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區塊鏈與資產證券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我國隨著互聯網高速發展起來的三位巨頭:百度、阿里、騰訊,分別掌握著中國的信息搜索、信息交易、信息交流。它們憑借技術、用戶及流量的優勢,構建起了三個龐大的互聯網商業帝國。
然而在科技領域里,技術的更迭可能隨時會讓一個巨頭倒下。曾經手機領域的霸主諾基亞因為沒有跟上智能手機系統的潮流,從巔峰時期的2000億歐元市值到最后落得被微軟以72億歐元收購。顛覆者Apple也不負眾望,市值首次突破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最值錢的公司。
近些年來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有望重新構建人類的信任網絡,并像互聯網一樣徹底改變人類社會活動的形態。雖然目前區塊鏈領域的戰火還未全面燃起,以BAT為代表的國內互聯網巨頭們也都加緊在版權、溯源、金融、硬件、底層技術等方面進行戰略布局,以應對區塊鏈技術帶來的沖擊。
01
百度全方位發力
在BAT當中百度勢微已是不爭的事實,截止9月18日百度市值僅為762.04億美元,而其競爭對手阿里巴巴為4086.54億美元,騰訊為4319億美元。實際上百度已經掉出了第一梯隊,甚至有被京東、網易趕超的可能。
為此,作為百度的掌舵人李彥宏,大幅進行改革創新。除了all in人工智能,開發PaddlePaddle、DuerOS 和 Apollo 等AI平臺以及百度的自動駕駛,還對區塊鏈領域進行了深度探索。
近日百度旗下北京鼎鹿中原科技公司注資5000萬元成立了度鏈網絡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網絡包括區塊鏈技術研發、技術轉讓及技術應用服務、網絡游戲研發及運營、電子競技游戲軟件開發、咨詢及銷售等。
“度鏈”落地,百度似有大力發展區塊鏈業務之意,以轉型為高科技公司來脫離現有搜素引擎——廣告的傳統營收模式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其實早在2016年,百度就開始低調布局區塊鏈領域的應用。
(圖片來源:區塊鏈研習社)
布局區塊鏈金融平臺,是百度重要的戰略之一。2017年5月,百度金融同佰仟租賃、華能信托聯合發行場外區塊鏈技術支持的ABS項目。8月17日,“百度-長安新生-天風2017年第一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獲得上交所批準通過,成為國內首家公募機構發行的ABS。
ABS全稱是資產支持證券化,以項目所擁有的資產為基礎,以項目資產可以帶來的預期收益為保證,通過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來募集資金的一種項目融資方式。
利用區塊鏈技術保證金融資產的透明性,成為ABS市場的創新趨勢。區塊鏈與ABS的相結,有效保障了底層資產質量真實性,有助于解決交易各方的信任問題。
此外,百度也推出了自己的區塊鏈開放平臺 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用戶可依據企業實際業務場景,對區塊鏈各項目屬性、模板和機制進行定制及靈活配置。成功應用于信貸、資產證券化、資產交易所等業務,實現資產的透明性和可溯源性。
在C端場景方面,百度此前推出了一款名為區塊鏈寵物狗“萊茨狗”。該項目是百度在區塊鏈應用領域的全新嘗試,利用區塊鏈技術,能夠保證每只萊茨狗的唯一性。萊次狗并不具備現金交易功能,未來用戶可通過使用百度內部產品獲得微積分。此外,用戶必須通過百度錢包進行實名認證,這將增加用戶與百度各線產品的粘性。
雖然如今百度全力布局區塊鏈,已經擁有了云計算、智能合約、版權、底層網絡、游戲5個方向的區塊鏈產品,但對于想要依靠區塊鏈技術翻身的百度來說還是不夠的,需要有真正具有顛覆性的產品出現,就如同蘋果手機一樣真正改變世界。
02
阿里巴巴專注區塊鏈+生活
作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馬云非常看好區塊鏈技術。馬云表示,區塊鏈不是泡沫,但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不是用來炒作的,而是一個解決方案,解決數據和隱私安全的解決方案,為社會創造價值。
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聯合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了“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前100名)”。報告顯示, 中國在區塊鏈專利的增速遠超過美國,領先全球。前100名中,中國入榜的企業占比49%,其次為美國占比33%;阿里巴巴以49件的總量排名第一。
阿里在區塊鏈領域的布局,主要還是聚焦在區塊鏈+生活領域。2016年7月,螞蟻金服將區塊鏈技術首先應用于支付寶的愛心捐贈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可溯源性,有助于解決社會公益領域透明度和信任度的問題,讓每一筆款項的具體去向都記錄在區塊鏈上。
此后的兩年時間,阿里數次,先后與普華永道合作,打造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應鏈,與江蘇常州市合作開發基于醫療場景的區塊鏈應用“醫療+區塊鏈”試點項目。通過菜鳥物流與天貓國際,宣布啟用區塊鏈技術跟蹤、上傳、查證進口商品的物流全鏈路信息。
此外,阿里早已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跨國轉賬業務上。2018年6月25日下午,螞蟻金服宣布,港版支付寶AlipayHK,聯合菲律賓電子錢包運營商GCash,從即日起運用區塊鏈技術提供中國香港與菲律賓之間的實時匯款服務。
螞蟻金服在現場請來了一位來自菲律賓馬尼拉的香港家政服務人員Grace。她使用區塊鏈技術完成了第一筆跨境匯款,耗時僅3秒,而在以前則需要10分鐘到幾天不等。
與 btc 、Ripple這樣加密貨幣區塊鏈跨國轉賬形式不同,港版支付寶通與渣打銀行進行安全合作,通過銀行進行結算,再利用聯盟鏈技術參與區塊鏈記錄,確保關鍵信息的安全性。同時,不需要任何代幣,保證了資金的安全合規。
03
騰訊專注區塊鏈+金融
在今年兩會上,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表示區塊鏈技術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尤其是在數字化認證實物的唯一性方面。就像現實中的一個文件、一個票據等等,可以用區塊鏈技術來保證它們不可被復制、不可被篡改。相比過去的傳統 IT 技術,區塊鏈在真正模擬現實社會中的單據、收據的唯一性上,是有劃時代意義的。
目前騰訊的區塊鏈團隊歸屬騰訊金融科技事業線。騰訊在區塊鏈方面的動作也主要集中在供應鏈金融領域,今年8月份,深圳基于騰訊區塊鏈技術,在深圳國貿旋轉餐廳開出全國首張區塊鏈發票。這“宣告著深圳成為全國區塊鏈電子發票的第一個試點城市,也意味著納稅服務正式開啟區塊鏈時代”。
通過線上支付完成一筆交易后,該交易的數據信息就成為一張“發票”。再利用區塊鏈分布式存儲技術,將個人、商戶、公司、稅務局統一聯系起來。這樣每個環節都是可追溯、信息不可篡改、數據不會丟失的。再通過微信自助申請開票、一鍵報銷,發票信息將實時同步至企業和稅局,并在線上拿到報銷款,報銷狀態實時可查。
“區塊鏈電子發票”打通了發票申領、開票、報銷、報稅全流程。給消費者和商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好處,也優化了企業的發票報銷流程,大大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
此外,2016年5月31日,騰訊就參與建立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深圳),2016年9月底,微眾銀行與上海華瑞銀行宣布共同開發了國內首個基于聯盟型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聯合貸款清算平臺并上線試運行。
2017年春節,開始內測的黃金紅包已經開始應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數字資產的并行記賬。2017年6月,中國銀行與騰訊共同成立了“中國銀行——騰訊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騰訊加入加拿大區塊鏈研究所。
在 2017 年的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騰訊云正式 BaaS。并表示這套解決方案,會結合騰訊在大數據、征信、身份認證、AI 和第三方支付等方面的能力,在智能合約、供應鏈金融與供應鏈管理、跨境支付/清算/審計等場景下提供區塊鏈服務。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體系;小微企業;貸款風險
1引言
在社會經濟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小微企業是社會經濟體系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為國民經濟增長提供了較大的幫助,但是在實際經營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問題。小微企業在運行中,一部分企業管理模式并不適合企業發展,經營期間也會存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小微企業在我國信貸市場中,一般情況下都是向其他中小微企業進行借款來獲取資金支持。小微企業一般存在著企業和個人資產不明確、財務賬目混亂的問題,為保障供應鏈能夠穩定發展,必然需要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風險的問題,進而保證供應鏈金融發展效果。
2供應鏈簡述
站在商品從生產到銷售整個過程的角度上來說,供應鏈就是某個商品從材料采購,再到半成品、成品,最后借助網絡平臺銷售出去,經過物流的運輸到達消費者手中的過程。也就是說,供應鏈是將商品材料供應企業、商品制作企業、商品分銷企業、商品零售企業以及消費者集中起來形成一個鏈。在整個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的競爭能力比較強,一般規模比較大,也正是因為核心企業地位的強大,它們一般都會在商品交貨方面或者是價格等條件上占據一定優勢,通常情況下會對上下游企業提出較高的條件,而這些條件最終會為其他企業的盈利帶來一定的壓力。而承受這些壓力的正是上下游企業,多數是小型微利企業,這一類企業在銀行融資方面優勢并不高,在得不到金融資金支持下,很容易導致企業資金運轉緊張的局面,進而導致供應鏈平衡問題,這些是供應鏈金融體系產生的一個內在因素,許多金融機構針對這個需求點,結合各種資源為這一類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形成了一個供應鏈內提供金融資源,供應鏈外提供服務的局面。一般在小型微利企業經營中應用供應鏈金融體系比較多,在供應鏈中,小微企業可以與核心企業直接合作,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小微企業貸款困難的問題,同時也可以為企業節省貸款成本。在供應鏈中,金融機構是以一個合作受益者身份存在的,因此,金融機構若是想獲取更多利益就需要保證供應鏈中核心企業與其他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盡可能地將供應鏈中單個企業面臨的問題,轉化成整個供應鏈能夠控制的問題,最大程度上降低企業貸款風險幾率。
3供應鏈金融發展現狀
就小微企業而言,銀保監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為企業融資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在整個供應鏈中,銀行保險機構應當充分融入核心企業當中,整合供應鏈各個企業合作過程的相關信息,對物流和資金信息進行深入分析,為供應鏈中的企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將現金管理、結算、融資等集中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金融服務體系。小型微利企業融入供應鏈金融中,促使供應鏈金融發展快速增長,但同時也為供應鏈金融帶來了較大的風險和管理問題。例如,企業以虛假交易活動信息、不真實的債務協議等,騙取融資資格,導致供應鏈金融風險增加。
4供應鏈金融體系內小微企業貸款風險類型
4.1操作帶來的風險
一般情況下,操作風險有2方面,分別是商品監管不力產生的風險和內部操作、管理產生的風險。所謂的商品監管風險就是銀行掌握的商品信息與商品在倉庫的實際信息不相符,這種情況一般是信息滯后產生的,這種過錯無論出現在哪一方,都會對另外一方產生影響,由此導致質押商品監管問題。內部操作風險指的是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體系不完善導致風險存在,而管理風險通常是因為管理不到位產生的影響,實際上,發生這樣的問題主要是管理層對企業內控意識不高導致的,久而久之,供應鏈金融體系在企業正常運作時,就會存在諸多風險。
4.2市場帶來的風險
在我國,金融市場波動比較大,導致金融匯率不斷變化,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企業質押物價格在某個時間內呈現出較大的波動,因此,金融機構在確定企業質押商品的同時應當對商品價格波動進行分析,對于價格上下浮動較大的商品,以及一些處理起來比較難的商品并不適合作為質押物,金融機構應當明確這一點。如果金融機構強行處理這些商品就會出現風險問題。例如,不合適做質押物的商品在進行質押期間,由于市場波動導致質押物價格下降,這樣就導致了質押物與貸款額不相符的情況,若是企業不肯再提供質押物,那么就會出現金融風險。
4.3企業信用帶來的風險
小微企業在日常經營中,其自身經營和管理能力與其還貸能力有直接關系,因此存在著一定風險。例如,企業商品不是由正規渠道得來的,就很容易被沒收,進而導致企業產生損失,由此引發金融風險。再如,企業并不具備商品的使用或者質押權利,那么商品自身就有非法性質,這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也可以說是企業的交易信用不良,日常經營中就會存在諸多問題,導致風險增加。
4.4法律帶來的風險
現階段,供應鏈金融體系得到了快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法律法規的制定就比較滯后,跟不上當前的發展趨勢,為此,供應鏈金融體系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法律上的風險。就以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而言,實施目標主要是動產質押,在《擔保法》中形成了明確的規范,但是在實際執行上,存在著部分條款和規范概念模糊、過于原則化,并且執行效果不理想、強制性不高等問題。另外,合同條款不明確也會導致風險發生,還有商品的所有權問題也會產生風險,由于法律不健全,對風險的法律保障就不存在了,長期以往,只能促使風險不斷增加。
5小微企業在供應鏈金融體系內風險管理的對策
5.1對市場準入標準加以明確
為有效減少小微企業的信貸風險,信貸機構需要對自身在信貸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深入分析,找到產生的因素,結合自身經營狀況,建設有效的信貸市場準入體系。首先,對小微企業的資質進行嚴格審查,根據審查結果評定其企業信貸等級,建設科學的準入資格,促使小微企業能夠符合貸款機構的放貸要求。其次,應當保證供應鏈上的企業能夠相互聯系,將核心企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以此來引導其他企業,進而實現提升管理效果的目的。最后,信貸主體企業需要保證自身市場競爭力,以此保證具備還款能力,保持自身良好的信貸信用。整個供應鏈核心內容就是核心企業,同時也是制定和執行制度的一方,在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具有擔保的作用。為此,有關機構應當加強對核心企業的關注力度,在交易的基礎上,加強對質押物風險防范的措施。另外,作為商業銀行來說,在選擇抵質押物方面,應當選擇一些市場量比較大的資產,且該資產的價額變動不大。此外,在驗收資產時,應當嚴格審查資產的來源是否合法、真實,進而降低信貸風險發生率。
5.2優化管理現金流的方式
貸款機構內部都應當設立現金流管理控制制度,與貸款企業簽訂明確的貸款協議,貸款過程中,除了要嚴格按照規整制度流程進行信貸業務,還需要跟進企業經營動態,在提升現金流管理的基礎上,確定資金流動方向。為了能夠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發生,金融機構可在企業同意后,對企業內部資金動態進行監督,對資金實際使用和流向進行動態管理,進一步提升監督效果,保證企業還款信用。此外,金融機構還需要深入分析企業財務信息,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檢視財務報表,進而保證企業還貸能力在可控制范圍內,綜合評價小微企業信貸資質,將貸款風險降到最低,為貸款機構的經濟效益提供保障。
5.3建設線上金融業務
為促使供應鏈上的各方企業能夠有效連接,金融機構應當適當采用對策,將核心企業以及上下游企業相連接起來。金融機構可以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來保證供貨企業、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都能夠順利運行。金融機構在取得信息資源后,還需要對其進行統一管理,最終進行分類管理。企業在日常運行過程中,還需要簡化工作流程,保證供應鏈能夠融入企業經營中,進而減少融資成本,實現規模效應。另外,供應鏈金融要想在企業中得以實現,就需要借助科學的力量,建設互聯網平臺,在供應鏈資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基礎上融入網絡平臺,對買賣雙方進行有效的協調,提高信息作用。在保證供應鏈穩定運行的基礎上,做好風險識別和警示工作,保證供應鏈運行效果。
5.4有效規避信用風險
就目前而言,很多金融機構的業務已經逐漸朝小微企業方向發展,導致供應鏈金融模式產生了較大的變化。為有效避免金融銀行信貸風險,可以對產品進行多品種設計,可以設立以下幾種業務:第一,資產證券化,所謂的資產證券化指的是金融機構為轉移風險,可以將企業中的應收賬款作為信貸抵押擔保財產,需要注意的是,證券的發行銷售應當公開化。第二,設置衍生產品,這種業務是防范商品風險的一種方式,通過購買產品的期權,從而降低供應鏈金融風險,在購買時需要注意看跌期權,以此防止由于價格上下浮動而產生的信用風險問題。第三,保險商品,是為了防止商品發生意外而出現風險的方式,也是轉移風險的一種手段,金融機構可以要求企業為信貸抵押物品提供相關保險,并且獲取商品轉讓后的損壞賠償權。在這個過程中,一旦商品在運輸或者庫存期間發生意外,都有保險公司承擔損失,而這個損失則由金融銀行收取,進而保證金融機構的資產安全。第四,金融機構可以采用外包非核心業務的方式來提高自身競爭優勢,金融銀行可以與物流公司進行合作,通過物流公司對商品的運輸和保管能力提高商品安全性。另外,金融銀行也可以借助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線上業務辦理功能,利用網絡技術的科學嚴謹性,對信貸風險進行科學防范。
5.5信貸合作后的風險防范
在信貸中,企業需要進行多方面的考慮,就信貸問題建立起風險管理意識,達成協議后,信貸機構需要對風險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對企業經營過程進行監督。信貸業務完成以后,貸后風險管理主要是對企業發展開展跟蹤和監督工作,其中包括商品物流、資金使用流向、質押商品有效性等,現實中,企業與信貸機構之間會形成合理的合同關系,合同中將會明確顯示各方權利義務,為企業自身經營情況提供保障,同時信貸機構還應當積極去監督、分析資金使用情況。此外,信貸機構還需要對企業質押物提高重視,密切關注其價格和安全性,建設一套健全的市場價格信息方案,若是質押商品的價格過低,信貸機構可以要求企業增加質押商品,這一點應當自簽訂合同時加以明確。另外,信貸機構還應當對物流公司實施監督工作,進一步降低信貸風險發生率。
5.6加強法律層面的管理
企業風險管控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需要建立在企業整體管理體系中,供應鏈金融管控屬于特殊風險管理,因此不僅僅是要融入企業管理中,還需要制定特殊的管理體系,供應鏈金融風險防控基礎在于供應鏈金融體系運作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現階段,供應鏈金融體系中具有較多的銀行、企業參與,一旦發生糾紛問題,就為調查取證帶來了一定難度,所以銀行保險機構應當嚴格執行相關規定,保證各項業務的開展都合法,同時強化內部管理相關規章制度。就政府而言,應當對供應鏈金融整個交易過程進行監督管理,審查交易是否真實、合理,并對此進行分析。另外,銀行保險機構也應當積極與各個相關部門進行交流、溝通,實現信息數據共享。此外,應當重點把握供應鏈數據分析,保證網絡良好,為小微企業信貸提供便利,可以在供應鏈金融體系中融入物聯網技術,也可以進一步提高區塊鏈技術。
6結論
綜上所述,對中小微企業來說,供應鏈金融不僅能夠幫助企業獲得融資機會,同時也能夠有效緩解企業運營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采用供應鏈金融體系進行信貸業務,不僅能夠降低金融機構在貸款中存在的風險,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收益,但是在供應鏈金融體系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暴露了各種各樣的風險問題。為此,需要提高防范風險意識,采取動態監管方式找到供應鏈金融體系中的風險隱患,采取一系列手段進行及時處理,提前做好預防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損失度,促進供應鏈金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尹麗艷.后疫情時期汕頭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21(05):29-32.
【2】解義鵬.蘇寧易購供應鏈金融發展對其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20.
【3】郭浩,陳晴.龍江銀行農業供應鏈金融體系的發展障礙及對策[J].現代商業,2020(17):121-123.
【4】郭瑩,鄭志來.區塊鏈金融背景下小微企業融資的模式與路徑創新[J].當代經濟管理,2020,42(09):79-85.
【5】李建鵬,徐博楊,韓叢香.探討從供應鏈金融視角突破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困境[J].中國市場,2019(22):38-39.
[關鍵詞]綠色信貸;商業銀行;信貸結構;經營績效
一、引言
綠色信貸一詞起源于綠色金融,綠色金融則屬于綠色文明的一部分,綠色文明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相互相生的文明。自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經濟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正是因為人類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對環境的危害,使得人類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例如:資源枯竭、生態污染等。綠色信貸被稱為可持續金融或環境金融,通過差異化定價引導企業進行綠色生產活動,引導資金流向環保產業的一種信貸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利用經濟杠桿達到事前治理的目的,與以往的事后治理不同,還有利于擺脫銀行業長期存在的“呆賬”、“壞賬”的現象。
二、綠色信貸發展現狀
相較于其他國家,我國綠色信貸處在萌芽階段,為促進銀行業發展,2012年2月24日中國銀行監督委員會《綠色信貸指引》,從指引以來我國綠色信貸迅速發展,2018年中國人民銀行《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報告(2018)》,對2018年我國綠色金融發展情況進行了全面總結,截至2018年年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為8.23萬億元,同比增長16%;全年新增1.13萬億元,在同期企業和其他單位的貸款增長中,比例為14.2%,各家商業銀行也緊跟國家經濟政策改革,通過對綠色信貸的支持,調整信貸結構,減少不良貸款率。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從2013年年末至2020年年末,我國21家主要銀行機構綠色信貸余額從5.2萬億元增加至11萬億元。目前,各大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的比重還有上升的趨勢。雖然比重逐年增高,但是各大商業銀行的標準不一、監管不力等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綠色信貸作為綠色金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體系的完善之路還任重道遠。
三、綠色信貸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一)對商業銀行信貸結構的影響綠色信貸對銀行綠色信貸的調整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使商業銀行資產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兩高一剩”產業的信貸貸款逐漸減少,環保企業的信貸規模逐漸擴大,同時削減前景欠佳的企業信用貸款,有利于改善信貸結構,把信用貸款用到綠色環保的企業中去,推進綠色企業的發展,帶動整個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目前,我國的各大商業銀行機構正積極的完善綠色信貸體系,許多銀行實施“環保一票否決制”,編制各自符合本銀行的綠色指引,還有些銀行推出“綠色四分法”,對于綠色、藍色企業加大扶持,對于黃色紅色企業有計劃的退出,這些創新方法的實施不斷的完善了銀行的信貸結構,推動了綠色金融產品的發展。因此,綠色信貸對商業銀行信貸結構的調整有一定的存進作用,同時也加速了傳統企業的優化升級。
(二)對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從成本的角度看,成本費用的增加對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產生負面的影響。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成本大多來源于商業銀行放貸過程中人員成本的增加、審核企業資質費用的增加、對收集放貸企業信息資訊費用的增加等。不斷發展商業銀行的綠色信貸的過程中成本也隨之增加,使銀行的經營效益減少。從生產周期角度看,綠色項目建設周期長對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產生負面的影響。一些綠色企業生產周期較長,收益率偏低,一些高耗能的企業收益率很高,銀行減少對這些企業的放貸,對商業銀行的利息收入將產生直接影響,使商業銀行處于兩難抉擇的尷尬境地。從商業銀行的長期發展角度看,綠色信貸比重的增加對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產生正面的影響。雖然短時間來看,由于前期人員成本的投入、審批項目的成本增加,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可能會減少,但是從長期來看,商業銀行創新開展中間業務,改變傳統的借貸利差模式,創新金融產品,從而增加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使商業銀行轉型經營模式提供了新的增長點。例如:2008年興業銀行自愿加入“赤道原則”以來,到目前形成多種與綠色金融相關的金融產品,通過創新的的方式,為商業銀行未來發展打下基礎,因此,綠色信貸的長期發展可以增加企業的經營效益。
(三)對商業銀行社會聲譽的影響綠色信貸對商業銀行的社會聲譽具有正面的影響。我國要求商業銀行定期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報告不僅體現銀行對社會經濟發展貢獻,還體現對環保事業的支持。綠色信貸余額是社會責任報告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履行社會責任是銀行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當前的市場不僅是技術、質量、價格的競爭,還包括社會聲譽的競爭,聲譽好的企業越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立一席之地。因此,綠色信貸可以提升商業銀行的聲譽,使銀行業對其他金融機構形成模范帶頭做用,最終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四、商業銀行發展綠色信貸的對策建議
(一)政府要加強政策引導許多綠色工程建設周期長,收益低。一方面,金融機構對這類綠色項目的支持程度小,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需要進一步的政策和制度上的引導,還可以通過增加財政補貼來提高綠色項目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嚴格的產業標準,引導市場和企業對于綠色信貸認可,使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的執行力得到提高。
(二)商業銀行要加快開發綠色信貸產品雖然我國綠色信貸發展速度很快,但綠色信貸余額只占國內全部信用貸款余額的10%左右,因此,商業銀行需要不斷開發新金融產品。首先,如今網絡技術影響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針對個人和企業精準的進行信貸業務,形成新的金融產品;其次,商業銀行通過向周長,收益小的綠色產業提供資產證券化、債券等方式的融資,使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得到提升;最后,在不同地區,因地制宜的創新金融產品,與當地實際情況相結合,提升自家銀行的競爭力,形成良性競爭。
(三)政府要建立有效的懲罰和激勵機制我國目前的還沒有建立起完整的綠色信貸的獎懲制度。我國政府應加快建立綠色信貸制度獎懲體系,對吸收綠色信貸的商業銀行進行獎勵政策,對“兩高一剩”的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實行懲罰措施并降低政府對企業的補貼力度。懲罰和激勵措施的實施有利于商業銀行經營效益的提高,還有利于管控高污染、高耗能企業的發展。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