耗。由于Maxwell軟件的通用性,它可以用于除電機外任何包括電磁原理的系統分析與設計,例如可變磁阻的速度傳感器、電磁線圈(Solenoid)、電抗器以及變壓器等。
電機設計完成后,其準確的仿真模型可直接應用于線路仿真系統軟件Simplorer中。這種從FEA模型直接生成線路模型的過程省去了很多對物理系統建模的繁雜過程。Simplorer是一個以電路為核心并具有包括機械、液壓、熱能等多物理域的仿真系統軟件。與許多其他線路仿真軟件不同的是,Simplorer線路中所用的元件都是基于物理原理的模型,而不是行為模型。這樣,當整個系統模型建成后,其行為由每個元件的物理特性所決定。在線路仿真中,電機驅動控制電路的設計和分析首先得到完成,這包括用固體開關元件和PWM的控制方法對電機進行調速控制。
電路以外的系統設計實例
此外,Simplorer還可用于電路以外的系統設計。在下面的油路控制示意圖(圖2)中,由上面設計的電機來驅動油泵。燃油通過油泵過濾器,油壓控制閥進入電控噴頭。電噴頭的開關與時間的長短由電磁閥來控制,閥中所用的電磁線圈也是由FEA的精確設計而來,電磁線圈的上端接電控部分,下端接電噴的滑體與頂針。這樣整個油路的控制的系統模型就完成了,油路的壓力及流量的動態特性就可以用仿真進行分析和調試。
與此類似的是燃氣控制系統,其中所有元部件模型均來自Simplorer軟件所隨帶的汽車和液壓系統模型庫,這些模型庫包含了許多汽車中用到的基本元部件,例如導線、保險絲、點火器、發動機和變速箱等等。這樣,汽車電子設計工程師可以很快地建立起所設計的系統模型。在油路和氣路控制完成后,就可以進行點火系統的設計。在點火系統中,直接安插在點火器的點火線圈(ignitioncoil)的設計也是用FEA的方法設計出最優的電磁特性。通過電子控制的方式將電能轉換成點火器所需要的高壓電弧,因為電弧特性(電壓高低、電弧延續時間長短)對發動機點火過程和運行性能有很大影響,所以用CAE設計出的一個性能良好的點火系統很有意義。由計算機仿真出來的點火器上的電壓和電流波形圖與其后的實際測試結果與仿真結果非常吻合。
本文小結
美國Ansoft公司EM工具是包括北美、歐洲及日本在內的汽車電子行業內的一種主流CAE產品,它的產品用于機電系統的仿真、分析、設計與優化。EM工具包括:專用元部件設計軟件RMxprt和Pexprt;通用電磁系統的有限元分析軟件(FEA)Maxwell;通用的多物理域仿真軟件Simplorer組成。這些產品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流暢、高效的設計平臺。以上實例說明,利用先進的設計仿真軟件,像發動機油氣點火系統這樣復雜的過程也可以在設計出實物之前進行精確的性能分析。
Ansoft的EM工具在汽車設計的其它方面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下列汽車電子系統中,EM工具用來設計和分析傳感器、驅動器、通訊和控制系統,它們包括:
動力系統:包括油氣控制、點火系統、電水泵、電壓縮機和電控閥門系統等。
變速系統:包括電控液壓系統和舒適換速等。
底盤及懸掛系統:包括半積極和全積極懸掛系統。
軌道控制系統:包括ABS、電助力轉向系統(EPS)、輪胎壓力管理系統(TPM)等。
車身電子:包括儀表盤系統、線束設計、照明和通訊等。
汽車技術與電子技術的結合發展成為汽車電子技術。目前汽車行業的發展直接帶動了汽車電子技術的市場,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21世紀初,在普通汽車裝配成本中電子裝置所占的成本已經從16%上升到23%。而在一些豪華轎車配置上,電子裝置的應用程度更高,有的已經達到了50%以上。汽車電子技術發展從開始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四個發展歷程:一、從1950年到1970年,以發展汽車電子零部件為主,利用電子點火器等電子產品代替傳統的機械構件,為以后的電子技術與汽車技術結合奠定了初步基礎。二、20世紀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在這個階段主要是應用微處理器和集成電路,專用獨立系統成為主要發展目標,例如制動防抱死系統、電子控制汽油噴射系統等。三、從1982年到1995年,主要是發展以集成電路為主的汽車整體系統的微機控制,如動力傳動系統控制等。四、從1995年到現在,主要發展智能數字化技術和網絡技術,如汽車自動駕駛系統等。
二、汽車電子技術的應用現狀
汽車電子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到了汽車的各個系統,從汽車的動力性系統、操縱性系統、經濟排放性系統、汽車的舒適性系統到汽車的安全性系統,越來越多的實現了電子技術的應用,下面著重從安全性和動力性系統兩個方面介紹汽車電子技術的應用現狀。
(一)電子技術在汽車安全性方面的應用
1、汽車安全氣囊系統
當汽車發生危險碰撞時,通常是汽車與車外物體碰撞進行一次碰撞,然后由于慣性力的作用,車內人員與車體進行二次碰撞。安全氣囊屬于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是在第一次汽車發生猛烈撞擊時,通過信號傳感器,將撞擊信號傳遞給安全氣囊電子控制裝置,控制裝置打開點火器,使氣囊產生大量的氮氣,阻隔車內人員與車體的第二次撞擊,起到緩沖撞擊力的作用,保護了車內人員的安全。屬于在事故發生時,避免或減少人員傷亡的一種被動安全防御性電子控制設備。
2、(ABS)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
通過裝置感應避免車輛因道路、操作原因出現交通事故的裝置是主動安全控制設備,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就是通過調節汽車車輪在行駛過程中的制動力,保證汽車與在制動時不會發生轉向力喪失、車輪抱死等現象,在橫縱向控制車輪和地面的附著系數。該裝置提高了汽車啟動和行駛過程中的穩定性和制動性。在主動安全防御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電子技術在汽車動力性方面的應用
1、電子控制點火系統
電子控制火系統,是通過電子裝置收集發動機的轉動速度、進氣溫度及車內水溫分析確定最佳點火時間,而且為了保證點火時間計算的準確性,還要通過汽車內設置的爆震傳感器收集的信號來更正時間,以保證燃油的利用率且達到了環保的效果。
2、電子控制發動機燃油噴射系統
電子控制發動機燃油噴射系統不同于傳統的機械控制和機電混合控制點火裝置,它是通過電子系統根據汽車的發動轉速和汽車氣壓進氣量自動計算汽車的用油量,并通過傳感裝置修正計算量后最終確定實際噴油量。通過電子控制不僅能計算噴油量還能根據發動機的工作情況自動轉換噴油的方式,適應發動機的工作要求。這使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大大的較少了燃油率,并時時讓發動機處于最佳工作狀態。
三、汽車電子技術的未來發展要求
(一)環保技術
汽車的增加無疑給環境的生態發展帶來了挑戰。因此通過汽車電子技術在汽車動力控制系統的應用提高降低能效是未來的發展的新要求。均質充量壓燃燒和氣缸壓力傳感等系統的開發成為汽車制造商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它能控制燃油的使用率做到節能減排的效果。同時電動環保汽車的使用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內容。
(二)安全技術
近年來隨著汽車的增多交通事故頻發,這引起了人們對汽車安全性的高度關注。在現有的汽車安全控制裝置中,不論是主動防御裝置還是安全氣囊等被動防御裝置都在保護車內人員安全上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還應充分開發光學、傳感器、雷達報警裝置等電子技術,讓其在行車過程中提供最佳行駛速度和緊急事故智能控制系統,保證駕駛者的安全。
(三)娛樂與智能通訊
車載電子產品已經將娛樂通訊等技術帶入汽車內,給車內人員提供便捷、舒適的行車環境。隨著人們對網絡的依賴程度增加,高效、快捷的網絡數據更新是未來發展比不可少的,特別是價格開發上要注重各種價位汽車的適用性。同時車載電視、多媒體影音播放器、GPS定位系統,也應從多方面出發,更加完善的服務汽車使用者。
四、結束語
關鍵詞:汽車電控發動機;故障;排除;維修
0前言
電控汽油噴射發動機是裝有電腦、傳感器、執行元件的智能控制發動機。它可以精確控制空燃比,使燃燒充分,顯著減少排氣污染。同時,由于發動機工作穩定性得到加強,從而降低了噪音。其傳感器采集瞬息變化的空氣進氣量、發動機負荷、水溫、進氣溫度等信號輸入電腦,由電腦計算出適時的、恰當的汽油量和最佳點火提前角,并輸出控制信號給噴油閥和點火器,使得發動機在各工況下得到最佳性能。
1汽車電控發動機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
當汽車電控發動機工作不正常,而自診斷系統卻沒有故障碼輸出時,尤其需要依靠操作人員的檢查、判斷,以確定故障的性質和產生故障的部位。筆者現將汽車電控發動機常見故障總結為以下:
1.1發動機不能發動
(1)故障現象:打開點火開關,將點火開關撥到起動位置,發動機發動不著。
(2)故障產生的可能原因:
A.起動系統故障使發動機不能轉動或轉動太慢:①蓄電池存電不足、電極樁柱夾松動或電極樁柱氧化嚴重;②電路總保險絲斷;③點火開關故障;④起動機故障;⑤起動線路斷路或線路連接器接觸不良。
B.點火系統故障:①點火線圈工作不良,造成高壓火花弱或沒有高壓火花;②點火器故障;③點火時間不正確。
C.燃油噴射系統故障:①油箱內沒有燃油;②燃油泵不工作或泵油壓力過低;③燃油管泄漏變形;④斷路繼電器斷開;⑤燃油壓力調節器工作不良;⑥燃油濾清器過臟。
D.進氣系統故障:①怠速控制閥或其控制線路故障;②怠速控制發閥空氣管破裂或接頭漏氣;③空氣流量計故障。
E.ECU故障。
(3)診斷排除方法和步驟。
①打起動檔,起動機和發動機均不能轉動,應按起動系故障進行檢查。首先,檢查蓄電池存電情況和極柱連接和接觸情況;如果蓄電池正常時,檢查起動線路、保險絲及點火開關;②踏下油門到中等開度位置,再打起動機。如果此時,發動機能夠發動,則說明故障為怠速控制閥及其線路故障或者是進氣管漏氣,如果踏下油門到中等開度位置時,仍然發動不著,應進行下一步驟的檢查;③進行外觀檢查。檢查進氣管路有無漏氣之處;檢查各軟管及其連接處是否完好;檢查曲軸箱通風裝置軟管有無漏氣或破裂;④檢查高壓火花。如果高壓火花不正常,應檢查高壓線、點火線圈、分電器和電子點火器;⑤檢查點火順序是否正確;⑥檢查供油系統的供油情況。在確認油箱有淚的情況下,檢查燃油管中的供油壓力;⑦檢查點火正時及各缸的點火順序;⑧檢查裝在空氣流量計上的燃油泵開關的工作情況;⑨檢查各缸火花塞的工作情況;⑩檢查點火正時。如點火正時不正確,應進一步檢查點火正時的控制系統;B11檢查ECU的供電情況和工作情況,確定是否是ECU的故障。
1.2發動機失速故障
(1)故障現象:發動機工作時,轉速忽高忽低,這種現象即為發動機失速現象,其故障被稱為發動機失速故障。
(2)故障原因:造成發動機轉速忽高忽低的原因有燃油噴盤系統的故障,也有點火控制系統的故障,還有進氣系統的故障。常見的故障原因有以下幾點:
①進氣系統存在漏氣處。如各軟管及連接處漏氣,PVC閥漏氣,EGR系統漏氣,機油尺插口處漏氣,機油濾清器蓋漏氣等;②空氣濾清器濾芯過臟;③空氣流量計工作不正常;④燃油噴射系統供油壓力不穩。如油管變形,系統線路連接接觸不良,燃油泵泵油壓力不足,燃油壓力調節器工作不穩定,燃油濾清器過臟,斷路繼電器觸點抖動等;⑤點火正時不正確;⑥冷起動噴油器和溫度正時開關工作不良;⑦ECU故障。
(3)診斷排除方法和步驟:①檢查進氣管路有無漏氣現象。檢查各軟管及連接接頭處、PVC閥管子、EGR系統、機油尺插口、機油濾清器蓋;②檢查供油壓力。檢查油箱中燃油是否過少,檢查燃油管內的壓力是否不穩。具體方法與檢查發動機不能發動時相同;③檢查空氣濾清器濾芯是否過臟;④檢查點火提前角;⑤檢查各缸火花塞工作情況;⑥檢查冷起動噴油器和溫度一時間控制開關的工作情況;⑦檢查空氣流量計的輸出電壓及與發動機工況的變化關系;⑧檢查噴油器的噴油情況;⑨檢查ECU的工作情況。
1.3發動機怠速不良故障
(1)故障現象:發動機在中等以上轉速運行時工作正常,當轉速為怠速或接近怠速時,出現怠速不穩甚至熄火的現象,即為怠速不良故障。
(2)故障原因:造成怠速不良通常是由于進氣系統和噴油控制系統的原因,個別時候也會因發動機機械故障造成怠速不良。常見引起怠速不良的原因有:①進氣系統有漏氣處;②冷起動噴油器和溫度一時間控制開關工作不正常;③噴油系統供油壓力不正常;④噴油器故障引起噴射霧化質量差;⑤ECU故障。
(3)診斷排除方法和步驟:①檢查進氣管、PVC閥軟管、機油尺處是否漏氣;②檢查空氣濾清器濾芯是否過臟;③檢查冷起動噴油器和溫度一時間控制開關是否正常;④檢查燃油系統壓力是否過低;⑤檢查噴油器噴射情況;⑥必要時檢查汽缸壓力和氣門間隙;⑦檢查ECU。
1.4混合氣稀故障
(1)故障現象:發動機轉速不穩,動力明顯不足,且有回火現象,則可認為發動機存在混合氣過稀的故障。
(2)故障原因:①進氣系統存在漏氣現象;②冷起動噴油器和溫度定時開關有故障;③系統燃油壓力過低;④噴油器發卡或堵塞;⑤空氣流量計故障;⑥水溫傳感器故障;⑦節氣門位置傳感器故障;⑧ECU故障。
(3)診斷排除方法和步驟:①檢查進氣系統有無漏氣現象;②檢查冷起動噴油器的定時開關;③檢查噴油器有無堵塞、發卡故障;④檢查空氣流量計工作情況;⑤檢查水溫傳感器;⑥檢查節氣門位置傳感器工作情況;⑦檢查ECU各端子輸入、輸出信號。
1.5加速不良故障
(1)故障現象:發動機在油門由低速緩慢加速到高速時,工作完全正常,但在急加速時,發動機轉速變化緩慢,有時有喘氣或回火現象。
(2)故障原因:①進氣系統存在漏氣故障;②系統供油壓力過低;③點火電壓過低;④點火時間過遲;⑤汽缸壓力過低或氣門間隙過小;⑥節氣門位置傳感器工作不正常;⑦ECU故障。
(3)診斷排除方法和步驟:①檢查進氣系統有無漏氣現象;②檢查高壓火花情況;③檢查點火提前角是否正常;④檢查系統供油壓力;⑤檢查節氣門傳感器工作是否正常;⑥檢查ECU各端子信號是否正常;⑦必要時檢查氣門間隙和汽缸工作壓力。
2電控發動機故障診斷與排除流程圖
2.1發動機不能起動故障診斷與排除流程圖
電控發動機不能轉動或轉動很慢,其主要原因是蓄電池或起動系統有故障,可檢查蓄電池和起動系統進行排除:如果曲軸轉動正常而發動機不能起動,其主要原因是燃油噴射系統的傳感器、執行器、電控單元及其線路有故障,可按圖1所示程序進行排除:
2.2加速不良或熄火故障診斷與排除流程圖
2.3發動機怠速不良或熄火
怠速不良或熄火的主要原因是怠速控制系統發生故障,可按圖3所示程序進行排除:3檢測與維修時的注意事項
3.1電控發動機維修要點
(1)控汽油噴射系統對汽油的清潔度要求很高,應使用牌號和質量完全符合要求的去鉛汽油。燃油濾清器要定期更換,以防止燃油中的異物堵塞噴油器。
(2)嚴格按照要求使用電源。安裝蓄電池時極性必須正確,否則電子元件會燒毀。
(3)盡量避免電腦受到劇烈振動,并要防止水分浸入電控系統各零(部)件內。
(4)在蓄電池虧電導致發動機無法正常起動時,應及時給蓄電池充電或更換新的蓄電池,而盡量不要使用跨接電路的方法來起動發動機。
(5)不可用水沖洗微機控制單元和其他電子裝置。發動機存放地點環境的濕度不宜太大,在夏季盡量不用水沖刷地板。
(6)防止微機系統受到劇烈的機械沖擊震動。
(7)發動機要遠離能發射電磁場的電氣設備,避免空間強電磁場對微機系統的干擾。
3.2電控燃油系統檢查要點
(1)打開點火開關,而發動機未起動時,警告燈應點亮。發動機正常起動后,警告燈應熄滅,如果不熄滅,則表示電腦自診斷系統檢測到故障或異常現象。此時不能將蓄電池從電路中斷開,以防微機中存儲的故障代碼及有關信息丟失。應根據警告燈閃爍的次數或輸出的故障編碼,判斷電子汽油噴射系統的故障,并用專用設備讀取故障碼。
(2)對供油系統進行檢修操作前,應先拆除蓄電池的搭鐵線。
(3)電動汽油泵除受點火開關控制外,還受空氣流量計內的開關控制。點火開關接通后,只有在發動機處于正常工作或起動狀態,且空氣流量計檢測到空氣流量信號或微機檢測到轉速和點火信號時,汽油泵才連續工作。它的出油壓力比一般的供油系高,損壞后,只能使用原型號的電動汽油泵進行更換。
(4)檢修時,不論發動機是否運轉,只要點火開關接通,決不可斷開任何正在工作的電氣裝置。因為這些裝置往往步、有一定的電感,當突然切斷其工作電流時,會在電路中產生很高的瞬時電壓,會造成電子器件的嚴重損壞。
(5)如需要進行電弧焊接,應斷開電控單元的供電電源線。
(6)對微機及與之連接的傳感器、執行器進行檢修時,操作人員須預先消除身上的靜電,一定要帶上接鐵金屬帶,將其一端纏在手腕上,另一端夾到車身上,避免靜電造成微機系統的損壞。
參考文獻
[1]汪貴平.汽車發動機電控汽油噴射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齊志鵬.汽車傳感器和執行器的原理與檢修[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3]張憲,舒華.汽車電器原器件與零部件的檢則與維修[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5.
關鍵字:汽車電機故障方法
1.電機故障診斷的特點及實施電機故障診斷的意義
1.1電機故障診斷的特點
電機的功能是進行電能與機械能量的轉換,涉及因素很多,如電路系統、磁路系統、絕緣系統、機械系統、通風散熱系統等。哪一部分工作不良或其相互之間配合不好,都會導致電機出現故障。因此,電機故障要比其它設備的故障更復雜,其故障診斷所涉及到的技術范圍更廣,對診斷人員的要求也就更高。一般來說,電機故障診斷涉及到的知識領域主要有[20]:電機理論、電磁測量、信號處理、計算機技術、熱力學、絕緣技術、人工智能等。電機故障診斷的復雜性還表現在故障特征量的隱含性、故障起因與故障征兆之間的多元性。一種故障可能表現出多種征兆,有時不同故障起因也可能會反映出同一個故障征兆,這種情況下很難立即確定其真正的故障起因。另外,電機的運行還與其負載情況、環境因素等有關,電機在不同的狀態下運行,表現出的故障狀態各不相同,這進一步增加了電機故障診斷難度,所以要求對電機進行故障診斷首先必須掌握電機本身的結構原理、電磁關系和進行運行狀況分析的方法,即掌握電機各種故障征兆與故障起因間的關系的規律。
1.2實施電機故障診斷的意義
電機的驅動易受逆變器故障的影響,在交流電機驅動系統中,逆變器短路故障將會使電機產生有規律波動的或是恒定的饋電扭矩,使車輛突然減速。研究表明:逆變器出現故障時,永磁感應電機將產生較大的饋電扭矩,而且永磁電機也有存在潛在的高消磁電流的問題。而感應電機在逆變器出現故障時所產生有規律的饋電扭矩將由于有持續的負載而迅速衰減,這說明了感應電機具有較高的容錯能力,適應混合動力系統的要求。開關電機磁阻是最具有故障容錯能力的電機,而且當其有一個逆變器支路出現故障時電機仍能產生凈扭矩,另外,開關磁阻電機成本低,結構緊湊,但是開關磁阻電機有較大的噪聲和扭矩脈沖,而且需要位置檢測器,而這些缺點使得開關磁阻電機在現階段不適合應用于混合動力客車上。在混合動力客車動力系統中,電機是作為輔助動力的,而且電機屬于高速旋轉設備,如果電機出現故障,電機產生的瞬態扭矩將使車輛的穩定性和動力性將受到影響,而且,電機由高壓電池組驅動,如果電機出現故障而不能及時容錯,電機產生的瞬態電流將使電池受到損害,因此在混合動力系統中對電機進行故障診斷是非常必要的。
2.電機的故障診斷方法及典型故障診斷分析
2.1電機故障的診斷方法
(1)傳統的電機故障診斷方法
在傳統的基于數學模型的診斷方法中,經典的基于狀態估計或過程參數估計的方法被應用于電機故障檢測。圖1為用此類方法進行故障診斷的原理框圖。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能深入電機系統本質的動態性質,可實現實時診斷,而缺點是需建立精確的電機數學模型,選擇適當決策方法,因此,當電機系統模型不確定或非線性時,此類方法就難以實現了。
(3)基于模糊邏輯的電機故障診斷方法
圖3為基于模糊邏輯的電機故障診斷方法框圖,故障診斷部分是一個典型的模糊邏輯系統,主要包括模糊化單元、參考電機、底層模糊規則和解模糊單元。其中,模糊推理和底層模糊規則是模糊邏輯系統的核心,它具有模擬人的基于模糊概念的推理能力,該推理過程是基于模糊邏輯中的蘊涵關系及推理規則來進行的。模糊規則的制定有兩種基本方法:第一,啟發式途徑來源于實際電機操作者的語言化的經驗。第二,是采用自組織策略從正常和故障電機測量獲得的信號進行模糊故障診斷的制定,將此方法通過計算機仿真實現,對電機故障有較好的識別能力。
(4)基于遺傳算法的電機故障診斷方法
遺傳算法是基于自然選擇和基因遺傳學原理的搜索算法,它的推算過程就是不斷接近最優解的方法,因此它的特點在于并行計算與全局最優。而且,與一般的優化方法相比,遺傳算法只需較少的信息就可實現最優化控制。由于一個模糊邏輯控制器所要確定的參變量很多,專家的經驗只能起到指導作用,很難根據指導準確地定出各項參數,而反復試湊的過程就是一個尋優的過程,遺傳算法可以應用于該尋優過程,較有效地確定出模糊邏輯控制器的結構和數量。
遺傳算法應用于感應電機基于神經網絡的故障診斷方法的框圖如圖4所示。設計神經網絡的關鍵在于如何確定神經網絡的結構及連接權系數,這就是一個優化問題,其優化的目標是使得所設計的神經網絡具有盡可能好的函數估計及分類功能。具體地分,可以將遺傳算法應用于神經網絡的設計和訓練兩個方面,分別構成設計遺傳算法和訓練遺傳算法。許多神經網絡的設計細節,如隱層節點數、神經元轉移函數等,都可由設計遺傳算法進行優化,而神經網絡的連接權重可由訓練遺傳算法優化。這兩種遺傳算法的應用可使神經網絡的結構和參數得以優化,特別是用DSP來提高遺傳算法的速度,可使故障響應時間小于300μs,不僅單故障信號診斷準確率可達98%,還可用于雙故障信號的診斷,其準確率為66%。
近年來,電機故障診斷的智能方法在傳統方法的基礎上得到了飛速發展,新型的現代故障診斷技術不斷涌現:神經網絡、模糊邏輯、模糊神經網絡、遺傳算法等都在電機故障診斷領域得到成功應用。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自動化系統的規模越來越大,使其產生故障的可能性和復雜性劇增,僅靠一種理論或一種方法,無論是智能的還是經典的,都很難實現復雜條件下電機故障完全、準確、及時地診斷,而多種方法綜合運用,既可是經典方法與智能方法的結合,也可是兩種或多種智能方法的結合,兼顧了實時性和精確度,因此多種方法的有機融合、綜合運用這一趨勢將成為必然,也將成為電機故障在線診斷技術發展的主流方向。
參考文獻:
[1]陳清泉,詹宜君,21世紀的綠色交通工具——電動汽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關鍵詞: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工業用地用水量指標,二次平均法
0 概述
福建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福建省城市用水量標準》已于2010年11月01日實施,是我國首個城市用水量地方標準,適用于縣級以上城市(含縣城)給水排水工程規劃及市政工程設計階段進行用水量預測。該標準將為提高我省城市給水排水工程規劃及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和經濟性提供指導。根據多年規劃設計經驗行政管理畢業論文,我們發現現行國家標準《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GB 50282-98中所列工業用地用水量指標與我省實際工業用水量指標差異很大,一直以來是難以準確取用的指標,而城市用水量中工業用水量又是城市給水工程統一供給的水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容易造成給排水工程規模確定的不合理,直接影響到城市給水排水工程建設規模,影響到城市供排水安全、工程量及工程效益等。因此標準根據我省近年工業用水量的基本情況行政管理畢業論文,提出一個切合我省實際的工業用地用水量指標。
1 數據調查結果
在數據采集過程中,由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同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對94個開發區(工業園區)寄發用水量情況調查函,共回收36份。本次調查的工業區分屬于9個設區市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基本涵蓋了我省主要工業類別和今后工業發展的方向,因此此次數據采集的調查結果具有很好的使用價值。調查的2006、2007、2008年的用水量呈現穩定趨勢但又略有波動,基本能夠反映各類不同工業、各種不同工藝、各種不同情形用水的綜合狀況。調查數據剔除了還處于基礎設施建設階段主要為施工用水的福清出口加工區和閩北經濟開發區。另外行政管理畢業論文,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因為產業為重化工(PX、PTA)用水量不具代表性,漳浦綏安工業區最高日用水量僅為1 m3/hm2~2m3/hm2,明顯不合理,也予以剔除。調查數據經過整理后匯總情況見表1。
表1工業用水數據采集調查情況匯總表
序
號
開發區(工業園區)名稱
所屬
市縣
項目
年份
規劃總用地(hm2)
已發建設用地(hm2)
主要工業類別
主要產業名稱
年實際用水量
(萬m3)
最大月實際用水量
(萬m3)
最高日實際用水量
(萬m3)
最高日單位用地用水量(m3/hm2)
1
福州福興經濟開發區
福州
2006
2007
2008
550
550
550
200
200
200
一、二類
一、二類
一、二類
機械制造、光機電、紡織、鞋業
機械制造、光機電、紡織、鞋業
機械制造、光機電、紡織、鞋業
900
960
1010
88.00
93.00
98.00
3.80
3.90
4.20
190
195
210
2
福州元洪
投資區
福州
2006
2007
2008
80
67
67
67
53
53
一、二類
一、二類
一、二類
電子、糧油、機械、輕工
電子、糧油、機械、輕工
電子、糧油、機械、輕工
160
170
180
15.00
16.00
17.00
0.50
0.50
0.60
75
94
113
3
青口投資區
閩侯
2006
2007
2008
5500
5500
5500
700
800
950
一類
一類
一類
汽車
汽車
汽車
490
520
585
50.00
56.00
60.00
1.60
1.80
2.00
23
23
21
4
連江經濟
開發區
連江
2006
2007
2008
1395
1395
1395
736
870
1053
一、二、三類
一、二、三類
一、二、三類
機電、造船、鞋業、食品、機械
機電、造船、鞋業、食品、機械
機電、造船、鞋業、食品、機械
163
134
101
24.00
16.00
12.00
0.80
0.50
0.40
11
6
4
5
福清融僑經濟
技術開發區
福清
2006
2007
2008
1000
1000
1000
950
960
980
一、二類
一、二類
一、二類
電子、塑膠、食品、服裝、包裝、家具
電子、塑膠、食品、服裝、包裝、家具
電子、塑膠、食品、服裝、包裝、家具
1179
1366
1401
117.10
125.50
130.70
4.80
5.70
6.40
51
59
65
6
江陰工業
集中區
福清
2006
2007
2008
15860
15860
15860
667
933
1115
一、三類
一、三類
一、三類
能源、醫藥化工、再生能源、港口物流
能源、醫藥化工、再生能源、港口物流
能源、醫藥化工、再生能源、港口物流
327
698
825
35.00
67.00
78.00
1.00
2.00
2.50
15
21
22
7
羅源灣開發區
羅源
2006
2007
2008
3107
3107
3107
1500
2620
2686
二類
二、三類
二、三類
食品
食品、冶金
食品、冶金
405
448
556
47.10
46.50
69.90
1.57
1.55
2.33
10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技術 應用電力系統 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 TM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我國對電氣自動化技術的研究與發展始于上世紀50年代,它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技術學科,也是生產現代化的一種標志,近些年,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電子技術及嵌入式技術迅猛發展,也促進了電氣自動化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也引發了工程領域的一場技術革命。電氣自動化讓各個行業都走進了現代的、先進的生產方式與管理領域,走入了自動化發展階段。電力系統的發展使對電力的生產、傳輸及計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將自動化技術應用于電力系統是行業發展的必要,自動化技術也是電力行業的發展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自動化發展趨勢。
自動控制技術正趨向于智能化、最優化、協調化、適應化、區域化發展。在設計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對多機系統模型來處理問題。在理論工具上越來越多地借助于現代控制理論。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機、電力電子器件和遠程通信的應用,保證了控制操作的高可靠性。在研究人員的構成上益需要多“兵種”的聯合作戰。
自動化的發展則趨向于:
(1). 由開環監測向閉環控制發展,例如從系統功率總加到AGC(自動發電控制);
(2). 由高電壓等級向低電壓擴展,例如從EMS(能量管理系統)到DMS(配電管理系統);
(3). 由單個元件向部分區域及全系統發展,例如SCADA(監測控制與數據采集)的發展和區域穩定控制的發展;
(4). 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一體化發展,例如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發展;
(5). 裝置性能向數字化、快速化、靈活化發展,例如繼電保護技術的演變;
(6). 追求的目標向最優化、協調化、智能化發展,例如勵磁控制、潮流控制;
(7). 由以提高運行的安全、經濟、效率為完成向管理、服務的自動化擴展,例如管理信息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三.機電自動化中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方向。
1. 電力系統自動化實時仿真系統的應用。
該仿真系統在可提供大量實驗數據的前提下,還可多種電力系統的暫態及穩態實驗同步進行,還能用以協助科研人員測試新裝置,且多種控制裝置都能與其構成閉環系統,從而為靈活輸電系統及研究智能保護的控制策略提供了一流的實驗條件。電力系統數字模擬實時仿真系統的引進,方便了對電力系統負荷動態特性監測、電力系統實時仿真建模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從而建成具備混合實時仿真環境的實驗室。
2. 綜合自動化技術與智能保護的應用。
目前,國內的綜合自動化領域的研究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智能自動化保護技術領域的研究相對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研制的分層式綜合自動化裝置能夠適用于各種電壓等級電站。將國內外最新的人工智能、網絡通信、微機新技術、自適應理論、綜合自動控制理論等應用于電氣自動化保護裝置中,對電力系統自動化保護的新原理進行了研究,可以大大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水平,使得新型保護裝置具有智能控制的特點。
3. 電力系統中人工智能的應用。
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的故障診斷、運行分析、規劃設計等方面將模糊邏輯、專家系統以及進化理論應用到實際研究,并且結合電力工業發展的需要,開展了電力系統智能控制理論與應用的研究,同時也開展了在上述實用軟件研究的基礎上以提高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4. 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技術。
該技術采用的模型為最新國際標準公共信息模型,輸電網的理論算法采用與配網實際與高級應用軟件相結合,負荷預測時配合應用人工智能灰色神經元算法進行,最后進行潮流計算時采用配網遞歸虛擬流算法。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技術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主要表現在信息配網一體化、高級應用軟件、配網模型、中低壓網絡數字方面,最終,解決了載波正在配電網上應用的路由、衰耗等技術難題,正是因為采用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才得以提高了載波接收靈敏度。
四.電氣自動化在辦公自動化中的應用。
1. 辦公系統需要實現自動化。
辦公系統主要應用于企事業單位的管理系統等方面,構建企業自動化管理系統需要很多技術的支持,例如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及自動化技術。自動化辦公系統是提高工作效率與管理效率的有效方法,因此,實施辦公自動化信息戰略是企事業實現現代化辦公的需求與趨勢。企業的辦公系統實現自動化可以基于軟件來實現,也可基于硬件與軟件相結合的方法來實現,但是要注意到系統的開放性,可擴充性及升級的簡易性。現行的辦公系統還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這樣可以有效的節約系統的資源,還可以節約成本,在實際的辦公自動系統中已經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2. 辦公自動化的技術平臺。
當前,有代表性的三種主流的辦公自動化技術主要有三種,既LotusDomino/Notes平臺上辦公自動化系統,它也是最早的辦公自動化應用系統;基于Microsoft平臺的辦公自動化系統模式,主要采用WinNT/2000操作系統,以ASP為開發語言提供內容存儲;還有就是基于基于Jsp/Java平臺的辦公系統,其實現原理與上一種技術基本是一樣的,只在是使用的開發語言上略有不同,且其在系統的維護上費用較高。這三種技術平臺在設計與實施辦公自動化系統上有不同的應用領域,也是推動辦公系統自動化進程的主要技術。現在已經演變出更多的技術來實現辦公自動化。
3. 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核心功能的實現。
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核心功能主要是公文的收文、批閱、流轉與存檔等。但在對公文處理一岙會涉及到公文的流轉,其過程實現是較為復雜的,在開發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約。其中有公文的查閱權限調協,公文的、修改、刪除等操作,都要在辦公自動化系統中實現,其中的關鍵技術主要有數字簽名技術、傳輸加密技術以及審批身份驗證技術等。辦公自動化系統核心功能的劃分與實現要與客戶的需求分析為依據,其主要原則則是要達到理念優先、技術先進、功能齊全、性能優良、價格合理。這些也是辦公自動化系統發前的前景與方向。
五.電氣自動化在汽車性能設計上的應用。
近些年,我國的經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是伴隨著汽車數量的增加與路況復雜程度的不斷提高,駕駛的難度也越來越高,并且開始逐漸融入人類的能力范疇。當前,汽車駕駛自動化的實現主要借助于計算機技術及控制技術來實現。現在,汽車的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狀態,汽車生產廠家都下大力氣在汽車性能的提升上,其中自動化就是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駕駛者可以在計算機的協助下將駕駛工作逐漸轉移到用自動化技術來實現,通過廠商的大力發展,自動化技術在提升道路利用率,降低車輛的制造成本及燃油消耗方面都取得了進展與突破,收獲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六.發展前景。
1. 電氣自動化工程系統的統一化。統一電氣自動化工程系統對電氣自動化產品的設計、測試、開機、維護都有重要意義。能夠把開發系統從運行系統中獨立出來,這對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來說,是跨越性的一步,能夠將系統通用化。系統的網絡應該保證現場的設施、監管體系、企業工程的管理數據保持共通。
2. 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市場化。產品想長久的發展,就要深化制造部門的體制改革,還要關注市場化的影響,以便保證產品能夠滿足市場的需要。同時,企業不僅要在技術的開發上投入,還要使零件的配套生產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市場化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對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
3. 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標準化接口。采用微軟公司的標準化技術后,工程的成本大大降低了,成功地實現了數據資源的共享。考慮到自動化系統策劃方案的重要,當企業進行系統連接時,必須采用微軟操作系統,那么這種情況下辦公室使用的就是 IP 系統,管理系統和自動化控制之間聯系的建立就是通過 PC 系統。程序標準化接口使廠家之間的數據交換有了保證,解決了通訊產生的難題。
4. 電氣自動化工程的生產將更加的安全。安全防范技術的集成化是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一個發展方向,重點就是保證系統的安全。在非安全狀態下,用戶要如何選擇才能實現安全。在分析我國市場的發展特性后,我們應該從最高安全級別開始,逐漸延伸到安全級別低的領域,硬件設備與軟件設備,公共設施層與網絡層,實現對此系統的安全設計的全面研究。
5. 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創新技術。在我國電氣自動化發展計劃的指導之下,隨著市場化的環境,不斷提升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創新能力。并且企業不斷吸收創新技術以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而科研的投入,為電氣自動化的創新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加強政策上的扶持,健全、完善機制對創新都是非常有利的。目前我國企業主要生產一些中低檔次的產品,產品主要服務于中小型的項目,企業應該打開自主創新的新局面,轉換經濟增長模式,逐漸提升創新能力。
電氣自動化可以與地球數字化互相結合。此設想包含了自動化的創新經驗,可以把大量的相關數據整體為坐標,最終成為一個電氣自動化數字地球。將信息全部放入計算機中,與網絡結合,不管人們在什么地方,根據地球地理坐標,便能知道任何地方的數據信息。還可以加強企業與相關院校之間的合作。鼓勵企業到此專業的學校中建立車間,進行技術生產等,建立學習形生產培訓基地。還可以走入企業進行教學。將實踐能力和理論學習結合在一起。此外,還要與現代網絡聯系起來,積極利用已有的科學技術。加強專業培訓,提供研究人員水平等。
七.結束語
電氣自動化技術我國有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其中經過了多次變革與專業的調整,但是由于其應用范圍廣泛,在社會的各種生產層面都會有所應用,與其他科學技術相結合,也對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各個行業的發展。電氣自動化技術與其他科學技術的結合與滲透革新了傳統的方法與理念,必將為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范海蛟. 關于機電自動化實際應用的分析 [期刊論文] 《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8期.
[2] 孫永和Sun Yonghe. 樓宇自動化技術在醫院機電設備管理中的應用 [期刊論文] 《中國醫院管理》 -2005年5期.
[3] 姜新星 姜浩.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煤炭工業中的應用 [期刊論文] 《機電信息》 -2012年21期.
[4] 房付玉.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煤礦生產中的應用 [期刊論文]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1年23期.
[5] 范翔. 試論機電自動化技術及其發展 [期刊論文]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2年10期.
[6] 董玉泉. 試論機電自動化技術及其發展. [期刊論文] 《科技創業家》 -2013年3期
“我想把成果帶回自己的國家。”
想把成果帶回自己的國家是韓旭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毅然回國的原因。“2001年,博士后研究結束后,我留在了新加坡工作。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發表。我萌生了想回國的想法。在新加坡的第六年,也就是2003年,我發表了28篇論文。我感覺在新加坡一天也呆不住了。”
一天也呆不住的韓旭開始聯系回國。作為地道的北方人,韓旭回國首選的城市還是在北方。
2003年,正在韓旭積極聯系回國的時候,湖南大學李光耀教授來到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那時候,太想回國了。見到從國內來的人,都忍不住要去表示一下想回國的意思。知道我的意思后,李光耀教授沒有吭聲。后來才知道,他是那種話特別少的人。”以為沒有可能的韓旭很快地忘記了這個插曲,繼續和北方的一所大學聯系著。突然有一天,韓旭接到了湖南大學來的電話,邀請他回國詳談。
2003年6月,韓旭第一次來到了湖南。在湖南大學,當時還是機汽院院長的鐘志華帶著院領導班子接待了韓旭。“看得出,他們非常誠懇。所以,我也沒談什么條件。只是希望能以教授的職稱引進我。”結束這次湖南大學之行的時候,機汽院的黨委書記李孟仁把韓旭送到了機場。“說實話,我很詫異,也很感動。在國外這些年,好像已經遺忘了這樣溫暖的感覺。”這樣的溫暖,讓這個漂泊在外的游子喜歡上了湖大。
2004年9月,韓旭正式加盟湖南大學。很久以后,一個偶然的機會,韓旭得知,為了引進他,解決他的教授職稱,鐘志華曾經找當時的校長谷士文表示“如果現在沒有教授職稱的名額,我的教授職稱不要了,給韓旭。”
不睡覺的科研“狂人”
來湖大后的韓旭成為了汽車實驗室里的一道風景線。些還不太熟悉的老師和學生都在納悶:“新來的科研‘狂人’從早到晚都在實驗室,難道他不用睡覺嗎?”
“覺還是睡了的。只是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實驗室里了。為了一組參數,我和我的學生輪流盯著電腦。一盯可能就好幾個月。”韓旭主要從事高性能的數值計算方法的研究,是汽車車身先進設計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汽車CAE理論與應用研究方向的學術帶頭人,主要是加強CAE共性基礎理論和計算方法的研究,使汽車CAE技術智能化、工程化和實用化,并成為汽車創新設計和知識獲取的有效手段。
這種高性能的數值計算方法中一項主要的工作就是設計程序、調試程序。程序調試的過程不能間斷,有時候一個小盹,就會找不到調試的地方。這就意味著又要重頭再來調試。
調試程序還是一個細致活,任何一個差錯都可能導致幾個月的功夫白費。“程序員都知道,程序不怕不通,不通的話就直接調整不通那一段。最怕的就是每次都能算,可是每次算出來結果不一樣。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就只能從頭到尾一個一個比對。記得有一次一個程序里出現了‘L’和‘I’的誤敲,我帶著學生找了足足2個月。”
論文摘要:汽車產業現代化對汽車維修行業的從業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掌握機電一體化維修技能的汽車修理人員才能滿足市場需求。技工學校汽修專業應制定合理而科學的教學計劃和大綱,優化課程設置,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開展校企聯合,培養出適合維修技術發展的人才。
目前,在汽車修理行業中,為了找到合適的高級技工,不少汽車修理廠之間不得不互相“挖墻角”,一再提高工資、福利等待遇。除此之外,由于現代汽車工業和營銷理念的發展,整個汽車市場已著力于開發售后服務這一新的利潤增長點,每年有大量的新增崗位從中誕生。
現在,國家已將“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列人緊缺人才培養計劃,進行重點扶持,我校也已將汽車專業作為核心專業,列為專業建設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使之成為我校的品牌專業。新的教學大綱和課程設置正在不斷改革。同時積極投巨資建立汽車教學大樓及添置實習設施。相信通過不斷的汽車專業課程的實踐與探索,必將大大地促進汽車專業建設,到時,辦學特色更加鮮明,師資隊伍得以錘煉,整體素質得以提升。也將更好的服務于我市的汽車行業的發展。
目前許多職業類學校、教育專家都已意識到專業課程的改革迫在眉睫,隨著工業化、市場化的進程的加快,以“能力本位”課程論為主導,建立針對性與適應性相結合,課程結構模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的課程模式,并制定相應的課程評價體系,保證了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是培養技能型人才,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的一個保證。
一、汽車產業現代化對汽車維修行業的要求
隨著當代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90年代以來,以電子裝置為主的高新技術產品在汽車產業領域中的廣泛應用,使得現代汽車已發展成為集計算機技術、光電傳輸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于一體的高科技載體。諸如電控燃油噴射系統、自動變速器、abs(制動防抱死系統),srs(安全氣囊),ac(空調)、電控懸架以及駕駛員交通信息系統等“機電一體化’,的汽車總體構建中,電子裝置的比例越來越大,汽車由以機械裝置為主向機電結合的科技型產品轉變。這就決定了汽車維修人員在掌握傳統的機械維修技術的同時,還必須盡快掌握現代電子維修技術。
1.現代化汽車產業對汽車維修人員知識結構的要求
隨著現代化的高新技術產品在汽車產業中的廣泛應用,修理人員以機械裝置為主的汽車維修方式已經不適應維修以機電一體化為特征的現代汽車的要求。據勞動部門從200()年7月1日起實施的《招用技術工種從業人員規定》中指出,對維修類職工的技能要求在加工、安裝、操作、維修、檢測等五類職工中是最高的;而在維修類中又以對汽車維修類人員的技能要求為最高。這是因為要從事對現代汽車的維修,除了掌握機械類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懂得信息傳感技術、數據處理技術以及新材料、新工藝等方面的知識,具有使用新設備的操作技能所以說,當代對汽車維修人員的要求是盡快使自己成為知識型的技能型人才。
2.汽車維修手段的現代化
盡管我國當前汽車維修業的技術水平依然滯后于新款車型的技術開發,也總將隨著汽車現代化的日新月異而快步邁進高科技領域。面對著眾多的現代化汽車,我們對汽車的維修觀念也必須隨之而更新,要從憑經驗、感觀為主的傳統維修方式轉變為“檢查靠資料,拆裝靠設備,檢測靠儀器”的現代汽車維修方式。以對汽車的檢測為例,在轎車中,大多數都裝備了電控單元,它除了控制汽車的運行狀態外,還具有判斷、記錄汽車故障的功能,診斷設備通過接口與汽車電控單元相連,讀取故障代碼,向汽車維修人員提供故障的癥結所在。近來,汽車遠程診斷技術的推開又勢必推動我國的汽車維修技術、維修方式邁上又一個新的臺階。
3.汽車維修方式的科學化
當代的汽車維修方式正發生著明顯的變化,具有著兩大特點:
其一、是從在汽車出現了故障后再去修理,向“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方向轉變。也就是說,當汽車運行一定路程或時間后,就要進行強制維護,視檢測情況做適度維修,從而確保了汽車的良好運行狀態,降低了故障率。可以說,這種汽車維修理念上的更新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將是難以估計的。
其二、是以汽車維修從“修舊式”向“換件式”轉變。以往的汽車修理主要是對受損部件的修復,但任何維修后的部件在性能上是要打折扣的,如果采用“換件式”的維修方式,用新部件換下受損部件,從而既保證了汽車維修的質量,又縮短了維修的時間。這就意味著提高了汽車的營運效益。這種汽車維修方式的轉變,勢必大大提高了對汽車修理工的知識、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而電腦調漆技術的應用則使原來的汽車維修漆工失去了用武之地,從而要求對汽車維修的工種結構加以調整,實現工種結構上的升級和優化。
二、現代汽車產業對技工學校汽修專業的要求
現代汽車的技術裝備水平的不斷提高,要求汽車維修人員只有掌握機電一體化的基礎知識,熟悉現代汽車的結構、傳感技術、計算機應用、液壓控制和自動控制技術等方面的知識,才能夠對現代汽車的故障進行檢測和維修。那么,怎樣才能使當前技工學校汽修專業的學生能夠適應現代汽車維修業的要求呢?
1.制定合理而科學的教學計劃和大綱,優化課程設置
汽車維修專業的課程設置必須符合以機電一休化為特征的汽車產業的需要,著重于應用型技術課程的開設。如電子技術原理、控制技術原理、計算機應用原理、接口技術、汽車電器設備和汽車診斷檢測技術等課程,這些課程內容必須與當代汽車的發展水平相適應。要緊密聯系實際,要以當今具有代表性的轎車作為典型,及時補充更新教材,讓學生了解最新的汽車技術水平及發展趨勢。
要培養出合格的汽車維修人員就必須用新的教材來代替陳舊的教材,課程的設置也應做相應的重組。教學的實踐使我們感受到,傳統的《汽車修理》課是對以機械裝置為主體的汽車進行故障的判斷和對受損部件進行修復,顯然這樣的課程內容是不適應對現代汽車維修的需要。如果能夠以電子技術為基本內容的《汽車檢測與維修》來替代內容陳舊的的《汽車修理》課程,學生就可以系統的學習現代汽車的檢測手段和維修方式,掌握先進的汽車維修技能。
2.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
技工學校的培養目標是以體現技能為主,必須積極推進教學思想的更新,推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結合汽車維修業的特點,應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實物教學手段,構建“理實‘一體”課堂,改變以往重理論、輕實踐的“表面式”教學方式,使學員動腦動手,理論實踐融會貫通,知識和技能同步養成。同時,要注重加強學員的創業意識教育和創業能力的培養,使其能很快適應市場需求,抓住機遇,主動創業。
3.加強學校同汽車維修企業的聯合,抓好實習基地的建設
開辦汽車維修專業的技工學校,必須切實加大投人,力求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來提高教學的效果。學校應有必不可少的專業教室、實習實驗場所,通過對汽車各類電控系統和檢測診斷儀器的實習,以鞏固和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