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論文范文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論文

第1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論文范文

1.1生態遺留地保護原則

濱水區通常是城市的命脈,對整個城市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設計中要保護濱水區的自然格局,并且保護水體不受污染,延續其防洪功能。

1.2人性化設計原則

首先要注重人文方面的設計,其次要合理規劃濱水空間的交通問題,最后要滿足人們親水的愿望,親水空間要給人舒適、愉快的感覺,兼顧美觀與實用。

1.3植物多樣性原則

在濱水植被設計方面,應增加植物多樣性,依據景觀生態學原理,模擬自然江河岸線,以綠為主體,創造自然生趣。

2國內外濱水空間的成功案例

2.1查而斯頓水濱公園

查而斯頓水濱公園是美國南卡洛萊納州查而斯頓半島最后一塊進行規劃和開發的濱水地帶。整個公園的規劃設計是為人們創造一個接近水面,集觀景、作息、漫步、垂釣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濱水開放空間。

2.2日本東京LaLaportToyosu碼頭休閑區環境景觀設計項目

在填海的場地上,建立綠色、水和地球3個漸進式的景觀主題,并設置咖啡廳、電臺等布置于場地中,場地中白色泡沫狀、珊瑚狀的長凳則散置在模擬海浪起伏的場地當中。游客在場地中可以感受航海旅行的感覺,自由通行,且能發現不同以往的驚喜。

2.3沈陽市新開河帶狀公園

沈陽市新開河帶狀公園,包含12個游園綠地,同時進行了服務設施規劃、紀念廣場、文化設施等規劃,以全線中心地段的聯合路橋為界分為上游地段和下游地段,建立13條綠帶,豐富了沈陽市的園林綠化景觀,同時為市民提供了休閑游憩的好去處。

3城市濱水空間園林景觀設計的新思路

3.1打造立體親水空間

在保證濱水景觀安全性的基礎上,應逐步拉近人與水體的距離,實現人與水資源的親密接觸。親水性設計主要體現在河堤沿岸或濕地周圍的立面處理上,利用景觀節點打造復合岸線結構,滿足人們的親水需求。以往的設計師注重平面構成原則,但對于人的視覺來講,垂直面上的變化遠比平面上的變化更能引起關注與興趣。濱水景觀設計中立體設計包括軟質景觀設計和硬質景觀設計。軟質景觀如在種植灌木、喬木等植物時,先堆土成坡形成一定的地形變化,再按植物特性種類分高低立體種植;硬質景觀則運用上下層平臺、道路等手法進行空間轉換和空間高差創造。

3.2植物元素的多層次選擇

濱水空間植物造景可將水邊植物、駁岸植物、水面植物等進行多層次組合。水邊植物的作用在于豐富岸邊景觀視線、增加水面層次、突出自然野趣。在北方,常植垂柳于水邊,或配以碧桃、櫻花等韻味無窮。南方水邊植物種類更豐富,如水杉、水蒲桃、榕樹類、羊蹄甲類、木麻黃、落羽杉、烏桕、椰子等。在駁岸植物選擇上,除了通過迎春、連翹等柔長纖細的枝條來柔化巖石混凝土磚的生硬線條之外,還能在岸邊栽植一些花灌木、地被、宿根花卉等。水面植物的栽植不宜過密,要與水面的功能分區結合,預留出游人的觀賞視線。

3.3與景觀照明、雕塑小品等現代元素相結合

在濱水景觀設計中植入景觀照明系統,可一定程度上延長濱水景觀的觀賞時間。除了考慮水體自然流動造成的聲音效果,更多時候,設計師們傾向于塑造一種隨環境改變的智能聲音控制體系,再配合河堤沿岸、水面的景觀照明,使得整個濱水景觀尤其是在夜晚呈現出一種立體動態的綜合性藝術效果。景觀小品是濱水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設計中注重地域文化的植入,可以直觀地反映出城市的歷史文化風貌和形象特征,呈現原生態的生活面貌,折射出濱水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

4天然環保建筑材料的應用

第2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論文范文

關鍵詞:生態園林;景觀;生態設計

Abstract: How to build the ecological city is all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issue, this paper gives a detailed overview of the ecological concept and the connotation, the existing landscape in detail,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Key words: ecological garden;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中圖分類號:TU986.3 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

1、何謂生態園林

生態園林的科學內涵在于:①依靠科學的配置,建立具備合理的時間結構、空間結構和營養結構的人工植物群落,為人們提供一個賴以生存的生態良性循環的生活環境;②充分利用綠色植物,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轉化率,調節小氣候,吸收環境中的有毒有害氣體,衰減噪聲,調節生態平衡;③美化景觀、在綠色環境中提高藝術水平,提高游覽觀賞價值,提高社會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養功能,為人們提供更高層次的文化、游憩、娛樂需要和人們生存發展的綠色生態環境;它的主要功能概括起來講,主要體現在調節小氣候,改善環境質量和美化景觀三個方面。

2、為什么要對城市園林景觀進行生態設計

2.1 對城市園林景觀進行生態設計的意義

環境是與人們聯系最緊密的系統之一,對城市景觀進行生態設計,加強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能充分利用環境的作用,降解污染,疏導環境空間,調節平衡小氣候,提高城市的環境質量。其次,這將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接近自然的休憩空間,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促進人們更加重視生態性,在環保和美學教育上都有重要的社會效益。一定規模的景觀環境還能成為常住或遷徙途中鳥類的棲息地,促進了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另外,利用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可減少殺蟲劑和除草劑等的使用,增加土壤的蓄水度,降低城市綠地的日常維護成本。

2.2 園林景觀進行生態設計的原則

2.2.1堅持以“生態平衡”為主導,合理布局園林綠地系統

生態平衡是生態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其含意是指處于頂極穩定狀態的生態系統,此時系統內的結構與功能相互適應與協調,能量的輸入和輸出之間達到相對平衡,系統的整體效益最佳。在生態園林的建設中,強調綠地系統的結構與布局形式、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協調、以及與城市功能分區的關系,著眼于整個城市生態環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綠地不僅圍繞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維護城市的生態平衡。

2.2.2遵從“生態位”原則,搞好植物配置

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的選配,實際上取決于生態位的配置,直接關系到園林綠地系統景觀審美價值的高低和綜合功能的發揮。生態位概念是指一個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時間和空間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種與物種之間、物種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在城市園林綠地建設中,應充分考慮物種的生態位特征、合理選配植物種類、避免種間直接競爭,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定的復層群落結構,以利種間互相補充,既充分利用環境資源,又能形成優美的景觀。在特定的城市生態環境條件下,應將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貧瘠、抗病蟲害、耐粗放管理等作為植物選擇的標準。

2.2.3遵從“互惠共生”原理,協調植物之間的關系

指兩個物種長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雙方獲利。如地衣即是藻與菌的結合體,豆科、蘭科、杜鵑花科、龍膽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與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種的分泌物對另一些植物的生長發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對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莢、白蠟與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長時,互相都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則對其他植物的生長不利,如胡桃和蘋果、松樹與云杉、白樺與松樹等都不宜種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類植物則對大多數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長發育不利,這些都是園林綠化工作中必須注意的。

2.2.4保持“物種多樣性”,模擬自然群落結構

物種多樣性理論不僅反映了群落或環境中物種的豐富度、變化程度或均勻度,也反映了群落的動態與穩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環境條件與群落的相互關系。生態學家們認為,在一個穩定的群落中,各種群對群落的時空條件、資源利用等方面都趨向于互相補充而不是直接競爭,系統愈復雜也就愈穩定。因此,在城市綠化中應盡量多造針闊混交林,少造或不造純林。

3、如何對城市景觀進行生態設計

3.1 保持自然系統的完整性

在對自然景觀的整體設計中,應綜合考慮各個因素,以整體的和諧為宗旨,包括設計的形式、內部結構之間的和諧,以及它們與環境功能之間的和諧,才能實現生態設計的完整性。調查研究原有環境是進行園林景觀設計前必不可少的環節。因為景觀的規劃設計,必須建立在對人與自然之間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對原有環境的調查,包括對自然環境的調查和對周圍居民情況的調查,都是做好一個園林景觀設計的前提條件.

3.2 植物配置生態設計

3.2.1改變觀念,精心設計

這一點對城市綠化建設來說相當重要。分析當前城市綠化的現狀,最大的誤區是為了美觀而種樹,隨處可見在水泥板的包圍中種一棵樹,建一花壇等,給人一種造作的感覺。要走出誤區,就得從根本上改變觀念,將森林引入城市。從設計上把關,拋棄陳舊思路,參考當地的生態特點。而對于設計人員來說,且不可把設計僅僅當成是在圖紙上作畫,更不能只重視“藝術性”而忽落了其他的功能性。也不要為了迎合少數人的心理去做違心的設計。

3.2.2合理選擇樹種,努力營造接近自然的生態。

植物,是生態系統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觀視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植物的配置設計是環境系統景觀設計的重要環節。對園林景觀進行生態設計,在植物的配置方面,一是應考慮植物種類的多樣性,二是盡量采用本地植物。多種類植物的搭配,不僅在視覺效果上相互襯托,形成豐富而又錯落有致的效果,對景觀功能的處理也能夠互相補充,有利于實現生態系統的完全或半完全(配以必要的人工管理)的自我循環。具體地說,植物的配置設計,從層次上考慮,有喬木、灌木與草本植物之分,將這些各種層次上的植物進行搭配設計;從功能上努力營造接近自然的生態,保持環境系統的生態完整性,帶來良好的生態效果;而在進行精心配置的多層次性還能給整個景觀創造一種自然的美.

3.2.3加強城市綠化設計的規范化管理

長期以來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對綠地的生態效益基本不予考慮,只重視單一的景觀效果。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從設計入手,在提供設計條件時就要對生態效益的設計提出明確的要求。城市綠化生態效益量化分析研究的是園林植物及植物群落的生態功能性和生態適應性。生態功能性包括釋氧、吸收CO2、蒸騰吸熱增濕、滯塵、減菌、減污、涵養水源、防風固堤、保持水土、儲存能量等。生態適應性包括耐陰、抗寒、耐鹽堿、抗污、耐旱澇、抗病蟲害能力、自肥能力、植物群落中各種植物之間的相互適應性等。隨著對自然景觀作用的深入認識,景觀設計也逐漸從純粹的綠化設計過渡到對環境自然系統的設計和改造。在進行城市的景觀設計時,應結合美學,注重突出生態。

參考文獻:

〔1〕王祥榮“植物造園與生態設計”城市規劃匯刊1992P.5

〔2〕程緒珂“生態園林研究和實施報告”生態園林論文續集1993.6~19

〔3〕張慶費.“城市生態綠化的概念和建設原則初探”.中國園林,2001.4

第3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論文范文

關鍵詞:生態,城市,園林,建設,設計,景觀

 

[前言]目前隨著建設生態住宅、綠色住宅的興起,房地產開發商在住宅小區建設的同時突出進行園林綠化、為業主營造溫馨優美的生態居住環境。目前新近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設計更加突出地域特色、具有鮮明的個性,符合當地的民族風格,從而發揮最佳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設生態宜居園林城市以從形象化轉到保證生態可持續性發展的軌道上。目前建設生態宜居園林城市以在全國迅速普及,從中心城市普及到中小城市及村鎮。2009年5月7日,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遼寧沈陽為“國家森林城市”及“園林城市”。筆者針對建設沈陽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合理確定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布局。政府規劃部門堅持規劃先行,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嚴格界定生態保護用地、水系及水源保護用地、文化建設用地、旅游發展用地和工業發展用地。規劃生態功能區,保留沈陽市東北部原始次生林和人工林,重點發展生態旅游業,發展鐵西、渾南高科技產業;沿渾河兩岸建綠色長廊和文化公園、觀光公園等城市綠肺,在行政、居住和商貿功能區分別建設不同規模的生態和綠化用地,成為具有生態特色的中心城,實現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所有的建設項目必須服從規劃,嚴格審批建設用地,不得擅自突破規劃。

二、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

生態宜居園林景觀設計是在傳統園林設計的基礎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學、文學、地域等相關專業知識的設計人員對自然環境進行有生態意識改造的思維過程和籌劃。具體講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運用園林藝術和工程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種植植物、營造城市建筑和布置園林、道路、橋梁等途徑創造貼近自然環境和生活、游憩環境的過程。通過景觀設計,使環境具有美學欣賞價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證地域生態可持續性發展。在設計上體現人類文明的程度和價值取向及設計者個人的審美觀念。景觀設計的內容要根據地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設計理念,大面積的河域治理,城市總體規劃大多是從人文地理,生態角度出發;突出的大型主題公園設計伴隨幾個中等水平的園林公園及星羅棋布的街道景觀設計服從規劃和園林的角度出發;規劃面積相對合理的城市廣場,小區綠地.住宅小區庭院等是從詳細規劃與建筑角度出發設計園林景觀.在規劃及設計過程中對景觀因素的考慮包括鋪裝,雕塑,涼棚,座椅,燈光,果皮箱、及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觀等等.

三、城市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是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本地自然條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對園林植物的合理選擇。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減少不必要的大興土木,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資金投入,降低養護成本,而且更加貼近自然。自然起伏的多變地形比平面整齊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輕松、溫馨與浪漫,更富有詩情畫意,錯落有致的建筑在小區園林綠化簇擁中更能顯示出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特點。在園林植物的選擇上應以鄉土植物為主,還可適當選取用一些適應性強、觀賞價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小區的植物種植結構。論文大全。設計施工中應模仿自然生態環境進行布置,講求喬木、灌木、花草的層次搭配,造就春花、夏蔭、秋實、冬青的四季景觀。強調人性化生態宜居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設計,要特別強調人性化。人們置身在園林綠地中是為了休閑、運動和交流,因此,園林綠化所創造的人工環境氛圍要充滿生活氣息,做到景為人服務的,具有人情味。人們能在樹蔭下乘涼、聊天、散步,天真活潑的孩子們能在草地和石縫中找到小蟲,捉到蝴蝶蜻蜓;老人們外出歸來能有個歇腳的地方。因此在住宅小區入口及分戶入口,都要進行綠化,使人們被綠色環抱,盡情享受園林景觀,隨時隨地地享受到新鮮空氣、陽光雨露、鳥語花香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建設高質量優美的生態宜居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提高生態宜居生活區域質量已成為當今住宅小區的硬件建設必要條件。

四、提高城區綠化建設質量

全面推進生態宜居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在創建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基礎上,應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把創建生態園林城市作為生態建設的長遠目標之一,進一步完善綠化生態系統,把加快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步伐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美化人居環境、優化投資環境的重點工作,努力為沈陽市民打造一個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綠色生態宜居家園。沈陽城市建設部門,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了以城區道路、渾河兩岸綠化為骨干,廣場和公園及庭院綠化為中心,全方位立體綠化模式。2010年的沈陽市園林綠化宗旨是改建八個公園,增加通透性、可游性、觀賞性。經引活水入園,節能循環用水,使公園因水而富有生機和靈氣。論文大全。在突出位置點綴具有東北民族特色的雕塑,結合滿清歷史,圍繞東陵、北陵打造遼寧地域文化氛圍。

五、綠化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城市綠化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使城市綠化轉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動。由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沈陽城市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城市變綠了、變美了,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綠化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顯現出來。沈陽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及“園林城市”為招商引資創造的環境因素可見一斑,沈陽城市品位逐年提高。通過加快城市綠化建設,使城區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城市各主要道路由過去的光禿禿的路變成如今的綠意簇擁,鮮花環抱,園林隨處可見,使廣大市民的生活環境貼近自然.小橋流水綠樹草坪可謂春光無限。生態園林城市促進了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綠化有力地帶動了城市化進程,優美的人居環境每年都吸引大批農村富余勞動力向沈陽市內轉移。推動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優美的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外來資金和項目,市內幾個開發區聚集了數萬家外資企業及合資企業、促進沈陽市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中心城市作用日益增強。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當然水源和水量的限制是北方園林發展的制約因素,沈陽正大規模的引水入城,渾河及南北運河正在發揮其改善城區小氣候的作用,水系是生態宜居城市建設的最重要的條件。

沈陽市城市綠化雖然進入“國家森林城市”及“園林城市”的行列,但城市綠化水平、綠化質量與與廣大市民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著差距。應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發展綠色經濟,強化以城市園林綠化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努力把沈陽市建成山水特色突出的園林型綠色生態城市。論文大全。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和污染整治,切實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近幾年來,沈陽市創建了國家園林城市、以建設生態宜居為目標,接近實現“藍天、碧水、綠地、宜居、綠色工程,2010年伊始便改造景觀公園,環城綠化帶、鐵路、道路兩側綠地、廣場綠地和小區綠景的建設工作。

[結束語] 建設沈陽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基本路線正在實施,2010初沈陽太原街“萬㎡”大綠地”項目總投資3.5億元,今年投資約2億元以開工立項,沈陽對引進項目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對不符合環保規定的建設項目一律不審批,堅決制止高污染、高耗能項目。發展生態工業園建設,依據循環經濟理念、工業生態學原理和清潔生產要求設計建立。通過物流或能流傳遞等方式把不同工廠或企業連接起來,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建立“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物質循環方式,使一家工廠的廢物或副產品成為另一家工廠的原料或能源,尋求物質閉路循環、能量多級利用和廢物產生最小化,最終實現園區污染“零排放,使沈陽天藍、水碧、山綠、城美,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持續發展、歷史古跡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新沈陽正在崛起,并堅定不移地朝著現代機械制造業基地、生態旅游名城的目標大步邁進!

[參考文獻]

[1]城市綠地設計規范GB50420-2007

[2]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 ((暫行)

[3]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GB50180-93

第4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論文范文

關鍵詞:景觀設計 美觀 生態平衡 植物

景觀設計的主要目標是美觀。所有景觀都應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娛悅。在追求生態平衡的現念下,景觀設計中的美觀必須與生態保持平衡。既要景觀美化,也要生態平衡,這是景觀設計中的完美主義。

一、遵守“生態平衡”原則,合理布局園林及水景

生態平衡是生態學的一個重要原則。近年來,我國不少城市打破了過去為景觀而景觀,為美化而美化的傳統理念,開始景觀設計的同時進行生態維護的探索。如北京、天津、南京、深圳等大、中城市,在布局景觀、美化城市的同時,努力使郊區的綠地樹木滲透到城市,結合實際保留林地和綠草面積,基本上實現了景觀設計中的美觀與生態保護相對平衡。

在生態園林的建設中,正確處理綠地系統的結構與布局形式、自然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的協調關系,是景觀設計所致力探求的目標。我們所有設計者,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必須著眼于整個城市生態環境,合理布局各種景致,使城市綠地不僅圍繞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維護城市的生態平衡。

景觀設計與生態平衡也要求因地制宜。水資源豐富地區,可發揮水資源優勢,充分利用天然水系湖泊,營造天人合一的“水景住宅”;而缺水及氣候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大可不必發揚“人定勝天”的精神而造景,破壞我們的生存空間。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水景噴泉所有的環境景觀用水,都是利用污水處理廠提供的高品質再生水,以滿足園區內的澆灌用水、道路噴灑、景觀噴泉用水等要求。

二、遵循“生態位”規則,搞好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

植物文化是城市園林精神內涵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植物是景觀中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通過景觀設計將不同植物合理配置,達到科學與藝術價值相結合。而園林植物的選擇和配置,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園林觀賞效果和藝術水平。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葉色、樹形的搭配,隨便栽上幾株就顯得雜亂無章,景色大為遜色。再者,園林植物品種豐富,形形,有的種類在一年中僅一次特別有效,或者在開花期、或者在結果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景觀植物配置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種在空間、時間和營養生態位上的差異來配置植物。如長沙植物園的槭樹、杜鵑園就是這樣配置的――槭樹樹干直立高大、根深葉茂,可吸收群落上層較強的直射光和較深層土壤中的礦質養分;杜鵑是林下灌木,只吸收林下較弱的散射光和較淺層土中的礦質養分,較好地利用槭樹林下的蔭生環境;兩類植物在個體大小、根系深淺、養分需求和物候期方面有效差異較大,按空間、時間和營養生態位分異進行配置,既可避免種間競爭,又可充分利用光和養分等環境資源,保證了群落和景觀的穩定性。尤其是在特定的城市生態環境條件下,應將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貧瘠、抗病蟲害、耐粗放管理等作為植物選擇的標準。如在南京的園林綠化植物中,槭樹、馬尾松等生長狀況不良,不宜大面積種植;而水杉、池杉、落羽杉、女貞、廣玉蘭、棕櫚等適應性好、長勢優良,可以作為綠化的主要種類[2]。

在搞好生態平衡的基礎上,我們再將美學原則應用到實際中。如運用節奏與韻律,統一與微差,對比與協調等美學原則,采用有障有敞、有透有漏,有疏有密、有張有弛等手法造景,富有季相色彩,給人以美的享受。如上海外灘南京路――九江路以市花白玉蘭花為主調,林下種紅杜鵑,紅裝素裹,相映成趣;北京東路――南京路,用草花、綠籬、草皮組成形似“浪花”和“如意”的大圖案,色彩醒目;四平路兩側由廣玉蘭、銀杏、美人蕉組成有節奏變化的綠帶,上海九亭綠化示范園中,規劃了由廣玉蘭、紅葉李、銀杏、紅運玉蘭和茅白杜鵑,八角金盤組成的綠帶,形成“步移景換”的流動畫面。

三、遵循“合理性”原則,正確處理生態互聯關系

生態互聯,是指生態與其內部的各元素以及外部環境之間的關聯。這種關聯的運用和處理,表現在景觀設計的全過程中。

首先,是景觀與外部系統的關系。如城市濱水地帶的規劃和景觀設計,一直是近年來的熱點。濱水區設計的一個最重要特征,在于它是復雜的綜合問題,涉及多個領域。作為城市中人類活動與自然過程共同作用最為強烈的地帶之一,河流和濱水區在城市中的自然系統和社會系統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水利、交通運輸、游憩以及生態功能等等。因此濱水工程就涉及航運、河道治理、水源儲備與供應、調洪排澇、植被及動物棲息地保護、水質、能源、城市安全以及建筑和城市設計等多方面的內容[3]。

其次,是景觀內部各個元素之間的生態關系,即水平生態過程。來自大氣的雨、霧,經過叢林的截流、涵養,成為終年不斷的細流,最先被引入村中人所共飲的蓄水池;再流經家家戶戶前的洗滌池,匯入塞中和旁邊的池塘,那里是耕牛沐浴和養魚的場地,最后富含養分的水流,被引入下方的層層梯田,灌溉著他們的主要作物――水稻。這種水平生態過程,包括水流、物種流、營養流與景觀空間格局的關系,正是景觀生態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再次,是景觀元素內部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如叢林作為一個森林生態系統,水塘作為一個水域生態系統,梯田本身作為一個農田系統,其內部結構與物質和能量流的關系,這是一種在系統邊界明確情況下的垂直生態關系,其結構是食物鏈和營養階,功能是物質和能量流動,這是生態系統生態學研究的對象,在景觀設計中必須引起重視。

參考文獻:

[1] 王立波《植物生態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李池沅“植物造園與生態設計”城市規劃匯刊 1997No4

第5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論文范文

關鍵詞:宿遷地方高校;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5-0153-03

Abstract:It is the need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uqia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also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tudents in Suqian. We design from a scientific curriculum system,improve teaching methods,to highlight the practical teaching,improve the teaching evalu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ability”of teachers,strengthening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to explore the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graduation thesis,student employ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research,put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of training,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Garden;Applied talents;Research

推M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是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是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升級,推進新型農業化進程的客觀要求;是適應高等教育新常態,加強高校內涵建設,推動高校辦學出特色,辦出水平的內在要求。園林景觀行業一直被公認為“永遠的朝陽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力量,進而社會對園林專業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而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也升級為成為緊缺專業人才。宿遷學院園林專業注重應用型人才培養,圍繞不斷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目標,重點抓好教學工作中的關鍵點,構建相應保障體系,不斷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1 宿遷地方高校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眾多研究者認為,應用型人才是“能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所從事的職業的一種專門的人才類型,是熟練掌握社會生產或社會活動一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從事一線生產的技術或專業人才”[1]。這種人才既具有較寬的理論知識基礎,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且有將理論知識加以轉化和應用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宿遷學院園林專業應立足于培養應用型人才,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

1.1 社會發展的需要 21世紀,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識,氣候變暖、能源緊缺、環境危機是人類面對的共同挑戰。而園林行業以營造高品質戶外空間為基本任務,以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為根本使命,故其發展前景不可限量[2]。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下達(風景園林專業碩士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學位[2005]5號)資料中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現擁有38處世界遺產地,6 000余處國家文化與自然遺產地,占國土面積近17%,國家園林城市139個,國家園林縣城40多個,地市級園林管理局及管理機構6 680個。園林景觀設計單位1 200多家,具有城市園林綠化二級以上資質的企業超過2 000家,2030年預計新增綠地42億m2。而目前園林方向一線從業人員約500多萬,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僅3.5%,相當于國際水平的1/10甚至1/20,園林專業人才尤其是應用型人才將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狀態[3]。

1.2 是今后學生發展的需要 當今學生的培養離不開實踐應用型教學環節,用人單位對此也要求頗高。在對學生的學習需求的各項調查中,學生認為專業課程的課堂理論教學在今后職業發展中比例將越來越低,約為20%,而實踐性教學、課程設計、課程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社會活動等比例將占據80%,這說明園林專業學生比較傾向強化實踐性教學。主要還是因為實踐性教學環節會對學生應用技術性能力培養和就業有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因此,在今后的人才培養模式方面,要考慮學生對實踐應用性能力、知識、素質結構的要求,構建全方位、多樣化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1.3 基于地方高校辦學實際 近年來,江蘇省在城市建成區園林綠地率和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兩項指標中都位居全國第一,全省擁有園林綠化資質的企業1 000多家,一級資質46家,占全國12.4%,園林行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4]。而江蘇宿遷市,在“環保型、園林化、可持續發展的湖濱特色生態城市”建設理念下,不斷加大園林綠化投入,城市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逐年提高,2015年分別為39.02%、42.10%、13.01m2,居全省前列。2005年至今,宿遷市政府啟動了駱馬湖園博園、項王故里景區等一批體現宿遷地域特色的大型園林工程項目。根據宿遷市2016年中心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實施方案,2016年中心城市編排園林綠化任務七大類共119項,全年新(改)建綠地約400hm2(其中新建約346hm2,改造約54hm2)。園林建設的大量投入必然帶來大批園林綠化企業的涌現,迄今全市擁有三級以上資質園林企業約150家,其他園林相關企業單位若干。在當地人事及園林部門的支持下,通過對宿遷周邊地區30個園林企業、15個行政事業單位的調查資料顯示,未來3a內宿遷市園林專業人才預測需求為:市、縣園林局約20人、鄉鎮林業站約200人、各級公園、苗圃、園林公司300人、自主創業50人,總計約570人,部分畢業生還可輻射江蘇其他城市。針對江蘇省園林行業及宿遷城市的發展狀況,擁有多名高級園林專業人才顯得尤為重要。而宿遷學院是宿遷地區唯一的一所本科高等院校,理應擔負起服務地方經濟、積極為地方園林事業輸送大量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的重任。我校增設園林專業,無疑將在一定程度上為宿遷乃至江蘇省的園林行業發展做出貢獻。

2 宿遷地方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措施

2.1 優化課程體系 考慮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并結合社會需求、學校需求和學生需要,應敢于打破課程之間的界限,重新整合并優化課程體系[5]。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構建三層次三能力發展課程體系,即通識課、專業主干課(含學科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實踐性教學環節三層次課程結構,包括園林繪畫實習、園林建筑設計實習、園林設計課程實習、園林植物實習、實踐創新、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從而發展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二是考慮模塊實踐教學,如園林專業中,可開設“植物類課程實習模塊”“設計類課程設計模塊”“施工類課程實習模塊”供學生選修,以便提高學生的植物栽培管養、植物造景、景觀規劃設計、園林綠化施工等能力。三是根據季節安排實踐課。考慮到植物生長的季節性,部分分散實習時間可安排在春夏季進行。

2.2 改進教學方法 大學教育的中心任務不僅在于教什么,更在于怎么教,如何教得更好[6]。因此,在課程體系優化的同時,要鼓勵教師開展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與研究,以推動教學內容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改變。課堂可以強化師生互動效應,教師授課多介紹案例,如有條件可以戶外現場教學,讓學生親臨現場,感同身受,這樣實踐性教學效果會更好。此外,還可以通過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師科研或者某些工程項目中去,到一線學習和實踐。還可以充分利用實踐基地,讓學生自己設計,自己經營,甚至可以自負盈虧。

2.3 完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7]。一是可以由學科帶頭人、相關專家以及課程負責人,對各專業的課程體系、教學組織、教學大綱、教學考核、教學經費和條件等方面進行精細化評價與管理。二是改革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實施學生評價、同行評價、第三方評價等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有可能的話開啟行業企業參與評價模式度。三是改革成績評定方式。注重將實踐訓練、學科競賽、課程實習、課程設計、生產實踐活動的成績和表現納入學生能力評價的范圍[8]。

3 構建保障體系,培養應用型人才

3.1 專業內涵建設 (1)課程建設。進一步完善教學相關材料(教學大綱、實驗及考試大綱、教案、考評體系等);加大課改力度;爭取1~2門院級精品課程,2~3門網絡課程,力爭5a內申報一個省級重點課程。(2)師資隊伍建設。主要通過“外引和內培”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外引主要是未來五年內力爭引進園林設計方向正教授1~2名;內培主要是培養院級中青年骨干教師3~4名,省級1~2名,學科帶頭人2~3名,而職稱晉升主要通過提升教師科研課題和論文檔次來完善。(3)教研室建設。除嚴格執行院、系規定的有關教學常規制度,逐步制定和完善教研室管理制度、教師工作職責、本專業課堂教學規范、實驗教學規范、實驗室管理規范等;進一步完善教學大綱、實驗大綱、考試大綱、考核規范等;教研活動提升層次,提高教學質量。(4)實驗室、基地建設。在現有條件基礎上,完善園林植物綜合實驗室、園林設計繪圖室、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室、植物標本室等。未來10a內建設園林工程實驗室80m2、園林建筑模型實驗室100m2、作品展示室100m2;戶外校內完善現有基地建設,并增設園林植物分類園(8 000m2)、園林景觀生態園地(8 000m2)、科研成果示范區(1 000m2),力爭“省級重點實驗室”;校外基地選擇運營資質較好的知名企業2~3個長期合作,提升學生實習實踐質量。

3.2 專業外延發展 (1)校企聯盟,產學研一體。開展校企合作,實現產學研一體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一大批掌握園林技術的專門人才,為宿遷、江蘇其他城市乃至全國園林產業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2)雙師型培養。通過掛職鍛煉、校企合作項目、社會實踐等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共同建立學校、企業、學生參與的人才培養監控體系,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3)強化考證。根據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及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的要求,在本科教學中逐步推行“多證書”制度,以證代考,利用花卉園藝工、園林綠化工、景觀設計師等技能證書檢驗學生專業技能訓練和學習的成效。(4)科技研發,服務推廣。除為地方輸送大量優秀畢業生,本專業教師深入地方園林行業一線進行項目研發和技術指導,為企業創造效益;此外,通過培訓班、作報告等形式,提高低層次綠化工作人員業務水平,服務地方。

參考文獻

[1]梁娟,周紅燦,孔繁磊.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地方院校園林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索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4(13):61-63.

[2]婁娟,楊帆.“政、產、學、研、用”協同培養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的探索與實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166-168.

[3]唐琦.高校本科教學中關于培養學生科研能力的探討――以風景園林專業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9):95-98.

[4]譚雪紅.產學研結合培養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的現狀及良性運行對策研究[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3(10):81-83.

[5]O得東,李卓冉,連洪燕.地方高校風景園林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探索[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5(2):118-120.

[6]賀坤,趙揚,張志國,等.風景園林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平臺構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9):184-187.

[7]劉爽,劉金祥.風景園林專業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現代園藝,2017(1):111-112.

第6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論文范文

關鍵詞:城市建設;城市規劃;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如今我國經濟發展進度很快,人們生活條件也有了明顯的提升,使得城市建設的范圍不斷擴張。城市是人類棲息的重要生活條件,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產物,產生與發展都跟經濟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由于人口的逐年增長,加之過分建設后引發的一系列環境問題,使城市承擔著相當大的壓力。在發展城市化的進程中,管理部門忽略了對環境方面的保護,給未來的城市發展造成相當大困擾,每每等到問題惡化之后再進行解決,使得水污染事故頻頻發生,霧霾等空氣污染帶來巨大損失,噪音更是不絕于耳,因此,在對城市進行建造的同時有必要把對環境方面的防護措施也規劃進去,如此也可以降低待環境惡化時再對其實行恢復所花費的精力和成本,做到在根源保護好我們的城市環境。

一、現如今城市規劃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落后的地區,很難實現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環境保護通常具有投入大量資金、較高的技術水平、成效較慢等特點。也就是即便環境保護項目再好,也通常由于資金問題而擱置。GDP傳統指標加重了損耗資源與破壞環境。國民經濟現行核算系統僅看重經濟產值及其增加速度,忽略了資源的基礎條件。這樣就致使人們對產值的過分追求,不考慮損耗資源及惡化環境的因素。

2、水環境污染嚴重。城市中的人均用水量每年都會增加,高密度的人口以及大量的工廠,不僅加重城市用水的負擔,還產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以及工業廢水,而這些污廢水并沒有經過有效的處理就直接流入了江河湖泊之中,導致了水體系統失去原有的平衡,大大超出了水環境的正常標準。目前我國的污染趨勢每年都是有增無減,水環境保護必須要緊張起來。根據調查記載,我國多達1500條的河流中,有二分之一的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江河湖庫的水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工業發展較好的地方,河流污染程度格外嚴重,僅有部分的河流和水庫水體符合標準。全國七大水系中有一半的流域污染較重,城市水質近80%不合格。水污染給人民生活、工業發展、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很大,也給我國的經濟帶來了巨大損失,這也深刻的證明了當前水污染的整體趨勢,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嚴峻性。

3、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人口密度不斷增加,工業企業迅猛發展,各種機動車的數量日益增多,各種住宅小區如雨后春筍……。城市發展了,經濟加速了,但個別地方政府部門相應的管理沒有跟上,導致城市環境被破壞,工業廢氣、工藝粉塵排放量不斷增加;汽車尾氣排放量不斷增多;住宅區鍋爐煙塵的排放量不斷加大……。大量的碳化物、硫化物、氧化物等有害物質排放到空氣中,造成一定空氣污染,當這些有害物質在空氣中積累到一定濃度后,便形成酸雨、霧霾等惡劣天氣,不僅給植被、樹木造成毀滅性傷害,對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亦會造成一定影響,各種疾病患者隨之增多。其中北方城市的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南方的空氣質量也已經逐漸呈現下降的趨勢。

4、環境規劃落實不到位。環境規劃滯后或規劃落實不到位在經濟發展中時有出現。現實中環境規劃未得到與經濟、城建規劃同等地位。城鎮經濟發展中暴露出工業布局分散、分布不合理的問題,也不利于實施環境污染的集中防治,增加了集中治理和環境監管的難度和成本。

二、加強環境保護在城市規劃中的作用

1、做好環境保護準備工作,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這些前期準備包括:(1)用好相關的城市自然環境資料,包括城市具體的地理位置、氣象、水文以及生態環境等;(2)調查好城市的社會與經濟現狀,如人口、GDP等;(3)做好環境現狀的調查分析,如環境空氣、水環境、聲環境的實時監測,并做好記錄等;(4)城市生態環境現狀分析與功能區劃等。環境規劃應該是基于城市總體規劃中城市的性質、規模、發展方向的基礎上,通過調查分析城市環境質量現狀,進而編制科學的規劃體系,用以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2、依托科技改進技術,促進環保產業的良性發展

在城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環境保護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因此,要充分結合現代化先進技術的運用,在創新環境保護技術與手段上做好文章,將一些先進的環保成果轉化為先進的生產力,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形成規范化的環境保護模式,推動新技術以及環保新產品的運用。在整個技術控制過程中,規范環保產業市場的正常運行,將地方與部門形成分割的狀態,并全面實行市場準入機制,在加強環境污染的控制上,更好的形成整個控制的整體模式,促進城市規劃中環保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3、有效處理固體廢物,形成資源循環利用

對此要根據環境的控制目標,對各類固體廢物建立統一的處理指標體系,并促進固體廢物的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從而降低固體廢物的“減量化”。除此之外對于固體廢物的處理方式主要有焚燒和填埋兩種方式,一方面要在城市的周邊推進固體廢物填埋場的建設,減少固體廢物的隨意堆放;另一方面通過焚燒來獲得相應的能量來實現能量的轉化,比如通過固體廢物的焚燒產生電能,從而有效提升固體廢物的利用率。

4、運用城市園林景觀與綠化,形成綠色健康的城市品位

在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要形成綠色健康的城市品位。在整個城市規劃中,要形成綠色生態鏈條的構建;在整個規劃中,將環境保護作為重要的內容,結合城市發展的需求,在建設規劃中形成綠色健康的形態。因此,在整個保護過程中,要形成城市立體化的綠化體系,將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植被運用到城市建設之中,并融入水景創意的方式,將一些常見的植被,形成高低都有的植被分布,在整個城市規劃中,凸顯出城市景觀的整體模式,創新景觀設計,形成增加濕度,提升空氣質量的效果,并將城市綠地中的林地、草地等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活力源泉,做到美化環境的綜合效果。

5、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可持續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使城市規劃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城市規劃要全面體現人民意愿,切實關注民生問題(比如交通、教育、醫療等),把最終落腳點放在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上,積極創建宜居的人居環境,注重發展的地方特色文化,展示城市的獨特魅力。加強基礎設施規劃,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切實做到以人為本。

結語

綜上所述,保護城市環境是目前非常有必要執行的一項工作,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要將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相結合起來,才能夠有效的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要將城市發展中的每一個環節放到環保的程序中來,在整個控制過程中,要針對城市的發展,在水資源管理、城市景觀園林建設、綠色生態產業鏈、人與自然的和諧等方面形成綜合的控制措施,改善環境污染問題,促進社會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天堂av网站在线观看| 大地资源中文在线观看官网第二页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青青草|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播放|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91日本在线精品高清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小说|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青青草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人妖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91毛片网| 国内少妇毛片视频| 蜜臀av在线播放|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粉嫩av一区二区黑人| 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二区| 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无码毛片av久久京东热|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99亚洲乱人伦精品| 少妇又紧又深又湿又爽视频| 大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少妇毛片|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自拍视频| 人妻洗澡被强公日日澡| 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线路一| 国产成人精品aaaa视频一区|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 被欺辱的高贵人妻被中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2020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