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訪問學者邀請信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009年9月,李世蓉赴英上任,出任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學會新任全球主席(2009~2010)。接下來的1年,李世蓉將帶領CIOB全體會員引導學會今后的發展方向,制定相關的建筑標準,向世界推廣更先進和更環保的建筑理念。
CIOB第一位中國女性會員
“1993年到荷蘭Delft技術大學做訪問學者的經歷,讓我眼界大開,當時我在重慶建筑大學(現重慶大學)當教師。”
在荷蘭期間,李世蓉了解到CIOB是有100多年歷史的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學會,是一個涉及建設全過程管理的專業學會,在國際上享有較高的聲望,CIOB會員資格在國際建設管理領域得到廣泛的認可。于是,她決定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實踐申報“英國資深皇家特許建造師”的資格。
周圍的朋友都擔心這么高的資格,能給中國人嗎?英國資深皇家特許建造師學會派出3人考核小組,到荷蘭對李世蓉的研究進行全面考察。通過科研成果介紹、論文答辯和面試等一整套資格評審程序,李世蓉終于獲得了“英國資深皇家特許建造師”的資格。
就在這次考核中,李世蓉給3A考核小組中的英國里丁大學教授Roger Flanagan留下深刻的印象。面試后,F1anagan教授邀請李世蓉參加“中英建筑業比較研究”的課題。1995年,她來到英國里丁大學攻讀建筑管理專業博士,同時做Flanagan教授的研究課題。
這3年的甘苦,事隔多年回憶,李世蓉還是很感慨。“當時我既有離開家人故土的感情煎熬,更有要完成學業和兼顧科研的雙重壓力。在英國我人生地不熟,女兒不到10歲,正是成長的關鍵時期,我卻沒在她身邊。而除了完成博士論文,我還要和導師Flanagan教授完成一項中英建筑業的比較研究,報告全部用英文寫作。而因為沒有任何時間去打工補貼生活,所以我只能盡量壓縮開銷,生活簡單再簡單。”
在巨大的壓力面前,李世蓉的身體開始“罷工”,她得了嚴重的耳鳴病,白天工作緊張可以分散注意力,晚上安靜時是最難熬的,睡覺時常常把宿舍的二手電視打開,以分散注意力而入睡。去醫院檢查,卻又沒什么不對,醫生告誡說耳鳴病沒有藥物治療,唯有安心靜養、放松生活。李世蓉只好每周去看一次心理醫生,疏導和釋放內心的焦慮。
在3年時間里,李世蓉不僅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同時還與導師Roger Flanagan教授共同完成了科研報告《中英建筑業的比較研究》。隨后,英文專著《面向國際市場的中國建筑業》在英國出版發行,被英國有關部門稱為“在國際上關于中國建筑業的權威性著作”。其間,她還為我國建設部、高校、建筑企業等牽線搭橋,幫助建設部組織的考察團到英國進行學術交流。
1998年,李世蓉順利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獲得博士學位。她還獲得了英國資深皇家特許測量師、英國資深皇家特許土木工程師、英國特許工程師等資格。
從學者到城市管理者
回國后,李世蓉繼續在重慶大學任教,先后主持了20余項重點科研項目,先后指導多名建筑經濟與管理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在研究生教育中,她特別強調培養建筑管理領域的國際型人才,通過若干國際間的科研合作項目,讓自己的博士生、碩士生出國進修、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參加國際會議等。“假如說我有國際化視野的話,我也要讓自己的學生國際化,走出國門,學習更多先進的管理經驗。他們中不少人很能干,畢業后都在跨國公司工作。”
2003年1月,李世蓉的命運方向再次發生了改變。她被重慶市委組織部任命為重慶市沙坪壩區副區長,分管城市建設。“我從碩士到博士都研究的是建筑經濟管理,所以,從建筑工程和政府管理職能這兩方面來說,都與我的專業有聯系。”李世蓉說,“大概因為有多年高校和海外求學背景,我一直反對搞什么大廣場等形象工程,我和周圍的同事強調說,城市建設最要緊的是城市規劃。這4年的從政工作對我鍛煉特別大,有更多的機會將我的專業知識與實際更好地結合,推行國內外先進的城市建設管理的理念和成果。”
2007年1月,李世蓉被調到重慶市外經委擔任副主任。她和CIOB結下的緣分還在繼續。
CIOB全球首位女性主席
2007年6月,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師學會在學會的總部正式宣布李世蓉將擔任2009~2010年度全球主席。按照學會慣例,自宣布之日起她就成為全球副主席,2008年6月成為全球高級副主席,2009年6月將“轉正”為全球主席。為此,她成為這家有著175年歷史的學會的第一位非英籍全球主席,也是CIOB第一任女性主席。博導Roger F1anagan教授和他的學生李世蓉先后擔任CIOB壘球主席,成就一段佳話。
“為什么我能擔任CIOB全球主席?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我認為這既是CIOB對我專業知識和個人能力的認同,也是CIOB國際化的一種表現。CIOB需要進一步發展,需要煥發新的生命力。”李世蓉說CIOB的認證資格已得到國際上100多個國家的認可,“皇家特許建造師”已成為歐共體國家、美國、澳大利亞、非洲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獲得就業機會的通行證。
李世蓉介紹說,CIOB自1993年與中國建設部正式建立合作關系以來,通過培訓和教育計劃、專業評估以及對大學專業課程的相互認可,舉辦一系列研討會,為中國建筑管理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作出了積極貢獻。
“而對于我國的建筑隊伍來說,CIOB也是一個很好的平臺,能夠走出去和其他的建筑隊伍交流;CIOB在全球有4.3萬名會員,在中國有近4000名會員(其中香港有2000多名),可以把國外CIOB會員引到中國來投資。在實際工作交流中,我遇到很多CIOB的會員就是投資商,或者很多ClOB會員是為業主方、投資方工作。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中國建筑業來說也是一個平臺。”誠如CIOB總部給李世蓉的邀請信中寫的那樣:“我們相信,一旦您成為CIOB主席,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國際建筑市場的影響和形象,同時為中英兩國的建筑業發展帶來更多的機會。”
“我目前從事的是投資貿易工作,我知道要盡量運用自己的專業背景和國際化的人脈積累,應該能成為更有效的資源。”
說到家庭,李世蓉滿懷愧疚,又洋溢著幸福。“我們這個家庭互相影響、互相支持,先生是我大學同學,目前在重慶大學做常務副校長。因為一直很忙,女兒我沒怎么管,家務也沒怎么做,都是我婆婆在照顧家里。女兒21歲,很獨立、很自信、很有自己的想法,已經上了大學,現在美國做交流學生,她給我發電子郵件,說老師讓她寫對自己影響最深的人,她寫的是我――說在她成長的路上,有很多人幫助她,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但是在思維上,是我給與她堅強和堅持!她說:‘你的身體力行影響我,國際化的思想潛移默化地影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