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本科生科研情況范文

本科生科研情況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本科生科研情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本科生科研情況

第1篇:本科生科研情況范文

關鍵詞:護理本科生 就業意向

隨著普通高等院校的擴招,以往醫學高等院校護理本科畢業生就業形勢良好的情況正在逐漸改變,使許多護理本科畢業生面對嚴峻就業形勢變得十分迷茫和困惑,本文著重探討贛州市護理本科生就業觀、價值取向、特點和影響因素,發現和總結護理本科生就業觀念方面的潛在問題,為制定更為有效、更具針對性的護理管理干預措施和對策,糾正其不良就業觀念,增強市場適應能力,為學生做好就業前的相應準備,指導護理本科畢業生成功就業。

一、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隨機抽取贛南醫學院護理學院在校的護理本科生100人作為研究對象,開展不記名問卷調查和深入訪談,深入訪談重點選取2009級16名本科畢業生(實習護生),并作出比較詳細的個案訪談記錄,最后將收集到的問卷和訪談資料進行整理分析。

2.調查方法

自設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從護理本科生的基本資料、本科護生的就業意向、影響本科護生就業的主導因素、就業前景、就業指導5個部分。選取贛南醫學院護理學院就讀的護理本科生100人進行調查,其中2011級21人,2010級63人,2009級畢業班學生16人。問卷采用單項選擇不記名方式填寫。

3. 統計分析

所有問卷均建立EXCELL數據庫,采用IBM SPSS V2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二、結果

1.護理本科生就業意向(表1)

護理本科生就業意向 (n=100)

2. 影響護理本科生就業的主導因素(表2)

影響護理本科生就業的主導因素(n=100)

3. 就業信息的來源(表3)

就業信息的來源(n=100)

4.對于就業前景的看法(表4)

對于就業前景的看法(n=100)

三、討論

1. 護理本科生就業意向

在就業意向方面,護理本科生就業意向主要集中在二級或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這些醫療機構一般工資、福利待遇相對較高,工作相對穩定并有較好的專業發展前景,護理本科生中僅有極少數愿意去一般社區醫療機構從事護理工作,這與個人對社區護理發展現狀的理解有很大關系,有些護理本科生認為一般社區機構護理的體系還不健全,不能實現個人價值;此外,人際關系等方面在影響護理本科生到社區就業的因素中也占有一定比重[1],護理本科生在實際工作體驗與工作期望值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有關。

同時我們還可以發現,護理本科生的就業意向呈多元化的趨勢,考研深造、考公務員等均占一定的構成比,只有極少數護理本科生是根據個人興趣及社會需求來決定就業意向。

2. 影響護理本科生就業的主導因素

調查顯示,57%的護理本科生視將來工作的工資、福利待遇為主導因素,比較注重工作給自己帶來的實際利益,高薪和優厚的福利待遇成為吸引護理本科生就業的主導因素,有25%的護理本科生選擇了工作的穩定性為主導因素,為了穩定的工作適當放寬工資、福利待遇的標準,可能與傳統的“鐵飯碗”、“終身制”思想有較大的相關性。

3.護理本科生就業信息的獲取

由表3可以看出在就業信息的獲取渠道上,學校組織的校園招聘會占了53%,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護理本科生就業信息獲取的主要渠道,新興的網絡媒體占了護理本科生就業信息獲取渠道的20%,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就業信息獲取渠道構成比只占8%的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成為了護理本科生就業信息獲取的次要渠道,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出往屆畢業的學長、校友及親朋好友提供的就業信息占護理本科生就業信息獲取渠道的15%,成為了護理本科生就業信息獲取的重要渠道。

4.護理本科生就業前景

調查顯示,護理本科生均認為,近年來的就業前景沒有以前好,面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雖然相對于其他專業,護理本科專業的就業率比較高,但其中存在現實原因,就是我國護理本科教育開始比較晚,就整個專業來說護理本科生比較少,經過近幾年來隨著我國護理本科教育的迅速發展,護理本科生呈逐年增多的趨勢,無疑會使這一就業優勢逐漸消失。

5.就業指導及相關建議

5.1 學生方面

護理本科生應積極調整心態,準確定位,找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揚長避短,清晰地評估就業形勢,結合自身特點,積極拓寬就業思路,個性化地擇業,把握好就業期望與就業現狀之間關系的平衡,以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就業心態去面對就業,從而順利地開啟人生新的職業生涯。

5.2 學校方面

學校應重視和加強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就業指導是指學校幫助大學生認識自己,給他們介紹職業知識解答詢問,提供職業選擇意見,輔導他們規劃、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2],讓護理本科生正確的認識自己,并積極提供就業知識,提出擇業建議,糾正護理本科生的不良就業觀,為護理本科生提供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服務,規劃護理本科生的職業生涯。

由于絕大部分的護理本科生的就業信息來源于學校的校園招聘會及學校就業部門提供的信息,學校應當充分利用優勢資源,舉辦多種形式就業指導座談及招聘會,并利用網絡資源建立就業信息服務網站為護理本科生提供多元化多渠道的就業信息,讓護理本科生保持健康良好的就業心態,得到全程的就業指導,實現學生、學校、社會的共贏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1]李春玉,金勝姬 國內外社區護理的現狀及其發展方向[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6):475.

第2篇:本科生科研情況范文

關鍵詞:理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模式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6-0057-02

大學經歷了歷史發展和現代超越的階段,被人們賦予了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較為公認的職能。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與大學的三種職能都密切相關,我國明確提出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重大戰略目標,對科技發展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科學研究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大學人才培養質量以及大學生科研能力有了更大的期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不容忽視。但是,根據目前的實踐來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模式還未形成成熟可行的體系,培養途徑也缺乏科學的梳理和總結。因此,以理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為核心,探索合理的理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途徑并構建科學的培養模式,將進一步提高本科生從事科研的積極性,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水平,更好的適應社會和時代的需求。

一、加強體現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特色的課程體系建設

1.在本科生培養方案中設置專門的科研訓練課程。課程學習是本科學習的重要內容,在培養方案中有目標的設置體現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特色的科研訓練課程,有助于本科生了解科研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和樹立科研意識,接受必要的科研技能訓練。理工科科研能力培養課程可采用專題講座的形式,教授學生查閱、整理、歸納、翻譯文獻、設計實驗、處理數據、制圖以及撰寫文獻綜述、開題報告、學位論文和科技論文的基本方法,培養和強化學生的科學意識、科研素養和信息獲取與應用能力,使其掌握從事科學研究的基本技能,提高科研水平和質量。

2.重視本科實踐教學,構建和完善本科實驗教學體系。理工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本身就具有重視實踐、應用性強的特點,因此,實驗教學一直以來是理工科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然而,從目前本科生培養的現狀看來,大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實驗動手能力不強,缺少專業的實驗操作經驗和思考能力。

為了使得本科生在實驗教學中獲得足夠的實踐經驗,不斷提升其實驗水平和能力,良好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是極其必要的。構建和完善實驗教學體系應當從實驗教學內容的革新開始,加大實驗課時比例,從而使得學生在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實驗完成,有利于培養本科生的科研興趣、探索和創新能力。[1]

3.重視學術講座和論壇組會課程,實現本科課程內容與專業前沿的結合。學術講座是講座人向學生講授與學科有關的知識或新的研究進展,以擴展他們知識的一種活動。國內外專家與學生近距離的學術交流和探討,是“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學科前沿,并在學術交流和學術碰撞中拓展視野,產生靈感,碰撞出智慧火花”的一種方式[2]。進一步說,“研究若想有所創新,就需要對學術前沿動態保持密切的關注,培養自己的學術敏感性?!盵3]高校應當鼓勵本科生參加學術講座和論壇組會,將與本科生專業相關的學術講座和論壇組會作為必修課和選修課納入本科課程體系建設中,明確規定本科生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參加相應次數的講座或組會,完成作業通過考核,才可以獲得相應學分。在學分制的激勵下,本科生廣泛參加學術講座和論壇組會,不僅能夠了解到專業前沿知識,也會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讓本科生有機會接觸和了解科研。

二、發揮科研導師和導師組對本科生科研的指導作用

引導本科生從事科研活動,導師和導師組的作用不容小視。目前研究生的培養多采用導師制和導師組制,但本科生鮮有固定的導師或導師組指導其科研活動。發揮導師對本科生科研的指導作用,并非導師單純的對本科生某一個科研項目或科技活動進行指導,而是把有興趣參加科研的本科生盡早融入到導師實驗室和課題組,由導師和導師組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對本科生科研進行指導。

導師和導師組對本科生科研進行指導,首先要確定合適的本科生人選,其次要給本科生確定明確的科研內容和目標,同時還要合理的規劃本科生參與科研的時間。本世紀以來國內高等教育規模急劇擴張,本科教育的定位已經逐漸從單一的精英教育轉型為多元的大眾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也隨之改變。目前本科生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培養出來的本科生中既有可以繼續深造,專門從事科研的研究型人才,也有可以走上社會,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發揮科研導師和導師組對本科生科研的指導作用,在導師和學生進行雙選的基礎上,由導師和導師組作為負責人,在低年級本科生中確定部分有科研興趣和潛質的學生,盡早幫助他們規劃參與科研的時間,擬定科研計劃并有計劃的指導本科生進行實驗、文獻閱讀、成果總結匯報。盡可能的采取個別指導的方式,降低導師指導本科生科研的師生比,保證本科生切實可行的參與導師和導師組的科研項目和組會匯報,從源頭上培養理工科高層次科研人才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三、創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教學組織形式

1.運行理論與實踐統一,傳授知識與自主學習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創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教學組織形式,要求理工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教師傳授知識與學生自主學習結合,重視教學過程啟發式教學和研討式教學的引入,在實踐中培養本科生獨立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為培養本科生科研興趣和創新熱情,教學組織過程中可適當采取前沿知識講座、科研基礎知識教授、專題講解等形式,分階段將有興趣從事科研活動的本科生引入到科研活動中來。

對于剛剛從事科研的本科生,正確的教學組織形式不應當是以灌輸知識為主,而應該把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實驗技巧、文獻檢索和撰寫等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查閱資料,提出研究內容、方法和路線。在實驗實施和成果總結過程中,理應讓學生獨立探索和操作,導師進行指導、提出意見并和學生進行探討。[4]

2.鼓勵理工科本科生在科研導師和導師組的指導下參加科研活動。挑戰杯和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是國內高??蒲谢顒拥闹饕獌热?,但多數情況是由學生臨時找導師指導立項和完成。通過導師和導師組對本科生系統、有計劃的科研訓練,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將有所提高,因此,在科研導師和導師組的指導下,積極有目的、有計劃的參加科研活動也是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教學組織形式創新的體現。以個別指導的方式,導師和導師組幫助本科生明確具體的科研目標,確定可行的實驗內容,提前做好準備,參加各種科研活動,不僅有利于本科生更好的參加科研實踐,也為科研活動的成功創造有利條件。

3.建立和推行理工科本科生的科研組會制度??蒲薪M會制度一直是理工科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教學組織形式,但在我國高校本科生中執行和推行得并不徹底和完善。本科生在科研導師和導師組的指導下參加科研活動,定期參與到組會活動中,聽取報告并對自己的科研成果進行總結和匯報,和課題組的成員進行交流,有助于本科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更好的掌握科學研究方法,提升科研能力水平。理工科學生應當定期堅持組會活動,在活動中匯報近期的文獻閱讀、工作開展情況,并與指導教師及組會成員探討前沿動態,科研問題,找出進一步研究的路徑、方法和所需注意的問題。

四、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評價與保障機制

1.確定學分保障制。課程學習一直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形式,完善的學分制是本科生參與科研的組織和制度保障。開設科研訓練方法課程、前沿講座課程、實驗選修課程和本科生組會課程作為本科培養的內容,對選課學習的學生進行考核,通過者獲得相應的學分,是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常規化的重要途徑。

2.必要的經費支持。一方面學生在一定的科研項目經費支持下開展科研活動,另一方面學院和高??梢酝ㄟ^接受企業資助、導師資助等形式保證本科生必要的科研勞務補助和假期從事科研活動的生活補貼。以雙選的形式為入學的本科生配備科研導師,導師和導師組對本科生進行有計劃、系統的科研訓練,根據按勞分配原則給導師計算工作量并對導師進行考核,促使本科生科研活動在經費支持的保障下得以順利開展。

3.開放性項目和實驗室保證本科生參與科研的平臺。針對理工科本科生設立開放性科研項目和實驗室,接納本科生盡早的參與到科研項目和實驗室中來,是目前有些高校促進本科生從事科研活動的重要舉措。開放性科研實驗室既可以給本科生提供創新條件、創新環境、創新氛圍和創新平臺,也是滲透創新教育的最好課題、最快捷方式。[5]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是高校本科生教育的重要內容,在系統的培養模式和制度保障下對部分有科研潛質的本科生進行引導和指導,不僅僅有助于本科生自身的提高,也是為國家培養高層次科研人員和創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有待于學生、導師、培養單位和社會的共同參與。

參考文獻:

[1]趙吉.生命科學實踐教學創新體系的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4):178-181.

[2]譚寨璐.關注研究生學術成長[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1,(10):46.

[3]肖川.論研究生學術能力的培養[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1,(9):3.

第3篇:本科生科研情況范文

[關鍵詞]本科生 科研現狀 解決途徑

本科生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礎,科研能力的培養是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環,也是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然而相關調查顯示,本科生對科研能力的認知僅為18.7%[1]。針對目前國內本科生科研的現狀、存在的問題,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有力推動了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有效進行。實施兩年來,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活動的熱情空前高漲,主動申請各種科研項目、積極參與科研實訓,并發表了一系列高水平教學、科研論文。本文圍繞國內本科生科研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為研究對象,探討了保障學生科研有效進行的具體措施。

一、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的必要性

本科生參與科研的意義和作用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中對本科生進行科研能力的培養不僅是時代的要求,而且也是確保更高層次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保障。本科生通過參加與專業相關的科研活動能夠了解本學科的前沿理論,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和獲取知識的方法,進而可以提升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

(1)有利于學生盡早進人科學研究領域,接觸和了解本學科的發展現狀和前沿,拓寬視野,而且可以使得學校的科研、教學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因材施教,提高辦學效益;

(2)可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提高學生的科研創新和思維能力。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可以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打破“在聽講中學、在課堂中學”的傳統教學模式。并不游離于課堂教學之外,而是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參與者需要和項目組成員一起利用學校的各種有利條件對研究的課題進行綜合分析、交流和實踐,學生還要經常與指導教師、課題組的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潛能,提高其實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以及社會交往能力,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大幅提高[2]。

二、國內高校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目前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本科生參與科研的問卷調查,結合部分教師和學生的訪談內容,目前,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本科生對“科研活動”認識模糊,參與科研態度不正確

有高校的一項調研結果表明,超半數學生認為大學生進行的科研活動質量不佳,貪圖完成的數量。部分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目的具有功利化趨向,有的為了湊學分,有的“為考研加分”,有的“為找工作加分”,也有的盲目跟風、湊熱鬧,而不是真正對科研感興趣,因此,這部分學生一旦遇到困難,也不愿意吃苦,很容易中途退出。一部分本科生科研知識匱乏,對科研程序缺少最基本的了解,甚至有的直接拿著老師的項目申請書去申報大學生創新項目等課題,整個科研過程也極少參與,最后拿著由老師或研究生完成的成果去結題交差。有的學生為了應付結題,不得不編造數據。還有很多學生在報告別強調發表了什么級別的刊物文章、獲得了什么獎勵,這種太執著于成果的態度有點急功近利。形成上述想法和做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與目前本科生科研相關的制度不完善有密切的關系,如有的高校對本科生科研缺乏正確的引導,有的實行以結果為導向的考核方法,即“重立項和結題,輕過程規范指導”,這種考核方法在真正意義的科學研究中是非常有效的,但不適用于尚處于學習階段的本科生,這反而培養了學生功利、浮躁的心理,這也與開展本科生科研活動的初衷相違背,應當引起高校的關注與反思[3]。

(2)學生參與數量少,科研活動具有自發性和盲目性

由于缺乏足夠的鼓勵性政策和現實條件的限制,學校多把科研的重點放在研究生層次上,對于普通本科生的科研活動基本上不管或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況,沒有把本科生的科研活動納入學校日常的工作軌道,也沒有專門的組織機構對本科生的科研工作進行有效管理。同時由于缺乏管理體制上保障,本科生的科研活動往往具有濃厚的自發性與盲目性,科研方向和目標不明確,缺乏統一規劃和系統性的訓練、培養。

(3)中國高等學校教學科研經費依然短缺

經費問題仍然是限制高??蒲猩蠙n次、上水平的制約因素。同時近幾年來的連續擴招使在校學生人數急劇上升,科研條件也隨之急劇緊張,實驗室建設投入資金嚴重不足,維持常規的教學實驗支出已經相當困難,所以實驗室很少對搞科研的本科生開放。

(4)受到課程配置專業化的種種限制

目前在我國高校,專業教育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辨證同一也還未深入人心,在這種情況下,人才素質的培養受到課程配置專業化的種種限制。本科生的科研是經過幾周的畢業論文、畢業設計來完成。而因為高校對本科生科研缺乏鼓勵性政策和硬件條件的保障,對于老師來講,由于持續增加的教學任務、愈來愈重的科研負擔傳統慣性的影響,導致老師沒有精力或不夠重視本科生的科研活動;對于本科生來講,由于學業的限制,不可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深入研究,只能在老師的科研項目中承擔一小部分研究工作,階段性很強,缺少系統性,加上有些參與科研的學生知識儲備不足,選題缺乏論證,目的不明確,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或東拼西湊勉強結題,即使有研究結果出來,也因經費問題而擱淺,只能等畢業后再作處理,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學校和教師的利益。

三、保障學生科研有效進行的具體措施

(1)加強新生的專業教育,激發廣大學生的科研熱情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十分重視本科新生的專業教育,在新生入學之初,組織專業負責人對新生進行全面而詳細的專業教育,讓同學們了解本專業領域的前沿知識和目前專業領域內的發展方向,是他們初步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情況。同時應開放本專業相關科研實驗室,使同學們近距離感受科研氛圍,了解本實驗室的重大研究成果,激發他們的科研興趣。

通過多方位、多層次的宣傳與引導,學生們從思想層面上提高了對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科研熱情得到大幅度提升,甚至主動聯系教師要求參與科研工作。

(2)建立公共實驗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科研場地

為了推動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有效進行,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進一步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建立公共實驗平臺,滿足不同學生群體的科研活動需求。在學生中,有很多學生自發的組織實施微小型的科研創新活動,公共實驗平臺的建立,能有效調動這部分學生群體的科研積極性,當產生好的實驗想法時,可以借助實驗平臺很容易的去驗證自己的想法。

(3)建立雙向選擇導師培養制度

2012年,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開始推行雙向選擇導師培養制度,依附學院網站,建立本科生科研網絡平臺。每年秋季開學,學生登陸平臺填寫科研團隊選擇志愿。通過平臺,學生可以瀏覽導師的情況、實驗室名稱、工作內容,可將個人簡歷,如研究方向、旨趣特長、獲獎和相關經歷公開張貼,或將申請書投遞到導師郵箱,爭取參與課題的機會。院方由實驗中心公布各個指導教師的學科背景、研究方向、研究課題名稱、主要研究內容、學術業績、帶生數量,團隊招收學生要求。這種方式使導師間也引入了新型的競爭機制,激發了導師的科研潛能。在開學第一個月內,通過雙向選擇落實雙方的選擇權,導師確定科研團隊成員初選[4]。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51201043, 51264007);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科技攻關計劃項目(桂科攻12118020-2-2-1);廣西信息材料重點實驗室項目(1210908-214-Z);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電科院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專項經費資助項目(20121225-01-Z, 20121225-10-Z)

[參考文獻]

[1]管華,何曉琴,梁鶴.我國本科生科研情況綜述[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4,32(3):88-92.

[2]呂秋豐.本科生科研訓練計劃的現狀與完善[J].廣州化工,2013,41(13):274-276.

[3]金可可,邱曉曉,,陳雷.教學研究型大學醫學本科生科研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11:27-28.

第4篇:本科生科研情況范文

關鍵詞 本科 醫學生 科研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iscussion on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Research Ability Training

LIU Liang, GE Ming, QIANG Jianfeng

(Medical School of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00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played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all medical colleges or hospitals throughout the whole country.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s big gap in the scientific strength among undergraduates between China and neighboring country Japan or European countries. According to some survey, most of respondent among most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training level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oward undergraduates. Compar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the training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verseas, some suggestions and ideas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area of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oward undergraduate in China.

Key words 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capac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development

近年來,科研在全國各大醫學院校及各類醫院工作中所占的分量越來越重,無論是院校的排名還是個人各項工作的評比也越來越看重科研水平,國家每年投入大量的經費鼓勵科研項目的申報,各類獎項的評比也遍地開花,可是我們也看到,一些學術造假、論文剽竊的負面新聞屢見不鮮。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某些人的急功近利,另外一方面也說明這些人缺乏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蒲心芰Φ呐囵B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國醫學領域的科研創新應從源頭抓起,即從本科階段就應注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

1 我國本科醫學院校對本科學生進行科研培養的現狀

當前,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第一學歷(多指本科)畢業院校越來越看重,這從一方面也說明,本科畢業生的質量越來越受到了重視,國內很多“211”及“985”的重點高校對本科生的教學重視程度甚至超過了研究生的培養。因此本科生的培養質量,尤其是本科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體現了一個高校的教學水平,也關系到一個高校的聲譽。而創新能力的培養,很大的一個途徑就是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近幾年,國內院各大院校逐步探索和建立起自己的本科生培養機制。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重點高校都提出了針對本科生的科研訓練計劃,比如“學生科技訓練”(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RT)計劃,“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tudent research train program, SRTP)等,①這些計劃深受本科學生歡迎,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然而,醫學類院校,無論是獨立的醫科大學,還是綜合性大學中的醫學院,卻鮮有提出此類科研訓練計劃。

為了調查目前本科醫學院校學生科研能力培養的現狀,我們對在江蘇省21家及浙江省2家醫院實習的2009級臨床醫學專業300名學生(包括南通大學學生250名及省內其他院校的學生50名)和南通大學基礎及臨床共70名教師發放了調查問卷。在所調查的300名學生中,只有2人感到非常滿意,3人感到滿意,一般的163人,132感到不滿意和很不滿意。在所調查的70名教師中,認為在培養學生科研能力方面感到滿意的只有1人。詳見表1??梢?,大部分師生對目前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養的現狀均不認可。

表1 我校70名教師和2009級臨床醫學專業300名學生對科研能力培養的滿意程度(%)

第5篇:本科生科研情況范文

國內多數高校對于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教育較為注重,教育方式重點在課本知識的教育,但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造成國內目前許多高校畢業生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儲備,但是在科研能力、動手能力及創新實踐能力方面顯得極為薄弱??梢姡壳拔覈鞲咝T诮淌诒究粕恼n本專業知識之外,也必須對本科生科研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給予足夠的重視。一方面,從國家及社會的角度來看,提高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有利于本科畢業生走入社會、走入工作崗位之后,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能力,運用自己的知識,為國家做出最大貢獻;另一方面,從高校本科生自身發展角度來看,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科技發展進步迅猛,高校本科生唯有具備充足的科研實踐創新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從而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發展自身。而大力培養提高本科生科研實踐創新能力對于高校而言也是必須的,因為唯有培養的畢業生具有一定的科研實踐創新能力,才會被社會、被企業所肯定和接受。

本科生進入實驗室培養科研創新能力的意義與作用

讓本科生在校期間盡早進入實驗室參加科研項目,增加對具體實驗過程的理解及操作,對于本科生科研實踐創新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讓本科生進入實驗室參與科研實踐有助于提高學生科研能力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實驗研究工作,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切身參與科研設計的機會,還可以讓學生參與具體的實踐操作。這樣同學們就有了實踐的環境,在實際科研工作中系統檢驗和使用所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實際的科研工作,同學們可以學會查閱資料、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及相應的技能,使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可以極大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興趣與獻身于科學事業的熱情[2]。讓本科生進入實驗室參與科研實踐有助于學??蒲信c人才培養本科生進入實驗室參與科研項目活動,不但可以使教研室盡快完成科研任務并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而且在完成科研項目任務的過程中也培養了一批具備科研創新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另外,本科生進入實驗室參加科研項目研究工作可以為學校、為教研室節約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可以改善實驗室的人員結構和知識結構。同時讓不同專業的同學進入實驗室參加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也有利于科研項目的完成和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交流,進而發現新的科研創新點。有利于教學相長從教師和同學本身來看,讓本科生進入實驗室參加科研項目有利于本教研室從事科研工作的教師提高教學能力;而同學們則可以在實踐中發現自身專業理論知識及其他相關技能的不足,進而獲得改善和提高。

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

目前已與多個科研機構有多個項目合作關系。同時本教研室也與企業緊密聯系,每年均與企業進行多個科研項目活動。目前除教研室教師外,教研室共有博士研究生2人,碩士研究生13人,本科生90人。由教師和研究生擔任本科生的導師。為了使實驗室資源得到更好地利用以及實驗室科研項目活動進行專業化細分,本實驗室共分為三個組,分別是:細胞組、化學組、藥理組。三個科研項目組由教研室教師帶領,導師下由教研室博士生及研究生帶領本科生進行具體科研項目實踐。在人員安排上,細胞組由3個研究生共帶領20個本科生,化學組由1個博士研究生及3個碩士研究生共帶領25個本科生,藥理組則由1個博士研究生及3個碩士研究生共帶領25個本科生。本教研室所采用的本科生導師制是指讓本學院有進行科研項目實踐意向的同學進入本教研室,每個同學在教研室都有自己的導師,由導師指導同學進行具體的科研項目創新實踐活動。同時根據同學們自己的專業及興趣專長,自主選擇具體科研項目組,在研究生的帶領下進行具體的科研實驗實踐操作。在本科生導師制中,教研室指導教師主要是對本科生科研實驗思路起一個指導作用,起到一個領航者的作用。導師不具體帶領本科生的科研實驗活動,而是將這一職能下放給博士生及碩士生,讓研究生帶領本科生進行具體的科研實驗操作。這樣的職能工作安排充分發揮了教研室各人員的作用,使教研室人力資源效用最大化。此外,對研究生進行授權,讓研究生帶領本科生進行具體的科研實驗,既可以充分發揮研究生實驗操作技能,也可以讓本科生和研究生有更多的交流溝通,在科研實驗過程中激發更多的創新靈感。本科生在這種導師體制下,一方面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到更多科研項目知識,另一方面在研究生的帶領下進行具體科研實踐活動,進一步培養了自身動手能力和科研實驗操作能力。最終,在這種本科生導師制下,本科生很好地培養和提高了自身的科研實踐創新能力。由此可見,本教研室結合學生具體情況采用本科生導師制這一實踐方式無論是對于指導教師、學生,還是學校本身的教育發展,都呈現出明顯的優勢。

實踐效果分析

為了對本科生導師制這一實踐方式的效果有更深入的認識和評價,教研室對首批進入實驗室并已畢業離開中藥學教研室的本科生共40人進行效果測試評估,評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兩個。試卷測試在本科生進入實驗室時以及離開實驗室時對本科生進行兩次中藥學知識測試,測試形式為筆試,采用百分制計算成績。60分為及格,80分以上為優秀。在剛進入教研室時對同學們進行測試,有7.5%的同學成績尚未及格,而成績優秀的同學比例僅為35%。可見同學們中藥學理論知識基礎有待進一步加深學習。但是在畢業離開實驗室再次進行測試時,成績如表2所示,所有同學成績均及格,同時成績達到優秀的同學比例高達72.5%,成績優秀率是第一次測試的2倍之多??梢娫诮萄惺业目蒲袑嵺`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同學們鞏固和提高中藥學專業的理論知識,真正達到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結合,理論帶動實踐,實踐提高理論。實驗操作在本科生剛進入實驗室之時,應讓本科生單獨進行一個簡單實驗項目操作,評估其實驗操作規范化程度及實驗項目完成情況。在評估過程中,全體40位同學只有18位能夠規范地操作并完成實驗項目,也就是說有22位(超過半數)的同學未能單獨完成實驗項目操作。在同學學成離開實驗室之時,再次對同學們的實驗操作能力進行考核。此次考核40位同學全數通過,說明學生能很好地用規范化操作步驟完成實驗項目,失敗率為零。由兩次實驗操作考核來看,通過在教研室進行科研實驗實際操作,可以很大程度地培養和提高同學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和提高同學們的科研創新能力,在熟知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具備足夠的科研實踐能力。

結語

第6篇:本科生科研情況范文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預防醫學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21世紀的預防醫學專業人員不但要具備深厚的基礎醫學理論、豐富的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知識,還應具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預防醫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滿足這一要求,符合疾病控制、衛生監督和健康、疾病管理等公共衛生服務的需求。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是培養高素質預防醫學專業人才的重要環節之一。近十幾年,我國醫學本科教育始終沿襲重教學、輕科研的模式,教學與科研嚴重脫鉤。相反,國外醫學的本科教學非常重視科研能力的培養,教學的重點是科研思維的訓練和科研方法的培養,使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

2導師制在本科生臨床科研思維能力培養中的作用

教學與科研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整體。早在196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設立了“本科研究機會計劃”,開創了本科生科研的先河。近年來,我國的大學教育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醫學本科生在臨床實習期間是科研能力訓練的最佳時期,以科研為載體的科研訓練是對醫學本科生個人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最有效的途徑。導師制是通過選擇具有一定臨床科研能力,同時有科研項目的有經驗的專業優秀教師擔任導師,聯合有參加實踐活動愿望的本科生,利用課題平臺,通過專項培訓參與到科研工作中。導師制具有責任明確、便于溝通等優點,通過參與科研活動,醫學本科生能夠結合所學的專業知識,帶著問題去學習和研究,提高學習興趣和熱情,能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3導師制的實施方法

3.1導師制的具體內容實行醫學本科教育導師制的基本方法是根據臨床科室的條件和人員情況,由科室安排指導導師,在預防醫學系本科生臨床理論學習及臨床輪轉期間,以招募志愿者的形式,經過面試后將學生編入已有的科研小組參加科研活動。

3.2課題來源及申報經費和課題是科研的后盾,如何獲得科研項目是科研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本科生科研思維和科研能力的訓練非常重要。在課題組內,通過科研輔導及討論,在導師指導下積極申報校內針對性的科研項目,另一方面從導師的現有課題中設立專項基金,作為醫學本科生科研課題的立項、學術交流、學術成果的評審和獎勵的支出。

3.3科研培訓對科研人員的培訓是科研活動的重點工作,也是科研思維和科研能力提升的必經之路。為使學生對課題有所了解,指導導師要為學生詳細介紹課題的研究背景、技術路線、科研思路和方法等。在已有的基礎課程的基礎上,通過課題組內講座為本科生進行科研設計、科研思維和研究方法的培訓。加入課題組的學生將根據現有研究方向,在指導教師幫助下開展資料查閱、設計研究方案,并參與各組的科研會議。

3.4研究展開在導師和課題組的統一安排下,根據確定的研究項目,指導學生科研工作,參與科研的全過程。參與實驗研究,收集、整理數據,并完成研究論文。在開展專題調查研究前,必須完成調查方案設計,形成開題報告。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調查研究等專題活動,增加學生了解現實衛生狀況的機會,增加其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預防醫學本科生通過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錄入和分析等實踐活動,鞏固了專業知識,強化了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

3.5考核有效的考核機制是激發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重要環節,是組織目標實現的重要保證。通過制定獎勵制度,鼓勵在科研實踐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評優、評先進和優秀論文等科研成果相應的獎勵,并在本科生畢業時為其攻讀碩士研究生或就業提供幫助。

4我院眼科以導師制帶動預防醫學系本科教學實踐的思考

第7篇:本科生科研情況范文

【關鍵詞】醫學本科生 學生科研綜合素質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1-0079-02

一名合格的醫學生必須經歷完整而特有的教學制度,如長時間的理論學習、臨床科室的見習、實習等,其間還需培養實踐操作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才能順利地步入日后的工作崗位。在醫學發展的幾千年中,醫學科研的深入和醫學知識的創新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科研思維、科研創新能力及其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成為高等醫學院校需要不斷探索的問題。而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對其培養學生的科研綜合素質有著重要作用。

以往,各大高等醫學院??蒲心芰ε囵B的重點在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近幾年才開始重視醫學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的培養。筆者從事本科生科研管理工作,通過淺談天津醫科大學醫學檢驗學院檢驗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模式,為高等醫學院校建立本科生系統性科研培養模式提供借鑒。

一 國內外高等學校對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模式的現狀分析

經分析,國內外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現狀明顯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國外院校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起步早,發展迅速,培養模式多樣。如早在1969年,麻省理工學院就創立了“本科研究機會計劃”,明確提出了教學、科研和校園三位一體的教育概念,形成低、高年級學生和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學習和研討機制,鼓勵并支持達到一定條件的本科生參與教師的研究項目。美國的醫學院校率先以“項目教學”的形式強化訓練醫學生的科研能力,定位于以思維能力為核心的認知能力的提升,強調批判性思維、知識信息的獲取與利用、自主學習、團隊意識和多學科知識的融合。每個學校都根據自己的辦學特色形成一套完善的科研培養體制。反觀我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發展,起步較晚。隨著教育部對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重視,1995年,清華大學提出了學生科技訓練計劃,成為我國首項本科科研訓練計劃,隨后,全國其他高校才相繼開展本科生科研的培養計劃。教育部和地方高校還組織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訓練計劃”、“挑戰杯創新創業競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各種全國性科技競賽活動,各大高校也借助這個平臺,設立了自己的大學生學術研究資助計劃項目,進一步激勵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雖然我國本科生科研培養起步較晚,培養機制上尚未完善,但這幾年發展較為迅速。

二 目前國內醫學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醫學本科生整體科研能力較前幾年相比有所提高,但仍然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約:(1)本科生掌握的知識有限。本科生由于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積累尚淺,沒有形成全面地、靈活貫通地應用知識,缺乏更深層次的探研和創新思維的鍛煉,對于本科生獨立或半獨立地進行科研活動存在一定的難度。(2)缺乏專業老師持續性、系統性的指導。學生的科研活動需要有經驗的專業老師進行帶領和指導,在高等醫學院校里,專業老師教學任務多,科研任務重,加上大學校園中學生與老師的溝通較少,多種因素導致專業老師對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養的投入相對減少。(3)缺乏有效的激勵和評價機制。在科研項目過程中,學生面臨很多問題,若未及時解決,加之本身學業的壓力,學生容易產生退出的念頭,并且部分高校對進行科研活動的學生的獎勵沒有具體實質性的體現,或者只獎勵第一作者,大大打擊了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持久性較差。(4)缺乏有效科研管理機制。對于學生科研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沒有專業人員管理,學生科研工作存在隨意性,缺乏整體協作。(5)科研經費、設備投入不足。各大高校的實驗室基礎不一樣,學生科研經費較少,或者缺乏資金支持。(6)學生心態存在利益趨向性。有部分學生參與科研活動,不是為了提高科研能力,而是為了追求個人利益,違背了培養學生科研能力的本質目的,不利于本科生科研活動的長期發展。

三 醫學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體制的建立

在醫學專業中,科研能力是檢驗專業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綜合素質之一,我院根據檢驗專業發展的特點,把培養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和科研創新思維作為工作要點,以國家級、省市級科研競賽作為出發點,建立了適應我院檢驗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體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引進大量高等人才,舉辦科研講座培訓,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

近年來,我院引進了一批國內外高學歷博士人才,加強了專業教師團隊的科研力量。并且不定期舉辦大型國內、國外專家學術講座,鼓勵師生參加,在全院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一方面,提升教師的科研創新思路,掌握檢驗發展的新技術,促進國內外檢驗人才交流。另一方面,使檢驗專業本科生了解和熟悉與專業相關的科技前沿信息,對科研活動產生興趣。

2.培養穩定、階梯型的學生科研團隊

我院本科生科研團隊有著完善的選拔和管理制度。每一組本科生科研團隊按照年級高低,由四個年級的學生組成,并且團隊按照年級高低來分工。本科生科研團隊與檢驗專業研究生相互交叉,讓研究生參與指導高年級學生,高年級學生帶領低年級學生,不同年級的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科研能力共同提高,這樣年級呈遞的傳承,可以保持學生團隊的持續性,中間不會出現斷層。對于參與科研活動學生的選拔,由專門的管理人員在學生群體里公開指導老師簡介與研究方向、招收學生條件和名額等信息,符合條件的學生進行自愿申請報名,指導老師通過小論文等形式進行考查,同時指導老師均為檢驗專業的任課老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在專業知識上的掌握有一定的了解,并參考學生專職管理老師的意見,學生專職管理老師平時與學生接觸較多,從學生的性格、平時的表現給予評定,綜合進行選拔,這種模式保證了指導老師和學生的雙向滿意度,這種梯隊的組建,從興趣和時間分配上,性格和耐力上,全方面地保持了本科生團隊的穩定性。

3.完善的科研評價體制、科研獎勵體制

我院對于參加科研活動的學生,有著完善的科研獎勵和評價體制,不以考分作為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唯一標準。對于獲得科技競賽獎項的學生,根據科技比賽的級別,學生在團隊中職責的不同,在學生綜合測評中有對應的不同分值進行加分。此外,對于發表文章也是根據不同級別的期刊和作者順序,給予不同分值的加分(每一項都有加分的上限)。這對學生的科研能力有一個正面的評價和肯定,同時也調動了科研團隊中不同分工的學生的積極性。

4.設立專門學生科研管理人員

我院對于本科生科研工作有專門的人員管理,管理人員具有醫學教育背景,具備一定的科研經驗,了解科研管理知識,掌握參與科研學生的基本情況。對科研團隊進行各項科研競賽的動員、申報指導,并督促科研團隊中的教師、學生按時完成各科研項目,及時與教師、學生、學校有關部門溝通,雙向交互反饋,更好地完成學生科研活動。

5.開放實驗室和科研經費的支持

我院大力支持本科生科研活動,開放各種實驗室,引進先進的實驗室設備,加強實驗室的建設,并設立專項學生科研基金,為學生科研活動提供保障和支持。

在我院系統性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機制的實踐中,我院本科生在國家級比賽、大學生挑戰杯、天津市級以及學校等科技競賽中均取得好成績。近3年來,我院獲得天津市大學生挑戰杯比賽市級獎項共12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共2項,天津市大學生化學實驗邀請賽市級獎項共13項,天津市大學生生命科學基本實驗技能競賽市級獎項共8項,天津市女性創業計劃書大賽市級獎項共5項,天津市創業獎學金1項,天津市大學生創新創業先鋒行動市級獎項共4項。并且我院在天津醫科大學校級科研競賽中也是位于全校各院系的前列,這些科研競賽的成果肯定了我院在本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模式的合理性。

總之,我院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科研素養,提高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科研項目的質量和成功率也相應提高,為檢驗儲備科研人才奠定一定的基礎,但仍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和改進。

參考文獻

第8篇:本科生科研情況范文

關鍵詞:科研素養;內涵;基于項目;材料專業

中圖分類號:G4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23X(2012)09-0183-03

一、本科生科研素養的內涵

我國《高等教育法》中明確規定:“本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學科、專業必需的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要培養本科生的科研素養,應弄清科研素養的構成要素,但目前對本科生科研素養的構成要素尚未達成一致的看法。國內學界對科研素養構成要素的分類主要有三種:因素分析法、結構分析法和動態結構分析法[1][2]。筆者比較認同的是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將科研素養分成四個要素:科研意識、科研知識、科研能力、科研精神??蒲幸庾R是指從事科學研究的動力、對科學問題的探求欲,通俗講就是“想不想做研究”。科研知識是指學科專業知識、一般科學知識和科研方法知識??蒲心芰κ切畔@取能力、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和分析的能力、實驗和實踐能力、發明創造的能力和論文寫作能力等的綜合體現??蒲芯袷强蒲兴仞B培養的保障,同時也是學習和工作中必備的意志品質。由以上科研素養構成要素的解析可知,科研素養對于本科生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這是本科生經過大學階段后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科研素養內涵的明晰為本科生科研素養的培養指明了方向。

二、科研素養培養的思路

重慶科技學院是一所以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普通本科院校。高級應用型人才是指具備較強動手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有特色的本科生。其中創新能力是學生能長期持續并較好發展的原動力,科研素養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院目前有無機非金屬材料、功能材料、金屬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四個材料類專業,材料類專業比較明顯的特征就是工藝性、實踐性和研發性較強,學生畢業后不論是繼續深造還是進入材料企業工作都將會面臨著材料生產工藝優化、新材料產品研發等任務,因此,科研素養的培養對材料專業本科生尤為重要。本科生科研素養的培養在課堂內、外皆可進行。我們對照前面所述科研素養的內涵,提出材料專業本科生科研素養培養的思路:首先在新生專業教育、材料專業導論課及專業課程講授時引入案例使學生認識到所學專業知識的實用性,激發其學習和研究的興趣;其次,引入“基于項目的科研素養培養模式”組織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或對學生自行組織團隊申報的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進行指導,在項目的開展過程中對學生的科研知識、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進行全方位的培養。下面將以我們提出的“基于項目的科研素養培養模式”在我校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中的實踐為例進行詳細介紹。

三、基于項目的科研素養培養模式實踐

(一)項目的選擇

既然是基于項目的科研素養培養模式,首先應弄清什么項目才能成為本科生科研素養培養的載體??紤]到我校是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生源的質量相對于重點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項目選擇尤為重要,過難過深的項目對我校學生而言可能是不合適的,項目難度過大,學生無法完成,將有可能因此失去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基于以上考慮,我們將具體的科研項目的任務進行分解,挑選出一些本科生經努力可完成的研究內容形成子項目,然后對有意愿參與項目的學生的自學和基本素質進行初步評估,同時兼顧學生自身的興趣和意愿,將學生與項目進行合理的匹配。此外,我們也鼓勵學生思考,自己提出項目,一方面積極申報學校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爭取經費,我們在學生項目申報時予以指導,對項目的研究內容和難度提出合理建議;另一方面我們對學生提出的項目進行評估,從科研項目經費中支出對有價值的、未申請到學校經費的項目進行資助,這些由學生自己提出的項目,他們的興趣是非常高的,這對后期項目的開展是非常有利的。

(二)本科生的遴選

這種基于項目的本科生科研素養的培養模式,由于項目的有限和地方性院??蒲匈Y源的相對不足,目前參與的只能是一部分本科生,因此,參與項目的本科生的遴選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從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2005級開始對學生進行遴選:當學生進入大學二年級時,我們選擇一些對材料科學研究有興趣、有熱情,且學有余力的學生進入實驗室擔任科研助理。學生對科學研究有興趣、有熱情,換言之,就是具有良好的科研意識,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通過參加科學研究提高自身能力的意愿就成功了一半。當然學生對材料科學研究的濃厚的興趣應通過新生專業教育,大一開設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導論》等課程的學習建立起來。其次,學生學有余力也很重要,畢竟大學生在校期間最基本的任務是學習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正常的教學任務是首先應完成的,本科生科研素養的培養是大學生能力培養的更高層次的需求。

(三)具體的培養過程

本科生參與材料科學研究項目的整個過程,主要涉及研究準備、實驗方案的擬訂、實驗實施、實驗數據處理及結果分析、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撰寫等步驟。我們在整個過程的各個環節采用多種措施對學生的科研素養進行培養。

第9篇:本科生科研情況范文

關鍵詞:水產養殖學;導師制;改革

水產養殖學專業的前身是創建于1958年的江蘇新海連水產??茖W校,于1999年并入淮海工學院,成立了淮海工學院海洋學院。2000年招收水產養殖學專業本科生,2014年招收農業推廣(漁業)專業碩士研究生。經過多年的發展,淮海工學院水產養殖學專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董志國等,2011),相繼獲得了國家級特色專業(2012)和江蘇省品牌專業(2015)等榮譽和立項資助,迄今已為水產戰線培養了6000多名專業人才,畢業生在水產養殖生產、科研及管理部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水產養殖學專業的社會認可度不高,家長和學生對專業發展前景、就業環境及工作待遇都缺乏信心,導致水產養殖學專業第一志愿填報學生數量較少,多數學生都是服從調劑過來的,專業熱情不高、思想狀態不穩已成為制約水產養殖學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明建華等,2014)。因此,根據學院實際情況并借鑒相關院校教育改革經驗(向梟等,2008;鄭惠芳等2015),淮海工學院海洋生命與水產學院從2013級水產養殖學專業新生開始實施本科生科研導師制改革探索,經過4年多的教育改革實踐,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歸納為以下3個方面:

1.雙向選擇,因材施教,提高本科生的專業興趣和學習熱情。根據學生科研興趣、導師研究方向與需求,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安排大二學生進入實驗室進行學習和科研。導師可根據學生的科研興趣及課題需要將學生分為不同的課題研究團隊,因材施教,實行個性化人才培養。通過科研導師制,可以讓本科生發現科研興趣、提高學習熱情及專業認同感,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態度由消極被動轉變為積極主動,最終形成一種想學、好問、積極互動的學習氛圍。

2.利用科研平臺優勢,提高本科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和能力已成為人才的第一要素,如何培養創新型水產科技人才是學科改革發展的重點。充分利用各個實驗室和科研平臺的優勢,通過科研導師制實施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積極探索,在科研實踐中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3.明確導師責任,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促進專業建設和學科發展。在本科生科研導師制實施過程中,明確導師責任和培養任務,提高培養過程的目標性和效率,以及教師在學生培養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經過4年多本科生科研導師制的探索與實踐,學院在水產養殖學本科生專業興趣引導、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同時也可以促使本科生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然而本科生導師制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或待完善的方面,現將擬改進的幾點想法分析如下:(1)學院目前實施的是三年期科研導師制,執行時間為第二至第四學年,學院每年可根據學生申請并結合導師課題需求進行部分實驗室輪換調整。大二學生剛進實驗室時雖然對科研充滿好奇心,但還缺乏充分了解,經過一年的接觸和學習,學生的科研興趣可能會有所改變,學院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實驗室申請輪換制,鼓勵和支持學生擁有不同的學習和科研興趣,培養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復合型人才。(2)學院對導師的指導效果、學生的科研成果進行綜合評價,提高培養效率。學院每年應該對學生的科研成果或進展進行評價,并將所指導學生的綜合科研情況和學生評價作為導師一年內的指導考核指標,具體考核指標包括;、專利申請、獲大學生創新項目并完成、獲得校級以上的各類獎勵等,通過考核評價的方式促進教師指導效率和科研水平的提升。(3)鼓勵不同實驗室的學生建立協同創新團隊,進行創新研究。進入實驗室的本科生數量較多,如何對學生的科研工作做出合理的安排,關乎學生培養質量和導師的科研進展。目前,在協同創新的時代大背景下,很多創新課題都需要多種不同學科之間的協同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學院應該鼓勵不同實驗室之間建立本科生協同創新團隊,有相應的指導教師共同指導,協同完成創新課題研究。(4)通過院企合作,聘請校外兼職導師,提升培養效果。水產養殖學專業是一門實用型專業,很多實驗室的研究課題是與生產相關的,通過建立院企合作、聘用校外兼職導師,指導學生在生產單位的實踐研究,開展靈活多變的“產學研”結合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充分利用專業特色和優勢,通過教育教學改革,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動手實踐能力過硬的水產科技人才一直是淮海工學院水產養殖學專業的辦學目標。

目前,水產養殖學專業在本科生科研導師制教育改革探索的道路上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未來教育改革的探索中可能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相信學院始終會與時俱進地完善辦學理念和培養方案,為江蘇乃至全國的水產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董志國,程漢良,閻斌倫.構建實踐教學“四化”模式培養水產養殖專業應用型人才[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11):141-143.

[2]明建華,葉金云,張易祥.地方本科院校水產養殖學專業的建設與發展研究———以湖州師范學院為例[J].科技視界,2014(26):57-57.

[3]向梟,陳建,段彪,等.水產養殖專業本科教學改革的探討[J].教師教育學報,2008,6(1):196-198.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大全| 亚洲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免费| 九九99亚洲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日韩欧洲乱码av夜夜摸| 无码丰满熟妇| 91在线视频福利| 日韩人妻系列在线视频| 乱码午夜-极品国产内射| 亚洲欧美日本久久网站| 国产91第一页|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性视频| 无遮挡很爽视频在线观看| 爽爽影院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日本熟妇大屁股人妻| 黄色福利在线| 夜夜未满十八勿进的爽爽影院|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久久久|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国产动作大片中文字幕| 国产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无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蜜臀|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在线成人www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AV激情一区二区二三区| 亚洲国产剧情一区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日韩av无码DVD|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很躁| 成年网站拍拍拍Av| 天堂视频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综合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