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衛星通信特點范文

衛星通信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衛星通信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衛星通信特點

第1篇:衛星通信特點范文

[關鍵詞] 性別;冠心??;冠脈病變特點;發病威脅因素

[中圖分類號] R54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1(c)-0027-02

冠心病指由于脂質代謝不正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這些硬化的斑塊導致心臟動脈腔狹窄,從而導致心臟的血流受阻,使心臟缺血,產生心絞痛。目前,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活質量。隨著研究的深入,很多學者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冠心病的發病特點及危險因素存在差異,故為了給冠心病患者提供個性化的防治依據,探討冠心病患者冠脈病變特點及發病因素與性別的關系,該研究對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該院進行治療的118例冠心病患者進行了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進行治療的118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都經冠脈造影確診為冠心病。年齡34~69歲,平均年齡(53.5±3.5)歲。根據患者的性別118例患者分成兩組,女性組,男性組,每組59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向患者發放自制調查表,內容包括既往有吸煙,飲酒,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同時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采集患者的靜脈血,檢測患者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C-反應蛋白等。采血后測量患者患者身高,體重,腰圍及血壓,同時計算患者的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2)。同時統計患者的冠脈造影結果,包括病變支數等。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①肥胖:根據2003年中國成人超重及肥胖預防指南中BMI≥28 kg/m2;②腹性肥胖:根據IDF在2005年的定義:即:男性腰圍≥90 cm,女性腰圍≥80 cm。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13.5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應用(x±s)表示,正態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非正態資料應用單項方差分析。

2 結果

2.1 病變特點比較

兩組患者冠脈病變特點比較,男性組急性心梗,多支病變的比例明顯高于女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非傳統因素比較

兩組患者非傳統因素比較,男性組的C-反應蛋白明顯高于女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在該研究中,男性患者的冠脈病變支數及急性心梗的比率明顯高于女性,女性以單支,雙支及不穩定性心絞痛發病為主。這與王有等[1]研究結果相符合。其推測這可能與女性的雌激素保護作用有關。因為大多數學者研究[2]發現,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體內雌激素水平也會迅速下降,從而導致女性的肥胖,血脂異常等代謝異常,而這些代謝的異常必然會增加冠狀動脈斑塊的形成速度,從而使女性累及的冠狀動脈數量也會逐漸增多。

吸煙及飲酒已經被公認為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因為吸煙飲酒可導致血管內皮細胞結構的改變,而血管內皮損傷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3]。在該次研究中,男性的吸煙率為49.15%,飲酒率為54.24%,明顯高于女性的的5.08%,3.39%,這與許玲玲等[4]研究相符合。

Mizuno等[5]研究顯示,BMI每增加1 kg/m2,冠心病的發病風險會增高12%。從該次研究來看,兩組患者的BMI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腹性肥胖是反映腹腔內臟中脂肪的沉積指標,大多數資料顯示,腹性肥胖與糖尿病的發病關系密切,因此也更容易導致冠心病的發生,從該次研究結果來看,女性更明顯偏向于腹性肥胖。這可能與男性女性的運動差別有關系。

目前,隨著基礎醫學,流行病學研究的發展深入,總膽固醇,甘油三酯,C-反應蛋白等因素逐漸走入了人們的視線,血脂的異常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該次研究結果顯示,女性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高于男性組,而高密度脂蛋白具有抵抗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作用,防治膽固醇在體內堆積[6]。因此雖然女性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高于男性組,但冠心病的發病程度低于男性組。C-反應蛋白是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獨立的危險因素,該組研究中,男性的C-反應蛋白水平明顯高于女性組,因為C-反應蛋白是一種炎性反應產物。故男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比例較高,且冠脈病變也較重。

綜上所述,不同性別冠心病患者的發病特點及危險因素有明顯差異,在防治過程中要注意區別。

[參考文獻]

[1] 王有.絕經前女性冠心病患者冠脈病變特點及其威脅因素分析[J].心血管康復學雜志,2012,3(1):74-75.

[2] 劉如秀,徐利亞.冠心病威脅因素的研究進展[C]//2011年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學術年會暨北京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2011:54-56.

[3] 胡威.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冠狀病變特點及PCI術后服藥依從性1年隨訪研究[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09:1-87.

[4] 許玲玲,葉瑞繁,周嘉輝,等.不同性別冠心病患者冠脈病變特點及發病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32):905-907.

[5] 張國春.年青男性冠心病患者冠脈病變特點及危險因素的分析[D].大連:大連醫科大學,2009:1-30.

第2篇:衛星通信特點范文

關鍵詞:衛星通信;構成;應用;展望

衛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大力發展,不僅促進了生產力改革,生產技術的發展,同時還改變了人類交往溝通的方式,使地球連成一個整體,使人類溝通更加方便密切。重視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有著長遠意義,不僅有利于科技的進步,同時也利于文明的交往和實現。

1 衛星通信系統的基本構成

衛星通信系統的構成是基于通信衛星技術的發展建立起來的,通信衛星在整個系統中起著關鍵作用。首先太空中的通信衛星接收一個地球站傳輸的數據,并將這些數據信號進行變頻和放大,然后傳輸給另一個地球站,由此形成一個完整傳輸回路,進行信息的遠距離傳輸和接收。為了保證整個傳輸接收系統的穩定性,整個衛星通信系統還備有測控系統和監測管理系統,測控系統用來對整個通信衛星的運行情況進行監控和測量,以保證整個系統運行正常有序;而監測系統則是為了維持系統的安全性而設計的,它能有效的對系統傳輸、接收的各個信號進行監督和跟蹤,從而維持系統的穩定運行。

2 衛星通信的特點

2.1 衛星通信的優點

衛星通信能實現在長距離、大范圍內穩定的進行數據傳輸、通信。理論上講,只要發射信號的地球站在衛星信號輻射范圍內,并在這個范圍內有三顆相對靜止的衛星便可以很好的進行數據的傳播;衛星通信的主系統――衛星,存在于太空中,其不受地質災害、自然災害和認為因素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因此,傳輸系統更加穩定;衛星通信有不同作用,不僅可以進行數據傳輸,同時還能進行廣播覆蓋、寬帶通信等;衛星通信的使用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更加靈活方便。

2.2 衛星通信的缺點

衛星通信處在太空中,雖不受地球客觀條件的影響,但如果傳輸距離過遠,可能會導致傳輸時間延長,當傳輸信號達到10GHz以上時,數據的傳輸就可能受到高層大氣天氣的影響,出現傳輸問題;另外,衛星通信受太陽的影響也成為一個重要的限制因素,太陽的劇烈活動都可能導致信號的缺失,甚至無法傳遞等。

3 目前衛星通信的應用

3.1 衛星固定通信

目前我國的衛星固定通信網主要建設在比較大型的工程上,或者關系到國家安全和建設的方面,比如交通、電力、水利、能源、銀行、報社或地震局、氣象局等需要實時監測的地方。另外,在國防、公安、警務、公共救援等方面建設的更加健全。目前,我國衛星通信站占已達上萬座。

3.2 衛星移動通信

衛星移動通信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陸??盏雀黝惸繕讼嗷ブg的通信任務。目前我國應用最多的是便攜式移動通信系統,并且運營狀態良好。比如,在一些特殊偏遠地區,可能普通的數據信號系統并不能進行通信,那么就可以利用衛星通信的功能進行溝通,尤其是對于一些喜歡遠途旅行的人員來說,當遇到緊急情況時衛星通信功能可能會起到很大幫助。雖然,這些衛星通信網絡使用比較方便,安全性高,但是價格要略高于普通通信網絡,所以,應用也受到一定限制。另外,我國在航空、水域方面的衛星移動通信還并不健全,還需要進行進一步探索。

3.3 衛星電視廣播

衛星電視廣播應用廣泛的原因是其服務區域大、覆蓋廣、投資小、傳播遠、收益高,所以,我國衛星電視廣播系統一直是衛星通信技術中應用最廣的系統,并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效果。目前,我國獨立的衛星通信和電視廣播網已初步形成,長遠看來,衛星電視廣播系統將會在經濟、教育、文化等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

3.4 衛星寬帶通信

寬帶的發展無疑是20世紀末最偉大的發明,它不僅解決了數據處理傳輸問題,同時也真正意義上將世界連成了一個“整體”。衛星與寬帶的結合可以有效擴展寬帶覆蓋面積,使寬帶的應用更加廣泛,同時衛星通信具有可靠、靈活、機動等特點,寬帶和衛星的聯合還能有效保證寬帶網絡的安全,實現整個寬帶網絡的有效運行,當發生緊急事項時,利用寬帶衛星進行調度指揮可以保證實效性,同時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傳統的C和Ku頻段的衛星通信系統已經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寬帶通信技術需要,各國都在進行新的衛星通信線路的探索。我國也在不斷進行新頻段衛星線路的發現,并不斷探索完善地面通信設施,以滿足社會發展需要。未來的衛星寬帶通信系統不但可以滿足不同要求的下載、傳輸、遠程醫療等業務,同時還能形成多點廣播,真正成為經濟社會生活中的一部分。

4 衛星通信技術發展展望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類對衛星通信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完善衛星通信技術,使衛星通信應用更加廣泛,這需要相關科技人員不斷進行發現和探索,對于未來衛星通信技術發展,本人有以下幾點展望:

4.1 衛星通信技術真正成為獨立網絡,不受區域限制

目前,阻礙衛星通信技術廣泛應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受制于地面電信網成為最主要原因。很多偏遠地區并沒有建立起完整的通信網絡,也就無法實現衛星通信的真正使用。雖然,理論上講只要地球站發射的信號被三顆以上的衛星接收到,那么就可以進行數據傳輸,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四顆衛星下組成的衛星通信網絡都是不穩定的,存在著信號缺失、傳輸數據慢等問題。所以,健全衛星通信網絡還要不斷探索新技術,使衛星通信技術更加完善,真正不受限制。

4.2 大容量、高速度成為未來要求

上文中提到,衛星寬帶通信中,傳統的Ku頻段和C頻段的衛星已經不能滿足現代衛星寬帶通信的要求,未來這一趨勢將會更加明顯。這就需要研發者不斷研發新的衛星通信系統,建立多頻段的衛星通信網絡,從而提高數據傳輸速度,使衛星通信系統真正融入到生產生活中,提高生產生活質量。

4.3 綜合衛星服務成為未來對衛星通信系統的要求

目前衛星通信服務很大程度還是利用在地面及高空中,但是在海域的覆蓋卻明顯缺少,因此,要不斷延伸衛星通信的功能,拓展其使用范圍,使其具有更加全面的功能。除了應用于特殊行業,也要能被廣泛的應用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方便生產生活。

5 結語

衛星通信具有很多優勢和特點,并在日常生活、國防建設、經濟發展等眾多領域發揮著其獨到作用,目前已成為社會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通信工具。然而,在發展衛星通信時,我們同樣要關注其中的不足和缺陷,努力進行探索和改善,建立更加完善的、科學的衛星通信系統,這不但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實現人類發展的需要。因此,相關科研人員要正確分析現實,客觀認識自身不足,不斷吸收先進經驗,探索完善技術,以促進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真正使衛星通信技術發揮其最大功效。

[參考文獻]

[1]高亞哲.衛星通信的管理與應用探索[J].中國新通信,2013(18).

[2]沈永言,趙猛.寬帶網絡的核心價值與衛星通信的重要作用[J].數字通信世界,2013,(10).

[3]高大兵,許玉昆,張鳳曉.淺析衛星通信的商業價值[J].現代商業,2008(18).

[4]王世強,侯妍.衛星通信系統技術研究及其未來發展[J].現代電子技術,2009(17).

第3篇:衛星通信特點范文

衛星通信技術則是由使用圍繞地球的同步/非同步的通信衛星來做一個中間站進行一種遠距離通信的實現方式。它本質上是由微波通信以及航天技術之上發展新穎的無線通信的技術,而衛星通信技術自身采用的無線電頻率為微波頻段。從而產生的衛星通信技術,它的主要特點就是傳輸的距離遠,且頻率高。也因為衛星通信頻帶寬,且頻率高,變化范圍大的重要優點,衛星通信技術在我國的軍事建設和經濟發展等方面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我國的現今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在擴展新的頻段,加強先可用的頻段的利用率以及現在公用干線的通信網都應該一步步轉向跟隨寬帶化的發展趨勢,能夠準確地利用衛星通信技術來建立我國的衛星寬帶業務以及數字化通信網絡。所以對于衛星通信網技術而言應該逐漸的走向小型化的、智能化的未來方向。從目前我國的計算機科技的水平來看,假設把設備功能全部換由軟件來進行操作實現,那么由于軟件的特點也就是需要按照一條條的指令來運行,就算我們采用多處理器的方式來進行協助共同運算,也沒有辦法真正保障高頻率情況下的處理能夠及時有效,也使得軟件無線電技術在衛星通信領域中的使用范圍明顯受到限制?;谝陨显?,以下設計想法是為了能夠讓軟件無線電技術能真正應用在衛星通信方面。

首先我們所有的設備都需要經過模塊化處理,各個模塊分開保證控制功能,以及各個模塊之間的高速數據的交換問題。而信道設備以及接口設備的內部結構信道設備包括調制解調器、信道的編譯碼器和置亂器等,在總的CPU的控制之下,信道設備的具體參數值可以做到由軟件來進行定義處理。而將無線射頻的設備、信道設備和接口設計在衛星通信技術中也是十分關鍵的存在。再來考慮到了衛星通信技術有著多址方式,業務類型廣以及其頻率高且變化區域廣等各種優點,在信道設備和接口設備的設計選用模塊化的設計構思。各個模塊應該能夠各自擁有能定義自身功能的各個軟件接口,而選用的軟件接口更應保證標準化以方便各個不同供應商的生產。然后在各個模塊的具體設計上面,也要根據具體運算量大小,選擇不同的軟件接口功能。再來根據具體的各類應用環境,更加靈活地修改和使用數據幀結構,并且保證以軟件協同硬件兩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最后就是設備功能和系統功能的定義要靠網絡管理系統來最終實現。

伴隨著因特網大面積普及及現在移動網絡的迅猛發展,衛星通信技術絕對會在未來迎來更進一步的發展機會。現在我國逐漸采用自主研發的通信衛星為主體,來建立完善的衛星通信系統。軟件無線電技術作為一個可利用在衛星通信方面的技術來說,也一定會伴隨衛星通信的腳步,成為加速我國科技發展的重要技術。

2結語

第4篇:衛星通信特點范文

關鍵詞:衛星通信;通信技術;發展趨勢

Abstract: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is developed i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driven by new means of communication, has a pivo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communica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referred to the guiding role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and the whole communications industry!Key word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s

中圖分類號:TN927+.2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衛星通信系統實際上也是一種微波通信,它以衛星作為中繼站(中轉站)轉發微波信號,在多個地面站之間通信,具有通信距離遠、覆蓋范圍廣、不受地面條件的約束、建站成本與通信距離無關、靈活機動、能多址連接且通信容量較大等優點,在全球許多領域應用效果很好,尤其在軍事上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衛星通信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對地面的“無縫隙”覆蓋,由于衛星工作于幾百、幾千、甚至上萬公里的軌道上,因此覆蓋范圍遠大于一般的移動通信系統。

衛星通信系統由衛星、地面站、用戶設備三部分組成。衛星在空中起中轉信號的作用,即把地面站發上來的電磁波放大后再返送回另一地面站,衛星星體又包括兩大子系統:星載設備和衛星母體。地面站則是衛星系統與地面公眾網的接口,地面用戶也可以通過地面站出入衛星系統形成鏈路,地面站還包括地面衛星控制中心,及其跟蹤、遙測和指令站。用戶設備即是各種用戶終端,包括收發器、顯示器、電子地圖等。

1.衛星通信系統的特點

1.1 下行廣播,覆蓋范圍廣:對地面的情況如高山海洋等不敏感,適用于在業務量比較稀少的地區提供大范圍的覆蓋,在覆蓋區內的任意點均可以進行通信,而且成本與距離無關;

1.2 工作頻帶寬:可用頻段從150MHz~30GHz。目前已經開始開發0、v波段(40~50GHz)。ka波段甚至可以支持l55Mb可s的數據業務;

1.3 通信質量好:衛星通信中電磁波主要在大氣層以外傳播,電波傳播非常穩定。雖然在大氣層內的傳播會受到天氣的影響,但仍然是一種可靠性很高的通信系統;

1.4 網絡建設速度快、成本低:除建地面站外,無需地面施工。運行維護費用低;

1.5 信號傳輸時延大:高軌道衛星的雙向傳輸時延達到秒級,用于話音業務時會有非常明顯的中斷;

1.6 控制復雜:由于衛星通信系統中所有鏈路均是無線鏈路,而且衛星的位置還可能處于不斷變化中,因此控制系統也較為復雜。控制方式有星間協商和地面集中控制兩種。

2. 衛星通信中的主要技術

2.1 CDMA技術。CDMA(碼分多址)系統通過采用話音激活技術、前向糾錯(FEC)技術、功率控制技術、頻率復用技術、扇區技術等技術手段,可使CDMA系統容量大幅擴大,同時,它還具有抗多徑干擾能力、更好的話音質量和更低的功耗以及軟區切換等優點。CDMA以其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及優越性而廣泛應用于數字衛星通信系統中。特別是近年來,小衛星技術的發展為實現全球移動通信和衛星通信提供了條件,利用分布在中、低軌道的許多小衛星實現全球個人通信,已在國際上逐漸形成完善的體系。

CDMA移動衛星通信系統根據導頻信號的幅度實現功率控制, 減少用戶對星上功率的要求從而增加系統的容量,減少多址干擾;CDMA移動衛星通信系統可利用多個衛星分集接收,大大降低多徑衰落的影響,改善傳輸的可靠性。此外,由于CDMA多址方式具有優越的抗干擾性能、很好的保密性和隱蔽性、連接靈活方便所等特點,決定了它在軍事衛星通信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2.2 抗干擾技術。衛星通信抗干擾主要通過傳輸鏈路抗干擾、軟硬件設備抗干擾以及建立綜合智能抗干擾體系等措施實現。

傳輸鏈路抗干擾主要有DS/FH混合擴頻、自適應選頻、自適應頻域濾波、猝發通信、時域適應干擾消除、基于多用戶檢測的抗干擾、跳時(TH)、自適應信號功率管理、自適應調零天線、多波束天線、星上SmartAGC、分集抗干擾、變換域干擾消除、糾錯編碼和交織編碼抗干擾技術等。軟硬件設備抗干擾主要有光電隔離、硬件濾波、屏蔽、數字濾波、指令冗余、程序運行監視等技術。建立綜合智能抗干擾體系可以通過建立軟件化抗干擾硬件平臺、建立智能化抗干擾軟件應用系統,如:智能抗干擾系統、網絡監測控制系統、專家策略支持系統等措施實現。

2.3 基于MPLS的移動衛星通信網絡體系構架。MPLS(多協議標簽交換)技術由于可將IP路由的控制和第二層交換無縫地集成起來,具有IP的許多優點(如擴展性、兼容性好),又可很好地支持QoS和流量工程,是目前最有前途的網絡通信技術之一。近年來,在地面固定網MPLS技術逐漸成熟后,該技術已向光通信、無線通信和衛星通信等領域擴展。現有的寬帶衛星系統設計主要采用衛星ATM 技術,研究表明該技術可給不同的業務提供很好的QoS保證,并可利用面向連接的虛通路設計以及流量分類等方法為網絡提供有效的流量工程設計。

衛星MPLS體系結構分為用戶層、接入層、核心層三部分,其中,用戶層包括衛星手持移動終端(直接接入移動衛星網)、小型專用局域網用戶(通過小型地面移動終端接入衛星網)、其他網絡用戶(通過地面網關站接入衛星網絡)等。接入層由標簽邊緣交換路由器(LER)組成,完成衛星MPLS網同其他網絡以及衛星手持移動終端的連接,其主要功能包括實現對業務的分類、建立FEC和標簽之間的綁定、約束LSP的計算、分發標簽、剝去標簽以及用戶QoS接納管理和相應的接入流量工程控制等。核心層由標簽交換路由器(LSR)組成,完成信息按MPLS標簽進行交換轉發,其上主要運行MPLS控制協議和第三層路由協議,并負責與其他標簽交換路由器交換路由信息來建立路由表、分發標簽綁定信息、建立和維護標簽轉發表等工作。

3.衛星通信的發展趨勢

在目前的通信衛星中,已采用許多代表當今世界通信衛星的先進技術,如氙粒子發動機、高能太陽電池和蓄電池、大天線和多點波束(如:THURYU、ASES、TORSS、GALILEO等衛星天線)、衛星星上處理器(如:窄帶信道化器、數字波束成形網絡和BUTLER矩陣放大器)以及射頻功率動態按需分配等技術,這些技術的發展,對通信衛星和衛星通信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3.1通信衛星向大、小兩極發展?,F代衛星通信的發展趨勢之一就是衛星星體本身正在向大型化和微型化兩個方向發展。一方面,各國為了提高衛星的靈敏度和星上處理能力,以及實現衛星的一星多能,把衛星星體造得越來越大,重量也越來越重。衛星大了也有弱點,易受電磁干擾和敵方反衛星武器的破壞,而小衛星、微小衛星卻能克服這種弱點。如果用多顆小衛星組網來代替單顆大衛星,就可以提高衛星系統的生存能力。

3.2 衛星通信向衛星移動通信方向演進。衛星移動通信是指利用衛星實現移動用戶間或移動用戶與固定用戶間的相互通信。隨著技術的發展,衛星的功能逐漸增強,許多原來由地球站執行的功能被轉移到衛星上去完成,從而使地面設備變得越來越簡單,天線尺寸也隨之大幅度減小。隨著頻譜擴展、數字無線接入、智能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衛星移動通信在向衛星個人通信方向演進,用手持機可實現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與世界任何地方接入衛星移動通信網的用戶進行雙向通信。

3.3 衛星通信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由于衛星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產生了衛星互聯網技術。目前衛星互聯網的連接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利用寬帶衛星的雙向傳輸;另一種則是利用衛星的高速下載和地面網絡反饋的外交互通信方式,即將衛星鏈路作為下行數據鏈路,而將電話撥號、局域網等其他通信鏈路作為上行數據鏈路,這種方式是基于當前互聯網信息流量的非對稱性提出來的,它是衛星通信的一個熱點。

3.4 衛星通信寬帶化。為了滿足衛星通信系統用戶對帶寬的需求,衛星通信技術已向Ka、Q等波段發展。一些國家衛星系統已拓展直EHF頻段。采用EHF頻段有很多現有其他頻段無可比擬的優點,一是擴大EHF頻段的容量,大大減輕現有頻譜擁擠現象;二是EHF的波束窄,可減少受核爆炸影響出現的信號閃爍和衰落,抗干擾和抗截收能力強。三是EHF 頻段系統使用的部件尺寸和重量都可大大縮小和減輕。

參考文獻:

[1] 儲鐘圻.數字衛星通信.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 孫學康.微波與衛星通信.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第5篇:衛星通信特點范文

關鍵詞:衛星通信 實驗教學 衛星廣播電視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7(c)-0152-02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that the experimental equipment cost limi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experiments course,th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kinds of teaching object: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 are analyzed,and content of th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experiment course and the experiment conditions construction are explored and discussed.Undergraduate experiment teaching adopts the design of low cost experimental equipment,and emphasizes the perceptual knowledge;while the graduate experimental course extrudes the learning autonomy,and guides students to find problems,to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The exploration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Satellite communication;Experimental teaching;Satellite broadcast TV

截至2015年底,中國在軌運行的衛星數量已超過140顆,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然而,伴隨著衛星數量的突破,我國的衛星產業發展卻相對滯后,尤其是地面應用系統的發展還不夠。除投入不足外,人才缺乏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衛星通信課程作為高校電子通信類專業的主干課程在激發學生對衛星通信領域的學習興趣、培養衛星通信領域的人才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實驗課程開設背景

由于衛星通信設備昂貴、通信衛星資源緊缺,傳統的本科《衛星通信》課程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以實驗演示和參觀觀摩為輔,實踐教學的比例非常少。衛星通信的頻率很高,常規的仿真平臺很難實現全系統仿真,因此,有條件的院校開設的仿真實驗僅限于衛星通信的中頻部分[1],讓學生觀察信號在中頻部分的處理與傳輸過程,深化學生對通信基本理論的認識,但這些改善無法讓學生體會到真正的衛星通信過程,也很難激發學生對衛星通信領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另外,隨著衛星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衛星通信》課程的教學內容需要不斷更新,與工程實際結合也更加密切,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突顯。與理論教學相比,由于學時有限、實踐環節組織困難,實驗教學已成為衛星通信教學改革與發展的瓶頸。

2 實驗教學內容設計

為提高衛星通信課程的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衛星通信課程實驗教學的內容和方法進行了探索,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具體而言,該校在通信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教學中開設了《衛星通信》課程,在研究生教學中開設了《現代通信新技術》(其中包含了衛星通信的相關內容),針對不同的培養對象,教學的內容、方式方法有很大差異。

2.1 本科實驗教學

本科教學中學生數量眾多,傳統的《衛星通信》實驗課程受限于實驗設備的成本,只能讓學生進行衛星通信的演示和觀摩,無法讓學生切身體會衛星通信的過程。隨著技術的發展,作為一種最廉價的衛星通信方式之一――衛星廣播電視已進入千家萬戶,它主要由天線(及其支架)、衛星電視接收機、電視機以及電源等設備組成。該系統屬于衛星通信中的單向接收地球站,而衛星通信中的反向發射鏈路與接收鏈路相似,因此,該系統完全可以作為學生體驗衛星通信過程的實驗設備。然而,雖然電視機在該系統中僅作為通信的終端設備,與衛星通信實驗課程的教學目的關聯性不強,但電視機的成本卻占據該套實驗系統的70%以上;另外,衛星廣播電視實驗的開設通常需要在室外開闊地域進行,此時系統的室外供電也將成為課程開設必須考慮的因素;上述兩個原因導致衛星電視接收系統在《衛星通信》實驗課程的開設過程中無法得到推廣。

為解決該問題,通過市場調研,將衛星電視接收機和電視機的功能改由尋星儀來實現。尋星儀是融合了衛星電視接收機、電視機以及頻譜儀簡易功能的一體化設備,采用鋰電池供電,不需要市電,便于室外實驗的開設。整套系統成本低于1 000元,其簡易的頻譜儀功能還可以開設衛星信標的接收實驗。

尋星儀的操作界面與常規的衛星電視接收機完全相同,可以設置衛星名稱、高頻頭本振、接收頻率、符號率、極化方式等參數;連接衛星電視接收天線后,當天線對準目標衛星時即可接收到該衛星上的信號(即接收的信號強度和信號質量高于衛星接收機門限);若目標衛星上有公開的電視節目,還可以直接使用該終端收看衛星廣播電視。在該系統上開設的實驗課程可以讓學生熟練掌握衛星通信中天線對星的基本流程與操作技巧,明確天線三維指向的參考基準與天線精確對準衛星的判斷標準,使學生對衛星通信的整個過程進行全面、整體認知,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本科生的實驗教學重點在于突出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衛星實驗,使學生能夠掌握衛星通信的基本原理,明白衛星通信中對星的標準是什么,并掌握對星的常見技巧。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啟發他們更深入了解衛星通信發展的新技術、新方向。

2.2 研究生實驗教學

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具有更大的學習自主性,理論講授不僅要細而專,還要廣而泛。在本科現有衛星通信內容的基礎上,重點講授與衛星通信相關的天線技術、陣列信號處理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等的發展現狀,為研究生下一步的課題選擇提供參考。

作為小班教學,研究生的衛星通信實驗課可以采用完全自主的形式――將固定衛星地球站、便攜式地球站、衛星動中通地球站以及寬帶無線通信系統、無人機視頻采集等設備交給學生進行自主組合,按照系統搭建由簡單到復雜,地球站由固定到移動,通信業務由話音到視頻的漸進過程,讓學生體會衛星通信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應用場景以及還存在亟需解決的問題,激發學生投身衛星通信領域技術研究的興趣。

3 結語

衛星通信實驗課程的開設可以強化學生對衛星通信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激發學生對衛星通信領域的學習興趣。該文針對本科生和研究生兩種教學對象,對衛星通信實驗課程的開設內容以及實驗條件建設進行了探討與摸索,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適合于不同對象、不同接受能力的實驗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永無止境的,如何取得更好教學效果還需要與廣大高校的衛星通信課程教師共同探討。

第6篇:衛星通信特點范文

【關鍵詞】衛星通信 調制技術 通信技術

目前隨著各國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衛星通信業務日趨繁忙,通信容量也不斷增加,傳統的數字調制技術很容易使各個通信信道之間產生相互干擾、射頻頻譜擁擠等問題,不利于正常的衛星通信工作的進行,已經不能滿足目前衛星通信技術的需要,必須要對其進行改造及更新,研究出新的滿足時代要求的數字調制調解技術。以下本文主要將就衛星信道對調制體制的要求以及衛星信道對調制系統的影響因素進行簡要的分析。

1 衛星信道對于調制體制的要求

衛星信道廣義上來講,包括無線電波到基帶信號在內的整個線路,其顯著特點是電波傳播的路徑比較長,且在電波的傳播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干擾,從而使電波得到很大的削弱。同時,相對于高速衛星通信系統來說,寬帶信號將導致非線性影響更加嚴重,這種嚴重影響尤其表現在高階調制信號方面,所以,必須要對衛星通道中各種非理想因素以及衛星信道對于調制體制的要求進行一定的分析。

1.1 已調波的波形必須要具有恒包絡特性

由于衛星通道信道具有非線性的特點,已調波的包絡波動很容易引起頻譜擴展以及相位失真等問題,所以調制后的波形必須要有等幅包絡結構的特性。又由于一般很少采用幅度變化的數字調制,所以調制后的波形必須要具有恒定的幅度,并且以載波的相位以及頻率的變化來傳遞信息。同時在調制技術的選擇方面,應該注意到FSK技術的寬帶利用效率比較低,而現在頻率資源日益緊張,必須要高度重視資源的有效利用,所以FSK技術并不適用于當代的要求。另外,PSK技術比起來FSK技術來說,具有恒定的包絡結構,資源利用效率也相對較高,但是PSK技術也存在著符號到符號之間不連續的相位轉移,占用較寬的寬帶等缺點。

1.2 已調波的波形必須要具有良好的頻譜特性

只有已調波的波形具有最小的功率譜占用率,即快速的高頻滾降特性才能盡可能地減少調制信號的旁瓣,從而達到減少衛星通道鄰里之間相互干擾的目的。此外,已調波的波形除了要求主瓣寬度比較窄之外,還要盡可能地實現比較小的旁瓣,甚至沒有旁瓣,這樣的信號經過濾波之后,才能使得主瓣無失真地通過。同時由于被濾除的旁瓣的功率比較小,所以輸出的信號起伏也比較小,從而大大減少了AM/PM轉換效率。與此同時,當然,頻譜擴展現象也會得到一定程度地減少,不過仍然會保持較小功率譜占用率的特點。相反,如果對調制方式的選擇不恰當,已調波的高頻滾降技術就會慢下來,從而使得旁邊的旁瓣得到了更多的能量,得到很多能量的旁瓣會在濾除過程中產生很大的起伏,這就會增加AM/PM轉換效率,頻譜擴展現象也會隨之增加,從而導致整個系統的性能下降,甚至導致無法維持正常的工作的狀況。同時,在調制方式的選擇過程中,還應該盡量考慮到衛星頻帶和功率的有效利用以及帶限、延遲失真等現象。針對不同的系統,應該選擇不同的適當的調制方式,兼顧衛星的頻帶效率以及功率利用率,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整個系統的性能,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

2 衛星信道對調制系統的影響因素

在中低速衛星通信系統中,主要考慮的是功率放大器對于調制系統的非線性影響。而在高速衛星通信系統中除了要考慮功率放大器的非線性影響之外,還應該考慮群時延、相位噪聲以及其他各種因素對于調制系統的因素。下面本文主要就從這些因素入手,對衛星信道對調制系統的影響因素進行簡要的探討、分析。

2.1 群時延對于調制系統的影響

群時延是指群信號在通過系統進行傳輸的過程中,由于系統對于信號的影響而產生的時延。群時延主要包括線性群時延、拋物線群時延以及周期循環群時延特性等。在高速衛星通信系統的各個方面都可能會產生非線性相位影響,即群時延失真。在整個衛星系統中,一般來說,傳輸效率越高,傳輸寬帶就會變得越窄,群時延對系統的影響就會比較大。另外,隨著調制方式的不同,群時延的影響也會不同。對于拋物線群時延和線性群時延來說,信號通帶的邊緣大小對于邊緣群時延具有重要的影響,它的大小決定了系統群時延的特性。另外,群時延通常以符號頻率以及群時延的乘積為單位,相同的群時延在不同的符號速率下產生的信噪比損失也各不相同。一般來說,當群時延等條件相同時,符號速率越大,信號的衰減也會越大。

2.2 相位噪聲對調制系統產生的影響

在載波的傳輸過程中,本振信號的穩定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到信號的調解,而本振信號的不穩定性則主要表現為相位的不穩定。由于晶振本身的不穩定性形成對正弦波的相位調制,從而使得射頻源發出非零寬帶的載波信號,這就是所謂的相位噪聲。隨著衛星通信系統越來越多地采用相位鍵控調制技術,系統中產生的相位噪聲對線路質量的影響越日趨明顯,這種情況會引起載波相位抖動,從而導致全鏈路性能的惡化。所以在衛星通訊技術的研究過程中,必須要高度重視相位噪聲對于調控系統產生的影響,不斷通過相位噪聲的建模研究、仿真分析等各種手段,對相位噪聲進行全面的系統的研究,從而防止相位噪聲對調制系統產生的不利影響,提高調制系統的工作效率,從而提高整個衛星通信系統的工作效率。

3 小結

調制技術作為整個衛星通信系統中的重要一環,其改善和提高對于整個衛星通信系統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要高度重視衛星通信中的調制技術。以上本文主要就衛星信道對調制體制的要求以及衛星信道對調制系統的影響因素進行簡單的分析,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當然,隨著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研究人員不斷發現并解決調制技術的各種問題并及時進行解決和更新,這樣調制技術才能跟上衛星通信技術的步伐,從而更好的促進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坦,郭學義,張亞龍等.16 QAM 調制技術仿真及在衛星通信中的應用[J].山西電子技術,2013(05):51-53.

[2]徐華正,程乃平.衛星通信中連續相位QPSK調制的帶寬效率分析[J].艦船電子對抗,2014,37(04):95-97,101.

[3]魯瑞勇.PSK信號調制分析技術研究及鎖相環設計[J].廣播電視信息,2015(11):71-73.

第7篇:衛星通信特點范文

關鍵詞:TCP改進;調制解調小型化;LDPC;接入控制

引言

衛星通信具有不受地理條件限制、遠距離通信成本低、覆蓋范圍比一般無線通信方式大的特點,可以解決地震、水災等自然災難發生后,地面通信遭到嚴重破壞后的緊急通信保障任務。便攜式衛星通信地面站具有移動靈活,架設快速的特點,非常適應應急通信需求。但是以往便攜站業務接入方式大多采用有線接入方式,接入方式單一,無法滿足應急現場靈活、多變的要求。WIFI具有信道穩定、帶寬較寬的特點,通常被用來為用戶提供最后一段距離的無線IP接入工作。利用WIFI技術可以很好解決衛星便攜站的接入方式單一問題。本文提出的基于WIFI接入方式的便攜式衛星通信終端解決方案,內部包含調制解調單元、WIFI接入單元、IP處理單元等模塊,實現了視頻、話音等多類型業務的WIFI接入,并對IP數據傳輸方式進行了適應性改造,提升了衛星信道中的IP數據傳輸效率。

1終端設計方案

1.1終端組成原理基于WIFI的衛星通信終端利用WIFI接入單元建立了WIFI接入熱點,為視頻、電話等業務提供WIFI接入通道,實現了視頻、電話等業務WIFI接入,并利用內部的調制解調器建立與后方的衛星信道。該終端實現了現場與后方的雙向通信,其原理如圖1所示:與后方指揮中心建立的衛星信道實現現場與后方指揮中心之間的雙向通信,其實現原理如圖1所示。1.2終端內部的設計基于WIFI的衛星通信終端內部包括調制解調單元、IP接入單元、WIFI單元,其中調制解調單元完成信號的調制解調功能;IP接入單元完成IP信號的加速、路由等功能;WIFI單元完成構成WIFI熱點實現無線終端接入的功能。(1)調制解調單元。調制解調單元主要完成數據的調制和解調工作,從功能分為信道糾錯、數字調制、數字解調、中頻收發組合等模塊,在設計上將采用了中頻帶通采樣技術,在保證設計指標的前提下,降低了電路尺寸和功耗。信道糾錯主要實現數據的糾錯編碼和糾錯譯碼,本終端采用的LDPC糾錯碼技術具有糾錯能力強,譯碼延時小、譯碼器簡單的特點。數字調制技術,將DA轉換的頻率提升至800MHz,并將成型濾波、數字重采樣、調制映射、上變頻等功能都在FPGA中通過數字實現,提高了電路可靠性,降低了電路實現的難度。數字解調主要在FPGA中實現了數字下變頻、定時恢復、載波恢復等功能,完成調制后信號的相干解調功能。中頻收發組合主要用于調制信號的上變頻以及下變頻處理工作,為保證模塊可靠工作還增加了功率控制及AGC等功能。(2)IP接入單元。由于衛星通信中存在的長延時、高誤碼率的特點,導致IP數據傳輸存在傳輸效率低的問題。IP接入單元實現了IP數據的匯聚,接口轉換以及IP協議改造等功能,保證IP數據在衛星通信系統中高效傳輸。IP接入單元采用內部集成ARM核的FPGA實現,IP加速、接口轉換等功能,并采用88E6083擴展出8個10/100MLAN接口,滿足多種業務數據的匯接功能。

2關鍵技術

2.1高集成度調制解調技術小型化、高集成度始終是硬件電路實現的目標。為提高調制解調技術的基成度,本終端設計方案中將DA輸出頻率提升至800MHz,AD頻率提升至390MHz,提升了調制解調方案的數字化水平。在調制端在原數字基帶調制包含的數據內插、映射等模塊的基礎上,增加了數字上變頻模塊,在數字階段實現了上變頻功能。在解調端,對AD采樣后的中頻數據,增加了數字下變頻、CIC濾波等數字化處理模塊,解決了中頻至基帶的轉換問題,并降低了采樣速率,為后期的數字解調創造了條件,并在數字基帶解調的配合下完成了解調功能。2.2TCP/IP加速技術衛星通信系統中存在的傳輸延遲大、誤碼率高等特點,造成了TCP/IP數據流傳輸效率很低的現象。為實現TCP/IP數據的高效傳輸,本終端對TCP/IP協議進行了分段處理提高了數據流的傳輸效率。TCP/IP加速技術將傳輸過程分為兩個階段來實現,第一階段是TCP客戶端到TCP改進模塊,第二階段段是TCP改進模塊到TCP服務器。通過這種分段,使得TCP客戶端認為正在和地面網絡上一臺主機進行數據通信,不會出現由于等不到回復,數據源不停重發的現象,提高了信道的傳輸效率。TCP/IP加速技術的實現過程包括網絡截包、TCP連接建立、TCP數據傳輸、TCP連接拆除、TCP連接信息表管理、協議欺騙、重傳處理、帶寬調整、遮擋檢測、網絡數據包打包發送、配置管理等處理過程,其功能構成如圖2所示。2.3LDPC技糾錯碼技術LDPC糾錯碼采用準循環(quasi-cyclic,QC)LDPC碼,該LDPC碼具有以下特點:(1)描述簡單,特別適合于硬件實現;(2)編碼可采用移位寄存器電路快速實現;(3)ErrorFloor低,無需再和它其編碼級聯使用。LDPC由編碼器和解碼器構成。編碼器由輸入緩存器、編碼模塊、輸出緩存器組成,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譯碼器采用最小和算法,性能與和積算法相近,并具有結構簡單,無需信噪比估計的特點,譯碼器原理結構如圖4所示。LDPC譯碼模塊根據碼率/碼長等控制信息,讀取信道數據。譯碼模塊譯碼后,把數據寫入RAM中,并在成功譯碼一幀后,指示接口模塊開始輸出,并在接口響應后,開始譯碼下一幀數據。

3測試結果

基于WIFI的衛星通信終端設計完成后分別進行了WIFI覆蓋范圍測試、誤碼性能測試和TCP傳輸效率測試。經測試終端達到的性能如下:采用小米手機可以實現50米內WIFI覆蓋。在1/2LDPC編碼條件下,譯碼迭代20次時,不同碼長的誤碼率曲線如圖5所示。4結語本文設計的基于WIFI的衛星通信終端,實現了最高信息速率2Mbps的高效TCP/IP衛星通信,可以在地震、水災等突發災害發生時發揮巨大作用,具備良好的市場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馬刈非.衛星通信網絡技術[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3:75-87.

[2]徐宇杰.TCP/IP協議深入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47-53.

[3]張亞生.衛星TCP加速技術研究[J].無線電通信技術,2010,36(05):29-31.

[4]王秉鈞.衛星通信系統[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140-164.

第8篇:衛星通信特點范文

關鍵詞:衛星通信;中繼站;數據傳輸;鐵通公司

中圖分類號:TN9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8631(2009)12-0099-02

引言

衛星通信是一種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繼站來轉發無線電波而進行的兩個或多個地球站之間的通信。

衛星通信系統是由通信衛星和經該衛星連通的地球站兩部分組成。靜止通信衛星是目前全球衛星通信系統中最常用的星體,是將通信衛星發射到赤道上空 35860 公里的高度上,使衛星運轉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一致,并使衛星的運轉周期正好等于地球的自轉周期( 24 小時),從而使衛星始終保持同步運行狀態。故靜止衛星也稱為同步衛星。靜止衛星天線波束最大覆蓋面可以達到大于地球表面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因此,在靜止軌道上,只要等間隔地放置三顆通信衛星,其天線波束就能基本上覆蓋整個地球(除兩極地區外),實現全球范圍的通信。目前使用的國際通信衛星系統,就是按照上述原理建立起來的,三顆衛星分別位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

與其它通信手段相比,衛星通信具有許多優點:一是電波覆蓋面積大,通信距離遠,可實現多址通信。在衛星波束覆蓋區內一跳的通信距離最遠為 18000 公里。覆蓋區內的用戶都可通過通信衛星實現多址聯接,進行即時通信。二是傳輸頻帶寬,通信容量大。衛星通信一般使用 1~10 千兆赫的微波波段,有很寬的頻率范圍,可在兩點間提供幾百、幾千甚至上萬條話路,提供每秒幾十兆比特甚至每秒一百多兆比特的中高速數據通道,還可傳輸好幾路電視。三是通信穩定性好、質量高。衛星鏈路大部分是在大氣層以上的宇宙空間,屬恒參信道,傳輸損耗小,電波傳播穩定,不受通信兩點間的各種自然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即便是在發生磁爆或核爆的情況下,也能維持正常通信。

衛星傳輸的主要缺點是傳輸時延大。在打衛星電話時不能立刻聽到對方回話,需要間隔一段時間才能聽到。其主要原因是無線電波雖在自由空間的傳播速度等于光速(每秒30萬公里),但當它從地球站發往同步衛星,又從同步衛星發回接收地球站,這“一上一下”就需要走8萬多公里。打電話時,一問一答無線電波就要往返近16萬公里,需傳輸0.6秒鐘的時間。也就是說,在發話人說完0.6秒鐘以后才能聽到對方的回音,這種現象稱為“延遲效應”。由于“延遲效應”現象的存在,使得打衛星電話往往不象打地面長途電話那樣自如方便。

衛星通信是軍事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和軍事集團利用衛星通信系統完成的信息傳遞,約占其軍事通信總量的80% 。

衛星通信的主要發展趨勢是:充分利用衛星軌道和頻率資源,開辟新的工作頻段,各種數字業務綜合傳輸,發展移動衛星通信系統。衛星星體向多功能、大容量發展,衛星通信地球站日益小型化,衛星通信系統的保密性能和抗毀能力進一步提高。

一、衛星通信技術的分類

衛星在通信、廣播、導航定位、遙感遙測、地球資源、環境監測、軍事偵察、氣象服務等方面體現出日益重要的價值。特別是在軍事應用方面,已成為現代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中保障通信指揮、控制和信息傳遞極為重要的手段,因此,不僅西方各軍事強國,就連不少發展中國家對軍事通信衛星也特別重視。近年來,衛星通信技術已進人數字化發展的階段。

1.1 低速話音編碼技術

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內,32kbit/s的連續可變斜率增量調制(CVSD)編碼技術在衛星通信系統中占據主導地位。隨著通信容量的增加和頻率資源的緊張,迫切需要低速率且高質量話音的低速話音編碼技術。目前,低速話音編碼技術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相繼出現了32kbit/s的自適應差分脈碼調制(ADPCM)、低時延16/8/4.8kbit/s的碼激勵線性預測(CELP)、4.8/2.4kbit/s的多帶激勵(MBE)。特別是4.8/2.4kbit/s的MBE話音編碼技術已在系統中使用,在4.8kbit/s速率上的話音質量已接近64kbit/s的PCM的長話質量,超過32kbit/s的CVSD的話音質量。采用低速率話音編碼可以大大提高衛星通信質量。

1.2 先進信道編碼技術

信道糾錯編碼技術也有很大發展,有先進的軟判決維特比譯碼和雙層級聯碼等。軟判決維特比譯碼廣泛應用于衛星通信終端,它可以使信道質量明顯改善,在誤碼率為10“的條件下,其編碼增益大于5.8dB。雙層級聯碼(即外層用R-S碼交織,內層用卷積碼)能有效地糾正隨機和突發錯誤,在碼率為10-5時,其編碼增益可達6-7dB。采用先進信道編碼技術可以提高傳輸質量,并節省衛星功率。

1.3 格狀編碼調制(TCM)技術

衛星信道既是帶寬和功率受限的信道,又是非線性信道,它需要具有已調載波功率譜密度比較集中的調制方式,因此,通常采用恒定包絡制方式。在恒定包絡制方式中,又廣泛采用相位調制(PSK)方式。但是,相位調制方式存在非連續相位轉移的缺點,為了克服這一缺點,獲得更佳的性能,最新發展起來的格狀編碼調制是衛星系統中調制技術的發展趨勢。格狀編碼調制是一種不犧牲帶寬的有效性而提高功率有效性并與信道編碼相結合的技術。目前,8PSK和16PSK的64kbit/s格狀編碼調制數字調制解調器已應用于衛星通信中,它與普通相位調制相比,在不增加帶寬、不改變速度的條件下,可提高3-5dB的調制增益。

1.4 混合多址技術

對于數字衛星通信系統,時分多址(TDMA)適用于40Mbit/s以上速率的系統,而碼分多址(CDMA)則在微型地球站VSAT衛星通信系統中廣泛采用。TDMA在充分利用衛星轉發器功率和機動靈活組網方面有很大的潛力,配合多波束天線,即可實現星上交換時分多址(SS-TDMA)方式;還有一類低速時分多址(LA-TDMA)方式,這種方式所需的全向有效輻射功率(EIRP)小,便于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應用,成本低,斟而發展較快。

CDMA技術具有抗干擾、保密等優點,對軍事通信系統有很大的吸引力,且有多種使用方式。時分復用/碼分多址(TDM/CDMA)方式已在VSAT衛星通信系統中應用;直接序列擴頻/跳頻/碼分多址(DS/FH/CDMA)是直接序列擴頻與低速跳頻混合的多址方式,具有信道容量更大、抗干擾能力更強等優點;隨機分配碼分多址(RA-CDMA)方式是把碼分多址的優點與數據分組通信方式(數據傳輸和交換的動態分配技術ALOHA)的特點結合在一起,使信道通信容量和抗干擾能力進一步提高。

二、衛星通信在鐵路應急搶險中的作用

2.1工作模式

(1)衛星通信接收示意圖(見圖1)。

2.2使用容量

目前,鐵通公司在全國有九個基站將衛星數據通信作為搶險備份通道。開通一個2M帶寬作為語音通道,一個2M帶寬作為圖像通道。

2.3基站系統維護

鐵通公司的衛星系統維護包括下內容:

(1)定期測試:網管室(站)定期核對網關的各種參數及與北京主站的聯網通話功能;

(2)硬件設備巡檢:電源、饋線、天線;

(3)站內自檢。

三、結束語

信息技術作為本世紀重要的主導產業,其發展方興未艾,衛星通信后來居上,兇猛異常地發展起來。一向落后的鐵路通信,隨著衛星通信設備的采用,其狀況必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了解衛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及特點,并進一步引進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是我們發展鐵路通信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 陳九冶.衛星通信系統[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0.

第9篇:衛星通信特點范文

關鍵詞:衛星通信;消防救援;技術手段

1引言

中國是一個災難頻發的國家。自然災害時有發生,并且隨著當今社會日益增多的大型活動,突發的緊急災害事故及社會公共安全事故越來越頻繁的發生,給人民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造成了很大的損失。這使得人們進一步意識到完善應急通信體系的重要性。

衛星應急通信系統是為滿足各類緊急情況下的通信需求而產生的,而自然災害,尤其是社會事件等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發生的規模和地點都無法提前預知和準備。這些通信設備在發生災害的時候就需要臨時組裝,來接收現場的圖片視頻影音資料,這些信息對于處理突發事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衛星通信來建立臨時或應急的通信能力幾乎都是預案中的首選,并且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科技發展,衛星通信顯示出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文章介紹了衛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組成,在消防應急中的應用等等。

2衛星通信在消防應急中的應用

2.1衛星通信的基本原理、組成及優勢

衛星通信的原理就是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繼站轉發或反射無線電信號,在多個地球站之間進行的通信。地球站是指設在地球表面的無線電通信站。

衛星通信系統是由地面部分和空間部分兩部分構成的。通信衛星實際上就足一個懸掛在空中的通信中繼站。它居高臨下,視野開闊,只要在它的覆蓋照射區以內,不論距離遠近都可以通信,通過它轉發和反射電報、電視、廣播和數據等無線信號。

衛星通信與其他通信方式相比較,有以下的特點:(1)通信距離可以達到遠,且費用與通信距離無關。(2)通信容量大,適用多種業務傳輸。衛星通信使用微波頻段,可以使用的頻帶很寬。(3)廣播方式工作,可以進行多址通信。通常,其他類型的通信手段只能實現點對點通信,而衛星是以廣播方式進行工作的,只要是衛星覆蓋的區域,都可以進行通信,這些地球站可共用同一顆通信衛星來實現多邊通信,即進行多址通信。(4)可以自發自收進行監測。發信端地球站同樣可以接收到自己發出的信號,從而可以判斷傳輸質量好壞。(5)無縫覆蓋能力。利用衛星移動通信,可以不受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和時間的限制,建立覆蓋全球性的海、陸、空一體化通信系統。(6)安全可靠性。與其他方式相比,衛星通信所受的約束和障礙更加少,所以其安全可靠性很好。

主要缺點是:傳輸時延大。以300000km/s的速度傳播的電波,要經過240ms~260ms的延時,加上終端設備對數字信號的處理時間等,延時還要增加很多,根據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建議,單程傳輸不要超過400ms;在南緯75°以上和北緯75。以上的高緯度地區,由于同步衛星的仰角低于5°難以實現衛星通信;同步軌道的位置有限,不能無限度地增加衛星數量和減小星間間隔;每年有天文現象發生,十分影響通信。例如存在不可避免的日凌中斷和星食發生;衛星壽命一般為幾年至十幾年,要做長遠的部署和計劃,故要做好承擔一定風險的準備。

2.2衛星通信在消防應急中的具體應用

2.2.1消防指揮VAS衛星通信的組成

一般來說,具體到消防方面,其應急指揮通信系統由應急指揮中心(中心站)和事故現場側設備組成,兩者通過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建立通信連接。事故現場側由應急通信車(車載站)和現場采集設備(編寫站)組成。

(1)地面固定主站。主站的作用:通過衛星對車載站進行管理控制,并且提供地面固定網絡和衛星移動網絡的互聯轉接。

(2)應急通信中的指揮車。應急通信車組成是由車輛、VSAT車載、設備無線局域網設備等。通信車經VSAT衛星實現遠程通信,并且對應急現場進行最基本的信息采集、車載視頻監控、信息處理、指揮控制、多業務作業終、端通信保障、綜合保障。

(3)便攜站。由主設備箱、天線箱、輔助設備箱以及便攜發電機構成。在公共交通(民航、鐵路)系統可用的情況下,便攜站的應用靈活,既可以通過別的運輸工具將便攜站運抵現場,作為遠端移動站使用,也可以放置在前線指揮部作為衛星地面站使用。

2.2.2消防應急衛星的應用

(1)衛星通信系統中的業務實現方式概述。為了保證災難救援現場和應急指揮部的通信,需要的最基礎的業務就是語音、視頻及數據業務,下文簡單的介紹一下這3種業務的實現方式。在搶險救災現場,語音通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業務需求,語音業務包含2個方面:一是解決現場工作人員之間的通話;另一個是解決現場人員撥打和接聽系統電話或公網電話的問題。現場工作人員之間的語音通話通過車載集群設備來解決,這可以滿足救援人員之間互相通話?,F場人員撥打電話的方法是利用海事衛星電話,海事衛星電話的特點是不受天氣限制,特別是海事衛星車載設備可以實現動中通,但是海事衛星電話也存在的問題,這就是話路少、資費高。在搶險救災過程中,視頻業務的互通既可以使后方的領導和指揮人員直觀地了解現場的情況,實現直接交流。視頻業務主要是采用VSAT衛星通道完成的。在國網主站配置基于H.323協議的MCU(MultipointControl Unit,多點控制單元),主站的MCU接入應急救災指揮中心電視系統;在車載站和便攜站配置會議電視終端,會議電視終端通過VSAT衛星通道接入主站的MCU,這樣,就相當于一個遠端會場,實現視頻回傳及參加電視會議。搶險救災現場的視頻圖像可以通過無線圖像傳輸設備(單兵)、車頂可升降攝像頭及車內攝像頭采集獲得。

搶險救災現場的數據業務包括內網數據和外網數據。內網數據可分為現現場指揮辦公的郵件、Web瀏覽等;外網數據主要包括瀏覽Internet、收發外網郵件等。在通信車,現場使用無線局域網設備的無線數據訪問辦公室工作人員。內部網數據通過VSAT衛星頻道、網站訪問防火墻安全認證后救援指揮中心。衛星數據傳輸格式的IP包和支持TCP/IP協議,所以數據服務訪問實現比較簡單,通過將一個衛星設備和救援指揮中心信息網絡路由器連接可以實現。

(2)衛星通信系統可以通過衛星通信指揮車裝載,實現移動式處理消防救援。應急通信指揮車是衛星通信系統中的一個地面站,它可以十分迅速的在火災現場或者各類別的應急現場建立小型移動指揮站,這樣可以實施對消防部隊的直接指揮和對火災現場的事故緊急處理。通信指揮車可以通過衛星信道進行指揮,與此同時可以直接與消防中心進行語音圖片等信息的雙向交流,接收消防中心所下達的有效指令;利用指揮車上的350MHz車載臺與消防調度中心保持實時通信與聯絡;利用GPS進行定位,隨時發送指揮車所在的位置以及行車方向和所在環境等;車頂上的攝像設備可以隨時收集災難現場的情況,然后傳送回消防調度站,有利于消防人員及時布置消防設施和消防力量;車上工作人員可以攜帶小型攝像機深入應急現場,將最新最真實的前方情況傳送出來。這樣就實現了移動式作戰,更有利于救援方案的實施。

(3)衛星通信系統可以有效的幫助消防中心對倉庫、生產廠房等監控點實時監控,預防火災的發生。衛星通信系統是一個巨大的寬帶網絡,可以通過信道對監控點進行實時監控,一旦有危險發生,比如說倉庫著火等,系統便會發出警報,這樣消防中心就會收到報警信息,然后根據消防指揮中心中關于失火地點的資料和商家的信息確定救援方案。消防中心還可以遠程控制攝像機進行有效的處警指揮。

(4)32星通信可以實現報警和處警一體化。在衛星通信系統中空間信息平臺可以提供空間數據的采集、處理、存儲、顯示、應用和管理功能,包括GIS/GPS/RS空間基礎數據,基礎地理數據及關鍵區域空間數據。這些既可以及時的發現發生火災的地址等詳細情況,也可以及時的估測所需消防力量,派出消防隊伍,集中調度重要應急資源,而且實時的更新現場的信息,有利于隨時調整消防方案,實現了報警和處警一體化,更加快速有效率的完成救援活動。

2.3衛星通信在消防中應用的需要改進的地方

(1)目前,我國應急救援通信系統均是局域性設置,需要形成社會聯動的通信體系,這樣才利于適于應對重大災害事件;(2)各部門均建有獨立的指揮中心,造成重復投資,資源浪費,接處警和效率難以提高;(3)現有各救災部門應急救援通信網絡融合性差,難以保證有效協調運作;(4)現有通信裝備的集成效能不能滿足重大災害事件作戰要求,利用率較低,互通性能差;(5)沒有法定的通信技術、管理方式,以指導未來規劃性建設。

野外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福利自产拍| 中文字幕亚洲乱亚洲乱妇|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第1页| 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性色av无码不卡中文字幕| 女人被狂躁60分钟视频| 精品国产18禁久久久久久久|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熟妇与小伙子matur老熟妇e|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裸体舞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18禁黄久久久aaa片|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成年性午夜免费网站蜜蜂|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国产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人成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www|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看| 人妻丰满熟av无码区hd|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涩涩|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日韩狼人精品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 | 中文| 久久99老妇伦国产熟女高清| 亚洲中文字幕第二十三页| 性感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天堂色| 亚洲va中文字幕| 黄a无码片内射无码视频| 色喜国模李晴超大尺度|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拍摄av现场失控高潮数次| 亚洲精品国产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