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銷售現狀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國經濟正處于一個高速發展時期已是不爭的事實,90年代中經濟增長速度高居世界前列,在98年后至今雖經濟發展放緩,但仍有7%強的增長幅度。同時近兩年國家實行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發行國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并以此為拉動點鼓勵群眾消費,擴大內需。經濟收入增加,政策利好使的人們對物質需求的消費也不斷的攀升,在家電需求數量上消費呈上漲趨勢:2001年全年零售額與上年相比增幅達56%左右,其中家用電冰箱、家用洗衣機、房間空調器、電視機、微波爐零售量分別增長12%、9%、26%、5%、15%。城市的調查則顯示未來五年內有33%的居民準備購買家用電器,完成家電的更新換代。其中19.7%的城市家庭對電視機有預期需求,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器的購買需求預期為17.62%、15.43%、16.19%。
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消費數額的加漲把消費者的著眼點從完全集中于價格開始轉移到產品的外觀包裝、內在功能特質,消費者在商品需求上的個性化和層次化特征更加明顯。由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住條件改善,居民對彩電、冰箱等家電商品的需求由單一的功能性需求開始向功能性與裝飾性,與房間其他物件的協調性并重需求轉化。普通低附加值的家電供大于求的現象嚴重,高端個性化、技術含量高的家電則熱銷,并將成為未來市場的主導產品。
技術方面,由于電子技術 和IT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ERP、CRM等新型銷售和管理技術得以出現,并對大規模的零售管理,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并且傳統技術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交通條件改善顯著,火車提速、汽車和航空業的發展,使貨物大規模的運輸得到成本控制和相互協調。
據統計,我國農村人口數量約是城市人口數量的3倍,由于各種的限制原因,農村的家電普及率還比較低。目前國家加大了農村稅費改革力度,減輕農民負擔,加大農村電網改造建設力度,這將有利于農村消費市場觀念的轉變,據預測農村市場將會有再次擴大家電普及率的浪潮。 產業分析(依據五力分析模型)
〈一〉潛在進入者
對于家電專業銷售行業而言,此行業的潛在進入者由于受到規模經濟,分銷渠道建設,供應商的支持,預期的報復等方面的影響,短期內對行業內現有競爭者不會構成太大的威脅。
1.規模經濟:
規模經濟幾乎可以表現在一個企業經營的每一職能環節中:包括制造、采購、研究與開發、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網、銷售能力的利用以及分銷等。對于家電銷售業而言,它的規模經濟主要表現在采購上。
由于頻繁的價格戰,使得目前的家電銷售價格普遍偏低,而要想在這低價中獲利就必須以更低的價格采購商品。以2000年國美降價為例,2000年國美向北京市場推出了2000臺廈華29英寸彩電,售價為1980元,比彩電峰會的最低限價低了580元。 商家銷售價格明顯低于供貨價,盡管如此一些大的家電銷售商依然是有利可圖,原因就在于規模。據業內人士透露:家電銷售都有一些批發大戶(例如國美,蘇寧,三聯),他們通過規模,批的價格很低,只掙一、二個毛利,但年終可以根據銷量從廠家拿回不菲的返利,這就是所謂的廠價倒掛。而對于該產業的新進入者而言,由于無法一下子達到應有的規模,因此沒有辦法通過廠價倒掛按低價采購商品,隨之而來的即是無法以具有競爭優勢的售價銷售產品。在這里采購的規模經濟性造成了進入壁壘的提高。
2.獲得分銷渠道和制造商的支持:
與傳統的家電產業鏈中的多級分銷商不同,專業家電銷售商與制造商及消費者的關系更為緊密,甚至可以說獲得制造商與消費者的支持是在此行業中生存下去的關鍵。
先從買方來說專業家電銷售商直接面臨的買方既是消費者,消費者購買與生產者購買和中間商購買的不同之處在于其購買者人數眾多,分布分散,購買量小,購買頻率高,因此要獲得大量的消費者必須要依賴強有力的分銷渠道,但分銷渠道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人力,物力,財力的長期投資,同時也需要經營經驗積累(既規模經濟與學習曲線效應)以蘇寧為例,自1996年以來經過8年積累,在北京、上海、杭州、合肥、西安、成都、南昌及江蘇省內設立起了10多家分公司,幾十家自營商場,數百家連鎖店,建立了遍布全國24個省、市1500多家緊密型的分銷客戶網絡。而要作到這一切,對一個新進入者而言是相當困難的。
再從賣方來說,大多數制造企業喜歡將產品賣給有實力的大銷售商,因為規模較大的銷售商,往往一次買斷某種產品,雖然價格比買給較小規模的銷售商低,但是一次買斷,降低了企業的庫存,減少了風險,加速了資金的回籠,提高了效率而且由于購買量大企業依然有利可圖。您不見國美等銷售商用巨資一次買斷家電企業某個型號的產品,企業是何等的高興。賣方的這種偏好同樣是新進入者所要面臨的壁壘之一。
3.預期報復:
北京國美、江蘇蘇寧和山東三聯是目前國內最知名的家電專業銷售商,掌握了當地家電60-70%的銷量,可謂一言九鼎。去年北京國美數次祭起彩電降價大旗,且不說行業內的新進入者,單是已入行多年頗具實力的商家也損失嚴重,除了國美之外,江蘇蘇寧也對大幅度降價屢試不爽,三巨頭的降價策略不但是爭奪市場份額的一種手段更是對潛在進入者的一種威脅,暗示若要進入此行業必會招致報復。
〈二〉現有競爭對手間爭奪的激烈程度
(1)眾多的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
從全國范圍來講,目前做電器流通的企業有近10萬家。現有的較大的競爭對手主要有蘇寧,國美,三聯。2000年蘇寧的營業額為40億元,三聯為30億元,國美為20億元。
目前我國家電銷售業競爭激烈,主要表現在價格上。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除了前面已經提到過的“國美降價”風波外 ,還有由蘇寧掀起的“南京家電價格戰”風波。在蘇寧宣布五個樓層六千多種商品全面降價。彩電最高降幅達40%之后,不到一周,南京城內幾大家電巨頭悉數卷入金星29英寸超平彩電,1730元;海爾一匹變頻空調,3200;進口DVD跌進1000元…….為了使自己的價格始終保持在最低水平,各家商場紛紛派出“間諜”刺探價格情報,隨時進行價格調整,“只能低,不能高”,由此,商戰之激烈可見一斑。
然而就目前形式來看我國家電服務業在銷售模式及服務模式上的競爭相對較為薄弱,我國家電銷售和服務模式較為簡單一般以店堂銷售為主,既沒有電話,目錄銷售,網上銷售也很少,而服務、保證、信用等則由廠家提供。這一被商家忽略的領域實際上隱藏了大量的商機。如果商家能夠針對消費者的特殊需要,提供有特色的服務,則必定會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從而培養起消費者的店牌忠誠度,進而建立起與眾不同的競爭優勢。
(2)產業增長形勢:全國每年的家電銷售總,總額為3000多億人民幣,而2000年蘇寧,國美,三聯三家企業銷售總額僅100億元人民幣左右,僅占了3%的分額,這說明市場還具有還極具擴展空間。同時家電銷售市場總的來講已進入買方市場,但在具體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某一商品領域仍存在很多空白點。企業的積累都來之不易,成熟的商家應該盡可能去發現和填補這些空白點。
(3)退出壁壘
對于此行業的銷售商,如要退出此行業,不僅要付出推廣產品品牌所要花費的眾多成本,以及因在推廣產品品牌時無力進行其它商業投資和商業經營的機會成本。除此之外,還有相關的固定成本、人員培訓費以及已建立的銷售網絡資源。由于退出壁壘如此之高,使得業內企業不得不背水一戰,由此競爭之激烈可見一斑。
〈三〉替代品
根據亞當·斯密“勞動分工受到市場限制”的潛在含義,大市場有足夠的需求支持專業化,這使得家電專業化銷售市場從綜合性市場中分析出來,并以其產品特色朝著規?;?、特色化和發展。但是中國加入WTO之后,國外綜合市場提高者的參與將提高替代品對現有專業商業企業的威脅。如,沃而瑪其連接供應商和銷售點的信息系統、一體化的物流系統和以顧客為中心的獨特服務管理理念等所構造的競爭優勢,對現有企業是一種考驗。如果現有企業能發展相似的競爭優勢的話,其替代效應將是比較小的。因此從目前總體上來講,替代品的威脅是中等的。
〈四〉供方砍價實力
近年來,我國家電產業產銷合作關系,曾發生兩次轉型。一次是80年代中后期,廠家因忌諱國有商業主渠道過高的流通費用和過低的流通效率,紛紛以直銷的形式,自辦流通。進入90年代,以蘇寧、國美為代表的新興專業經銷迅速崛起,“制”、“買斷制”大行其道。過去家電廠家是分區域建立銷售網絡,并極力讓每個區域內的價格求得一定平衡。隨著家電銷售終端的日漸強大和擴張步伐,這種平衡正日漸打破,由于廠家越來越依賴商場的銷售渠道,因此其產品的價格控制權也逐漸旁落。落到了那些有實力的專業家電銷售商手中,南京家電價格戰向廠家發出警示:家電廠家淡出市場營銷的條件已經成熟。
另一方面,家電銷售已進入買方市場。商家已從過去的求著廠商供貨到現在的廠商求著商家買貨,雖然專業家電銷售市場競爭激烈,但這一激烈并不是由于爭奪供應商所致,而是為了爭奪消費者,鑒于目前我過家電的銷售還是以低價來吸引消費者,因此供應商沒有任何優勢占到價格談判的上風,要么合作要么就一起死。因此就目前了來講供方砍價能力比較小。
〈五〉買方砍價實力
從理論上說,如果買方從產業中購買的產品占其成本或購買數額的相當大一分,那么,買方總不惜為獲得優惠價格而耗費精力并且有選擇的購買。就家電銷售業來說,它所提供的產品占消費者可支配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此外家電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大加之由于近幾年來通貨緊縮,消費者購買熱情不高,消費力度不大,消費者對價格較敏感。
家電產品市場供應充足,家電銷售已進入買方市場,消費者很大的挑選余地。
家電產品就其本身性質來說是標準的或非歧異性的,這增加了買方砍價實力
由于通訊技術、網絡技術的發達,購買者掌握充分的市場信息。往往有機會有條件貨比三家。
以上諸點決定了買方砍價能力的提升。 總結 從上述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目前我國家電銷售行業的發展機會在于:
(1)中國經濟正處于一個高速發展時期,經濟收入增加,宏觀各方面軟環境的日趨完善和家居條件的改善,使得人們對物質需求的消費也不斷的攀升可能將引起家電銷售業的黃金增長期?!M潛力巨大
(2)交通支持下的物流水平、IT技術、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為該行業的整體成本降低,市場開拓,服務完善帶來了無窮的機遇。——信息和管理技術在銷售業的應用發展
(3)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日益顯著,而銷售企業則更能掌握消費者各種信息,使得商業資本在產業價值鏈中的角色日益重要?!虡I資本日益重要
(4)供應商競爭激烈,加上資源短缺,專業化分工明顯,制造商產業經銷和零售市場化趨勢更加明顯?!a品銷售日益市場化。
除了上述的機會之外,該行業中依然存在著較多的威脅:
(1) 就上述的分析而得該行業中的企業間競爭激烈,因此對企業盈利能力構成較大的威脅,使得該行業的平均經濟利潤趨向于0?!袠I競爭日趨激烈
[關健詞] 小切口;手術治療;甲狀腺瘤
[中圖分類號] R73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3(b)-006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mall incision ope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yroid tumor. Methods 48 thyroid tumor patients from Febr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2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mall incision for thyroid adenoma resection surgery,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thyroid adenoma resection surgery.Operation time,incision size,the 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operation,hospital stay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Small incision;Operation treatment;Thyroid tumor
甲狀腺瘤是一種由甲狀腺濾泡引發的良性腫瘤[1],為外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2],可能與性別、遺傳因素、射線照射、TSH過度刺激等有關。其主要病理表現為甲狀腺濾泡增生[3],甲狀腺體積增大,臨床主要表現為頸前部出現包塊[4]。多數情況下,瘤體包膜相對完整,邊界較為清晰[5],無脈管浸潤現象,屬于實體瘤。高分辨率B超檢查顯示,甲狀腺結節陽性率達20%~67%[6]。統計顯示,本病在女性中的發病率較高,多見于40歲以下女性,以良性多見,約20%并發甲狀腺功能亢進[7-8],約10%出現惡變可能。本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臨床上應盡早手術治療。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甲狀腺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小切口方式進行治療,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48例甲狀腺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4例,其中單側腺瘤36例(75%),雙側腺瘤12例(25%)。觀察組中,男性6例,女性18例;年齡為20~44歲,平均(33.5±1.3)歲;病程為5個月~4.5年,平均(29.8±2.7)個月。對照組中,男性5例,女性19例;年齡為19~46歲,平均(32.5±1.6)歲;病程為4個月~4年,平均(30.4±3.2)個月。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及癥狀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所有患者術前均行三大常規檢查、凝血功能檢查、胸部X線檢查、心電圖檢查、頸部包塊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和甲狀腺激素測定,均明確診斷為良性甲狀腺瘤,影像學檢查示平均結節體積為2.7 cm×2.3 cm×33 cm。術后均行病理檢查,診斷為單純性甲狀腺瘤。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甲狀腺切除術?;颊咴陬i叢阻滯麻醉狀態下,取仰臥位,抬高肩部,在頸前距胸鎖關節2 cm的部位或腫瘤最高點處做一個6~9 cm長的弧形橫切口,切口兩端至胸鎖乳突肌外緣,根據需要向患側適當延長,依次切開其皮膚和皮下組織,用高頻電刀在頸闊肌和頸前筋膜間隙游離皮瓣,上至甲狀軟骨水平,下至胸鎖關節上緣,縫扎頸前靜脈,沿頸正中線縱行切開頸白線,分離頸前肌與甲狀腺包膜,切開頸闊肌,將甲狀腺葉游離,充分暴露甲狀腺,根據腫瘤部位、大小、數目綜合考慮決定手術切除的范圍。單發甲狀腺瘤的手術范圍一般以患側甲狀腺葉的次全切除為主,多發甲狀腺瘤的手術范圍一般以患側甲狀腺葉全切除為主。術畢充分止血后,在腺瘤手術創窩內放置硅膠引流管一根,經切口一側引出,由內至外逐層縫合切口,包扎后適當加壓。
觀察組采用小切口方式進行甲狀腺瘤切除手術治療?;颊咝g前麻醉方式及操作與對照組相同,在距胸鎖關節上方兩橫指處做一個橫形小切口,中心以兩鎖骨交界處為準,單側甲狀腺腺瘤切口一般約為2.5 cm,兩側甲狀腺腺瘤一般在頸前稍偏向瘤體較大的一端做一個約為4 cm的橫行切口(一般與腫瘤大小相等),在切口皮下注射0.5%腎上腺素生理鹽水10~15 ml。逐層依次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沿皮下組織、肌群結締組織進行分離,常規分離至甲狀腺上、下極0.5~1.0 cm位置處。于正中線切開頸白線,不結扎、不切斷頸前靜脈,保護胸骨甲狀腺肌及雙側胸骨舌骨肌的完整性,如腺瘤較小,用皮鉗向左右兩側充分牽拉開甲狀腺前肌群即可,可不切斷肌群,注意要保護好喉上神經、喉返神經。顯露甲狀腺后,探查腺瘤性狀,認真細致地進行檢查,以明確病變的部位及性質,必要時術中可先行切片快速病理檢查。切開淺表的甲狀腺組織后,直達瘤體表面,用10號線大圓針將顯露的腺瘤貫穿縫合,于瘤體四周吊起并分別鉗夾,然后采用鈍銳結合的方法在甲狀腺真假包膜間進行分離,充分游離甲狀腺腺體上、下、前側及外側的組織至蒂部,將瘤體從甲狀腺組織中分出,鉗夾蒂部,切斷并結扎,切除瘤體。在分離過程中,對每個出血點均要鉗夾止血,瘤體切除取出后,對鉗夾的血管組織應逐一進行結扎,將甲狀腺組織和甲狀腺包膜用細絲線作間斷縫合,甲狀腺瘤完整切除后,必須細致檢查創面滲血情況,徹底充分止血后,逐層縫合切口。為避免術后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在切除時需包括部分正常甲狀腺組織,以徹底清除病灶,但不應過多切除甲狀腺組織。以0號線縫合甲狀腺殘面。對于雙側腺瘤患者,同法依次處理對側腺瘤。止血完成后,不放置引流管[9],關閉切口,羊腸線皮內縫合后包扎切口,并對切口進行輕微加壓。
1.4觀察指標
術后對患者隨訪5~24個月,比較兩組的手術時間、切口大小、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
所有患者術后每2個月隨訪1次,持續5~24個月,無一例腺瘤復發。對照組治愈18例,有效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87.5%。觀察組治愈24例,總有效率為100.0%。觀察組術后2 d基本無組織液滲出,術后疼痛輕,無一例使用鎮痛藥。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相關手術指標的比較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切口大小顯著小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3 討論
甲狀腺瘤是外科較常見的良性腫瘤,有引發甲狀腺功能亢進和惡變的可能,應盡快手術切除[10-13]。單發甲狀腺瘤進展緩慢,一般無不適癥狀,往往在體檢或無意間發現[14]。甲狀腺組織血供非常豐富,緊鄰氣管和食管,后方緊貼血管、迷走神經和甲狀旁腺,手術操作稍有不慎,極可能損傷鄰近重要器官組織,特別是甲狀腺血管、喉返神經和甲狀旁腺,導致出血或喉返神經損傷。喉返神經損傷造成的發音功能障礙往往難以恢復,將終生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據有關文獻報道,甲狀腺手術造成喉返神經損傷占1.7%。為便于手術操作,避免手術損傷氣管、血管和神經,長期以來傳統甲狀腺手術切口均較大(長8~12 cm)、位置較高,雖然操作比較方便簡單,但手術過程中往往要切斷頸前部肌群,對機體造成較大損傷,特別是手術中創口腫脹、血液污染、腺體擠壓等原因,導致難以分清喉返神經和甲狀旁腺,術后往往影響吞咽、發音等功能。此外,手術造成的切口瘢痕較大,影響頸前美觀。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容貌的美觀。頸部長期暴露在外,因此手術部位的美觀性要求相對較高,傳統的手術方式特別容易在患者頸前中央部留下明顯的手術瘢痕,給很多女性患者帶來憂慮。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不少學者對新的甲狀腺瘤手術方式進行了研究探索,而臨床關于微創手術方法成功切除甲狀腺瘤的報道也較多。微創手術即在頸前作一小切口,借助外力牽吊技術建立一個無氣腔室,在內鏡下開展切除手術。這種方法能夠壓低切口,減少切口長度,術中不橫切斷頸前部肌群,可以保持頸前靜脈完整,出血少,易于分離,便于手術操作,有效減少了組織損傷,患者術后依然能夠保持頸部原有的功能,尤為重要的是小切口遺留手術瘢痕小。此手術方法雖然術后頸部無明顯瘢痕,有較好的美容效果,但應用腔鏡開展手術,手術設施、設備價格較昂貴,手術操作難度較大,對手術者的技術要求也很高。
采用小切口進行甲狀腺瘤切除與傳統甲狀腺切除術具有顯著區別:①傳統甲狀腺瘤切除術一般橫斷處理頸前部肌群,對機體造成較大損傷[15]。采用小切口進行甲狀腺瘤手術無需切斷頸前肌群,直接由頸白線切開甲狀腺,不需縫扎頸前淺靜脈,將手術對機體的損傷降至最低。②傳統甲狀腺切除術需要切斷頸闊肌、頸前肌等,易引起頸部皮膚、皮下組織、頸闊肌、頸前肌及甲狀腺等各層次組織粘連,而此類粘連嚴重影響頸部肌肉活動,出現頸前區疼痛、吞咽和發音功能障礙,嚴重者可發生頸部形態改變[16]。小切口手術不需要切斷上述肌群,基本能夠避免此類問題,且術區不需放置引流管[17],術后頸部活動障礙小、恢復速度快[18]。③小切口手術堅持微創操作原則,如不切斷胸鎖乳突肌,不結扎甲狀腺上、下極血管,能夠有效降低炎性反應。此外,可吸收縫合線能夠預防皮下線結異物形成及瘢痕增生,有利于創傷恢復。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切口手術適用于甲狀腺腫塊5 cm者便不再適合小切口手術。為盡可能避免醫療糾紛,在手術時需注意以下幾點:①瘤體囊壁須徹底去除,防止腫瘤復發;②緊貼包膜與包塊壁進行剝離操作[19-20];③切口小,暴露并非十分充分,手術操作務必輕柔,止血必須徹底;④超聲檢查雖能從特定表現對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進行鑒別診斷,但必要時應術中行冰凍切片病理診斷予以明確,防止甲狀腺癌漏診[21]。
與傳統甲狀腺瘤切除術式的療效對比,采用小切口手術方式具有以下優勢:①切口小,本研究觀察組的手術切口為2.0~4.4 cm,比傳統方法的甲狀腺瘤手術切口明顯減小。②出血少,觀察組的手術出血量都在30 ml左右,且術后切口無明顯滲血,無血腫發生。術中只要操作細致,止血徹底,術后給予患者適當的加壓包扎,一般不需放置引流管引流。③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低,觀察組未出現明顯并發癥,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37.5%。④手術時間短,術后注意做好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結合患者身體狀況,一般只需給予一些針對性治療即可。⑤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縮短,手術愈合率高。⑥手術切口部位與頸前皮紋一致,無瘢痕突起和異物結節等形成,具有極佳的美容效果。
綜上所述,采用小切口進行甲狀腺瘤手術治療具有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手術切口小、住院時間短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等特點,創傷小,安全性高,恢復快,瘢痕位置低,同時對手術器械無特殊需求,有著確切的療效和理想的美容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萬豪.杜雨茂教授甲狀腺瘤經驗臨床應用[J].現代中醫藥,2011,11(3):38-39.
[2] 朱新輝.低位小切口甲狀腺瘤切除術與傳統手術對比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2):173-175.
[3] 吳政,馬云,王婷,等.改良小切口與傳統手術治療甲狀腺瘤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18):2833-2834.
[4] 劉旭忠,劉巧玲.改良小切口手術治療甲狀腺瘤的臨床療效[J].醫學信息,2011,24(4):168-169.
[5] 朱文勝.改良小切口手術與傳統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瘤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8):85-86.
[6] 唐志國,盧炎朝,江騰.小切口手術治療甲狀腺瘤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9):2062-2063.
[7] 楊晏東.小切口切除術在甲狀腺瘤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1,6(35):52-53.
[8] 張新.改良小切口手術治療68例甲狀腺瘤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4,24(3):1545.
[9] 楊偉.不放置引流的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J].臨床醫學,2010,8(1):11-12.
[10] 高少利.甲狀腺瘤的診斷與治療[J].求醫問藥,2011,24(7):110.
[11] 王成志,趙雪峰,韋劍.改良式小切口甲狀腺瘤切除+美容縫合66例體會[J].當代醫學,2010,16(32):78.
[12] 何挺佳.改良小切口手術治療甲狀腺瘤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31):121-122.
[13] 曾新忠.比較改良小切口手術與傳統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瘤的臨床效果[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6(1):60.
[14] 馬東臺.甲狀腺結節手術方式的探討[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3,23(3):129-130.
[15] 洪浩波,黃英凱,黃漢民,等.頸部小切口無氣腔內鏡甲狀腺切除術31例[J].中國內鏡雜志,2011,17(8):867-869.
[16] 鄭冬梅,鹿寧,陳青,等.甲狀腺結節的臨床分析[J].山東大學學報,2009,47(8):14-18.
[17] 金道明,奚華堂.小切口手術治療單純性甲狀腺瘤的觀察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1,13(6):111.
[18] 趙樹森.小切口手術與傳統手術治療甲狀腺瘤的對比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5):711-713.
[19] 徐少華,周曉軍,劉曉紅.改良小切口手術治療甲狀腺腺瘤切除術32例[J].實用醫學雜志,2012,24(1):233.
關鍵詞:國際收支雙順差;現狀;負面效應;原因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181我國國際收支的現狀
國際收支是一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內與非居民之間的全部政治、經濟、文化往來所產生的全部經濟交易的貨幣記錄。國際收支是由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以及儲備資產組成的。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經常項目順差4261.07億美元,僅增長14.6%;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189.65億美元,增幅同比下降74.2%。2008年以后除了2010年,經常項目順差不斷下降,截止到2013年底,經常項目順差1828億美元,只達到2008年的43%。相比經常項目而言,資本和金融項目變動劇烈,2008年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189.65億美元,2009年達到1448億美元,增長約7.6倍;2010年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2260億美元,同比增長56%;2011年開始下降,2012年資本和金融項目自1998年以來首次出現逆差,我國國際收支從往年的“雙順差”格局轉為經常項目順差、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的“一順一逆”狀態。但是2013年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達到歷史新高3262億美元,我國國際收支重新回到“雙順差”的局面。到2013年末,我國外匯儲備資產較上年末增加5097.26億美元,達到38213.15億美元。
1.1經常項目順差的主要來源是貨物勿貿易順差,服務貿易逆差不斷擴大
經常項目是在我國的對外經濟交往中經常發生的收支項目,主要包括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貨物貿易順差是經常項目順差的主要來源,貨物貿易順差占經常項目順差的比例飛速上升。2009年為84%,2010年為83%,2011年為120.7%,2012年為166.5%,2013年為196.9%。服務貿易逆差持續擴大,2009年是294億美元,2011年為552億美元,到2013年底達到1218億美元。從圖1可以看出,服務貿易逆差對整個經常項目順差的影響越來越大,經常項目順差不斷下降,2009年經常項目順差2971億美元,2013年只有1828億美元,大約只有2009年的六成。
1.2資本和金融項目差額波動幅度較大
近幾年,我國國際收支順差,資本和金融項目在國際收支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從圖2中可以看出,我國資本項目差額基本沒有變動,而且占整個資本和金融項目差額的比例微乎其微。資本和金融賬戶差額隨金融賬戶差額的變動而變動,2009年金融賬戶順差1409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順差1448億美元,占比97.3%;2010年金融賬戶順差繼續上升達2214億美元;不過2012年因資本外流的影響金融賬戶卻陡然將為逆差達211億美元,不高隨著資本外流的緩解,金融賬戶重新順差且高達3232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順差3262億美元。
1.3外匯儲備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的狀況,使國際儲備資產不斷增長。2006年年底外匯儲備突破萬億美元大關,達到10663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2009年我國外匯儲備有23991.52億美元,2010年為28473.38億美元,2011年達到31811.48億美元,2012年,雖然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168億美元,但是由于經常賬戶順差,外匯儲備仍增加1344.41億美元,達到33155.89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截至2013年底,我國外匯儲備創歷史新高達38213.15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15.2%。
2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的負面效應
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雖然帶來了一定的積極影響,例如,外匯儲備的逐年增長,增強了我國的國際償債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的對外融資能力和吸引外資的能力,也加強了我國抵抗國際風險的能力。但是,雙順差帶來的負面效應遠遠高于積極效應。
2.1外匯資產縮水風險加大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在我國的外匯儲備中,60%左右的資產是美元。截至2013年末,美國財政部公布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量為1.27萬億美元,占全中國外匯儲備的33.25%。這種過于單一的外匯儲備結構使我國外匯儲備資產面臨貶值的風險。例如在美國次貸危機的激烈蔓延中,僅在危機爆發后的一年里,美元貶值幅度就已超過12.12%,我國因依存度過高而受到嚴重的牽連。而且,美元近幾年來開始了所謂的“戰略性貶值”,今后幾年美元很可能仍然大幅貶值,我國長期積累的以美元為主的外匯資產縮水的風險較大。
2.2流動性過剩加劇,通貨膨脹壓力增大
我國過剩的流動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匯占款,由于我國當前實行的是結售匯制度,央行需要不斷發出基礎貨幣對沖外匯占款,造成貨幣供應量加大,這必然加劇國內的通貨膨脹。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各月CPI指數漲幅都超過2%,全年CPI指數漲幅為2.6%。除此之外,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后,連年的順差造成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巨大壓力,為了保持匯率的基本穩定,央行需要不斷投放人民幣買入外匯,而基礎貨幣的投放又以乘數效應擴大廣義貨幣供給,進而使國內流動性過剩加劇。
2.3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減弱
我國國際收支的長期雙順差使得外匯儲備余額急劇增長,央行為維持匯率的相對穩定,被動吃進了很多外匯,從而投放了大量基礎貨幣,導致貨幣供應量的多倍擴張,這在一定程度上產生通貨膨脹的壓力,央行為了緩解通貨膨脹壓力,必然采取一些增發國債、減少再貸款等“對沖”措施,但這些措施又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各銀行原有的貸款計劃,從而改變我國的貨幣供應結構,這又會導致貨幣沒有投放到真正需要它們的地方去,使得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減弱。雖然這幾年,外匯儲備增加的步伐稍有減速,尤其是2012年,它比2011年的外匯儲備額只增長了4.2%,但是我國的外匯儲備基準額太大,央行對沖措施面臨的難度越來越大,成本也越來越高,給央行目前的貨幣政策帶來困難。
2.4貿易摩擦增多
我國經常項目賬戶的順差來源于我國對外凈出口的增加,在國際貿易中,長期順差使我國成為貿易保護主義攻擊的目標,對外經貿交往受到很大制約,反傾銷、技術貿易壁壘等貿易保護手段層出不窮。整理中國商務部公平貿易局、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數據顯示,2013年(截至12月4日),已有22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94起貿易救濟調查,同比增長22%,其中反傾銷58起,反補貼3起,雙反15起,保障措施18起。使我國出口蒙受巨大損失。
3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原因
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特殊格局的出現,雖然有國際方面的原因,例如國際間產業結構的調整,但是其根源仍在國內。
3.1國內的儲蓄率過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儲蓄率總體上呈現波動上升態勢。尤其2000年以來,隨著我國的經濟總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長,國民儲蓄率更是大幅攀升。2008年高達52.3%,2009年有所下降為50.6%,2010年升至51.8%,2011年仍保持在50%以上,2012年降到49.4%,2013年上升至50%以上僅低于卡塔爾和科威特。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國民儲蓄率明顯太高。我國儲蓄率過高主要在于居民對預期支出和收入的不確定性及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但更主要的是企業和政府的儲蓄率過高。過高的儲蓄率必然抑制消費,造成消費需求不足,導致產能過剩,資金配置效率低下,一部分過剩的供給只能通過出口來消化,同時進口需求下降,進一步擴大了經常項目的順差。
3.2長期、大量引進外資,巨額外資流入
近30年來,為了彌補技術上的不足,不斷推出各種引資的優惠政策和條件(如審批、投資領域、稅收、進出口權等),各級地方政府也紛紛效仿中央政府的做法,不斷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和條件(如配套資金、地方稅收、土地、水電、原材料、用人等),在我國掀起了經久不衰的引進外資熱潮。從圖3中看到,少數年份實際使用外資有所下降,但總體上保持上升趨勢,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從2003年的535億美元增至2013年1175.9億美元,十年增長了2.2倍。2003―2013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總計9485.3億美元。這些外國資金進入了國家外匯儲備,所以,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長期引進外資政策,造成“資本與金融項目”大量盈余,亦成為今天我國國際收支出現嚴重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我國的獼猴桃生產在國際中所處的地位
截至2006年,全國獼猴桃種植面積82.95萬畝,產量45.68噸,面積產量居世界各國之首。其中陜西34.15萬畝,占全國總面積24%;產量24.03萬噸,占全國總產量19%。其次為湖北、河南、湖南、四川諸省。世界上意大利、新西蘭、智利為主產國,其中新西蘭以出口為主,占世界出口量90%以上。
二、 品種間差異
世界主栽品種仍是“海沃德”,占居世界首位,其次有新西蘭產“早黃金”,我國產獼猴桃近年剛剛進入國際市場,還以“海沃德”為主,國產品種很少出口。以陜西為例,主產“秦美”,但出口量很少,2006年陜西產“紅陽”開始出口,但銷售量很少。我國培育的很多好的品種,如陜西的“金香”、江蘇的“徐香”、四川的“紅陽”、湖南的“米良1號”和湖北的“金魁”,果型、品味均優于“海沃德”,卻不如“海沃德”銷路好。要想打開國內外市場,仍需廣為宣傳,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接受。
三、國內外銷售需求量估計
我國年銷量多年來處在40多萬噸,從2005年開始,銷量不斷上升,從大城市銷售網進入中小城市及縣城,估計這一市場會很快上升到100萬噸以上,若按我國人均計算消費量僅為0.75公斤。進入國際市場:2007年僅俄羅斯需要量就是陜西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品種對路,口味、果型好,貨架期長,我國產獼猴桃市場占有量有很大空間。如果加工品跟上市場需求,更是一個很好的銷售渠道。
四、今年銷售形勢分析
2007年由于局部地區凍害,產量有所減少。以陜西為例,減產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預計產量20萬噸左右。產量已成定局,但銷量已開始攀升,目前去陜西預訂“海沃德”品種的客商很多,預訂價每公斤3.6元,采收時隨行就市;預訂“秦美”品種的國內外客商,每公斤價1.6~2元;預訂“金香”品種的客商每公斤價為2.7元。今年無論哪個品種的獼猴桃鮮果,收購價均高于2006年,陜西主產的“秦美”品種,每年價格能穩定在每公斤1.6~1.8元,種植者有利可圖,能調動種植者的積極性。
五、種植者必須強化科學務果意識
我國在競爭中有資源優勢、價格優勢、品種優勢、區位優勢。但有些種植戶科學務果水平不高,盲目使用膨大劑,只重視單一土糞和無機化肥,噴灑有機磷類高毒農藥到處可見。這一產業要健康發展,年年穩妥賺到錢,必須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管理,生產出市場需要的優質果,保住競爭優勢。
六、建議
1.建立專業合作組織。成立獼猴桃協會(獼猴桃專業合作社),將一家一戶組織起來,生產標準統一執行,農資統一購買,由組織與客商洽談。如眉縣湯峪鎮染村的獼猴桃金香果友專業合作社,剛一成立,就簽訂了好幾份“金香”品種銷售合同,按西安果友協會專家的指導生產出符合客商要求的鮮果。
【關鍵詞】 乳腺外淋巴結轉移; 乳癌根治術; 首發癥狀; 乳腺癌; 存活率
中圖分類號 R737.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7-0144-02
doi:10.14033/ki.cfmr.2016.27.077
乳腺癌本質上屬于惡性腫瘤,如果患者首發癥狀是乳腺外淋巴結轉移,其病情會表現出隱匿性特征,因此臨床上將其稱作“隱匿型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隱匿型乳腺癌患者往往不會出現硬塊,其臨床指征表現為淋巴轉移,極易出現誤診現象,以至于延誤患者治療,因此需要優化其診療方案。對于乳腺癌患者,臨床上多以乳腺癌根治術展開治療,但是手術治療的同時,還應配合其他治療方案,方可進一步提升患者存活率。為了客觀評定手術方案落實至乳腺外淋巴結轉移為首發癥狀的乳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本研究在2005年6月-2011年3月于筆者所在醫院心胸腺體外科住院的27例乳腺癌患者中落實手術治療,并觀察其預后水平,期待能進一步提升其存活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5年6月-2011年3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心胸腺體外科住院的27例乳腺癌患者,所有入選對象首發癥狀均是乳腺外淋巴結轉移?;颊吣挲g36.7~53.5歲,平均(45.7±5.55)歲,Ⅱa期癌癥患者16例,Ⅲa期癌癥患者11例;乳腺浸潤性微狀癌患者4例,髓樣型乳腺癌患者4例,乳腺單純癌患者5例,浸潤型導管乳腺癌患者5例,乳腺癌浸潤型小葉癌患者4例,乳腺導管內原位癌患者5例。
1.2 治療方法
觀察患者臨床指征后,制定出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1)27例患者中,所有入選對象均接受乳腺癌根治術,其中,2例患者頸部的淋巴結組織出現轉移現象,因此還接受頸清術。(2)術后,觀察患者恢復情況,再制定后期診療方案,包括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療法等。其中,8例患者術后再次實施放射療法,10例患者實施乳腺癌根治術+化學藥物治療,9例患者實施乳腺癌根治術+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療法。(3)觀察患者診斷情況,發現有8例患者體內激素受體的檢查結果是陽性,還需配合開展內分泌治療方案,即給予患者服用10 mg三苯氧胺,2次/d,根據患者臨床表現確定用藥時長,通常為3~5年。
1.3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 20.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所選患者的手術都已達到成功標準,予以隨訪后,發現其1年存活率是100%(27/27),2年存活率是88.89%(24/27),
3年存活率是77.78%(21/27),4年存活率是74.07%(20/27),
5年存活率是59.26%(16/27),見表1。5年內死亡病例共11例,其死因如下,(1)術后第2年(3例死亡):1例患者并發骨轉移,2例患者的心肺組織出現衰竭現象;(2)術后第3年(3例死亡):
1例患者并發骨轉移,2例患者出現肺轉移現象;(3)術后第4年(1例死亡):患者鎖骨上淋巴結組織出現轉移現象;(4)術后第
5年(4例死亡):2例患者卵巢組織出現轉移現象,2例患者腹腔組織出現轉移現象。
3 討論
當前,乳腺癌患者總數逐年遞增,成為威脅女性健康、影響女性生存質量的病癥之一。根據病理特征不同,臨床上將乳腺癌細分成不同類型,其中OBC患者數量較少,在乳腺癌患者中,其發病率約1.0%左右,以至于該病癥被臨床忽視,其研究工作也止步不前,不僅影響疾病診療工作的展開,而且還影響患者生存率,所以需要進一步優化OBC診療程序,并加大研究力度[1]。黃雅娟等[2]經調查研究、臨床實踐總結后發現,OBC以中老年女性群體為好發對象,首發癥狀為機體腋窩部位的淋巴結出現轉移,與炎癥表現極為相似,因此容易出現誤診現象,以至于延誤患者治療,導致其病情加重[3]。對于OBC患者,在臨床治療中,如果未出現遠端轉移現象,通常以改良根治手術、乳腺癌根治術進行治療,避免展開病灶切除手術,這是因為OBC患者病灶組織面積較小,難以進行準確定位,因此切除患者病灶組織時難度較大。當患者完成手術后,再客觀判斷患者恢復情況,再配合展開化學藥物治療以及放射療法,如果患者體內內分泌出現失調現象,還需及時調節其內分泌[4]。但在治療過程中,如果機體乳腺外淋巴結組織存在轉移跡象,需要則需展開切片檢查,及時判斷患者病情,再展開后期診療工作。本研究中,所選患者的手術都已達到成功標準,隨訪發現,患者1年存活率是100%,2年是88.89%,3年是77.78%,4年是74.07%,5年是59.26%,該結果與潘薈丞等[5]的研究一致。
OBC患者臨床治療中,醫師還需重視以下環節:(1)避免采取常規保乳手術方案進行治療,術中往往無法對病灶組織進行準確定位,難以徹底切除所有病灶,會出現病灶遺留現象,不僅會使病灶局部出現復發現象的風險加大,還可能會使手術失敗,因此保乳手術方案不適宜于OBC患者。(2)觀察患者診斷結果,如果其頸部淋巴結組織已經出現轉移現象,表明患者病情已經發展到晚期,部分醫師認為已不適合展開手術[6]。但是本次研究工作中,有2例患者頸部的淋巴結組織出現轉移現象,配合展開乳腺癌根治術以及頸清術后,2例患者均已存活,且術后5年未出現復發現象。鑒于此,在治療工作中,醫師需對患者病情進行客觀判斷,明確患者達到手術指征后,再展開手術,從而提升其存活率。(3)如果患者鎖骨上淋巴結組織出現轉移現象,其病情已達到Ⅳ期乳腺癌標準,通常不能展開手術[7]。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在乳腺癌患者中,確診其乳腺外淋巴結轉移為首發癥狀后,需及時展開手術,并根據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制定后期治療方案,從而進一步提升其存活率。本次研究工作中,由于入選樣本的總數有限,加之受到隨訪時長的限制,因此未能準確評定OBC患者遠期療效。鑒于此,在后期工作中,建議更多醫學專業人士參與至OBC患者的研究工作中,通過深入分析其疾病特征,再不斷優化患者診療方案,進而有效提升其診斷精準性及治療有效性,期待能延長患者遠期生存率。
參考文獻
[1]熊忠訊,良,李偉,等.乳腺癌患者胸肌間淋巴結轉移的影響因素及手術清掃[J].中國腫瘤臨床,2014,41(8):518-521.
[2]黃雅娟,杜峰,魏玲麗.老年乳腺癌的流行病學研究及其對行根治性手術治療患者生存期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3):3653-3655.
[3]楊雪,王靖,張業繁,等.隱匿性乳腺癌的治療選擇及預后因素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2015,42(10):509-512.
[4]宋梅,李倩,宋雪艾.乳腺癌手術類型對患者遠期生活質量及心理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6):1497-1498.
[5]潘薈丞,陳榮花,鄭進,等.多支超選擇性動脈化療聯合手術治療老年中晚期乳腺癌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6):4526-4527.
[6]楊林,張路.乳腺癌患者手術聯合化療后網織紅細胞相關參數的動態監測及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1):5997-5999.
目的:探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手術治療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120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手術治療的臨床資料。結果:術后隨防3個月至2年,無喉返神經損傷,喉上神經損傷2例,4例甲狀腺功能亢進復發,2例甲狀腺功能低下,無甲狀旁腺損傷及再出血,全組無死亡病例。結論:外科手術是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最佳方法,充分的術前準備,熟練的甲狀腺外科經驗及一定的手術技巧,掌握適當的殘留腺體量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切除術 殘留量
A Study on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Experience of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hyperthyroidism. Method: The clinical datas of 120 hyperthyroidism patient operation cure were reviewed. Result: Follow-up for three months to two years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no signs indicated injuries of superior recurrent laryngeal, The nerve hurts 2 on the larynx, 4 cases had recurrence of hyperthyroidism, 2 cases had hypothyroidism, no case had injured the parathyroid and had massive hemorrhage for second operation. Conclusion: The surgical operation is the best method for hyperthyroidism, full of prepare before the operation, well-trained of experience and certain surgical operation technique of the thyroid gland surgery, control appropriate of remain gland to consider the occurrence that can reduc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Hyperthyroidism; Thyroidectomy; Remain quantity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在內科治療無效和沒有手術禁忌癥的情況下,外科手術仍是首選的治療方法,本文對我院普通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住院的120例甲亢患者經手術治療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就手術方式選擇及如何避免并發癥、術中腺體殘留量與術后甲狀腺功能恢復關系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普通外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甲亢患者經手術治療者120例,男性45例,女性75例,年齡21~53歲,平均35.6歲,病程6個月至13年,原發性甲亢93例,繼發性甲亢27例,甲狀腺腫大Ⅲ度以上者65例,有氣管壓迫癥狀5例,甲狀腺Ⅱ度腫大39例,Ⅰ度腫大16例,合并甲亢性心臟病8例。
1.2 術前準備:常規術前甲狀腺彩超檢查,T3、T4、TSH測定,他巴唑10mg 3次/d,使用2~3周控制病情后以盧戈氏液加心得安作術前準備為主,盧戈氏液使用,12~14d準備,心得安視心率狀況決定,一般40~60mg/d。
1.3 手術方式:3例行一側甲狀腺葉全切除加峽部切除術,均為高功能腺瘤,117例行雙側甲狀腺葉次全切除術,從腺體外側分離腺體和組織的粘連,貼近腺體結扎血管,不主動解剖喉上及喉返神經,殘留腺體量4~8g,術中充分暴露腺體,盡量保留甲狀腺周圍血管及腺體后被膜完整性。
1.4 術后處理:術后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控制體溫,靜推地塞米松10mg/d,連用2~3d,繼續服用術前量盧戈氏液2~3d后減量以防術后停藥病情反跳,若病情重或伴有心臟病者,術中術后予肌苷、丹參或參麥注射液等營養心肌藥物,出現呼吸困難者及時行氣管切開,呼吸機輔助呼吸,抽搐者給予鈣劑緩解。
2 結果
本組120例患者獲隨訪者103例,隨防時間為3個月至2年,無手術死亡病例,喉上神經損傷2例,1~2個月后恢復,無喉返神經損傷,4例甲亢復發,2例甲狀腺功能低下,無甲狀旁腺損傷及再出血。但有暫時性甲狀旁腺功能低下者3例,經靜滴10%葡萄糖鈣10~30ml/d后,3d內恢復正常,1例患者由于氣管痙攣,術中行氣管切開,術后恢復良好。
3 討論
3.1 術前準備: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由于甲狀腺素分泌過多,β-腎上腺素能過度活動,血液循環中兒茶酚胺增多,機體對兒茶酚胺敏感性增強而引起的一系列癥候群,術前藥物準備的目的是減輕甲亢中毒癥狀,預防術中、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特別是甲亢危象的發生。采用碘劑加心得安作術前準備,是根據碘劑抑制蛋白水解酶,減小甲狀腺球蛋白的分解,抑制甲狀腺素釋放,還能減小甲狀腺的血流量,使腺體內充血減小,腺體萎縮變硬。而心得安為β-受體阻滯劑,可選擇性阻滯靶組織的β-受體對兒茶酚胺作用,抑制腎上腺能神經活動,使心動過速、多汗、焦慮、多食等甲亢中毒癥狀迅速緩解。另外心得安還能抑制T4轉化為T3,使血循環中的T3濃度降低,減少耗氧量與負氮平衡,心得安起效快,服藥24h心率下降,2~3d后穩定,而碘劑只是抑制甲狀腺素釋放而不是抑制其合成,用藥時間過長易出現“逃逸”現象。我們采用兩藥結合應用,既能抑制甲狀腺素釋放,迅速控制全身癥狀,又能減少腺體充血肥大,利于手術操作,效果滿意。
3.2 手術改進及術后并發癥的預防:本組120例患者無1例損傷喉返神經,僅2例損傷喉上神經,無甲狀旁腺損傷及再出血,主要是歸功于我們對傳統的術式處理作了一些改進,處理甲狀腺下極時,不主動暴露喉返神經及甲狀腺下動脈,這樣可避免喉返神經損傷及術后甲狀旁腺功能低下,3例暫時性甲狀旁腺功能低下,主要是術后甲狀旁腺血供暫時性不足所致。處理甲狀腺上極時,傳統的處理方法仍有喉上神經損傷,我們的做法是,于切斷甲狀腺中靜脈后用一血管鉗夾住一濕小紗布拭子推開甲狀腺被膜外側組織達甲狀腺上極,并盡可能推開背面組織,鈍性分離甲狀腺膜與喉頭之間疏松組織,左拇指與食指捏住甲狀腺上極,并輕輕吊起,約距上極1?處用一彎血管鉗緊貼甲狀腺被膜并從甲狀腺后面通過,然后撐開甲狀腺后面組織,以充分顯露上極,術者距上極頂點約0.5~1cm處慢慢結扎通過甲狀腺后面的7號絲線,助手用一血管鉗協助術者將線在打緊第一結之前輕輕向上極推,由于甲狀腺上極呈楔形,這樣線結便自動滑向上極頂點,于線結下切斷結扎甲狀腺上極,采用該術式不主動暴露甲狀腺上動脈,背面也于距上極1?處鈍性分開至上極平面,盡量減少了誤傷喉上神經的可能,并且縮短手術時間及減少術中出血。對腺體斷面的處理,即在腺體預定的切除斷面的基底先縫一圈,一般腺體的外側面包膜保留偏長,腺體切除后將外側腺體包膜與氣管筋膜縫合,直接壓迫腺體切面,起止血作用,也可避免縫合過深傷及喉返神經。甲狀旁腺損傷主要的原因是術中對甲狀腺下動脈或其分支行切斷結扎時甲狀旁腺的供血動脈支被結扎導致甲狀腺缺血,另外術者對活體甲狀旁腺辨認不清而誤傷或挫傷,從而沒有保留腺體背面部分的完整性[1],術中緊貼甲狀腺體游離周圍組織,保留完整的后被膜,可避免甲狀旁腺誤切,遇大出血,切勿盲目鉗夾止血或大把鉗夾止血,以免挫傷甲狀旁腺。
3.3 手術時殘留甲狀腺組織的多少是甲亢術后復發及甲低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關于腺體殘留量,有學者主張4~8g為宜[2],具體估計方法如下,甲狀腺次全切除縫合殘留腺體包膜后,殘留腺體約呈橢圓體狀,用消毒的不銹鋼圓規及鋼尺測量其長徑(a)、寬徑(b)、厚徑(c),根據體程公式V(?3)=a×b×c×π/6計算出每側體積,兩側相加為總體積,然后用甲狀腺組織的比重1.06乘以體積算出殘留腺體的總重量(單位g)。本組殘留腺體量為4~8g,但術后復發6例,復發率為1.67%,甲低4例占1.11%,還與殘余腺體的血運及自身抗體的作用及患者的年齡癥狀輕重等相關,關于甲亢術后復發可能因素有:①手術殘留組織過多,甲狀腺功能未被控制;②少數甲亢患者,術后血中仍有甲狀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SI)持續刺激甲狀腺增生;③飲食中缺碘等。李發炎等報道保留一側甲狀腺上動脈手術以保證殘余甲狀腺的血運,結果106例中無一例甲狀腺機能及甲狀旁腺機能低下[3],因此為防止術后復發及減少甲低現象,除控制殘留腺體量在一個適當范圍外,還應注意保證殘留腺體血運良好也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孫備,許軍,姜洪池.甲狀腺大部分切除術2200例臨床體會[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2,22(10):630.
關鍵詞:反傾銷;調查;現狀
中圖分類號:F75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4-0098-01
一、我國面臨的反傾銷形勢
從1979年6月中國出口到歐共體(歐盟)的糖精鈉被控傾銷開始,已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出口企業發起過反傾銷調查,中國成為國際反傾銷的最大受害國。截至2010年初,國外對我國出口商品的反傾銷案件已達2000余起,其中以美國和歐盟為主,涉案的出口金額達到數千億美元之多。
除了反傾銷案的數量和金額,我國所面臨的反傾銷形勢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1)涉案的出口商品品種不斷變化,涉案金額迅速增加;(2)反傾銷稅稅率的變化也非常明顯,由上世紀的百分之四十,迅速提高到現在的百分之百以上,稅率在百分之三百以上的涉案數量也與日俱增;(3)一些國家和地區將我國作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對待,在確定產品價值時采用“替代國”的辦法;(4)我國某一出口產品在一個國家遭受反傾銷訴訟后,其他一些國家也會迅速效仿。
二、國際對華反傾銷給中國企業和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
首先,反傾銷調查會直接影響到我國出口產業的健康發展,進而影響到國民經濟穩定發展。其次,國外反傾銷會對我國吸引和利用外資產生很大影響。由于許多國家對我國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時將我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這樣中國企業被裁定傾銷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第三,反傾銷還會引起失業率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社會問題。在我國出口產品構成上,農產品和勞動密集型工業品占很大比例,一旦這些產品被征收反傾銷稅而出口下降,必將導致廣大農民收入下降和大量產業工人失業,人民生活水平會受到很大影響。第四,國外對我國實施反傾銷會產生連鎖反應,包括產品反傾銷連鎖反應、國家反傾銷連鎖反應和上下游企業生產經營和行業發展產生連鎖反應。
三、應對國外對華反傾銷的策略分析
(一)我國政府應對反傾銷的對策
第一,認真對待“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有時候反傾銷并非簡單的貿易問題,必要時政府應通過雙邊或多邊談判,爭取對我方有利的位置。第二,建立一個符合國際慣例的政府支持體系,使政府在國家貿易中的作用變干預為引導。第三,應謹慎實施出口補貼政策。國家應逐步減少出口退稅,能夠促使企業提高商品出口價格,主動減少貿易摩擦。第四,建立國家反傾銷咨詢機構和信息網絡服務體系,強化預警機制。第五,調整出口導向政策,實施市場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第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機制。第七,加強法律專業人才的培養,提高抗辯能力和技巧,并熟練掌握國外的相關法律。第八,完善我國反傾銷立法。在出臺專門的反傾銷條例的同時,還應該考慮到法律、法規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關系。
(二)行業協會應對國外對華反傾銷的對策
首先,建立信息共享機制。行業協會要主動做好國際市場的調研工作,及時全面地掌握相關信息,建立和健全信息反饋和信息共享機制,在政府和企業之間起到信息傳遞的橋梁作用,從而有效地應對國外的反傾銷行為。
其次,倡導并規范出口商品的合理定價,加強企業自律行為。行業協會不僅要監督和促進出口企業優化商品結構,提高商品質量,還要提醒企業及時調整出口戰略,尤其是對于反傾銷率較高的紡織類產品、化工和輕工業品以及金屬、陶瓷、礦產類產品,要特別注意它們出口市場的結構問題。
再者,要及時搜集和整理對華反傾銷案例的材料信息,并對出口企業進行宣傳,使它們增強反傾銷的防范意識。一方面,提醒出口企業重視反傾銷案終裁的復審,為再次進入目標市場做好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行業協會可以建立反傾銷預警機制,監控出口市場,關注國外的同行類企業對我國出口商品的反應,對可能發生的貿易摩擦提前做出預警,并及時出臺對策,最大程度和盡可能快地幫助會員化解境外的反傾銷危機。
第四,在企業應訴國外對華反傾銷案中,行業協會應起到協調作用。
第五,行業協會應該進一步加強反傾銷力量的培養和反傾銷隊伍的建設,深入學習和理解反傾銷的法律程序和內容,不斷分析反傾銷的典型案例,在此基礎上抓住處理和化解案情的關鍵點,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高會員對反傾銷訴訟的應變能力。
第六,我國應該建立最廣泛的海外盟友 。在應對反傾銷調查時,最好能在國尋找到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強大同盟軍,包括輿論制造者和進口商團體,從而增強我們對付保護主義的力量。
(三)出口企業應對國外對華反傾銷的對策
1.出口產品避免依賴退稅
這一措施主要希望促使企業提高出口價格,主動減少貿易摩擦。減少或取消出口退稅,短期內可能會減少陶瓷企業出口市場份額,長遠來看將促進商品出口的資源整合和市場秩序回歸,有利于行業整體經營環境的改善。取消對產品出口補貼,也向歐盟以及其他實施反傾銷國家表示一種姿態,使得國際貿易更為公平公正,減少海外貿易風險。
2.樹立自主品牌應對競爭
我國出口企業要想真正打入國際市場,應該更好的樹立品牌意識,加大技術研究和開發的投入,以及品牌建設的投入,增強商品附加值,大力開發自身的核心產品和核心技術,實現技術創新,促進商品結構升級。同時企業要認真學習和研究各種重要的國際標準,如ISO14000,ISO9000,SA8000族系等,保證出口產品在安全、技術、環保、衛生等各方面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真正把自主品牌推向國際化。
3.多元化產品開拓貿易市場
出口企業產品應倡導多元化的經營策略,當某一類產品遭遇反傾銷時不會帶給企業致命的打擊。另外,出口企業需要開拓更多的國外市場,在增加出口地區和國家的數量,在增加國外市場份額的同時也能很好的分散遭受貿易壁壘的風險。
4.企業要不斷加快跨國經營的步伐,規范管理、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財務制度
一方面,我國出口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上占有比較穩定的市場分額,就必須轉變經營理念,借鑒國外的經營策略——由“貿易立國”轉向“海外投資立國”。另一方面,在應訴反傾銷案時,證明出口價格未低于“正常價值”是主要的關鍵。
5.企業應當積極應訴
目前我國企業雖然在歐美等國的反傾銷訴訟比較積極,但并不平衡。我國出口企業在面對國外反傾銷案的訴訟時,只要提前捕捉和收集信息,了解狀況,例如向行業協會、中外律師和商務部門進行咨詢,主動與上訴國有關部進行溝通,盡可能多地掌握對方國家的情況,做好充分的應對準備,拒理力爭,就有勝訴的機會。
參考文獻:
[1]苑濤.反傾銷的經濟影響:對中國的分析[M].人民出版社,2009.
關鍵詞:應收賬款;風險管理;控制策略
一、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現狀
中小企業應收賬款是中小企業采用信用方式銷售產品而形成的債權性資產,是企業因對外銷售、供應勞務等而應向購貨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在應收賬款發生時,企業一般會與客戶簽訂購銷合同或勞務合同,以及簽訂還款協議。應收賬款的確認是伴隨著賒銷而發生的,其確認時間為銷售成立時間。
根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小企業應收賬款占用資金居高不下,很多企業應收賬款占流動資金的比重達50%以上,遠遠高于發達國家20%的水平。企業之間相互拖欠貨款現象嚴重,造成許多企業應收賬款長期掛賬,難以收回,已成為制約企業資金流動性及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中小企業應收賬款風險形成的原因
第一,忽視信用管理,缺乏風險防范意識。目前企業管理者普遍只重銷售而忽視對應收賬款系統規范的管理。為了搶占市場,擴大銷售,一些企業在進入當地市場之初,為了盡快地打開營銷局面,在事先未對付款人資信度作深入調查、對應收賬款風險進行正確評估的情況下,采取與客戶簽訂短期的、一定賒銷額度的銷售合同來吸引客戶,擴大其市場份額。雖然這對占領市場有一定的作用,并且獲得了較高的賬面利潤,但卻忽視了流動資金大量被客戶拖欠占用不能及時收回的問題。
第二,競爭激烈,企業及產品競爭力不足。目前各行業當前幾乎都是買方市場。一些中小企業在規模、技術、成本、營銷策略等的諸方面或某一方面不具備優勢,產品競爭力不足,導致其市場占有份額較小;而其生產能力卻大于其生產份額,為了擴大銷售,增大市場份額,企業在銷售過程中就可能做出相應的讓步,如產品試用期久一些、貨款回款期長一些等,使產品的應收賬款從數量上和時間上都大大增加。隨之企業應收賬款數量增多、時間延長,如果管理跟不上,應收賬款的風險就會接踵而來。
第三,內部控制存在缺陷,缺乏高效的內部激勵機制。在有些中小企業中,為了調動銷售人員的積極性,往往只將工資報酬與銷售任務掛鉤,而忽視了產生壞賬的可能性,未將應收賬款納入考核體系。因此,銷售人員為了個人利益,只關心銷售任務的完成,導致應收賬款大幅度上升。而對這部分應收賬款,企業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要求有關部門和經銷人員全權負責追款,應收賬款大量沉積下來,給企業經營帶來了沉重的包袱。
第四,內部會計控制不嚴?!镀髽I財務準則》中明確規定:各種應收賬款應當及時清算、催收,定期與對方對賬核實。經確定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已提壞賬準備金的,應當沖減壞賬準備金;未提壞賬準備金的,應當作為壞賬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在實際工作當中,并非都嚴格按照準則辦事,主要體現在不按規定確定壞賬損失。某些企業為滿足一時間的業績漂亮,將應收賬款長期掛在賬上,不愿將無望收回的應收賬款作為壞賬損失。
三、中小企業應收賬款風險防范控制
在進行應收賬款的管理時,應強調事前防范,而不是事后處理,通過建立一整套系統的組織結構防范和控制信用風險。
第一,科學地確定企業經營策略,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企業應分析自身所處的經營環境,包括經濟法律環境、地域經濟發展情況、行業及競爭狀況,客觀評估企業自身實力,從而確立合適的經營策略。企業對自身的評估包括規模大小、生長期間。企業的規模按資本額劃分,由于實力的限制,小企業不能接受和給予客戶較大的信用額度。
第二,建立正確的贏利觀念。企業要根據自己開發的產品、擁有的市場及自身狀況來制定恰當的發展模式。只有在這種前提下,企業才能建立屬于自己的競爭優勢,走差異化道路,將賒銷業務穩定在安全水平,秉持“不見現金流的利潤不是利潤”的原則,擯棄只重視銷售數字增長不重視運營潛力成長的觀念,企業的發展才能進入一種良性成長模式。
第三,對應收賬款的賬齡進行分析,結合客戶資信調查,及時調整企業的信用政策。賬齡分析就是根據客戶所欠賬款的時間長短,分析應收賬款回收的可能性及金額。具體就是看有多少應收賬款是在信用期內,有多少應收賬款超過信用期,將所有逾期的有應收賬款編入賬齡分析表,這樣就可以清楚地獲得關于應收賬款的重要信息,并結合對客戶資信情況的調查,據此調整企業的信用政策,努力提高應收賬款的收現率。對客戶的信用進行評價是管理應收賬款的重要內容。在賒銷之前,要對購貨方進行嚴格的資信調查,科學地進行信用評估,考察其信用狀況的優劣。由于客戶的信用是不斷變化的,所以要采用動態的管理辦法,結合前期的合作情況,對客戶信用進行重新評定調整。
第四,制定鼓勵客戶積極還款的政策。對應收賬款還款及時的客戶,給予獎勵或優惠的政策,或在返利上做出讓步,或在售后服務上提供特殊優惠,以刺激客戶積極付款,減少企業的應收賬款。
第五,建立銷售收款責任制。健全考核指標體系,調動催收賬款的積極性。企業的營銷人員不但要銷售產品,還要負責催收貨款。可以把應收賬款與銷售績效掛鉤;同時為營銷人員設立風險抵押金,要強化銷售人員的責任,可以采用將工資、獎金與銷售回款相掛鉤的方法,動員全體力量,降低應收賬款風險。
第六,建立應收賬款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為了做好應收賬款的日常監督和分析,企業必須建立一套與應收賬款高度相關的、反應靈敏的、可操作性強的指標體系來對企業客戶的應收賬款進行分析與風險預警。
參考文獻:
1、張志勛.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分析及對策[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1).
2、李保紅.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與設計[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06(10).
在高職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中,手繪表現課程是本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它的前序課程是設計素描、設計色彩以及構成藝術,后續課程是裝飾藝術設計,它銜接繪畫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集繪畫藝術與工程設計于一體。手繪表現能力是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之一。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手繪表現教學不僅肩負著單純的表現技術的傳授任務,還承擔著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提升學生藝術審美意識的任務,把學生藝術素養和手繪表達技巧有機銜接并融合運用是手繪表現課程的核心內容和最高追求。
自90年代末期到現在,高職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為建筑裝飾行業培養了很多技能型人才。但是,隨著時代和行業的發展變化,建筑裝飾專業培養的學生逐漸滿足不了企業對人才的素質需求,具體表現在各科課程的開設目標以及課程教學效果的不盡人意。手繪表現課程在主、客觀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出現了很多問題,較大地影響了課程的教學效果。
客觀因素對手繪表現課程教學效果的影響
影響手繪表現課程教學效果的客觀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會的、時代的、行業的、校方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
繪畫基礎薄弱,增加了學生學習難度
以我院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生源來看,文、理、藝兼收。而填報本專業的藝術生很少,導致本專業中90﹪的學生是普通文理科生,入學前沒有經過美術基本功訓練,很多學生在填報升學志愿時根本不了解這個專業,也不知道本專業主要專業技能會是繪畫設計能力,所以進校后專業基礎幾乎為零。10﹪的生源來自藝術生源,這部分學生在高考前進行數月的突擊式繪畫訓練后進入高考大戰中,由于這些學生在高考前學習素描、色彩、速寫等繪畫基礎課程的時間有限,應試性突擊訓練對造型、色彩等知識不能進行系統地梳理,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因此,繪畫基礎也比較薄弱。
由于學生專業基礎薄弱,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如設計素描、設計色彩等課程的教學就顯得特別重要了。這些課程既要承擔著傳授學生基本造型知識和技能,又要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積極性,學起來才會不怕困難。但是,現實狀況是藝術基本功的訓練是枯燥、乏味且單調的,必須通過大量的作品訓練才能提高表現技能,必須通過大量的作品欣賞才能快速地提高鑒賞能力和藝術感悟能力。藝術基本功沒來得及扎實,專業基礎課已經結束,進入到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的銜接階段,所以,手繪表現課程的壓力非常大。手繪表現課程既要夯實美術基礎,又要傳授手繪表現技能。手繪表現課程相對前序造型基礎課程而言,繪畫內容的難度加大了,繪畫技能的運用也更加靈活,所以,學生學習起來就會覺得難度更大。
課時有限,增加了學習消化的難度
以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所設置的專業基礎課程的課時為例:設計素描課程每周12課時,上課周數為5周,合計60課時;設計色彩課程每周12課時,上課周數為4周,合計48課時;造型藝術課程每周8課時,上課周數為4周,合計32課時;手繪表現課程每周8課時,上課周數為10周,合計80課時;藝術寫生實踐課程兩周,合計60課時。其中設計素描和設計色彩在大一上學期開設,藝術造型、藝術寫生實踐和手繪表現課程在大一下學期開設。
因為新生軍訓等因素,導致大一上學期實際授課周數減少。設計素描和設計色彩的上課周數也不得不壓縮,108個課時內要解決零基礎學生的形體造型和色彩造型問題,相對難度較大。為期80個課時的手繪表現課程,既要完成室內外效果圖的繪制任務,又要不斷強化前期設計素描和設計色彩課程中不足的造型能力,這就使得教師不得不加快教學的進度。教學進度加快了,學生手頭訓練能力跟不上,形成消化不良,表現能力不夠,就會更覺得本課程難學。學生在學習中難得體驗到收獲的喜悅,長此以往,極大地打擊了學生的學習信心。
主觀因素對手繪表現課程教學效果的影響
主觀因素是指手繪表現課程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取、教學觀念和方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心態的問題。
教學內容雜、教學觀念偏,導致學生學習動力不足
手繪表現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室外效果圖繪制和室內效果圖繪制。室外需要表現的內容龐雜,如單體的植物、道路、建筑、天空、水景、交通工具以及完整的室外效果圖等;室內需要表現的內容如家具、家電、室內裝飾品、布藝以及完整的室內效果圖。這些繁雜的教學內容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每一種任務都必須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導致學生學習起來重點不突出。學生跟著老師的安排,盲目而累地學習著。
手繪表現課程是一門技能性很強的課程,很多教師單純地領悟技能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地位,單一地傳授學生完成任務的技法,而忽略了手繪表現最為重要的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沒有先進的手繪教學觀念的指引,教師的教學觀念偏頗,導致許多學生不清楚手繪在設計的構思、記錄、修改、溝通、信息傳遞等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不明白手繪表現對其自身設計能力、創新能力、審美能力、藝術個性的培養作用,常常是為了手繪而進行手繪。學習的盲目性導致了學習的動力不足。
片面看待行業需求,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是藝術與技術結合很緊密的專業。本專業就業去向是建筑裝飾行業,就業崗位是繪圖員和設計師。通過頂崗實習歸來的師兄師姐的描述中了解到,在建筑裝飾企業的繪圖員和設計師崗位工作,只需要用電腦軟件畫好圖就好。這種判斷片面地看待了行業需求,學此無用論也間接影響了學生對手繪表現課程的學習興趣。
當然,學生片面看待行業需求的現象,也與整個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之下,設計類企事業單位的招聘時考核范圍有關,許多用人單位更加注重求職者對電腦軟件的應用能力和熟練程度,并以此為標準擇優錄用,只有少部分單位同時強調求職者的手繪表現能力。在這個煩躁的時代,很多人認為,不用的就可以不學。再加上電腦軟件課程所涉及到的知識學起來要比手繪表現課程更容易掌握,學此無用論加上避難就易的心態,導致學習興趣低下成了必然趨勢。
夸大電腦軟件作用,忽視手繪表現學習
電腦技術在設計學科中的廣泛運用,帶來了設計方法和觀念的變革,成為設計和創作的新趨勢和新動向。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中開設了AutoCAD、3Dmax、Photoshop 等設計輔助軟件課程,電腦技術大大降低了設計的勞動強度,提高了設計精度和速度,而且其虛擬真實的技術使設計表現圖顯得直觀而生動。同時電腦技術使設計成果便于修改,容易得到重復的利用。表現快捷、方便且易于修改,繪制的效果圖更加清晰、精細和仿真,繪制技術也更易于學習和操作,這些優勢對學生產生了極強的吸引力,迎合了一些學生希望走捷徑、急于求成的愿望,導致學生在具體的設計中重“表現”輕“設計”,設計方案招投標變成了電腦效果圖競賽,厚此薄彼,只熱衷于學習各類設計軟件和電腦表現技法,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手繪表現技能的訓練。手繪效果圖的重要性在學生的思想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質疑和動搖。學生過分依賴電腦和沉湎于電腦,忽視了嚴格的基本功訓練,對設計徒手草圖的訓練和運用失去了應有的熱情和追求,最終導致設計分析、思考、創作能力的喪失,也使學生設計素養降低。
影響手繪表現課程教學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何避免這些因素的影響,如何運用較好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零繪畫基礎的學生在手繪表現課程有限的課時內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是專業教師們都該思考的問題。
(作者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