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護理質量控制方案范文

護理質量控制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理質量控制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護理質量控制方案

第1篇:護理質量控制方案范文

[關鍵詞]“漁網式”質量控制;醫院護理管理;護理質量

護理質量控制是醫療質量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醫院整體醫療水平的一項關鍵指標,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管控手段,更是是護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其主要作用在于從現代護理管理理念出發,結合患者的實際需求,最大限度提高臨床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該研究對該院2015—2016年特一級、重點???、護理操作、消毒隔離、護理文書、病區管理、護理安全、患者滿意、服務質量和隨機檢查等指標進行回顧和對比,對"漁網式"質量控制在醫院護理管理中的價值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該研究回顧對比該院2015—2016年"漁網式"質量控制措施實施前后醫院護理管理工作質量檢查情況,并對相關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1.2方法

1.2.1制定護理目標護理質量管理的基礎就在于統一質量標準的制定,該研究中護理部設定了如下管理目標:護理事故發生率為0%,護理壓瘡發生率為0%,護理程序執行率為100%,醫囑執行正確率為100%,高?;颊唢L險評估率100%,危重患者腕帶佩戴率100%,健康教育覆蓋率100%,優質護理覆蓋率100%,消毒滅菌合格率10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護理安全合格率98%以上,患者護理滿意度95%以上,護理文書規范性95%以上,病房管理合格率95%以上,重點科室管理合格率95%以上,特一級護理合格率95%以上,護理理論和操作技術考試合格率85%(改為90%)以上。1.2.2成立護理管理小組護理管理的主要作用在于監督、改進和提高臨床護理質量,該研究中成立了以護士長為組長的護理管理小組,負責整組的護理質量控制工作,2~4名護士長共同作為綜合質控組成員,全程監督和檢查臨床護理質量。綜合質控組需要及時發現和解決臨床護理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實現護理流程的調整與改進。主要工作職責:①負責護理管理小組全面監督醫院的護理工作質量,對質控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并帶領組員共同進行檢查;②護士長對各個科室的質控進行全面的檢查,確保護理職責落實到位,將檢查結果下發到所監管和指導的科室,并要求其限期整改。1.2.3護理質量日常監督護理部不定期對各個科室的圍手術期患者和急危重癥患者進行隨機檢查,了解護理方案和內容的落實情況、護理人員操作的規范性、治療室管理規范執行情況,護理人員的言談著裝是否合格等。同時,護士長負責科室內的二級質控工作,選擇骨干護士作為質控組長,全體護理人員共同參與,從而保證科室質量管理工作人人參與、人人負責,提高科室護理的參與度、保障護理管理安全性、持久性和有效性。1.2.4護士長查房制度護理管理小組成員均為骨干護士和各科室護士長,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對護理文書書寫的準確性和規范性進行檢查,巡回檢查危重癥患者的護理和治療落實情況及實施效果,護理人員的責任落實情況和崗位動態,護理疑難問題解答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夜間護士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全院夜間護理排班等。1.2.5護理質量反饋和改進各科室護士長每天組織護理人員集中討論和分析日常護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討論并提出整改方案并組織實施。以科室為單位,每月由護士長組織一次該科室護理質量問題的集中檢查和持續改進情況驗收。對持續改進無效或效果不明顯的問題反復查找原因并持續改進,直至達到預期目標。護理部每季度以問題清單認領的方式對全院護理質控工作落實情況進行一次集中反饋和討論分析,主要內容:護理部對質量安全管理成員發現和上報的主要問題進行集中學習和分析,提出整改方案,采取“抓大放小”的方式,集中解決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持續追蹤問題改進情況,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突出問題及整改效果不明顯的問題,納入下一季度PDCA的工作安排中,持續改進工作。

1.3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2015年"漁網式"的質量控制措施實施前和2016年"漁網式"的質量控制措施實施后,特一級、重點???、護理操作、消毒隔離、護理文書、病區管理、護理安全、患者滿意、服務質量和隨機檢查等護理質量觀察指標結果。1.4統計方法在臨床研究過程中所得的全部數據資料均通過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和比較,計數資料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漁網式”的質量控制措施實施后,特一級、重點專科、護理操作、消毒隔離、護理文書、病區管理、護理安全、患者滿意、服務質量等護理質量觀察指標結果顯著改善,且明顯優于實施前,不同時點臨床護理質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漁網式”的質量控制措施應用后,護理人員更加明確護理質量管理目標,并從該院的實際情況出發,建立起了相應的質量評定制度,獎懲措施明確,確保護理質量有據可依、有據可查,為護理質量控制提供政策支撐。在護理部組織下,對護理管理工作的執行情況進行嚴格檢查,便于集中管理,統一調配,問題集中,各個擊破,從而保證護理工作質量的整體持續提高。同時,護理部通過數據分析軟件對護理質量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從而發現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查找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建立起控制-評價-反饋-持續改進的全程控制網絡[1-3]。護理部每個月組織一次科室護理質量問題通報會,對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護理質量考評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并在護士長的監督下持續進行改進,每個季度組織一次護理質量評價分析會議,整體分析各個科室的護理質控工作落實情況,從而保證護理質量管理措施落實到位,護理質量逐步改進。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完善的護理風險上報制度和護理不良事件獎懲制度,以增強護理人員對于護理不良事件的評估、預見能力、上報和處置能力,保障護理工作的安全性。強化急危重癥患者的護理質量管理工作及圍手術期患者的護理觀察工作,及時上報不良事件,提出持續改進方案[4-5]。另一方面,隨著醫院護理人員年輕化趨勢的發展,護理人員隊伍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知識和整體管理能力均有待提高,這就需要護理部組織護理人員相互借鑒、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從而激發護理人員的熱情、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提高護理管理的規范性[6-7]。由該次醫學研究結果可知:"漁網式"的質量控制措施實施后,特一級、重點??啤⒆o理操作、消毒隔離、護理文書、病區管理、護理安全、患者滿意度、服務質量和隨機檢查等護理質量觀察指標結果顯著改善,且明顯優于實施前。綜上所述,“漁網式”的質量控制措施的應用,有助于護理質量管理體系的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主動性、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整體業務水平和綜合能力;更有利于醫院護理管理質量的整體大幅度提升,從而保障臨床護理工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進而提高醫院整體醫療工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一種推廣和應用價值較高的護理管理措施和方法。

[參考文獻]

[1]杜艷才.戴明循環在醫院感染護理質量管理控制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2(10):190-191.

[2]趙振霞,趙月英.PDCA循環管理法在醫院護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2):507-508.

[3]車林.強化護理管理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中的價值[J].廣州醫科大學學報,2015,43(6):59-60.

[4]卓貴揶.強化護理管理在麵醫院感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6):269-270.

[5]莊愛君.護理管理在預防醫院感染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4):197-198.

[6]孫茂蓮.合同制護士同工同酬對護理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4(11下旬刊):170-172.

第2篇:護理質量控制方案范文

關鍵字: 護理質量控制體系;門診護理;臨床觀察

門診在醫院中占據著重要作用,它直接性影響到醫院整體形象。門診是醫院中接觸患者較多的地方,同時也是開展各項治療與提供服務保障的地方[1]。在門診護理過程中實施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可以有效保障護理質量,改善護患關系,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門診護理過程中實施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調查的100例護理人員,均分為實施護理質量控制體系的觀察組與常規性護理的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的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0-31歲,平均年齡為(20±11)歲。13名為本科學歷,18名為大專學歷,19名為中專學歷。5名主管護師,6名副主任護師,39名護士。對照組的護理人員也均為女性,年齡為18-32歲,平均年齡為(18±14)歲。12名為本科學歷,18名為大專學歷,20名為中專學歷。4名主管護師,5名副主任護師,41名護士。兩組護理人員的性別、年齡、學歷與職稱等一般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中的護理人員實施常規性的門診護理方式。觀察組中實施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將所有的護理人員進行分組,每一組將由臨床經驗比較豐富,技術精湛且具有管理能力與溝通能力的主管護師擔任組長,確保護理人員的固定性,對所管理的患者進行個性化的護理。按照護理人員的工齡與綜合能力進行新老搭配。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出合理的護理方案,對患者進行護理的整個過程主要包括了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健康知識宣教等各方面,每一項都將安排專門護士進行執行。

1.3評價標準

護士綜合能力測評表(總分為100分)將門診護理質量分為優秀(≥95分)、良好(≥80分)、一般(≥60分)與不合格(≤60分)[2]。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 SPSS l5.0軟件分析,運用百分比對計數資料進行表示,使用X2對數據進行校驗,P>0.05,差異屬于無統計學的意義,P

2.結果

對比分析兩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見表1。觀察組中護理人員實施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后,患者的滿意度為98%,與對照組的76%相比存在較大的差異性(X2=10.6985,P

表1.兩組護理質量比較表

和對照組做比較:X2=27.4725,P

3.討論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們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給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標準[3]。門診護理工作中的質量控制屬于門診建設、提升門診實力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了護理工作質量。在門診工作中,患者更加注重自身需要的滿足,并且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實施[4]。門診護理過程中迫切需要建立護理質量控制體系。該體系主要是建立質量控制人員與構架,對門診工作人員的護理作出評價,進行有效監督,并做好反饋工作。門診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可以有效改進護理工作程序,增強護理質量,調節醫患關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5]。本次調查研究中觀察組的優質護理質量為90%,與對照組的40%相比,具有顯著的差異性(P

綜上所述,門診護理過程中實施護理質量控制體系,有助于提高護士的素質,提升護理工作質量,提升患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陳杏.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在門診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中旬刊),2012,03(09):90-113

[2]鐘桂連.門診護理工作中運用護理質量控制體系的效果評價[J].按摩與康復醫學(中旬刊),2012,03(12):12-76

[3]秦蘊新.王敏杰.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在門診護理中的應用及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 11(22):120-209

第3篇:護理質量控制方案范文

1.1一般資料

我院是一所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頜面外科手術區域均采用空氣凈化裝置。選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手術室護理人員20名,年齡20~44歲,平均(28.5±3.2)歲;學歷:本科11名,大專9名;職稱:主管護師8名,護師及以下12名每年平均有進修護士15名,每年平均接受實習護生20名。2014年1月-2014年12月共完成手術2964臺次,其中實施CQI前(2014年1月-2014年6月)完成1620臺手術,實施CQI后(2014年7月-2014年12月)完成手術1344臺手術。

1.2方法

對于不同手術病例的前后對比研究。對照組:2014年1-6月的1620臺手術,運用傳統的手術室質量控制管理方法來對手術室護理工作進行管理,采用《質量問題點需要改進表》對存在的不足、錯誤或者情況進行實時登記。每月對登記本的問題點進行分類統計存在問題,然后制定相應的改進方案與措施。干預組:2014年7-12月的1344臺手術,做成手術室護理質量綜合評價指標并運用失效模式(FailureModesAnalysis,FMA)和根本原因(RootCauseAnalysis,RCA)兩大分析手法對手術室護理質量進行持續改進監控和管理。

①頜面外科手術室三級質量控制體系組成成員:一級質控員、二級質控員、三級質控員。組成時間:2014年7月開始。成員職責及范圍:一級質量控制主要是對自身工作范圍實施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二級質量控制主要是對本專科組的工作質量實施監察和質量控制;三級質量控制主要是對全方位的實施質量監督,對影響安全和質量的高危因素進行分析,并做成質量控制。

②頜面外科手術室護理質量綜合評價指標的制定和應用:《關于印發廣東省醫院臨床護理質量評價指南的通知》中,有61項評價指標是關于全省臨床護理工作,有14項是基礎護理質量評價指標,有47項是重點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其中有7項為手術護理質量評價指標。我院依據衛生廳相關文件要求為基礎,結合護理部工作要求和特點,做成了包含10項內容的手術室護理質量綜合評價指標,內容見表1。及時無誤記錄:我院護理部制成統一格式的三種表格《質量問題點需要改進表》、《手術室護理質量綜合評價指標統計表》、《持續質量改進登記本》?!顿|量問題點需要改進表》需要質控員對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質量問題進行記錄,記錄內容包括目的(事件存在問題點)、對象(手術對象)、地點(手術部位)、時間(事件發生的時間)、人員(責任人和發現人)和方法(處理方法)也就是5W1H?!妒中g室護理質量綜合評價指標統計表》需要由護士長依據每月的《質量問題點需要改進表》中記錄項目逐條填寫相應數據。《持續質量改進登記本》是登記手術室護士長每月組織一次護理質量分析討論會的會議內容,并且手術室中所有護理人員都必需知曉并簽名。

③采用失效模式和根本原因兩大分析法對不良事件進行分析,提出改善實施方案和措施:首先運用失效模式分析法對對照組的不良事件進行分析,將對照組的不良事件從10項手術室護理質量綜合評價指標中找出并按風險發生率的高低進行排序。從表1風險發生率排序結果發現,排在首3位的是手術壓瘡、異物遺留和器械數目不對,這三項應該列為干預組中極需要解決的重要指標,并進行全方位重點監控。再運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對上述3個指標分別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做成相應的改善措施。原因:

1)造成手術壓瘡的主要原因有督導和考核欠缺;培訓不足;防壓瘡器材不足。預防措施:制定相應的標準流程并組織所有護理人員對各項標準流程進行學習;對手術室各級護理人員制定并實施學習,培訓和考核計劃;提高護理員的防范意識;購置相應的壓瘡防護器材。

2)造成異物遺留的主要原因有清點器械和包裝錯漏、責任不明;器械的質量沒有達到使用要求;醫師操作不當。預防措施:規范手術間的物品放置,制定物品、儀器放置的標準,制定實施責任管理專人,要求每班次檢查交接;制作相應物品準備卡片和手術配合程序;制定明確、細化的考核制度,職責分明;器械的設計和質量要求供應商進行改善;監督醫師正確使用器械。

3)造成器械數目不對的主要原因有洗手護士責任心較弱;器械清洗員沒有及時進行清點。預防措施:將列入考核內容中增強護士的責任心;數器械目清點需要在器械到達器械處理室后10min內完成。

1.3評價指標

比較干預組與對照組10項頜面外科手術室護理質量評價指標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取應用SPSS17.0來整理統計相關基礎數據,計數資料運用變量方差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組總體不良事件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較低,從0.998%下降到0.367%(P<0.001)。10項評價指標中,只有患者意外受傷、高危藥物外滲這2項指標兩組比較沒有顯著差異外,其余8項指標干預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均較對照組低(P<0.05),表明持續改善措施有效。

3討論

手術室質量控制管理模式存在如下問題:

①質量檢查和分析是按照管理模塊來進行,如護理組、消毒組、書寫組、教學組等,每個組的質量標準要求不同,而有些還是用文字來說明的,檢查結果只能用分值來衡量,存在問題點不突出,因為文字沒有基礎數據缺少相對的可比性,無法體現出質量問題的持續改善狀態。

第4篇:護理質量控制方案范文

在計劃期限截止之時對計劃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與相關負責人溝通,并對后期計劃進行補充完善。本科室設有基礎護理監督員、消毒管理員、藥品和器械管理員、財務管理員、健康教育宣傳員和護理文書管理員,分別對相關部分進行質量控制。護士長每個月組織召開本科室護理質量控制分析會,對本月的質量控制進行總結性分析。

2量化考核方案

考核以現場監督與私下交流、定期與隨機抽查、全面及重點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制定質量控制量化考核細則,根據本科室制定的工作標準,從基礎護理、消毒隔離、病人滿意度、服務態度、工作完成度、團結協作、藥品管理、護理記錄、帶教情況、治療室管理、勞動紀律、專科操作能力和應急能力13個方面進行量化考核,滿分為100分,如果有一次違反相關規定扣1分,出現一般性的護理問題扣3分,嚴重的護理問題根據具體情況扣8分~15分,如有病人投訴扣10分,病人表揚加2分,每天有專門的護士對當天的護理質量考核情況進行記錄并公布。同時建立個人質量考核記錄檔案,將其與晉升、獎金和先進評選掛鉤。如果連續4個月均被評為第1名,獎勵獎金1000元。對連續4個月分數一直在70分以下的護士進行培訓,直到合格為止。

3觀察指標

兩組腫瘤病人基礎護理合格率和護理質量滿意度。1.2.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錄入數據,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討論

4.1全面質量管理對基礎護理的影響

全面質量管理從環節上控制了腫瘤病人基礎護理的各項操作落實,增強了科室全體護理人員的管理及服務意識,提高了腫瘤病人護理服務質量。本研究主要從腫瘤病人皮膚完整度、排泄護理、晨晚間護理、個人衛生協助、床單元整理等方面進行調查,根據科室制定的基礎護理服務標準,判斷基礎護理是否合格。事實證明全面質量管理有效地提高了腫瘤病人基礎護理服務質量,所有病人未出現壓瘡等皮膚異常,病人舒適感增強,促進了病人的康復。

4.2全面質量管理提高了護理質量

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后,腫瘤病人的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飲食護理、各專科護理、基本生活護理等方面的護理質量提高,病人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提高?;A環節和綜合質量控制確保了腫瘤病人住院期間的全程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從各個環節上杜絕和降低了護理失誤的發生。在與腫瘤病人的溝通交流中,護士的服務質量受到病人的一致好評,護理糾紛減少。席淑華等[2]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她采用此種管理思想,制定落實持續改進護理服務質量的具體措施,修改護理服務質量考評標準等持續改進護理服務質量的方法,使出院病人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由年初的85%上升至95%。

4.3全面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第5篇:護理質量控制方案范文

一,加強護士在職教育,提高整體護理質量。根據護士規范化培訓教育課程做好自己護士工作,落實好“三個基地”和專業技能培訓和考核工作。

1,重點加強對新入醫院護士,合同護士,低年資護士的評估重點,并加強他們的學習意識,護理部上半年計劃加強基礎護理知識,增加評估數量,提高評估標準。

2,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各專業科目周期開展理論和技能培訓和評估方案,每年組織考試,考核2—3次,理論考試應閉卷進行,需要注意考試效益,杜絕“走形式”。為自身護士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基本技能評估:屬于規范化的護士培訓,每年開展16項基本技能考核,考核要求與實際工作相結合。

4,加強相關知識的學習掌握,組織和規則實際考試,更深入了解工作規則,結合臨床應用學習。

二,增加文化知識學習,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

1,組織學習醫院服務文化禮儀,加強現代護理的文化意識,遇到禮儀疑問先在護士工作會議中討論,達成共識后在全院范圍內開展。

2,更新專業理論知識,提高??谱o理技術水平。

三:加強自身護理工作管理,提高自身整體素養。

(一),醫院護士在早期管理班舉行,其主要思路是更新人類精神的管理,管理技能和護理服務,在當今社會,人們保健服務需求的新的一年和護理長期前景情感交流等。

(二)加強護士的目標考核,評價和年度對與護士的照顧和評價指標的質量和其他管理部門評價相結合端到端管理。

(三),促進跨部門之間的溝通和護士學習,跨組織的關懷和護士工作經驗交流會議質量季度檢查,了解如何提高護理管理。

四,加強護理質量過程控制,確保醫療安全,有效。

(一),繼續實行護理質量二級管理體系,護理工作中發現了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部門開設質量控制團隊,同時發揮了質量控制的作用,負責人明確自己的質量控制點,督促提高護理質量。

第6篇:護理質量控制方案范文

【關鍵詞】急診護理;護理規范化;管理

急診科室是一個綜合性科室,也是急診醫療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針對急性創傷、急性病、慢性急發病發作等需要緊急搶救的危重患者。急病醫療工作包括接診、分診、就診、搶救、留觀等環節,其中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直接影響護理的最終效果,所以加強爭論護理規范化管理勢在必行,成為急診護理工作中的重點。爭論護理規范化管理可以通過協調各部門間的關系、排除搶救工作中的障礙保證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以發力降低患者的傷殘率和死亡率,通過有效的后續搶救和治療方案,使急癥患者獲得及時、正確的救治,不僅提高了醫療質量,還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對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1不斷完善的急診管理體系

完善的急診管理體系是衡量急救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保證急救質量的重要途徑。要使急診管理更加規范化首先要確定質量管理目標,建立全面有效的質量控制體系,以保證急救護理的質量,要以患者為中心,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服務觀念和質量意識,要制定系統的搶救措施、診斷標準和搶救標準,并使每個護理員都明確自身的責任,使每項護理工作能夠落實到位。還要成立專門的質量控制小組,制定出詳細的常見急危重患者急救護理方案、急救儀器設備質量控制方案以及綜合質量控制方案,并安排專門的管理人員對方案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定期針對急救反饋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和總結,分析其中的不足之處,從而建立一套適合本院的切實可行的急診管理體系。根據不同科室有針對性地編制救治程序,使急救工作程序化、精細化,以此作為急診醫護人員的診療決策的參考,從而有效地縮短患者等待時間,從而有效地提高危重患者的搶救成功率。

2建立健全的法律規章制度

雖然對于急診護理有相關的護理制度為依據,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使一些護理制度與實際工作脫節,而且對于護理制度的落實情況也不夠,所以需要對相關的法律規章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使護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加強護理制度的落實工作。要將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消毒隔離制度、分級護理制度等作為規范化管理的核心內容。為了使員工明確自己的崗位責任要強化崗位職責,使每名護理人員都能認真地執行護理操作技術,一定要嚴格落實查對制度。另外,管理部門還可以通過引進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同時了解護理人員的各方面需求并盡量給予支持和鼓勵,使護理人員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護理工作之中,能夠充分發揮護理工作的最大職能。對于操作不當、工作不負責的護理人員管理部門要給予嚴肅的處理,做到獎懲分明,充分體現管理工作的公平合理性。

3制定規范化的急救護理培訓方案

根據相關規定有3年工作經驗且在內、外科輪轉過的護士才能作為急診護士。新進入急診室的護理人員必須在1周內了解各項搶救流程,并在2周內參與搶救熟悉各種儀器操作,并在一個月內不斷地對其進行理念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進行考核,直到護理人員掌握全部知識和技能,全科護士必須能夠熟練地掌握各種相關護理機械的操作,還要組織打電報護理操作和??谱o理操作考核,最終使護理人員操作合格率達到100%;要定期組織護師進行考核,結合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培訓;另外,管理部門還要定期組織急診室護理人員進行規范化搶救技能演練,以提高急診護理人員的護理區域性,使患者能夠享受到及時、安全、可靠、高效的搶救,以提高對危重患者的搶救成功率。

4建立綠色生命通道機制

急診工作的特點在于工作緊急性,需要在最短的時間里對患者實施合理、恰當的搶救處理,可以針對危重患者開設建立綠色生命通道,使其盡量節省出診、接診、分診等搶救流程的時間,為患者的搶救工作爭取更多的時間,設立專門急診印章,以提高急診出診環節的效率。醫院要加強急診科室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急診搶救工作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和設備保障。

5提供人性化的急診護理服務

由于急診護理服務的特點,護理人員更要注重護理的服務性,為患者提供人性化全程優質的急診護理服務,為了使搶救工作更加順暢,護理人員要加強急診、導診的工作管理,不僅要負責迎接患者,還要幫助或替代患者進行劃價、取藥、交費以及護送患者做各種檢查,在必要時還要堅持先搶救后收費的原則。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急診患者展開健康教育指導,并通過各種便民服務切實做到以患者利益為中心。

6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護患間的關系直接影響著患者的心理狀態,所以護理人員要靈活地運用溝通技巧,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要做到平等地對待每位患者,并對患者有足夠的尊重,多聽取患者的意見,并盡量滿足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與患者一同制定護理計劃,使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使患者能夠主動配合護理治療,以幫助患者縮短治療時間,促進患者早日康復。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各種高端技術和先進儀器的研發和使用,對急診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使急診護理管理規范化,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使其能夠及時地掌握新設備的操作,以提高醫院的急救護理水平。同時要堅持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的急診護理管理,增強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和規范意識,協調好各部門間的關系,能夠及時地解決急診工作中的障礙,使搶救工作順利展開,避免醫療護理糾紛的發生,不斷提高醫院的社會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章捷.急診護理的規范化管理探討[J].中國中醫急癥,2010.

[2]徐娟.淺談爭論護理規范化管理[J].基層醫學論壇,2008.

第7篇:護理質量控制方案范文

[關鍵詞]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手術室護理管理

手術室為醫院重要科室,承擔著救治患者的重要職責。為了保證醫院手術室的治療效果,臨床應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而其中保證護理質量關鍵在于質量控制[1]。通過成立質控小組,護士長不定期抽查護理人員的護理實施情況,及時發現護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改善措施。該次研究中,研究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應用于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2年4月—2013年5月未實施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前的護理人員100名作為對照組,均為女性,年齡為20~38歲,平均年齡為(28±2.1)歲;將2013年6月—2014年7月實施質量控制小組人員100名為觀察組,均為女性,年齡為21~40歲,平均年齡為(29±2.3)歲。兩組一般資料情況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

1.2方法

該院從2013年6月開始實施質量控制管理模式,具體內容為以下幾點。1.2.1建立質量控制小組。挑選綜合素質高、責任心強、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擔任小組長,選擇組員后,明確手術室護理組員的具體職責,建立5個質控小組,每個小組共5名成員,護理人員自愿報名參與,并從中挑選1名組長。護士長負責全面進行質量控制,不定期對護理工作進行抽查,各組質控小組負責對所屬小組進行護理檢查監督,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問題,提出對應的改善措施。5個質控小組分別為教學組、五常法組、護理文書組、管理質量檢查組、消毒隔離組,每個小組成員必須熟悉了解該組質量控制內容、標準以及質控所考核內容,且定期匯報質控工作內容,組織所有人員每月1次質控管理模式會議。1.2.2各組質控內容。①教學組,其內容為制定并嚴格落實實習護理人員以及新護理人員的教學實習計劃,并有計劃安排護理人員接受再教育,提高該科室護理人員的護理管理水平以及護理技術操作水平,而且應認真檢查記錄以及護理人員具體操作情況。②五常法組,其主要內容為檢查手術室環境、區域劃分是否合理,藥品擺放是否整齊、標簽是否清晰、手術記錄以及不良事件的記錄是否完整,準備充足的應急物品,了解一些品的供給以及醫療廢物的處理情況。③護理文書組,檢查填寫的護理表格是否準確、詳細、真實以及護理人員是否有嚴格按照規范書寫。④管理質量檢查組,參與醫院的管理檢測工作,負責監督規章制度、崗位職責以及工作流程具體落實情況。⑤消毒隔離組,檢查無菌設備以及操作技術、物品的具體擺放情況,規劃好一次性物品的用量,并提供足量的無菌物品。1.2.3質控員工的工作職責。根據質控標準各科室的質控成員每周要對護理質量進行隨時抽查、監督。消毒隔離質量控制組注意檢查無菌藥品使用情況,護理人員文書組質控人員要抽查病歷,以及護理文書書寫質量,質控人員實施檢查記錄情況,并將質控結果定時匯報給護士長以及組長,分析護理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對應的整改措施,之后每月要質控人員積極參與匯報,討論護理工作中安全隱患以及發生頻率較高的護理問題,鼓勵所有成員提出自己的建議,并積極鼓勵工作表現優異者。1.2.4質量控制措施。護士長組織成員共同學習質控標準,并制定符合各科室的評價標準,制定后給每位成員發放質控宣傳手冊,提高成員對質控內容的了解掌握,同時發現問題并標注,小組討論后整改。

1.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并總結兩組護理質量進行評分,滿分100分。

1.4統計方法

應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該次統計數據,計數資料[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觀察組質控小組管理模式實施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小組各質控組平均得分

觀察組的教學組、五常法組、護理文書組、管理質量檢查組、消毒隔離組護理質量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者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一個醫院的存在之根本為護理質量,這也是醫院的核心內容。手術室護理質量主要由護理人員的操作水平所決定,手術室護理人員數量較多,且工作時間比較集中,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要求較高,因此,單純依靠護士長個人不能對手術室護理進行科學有效管理控制[2-3]。為了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需要醫院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為手術室護理管理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有效護理模式,是將單一的護士長管理,改變為由科護士長-護士長-質控員-??平M長實施四級管理,明確各自的管理職責,形成全過程無縫隙、全方位的有效控制管理[4-5]。該護理管理模式具有制度化、標準化等特點,其指定的質控標準內容更具有全面性,適應性更為合理。該護理模式改變了傳統以管理者為主指定標準進行檢查、實施者被動接受檢查情況,實現人人參與共同進行管理的模式。質控成員定期對護士匯報工作,為每位護理工作人員提供交流以及討論的機會,便于發現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對應的改善措施。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通過對每個護理人員的工作成績進行公正評價評分,體現質控管理公平客觀。該次調查表明,實施質控管理模式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少于未實施質控管理模式組,教學組、五常法組、護理文書組、管理質量檢查組、消毒隔離組護理質量評分優于未實施質控管理模式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管理中實施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可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主動性,鼓勵護理人員積極主動參與到護理工作中,完善護理實施計劃,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水平,將質控護理理念貫徹落實,讓護理人員學到更多護理知識以及護理理念。同時該質控模式下形成規范、標準化的護理管理模式,護理實施效果顯著優于常規護理模式,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較高,促進醫院護理質量整體性提高。

作者:李家秀 單位:江安縣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姜曉惠,李景維,齊先超.五常法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研究,2010,24(6):578-579.

[2]李蕾蕾.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以及效果評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12(10):167-168.

[3]羅穎.術前訪視應用于手術室護理的影響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29):158.

第8篇:護理質量控制方案范文

[關鍵詞] 微生物檢驗;臨床應用;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 R446.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9(b)-0166-03

Quality control discussion of bacteriological examination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DONG De-ping

Clinical Laboratory,Hai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600,China

[Abstract] Bacteriological examination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putting test samples like secreta,humor,excreta,and blood in different inspection instruments and reagents for assay,separation,cultivation,and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from the body by combining with multiple disciplinaries such as biology,chemistry,and statistics and so forth. Bacteriological examination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diagnosis of clinical disorders and has obtained great effect,which serves as a key factor in improving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clinical effect.The accuracy of bacteriological examination outcomes directly influences on patient′s effect and prognosis.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as required can improve its effect in bacteriological examination,ensure accuracy of inspection results,decrease the misdiagnosis rate and rate of missed diagnosis,and guarantee patient′s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Quality control of bacteriological examin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and external quality control.The former includes inspection personnel,sampl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method,instrument,reagent,and culture medium,etc.

[Key words] Bacteriological examination;Clinical application;Quality control

微生物檢驗在臨床醫師診斷及治療疾病中具有重要意義,可為醫師診治疾病提供可靠依據,避免誤診、漏診等情況,貽誤患者的治療時機。本文主要探討微生物檢驗在臨床應用中的質量控制措施,為提高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提供可靠依據,保障患者的診療效果。

1 概述

微生物檢驗涉及生物、化學、統計等多學科知識,指將人體分泌物、體液、排泄物、血液等檢驗樣本,應用各種檢驗儀器及試劑檢測及化驗,分離、培養、鑒定機體內病原微生物的過程[1]。有研究顯示,微生物檢驗可為臨床醫師提供具有價值的分析資料,保障疾病診斷的準確性,是降低疾病誤診、漏診概率的關鍵因素,已引起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研究可知,微生物檢驗不僅可用于疾病治療前的診斷工作,還可以指導醫師制訂正確的治療方案,在疾病治療過程中,通過檢驗結果使醫師掌握治療進展,及時發現并糾正問題,調整治療方案及持續監測病情,提示微生物檢驗是保障患者療效及預后的關鍵因素。

美國醫學研究院(IOM)對臨床檢驗指標的具體要求為及時性、安全性、公正性、有效性以及效率性,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是保證臨床檢驗結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2]。有研究顯示[3],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分為室內質量控制及室間質量控制,其中室內質量控制又稱內部質量控制,由檢驗機構自行采取相應措施控制檢驗質量,包括檢驗人員、樣本采集及運輸、方法、儀器試劑、培養基等;室間質量控制應由上級質量控制中心定期發放標準參考品,醫療機構實驗室檢驗完成后上報結果,質量控制中心根據檢驗結果考核及評價,其目的在于使各微生物實驗室檢驗質量達到一致水平,及時發現實驗室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予以解決,掌握各實驗室微生物檢驗能力,同時可對檢驗人員技術水平進行有效培訓及提高。醫院實施臨床檢驗質量控制的目的在于確保臨床檢驗結果準確性,為醫師提供對患者病情具有重要價值的診斷、治療及判斷依據,最終達到提高臨床檢驗服務質量以及服務利用率的目的。

2 室內質量控制

2.1 樣本

樣本采集質量控制涉及護理人員及患者本身。采集前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相關要求,如空腹、飯后等,了解其病史及藥物治療史,排除既往疾病及所用藥物可能造成樣本檢驗異常后,根據樣本采集規章制度實施樣本采集。有研究顯示[4],患者實施樣本采集時心理狀態可能影響其體內分泌物、血液等組成成分,因此造成微生物檢驗結果異常。護理人員實施樣本采集前應指導患者進行充足休息,講解樣本采集的目的及注意事項,及時解答患者的疑問,例舉臨床成功病例,緩解其緊張、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使其以最佳心態接受采集,保障樣本采集質量。應盡量留存規定采集量或偏多樣本,避免樣本采集量過小導致致病微生物檢驗失敗,提高微生物檢驗準確性。采集完成后護理人員應按規定保存并及時送檢,根據樣本來源及檢測目的不同,保存條件也不盡相同,如低溫、避光等。保存及送檢過程均應遵循無菌操作,檢驗人員在接收樣本后應及時檢驗,避免采集與檢驗間隔時間過長而造成污染、變化等情況,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檢驗人員接收未符合相關要求的待檢樣本可有權拒絕實施微生物檢驗,由采集人員重新采集合格樣本后方可實施檢驗。

2.2 儀器及試劑

微生物實驗室所需儀器均應由正規渠道采購,經上級質檢部門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過程中應按要求定期養護,出現故障應及時報修,維修完成后應使用標準曲線校正后方可正常使用,指派專人做好養護及維修記錄。試劑應由正規廠家采集后按要求入庫保存(避光、干燥、低溫等),及時清點庫存掌握存儲情況并清理過期試劑。若儀器需更換使用試劑,應用標準曲線校正后再實施微生物檢驗[5]。

2.3 環境

微生物檢驗實驗室建設、使用標準應符合國家規定的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相關要求[6],實驗室溫度應維持在22~28℃恒溫狀態,定期滅菌,確保通風狀態、照明、懸浮微粒、噪聲、濕度、震動及電場等因素達標,若條件允許可組織專業人員定期檢測實驗室內環境,及時發現問題并處理,保障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2.4 培養基

培養基是微生物檢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基的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臨床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臨床微生物檢驗人員應掌握培養基相關知識,根據樣本及培養對象選擇合適的培養基。培養基濕度、pH值、滅菌等情況均可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如進行結核桿菌培養所需培養基pH值應為6.8~7.2,該pH范圍有利于結核桿菌生長繁殖,若所用培養基pH值不符合標準(過高或過低)則可導致結核桿菌培養失敗,貽誤患者的治療時機。培養基制作完成后應給予正確滅菌,消除非病原菌對檢驗結果造成的影響,但滅菌條件可對培養基pH值及凝膠強度造成影響,最終將影響微生物檢驗結果,因此應嚴格控制滅菌條件[7]。

2.5 人員

實施微生物檢驗的工作人員均應持證上崗,定期組織相關培訓提高其專業知識,吸收國內外先進微生物檢驗方法并結合自身實際工作。微生物檢驗完成后,工作人員應按要求填寫檢驗報告并及時告知主治醫師檢驗結果,若醫師對檢驗結果表示異議,檢驗人員應分析檢驗過程中是否出現質量問題,如干擾物、環境、試劑及儀器精密度等,經復查后檢驗結果仍與醫師判斷不符,則應進一步分析患者的治療用藥、樣品采集過程等可能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的步驟,及時糾正問題以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8]。

2.6 方法

應嚴格按照國家、地方、行業制訂的各類微生物檢驗方法完成臨床微生物檢驗工作,若某項微生物檢驗內容目前無任何標準方法,則應查閱知名書籍、技術組織、權威期刊所涉及的檢驗方法,根據自身檢驗條件及設備選擇合適方法并實施驗證、鑒定,將驗證及鑒定結果報上級有關部門審批并獲得許可后方可完成本次微生物檢驗[5]。

3 室間質量控制

室間質量控制是檢驗微生物實驗室能力的主要措施,由國家或省級檢驗質量控制中心定期檢查各級實驗室檢測水平,若條件允許可在定期檢查基礎上實施不定期抽查。室間質量控制主要評價內容為實驗室實施致病菌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條件,其目的既是對實驗室工作能力的鑒定,又是對室內質量控制工作效果的檢驗[9]。室間質量控制內容如下[10]:①染色鏡檢確定微生物鑒定方向;②分離、培養、篩選、鑒定致病菌株;③應用氧化酶、血漿凝固酶、脲酶、觸媒、染色、鳥氨酸脫羧酶等相關生化檢驗。檢驗質量控制中心將未知樣品發放至各實驗室后,對檢驗人員操作技能進行考核,根據檢驗結果總結實驗室室間質量控制效果,以提高檢驗人員理論知識及技術水平的掌握情況。

4 小結

隨著臨床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微生物檢驗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疾病診療過程中并取得顯著效果,是提高疾病診斷正確率及臨床療效的關鍵因素,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將直接影響患者的療效及預后,微生物檢驗工作人員應提高自身責任感,積極按要求實施實驗室室內質量控制措施及室間質量控制措施,提高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效果,確保醫師獲得準確的檢驗結果,降低誤診、漏診概率,保障患者的療效及預后,值得在今后實際工作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Hayashi T,Arai G,Hyochin,et al.Suppression of spermatogenesis in ipsilateral and contralateral testicular tissues in patientswith seminoma by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beta subunit beta subunit[J].Urology,2011,58(2):251-257.

[2] 李燕平.重視質量控制,提高檢驗質量[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2,28(2):219-220.

[3] 劉美琴,丁艷濤,趙惠紅.臨床免疫檢驗的分析前質量控制[J].實用醫技雜志,2012,14(22):102-103.

[4] 代碧珍,杭永倫.血常規標本的采集對檢驗結果的影響[J].瀘州醫學院學報,2014,11(1):9.

[5] 王淑香,王新香.提高臨床檢驗質量的幾點體會與建議[J].醫學動物防制,2013,8(17):214-217.

[6] 謝達祿.實驗室管理與質量控制要點[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1,23(4A):223-224.

[7] 李順君,楊明清.臨床生化檢驗質量管理體系探討[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4,18(3):44-46.

[8] 謝達祿.實驗室管理與質量控制要點[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1,23(4A):223-224.

[9] 叢玉隆,張卓.現代科學技術與檢驗醫學的變遷[J].國外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13,25(6):481-482.

第9篇:護理質量控制方案范文

目的 針對靜脈輸液治療的風險因素采取環節質量控制與干預,探索降低靜脈輸液治療缺陷發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11月靜脈輸液治療缺陷發生因素。從2008年1月起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環節質量控制和干預,并統計出2008年1~6月、7~12月的靜脈輸液治療缺陷發生率,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 2007年5月至11月我院臨床靜脈輸液缺陷發生率為8.7%,2008年1~6月靜脈輸液缺陷發生率為4.8%,2008年7至12月靜脈輸液缺陷發生率1.6%。與2007年相比,P

【關鍵詞】 靜脈輸液;環節控制;干預

據國內外研究顯示,目前90%以上的住院患者需接受靜脈輸液治療[1],但隨著疾病譜復雜化,給藥方式多樣化,靜脈輸液治療出現多途徑、時間留置長的趨勢。住院病人在接受靜脈治療同時,輸液風險客觀存在[2]。為有效控制靜脈輸液缺陷發生,我院針對靜脈輸液治療缺陷相關影響因素采取以無責呈報、現場干預及規范靜脈輸液知識教育為主的干預措施,經過一年多的實踐,靜脈輸液缺陷發生率明顯降低,現報告如下。

1 輸液缺陷相關因素

分析靜脈輸液實踐易發生缺陷相關因素,利用主次相關因素分析將臨床靜脈輸液中發生缺陷按原因:如錯誤執行醫囑、加錯藥、拔錯針、堵管、靜脈炎、特殊藥物外滲、滴速過快(慢)、其它等分類整理,最終確定5個為主要環節影響因素,即用藥環節、溝通告知環節、交接班環節、感染控制環節、執行醫囑環節。

2 環節質量控制措施

2.1 實行靜脈輸液環節質量控制,強化組織管理

由護理部牽頭成立院內靜脈輸液治療管理委員會,由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及靜脈治療專業技術豐富的護士長、護士及護理部人員組成,負責培訓、指導、會診、相關資料收集、統計匯總、分析反饋工作。制定靜脈輸液缺陷專項調查表,臨床靜脈輸液流程,靜脈輸液管理制度,靜脈輸液護理評價標準等,并組織實施進行臨床靜脈輸液專業技術的現場指導,定期召開會議討論靜脈輸液護理質量控制及干預措施。

2.2 建立監控系統,實行病區監控管理負責制

科室護士長及質控組長督促護理人員嚴格執行靜脈輸液規章制度及操作規范,組建質量改進小組,創建“安全文化”氛圍,落實藥物不良反應檢測報告制度、護理缺陷無責呈報制度、組織科內學習培訓,提高對靜脈輸液風險的識別、預防、處理能力。

2.3 根據關鍵環節影響因素,實施環節質量控制

靜脈輸液治療流程中藥物的領取、擺藥、配置、查對、更換液體等步驟均存在安全隱患,參與護士較多,如某一環節沒把好關則容易出錯,因此,必須確保每一個步驟安全,才能保證靜脈輸液治療的安全。

2.3.1 用藥環節控制

采取院內多部門合作,實行前饋控制措施,在靜脈輸液設備及藥品發放至臨床一線之前,做系統篩查并根據藥物說明及臨床用藥情況,對易出現輸液用藥安全不良事件的特殊藥物注安全提示語及明顯標識。治療室設安全用藥提示語,如:“今天,你查對了嗎”“三查七對一注意”“藥物配伍禁忌表”等。護士嚴格執行以查對為主的各項規章制度,在操作中實行執行者實名簽字制。在靜脈輸液中發現疑似藥物不良反應等問題及時報告醫生、護士長,進行跟蹤監測、調整治療方案及時避免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

2.3.2 溝通告知環節控制

在我院的統計數據中,靜脈輸液治療缺陷大多發生在用藥查對方面,通過規范靜脈輸液治療用語,恰當使用反問式查對制度,有效地減少差錯的發生[3]。針對特殊藥物及易忽視的輸液速度與療效關系、不同溶劑對療效的關系,輸液臥位與并發癥的關系及患者用藥前、中、后注意事項和應對措施等問題,對病人及陪護進行輸液知識宣教,防范糾紛,提高患者對靜脈輸液治療的依從性和滿意度。

2.3.3 執行醫囑環節控制

從以前當日輸液當日擺藥改為提前一日擺藥。醫囑下達后,護士認真核對包括姓名、年齡、藥名、劑型、劑量、給藥途徑、滴速等項目,對醫囑有疑問時及時向醫生提出,不盲目執行,不擅自更改醫囑[4]。確認無誤后轉抄執行單及輸液瓶貼。對有疑問的醫囑及時與醫生溝通,多組液體輸注時,每組液體輸液瓶貼打“√”,執行單簽名,增加用藥透明度,護士執行清楚,交接時不宜混淆。

2.3.4 感染環節控制

輸液反應是輸液過程中容易出現的不良反應,通常由藥物因素和不正規操作引起[5]。我院護理部與院感科合作,對輸液治療環境及相關設備、消毒液、醫護人員手表定期監測,確保達標。在進行配置藥液及輸液準備,穿刺、拔針等關鍵環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實行規范操作,液體中嚴格控制加藥種類,盡量做到現配現用防止熱源疊加超標引起輸液反應,使用銳器盒,以標準預防原則做好職業防護。

2.3.5 交接班環節控制

12:00~14:00是各病區靜脈輸液安全的高風險時段,在班護士少,加藥換液頻繁,存在交接班時漏執行醫囑,對輸液病人的觀察不到位,不能及時發現問題,交接時只注意液體是否滴完,未在意液體輸注狀態是否正常從而出現針體脫出或針管堵塞, 靜脈輸液部位液體外滲或出現靜脈炎等情況。 結合臨床護理工作特點,我院加大中午及夜班的人力資源投入,規范交接班流程,實行床旁一對一交接班,對特殊病人,特殊藥物,特殊醫囑,特殊時間,特殊場合重點交接,使接班人員明確工作重點,實現對患者連續性觀察、治療和護理,使輸液護理過程中的中間環節得到有效控制。

2.4 現場干預

由靜脈輸液治療管理委員會定期對臨床靜脈治療操作進行現場評估,內容包括:工作流程、核心制度落實、工作治療環境、輸液設備、藥品管理配置、評價護士操作水平、查看并發癥預防措施是否到位,處理是否正確等,從而了解指正臨床靜脈輸液治療存在的缺陷、隱患,及時糾正不當操作。

2.5 開展系列的靜脈輸液教育項目

通過授課,操作演示,情景模擬等手段進行輸液技術的臨床應用,識別輸液早期并發癥,臨床用藥安全及護理風險意識、規范靜脈輸液操作技術,特殊人群的靜脈輸液治療,靜脈治療中的感染控制;靜脈輸液并發癥的預防等知識講座,加強臨床靜脈輸液能力的培訓。

3 效果與體會

3.1 效果

通過對靜脈輸液治療的環節質量控制,分析相關影響因素采取以無責呈報、現場干預及規范靜脈輸液知識教育為主的干預措施。從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間,三時段靜脈輸液治療缺陷比較,靜脈輸液治療缺陷發生率逐年降低,2007年發生率為8.7%,2008年1~6月發生率為4.8%,2008年7~12月發生率為1.6%。

3.2 體會

3.2.1 環節質量控制管理在臨床靜脈輸液中的作用

傳統臨床靜脈輸液采取全面質量控制,懲罰性手段為主的管理措施,存在相關影響因素不明確,無關鍵環節控制和干預措施, 護士對質量控制組檢查工作抵觸反感,對臨床靜脈輸液相關知識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未得到提高,護理工作形成惡性循環。我院通過主次相關因素分析表列出影響臨床靜脈輸液治療的關鍵環節因素,全面分析,從系統中找問題,在全面管理的基礎上,針對靜脈輸液重要影響因素,進行環節質量控制,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高危因素發生環節,并對質量控制結果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措施,提高了質量控制的有效性。

3.2.2 開展系列教育項目為主的干預手段,降低靜脈輸液治療缺陷的發生

長期堅持加強護士靜脈輸液知識及技能的培訓及考核,堅持提高護士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加強護士心理素質、交流溝通能力的培訓學習。加強對護理差錯高發人群護理安全防范意識教育和考核。促進了護理學科隊伍的建設和發展[6]。培養了護士積極上進,虛心好學的精神。在全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臨床工作中,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嚴格執行各項護理制度,規范護理行為,強化安全意識[7]。實踐顯示:以教育為主的干預措施提高了護士的整體素質,明顯降低了靜脈輸液缺陷的發生率,有效的提高了護理質量。

3.2.3 環節質量控制轉變了護士服務理念,培養護士嚴謹的工作習慣,激發護士的工作熱情

環節質量控制及干預使護士轉變了只要完成打針、加藥等操作就算完成了工作任務,執行規章制度流于形式,等待紅燈呼叫等被動服務理念。通過環節質量控制、現場干預及教育培訓培養了護士嚴謹的工作習慣:如操作過程中手消毒、執行單及時簽名、對輸液病人的健康宣教等。使護士更加貼近病人,預見性評估輸液病人,主動了解輸液病人的需求和病情變化,提高了處理應急事件的能力,在臨床工作中展示出自身的專業價值,有效的激發了護士的工作熱情,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騰珍.靜脈輸液治療護理專業化現狀[J].贛南醫學院學報,2006,26(2):279-280.

[2]張 敏,蔣 萍,羅 琴.在靜脈治療安全管理中實施標識化管理的實踐與成?。跩].護理學報,2007,(5):36-38.

[3]吳芳蘭,應燕萍,崔妙齡,等.154例護理差錯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J].中國護理管理,2008,(3):61-63.

[4]殷 磊.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34.

[5]席淑華.加強急診護士法律與服務意識預防護理糾紛[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11):846.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r链接| 成人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思思99re6国产在线播放|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红杏1| 国产三级a三级三级| 日本大尺度吃奶呻吟视频|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 |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久久久888|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顶级metart裸体全部自慰|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日本波多野结衣 | 久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樱空桃一区二区三区| av狼人婷婷久久亚洲综合| 国产传媒剧情久久久av| 久久久精品亚洲懂色av| 日本嗯啊在线观看|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538在线视频| 国外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野花香社区在线视频观看播放| 亚洲va在线va天堂xxxx中文| 女人被狂躁的高潮免费视频|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视频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 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