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數字媒體的優缺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數字電視;技術;發展趨勢
數字電視技術的飛速發展引起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關注。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數字電視產業,并相繼制定了數字化進程表。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已將數字電視產業發展提升到戰略高度來部署。由于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等技術應用的發展和推動,數字電視的相關技術得到了很大的進步。
一、數字電視的優缺點分析
(一)數字電視的優點
1.現有模擬電視頻道帶寬為8MHz,只能傳送一套普通的模擬電視節目。采用數字電視后一個頻道內就傳送多套數字電視節目,隨著編碼技術的改進,傳送數量還會進一步提高),電視頻道利用率大大提高。信號數據量少,技術成熟.價格便宜,信號不易在傳輸中失真,清晰度高,占用頻帶窄。數字電視信號可方便地在數字網絡中傳輸,與計算機具有良好接口。
2.清晰度高、音頻效果好、抗干擾能力強。在同樣覆蓋范圍內,數字電視的發射功率要比模擬電視小一個數量級。
3.可以實現移動接收、便攜接收及各種數據增值業務,實現視頻點播等各種互動電視業務,實現加密/解密和加擾/解擾功能,保證通信的隱秘性及收費業務。
4.系統采用了開放的中間件技術,能實現各種交互式,可與計算機網絡及互聯網等的互通互聯。
5.易于實現信號存儲,而且存儲時間與信號的特性無關,易于開展多種增值業務。
6.由于保留了現有模擬電視視頻格式,用戶端僅需加裝數字電視機頂盒即可接收數字電視節目,利于系統的平穩過渡,減少消費者的負擔。
(二)數字電視的缺點
數字電視并不是完美無缺的,它同樣存在著一些弱點。例如在取樣的過程、量化誤差、壓縮編碼所帶來的信號損傷,在節目制作及傳輸過程中貫通延遲。有些損傷可以修復,并不影響圖像的最終質量,而有些損傷只能通過一些補償措施削弱它的影響,但這并不能影響電視領域向數字化的轉變。與電視信號數字化后所帶來的好處相比,這些影響往往會被忽略
二、數字電視分類
數字電視按信號傳輸方式可分為:地面無線傳輸數字電視(地面數字電視);衛星傳輸數字電視(衛星數字電視);有線傳輸數字電視(有線數字電視);按圖像清晰度可分為三大類。(1)數字高清晰度電視(HDTV)。(2)數字標準清晰度電視(SDTV)。(3)數字普通清晰度電視(LDTV)。按照產品類型可分為:數字電視顯示器、數字電視機頂盒和一體化數字電視接收機;按顯示屏幕幅型比分類。數字電視可分為4:3和16:9幅型比兩種類型
三、數字電視標準的比較
數字電視標準是指數字電視采用的視音頻采樣、壓縮格式、傳輸方式和服務信息格式等的規定。目前投入使用的有三種:美國的ATSC(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歐洲的DVB(數字視頻廣播);日本的ISDB(綜合服務數字廣播)。每一種標準對于信源的處理、畫面格式及傳輸方式等方面均有一些差別。每一種數字電視標準又可分為衛星傳輸、電纜傳輸和地面傳輸方式。無論哪一種制式,它們的視頻壓縮技術都采用了MPEG-2標準,但是由于美國和歐洲等在模擬電視的制式的差別,為了兼容性,它們的視頻采樣格式也存在差別,主要體現在行和列的分辨率及場頻等。在數字電視信號的傳輸中,衛星傳輸一般采用QPSK調制技術,電纜傳輸一般采用QAM調制技術,但地面傳輸采用的技術則在不同的制式中存在很大差別,如美國的ATSC采用的是VSB調制技術,而歐洲的DVB和日本的ISDB則使用oFDM調制技術。
四、數字電視的關鍵技術
1 .模/數變換。將每一個像素的數值轉換成0和1組成的二進制代碼。其原理是將時間和幅度均連續的模擬信號通過取樣、量化、編碼三個過程變換成時間和幅度均離散的數字信號。取樣是以一定的時間間隔抽取模擬信號在該瞬間的電流或電壓數值的過程。取樣定理是只要滿足 fs ≥ 2fc ,就可以無失真地從取樣后的離散信號中還原原來的模擬信號。量化是將模擬信號的動態范圍A(一般標準電平為1V)等分為若干小區間,當模擬信號的樣值落在某一區間時,就用該區間的中值來近似表示它。量化將原來在幅度上連續的模擬信號的樣值變成了只能取若干個離散的數值(各個小區間的中值)。編碼是將每個小區間的中值(即量化值)用一個不同的2進制代碼來表示。
2.壓縮編碼技術。預測編碼:根據過去已知數據對當前編碼數據Xi進行預測,得到預測值Xi,與實際值Xi比較,得到差值 Xi = Xi-Xi,只傳輸該差值Xi,若預測較準確,則差值必定很小,就可以大大壓縮數據。其中最常用的有:前向預測Xi= Xi-1;平均值預測;平面(二維)預測。變換編碼:選擇一種合適的變換,將一組數據變換成另一組數據,使數據量減少。其中最常用的有:哈德曼變換和離散余弦變換(DCT)。
關鍵詞:廣告;投影技術;全息投影;趨勢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5)21008302
廣告的發展史其本質就是一部廣告所依托的技術的發展史,而技術的發展必將引起廣告媒介的變革,如今,我們已進入數字時代,更多的廣告形式通過數字媒體實現,投影便是其中的一種的形式。投影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應用豐富了廣告的形式,相較于其他的廣告形式投影廣告具有高度的靈活性、便捷性和較高的性價比,而這些優勢與廣告的要求又恰恰吻合,因此,展望未來,投影技術與廣告的結合必將是廣告發展的趨勢,特別是隨著全息投影技術的發展,廣告必將迎來一個新的時代。
1技術、媒介與廣告的關系
媒介是指“介于傳播者與受傳者之間的用以負載、傳遞、延伸特定符號和信息的物質實體”,它包括書籍、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電影、網絡等及其生產、傳播機構。作為廣告的載體,媒介的變遷必將導致廣告形態的變化。而技術的革新所引發的媒介形態的變遷也必然導致廣告形態的變化。縱觀歷史,隨著技術的發展,可以將數字技術應用之前的廣告發展劃分為四個時期:實物和叫賣為主體的古代廣告時期、商標和牌號為主體的中世紀廣告時期、報刊為主體的近代廣告時期和利用電訊科技傳遞信息的廣告時期。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廣告形態由實物廣告、叫賣廣告到印刷廣告再到電子廣告不斷變化。
在當今數字傳播背景下,數字技術促使廣告媒介發生變化。傳統媒體向數字化方向拓展,數字媒體的新型形式更是層出不窮。投影廣告就是依托數字技術的一種新興廣告形式。在眼球經濟時代,投影廣告通過特效和多機配合聯動的應用,可以產生生動豐富的奇特效果,能夠有效的引起受眾注意,提高記憶點和回頭率。同時,投影廣告無需固定媒介承載,免去了制作實體招牌海報的時間和不必要的花費,大大降低了廣告制作成本,因此,投影這種環保、高效、便捷、時尚的技術非常適合現代商業廣告的運作。隨著投影技術的日趨成熟,更多種類的投影技術與廣告結合,極大的豐富了廣告的形式并帶來無限創意。
2投影技術與廣告的結合
2.1高功率投影
高功率投影即利用一種大功率投影設備,運用光學投影原理,采用高亮度的光源,將底片上的全彩廣告內容投射到高層建筑的外墻上,在夜間形成極富視覺沖擊力的戶外廣告。法國里昂藝術博物館在博物館主體建筑上進行的燈光秀就應用了高功率投影技術:將博物館大樓墻體作為廣告的承載媒介,廣告內容直接投射在墻體里面上。在夜晚,唯美的畫面,富有層次感的視覺效果帶給受眾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其實實現該投影廣告只需要電子底片的制作和高功率投影設備的輔助,少了實體媒介的制作不僅剩下了時間和成本,更是一種高效、環保的廣告形式。
公益廣告《別讓未來窒息》正是利用了高功率投影媒介的靈活性這一特點,將哭泣的兒童肖像投射在正在工作的冷凝塔煙霧上,投射出的兒童形象仿佛因不斷吸入滾滾的濃煙引起強烈的不適而哭泣不止,通過巧妙利用高功率投影而完成的這則公益廣告希望引起人們對空氣污染的深刻反思,為了孩子而留下一片純凈的藍天。
2.2互動投影
互動投影就是將地面、桌面、墻面等平面作為投射影像的承載媒介,使受眾與投射出的影像產生交互的投影系統,這種投影形式一般較多的應用于室內博物館、商場、展廳等小空間的廣告宣傳。在這些領域,互動投影可以更好的按照用戶的體驗需求進行組織編排,從而實現生動的展示效果和良好的交互體驗。
2.3戶外3D投影
目前戶外3D投影技術常見于戶外藝術墻面投影,即3D projections on building(建筑物3D投影工程)。戶外3D投影技術是將建筑物的外立面作為巨幅投影媒介,根據該建筑物特有外形量身定做設計3D動畫短片,通過專業的大屏幕融合校正系統將特制畫面投射到建筑表面,結合建筑物本身的結構和陰影,從而達逼真的3D效果。觀眾不用佩戴任何外接設備,裸眼即可感受3D效果帶來的強烈感官體驗。
雷克薩斯的新款CT200h混合動力車3D投影廣告,將古老的羅斯福旅館作為投影屏幕。通過投影動畫、燈光和音響的配合,汽車在建筑物上破墻而出并進行各種不同的視覺變換,帶給觀者新鮮的視覺體驗。
2.4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并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觀者無需佩戴3D眼睛即可看到立體的虛擬影像。全息投影投射出的影像效果奇特,具有強烈的縱深感和空間感,亦真亦幻,360度的展示可以給觀者帶來強烈的真實感。目前,全息投影技術還很少用于廣告的宣傳,但是這種立體的展示效果與商業廣告的結合發展前景是無限的,特別是全息設備的不斷研發將開發出更多種的廣告表現手段,可以說全息投影與廣告的結合是未來投影廣告的發展趨勢。
全息投影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除了普通的全息投影技術以外,更多更加先進的全息投影產品層出不窮。Leia Display System交互式空氣投影系統就是一款支持用戶手勢操作的全息投影系統,它能夠準確地識別用戶的手勢控制。用戶可以通過抓、捏、滑動、翻轉、輕彈等手勢來控制圖像。圖虛擬影像呈現真實的效果特別適合表現細節或構造精密的貴重物品,比如手表、珠寶、名車等工業產品,通過虛擬技術可以更加安全清晰地展示商品。交互功能的加入讓用戶可以根據所需調節影響從而得到需要的信息。
此外,全息投影技術實現了從前耗費巨資甚至不能想象的效果,日本藝術家Nobumichi Asia發明的面部全息投影技術(Face Hacking)――OMOTE 3D全息投影技術可以輕松實現“易容術”。OMOTE的3D全息投影技術通過在人臉上投影實現瞬間換妝的立體效果,借助投影儀將處理過的動畫或妝容投射到臉部。呈現的效果非常自然逼真,即使臉部晃動也不影響投影效果。如果將面部全息投影技術應用于化妝品或服裝造型的廣告宣傳將收獲極佳的宣傳效果。
3結語
以上四種投影技術在廣告應用方面都各有千秋,通過表1的對比總結可以直觀的看出其各自的優缺點及目前應用情況,從而為今后投影廣告的設計與研究提供參考。但總體來說,投影廣告時代已經到來,投影廣告通過多變的效果、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有效吸引消費者的目光,是一種經濟、環保、高效、新穎、便捷的廣告宣傳形式,符合數字化廣告的發展趨勢,更符合大眾的審美需要。尤其是目前尚未成熟的全息投影技術發展前景寬廣無限,必將成為投影廣告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陳培愛著.中外廣告史―站在當代視角的全面回顧(第二版)[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
[2]蔡凱如.關于廣播電視媒介形態的理論考察[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01):1115.
(1)圖書館類網站建設水平的差異
我國圖書館類網站建設,還存在發展不均衡現象。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由于財政投入支持,使得該類網站建設得到較大發展,既具有圖書功能化服務,也提供了休閑和培訓等多元化創新舉措;但我國經濟尚不夠發達地區,由于資金投入有限,培訓師資也缺乏等因素,使得該類圖書館網站建設,還存在理論領域[2]。
(2)該類網站技術問題
該類網站建設時,遇到的技術問題,包括現有設備不足以跟上網站建設需要,并且維護技術也相對滯后。具體反映在終端服務上,即為讀者提供的服務層次相對不高。另外還包括了網速和容量問題,以及相關設備技術升級問題,其中在軟件開發和應用方面,還存在供低于求的局面,現有的聲像、圖形等快速傳遞和接收技術,還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這也造成圖書館類網站價值不能充分得以體現。
(3)該類網站安全技術問題
網絡安全技術問題,也是和數字化聯系緊密的問題,黑客和病毒給互聯網安全,帶來極大挑戰。不僅在圖書館類網站,在其他類型網站類似現象,也引起了足夠重視。實際操作中,隨意增加、刪除信息資料現象屢見不鮮,也給圖書館類網站建設,提出了較高安全技術方面的要求。
2如何應用技術措施合理建設圖書館類網站
(1)應用專業化軟件建設提高網站核心技術水平
圖書館類網站核心技術是指,結構化信息和全文檢索,異構和概念檢索,以及多媒體檢索。當前我國專業化程度較高,且技術相對成熟軟件較多,已經具備了國內外領先的中文全文檢索技術。例如TRS就是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為Web網站動態內容及檢索服務,而TPI則是清華同方光盤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主要用于數字圖書館平臺,獲得圖書情報界較高聲譽。另外還有Sirsi和麥達,以及ISI等國內外數字圖書館軟件公司,其產品內容包含數字資源制作和采集,以及整序和管理等,還為圖書館提供信息和網上咨詢服務等個性化服務項目。
(2)應用動態交互式網站技術建設個性化Web網站
在圖書館類網站建設中,通過個性化建設,展示圖書館精神面貌和服務態度,這就需要網站技術開發人員,具有較強的平面設計能力,以及矢量動畫編輯能力較靈活。若動態網站編程能力強且數據庫應用水平較高,就能為圖書館類網站建設,注入較強的活力和創造力。其中動態網站編程能力,能有效確保圖書館網上服務質量。動態網站開發應用中,較為傳統的方式是利用CGI或Perl等,較之當前新興的動態網站開發技術ASP和PHP,以及JSP等,優缺點互見。因此,在選擇網站建設所應用軟件時,應根據本館實際需求來靈活決策。現將兩種動態網頁開發技術,進行優缺點分析。①CGI,全稱:CommonGatewayInterface。該技術安全性較好,且通用性也較高,但由于其成本高且開發所需時間較長,即便開發出來還存在功能上的限制,所以該技術不易開發[3]。②Perl語言,解決了CGI程序上的問題,多用于驅動復雜的Web技術。③ASP即動態服務器頁面,全稱是:ActiveServerPages。微軟公司的Web服務器端開發環境之一,其中包含了Windows的IIS組件。該技術優點是能夠組合HTML和腳本,還有技術較強的ActiveX服務器組件,能為Web編程應用,提供動態的、較強的技術保障。不足是該平臺有較強依賴性,且對服務器有較高要求,另外安全性能也不夠高。④PHP,全稱為:PersonalHomePage。該技術作為公開源代碼之一,是HTML內嵌式的腳本語言被運行于Web服務器端。⑤JSP,即Java服務器頁面(JavaServerPage),該技術作為SUN公司的新型商業產品,具有不錯的跨平臺應用性和協議無關性,可以一次編寫隨處運行,但該技術由于伸縮能力的發展,也增加了其產品復雜性,造成內耗也相對較大。
3結語
關鍵詞: 語音室功用適用特征
1.近代高校語音室的發展過程
自語音室進入我國高校以來,我們接觸過的語音室設備可分為三代。第一代:模擬語音室。顧名思義,模擬語音室采用模擬電路,以錄音機機芯為核心設備,通過電纜線將教師錄音機與所有的學生錄音機相連,利用磁帶為學生提供教學資源。第二代:數字語音室。其主要采用單片機處理技術使用總線型拓撲結構,使用并行口和串行口傳輸數據。本質上屬于實現了部分數字化的模擬系統。在教師控制臺上增添了計算機、卡座、展臺、影碟機等設備,學生機上也添加了計算機顯示器。第三代:數字網絡語音室。這類的語音室在第二代的設備基礎上增加了服務器和學生計算機。主控臺服務器外部與Internet網或校園網相連,內部通過IP(Internet Protocol,即國際互聯網協議)交換機和網線與教師機和學生機相連,組成IP局域網,從而實現數字網絡化的功能。所以它既是功能比較齊備的語音室,又是完整的計算機房。
2.三種語音室的功能及特點
(1)模擬語音室
傳統的語音室功能有限,主要體現在音頻廣播、教師監聽和對講示范。
音頻廣播主要是指教師端卡座里磁帶的放音和教師通過麥克風講解的聲音傳送到學生端。現在有些語音室廠家又稱之為“全通話”或“教師講解”等。磁帶放音可以控制音量,麥克風可控制大小或有開關。教師監聽是指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可以監聽某個指定的學生的耳機和麥克風,這樣便于了解學生上課的狀態。對講示范是指教師可以選定一個或多個學生進行對講。如回答問題或討論,在對講的同時將對講的內容廣播給全班學生,起到示范作用。對講功能也能單獨使用,如果與單個學生對講,就是有些語音系統中所指的學生輔導功能。
優點:模擬語音室是在我國出現的最早的語音室形式。它的構建成本低,相對原理較為簡單。在早期,為學生英語聽力和口語的學習提供了相對規范的語音環境。
缺點:①在傳統的語言實驗室中,教師機和學生機之間的一切交流都是通過模擬信號完成的,信號在傳遞過程中容易受到各種干擾。②由于每個學生機都是通過專線與教師機相連,線路過于復雜,給語言實驗室的安裝和維修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③傳統的語言實驗室主要是通過播放磁帶來進行教學活動,錄音機的使用頻率很高,極易壞損,故障率較高,影響教學。④傳統語言實驗室的一切操作都是通過切換各種開關來實現的,隨著學生機座位的增加,該部分的控制復雜程度很高。
模擬語音室由于功能單一,使用局限性很大,已經逐步被各大院校閑置或者淘汰。我校為了能提高閑置設備的利用率,特意為僅存一間的模擬語音室配備了教師計算機和投影儀,以彌補其在播放圖像上的不足。
(2)數字語音室
數字語音室保留了原有的模擬語音室的正常教學功能,在音頻廣播中根據音頻的質量,除了正常的音頻播放外,還增加了變速廣播和異步廣播,補充了分組討論、教案錄制、無紙化考試等功能。
變速廣播的特點是可以改變語音廣播速度而不變調。異步廣播強調的是學生端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調節所聽語音的速度以適應自己的學習。分組討論是指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進行問題討論。分組可以固定分組,也可以自由分組,每組人數可以設定。教師可以加入到任意一組進行討論或指導。教案錄制是指將教師上課的過程自動錄制成計算機中可以保存的音頻文件。這就是有些語音系統中所說的教案自動生成功能。無紙化考試功能是指教師可通過考試系統對考試內容及過程進行編輯、和回收,進行口語考試、聽力考試、文本試卷考試、寫作考試及隨堂測試,并根據需要對客觀題進行自動閱卷。
優點:①最大優點就是信息傳遞準確,資源共享,通過網絡和其他方式可以快速準確地不斷更新補充資源庫。②教師可以利用在主控臺上配備的展臺、卡座、投影機等多媒體輸入輸出設備,在上課過程中隨時可以插入所需多媒體內容,各種教學材料高清晰地傳輸到每臺顯示器和耳機上,學生可利用逼真清晰的屏幕影像和語音材料進行朗讀、聽力等練習,使教學手段更多樣化,內容更豐富。
缺點:外語教學主要以多媒體語音室為主,利用主控電腦、影碟機、錄像機、投影儀、錄音卡坐等視聽設備,在教學過程中很好地呈現聲像信息。但這些媒體多為單向媒體,只能傳送教學信息而難以反饋學生信息,局限性較大,致使教師對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知識背景和學習過程不能及時得到了解,無法因材施教,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3)數字網絡語音室
數字網絡語音室除具備數字語音室的所有功能外,還擴展了許多實用的功能:①在課堂教學中,擴展了屏幕廣播、屏幕監視、影音廣播、網上討論、電子畫板、消息、文件、收取文件、提交文件等功能,這些都是教師上課時最常用的功能。②自主學習功能是數字網絡語音室的一大亮點。學生可以實現自主點播、自主調速、自我測試、自主錄音。學生能自主點播系統資源庫的音頻、視頻、文本資料,或是調入考卷測驗學習效果。在自主時間里,生與生可以互不干擾,各取所需,可以反復播放同一內容,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③提供了更加完善和人性化的教學管理功能,如班級模型、分組管理、點名簽到、鎖定電腦,禁止運行某些程序、遠程裝機、遠程設置、遠程開機、遠程關機、遠程重啟、遠程遙控等功能,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優點:網絡數字語音室集常規的語音教學、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于一身,與校園網和互聯網相連,增強語音教學功能,擴大學習資源,增強信息的交流與互動。自主學習的交互性是數字語言室的另一顯著特征,數字網絡語言室的自主學習和資源共享的特點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的要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學習,根據自己的進度進行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視聽說環境。
缺點:①由于學生可以自己操控學生機,而且網絡資源豐富,對于自律性差的學生來說容易分心,教師管理難度加大。②維修成本相對較高。
3.各類語音室的適用范圍
以我們學校為例:語音室共有15間,除了一間是經過改造的模擬語音室外,其余有數字語音室9間,網絡數字語音室5間。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教師都想使用新的、好的語音室的問題,因此出現了語音室使用效率的問題。模擬語音室現在已經不能滿足日常的教學需求,因此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內,對于數字語音室和網絡數字語音室的適用范圍可以根據以下幾條原則進行選擇:
(1)教師根據所教學生的專業不同選擇
作為一般的聽力課教學,兩種語音室都可以滿足需求,而數字網絡語音室更適用于對聽說要求較高的專業的學生使用,比如英語專業的學生。數字網絡語音室的學習資源相當豐富,課內不用會造成資源浪費,但使用則會導致課時不夠,而相對于對英語要求較高的專業,課時安排比較充足,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2)教師根據所教課程的不同選擇
隨著課程開展的豐富性的增加,進入語音室授課的已經不再單純只是聽力會話課程,如視聽說、語音學這樣的新開課也加入語音室的授課行列。對于這樣的課程資源和視聽效果更為重要,因此,這類的課程更適合在數字網絡語音室進行。
(3)教師根據所教學生的特性不同選擇
數字網絡語音室在教師機鎖定的情況下和一般的數字語音室使用差別不大,只有在解除鎖定,學生機保持自主學習的狀態下才能凸顯優勢。因此,在使用自主學習時,如果教師所教班級學生的自律性不夠,那么可能就會出現“網吧”現象,導致教師管理困難,達不到既定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栗紅生.多媒體數字語音室與傳統語音室之異同[J].中國科技信息,2005,(19).
[2]錢雁群.簡介數字語音室[J].實驗教學與儀器,2006,(1).
【關鍵詞】印刷;防偽;數碼防偽;防偽油墨
1.現代防偽印刷技術的概述
1.1技術介紹
現代防偽印刷是一種綜合性的防偽技術,是屬于特種印刷的一個分支。是指用印刷手段來防止未經所有權準許而進行仿制、復制或偽造。而防偽技術是指為了達到防偽的目的而采取的措施,它在一定范圍內能準確鑒別真偽,并不易被仿制和復制。印刷防偽技術主要包括防偽設計制版、精密的印刷設備及配套的油墨、紙張等,它具有綜合性。若只著眼印刷技術,印刷防偽技術則主要包括雕刻制版、版紋的電腦設計、凹版印刷、彩虹印刷、雙面對印技術、花紋對接、多色疊印、多色接線印刷、折光潛影、縮微印刷技術、隱形圖像以及圖像混有印刷。
1.2技術內容
當前的防偽技術包括:數碼防偽、二維碼、條形碼、隱形圖像防偽、激光全息防偽、證券版紋、折光潛影防偽、射頻識別防偽、分期解密、微縮防偽、生物防偽、化學油墨防偽、核徑跡防偽、紋理等多種防偽技術,同樣,它的分類方法也有很多種。如:根據防偽技術所屬學科進行劃分,可將其分為以下幾個類別:物理、生物、化學、電學、光學、電子學以及原子學等,該分類方法主要是基于學術角度而得來。
2.國內外現代防偽技術的發展情況
2.1國外發展情況
防偽技術的發展經歷三個階段:產生的初期、中期的傳統防偽、現階段的數碼防偽,可以說有很大的進步,并且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均因該項技術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相關科研工作者紛紛投入該項技術研究之中。
全球發達國家都積極的投入到防偽技術領域的研究之中,如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日本以及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相關研究機構都加入到這個行列之中,目的都是為了研發出更為穩定可靠的防偽技術。在該項技術研究領域的眾多研究團隊中,比較知名的團隊包括:美國的BRIDGETONE防偽公司,它主要專注于激光全息防偽技術方面的研究,并且獲得了相關專利;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它主要專注于數字水印防偽技術的研究,并且獲得了相關專利;德國國家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等。
2.2國內發展情況
在防偽技術研究方面,我國的一些知名高校與研究機構也緊隨發達國家的腳步,從未中斷過對該項技術的研究,已經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立項且取得了相應的成果的項目就不少,如:油墨防偽技術(北京大學)、熒光防偽技術(南開大學)、全息防偽技術(華中科技大學)、數字水印防偽技術(四川大學)、激光防偽技術(深圳大學)以及數碼防偽技術(南京理工大學)。
3.當前主要應用的現代防偽技術分析
3.1現代防偽-數碼防偽
隨著現代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假冒偽劣行為也隨之增多,因此,各種防偽技術也就應運而生了。防偽技術的發展與一些相關學科與技術有著密切的聯系,它結合了一些先進的技術,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防偽技術也是眾多學科綜合應用的成果。數碼防偽是一種新型的高科技防偽技術,它將數字編碼、加密、數據庫以及計算機網絡等技術結合在一起,因為傳統防偽技術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加上多方的共同努力,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歷程,數碼防偽技術已經成為該領域中最受青睞的防偽技術之一,它對商品防偽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防偽行業協會于1996年3月與多個部門一起成立了一個“數碼電話防偽系統工程”小組,并在全國實施該項防偽工程,并多次被列入國家級火炬計劃。海南騰龍防偽技術有限公司所研發的電碼防偽標識及識別系統是國內外第一家使用電話防偽技術應用系統。然而經過了一段時期的應用之后,電話防偽的缺點也逐漸顯露出來,如通信條件的限制、不便于查詢、功能有限等,故就有了對此查詢方式以外的需求,正因這種需求促使了新的查詢方式出現,如:短消息數字防偽技術,該技術被應用于數字防偽短信平臺;基于Internet的數碼防偽技術;將電話、短信以及網絡等方式融合在一起的新型數碼防偽系統;還有其他基于電話與短信等查詢方式的數碼防偽技術。
3.2現代防偽-防偽油墨
在防偽技術中,防偽油墨是最關鍵的一個技術分支,它所涉及的學科包括光學、化學、電磁學、計算機技術、光譜技術以及印刷技術等。防偽油墨中的化學防偽材料與技術是最基礎的,對于研究及其應用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票據防偽、有價證券以及商標包裝領域中,油墨防偽技術具有較高的實用性,不僅可以滿足基本的防偽識別需求,對于更高層次的識別與監管需求也可以滿足。
防偽油墨指的是可用于防偽的油墨,也就是將具有特殊防偽性能的材料添加到油墨連接料中,然后經過相應的工藝后所形成的特殊油墨,它的成分依然是色料、連接料以及油墨助劑。防偽油墨正是因為其中具有特殊性能的色料與連接料而具有防偽功能。
按照防偽功能劃分,防偽油墨主要分為以下九種:(1)熱敏變色防偽油墨,它的色料中添加了特殊物質,可根據溫度的變化而變化;(2)光敏變色防偽油墨,它的原理是將隨光變色或光激活物添加到油墨中;(3)濕敏變色防偽油墨,其色料中所添加的物質具有使顏色根據濕度變化而變化的性能;(4)壓敏變色防偽油墨,其色料中所添加的物質具有遇壓力變色的性能;(5)紫外熒光防偽油墨,其色料中所添加的物質具有被紫外光線所激活的性能;(6)紅外熒光防偽油墨,其色料中所添加的物質具有可被紅外光線所激活的性能;(7)防涂改防偽油墨,其色料中所添加的物質用于涂改的且可發生顯色反應;(8)視覺變色防偽油墨,其色料具有多層干涉光學碎膜;(9)磁性防偽油墨,其色料中具有磁性物質,如FEO中添加了CO。
3.3現代防偽技術的應用考慮
以上這幾種防偽油墨的共同點是在不同的外界條件下,采用相應的光、熱等檢測方式對油墨印樣色彩所發生的變化進行觀測,進而起到防偽作用。
作為一種防偽措施,防偽技術可準確的對相應范圍內的特定對象進行鑒別,且不容易被復制。換句話說,就是對仿造與仿冒具有抑制作用的一項技術。這種技術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對企業品牌、市場以及消費者的利益起到保護作用,以上我們主要對防偽技術的概念、分類、特征、原理以及優缺點進行了概括與總結。并根據防偽技術的現狀對其前景進行相應的分析,對于該項技術的發展具有指導作用。
4.小結
本文概括了防偽技術相關的基本概念、分類方法和主要特征。并針對不同的防偽技術,分析了其原理和優缺點。最后,基于防偽技術的現狀,做出了前景分析和預測,對該技術的發
展提出了研究方向。 [科]
【參考文獻】
[1]劉紅芳,趙秀萍.基于數字水印的印刷防偽技術[J].印刷工業,2007,04:65-66.
[2]本刊編輯部.商業票據印刷防偽技術[J].中國品牌與防偽,2009,04:73-77.
[3]崔宏亮.淺談印刷防偽技術[J].中國防偽,2000,07:64-66.
關鍵詞:國際會展中心 多媒體技術 會議系統 同聲傳譯
一、設計概述
國際會展中心設計定位側重于“國際化”,“科技化”。
本設計規劃方案主要針對會議系統部分,進行闡述闡述了會議系統的最新應用技術在國際會展中心中的設計應用,并對主流多媒體技術進行了對比分析。
二、設計標準及規范
《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 503392003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T 503112007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施工及驗收標準》 GB 503122007
《廳堂擴聲系統特性指標》 GYJ25
《廳堂擴聲特性測量方法》 GB4959
《客觀評價廳堂語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
《聲系統設備互連用連接器的應用》 GB/T14197
《視聽系統設備互連用連接器的應用》 GB/T15644
《聲系統設備一般術語解釋和計算方法》 GB12060
《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1-2006
三、規劃設計系統
建設后的展廳、會議廳可滿足諸如:會展中心會議、多國會議、全國(省、市)會議、各種匯報學術會議等多種規格的會議要求。設計主要系統如下:
音響擴聲系統
顯示系統
中央控制系統
會議同聲傳譯系統
視頻會議、會議錄播系統
會場信息系統
會議總控中心
設計選址1個總控中心,作為本會議系統的總控制室,數據及控制信號匯聚至總控制室,進行統一監控,實現遠程網絡監控。
四、音視頻集成會議系統技術分析設計
4.1音響擴聲系統
4.1.1擴聲系統設計指標: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371-2006《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多用途類擴聲系統聲學特性指標一級指標為參照標準。
4.1.2系統設計
會議廳堂從場地空間結構分析,其內部容積龐大,場地內聽音區域的尺寸跨度較遠,容易形成較長的混響時間。這種情況下,擴聲系統依據場地結構和聲學環境進行科學合理的論證和設計,既要實現全場聲場的均勻覆蓋、達到足夠的聲壓級還要具備良好的語言清晰度和音樂明晰度。
從擴聲形式的分類來看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分散式擴聲和集中式擴聲形式。經過技術對比研討,并依據國內各大型展館的成功案例及現代擴聲設計的明顯趨勢來講,設計使用以集中擴聲為主,分散式布置方式為輔的綜合擴聲方式。
5.1.3數字網絡信號傳輸設計
聲控室與設備機房的距離較遠,使用傳統的模擬音頻線纜傳輸方式容易出現信號干擾和衰減等問題,解決此問題的最好方式為采用數字網絡傳輸系統,系統設置多處信號交換點,采用多通道數字網絡通道接口箱對場地內的信號進行交換,極低的信號衰減和失真保證了音頻信號的完美還原。
4.2燈光系統
燈光系統是會議燈光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面光和頂光兩個光位組成。燈光滿足大型會議和影視拍攝的需求,要求光源色溫達到3200K±150K,顯色指數:Ra>90,主席臺的平均照度不低于550LUX。另外,面光投光角度確保在45~50°之間。
燈具的選型設計:
采用能耗低、亮度高、功率小的節能新型燈具。
采用最新的光源技術,保證良好的光線輸出和均勻度。
采用先進的介質膜反光碗,可以將95%以上的光源可見光向前反射,將80%以上的紅外線及熱量向后反射,以降低主席臺環境溫度。
4.3 顯示系統
會議系統,其中重要的一部份是會議室的視頻顯示效果,視頻顯示應有多種的輸出手段,能滿足不同的會場的顯示需要。
會議室的視頻顯示系統主要由如下幾個部份組成:顯示設備、攝像設備、圖像切換分配設備。
4.3.1正投投影顯示系統
優點:正投系統,亮度最高的投影機可達32500ANSI流明可以提供200寸以上的顯示畫面,視角寬廣,滿足大會場觀看人員較多場所,維護方便。
不足:受環境光的影響造成畫面對比度的嚴重下降,在投射光路環境光較復雜的情況下效果較差。
4.3.2背投投影顯示系統
優點:背投顯示系統不受環境光影響,成像質量優秀,目前最大的單張光學背投幕可提供200英寸顯示畫面。
不足:最大提供200寸顯示畫面,視角窄,需要占用會場空間作背投暗室,有視角太陽效應。
4.3.3液晶/等離子/DLP背投拼接墻顯示系統
優點:自主式發光單元,不受環境光影響;背投拼墻因由多個箱體組成并采用了圖形處理器,所以能夠在屏幕顯示多個信號,并任意開窗口和漫游,功能上靈活方便。
缺點:背投屏幕由于是多個箱體組成,物理縫隙不能去除;箱體間的存在亮度與色彩差異,觀看整體圖像時感覺較差;安裝維護復雜。
4.3.4室內全彩LED顯示系統
優點:自主式發光單元,不受環境光影響,亮度高、工作電壓低、功耗小、小型化、壽命長、耐沖擊和性能穩定;
缺點:像素點由三色LED燈封裝,動態畫面容易出現馬賽格現象,靜態畫面一般word文檔文字難以清晰顯示。亮度過高,色彩為3色獨立整合,長時間觀看視覺疲勞嚴重。
4.3.5 攝像設備、切換設備
攝像設備、切換設備主要根據顯示設備進行匹配,分標清及高清設備。
4.4中央控制系統
中央控制系統是指對聲、光、電等各種設備進行集中控制的設備。
作為一個系統中央控制系統一般由四部分組成:1. 用戶界面;2.中央控制主機;3.各類控制接口;4.受控設備。
根據控制主機網絡連通性區分,分為可聯網型及本地單機型。
4.5會議同聲傳譯系統
數字會議同聲傳譯主要用于多國語言的環境下召開的國際性會議。
目前同聲傳譯系統主要技術主要由調制頻段劃分,國際標準IEC 61603-1推薦了可用于音頻信號傳輸的紅外輻射調制頻段BAND II(45kHz~1MHz)和BAND IV(2MHz~6MHz)。
兩者優缺點:
BAND2 造價低廉,但不適用于有高頻燈光環境(如節能燈);
BAND4 造價稍高,但適用于節能燈光環境,而且可提供更多通道語言傳輸。
4.6視頻會議、會議錄播系統
會展中心設計的視頻會議系統,不但可以在中心內部使用,也可以與國際互聯網外部單位互聯。
就主流技術區分,分為標清視頻會議系統及高清視頻會議系統。
按信息產業部規定的2007年1月1日起實施的HD標準,最低為720p。
會議錄播系統主要用戶視頻會議視頻音頻路的數字化錄制,與視頻會議系統相對應,分為高清視頻會議錄播及標清視頻會議錄播。
4.7會場信息系統
會場信息系統功能:系統可以畫分多個窗口同時播放不同信息,如:播放各種形象宣傳片斷、會議議題片斷、會展中心介紹,可以通過數據連接形式天氣預報、市內交通信息等。
會場信息系統主流技術采用分布式數據處理系統,采用編輯端、服務端、播出端三層架構體系,可遠程控制設備開關,定時播放等功能,節能環保。
關鍵詞:數字故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信息技術能力
近些年來,我國網絡信息化技術和數碼產品技術都在快速發展,為我們帶來了很多高質量的產品和應用服務,網絡的發達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多更好的教學資源,這為我國實行數字故事模式教學奠定了基礎。隨著教學事業的發展,教學越來越趨向于多元化,所以,將數字故事模式應用到教學中也是教育發展的一種趨勢。
一、數字故事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的作用及優勢
將數字故事模式引入到信息技術課堂中能夠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并且能夠讓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養和鍛煉,特別是在開發學生思維能力上,有著很大的幫助。
①數字故事能提高對信息技術的使用。在數字故事教學中,能夠創造更多應用信息技術的機會,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提高學習興趣和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②數字故事可以讓交流更有說服力。數字故事通過主題和多媒體的輔助,使交流更具有力度。
③數字故事能夠提高寫作能力和水平。在進行數字故事準備過程中,學生要用最精煉簡潔的語言來將事情敘述清楚,而且還要通過敘述去感染他人。這個過程也能提升個人表達和寫作能力。
二、數字故事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確定主題
首先教師要將學生進行分組,分組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長、愛好、性格等因素進行合理分配,要盡可能根據學生的特長進行調配,每組組員都有著各自的特點,來互助和互補。
在主題的選擇上是學生感興趣的主題,但是也要符合以下幾點要求。
①所選擇的主題要符合活動開展的時間,要能在活動時間內完成。
②所選擇的主題符合實際要求以及現階段的能力水平,要具有可行性,一定是我們現在可以完成的活動。
所選擇的主題要有一定的意義,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還要具有一定含義。
在故事的描述上,我們要求語言簡潔,不以言語和修辭去感染人,而是以故事本身的力量去打動人。
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的主要任務就是對學生的題目進行衡量,如是否具有意義,是否符合活動的要求等,并且教師也要給學生一些指導和意見。
2.開展故事教學活動
數字故事教學的重點在于整個數字故事的展開讓學生可以認識到數字的影響,從而加強對信息技術內容理解上的感知,提升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力。首先,教師要給學生安排一定的數字主題故事,讓學生根據主題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搜索,找到最符合的,然后加上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對整個內容進行加工和處理,有一個整體的思路。然后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需要找到最能代表小組觀點的故事,結合大家的力量進行編排和處理,讓故事更加生動地展示在所有學生的面前。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習興趣,經過演繹的內容在學生的思想中能夠更加深刻。
3.作品匯報
學生整理出來的內容需要通過信息技術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個需要小組共同協作完成,里面可以加上一些與主題相符的圖片、視頻等,內容不限。并且制作出來的內容需要在各個小組之間進行競賽,看哪個小組完成得比較認真,內容充實,這樣能夠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之投身于作品的制作中。作品完成較好的小組,可以讓他們在班級中進行分享,將整個制作過程還有制作的技巧分享給其他學生,形成一個相互學習的良好氛圍,同時也能幫助其他學生找到制作作品和學習中的不足,保證以后的學習效果。
4.實施作品匯報評價
在完成小組作品的制作之后,就是需要教師來對小組進行積極評價的時候。在教師評價之前,需要學生對其他小組的作品進行優缺點的分析,以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其他人的作品,能夠更加直觀地認識到優點,也能積極接受。然后,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總結和評價,找到最具有創意的、內容最充實的、制作最精良的作品等,從這些方面給予評價,能夠讓學生意識到以后制作作品的時候,提升的重點在哪里,需要掌握什么樣的內容。同時,受到教師的正確指導和表揚,還能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以后故事的編寫中更加投入,對以后的學習產生更多的啟發。
總之,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需要加入數字故事這樣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傳統枯燥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同時,還能引導學生的創新性,保證學習效果。同時,通過數字故事的開展,可以讓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學習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時還能提高信息技術的實踐操作能力。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模式;教學;探討
1 概述
大學教學方法是為貫徹大學培養方針、實現大學教育目標服務的,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關系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為使當前教育目標在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更加適應時代的要求,必須對教學方法做出相應的改革。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為學習手段和傳播教育內容的應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然而,越來越多的教學使用者在實踐中發現,網絡教學與傳統的課堂教學各有優缺點,因此混合式學習逐漸產生,這種模式下兩種以上的教學方式或媒介進行結合,漸漸將混合學習定義為傳統面授學習與在線/網絡學習結合。目的在于提供多元的學習渠道和內容。
2 混合學習模式含義
混合學習模式(blended learning model)是一種基于信息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它“把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和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進行合理的結合;換句話說,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1],其目的在于融合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的優勢,綜合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集體教學形式、基于“合作”模式的小組教學形式和以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形式[2]。
3 混合學習模式的特點
①混合學習在關注技術通道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學”與 “教”過程中的信息傳遞通道。分析哪些信息傳遞通道最佳,采用何種信息傳遞通道,能使得學生的學習和提高達到最佳實踐效果。混合學習模式中有效學習的先決條件就是學習通道的選擇與學習者的學習風格相適應。
②混合學習的關鍵是對“學”與“教”的所有資源進行合理地優化組合。混合學習遵從施拉姆的媒體選擇定律,即最小成本和最大價值率[3]。在“學”與“教”的過程中適當地選擇與組合媒體,以實現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
4 混合教學模式設計
混合教學模式的設計首先應該分析教學目標、學習者需求和特征等要素,前提是特定的學習環境,所必須具備的要素包括:完善的網絡環境、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包括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教學課件、網絡教育教學資源庫、網絡試題庫、網絡交流平臺等)、多媒體教學設備和具有一定信息技術素養的教師。以計算機網絡環境和多媒體教學設備作為基礎平臺,以網絡教學資源作為教學載體,教師作為中心節點[4]。以本文的觀點所設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5 結論
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代化教育模式,已經歷了計算機輔助教學、計算機輔助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三個階段,目前已進入第三階段。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的有效整合,實現了一種能充分體現學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點的新型學習方式,核心本質是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逐漸構建一種新型的“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這種基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混合式學習,不是簡單地網絡在線學習和傳統課堂面授學習的機械式混合,而是“以教為主”和“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的有效嵌入結合,相輔相成、揚長避短、互相促進,是一種全方位的深度混合式學習模式,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思考和研究。
參考文獻:
[1]余勝泉,路秋麗.網絡環境下的混合式教學[J].中國大學教學,2005(10).
[2]胡凡剛.網絡環境中學習評價的發展趨勢探析[J].遠程教育,2004(6).
關鍵詞:三網融合;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
中圖分類號:TP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06-0000-01
On the IPTV Technology
Chen Yuyu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571127,China)
Abstract:IPTV triple play in the countries for the birth of the context.Triple play or broadcast television networks,the Internet and telecom network integration,triple play and IPTV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most specific.It integrates television,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usiness of the respective advantages for the user to create a new function of experience.Internet TV technology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 trend.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of IPTV technology,and development status and future applications.
Keywords:Triple play;IPTV;Interactive;Network TV
隨著國家信息通信技術和IP技術的不斷進步,加上國家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的戰略,使得互連網和寬帶通信網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三網融合成了未來的一個趨勢,而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網絡電視(或稱IPTV)是三網融合的產物之一。
IPTV在國內也稱之為交互式網絡電視,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技術。IPTV的主要特點體現為個性化、交互式一種新的媒體技術。它經過電信網絡通道,利用以太網或者ADSL或者電視網絡接入到寬帶網,并經由IP協議來輸送電視信號。它的主要終端是家用電腦或者電視機。IPTV可以為用戶提供許多數字式多媒體服務,而電視節目只是眾多服務中最基本的一項。它的關鍵技術在于使用帶機頂盒的電視機或者電腦來接收信號,并將信號還原成原始的數據以供電腦中的播放軟件或者電視機播放。
一、IPTV的原理
IPTV涉及的技術眾多,其中囊括了流媒體技術、機頂盒技術以及寬帶網接入技術等。它可以使音頻視頻節目或信號,以IP包的方式,在不同物理網絡中被安全、有效且無失真地傳送給不同用戶。
(一)流媒體技術。流媒體技術是采用流式傳輸方式在IP網上播放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的技術。它與單純的信息下載方式相比,具有延時短,緩存容量需求低等特點。數字視頻流在完成編碼壓縮以后,可以通過不同的網絡傳輸協議實現數據的傳輸以及控制。比較常用的有RTP協議和RTSP協議。目前的主要流格式有ISMA和TS兩種格式。它們各有優缺點。ISMA方案適合IP網絡的特點,成本小,但是同步的難度較大。TS正好相反,它的開銷較大,但是同步精度高。IPTV中使用的流媒體服務器承擔著預先編碼壓縮的任務,它需要具有很高的性能要求。
(二)寬帶網接入技術。IPTV主要利用的是寬帶接入技術進行接入,涉及的技術有FTTx、xDSL以及Cable Modem等三種。目前來說,xDSL中最常用的技術是VDSL和ADSL。FTTx是一種光纖到x的技術,例如光纖到戶可以簡寫為FTTH,光纖到大樓簡寫為FTTB。由于光纖的帶寬較寬,所以FTTH技術極其有利于IPTV業務的開展。Cable Modem技術利用有線電視中的同軸電纜來進行數據信息的傳輸,上下行傳輸速率可達48Mbit/s。但是Cable Modem是總線型的接入方式,不同的用戶在同一條電纜上共享帶寬,一旦用戶太多,Cable Modem就很難達到理想的傳輸速率。
(三)IP機頂盒技術。機頂盒STB(Set-top-box)的主要功能是實現將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你信號。目前根據傳輸網絡有三種不同的數字電視機頂盒。它們分別是STB-C、STB-S以及STB-T。STB-C主要用于有線電視網絡,STB-S用于衛星電視網,STB-T用于地面廣播網。它們各自對應于數字電視的三種不同標準即DVB-C、DVB-S以及DVB-T。基于Internet協議的IPTV的快速發展,給數字電視機頂盒技術帶來了極大的發展動力。因為IP機頂盒既能提供與其他一般的數字電視機頂盒相同的功能,還可以使用成本較低的互聯網以及其他一些基于IP的網絡設施。由于基于的是雙向IP網絡,它還可以為用戶提供一些其他的應用和交互式服務。
二、IPTV發展現狀
中國IPTV發展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2004年中國開始引入了IPTV的概念,這意味著IPTV在中國開始萌芽。2005年市場可謂是風起云涌,各處開始搞試點,IPTV處在博弈階段。接著之后經歷了2006年的曲折和2007年的破冰階段。總的來說,IPTV的技術先行于市場,但是由于國家政策的原因,市場發展卻屢遭不順。在2007年末以及2008年初,國家相繼頒布了《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56號文件)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鼓勵數字電視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1號文件),對于IPTV的發展實屬利好消息。同時,隨著各個通信行業的并購重組,互聯網的內容開始電視化,這給PTV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IPTV的發展方向受到了國家政策、以及產業鏈等多方面的影響。
三、IPTV的發展趨勢
(一)政策方面的趨勢。由于IPTV的發展受制于相關政策,只有政策的改善才會給它的發展帶來空間。在將來,廣電總局還會繼續采用頒發許可證的形式,在視聽節目制作上控制電影和電視的制作以及播放時間。國家將進一步加強IPTV電視臺的監管力度,對播放內容的引進保有控制權。
(二)未來的運營模式及規模。在大陸地區,目前IPTV的發展還處在起始階段,但是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今后幾年將會快速增長,并且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國的IPTV產業需要一個共同盈利的結構。處于這個產業中的各個機構只有相互協調,相互合作才能創造出一個供應的發展模式。我們相信IPTV的未來發展之路將是一片光明的。
參考文獻:
[1]魏元敏.淺談IPTV技術及應用[N].天津大學報,2006
[2]陳堅志.基于IP網絡IPTV技術的應用研究[J].福建電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