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學影像科普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放射損傷;放射防護;健康體檢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健康體檢已逐漸被人群普遍認知。在個人或團體例行體檢、兒童及青少年的入學檢查、學生升學檢查、參軍入伍、從業檢查、餐飲服務業人員體檢、出入境人員健康體檢項目中,沒有一項能離開胸部放射性檢查,它已成為健康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是每年體檢的保留項目,是篩查肺結核、肺腫瘤等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普通大眾化體檢一般包括胸透或胸部CR或DR。高檔套餐體檢還包括CT、PET-CT等。放射科醫師和技師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往往忽視了對體檢者的防護。
1X射線的物理特性及其對人體的危害
X射線是由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倫琴(Wilhelm Conrad R ntgen)1895年發現的,它具有波長短、穿透力強、熒光作用、攝影作用及生物效應等特性,由此開創了醫學放射學的先河。在醫學領域,X射線被廣泛應用于透視檢查、拍片檢查及放射治療等。1971年,英國工程師Housfield發明計算機體層攝影(CT),較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X射線可以更精細觀察人體正常和病變組織,引起放射學的一場革命。此后,隨之產生了DSA、PET-CT等高精尖影像檢查設備。起初,人類把X射線用于醫學時也不知道它還會對人體有害,直到在實踐中發現接受照射射線過多的人出現脫發、腹瀉、皮膚潰瘍甚至皮膚癌、白血病等,才逐漸認識到X射線也是“雙刃劍”,如果超劑量使用,對人體的傷害是很大的。這是因為X射線還通過熱效應、電磁效應、累積效應等機制對人體造成輻射損害。損害的程度隨吸收劑量多少和人體對X射線敏感程度而定。一般來說,過小劑量對人身無損害,隨著劑量的增大,會造成部分機體細胞受損,大劑量可導致組織細胞破壞及血液循環系統方面的病變,在免疫力低下或促癌因素存在時,可能誘發癌癥。另外,放射線還可能誘發基因突變、遺傳性疾病、嬰幼兒智力下降等疾病。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最新的研究結果估算,以1 000萬左右人口的城市為例,每年大約會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射線誘發癌癥、白血病或其他遺傳性疾病。可見X射線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視[1-2]。
2國際組織和中國政府關于放射性防護的法律法規和標準
X射線檢查是用于健康查體的常規方法之一,為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早期治療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時,輻射的危害和防護已引起國內外的密切關注。鑒于放射性輻射對人體的危害,為用好這把“雙刃劍”,國際組織和中國政府對正確使用X射線作了一系列嚴格規定。1997年ICRP(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第26號出版物提出了實踐的正當性、防護的最優化和個人劑量限值之輻射三原則。
中國政府也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標準,對醫用X射線診斷機的使用與防護作了相關的規定,其中有些對受檢者的防護作了明確的規定。國家衛生部公布了《放射診療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自2006-03-01起施行,以加強放射診療工作的管理,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保障放射診療工作人員、患者和公眾的健康權益。《規定》要求,不得將核素顯像檢查和X射線胸部檢查列入對嬰幼兒及少年兒童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對育齡婦女腹部或骨盆進行核素顯像檢查或X射線檢查前,應問明是否懷孕;非特殊需要,對受孕后8~15周的婦女,不得進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檢查;應當盡量以胸部X射線攝影代替胸部熒光透視檢查。
《規定》指出放射診療工作人員對患者和受檢者進行醫療照射時,應當遵守醫療照射正當化和放射防護最優化的原則,有明確的醫療目的,嚴格控制受照劑量;對鄰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組織進行屏蔽防護,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檢者輻射對健康的影響。醫療機構在實施放射診斷檢查前應當對不同檢查方法進行利弊分析,在保證診斷效果的前提下,優先采用對人體健康影響較小的診斷技術。《X線診斷中受檢者放射衛生防護標準》(GB 16348-1996)中規定:“必須根據投照方向恰當選擇受檢者,盡量避免非檢查部位受到有用線束的照射。必須注意對受檢者的非投照部位進行屏蔽防護,特別應注意保護性腺、活性骨髓、女性乳腺、胎兒及兒童骨骺等輻射敏感器官”[1-3]。
3特殊群體中兒童健康體檢的放射防護
對兒童明顯濫用X射線檢查的例子比比皆是:兒童的入學檢查、學生升學檢查、結核普查,沒有一項能離開X射線胸透或攝片。為了節約體檢費用,大多都采用胸透這種最廉價的醫學影像學檢查手段。而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新頒布的《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 18871-2002)規定:“X射線診斷的篩選普查應避免使用透視方法”。中國和國際的兒童放射衛生防護標準也明確規定,“不能把肺部的常規檢查作為幼兒和青少年的常規檢查項目,如每年的體檢”。這是因為兒童感染結核的幾率很小。從放射生物學理論分析,一種組織對放射的敏感性與細胞的分裂活動成正比,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細胞分裂活躍,較之成年人對射線敏感性強,且年齡越小越敏感(胚胎組織對射線更敏感),在其放射檢查后的未來幾十年里,遠期效應就可能被誘發。筆者認為對密切接觸結核患者或有疑似結核癥狀的兒童,建議行胸部X射線攝片,最好行DR檢查。因為行DR檢查受檢者受到的電離輻射危害更小。
人體各部位細胞對X射線的反應程度不一,其中以性腺最為敏感。很多國家進行放射檢查時,都要求必須對非檢查部位尤其是性腺、甲狀腺進行屏蔽保護,以使放射損害降至最低[4-7]。
4特殊女性群體健康體檢的放射防護
23~35歲年齡組女性正處于生育高峰期,輻射對生殖細胞的危害早有定論,該組婦女的健康直接關系到后代甚至民族的未來整體素質。所以在該年齡組把X射線檢查作為常規查體方法,不符合“實踐給個人或社會帶來的利益大于代價”,即實踐正當性的原則。
X射線照射給人體帶來的危害被低估了。女性在停經前那段時間,對放射線特別敏感。40歲以上的女性對放射線非常敏感,因此在接受乳腺X射線檢查之前最好權衡利弊。而對年輕女性來講,由于細胞的新陳代謝更快,對放射線的照射更加敏感,也要避免不必要的輻射[3,8-9]。
5X射線胸透的危害
在多種X射線檢查方式中,胸透是患者受照劑量較大的一種檢查項目。一次胸透的放射線量就相當于20次胸部X射線攝片。目前法國、美國、日本等大多數發達國家都已淘汰胸透檢查,在為數不多的使用國家中,英國的使用頻率也僅為0.2%,俄羅斯為11.1%,而中國則高達61.8%。X射線胸透體檢成本效益低,應該將胸透從體檢項目中剔除。提倡放射實踐正當化,目的是預防和減少隨機性效應和確定性效應[2,5,6-8,10]。
6中國健康體檢受檢者輻射防護的現狀
自20世紀80年代起,一系列放射衛生法規、標準相繼實施,放射工作場所的防護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大大降低了醫務人員的受照劑量,有效保護了醫務人員的健康與安全。但是,對于患者和健康體檢者的防護,是從近幾年才開始重視,目前做得還遠遠不夠。隨著醫學科普知識的普及,人們對X射線危害性的進一步了解,健康體檢者的自我防護逐漸增強,但中國輻射防護的現狀令人堪憂。如有時在實施給藥或X射線照射時,醫務人員沒有禁止非受檢者進入操作現場,是因為患者病情需其他人員陪檢時,不對陪檢者采取防護措施。在日常體檢過程中,很多受檢者對此毫不知情。知道放照射防護的患者和健康體檢者非常少,能主動提出穿戴防護用品的更是寥寥無幾。多數受檢者不知防護衣,患者做X射線檢查時,沒有對性腺、甲狀腺、乳腺、頭部等部位進行保護。集體受檢時無辜被輻射者渾然不覺,有時胸透或攝片時,十幾人一組同時進入檢查室,一人檢查,其余多人被動受輻射。對于這些問題,很多的醫生和病人都比較淡漠,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的X射線受檢者防護意識相對較強,受檢時基本都會穿戴鉛防護用品[11-13]。
7加強健康體檢受檢者的放射防護措施
健康體檢分兩大類,法定專項健康體檢和保健健康體檢。法定專項健康體檢項目中的“X射線檢查”是必檢項目,受檢者無權選擇。做保健健康體檢時,受檢者則應認真考察其正當性、合法性,要拒絕接受非正當和非法X射線檢查。
醫院或體檢中心開展放射診療服務,須事先向受檢者告知輻射對健康的影響。同時,少兒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應排除胸透。
對孕婦、23~35歲生育高峰女性和兒童等特殊群體的照射,醫生更應慎重。要權衡利弊,非做不可的情況下,一定要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從科學和道德的角度來講,醫生絕不能濫用X射線,這關系到職業道德的操守問題。濫用X射線可能短時期內不會使人體致病,但長期累積,發病幾率可能增加[14-15]。
檢查時應挑選檢查劑量小、影像質量好、技術成熟的檢查方法,要求承檢醫、技師遵守“盡可能合理達到低(輻射)水平”原則并給鄰近檢查部位的敏感器官使用防護用品。拒絕接受非正當和非法X射線檢查。
對患者照射必須有家屬攙扶或陪護時,應該對家屬做好防護。X射線對人體有害,應避免經常照射,醫生也應該告知病人X射線的危害。杜絕濫檢、以人為本不是一句空話。做好對X射線檢查中受檢者的防護。一是要做好X射線檢查工作人員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二是確保醫用診斷X射線機符合防護性能的技術要求;三是為受檢者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如防護眼鏡、防護帽、防護裙、鉛橡皮等;四是按照技術規范進行操作,盡量減少曝光時間,注意業務水平提高,提高檢查技能,注意膠片處理技術,避免重復攝片[1]。
由于電離輻射的二重性,在給人類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如不注意防護,濫用X射線也會給我們造成嚴重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們“談輻射色變”。科學引導,正確宣傳,讓病人既要了解X射線的危害,做好必要的防護,同時不能因噎廢食,拒絕必要的X射線檢查。只有正確地認識電離輻射的利與弊,合理規范地使用射線裝置,才能趨利避害,使其更好地造福人類。
參考文獻:
[1]焦東江.健康體檢者勿忘放射性檢查的防護[J].中國檢驗檢疫,2008(7):64.
[2]崔燕海,黃美萍,趙振軍,等.胸部X線攝片在健康體檢中的合理應用――附8 567例結果分析[J].放射學實
踐,2009,24(1):33-35.
[3]崔淑貞,趙樹桂,張連武.女性健康查體X線應用正當性研究[J].職業與健康,2003,19(8):114-115.
[4]尋長洲.某校年度查體胸透陽性率分析[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2007,27(5):437.
[5]姜秀英.學生健康體檢常規X線胸透的合理性探討[J].醫療衛生裝備,2005,26(9):183.
[6]黃永杰,安方靜.對兒童X線體檢中減少照射劑量的探討[J].醫學影像學雜志,2007,17(8):857-858.
[7]杜桂英,竇玉梅,滿靜,等.聊城市學生健康查體使用X射線胸透情況的調查[J].中國輻射衛生,2006,
15(3):322.
[8]張明玉,于建華,叢慶美.健康體檢中X射線檢查正當化分析[J].中國輻射衛生,2004,13(3):204.
[9]趙樹桂,崔淑貞,張云蘭,等.X射線胸透在女職工健康查體中應用正當性的研究[J].中國輻射衛生,2003,
12(1):31.
[10]周承來.高校招生體檢胸透放射實踐的正當性探討 [J].中國學校衛生,2007,28(4):382.
[11]鄭頡,歐陽習.重視并做好放射受檢者的輻射衛生防護[J].醫療衛生裝備,2009,30(4):112-113.
[12]路小平.大學生體檢X線透視的防護[J].中國校醫,,20(3):227.
[13]王善平.預防性查體中X射線胸透陽性率的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03,10(2):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