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體系范文

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體系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體系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體系范文

關鍵詞:貿易壁壘;電子產品;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F25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117(2012)03-0161-01

一、我國電子產品出口面對的技術貿易壁壘的主要形式

(一)信息技術性貿易壁壘

信息技術壁壘是當前世界電子產品技術貿易壁壘的一種較為普遍的形式。這種技術性壁壘方式對我國出口電子產品有著較大的影響,世界對信息技術壁壘通常分為四種表現形式,分別是:物品標識碼系統,電子商務計算單位制式,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lectric Data Interchange System, EDIS),以及信息傳遞標準。

(二)綠色技術性貿易壁壘。綠色技術性貿易壁壘是當前世界上最為嚴格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同時也是嚴重影響我國電子產品出口的一類技術性貿易壁壘。

(三)質量認證體系。當前全球電子產品合格認證體系有八種模式,分別為:內部生產管理控制模式,EC試驗型模式,生產質量認證模式,符合型認證模式,產品驗證式模式,產品質量認證式模式,EC單元證明模式和產品安全質量認證保障模式。

(四)技術標準與法律法規。當前,世界各國不但都擁有統一的技術標準,而且都自成體系。當前世界共有技術標準達300多萬個,以歐盟為例,歐盟擁有的技術標準就達84萬個,日本擁有的技術標準達50萬個。

二、我國哪些出口電子產品受國際貿易壁壘的限制

(一)電子計算機類產品

隨著電子計算機類產品出口量的快速增長,相應的技術貿易壁壘的影響也在逐步加深。依靠技術標準和技術法規等條件設置,成為一些國家限制我國電子產品出口的重要手段。這些手段包括:一是利用技術標準,抬高本國進口的門檻,例如歐盟等國家經常以國家安全為標準,以專利技術為原因,并借助一些復雜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來限制發展中國家對其電子產品的出口;二是利用核心的專利權來控制產品的出口權。例如,美國就利用這種手段,對投資回報率大的企業實施收購中方股權,對公司進行獨資性的經營,將一些制造裝置及核心部件內制化轉向境外生產等手段控制電子產品的出口。

(二)家用消費類的電子產品

我國家電消費類電子產品受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是很明顯的。這些技術性貿易壁壘限制主要表現在節能環保要求,強制的安全質量認證,嚴格的國際標準,知識產權或核心專利技術控制以及產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等。例如,我國的視頻產品進入美國市場需進行FDA登記注冊、FCC電磁兼容認證和UL產品安全認證(UL6500《家用、商用和類似一般用途的音頻/視頻設備及音樂設備的安全》即美國的音視頻產品通用安全要求標準)。

(三)電子元器件及通信設備產品

由于發達國家的安全標準和指令不斷完善與增多,我國的電子元器件產品出口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例如,歐盟以指令的形式對家用的電器產品,電動工具產品,燈具,低壓電器等產品強制實行CE認證制度,對于那些未貼上CE標志的電子產品是嚴令禁止進入歐洲的。另一方面就是對通信設備產品進行嚴格的管控,這些年,我國的電子出口企業也不斷遇到技術性貿易壁壘和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糾紛。

三、貿易壁壘對我國電子產品出口企業的影響

(一)使我國的電子產品出口貿易受到巨大阻力

根據國家商務部門的統計的數據來看,2006年以來,因為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電子產品出口貿易造成損失較大的對手國主要集中有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歐盟所占的比重最大,達40%以上。

(二)使我國的電子產品出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得以削弱

我國的一些重要核心的電子產品技術都依賴于其它國家,導致我國電子產品出口企業的產品研發能力不強,制造水平也較為有限,這些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發達國家一旦利用跨國公司手段對我國的競爭力企業進行“專利圍攻”,這樣就會使我國的電子產品出口企業面臨產權糾紛,這必然會影響我國電子產品出口企業的市場銷售和國際競爭力。

(三)使我國與發達國家的貿易戰加劇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以發達經濟體為主的國家經濟出現大幅下滑,這無疑成為我國面臨貿易摩擦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對我國的電子產品出口要求變得更加苛刻。受此影響,我國進入了貿易摩擦加劇時期。

四、我國電子產品出口企業應對貿易壁壘的策略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服務職能,積極做好企業的參謀

一是政府應建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機制。政府應努力爭取與歐盟就相互承認認證達成共識,在嚴格國內認證的基礎上,爭取獲得歐盟的承認,為我國電子企業減少大量的諸如認證,檢驗檢疫等成本。二是進一步加強產業集聚的建設,促進企業進行強強聯合。我國電子產業已形成諸多具有全球化影響的產業集群,但這些產業集群都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弊病。

(二)加大產品的研發力度,不斷優化出口產品的結構

我國的電子產品出口企業應該從提高產品的質量入手,不斷加快新技術的研發,注重培養企業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企業產品的技術含量,擴大自主品牌之路,從而盡可能的規避技術貿易壁壘。進一步調整出口電子產品的結構,研制生產我國自主生產的核心產品,不斷掌握核心技術,增強電子出口企業的競爭實力。

(三)加緊標準化建設步伐,及時掌控國外貿易壁壘新形勢

技術貿易壁壘就是標準化的制定與執行,在經濟全球一體化下,標準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我國的電子產品出口企業應該盡可能的完善產品技術標準水平,增強標準意義,不斷研究和學習他國的關于標準的相關技術。同時,要及時了解國外貿易壁壘的新動向和新形勢,以便國內電子產品出口企業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作者單位:濟南市半導體元件實驗所

參考文獻:

[1]婁勤儉.中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研究報告(2008年)[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

[2]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中國WTO報告[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3.

[3]易曉娟.歐盟技術貿易壁壘的狀況及我國的對策[J].國際貿易問題,2010,06.

第2篇: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體系范文

關鍵詞:技術性貿易壁壘;機電產品;出口

一、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發展現狀

自從1995年機電產品成為我國第一大支柱性出口商品以來,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發展迅速,已經連續12年位居我國出口貿易的首位。

由表1可以看出,機電產品出口總額逐年增加,由1995年的438.6億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5494.2億美元;占全國外貿總出口的比重也不斷提高,由1995年的29.5%上升到56.7%。但是,從增速來看,機電產品出口增速近幾年有所放緩。

二、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的影響

(一)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面臨的主要技術性貿易壁壘

目前我國機電產品的主要出口方向為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出口所面臨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主要是這些發達國家的技術法規、標準和認證等。

1、美國技術性貿易壁壘體系內容復雜,包括技術法規在內的標準就有5萬多個。美國目前有55種認證體系,其中對機電產品的主要有產品安全認證UL認證。UL認證涉及到防火設備、電器用具、電氣工程材料、船用設備、自動和防盜機械設備等,有“UL”標志的上述產品才能進口。除UL證之外,美國還有軍用 MIL、電磁兼容FCC等具有較大影響的認證體系。

2、歐盟是最早設置針對機電產品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地區。歐盟對機電產品主要實行CE認證制度,只有帶有CE標志的機電產品才能進入歐盟市場。CE標準對產品的技術細節、安全性、衛生和環保等方面做出了要求,涉及到的機電產品有電動工具、低壓電器、家用電器、音像設備、電信設備、移動無線設備、汽車等。對于歐盟各成員國市場上流通的大多數機電產品,還必須符合歐盟法規規定的低電壓指令(LVD)和電磁兼容指令(EMC)以及《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和《在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的要求。另外,歐盟內部許多國家對某些產品還要求單獨認證,如在德國,機電類產品的認證還有TuV認證、GS認證、VDE認證等。

3、日本JIS是日本國家級標準中最重要、最權威的標準,涉及機械、電器、汽車、鐵路、船舶、冶金、化工、紡織、礦山、醫療器械等幾十個行業。日本對機電產品設置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主要由技術法規和強制性JIS認證(如電器產品和煤氣用具等)構成。在電氣設備領域內,許多行業標準高于國際標準,當外國機電產品進入日本市場時,不僅要求符合國際標準,還要求與日本標準相符合。

(二)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的主要影響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它可以促進我國采用國際先進技術標準生產,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換代,提高產品質量,有利于提高我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在短期內對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的消極影響更為明顯。

1、限制了我國機電產品的出口,影響了產品的市場準入。我國最主要的貿易伙伴是美國、歐盟和日本,而這三個經濟實體正是對我國出口機電產品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主要國家和地區。比如,美國對電子產品進口設置了《控制放射性的健康與安全法》,對汽車指定《空氣凈化法》和《防污染法》,不達標的產品將拒之門外;歐盟CE標志是工業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通行證,拒絕未貼CE標志的產品入關;日本對機電產品的標準,其中許多都高于國際標準,不達標就不能進入日本市場。

2、增加了企業的出口成本,削弱了產品的價格競爭力。為了達到國際標準的要求,出口企業要改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生產環境,提高檢測水平,獲得和維持相應的國際認證,這些都要付出巨大的額外成本,因而削弱了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我國出口的機電產品,特別是彩電、空調器、微波爐、冰箱、洗衣機等在歐盟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歐盟WEEE和RoHS兩項指令涉及到10大類20萬種規格的機電產品,對我國機電產品的出口造成了嚴重影響。為了突破這兩項指令,我國企業要付出額外成本,包括設計綠色產品的成本、改換產品標簽的成本、產品標簽上價格標記成本及建立并完善回收體系的成本等,這些額外成本將使我國機電產品生產成本上漲10%。

(三)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原因

1、出口市場過于集中。我國機電產品出口方向主要集中于歐盟、美國、日本等國,據統計,我國出口商品近75%銷往這些地區,而它們恰恰是世界上科技水科最高、技術標準最嚴格的國家和地區。機電產品出口的地理方向決定了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將不得不直面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威脅。

2、機電產品技術水平落后。我國機電行業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一直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出口的質量和效益不高,高新技術產品、自主品牌等出口比例較小。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結構雖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缺乏有后勁的支柱性產品,附加值低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出口產品仍占主導地位。隨著全球機電行業技術水平和機電產品質量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面臨的技術性門檻也隨之提高。

3、對技術標準不夠重視我國缺乏一個健全完善的標準體系,標準總體水平低,與國際標準差距很大。目前我國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之間相互交叉,界限不清,令企業無所適從。同時,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傳送渠道,加之技術性貿易壁壘本身的不透明性,我國相當多的企業對貿易對象國的技術標準變化不能及時了解而遭遇出口限制。

三、我國機電產品出口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對策建議

(一)政府方面

1、完善技術法規體系。對技術法律和法規中違背國際慣例、與WTO協議相抵觸的部分,都應予以調整、修訂或廢止,對技術細節則通過引用或納入適用的標準來解決。針對現存法律法規的缺陷,填補空白、充實完備立法,特別是專門性技術法規,應盡快完善我國機電產品的技術標準及環保、質檢、包裝等方面的標準和法規。

2、完善預警機制。應完善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為主體的多層次預警機制,實現政府、企業和行業三方的良性互動。政府部門承擔整個預警機制的規劃協調工作,及時收集、整理、研究、跟蹤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最新動態,組織預警信息的風險評估,及時預警信息,幫助和指導國內企業突破壁壘。行業協會和商會要既面向政府又面向企業,通過申訴、立案、調查、論證、采取措施等步驟,形成一個行業和產品保護的快速反應機制。出口企業負責向政府部門或技術機構提出預警信息需求,并向政府部門和技術機構及時反饋以協助改進。

3、實施標準化戰略。一要適應出口貿易需要,調整標準結構。加快生產型標準轉變為貿易型標準的步伐,調整標準構成,由側重傳統工業的標準化轉向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標準化,由單純的技術標準轉向與管理標準化并重,還要盡量縮短制定標準的周期。二要推廣和采用國際標準,提高整體標準水平。凡是符合我國國情、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保護國家經濟和環境利益的國際標準或區域標準都應該加速采用為我國標準,使我國標準化體系與國際標準相兼容,盡快提高機電行業的整體標準水平。三要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加強國際合作和協調。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修改和協調工作,把我國的意見和要求充分反映到國際標準中去,力爭將我國已具優勢的機電產品的項目標準納入國際標準。另外,應當加強國際合作,與其他國家在標準制定和執行上進行溝通與協調,推進我國認證機構與國際權威認證機構的相互認可機制。

(二)企業方面

1、努力提升技術水平,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以質取勝是機電產品突破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根本途徑。為此,企業在技術引進的同時,要重視技術創新,完善創新機制,加大對研發的投入,重點開發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的機電產品,發展綠色機電產品,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主導產品,提升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2、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積極參與國際認證。企業要采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與國際標準相符的生產管理體系,加強和改善企業質量管理,強化經營全過程的環境控制和技術達標管理,將質量經營的理念貫徹到產品設計、生產、包裝、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還要增強認證意識,積極申請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3、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努力開拓新市場。在鞏固和深層次開拓現有發達國家市場的基礎上,大力開拓新市場,包括東歐各國、東南亞、中東以及拉美等,努力拓展暫時還不成熟的市場,這樣不僅可以減少由于出口市場過于集中而可能導致的出口波動風險,而且可以繞開部分國家嚴格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4、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繞過技術性貿易壁壘。除了直接跨越壁壘以外,機電企業還可以采取迂回戰術,實施“走出去”戰略,采取對國外市場直接投資等方式進行跨國經營,通過收購、兼并、投資等手段,在消費國就地生產、加工、銷售,讓“銷地”變“產地”。這樣可以降低成本,使出口商品適應和滿足進口國的要求,同時也可以加強對發達國家技術法規和標準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張錫嘏.外國技術性貿易壁壘及其應對[M].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

2、潘飛霞,阮明烽.我國機電產品出口所面臨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及對策[J].企業經濟,2007(2).

第3篇: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體系范文

一、我國無形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無形資產管理意識薄弱。我國許多企業的領導和管理人員無形資產管理意識淡薄,沒有把無形資產的管理制度納入有效的制度建設范疇。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沒有法律保護意識,無形資產開發后,不懂得申請專利、注冊商標、推廣新產品新技術;品牌保護意識淡薄。技術創新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若不加以保護,就會使企業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發明創造被其他企業所侵蝕。任何忽視和低估無形資產價值的行為,都必然導致無形資產流失。自加入WTO以來,從DVD、彩電、摩托車、數碼相機到MP3、芯片、汽車、電信的開發與研制,我國企業由于對無形資產管理認識不足,使其造成知識產權糾紛引發的經濟賠償累計超過10億美元,有些糾紛甚至對有些企業造成毀滅性打擊。

(二)無形資產評估缺乏真實性。在我國最早實現股份制的企業絕大多數沒有進行無形資產評估,現有企業股份制改造,同樣也沒計無形資產的價值,在和外商的合作合資中,對商業信譽、經營資質等無形資產沒有計價折股,使企業喪失了許多競爭機會。另一方面,無形資產的評估也不規范。評估機構受經濟利益驅動順應被評估單位需要作出的評估,也造成了無形資產流失和經濟損失。

(三)無形資產缺乏價值量化標準。目前會計核算不能真實地反映無形資產的價值變動。企業自創的無形資產理論上應包括企業為取得這些資產而發生的全部支出,但是無形資產的計量在實際操作中較困難。我國會計制度規定,自行開發并按法律程序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聘請律師費等費用記入無形資產,而對于無形資產開發費用和自創商譽則費用化處理,使企業自創的無形資產不能得到準確的確認,價值不能得到全面地體現,影響了對經營者業績的公正評價,進而導致投資人作出錯誤的投資決策。

(四)忽視無形資產的開發和利用。無形資產有效地使用能增加其價值。但是,由于企業缺乏無形資產增值的有利氛圍,許多企業沒有充分有效合理地使用無形資產,而是過度使用,或長期閑置不用。在企業合資過程中,許多優秀品牌通過折價入股后,被企業閑置不用,使其價值喪失殆盡。另外,企業長期不參與有利于提升自身形象的競爭,也削弱了其無形資產的價值。

二、加強無形資產管理的舉措

首先,加強無形資產權益管理,防止無形資產侵權行為。WTO總協定中的《知識產權協定》和相關條約以及我國《商標法》均采用注冊在先原則,即誰先申請商標注冊,商標權就授予誰。我國企業要保護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必須及時準確把握和運用優先權原則,享受優先權以增加商標注冊的成功機會《巴黎公約》規定,一個商標在本國已獲得合法注冊,則在其他成員國注冊也就不應被拒絕。因此企業要及時在國內外申請注冊商標來保護企業商標,以防止國外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的侵權行為。目前我國企業對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協議還不夠了解,對企業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意識仍然很淡薄,商標注冊滯后于外國,因而在進出口貿易中常常發生因出口產品侵犯外國專利而遭索賠現象。因此企業應高度重視無形資產權益,加強無形資產權益保護,充分利用國際公約,保護我國無形資產不受侵犯,同時防止無形資產侵權行為。

其次,加強無形資產營運管理,實現企業低成本擴張。無形資產的有效營運,是無形資產管理的根本目標。企業通過對所擁有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無形資產進行運籌和謀劃,可使其價值實現最大增值。無形資產的運籌和謀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一是利用延伸品牌價值。充分利用現有品牌、商譽研發、生產其他產品,幫助新產品順利上市,減少風險,品牌的延伸可進一步擴張和增加品牌價值。二是建立融資策略。運用無形資產的影響力和信譽度,拓寬融資渠道,吸收資金。三是建立擴張策略。企業要利用名牌效應、技術和管理優勢,通過聯合、參股、控股、兼并等形式實現資產擴張。四是實現企業的低成本擴張。企業可通過無形資產的投資合作,用品牌參與投資,與擁有先進技術的企業實行強強合作,優勢互補,通過產品技術的高科技含量使無形資產增值,實現企業低成本擴張。

第4篇: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體系范文

依托高校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現有教職工近200名,其中教授49名,擁有工程熱物理、環境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1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1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建有“潔凈煤發電與燃燒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火電機組振動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學院承擔國家“973”二級課題5項、國家“863”計劃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6項。

東大能源環保公司在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設立了技術研發中心,開展能源環保領域內相關技術課題的研究與開發,提供工程項目的關鍵技術服務。公司每年拿出部分盈利投入到公司的研發中心,以鼓勵促進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從而形成從科研開發到科技成果產業化,進而開發新成果的良性循環機制。自公司成立以來,能源與環境學院聯合東大能源環保公司申報并獲批5項江蘇省及南京市科技項目,共獲得政府資助300余萬元。中心研發的“大型濕法煙氣脫硫技術”、“干法半干法煙氣脫硫技術”、“生態混凝土”、“城市生活垃圾與煤循環流化床混燒及尾氣凈化裝置”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并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863”項目。

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強大的科研實力為東大能源環保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而科技成果產業化工作又提升了學院的科研水平和在產業界的影響力,使學院吸引了一批國內著名大學優秀畢業博士生。校企雙方合作良好,實現了互利雙贏。

技術創新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隨著國內外生產環保產品的企業大量涌現,環保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公司認識到,持續的技術創新能力是企業從容應對競爭的惟一選擇。

近年來,公司瞄準國內垃圾焚燒這一大市場,在國外和自身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國內垃圾的特點,提出了適合我國垃圾特性的第二代垃圾焚燒工藝,即采用城市生活垃圾循環流化床低溫氣化和高溫熔融焚燒技術。

目前,國內建成的工業脫硫裝置和大型工業示范性脫硫工程,其技術與設備絕大多數是引進國外的。針對這種脫硫技術情況,東大能源環保公司充分發揮科研設計部門、高等院校的技術優勢,加大煙氣脫硫技術開發研究力度,以提高煙氣脫硫技術水平,加速煙氣脫硫技術及脫硫設備的國產化進程,共同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煙氣脫硫技術。

在水處理技術方面,公司致力于研究開發能有效減少環境負荷,對調節生態平衡具有積極作用的新型環保材料――生態混凝土。

公司已與大唐集團、蘇源集團等知名企業開展了廣泛而富有成果的合作,已完成30余項煙氣脫硫工程、40余項工業廢水處理工程、20余項環境生態治理工程,取得極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了高校科研技術成果的產業性轉化和發展。

東大能源環保公司十分注重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開發。在吸收國外前沿技術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實情,成功推出了“飛灰底飼循環流化床的回料控制器”、“噴射鼓泡法用脫硫脫硝吸收液”、“植生型生態混凝土制備技術”等30多項技術,獲得7項國家專利,目前正在申請4項專利。公司自主設計研發的“城市生活垃圾與煤循環流化床混燒及尾氣凈化裝置”通過江蘇省科技廳的技術鑒定,被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這些為市場所青睞,并能激發潛在市場需求的高端產品與技術,確保了公司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和競爭優勢。

公司與國內數家大型脫硫公司合作開發“燃煤電廠濕法煙氣脫硫研究開發”項目。該項目的研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既適合中國國情,性能優化,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又有保障,還具有一定的經濟性。公司的技術研發中心在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開發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保證了科技與市場、企業與高校之間的有效聯動。由此,公司建立起一套以科技為依托、以創新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產業化為核心的,集合產學研功能的經營管理和創新體系。同時,通過和國內大型企業集團的技術合作,提升了公司在行業內的影響力,擁有了在技術上和國內著名大公司同等的發言權。

保護環境服務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

東大能源環保公司實施的垃圾氣化熔融處理技術項目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減少城市垃圾堆放、提高發電量,并能有效抑制二惡英。推動垃圾發電技術的發展,也能促進國家在固體廢棄物污染治理方面的科技發展,帶動當地環保產業以及機械制造、自動控制、防腐材料和建筑材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擴大就業量,繁榮經濟,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公司通過與研發中心全力配合,積極消化吸收世界先進技術,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圍繞煙氣脫硫、脫硝、除塵三個核心主線研發出了一套完善的工藝體系,同時,還開發出適合中國國情的小機組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的處理工藝。該技術社會效益十分巨大,對大氣環境的改善作用明顯,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大勢下,公司將采用全新的資金籌措、項目建設及運營模式進行運作,通過技術創新及集約化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項目建設投資和運行維護費用,為政府和公眾提供經濟、高效的專業化服務,為維護人類生存環境,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再接再厲做世界一流的能源與環保企業

科技創新對于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東大能源環保公司作為一家典型的以高校為技術依托的創業企業,確立了“自我為主、技術創業,以國際先進水平為參照點,著力培育自己的核心技術”的工作思路。公司依托東南大學的技術優勢、信息優勢,提出了以技術創新取勝的市場競爭策略,建立了一套市場快速反應機制。

公司依托民營企業的管理優勢和靈活的機制,引進職業經理人,推行現代企業制度,構建起ISO9001-2000質量認證體系,樹立質量第一、建百年工程意識,建立內部激勵和競爭機制,尊重培養人才,努力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構筑起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管理體制和極富活力的內部運行機制。

公司分工明確,學校科技人員在公司主要負責成果的產業化工作,一旦科技成果完成產業化后,將回到實驗室繼續從事研發工作,以保證學科隊伍的穩定和學科的可持續發展。而企業的經營則由職業經理人負責。通過這樣的安排,使企業的技術團隊和經營團隊雙方充滿了信任感,對企業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公司2003年的增資擴股完全由核心團隊出資正說明了這一點。通過雙方的真誠合作,優勢互補,使公司形成了強大的技術實力和企業管理及市場營銷能力,有力的推動了企業的協調發展,是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

第5篇: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體系范文

第一節 引言 1

第二節 我國農產品貿易現狀 1

第二章 技術性貿易壁壘產生的背景、原因、特點和形式 4

第一節 技術性貿易壁壘產生的背景和原因 4

第二節 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特點和形式 5

一、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特點 5

二、表現形式 6

第三節 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最新發展 6

一、地位越來越高,作用越來越大 6

二、新的形式不斷出現,涉及范圍越來越廣 6

三、與標準、專利結合密切,技術含量越來越高 7

四、采用國際標準與合格評定程序,強制性要求越來越高 7

第三章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 8

第一節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 8

一、農產品國際貿易持續逆差 8

二、農產品出口市場范圍不斷縮小 8

三、技術性貿易壁壘降低了我國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 9

第二節 我國農產品出口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原因 9

一、外部原因 9

二、內部原因 9

第四章 我國應對農產品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策略 11

第一節 政府的政策選擇 11

第二節 企業的應對政策 13

參考文獻 15

致謝 16

 

第一章 我國農產品的貿易現狀

第一節 引言

技術性貿易壁壘具有廣泛性、復雜性、隱蔽性、靈活性等特點,正逐步成為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進行本國農產品貿易保護最常用、最有力的政策性貿易保護工具。我國加入WTO之后,隨著農產品市場進一步開放,我國農產品與國外農產品的競爭更加激烈,受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第二節 我國農產品貿易現狀

農產品對外貿易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保持一些傳統農產品出口增加的同時,逐步增加高附加值農產品的出口,從而帶動了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隨著WTO 自由化進程,傳統貿易壁壘對國際貿易所起的作用逐漸削弱,而技術性貿易壁壘(TBT)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日益明顯。我國是農產品的生產大國,但并不是農產品出口大國。自2001年至2008年,我國農產品出口持續增長,年均增長率為13.73%。盡管我國的農產品出口受到世界糧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影響,但是中國農產品進出口額不僅連續9年增長,而且保持較高的增長率。然而農產品進出口逆差卻由2007年的43.7億美元急劇上升至2008年的181.6億美元,增加3倍多。2008年我國農產品出口增長放緩,進口高速增長,貿易逆差快速擴大。我國農產品進出口總額為991.6億美元,同比增長27.0%。其中出口額為405.0億美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17.9%下滑到9.4%;進口額為586.6億美元,同比增長42.8% 。2009年1~11月,我國農產品進出口總額為816.1億美元,同比下降10.5%。其中出口351.1億美元,同比下降4.4%;進口465.1億美元,同比下降14.6%。貿易逆差為113.9億美元,同比下降35.7% 。當前我國農產品貿易呈現如下特點:

(一)農產品出口增長速度慢,占出口總額比重不斷下降。我國農產品出口增長速度緩慢,2000年農產品出口同比增長為15%,到2007年也只是增長到17.9%。農產品出口占全國出口比例也不斷下降,從2000年的6.3%下降到2008年的2.8%。

(二)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出口增長較快。中國的勞動力密集型農產品出口自入世以來取得了較快的增長,谷物類對外貿易呈現為凈出口。隨著我國農產品出口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水產品、畜禽、水果、蔬菜、花卉等優勢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將會迅速提高,勞動密集型農產品成為拉動我國農產品出口持續增長的主力。

(三)農產品出口結構不合理,初級產品比重遠高于深加工產品。我國農產品的出口以加工程度低、附加值較小的初級產品為主,深加工能力不強,初級產品比重達到80%,深加工產品僅有20%。如2008年水產品出口額106.1億美元,占全部農產品出口的10.7%。發達國家農產品的深加工品占其總生產量的90%以上,加工轉化后產值增加2-3倍,而我國農產品加工量只占其總生產量25%左右,加工產值只增加30%左右。另外,我國農產品出口結構不合理,影響了我國農產品貿易的整體品質和收益。隨著農產品出口的增加,我國也逐步提高了深加工產品出口的比重,如2005年農產加工品出口85億美元,占全部農產品出口總額的比例提高到31.4%,水產加工品出口19.3億美元,占9.2%。

(四)農產品貿易持續6年貿易逆差。我國農產品貿易自2004年起連續6年出現逆差。2008年我國農產品出口增長放緩,進口高速增長,貿易逆差快速擴大,成為中國歷史上農產品對外貿易逆差最大的年份。

(五)亞洲仍是我國農產品第一大出口市場,對歐洲及北美洲出口市場份額有所增加。2008年農產品主要出口市場為日本、歐盟、美國、東盟、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韓國,分別出口76.9億美元、62.7億美元、51.3億美元、45.8億美元、36.3億美元、29.1億美元。其中,對日本和韓國出口同比下降8.1%和12.1% ,所占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為19.0%和7.8% ,較上年分別下降了3.6個百分點和2.0個百分點。對歐盟、美國、東盟出口同比分別增長了16.0%、16.1 %和16.0% ,所占比重分別為15.5%、12.7%和11.3% ,較2007年分別提高了0.9、0.7和0.6個百分點 。

(六)我國農產品貿易仍然以東部為主。東部地區農產品出口占全國農產品總出口額的三分之二以上。雖然2008年中、西部地區的出口增長幅度比東部地區大,增長比值為中部21.75%、西部13.16%和東部9.27%,但是東部地區的出口額仍然居于主導地位。

(七)農產品經營主體結構呈外商投資企業出口比重上升,國有企業出口比重下降,經營模式呈分散狀態。我國農產品出口過去一直由國有企業集中統一經營。近年來在農產品出口中仍占主導地位,但逐漸弱化。同時,外商投資企業出口農產品的地位逐漸上升。此外,我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仍然是極其分散的農戶,這種分散經營模式不易形成規模效益,不利于成本的減少和資源的合理配置,制約了我國農產品貿易的持續發展。

 

第二章 技術性貿易壁壘產生的背景、原因、特點和形式

第一節 技術性貿易壁壘產生的背景和原因

隨著貿易自由化,全球一體化的不斷加深,在國際貿易領域,數量限制和高關稅已經成為歷史。WTO各成員國原則上已不能使用通過限制數量和高關稅為國內產品提供保護。技術貿易壁壘正成為發達國家保護本國產品的新手段,對各國產生深遠影響,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國際貿易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同時,貿易壁壘也體現了消費者對產品安全和質量的更高的要求,對環保的重視程度越來越 高。這對于廣大的發展中國家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技術性貿易壁壘(TBT)是指一國或區域以維護國家或區域安全、保障人類健康和安全、保護動植物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防止欺詐行為、保證產品質量等為由而采取的有關產品特性、生產方法、檢驗程序、標簽、包裝等要求的強制性或自愿性的技術措施 。農產品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技術性貿易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農產品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法律政策上的合理性而成為技術性貿易措施中最隱蔽的貿易保護工具之一。這些措施對其他國家或區域組織的產品進入該國或該區域市場產生影響。TBT領域的農產品技術壁壘主要是對農產品的質量、等級、成分、與安全無關的標簽、與安全無關的包裝及合格評定等方面的要求。而SPS 領域的農產品技術壁壘主要是對農產品的安全性要求,如農獸藥殘留、有毒有害物殘留、動植物疫病等。

目前,技術性貿易壁壘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實行農業保護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從近年來中國農產品出口的情況來看,技術性貿易壁壘已直接使中國的農產品出口遭受巨大損失,其擴散效應造成的間接損失更是難以估計。與其他貿易限制措施不同,技術性貿易壁壘,尤其是農產品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隱蔽性,一旦出現,影響巨大,而且損失很難避免。

技術性貿易壁壘是非關稅壁壘的主要形式,關稅壁壘和配額許可證等非關稅壁壘的弱化,為技術性壁壘提供發展空間。由于人們的環保、安全和健康意識的空前提高,為了維護本國的利益,各國采取了各種措施,從而形成了越來越多的技術壁壘。高科技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比例迅速提高,貿易中所涉及的技術問題日益復雜,也構成了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高精度的檢驗、檢測技術快速發展,為發達國家限制進口提供了依據,形成了事實上的技術壁壘。另外,技術密集型產品與勞動密集型產品之間的差異產生技術壁壘。

第二節 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特點和形式

一、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特點

(一)內容上的廣泛性。從產品角度看,TBT不僅涉及資源環境與人類健康有關的初級產品,而且涉及所有的中間產品和工業制成品,產品的加工程度和技術水平越高,所受的制約和影響也越顯著;從過程角度來看,TBT包括研究開發、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銷售和消費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從領域來看,已從有形商品擴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務貿易、投資、知識產權及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表現形式也涉及到法律、法令、規定、要求、程序、強制性或自愿性措施等各個方面。

(二)結構上的系統性。技術性貿易壁壘是一個系統,不但包括WTO《貿易技術壁壘協議》規定的內容,而且還包括《衛生與植物檢疫措施協議》、《服務貿易總協定》等規定的措施;《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議》、《補貼和反補貼措施協定》、《農業協定》、《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等都對環境問題進行了規定。除WTO以外的其他國際公約、國際組織等規定的許多對貿易產生影響的技術性措施也都屬于技術貿易壁壘體系的范圍。

(三)形式上的合法性。技術性貿易壁壘以維護國家安全、保障人類及動植物的生命及健康與安全、保護環境、防止欺詐行為、保證產品質量為訴求,具有合理性。并且,技術壁壘一般是以WTO《TBT協議》為依據,這使它又具有合法的形式。TBT就是抓住了現代社會中人們普遍關注生活質量、關注生態環境的心理,使自己披上合法的外衣。目前國際上已經簽訂了150多個多邊環保協定,發達國家也在積極制定技術標準和技術法規,為技術性貿易壁壘提供法律支持。

(四)保護方式的隱蔽性和靈活性。第一,技術貿易壁壘與其他非關稅壁壘如進口配額、許可證等相比,不僅隱蔽地回避了分配不合理、歧視性等分歧,而且各種技術標準極為復雜,往往使出口國難以應付和適應。第二,技術貿易壁壘措施沒有限制在哪個國家,一視同仁,不存在配額問題,而且技術貿易壁壘措施是以高科技基礎上的技術標準為基礎,科技水平不高的發展中國家難以做出判斷。第三,TBT措施廣泛地利用安全、衛生及環境標準作為限制進口的武器,很容易把人們的視線從貿易保護轉移到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上,具有更大的隱蔽性。

(五)實施效果的不公平性。由于經濟技術水平的差異,發達國家制訂的技術標準和措施往往是發展中國家難以達到的。這些貌似公平的技術標準實際上形成了貿易保護的措施。

二、表現形式

頒布各種強制性的技術法規 ;制定苛刻的技術標準;推行嚴格的合格評定標準;利用工業產權、 知識產品形成技術保護;其他形式的技術壁壘。

 

第三節 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最新發展

一、地位越來越高,作用越來越大

TBT是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手段,隱蔽性強,影響范圍大。以美國為例,其TBT大都以保障消費安全、保護環境及國內市場秩序、維護國家安全為出發點,幾乎涉及到美國社會及公共生產、生活的每個層面,成為美國法律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而且多屬強制性法規或標準之列,法律地位越來越高。而且,TBT往往產生連鎖反應,由一個產品涉及到相關的所有產品,從一國擴展到多國。

二、新的形式不斷出現,涉及范圍越來越廣

新技術性貿易壁壘在不斷的擴大化,其既涉及國際或區域性協議以及國家法律、法令、規定、要求、指南、準則、程序等強制性措施,也包括非政府組織等制定的自愿性原則。我們以美國技術性貿易壁壘體系為例,美國針對每一種產品,包括其生產與進口行為,基本上都訂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或標準;并以標準、檢測、標識及認證等手段,為進口產品設置高門檻及繁雜的檢驗手續。

 另外,通過法律、法規和強制性認證等設限,包括安全、防恐、衛生、包裝標識、信息技術、環保、社會、綠色等,新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形式不斷出現。除了TBT 協定內容外,還包括SPS 協定、TRIPS 協定 、GATS  綠色條款等內容,以及WTO 之外由國際社會簽署的與環境和資源等問題有關的國際條約中與貿易有關的內容。

三、與標準、專利結合密切,技術含量越來越高

技術性貿易壁壘主要是指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其中標準是重中之重,它既是技術法規的基礎,又是合格評定程序的依據。專利的超前性與標準相輔相成,專利是標準的基礎,是形成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有效手段。發達國家認為誰控制標準制定權,誰就主導市場。國際技術性貿易壁壘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以知識產權作為技術支撐, 通過對技術標準的控制,將標準與專利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專利技術為依托形成技術標準體系,促使他人使用他們的專利。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促進世界各國參與國際不完全競爭市場博弈的產品技術構成的升級,帶動各國建立相應的高技術壁壘,導致各國所采用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不斷升級。

四、采用國際標準與合格評定程序,強制性要求越來越高

為了避免技術性貿易壁壘成為對國際貿易構成不合理的壁壘,WTO 制定了《良好行為規范》,協調各國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建議各國采用國際標準,為此國際標準化組織也制定了數以萬計的國際標準和法規,并積極推廣使用,使越來越多的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趨于統一,目前越來越多的國際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被各成員方采用,而且國際標準已經日益成為解決爭端的重要依據。比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ISO9000 質量體系標準和ISO14000 環境管理體系已經成為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在TBT 領域里,有許多是自愿性的措施,比如ISO9000、ISO14000、各種環境標志認證、HACCP認證 、有機食品認證等,以生產者自愿為原則決定是否申請認證。但近年來,有些自愿性措施正在與強制性措施結合并有向強制性法規方向轉化的趨勢。

 

第三章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

第一節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

一、農產品國際貿易持續逆差

 我國自2004年以來,已經連續6年呈現貿易逆差。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有90%的農產品出口企業受到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技術性貿易壁壘給國際貿易造成的障礙占關稅等各種壁壘總的比重,從20%上漲到近80%。 國外對我國農產品出口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壁壘形式涉及的品種多、范圍廣,導致我國農產品的外貿出口額大大減少。

 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等國外技術壁壘制約, 2006年前三季度我國農產品出口增速放緩,進口大幅增長,逆差規模擴大。政府、企業和行業協會等所采取的各種應對措施在第四季度方見成效,農產品進出口額有所增長,逆差規模縮小。據農業部統計,2006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總額為634.8億美元,同比增長12.8% ,其中出口314.0億美元,增長13.9%;進口320.7億美元,同比增長11.7%。我國農產品貿易逆差仍為6.7億美元。

二、農產品出口市場范圍不斷縮小

我國農產品主要的外貿出口集中在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和東南亞等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其中亞洲是我國主要的農產品出口市場,約占出口總額的70%以上;歐洲是第二大市場,約占出口總額的15%;北美洲是第三大市場,約占市場份額的8%,而這些國家和地區正是技術質量標準先進的國家。隨著我國與這些發達國家進出口貿易的發展,他們對我國出口的農產品在質量和技術標準等方面要求越來越嚴格,技術性貿易壁壘體系也越來越健全。而我國出口的農產品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發達國家制定的標準,從而使我國農產品的出口市場范圍不斷縮小。

三、技術性貿易壁壘降低了我國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

產品競爭力的強弱是一個國家在世界貿易中能否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性因素。同樣,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也是評價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以及獲利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指標。雖然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的決定因素是產品自身的質量、成本等因素,但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國外消費者形成對我國農產品的負面印象,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出口的成本,其結果是直接造成了我國農產品出口相對的減少,導致其出口競爭力的持續下降。

第二節 我國農產品出口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一)國際貿易競爭的加劇和全球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近年來,自然災害頻頻發生,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人們對健康的認識不斷提高,對食品的安全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各國為了保護本國市場,紛紛利用世界貿易組織關于環境保護的例外條款,在環境保護上做文章,通過頒布實施嚴格的環保法規和相對苛刻的技術標準,從而限制了我國農產品的出口。

(二)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強化。我國的農產品出口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的產品上,農產品的低價正是我國的比較優勢所在,使得農產品能大量進入國際市場。目前我國農產品中的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已經得到一些國家消費者的認可,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這就勢必會對進口國同行業發展構成威脅。這些國家為了保護本國行業,于是制定的條件多十分苛刻。

二、內部原因

(一)初級產品比重大,產品的附加值低。我國農產品的加工,特別是深加工由于企業的整體素質不夠高,大部分農產品以原料或者初級加工產品的形式在貿易流通,而且大部分農產品包裝簡陋,造成價格不得提升,產品附加值低。此外,出口企業為了爭奪海外市場,不惜成本,競相壓價,使得出口商品的價格持續下跌。企業的效益流失,同時也誘發了進口國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

(二)出口農產品的產品結構與市場結構不盡合理。一方面,產品結構失衡,特色產品少,競爭性產品多。相對于高檔、特色農產品而言,我國出口的中低檔產品無疑是貿易技術壁壘沖擊的主要對象。另一方面,市場結構失衡,市場風險集中。我國農產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是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發源地,其政策法規比較系統和完善,而且要求嚴苛。

 

 

第四章 我國應對農產品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策略

第一節 政府的政策選擇

政府應積極參與各種國際活動,特別是在新一輪的WTO談判中,表明我國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原則立場,并加強信息搜集,建立預警系統。政府相關部門應在其主要的出口市場,有效地收集和有關信息,特別是一些正在進行暗箱操作的,應該做到早預測、早辨別、早分析、早評估、早報警、早公布、早采取應對措施。

一、加強對WTO規則的研究,有效利用有關彈性規定和保障條款

(一)組織力量對TBT協議進行認真研究,有效利用TBT協議的技術法規,包括實現正當目標的規定;研究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的制定、批準和實施方面的具體要求,以及成員國應享有的權利;研究如何充分應用TBT協議中在信息援助上對發展中國家成員的特殊待遇和區別待遇,爭取獲得更多的技術援助和照顧;研究TBT協議中關于磋商和爭端解決條款的內容、程序及規定,以維護企業正當權利;研究在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方面,在國際貿易中設置技術壁壘的要 求;積極利用我國技術法規、標準及合格評定程序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充分利用WTO/TBT有關規則研究制定有利于我國產品發展、制約出口、保護民族工業的苛刻要求。

(二)建立現代化WTO/TBT服務體系,完善應對技術壁壘的預警機制。重視各國技術標準、法規及政策措施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權威、高效、開放、便捷”的標準、技術法規、合格評定情報網,設立高效的咨詢機構;擴大情報資料來源。

(三)充分利用WTO/TBT有關條款,特別要用好用該協議的“例外條款”。首先要學會運用WTO的最惠國待遇原則、國民待遇原則、非歧視原則以及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保障出口產品在出口國家或地區享有平等待遇。其次,在積極引導出口企業消除或減少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同時,學會應用WTO/TBT條款的正當目標要求,即:在涉及到國家安全、防止欺騙、保護動植物生命和健康、保護環境、保護人身健康和安全等方面采取正當的防護措施,保護自己的民族工業和國內市場;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于國際市場接軌的正當貿易技術保護體系,有效防止低質進口產品充斥國內市場。此外,我們開可以充分利用WTO的透明度原則,建立起聯系快捷的世界性信息網絡,及時了解國際標準化組織,區域標準化組織、以及主要貿易締約國的標準化工作計劃,作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有權對成員國正在制定的標準或其提供的標準草案及時提出意見,以保護本國企業的利益。

(四)重視人才的培養與引進。世界貿易組織經過多年的發展,在貿易政策審議、爭端解決、服務貿易自由化、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體系,涉及的大量復雜的貿易規則及相關法律問題,專業性要求很高。在技術性貿易壁壘方面更是如此,不僅涉及諸多技術問題,而且涉及行政管理問題,專業性,技術性和政策性都很強。這就需要加大對技術性貿易政策知識的宣傳、培訓與普及力度,加快建設咨詢服務體系,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咨詢隊伍。

二、盡快建立并不斷完善標準化體系及認證體系,建立我國技術壁壘保護體系

(一)充分利用標準化手段,支持競爭,沖破技術性貿易壁壘。進一步加大采用國際標準的力度,與國際接軌;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爭取主動權;轉變觀念,加快我國標準化體制改革。

(二)大力推行國際認證,取得國際市場“通行證”。采用IS09000系列標準,使國內企業積極邁向國際市場;推行ISO14000體系標準認證,與國際環境接軌,發展綠色經濟;推行認證體系的互相認可制度,提高消除技術壁壘的有效性;積極利用條碼技術,信息技術為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保證。

(三)加快我國技術法規體系的建設。針對加入WTO的新情況,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建立健全技術法規和標準體系,并適時構筑我國國內貿易技術壁壘體系,在涉及安全、衛生、健康、環保等諸方面制定強行性標準,制定和實施對國外相關技術產品有一定針對性、抑制性和限制性的有關法律、技術標準和檢驗制度,把未達到技術標準的產品拒于國門之外,同時使用外國因害怕報復而盡量減少歧視性的技術規定。具體措施包括:按照TBT的規定,明確可以制定技術法規的設計的領域和范圍;確定技術法規的形式和種類;明確技術法規制定、批準的權限;盡快研究如何使現有強制性標準成為技術法規的組成部分;對現行的技術法規進行全面清理、充分、協調。

三、提升產業結構

調整農業種植業結構中國農業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長期戰略,應該選擇積極參與國際化進程的競爭性發展戰略:充分發揮中國農業的比較優勢,以促進傳統農業發展戰略的改變,實現從自己自足型農業向市場競爭型農業的轉變,從增產型農業向質量效益型農業轉變,從依靠傳統技術轉向傳統技術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轉變,從勞動密集型向勞動密集與資本和知識密集相結合的轉變,從依靠資源消耗型的增長方式向重視生態保護、可持續性發展的增長方式轉變。

第二節 企業的應對政策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入世后中國市場經濟正式與國際接軌,中國企業也面臨著加快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從企業入手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其實很具有針對性,具有最迅速的效果。并且,宏觀層面的種種調整措施也是最終為企業服務的,企業針對自身制定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方法和計劃,是當務之急,也是改革發展不容回避的階段。

一、強化標準意識,培育創新能力

(一)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從根本上提高我國企業技術水平的競爭力。一方面,要切實做好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工作,要真正掌握引進技術的先進之處,為我所用,并在其基礎上發展自身的技術。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的科研創新能力。歸根結底,不管是吸收先進成果,還是在其基礎上加以創新,都需要一定的科研水平與能力作為保障,都需要依靠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只有真正具備了“造血”功能,才能擺脫輸血的依賴。

(二)全面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企業的經營質量,改善管理水平是企業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時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企業可以采用國外先進的質量管理標準,獲得質量體系認證,從而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時,獲得對方的信賴,突破技術性貿易壁壘。

(三)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一個優秀的企業固然要有卓越的技術、一流的質量和出色的管理,企業對社會的作用與貢獻也是非常值得考慮的因素,因此,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全球問題的今天,企業最大的社會責任感莫過于環境保護了。企業在考慮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要同時考慮到保護環境,保護人類健康以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理念,讓企業獲得長足發展,為廣大消費者所信賴。

二、熟悉目標市場國的有關規則和標準

目前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地區)美國、日本、歐盟也同時是我國重要的貿易伙伴,上訴地區憑借其自身的經濟、技術優勢高筑技術壁壘,成為影響我國出口的重要因素。而且各個國家技術壁壘側重點各異,且具有很多具體的環節和規定。所以我國企業要對自己的目標市場加以鎖定并研究。

三、了解國外實施技術壁壘的一般程序

充分了解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規則,尤其掌握其程序和步驟,對于我國企業更好的應對技術性壁壘,維護自身利益時十分重要的。由《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爭端解決規則及程序的諒解》等協議可以歸納技術壁壘的一般程序為:技術性法規與 標準的制定、采用和實施—合格評定程序—信息的獲取、技術協助以及發展中國家優惠待遇—爭端解決程序。通過對這些基本程序的了解,能夠盡可能的減少面臨的技術壁壘時遭受的無謂損失。

 

【參考文獻】

[1] Ping Zhao. The External Factor Constraint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and Countermeasures[J].World Rural Observations 2009;1(2):73-76

.IEEM,2008,1-3:1600-1604

[3] Yuzhong Li. The adverse influence on Chinese agricultural export of foreign technical barrier and its countermeasure.Journal of Heze Universtiy 2007;8:61-65

[4]王英.發展對外直接投資是突破農產品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有效途徑[J].農業經濟問題,2008(7):93-96

[5] 宇方成.基于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農產品貿易結構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7,(8):99-103

[6] 黃冠勝.農產品技術性貿易壁壘及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7,(5):18-22

[7]陳湘霞.技術性貿易壁壘(TBT)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法律對策[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05.

[8] 宋宇. 技術性貿易壁壘中的非政府行為研究[J].國際貿易題,2003,(3):19-23

[9] 王稚琳.技術性貿易措施對發展中國家福利影響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05(4):57-60

[10] 齊欣,岳晉峰.標準制度互認機制與發展中國家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突破[J]. 國際貿易 2005,(6):36-40

[11]王江,龔麗等. 構建我國農產品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體系的框架[J].農業經濟問題,2006(5):65-68

[12] 余倩倩,張曉濤等.中國農產品出口受制于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原因及對策[J].世界農業,2004,(2):7-9

[13] 謝娟娟. 技術性貿易壁壘研究-理論、實證、對策[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159-167

[14]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解決國際貿易爭端協調委員會編. 應對國際貿易爭端服務手冊[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181-182

[15]王琪.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研究[J].今日南國,2009,(05):92-93

[16]夏合群.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基礎金融危機背景的分析[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9,(10):52-59

[17]王中豪.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最新發展及其對中國農業的影響[J].農產品加工,2009,(2):57-67

[18]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2009年1~11月我國農產品進出口情況[N].農民日報,2010-01-19(005)

[19]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2008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情況[J].農產品市場周刊,2009,(09):46-47

[20]徐睿霞. 試析外國對華農產品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突破策略_基于美國_歐盟和日本經驗的借鑒[J].商場現代化,2009,(1):19-21

97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 夫妻免费无码v看片|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 免费体验区试看120秒 | 欧美精品一本久久男人的天堂| 国产男女乱婬真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超级大爆乳奶牛被调教出奶水| 国产熟妇搡bbbb搡bbbb| 国产精品乱码高清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东北老女人高潮大叫对白| 人妻 日韩 欧美 综合 制服| 国产卡一卡二卡三无线乱码新区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av无码|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99在线 | 亚洲|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1|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视频| 国产 在线 | 日韩| 日本精品网|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日韩毛片免费| a级日本理论片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无中无码| 91系列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不卡| 中文字幕日本女优在线观看| 美女黄频视频免费国产大全| 欧美又粗又大又硬又长又爽视频 | 先锋资源久久| 亚洲国产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 久久精品视频按摩| 国产女人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