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移動支付定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引言
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完善了我們目前的信用貨幣系統,提高了經濟效率,讓我們的支付更加方便快捷,更有利于我們國家數字經濟的發展。但是,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也讓移動支付面臨著一系列風險。
二、法定數字貨幣特點
1.法定數字貨幣概述隨著現在紙質貨幣的流通減少,電子支付系統占據了主導地位,數字貨幣已經成了貨幣系統不可缺少的部分,加上我們的技術發展和技術創新。2017年末,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數字人民幣研發,并在2020年推出試點。2.法定數字貨幣特點(1)法定數字貨幣流通費用低傳統的紙質法定貨幣是需要很多環節的,需要印制人民幣、傳輸人民幣等,在這些過程中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耗費,還需要很多的人力與物力。法定數字貨幣不用實體儲存及銷毀等,加上法定數字貨幣是進行點對點支付手段,在空間上和時間上大大縮短了交易時間,省略了很多交易環節,節省了交易成本,所以大大降低了流通費用。法定數字貨幣的出現讓我們的貨幣支付更加快捷,讓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更加快速。(2)法定數字貨幣風險低法定數字貨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替代紙幣,減少了紙幣的破損、丟失。并且法定數字貨幣的支付不需要經過銀行等第三方機構,降低了銀行賬號泄露、交易記錄泄露等風險,也有效預防了銀行卡被盜用,讓我們的支付安全性大大提高,實現了匿名支付,在我們的交易過程中,第三方不會得知我們的身份信息及交易詳情,極大地保護了個人隱私,也提高了支付的可靠性。(3)法定數字貨幣可監管性法定數字貨幣的交易記錄能夠得到政府的監管,可以有效防范逃稅、洗錢等違法行為,并且,國家金融機構可以通過交易記錄來建立更完善的監管系統。因為法定數字貨幣的建設是基于技術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所以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和流通都可以在央行進行記錄,實現對其他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臺可控匿名性,優化了法定數字貨幣支付的功能,讓支付都具有可追溯性,更好地預防偷稅漏稅行為。
三、保障移動支付的安全
1.移動支付的發展移動支付是指用移動通信網絡來完成支付,移動支付是將互聯網、金融機構、終端設備聯合起來形成一個新的支付體系。隨著電商行業的崛起,拉開了移動支付的帷幕。緊接著各個支付平臺的興起,更是出現了多家支付平臺以各種優惠來吸引更多的用戶,形成了多家支付平臺共同良好競爭發展的現狀。隨著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增多,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移動支付,加快了移動支付的發展。多家支付平臺的出現和不斷發展讓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從最開始的紙幣交易到現在的手機移動支付,足以說明移動支付已經完全滲入人們的生活中,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讓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2.移動支付的特點(1)便捷性移動支付打破了距離的限制,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支付,可以任意時刻獲取所需要的服務、娛樂和物品等,如在外賣平臺上訂購餐品,足不出戶就能享受美食。現在人們已經很少帶傳統紙幣出門,無論是乘車還是購物消費等都可以通過一部手機全部完成,支付方式也從最開始的密碼支付發展到現在可以指紋支付或刷臉支付,在短時間內就可進行交易。并且也讓遠程交易更加方便,不用再重復來往銀行去交易,用戶只要發起移動支付,就可隨時隨地支付與結算,節省了時間成本。(2)及時性用戶能及時在各個支付平臺對自己的賬戶進行查詢余額、轉賬等,也可查詢自己的消費記錄,管理自己的賬戶,還可在各個平臺進行公交卡、手機卡等充值,不用再收到傳統金融機構和營業廳營業時間的影響,可以在一天24小時內隨時進行支付交易,減少了去營業廳的麻煩。移動支付主要是一種數字數據的傳遞,所以它的及時性大大提高了傳統支付的速度,對于緊急資金的周轉有著較強的作用。它不僅在支付上可以滿足大眾,還可提供簽到等需要實時進行的功能。(3)安全性移動支付是需要將銀行卡和手機進行綁定,支付時需要支付密碼、指紋或刷臉,而且支付密碼也不同于銀行卡密碼,大大保護了用戶的隱私,安全性極高。移動支付主要是依靠互聯網,降低了傳統支付資金的遺漏、盜竊等風險。與移動支付相關的第三方平臺一般都是具有較強的信息安全意識,并且用戶的利益也與它們的資金息息相關,所以用戶的支付安全具有一定的保障。
四、完善金融監管
1.信用風險在支付系統中,如果某個參與者沒有履行好自己的支付義務,就有可能導致其他參與者的經濟損失,對自己與其他參與者的信用也造成一定的影響。并且在移動支付中,因為移動設備對惡意病毒與惡意網址等的防御較低,就會有不法分子盜取用戶的信息來進行違法犯罪行為,影響了用戶的信息安全,也將影響用戶的信用。加上由于我國經濟環境的影響,公民的信用風險防范意識不強,容易遇上電信詐騙、釣魚詐騙等詐騙行為,讓自己的信息在無意間泄露了出去。并且在法定數字貨幣背景下的電子支付可以實現“雙離線”交易,意思是用戶不用聯網,在保證自己的電量和余額充足的情況下,就可完成交易。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貨幣的所屬權難以確認,所以央行需要做好所屬權的歸屬工作。一旦貨幣所屬權發生錯誤時,不僅對用戶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也會對用戶的信用構成一定影響。現在的移動支付基本都是依靠第三方支付平臺和商業銀行合作進行交易,法定數字貨幣的移動支付主要依靠央行的支付系統,在缺少商業銀行的參與下,不確定性也提高了,信用風險也增加了。2.操作風險哪怕在支付系統的設計時出現很小的錯誤,都有可能釀造支付的風險,并且如果計算機設備遭到破壞,也可能造成支付系統的癱瘓。在操作過程中有很多因素都會引起一定的風險,有外部因素如天災、黑客攻擊、電力不足等,也有內部因素如軟件問題、計算機漏洞等,這些都會造成一定的破壞性。在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的支付系統主要是央行來建設,電子技術還不那么熟練,對支付系統的設計也不那么全面,這些都增加了一定的風險。電子技術的不成熟不僅會有信息風險、監管風險等,還會引起網絡詐騙頻發。3.法律風險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是由央行發行,需要界定目前的電子支付系統與法定數字貨幣支付系統的關系。并且在當前法律體系中,還沒有一部法律來劃定數字貨幣的界定,數字貨幣的發行過程也面臨很多法律風險,如貨幣的法償性、貨幣發行依據問題等。當前的監管系統政策不健全,與數字貨幣市場還不能完全相契,也還不能完美地管轄法定數字貨幣的支付系統,容易有不法分子鉆這樣的漏洞來進行金融犯罪,如果發生了糾紛,也沒有法律來做出調解。與此同時,移動支付與互聯網息息相關,隨著移動支付功能的多樣化,越來越多的風險也隨之出現,但是法律的監管更加不足,還沒有完整的法律體系。移動支付還與用戶、銀行等相關,所以法律的完善較為困難。互聯網的立法本身難度很大,法律政策也很落后,移動支付的不規范就容易產生法律糾紛。因此,在法定數字貨幣背景下的移動支付的金融監管也需要法律法規來劃分職責與操作辦法。
五、普及數字貨幣知識
1.優化基礎管理加強電子技術與金融科技的結合,重視支付系統的基礎建設,并將支付工具與支付系統的功能更加緊密結合,發揮出更多功能,促使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等更加安全。基礎系統的建設還需要從技術層面、運營層面等考慮,不僅讓技術更加先進,也讓后續的運營更加流暢,加強技術與金融系統相結合,讓貨幣系統既有創新性,又讓可行性增強。法定數字貨幣系統的基礎建設需要多方合作,包括一些科技公司和金融公司的加入,科技公司可以提供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技術創新,金融公司可以提供更多的支付系統設計,讓法定數字支付系統更加完美。由于法定數字貨幣支付系統影響面廣,所以需要在發行前進行系統測試,對于出現的問題和漏洞應該及時修正。在發行時也更應該保證系統的穩定,讓貨幣的流通安全性更高。各個部門在技術研發和設計時需要緊密合作,密切交流,加快系統的基礎建設,構造一個優秀的支付體系。2.完善監管體系國家還需要出臺一部關于在法定數字貨幣背景下移動支付的法律,既能明確指出各個部門的工作,又能約束并指導良好發展。還需要建立一個應對各種問題和危機的體制,減少一定的系統風險。并且對現有的監管系統根據法定數字貨幣背景下的移動支付做出相應變化,根據移動支付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監管標準,加強對互聯網與監管體系的融合,創新監管的方式,實現更全面的監管。監管也需要央行監管部門、政府監管部門、金融監管部門等相互配合,發揮各自的長處,分配好各自的監管職能,做到處處有監管。3.強化風險防控在貨幣應用和技術方面的研究應該規范化,在新興技術、創新科技與法律規范方面做好相互協調。支付系統需要在建設時,可以利用自己的大數據優勢建立一個不良記錄數據庫,這樣也可預防一些詐騙,維護移動支付安全。還可成立專業的法定數字貨幣的分析部門,不僅可以分析這個系統存在哪些不足之處,還可實時監控到交易數據,對于異常數據能夠及時發現,預防一些不好的狀況,穩定我國的金融市場。由于我國人口較多,人民群眾對于法定數字貨幣的認識比較淺薄,容易被不法分子鉆漏洞進行違法犯罪,這個時候就需要各個部門相互合作,利用宣傳海報、宣傳單等方式積極宣傳法定數字貨幣的正面影響,加強人民對于法定數字貨幣的正確認識,鼓勵大眾使用法定數字貨幣。當然,對于法定數字貨幣的使用,也需加強宣傳引導,普及基本的法定數字貨幣用法與操作,重點加強對于中老年人、農村地區人民等的宣傳力度,避免他們因為不了解或不會操作法定數字貨幣而有一定的損失。
結語
移動支付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是因為我國法定數字背景下的移動支付還不那么成熟,法律和監管還不夠完善,用戶防范詐騙意識有待增強,在信息安全上,存在信用風險、技術風險、法律風險。通過分析在法定數字貨幣背景下的移動支付,需要各方去加強國民對于法定數字貨幣的認識,在進行移動支付時,用戶需要加強防范意識,正確應對信息安全、信用等風險。央行和政府及各個部門需要環環相扣形成一個良好安全的支付環境,保障支付的安全。加快制定關于法定數字貨幣移動支付的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監管系統的功能和機制,早日建設好全面的法律保障和監管系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國家定能讓國民進入更安全更優秀的移動支付時代。
參考文獻
[1]王爽.中國法定數字貨幣發行的支付結算風險問題研究.
[2]景欣.法定數字貨幣的支付場景前瞻及對策建議.
首先,就企業法人經營自主權而言,對無發展前景及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企業,根據國有資產管理程序及企業法規定企業依法享有申請注銷權或停止經營權。而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其生存或發展應當由經濟市場運作規律來決定,這是不以任何人或哪個政府的意志所支配的。其次,就企業法人的用人自主權而言,根據《勞動法》及勞動法相關配套法規,企業法人依法享有人員的裁減權。勞動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由此可證,依法裁員是企業法人的法定權力,這種權力的行使無需借助于國家行政權的支持及批準。再次,就勞動關系的當事人而言,企業法人與企業職工是勞動關系的當事人,而在企業法人處于法定的裁員情形下,企業法人對企業職工依法享有行使解除勞動關系的解除權,這應當是企業法人的自主行為,而不應當由政府行政命令來替代,也無需政府的文件來批準確定。再其次,就勞動關系內容設定原則而言,有關勞動權益與勞動義務的內容約定是由勞動關系當事人依法設定的,勞動關系的建立與解除也基于勞動關系當事人依法定情形而發生的,同樣不得由其他主體的替代。
本文中所稱“企業職工分流安置基準日”實質上就是由政府來確定職工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時間,而該“基準日”一旦確定就終止了勞動關系,這明顯不符勞動合同基本原則與企業法人人格獨立性原則,而現實中由政府來確定的這種“基準日”的做法,實質上是政府超權行為,政府的這種“關心”與“愛心”,在某種情況下還成了引發勞動爭議的因素之一。筆者有例為證:二OO三年十二月,某國企數十名職工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申訴請求是補發二OO一年至今的生活費及補繳社保金。事因是由該國企于二OO三年十一月張貼的一張公告通知書引起的。該公告通知書上稱:根據某屆某政府某次會議紀要精神,經研究,決定于二OO三年十一月十八日之前,我廠將近兩年來陸續申請簽訂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名單,向某政府有關部門呈報,并申請領取一次性安置費。為了對職工負責,我廠再一次通告,尚未簽訂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若愿意解除勞動關系,請于二OO三年十一月十八日之前到廠勞工科辦理相關手續,以便統一上報。隨后并提供一份打印好的解除勞動關系基準日定為二OO一年三月份的《職工解除勞動關系協議書》。而職工認為盡管此前企業曾要求職工訂立解除勞動關系協議書,但與此次公告通知書一樣是以“若愿意解除勞動關系”為前提的,而當年職工就已經以自己的實際行為證明了不“愿意”,因此,職工利用此次公告通知機會將企業告上了勞動仲裁庭。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卻以某政府紀要及通知為據,認為企業與職工在某政府紀要及通知確定的“職工分流安置基準日”即二OO三年三月不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及領取經濟補償金無理,駁回了職工的全部訴請(現本案尚在法院一審期間)。但職工認為,解除勞動關系既然是基于自愿為原則,二OO一年職工有權選擇不解除勞動關系,且企業現在仍然存在,而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辦法》規定“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于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據此,職工認為盡管有關部門確定了“職工分流安置基準日”,但職工個人未與企業訂立解除勞動關系協議,職工與企業仍存勞動關系,且現公告的通知書上仍然白紙黑字地寫著“若愿意解除勞動關系”,這證明職工與企業的勞動關系至今仍存在著,不因為政府定了“基準日”而終止(職工當時也并不明知有這個基準日的決定)。現要求企業支付二OO一年至今的生活費及社保金并非無理。由于“基準日”與企業工商注銷登記日及與職工實際領取經濟補償金日(勞動關系解除日)存在著時間差,“基準日”往往早于實際解除勞動關系日,職工在基準日與勞動關系解除日期間常常要求企業發給生活費,但又因為企業經濟困難無力支付而引發爭吵。從本案發生的爭議中可以看出,政府就是出于安定穩定社會及妥善安置國企職工之良好愿望主動介入確定“職工分流安置基準日”,也并不因此能夠讓勞動者確信該行為的合法性與權威性,并不能平息與化解當事人之間的業已緊張的勞動關系。同樣因政府紀要與通知既不是行政規章,更不是法律,因此,在將來訴訟程序中存在被法院不予采納的風險。
事實上,在我國《勞動法》及原勞動部《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的有關法律法規中早已就如何指導用人單位依法正確行使裁減人員權利已經在法律上做了設計。根據勞動法及上述規定用人單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確需裁減人員的,可以裁員。這就是在法律上已經明確裁員是企業的權利。同時法律對此類裁員在程序上也作為規范如要求用人單位應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并提供有關生產經營狀況的資料。
(二)提出裁減人員方案,內容包括:被裁減人員名單,裁減時間及實施步驟,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集體合同約定的被裁減人員經濟補償辦法。
(三)將裁減人員方案征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四)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以及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一2016年5月在該院耳鼻喉科行頭頸外科手術的病例(常見為頸部淋巴結清掃手術、單純部分喉切除術、全喉切除術、下咽切除術、胃咽吻合術及合并頸部淋巴結清掃術、胸大肌皮瓣轉移修復術等)共104例。按住院先后順序隨機設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52例。研究組除行光動力治療儀照射外其余治療同對照組,不收取任何附加費用。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研究組年齡平均(50.4士19.69)歲,對照組年齡平均(50.1士18.87)歲、術后切口種類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設備簡介和功能
1.2.1 Carna七i on 86光動力治療儀功能該科使用的Carnation 86光動力治療儀是采用美國原裝進口的醫用高光功率集成式矩陣半導體固態光源,由深圳普門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產品具有高能量(光能量是普通光源的上萬倍)、低熱量(光源表面溫度不會超過390C、效率高(治療時間15 -20 min/次即可)、見效快、應用廣等5大特點。采用最大紅、藍光治療功率,紅光照射主要促進傷口愈合,藍光主要控制傷口感染,對于嚴重傷口感染可采用紅藍光組合照射。治療能量分為1-5檔多級可調,光源模塊弧度可調,超大有效治療面積,連續照射與脈沖照射模式可選,臨床主要常用連續模式。
1.2.2 Carna七i on 86光動力治療儀臨床適應癥各種創傷及手術傷口治療,尤其在糖尿病足潰瘍、大面積燒傷、癌癥患者放化療引起的潰瘍等,以及各種慢性、復雜性、難以愈合創面治療都有顯著療效。
1.3方法
所有患者傷口術后每日常規清創換藥,嚴重的感染切口予拆除縫線,行傷口沖洗與引流,再行碘仿紗條填塞;必要時根據傷口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加用抗生素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切口清創后加用C ar-nation 86光動力治療儀紅光(或紅藍光組合)照射。照射前排除以下皮膚表面禁忌癥①光過敏患者;②免疫缺陷;③疤痕體質;④孕婦;⑤凝血結果異常;⑥正在服用一些藥物,如阿司匹林或抗氧化劑的人。
1.3.1治療前準備換藥室室溫保持22-26。C,協助患者取半臥位,為患者佩戴眼罩和護目鏡。按無菌原則移去傷口敷料(不方便裸露創面者采用0.90I0NS棉球或紗布擦拭或浸潤傷口),充分暴露切口,對準光源。
1.3.2參數設置打開機器側面開關,設置治療參數,均采用觸屏選擇。治療能量等級選取5檔,治療時間15 min(不方便裸露創面者設置20 min),通過選擇治療時間與治療能量機器會自動顯示治療劑量。再選擇光源輸出(暫無切口感染者選擇紅光輸出模式,表淺和深部手術切口感染者選取先藍光輸出再紅光輸出模式各巧min),調節光源與傷口照射距離1015 cm,按“開始治療”鍵即可進行紅(藍)光照射,1-2次//d照射。
1.3.3照射跟蹤光子照射時嚴密觀察和傾聽患者有無不適癥狀和主訴。機器本身具有過溫報警功能,默認報警上限溫度為390C,這樣可防止病人因擅自變換導致照射距離變化引起體溫過高發生皮膚灼傷。一旦病人主訴頭暈、心慌等不適癥狀立即停止照射。該實驗研究組52例患者均未發生此類不適癥狀。照射完畢后同對照組方法給予換藥等處理。
1.4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疼痛程度、切口清潔時間、切口愈合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情況。切口清潔指從切口清創到切口周圍組織充血水腫消失,切口膿液及壞死組織徹底清除,肉芽組織新鮮『31。切口清潔時間指從切口清創到二期縫合的天數。
1.5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統計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士、)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巨(%)表示,采用才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疼痛的影響
2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見表2,研究組無疼痛或疼痛輕微患者(0-3分)和疼痛明顯但能忍受(4-6分)明顯多于對照組,而疼痛難忍需用藥物止痛患者(7-10分)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o
患者疼痛評分采取該院護理部統一制定的疼痛評估標尺(o-lo分可選)評定,0分為無疼痛,1-3分為疼痛輕微睡眠不受影響,4-6分為疼痛明顯但能忍受伴隨睡眠受影響,7-10分為重度疼痛嚴重影響睡眠并配有相應面部表情圖譜變化利于評估者評定。
2.2對切口清潔時間及切口愈合時間的影響
見表3,研究組在切口清潔時間與切口愈合時間方面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對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
該次試驗研究組在發生術后出血3例、感染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1.54%,而對照組術后出血5例、感染5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9.23%,可見研究組明顯小于對照組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
3討論
該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傷口清創后進行光動力治療儀照射治療與常規清創換藥治療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有效減輕患者的術后疼痛
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無疼痛或疼痛輕微患者(0-3分)和疼痛明顯但能忍受(4-6分)明顯多于對照組,而疼痛難忍需用藥物止痛患者(7-10分)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光源作用于皮膚以及深層組織,產生大量的光化學及光熱效應,在提高細胞活性的同時降低炎癥部位5-經色胺的含量,從而緩解疼痛、癢等臨床癥狀[f4-sl等有關。近年來,紅光療法在各種傷口的輔助治療中得到廣泛的研究和應用,其中涉及的傷口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幾類:手術切口、燒傷及燙傷、糖尿病創面、難愈性潰瘍創面,以及其他特殊傷口等。
3.2加快傷口的愈合速度
國內外也有大量的研究也證實了紅藍光治療在傷口修復中的作用。如茅新穎[rA-應用紅光定向照射凍瘡23例中表明,主要利用紅光照射人體后,細胞內線粒體的過氧化氫酶活性增加,蛋白質合成增加,三磷酸腺什分解增加,改善血循環,因而可以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和潰瘍的愈合。該組資料顯示,研究組在切口清潔時間與切口愈合時間方面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光動力治療儀有助于頭頸外科術后切口恢復。
3.3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
光動力治療儀是一種新型的醫療設備,進行紅藍光照射時利用高能窄譜冷光治療技術,且光子可穿透人體表皮進入皮下組織3-5 cm-9-,對機體穿透深。可直接作用于細胞以其獨特的穿透性,通過生物化學反應,殺死病原體,增加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可有效防止感染,從而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該組資料顯示,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1.54%,而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9.23%,研究組明顯小于對照組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光動力治療儀照射頭頸外科切口,能有效的降低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拉米夫定;凍干母牛分枝桿菌;慢性乙型肝炎;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 R512.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721(2010)07(a)-080-02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已經由以前的護肝治療為主轉變為抗病毒治療,同時輔以適當的護肝治療。抗病毒藥目前世界公認有效的是兩類:干擾素;核苷(酸)類似物。干擾素副作用大,使用適應證不廣,肌注不方便,價格昂貴,患者難以接受;核苷(酸)類似物副作用小、口服給藥,費用較低而受到廣泛使用。筆者在本文中選擇本院門診和住院部的一部分拉米夫定聯合凍干母牛分枝桿菌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進行比較觀察,具體方法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3月~2009年12月來本院就診的病情簡單、肝功能受損較輕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齡18~66歲,平均41歲。所選患者均符合2000年9月中華醫學會第十次全國病毒性肝炎與肝病學術會議(西安)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CHB診斷標準[1]。且符合以下條件:①ALT在正常值上限(ULN)2~10倍以內;②病程大于6個月,即血清HBsAg陽性大于6個月、HBV DNA大于105 copies/ml;③治療前未用過抗病毒及免疫調節藥;④非妊娠及哺乳期婦女[2]。
所有患者均詳細了解了抗病毒治療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項、副反應后,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將36例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19例)和對照組(17例),均接受1年及以上的治療。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肝功能ALT及HBV DNA測定值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藥物及治療方法
拉米夫定由英國葛蘭素威康公司生產;凍干母牛分枝桿菌由安徽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產品經過GMP認證。治療組患者用拉米夫定100 mg,口服,1次/d,1個療程1年;凍干母牛分枝桿菌22.5 ug溶于1 ml注射用水臀部肌內注射,每周1次,起始時間同拉米夫定,1個療程1年。對照組患者僅單用拉米夫定100 mg口服、每日1次1個、療程1年。兩組患者均同時口服葡醛內酯片、肌苷片等護肝藥物至ALT正常停藥。
1.3 觀察項目及方法
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均于治療前,治療期間前3個月每2周查1次、3個月后每月查1次。HBsAg、HBeAg、抗HBe及HBV DNA于治療前,治療期間前3個月每月檢查1次、3個月后每隔3個月檢查1次。
2 結果
2.1 血清ALT改變
兩組患者治療后ALT復常情況見表1。
2.2 血清HBV DNA轉陰率
治療后兩組患者HBV DNA轉陰率見表2。
2.3 HBV血清標志物的變化
檢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因治療組和對照組均選有HBeAg陽性與陰性患者,而且患者較少,療程短,血清學HBeAg/抗HBe轉換少見而未作比較。
2.4 不良反應
治療組及對照組不良反應少見、輕微。僅治療組出現2例一過性低熱(37.5℃左右)、頭痛,休息后可緩解,對照組無發熱患者。
3討論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原則在各種指南(包括美國、歐洲、亞太地區、中國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均講的非常明確。抗病毒是關鍵,同時還包括:改善肝功能、免疫調節、中藥輔助治療等。抗病毒藥物推薦使用干擾素和核苷(酸)類似物。干擾素在臨床使用已經近30年,大家都比較熟悉和了解其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調節雙重作用。但因為是生物制劑,副作用大:包括重感冒樣癥狀、骨髓抑制、血糖升高、抑郁和脫發等。干擾素需肌內注射,使用不便、費用昂貴,對患者要求太高,而在臨床使用中受到了一定限制。在20世紀90年代末核苷類似物(拉米夫定)問世以來受到了大家的特別期待,當時以為找到了攻克乙型肝炎頑癥的神藥,但近十年的觀察認清了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療的缺點:只能抑制病毒而無免疫調節作用,不能清除肝細胞內cccDNA模板,隨療程延長易出現YMDD變異而導致耐藥,停藥后易出現病毒學和生化學方面的反彈,治療療程不能完全確定[3-4]。是否可以聯合用藥來增加療效、減少副作用?因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尤其對HBV的特異性免疫耐受,致機體內的HBV不能被清除[3]。因此本文選擇拉米夫定聯合凍干母牛分枝桿菌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經臨床驗證,抗病毒藥物加免疫調節劑聯合治療CHB能發揮協同作用[5-6]。
目前基層醫院使用拉米夫定較普遍,因其有以下的優點:①是醫保農合范圍用藥;②費用相對低廉;③抗病毒效果明顯;④使用方便等。凍干母牛分枝桿菌是凍干治療用母牛分枝桿菌菌苗,是20世紀90年代WHO認可的免疫制劑,具有雙向免疫調節作用,可促進外周血T淋巴增值反應,使CD3與CD4值明顯升高,CD8值明顯降低,改善細胞免疫功能,已在臨床廣泛使用,療效肯定[7]。
本次統計結果顯示,治療組和對照組肝功能ALT復常率除在治療3個月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外,在6、9、12個月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治療組和對照組HBV DNA陰轉率雖然在治療3個月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組在治療6、9、12個月3個階段,HBV DNA轉陰率均優于對照組,3個階段呈遞增趨勢,無明顯病毒變異耐藥的表現。說明凍干母牛分枝桿菌的免疫調節作用能提高拉米夫定抗病毒的效果,延緩或降低病毒變異的發生。兩組患者治療中僅治療組有2例出現一過性低熱、頭痛,可以耐受,休息后可自然緩解,這與生物制劑凍干母牛分枝桿菌的副作用相符合。患者依從性良好,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HBeAg/抗HBe血清學轉換以及聯合治療的療程和遠期療效等需在以后的工作中觀察總結。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分會.肝病學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1,19(1):56-62.
[2]拉米夫定臨床應用專家指導小組.2003年拉米夫定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3,21(4):301-304.
[3]駱抗先.乙型肝炎基礎和臨床[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07.
[4]姚光粥,王寶恩,崔振宇,等.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長期療效[J].中華肝臟病雜志,1999,7(1):80-83.
[5]吳福全,俞洪林,黃紹坤.拉米夫定聯合胸腺肽αl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觀察[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2,10(3):218.
[6]杜以真,秦來英.干擾素和拉米夫定聯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臨床觀察[J].臨床肝臟病雜志,2001,17(2):121-122.
[7]文彬,楊桂林,胡毅文,等.干擾素聯合微卡治療慢性乙型肝炎[J].現代醫學衛生,2003,19(6):670-671.
關鍵詞:移動支付;商業模式;分析與探究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9-0413-01
一、移動支付的定義及其分類
移動支付與傳統的支付方式比較起來,在諸多方面都有著自己的優勢,但是目前正處于一個不斷發展和改進的階段,具體的內容也在不斷地豐富。這就導致對移動支付還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定義,現在大多數情況下大家都認為移動支付就是為了相互交易的雙方為了完成某筆業務或者交易,利用自己手中的移動通信設備以一定數額的現金從移動支付的服務商那里得到同等價值的數據,再用終端設備將這些數據傳輸給支付對象,從而最終完成清償任務的商業運行模式。從上面的解釋中我們可以看出,電子商務活動是實現移動支付的最基礎的部分,同時也預示著移動支付在未來必定會成為一種十分必要的支付手段。PDA、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成為了支付方購買服務或者商品的交易媒介,一般的通信網絡都能夠實現資金在交易雙方之間的轉移。那么在對移動支付進行分類時需要考慮到賬號設立的方式、金額的大小、具體的地理位置等來對移動支付的類型進行劃分。一般來說,主要包含了小額支付、大額支付、運營商代收費、空中交易、銀行卡綁定、寬帶服務、手機到手機等多種移動支付的類型。
二、中國移動支付業務中常見的商業模式
1.運營商作為主要負責人的模式
在這種運營模式下,移動運營商在選擇所需要的模式以及技術時都會先考慮到自身所具備的一些優勢,之后就是選擇有合作意向的銀行進行相互之間的合作。作為合作銀行,就需要搭建一個進行合作的商務平臺,進行交易的雙方就需要各自保護好自己的平臺。在這種模式下,一般都會提供三種賬戶的設置方式:虛擬銀行賬戶、手機賬戶、銀行賬戶。移動運營商作為運營的主體時,都會利用用戶的手機話費賬戶作為用戶的支付賬戶,所花費的金額就從用戶的話費賬戶中扣除。利用這種商業模式需要承擔一部分的金融機構的責任,特別是虛擬銀行賬戶這一部分,還沒有得到相關法律的支持。除此之外,這種模式下對于稅務的處理比較復雜,并且很容易使得交易產生風險。
2.金融機構作為主宰的運營模式
這種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利用通信設備與專線相互連接起來,并且將用戶的賬號和手機賬號相互綁定起來,那么用戶就能夠利用自己的銀行卡來完成支付。那么在這個過程中,移動運營商只是負責給用戶提供一個信息溝通的通道,并參與到整個的金額交易中去,主要是銀行負責給用戶提供一個交付的途徑。銀行要對這些用戶全權負責,在我國,招商銀行、工商銀行、廣發銀行等幾個大銀行壟斷了手機銀行業務。但是其中還是存在著明顯的缺點,那就是移動支付業務在不同的銀行之間是不能夠互通的,導致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并且每個銀行的業務不同,但是用戶只有一個手機,也就是說只能采用一個銀行的業務,對于用戶來說,這就造成了極大的不便,還會造成不公平競爭現象的發生。
3.第三方支付平臺主導的商業模式
在我國,廣州的金中華公司、北京的聯動優勢公司、泰康公司、掌上通公司等是目前主宰第三方支付平臺業務的主要幾個公司。詳細情況見下表:
從這個統計表格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大部分的商戶都是體現出了移動支付性,并且這種運營模式是對傳統的支付方式的一種很好的補充。這種運營模式將金融機構、用戶、移動運營商等很好的串聯起來了,使得整個業務變得高效起來,并且彌補了前面金融機構為主導的運營模式中不同銀行之間用戶不能共享的缺點,具備很好的規模效應。但是這種商業模式對于第三方的要求比較高,要擁有很好的技術條件、經濟水平以及相對應的研發能力。并且這種模式增加了第三方處理各種關系的壓力。
三、如何提高我國移動支付業務的效益
從上面對商業模式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來,目前而言,作為移動支付主角的移動運營商和金融機構在很多方面都需要進行改進和提高。
1.對于移動運營商來說
要積極的進行該項業務的價值宣傳工作,讓用戶自己認識到這項業務的便利,讓移動支付成為他們的習慣。之后就是要利用自己的技術、經濟水平來不斷彌補運營模式中存在的漏洞,不斷發展自己移動支付的手段,根據移動支付自身的特點,合理的開發一些增業務,從而能夠吸引用戶們的眼光。同時還需要加強與同類企業的合作,在一個公平競爭的大環境下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
2.對于金融機構來說
在注重業務發展速度的同時,還要處理好業務的安全問題,一個好的環境才能促進該項業務的發展,同時要加大在技術研究上的力度,在進行產品開發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影響因素,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時金融機構也要經常性的進行一些宣傳工作,共同創造一個移動支付的好環境,同時要避免出現卷款或者欺詐現象。
【關鍵詞】NFC-SWP 移動支付 訪問控制機制
中圖分類號:TN92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010(2013)-05-0018-05
1 概述
隨著3G時代無線通信網絡上下行數據速率的不斷提高及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各種手機終端應用不斷涌現。近場通信(NFC,Near Field Communiation)業務結合了近場通信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實現了移動支付、公交地鐵、身份認證、智能海報和數據交換等多種業務功能,是移動通信領域的一種新型業務。
2 技術介紹及方案設計
2.1 NFC技術
NFC由無線射頻識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及互聯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是一種近距離高頻無線通信技術,并具有安全、迅速、帶寬高、能耗低等特點。它通過單一芯片集成了非接觸式智能卡、非接觸式讀寫器和點對點的功能,工作于13.56MHz頻段,最大通信距離大約為10cm,傳輸速率可為106kb/s、212kb/s、424kb/s和848kb/s。NFC技術對應的國際標準規范為ISO 18092及ISO 21481,并兼容無線智能卡ISO 14443等標準,符合歐洲計算機協會的EMCA-340、352和356標準。
NFC終端有3種工作模式:
(1)主動模式:NFC終端作為一個非接觸式讀寫器,主動發出射頻場去識別和讀/寫別的NFC設備;
(2)被動模式:NFC終端模擬成一個非接觸式智能卡被讀/寫,在其他設備發出的射頻場中被動響應;
(3)雙向模式:NFC終端雙方都主動發出射頻場來建立點對點的通信[1]。
2.2 SWP協議
SWP(Single Wire Protocol,單線通信協議)是一種關于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的單線協議,能在一條單線上實現全雙工通信[2]。協議規定了UICC卡和NFC芯片之間的通信接口,物理層負責UICC卡和NFC芯片之間物理鏈路的激活、保持、解除工作。為了實現手機移動支付,手機SIM卡需要采用專門的SWP-SIM卡,SWP-SIM卡通過C6管腳與NFC芯片相連,以保證NFC芯片與SIM卡之間的通信,并在SIM卡的安全模塊中分出金融區域,用于銀行金融應用。
2.3 移動支付業務架構
基于NFC-SWP技術的移動支付業務一般架構如圖1所示,主要由手機終端、用戶卡、移動支付客戶端、POS機、多應用開放平臺和銀行組成。
各個組成模塊簡要描述如下:
(1)多應用開放平臺(TSM)由運營商搭建,并向合作伙伴開放可管理SIM卡應用的API,通過TSM可以實現對SIM卡上應用生命周期管理(如下載、個人化、鎖定、更新、刪除等)。
(2)移動支付客戶端是移動支付業務的入口,方便用戶使用,實現對NFC終端中SIM卡移動支付應用的管理。
(3)SWP-SIM卡集成了安全模塊,將SIM卡中安全模塊空間根據不同應用劃分成不同安全域,以保證各種應用之間的獨立和安全。
(4)NFC終端集成了NFC芯片和近距離通信天線,以完成與POS機之間的無線通信。
(5)銀行提供移動支付的業務平臺,并通過TSM下載相應的移動支付應用到SWP-SIM卡的安全域中。
(6)POS機主要受理NFC終端的業務請求,并與銀行業務平成移動支付業務交易。
2.4 終端硬件結構
基于安全模塊(芯片)的不同集成方式,NFC終端主要有三種解決方案:
(1)SWP方案也稱為機卡協作方案,此方案是將安全模塊集成到SIM卡中,并增加SIM卡與NFC芯片間的SWP接口。本文設計的移動支付方案屬于SWP方案;
(2)全終端方案,此方案將安全模塊集成到手機主板上,可以將NFC芯片和安全模塊封裝在一起形成單一芯片;
(3)MicroSD方案,此方案將安全模塊集成到SD卡中,NFC芯片與安全模塊通過SWP接口相連。
基于SWP方案的NFC終端主要由NFC控制器、SWP-SIM卡、安全模塊、應用處理器、基帶芯片和射頻天線等單元組成,其主要硬件結構如圖2所示:
硬件結構中的接口分別描述如下:
(1)NFC控制器與應用處理器之間的接口(IF1)主要用于終端的讀寫器、點對點模式中NFC控制器和應用處理器之間的數據交互;
(2)NFC控制器與SWP-SIM卡之間的接口(IF2)主要用于非接觸讀寫器通過NFC控制器與SWP-SIM卡安全模塊進行的非接觸通信;
(3)SWP-SIM卡與基帶芯片之間的接口(IF3)主要用于手機應用客戶端程序與SWP-SIM卡之間的數據交互。
2.5 終端軟件架構
基于SWP方案的NFC終端的軟件架構如圖3所示:
軟件架構中各主要組成模塊的描述如下:
(1)NFC應用
NFC應用(NFC Application)主要是指依據終端的NFC功能而創建的一些客戶端應用程序,實現對NFC終端的卡模擬、讀寫器、點對點工作模式相關業務功能的處理與展現(如電子錢包、智能海報等)。
(2)NFC API
NFC API根據不同的底層平臺(如Android、J2ME),向客戶端應用程序(NFC APP)提供訪問NFC協議棧的接口(如Android NFC API和J2ME JSR257);提供對讀寫器模式、點對點模式的功能調用,同時支持對NFC Forum(NFC論壇)定義的各種數據格式進行解析。
(3)NFC協議棧
NFC協議棧(NFC Stack)主要實現NFC讀寫器、點對點模式的相關協議的分析處理。其功能主要包括底層抽象(如硬件、操作系統)、傳輸控制和NFC核心功能等。
(4)SIM/SE訪問API
根據不同的底層平臺(如Android、J2ME),SIM/SE訪問API(SIM/Secure Element Access API)向客戶端應用程序提供訪問SWP-SIM卡的接口(如Android系統的Open Mobile API和J2ME下的JSR177),實現客戶端應用程序與SWP-SIM卡之間的APDU(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應用協議數據單元)交互。
(5)訪問控制模塊
訪問控制模塊(Access Control Enforcer)完成SWP-SIM卡的安全訪問控制,阻止對SWP-SIM卡中資源的非授權訪問和非法攻擊,以保證各種業務的安全進行。
3 安全
3.1 安全訪問控制整體架構
在手機終端的移動支付業務中,安全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部分,為了保證移動支付業務的安全、可靠運行,在軟件架構中加入了訪問控制模塊即安全訪問控制機制。安全訪問控制主要采取Global Platform(全局平臺)可信任框架的GPAC(Global Platform Access Control,全局平臺訪問控制)機制。GPAC由手機側訪問控制模塊與用戶卡中的規則文件構成,目的是實現對手機客戶端應用訪問用戶卡的權限進行控制和管理,以防止SIM/SE訪問API的非法使用給用戶卡帶來的危害。移動支付業務安全訪問控制整體架構如圖4所示:
3.2 訪問控制流程
手機客戶端應用訪問用戶卡過程中,終端訪問控制模塊需要根據訪問控制規則進行規則匹配,并根據規則匹配結果判斷是否允許客戶端的訪問,相應的流程如圖5所示[3]:
規則匹配流程描述如下:
(0)準備工作:在手機終端進行初始化過程,訪問控制模塊通過規則加載流程從安全域獲取規則文件,并將規則信息緩存到終端。
(1)APDU請求:終端應用通過SIM/SE訪問API打開與用戶卡內應用交互的通信通道。
(2)轉發APDU:SIM/SE訪問API將客戶端發送的APDU請求轉發給訪問控制模塊。
(3)獲取客戶端證書:訪問控制模塊獲取發起請求終端應用的簽名證書。
(4)獲取更新標志:訪問控制模塊從規則庫中獲取更新標志(Refresh TAG);用戶卡返回更新標志,并比對更新標志。根據比對結果,分別采取下邊兩種措施之一:
加載規則:按照“規則加載流程”重新從用戶卡中讀取規則,更新終端緩存;
規則匹配:訪問控制模塊基于終端應用簽名證書的HASH(哈希)值以及目標應用的AID匹配規則。
(5)回復規則匹配結果:將規則匹配的結果返回給傳輸層模塊,如果規則匹配結果是不允許訪問,則會向終端返回錯誤;如果訪問許可,則返回授權執行的響應。
(6)APDU訪問:如果允許客戶端訪問,則用戶卡訪問接口發送APDU給用戶卡[3]。
3.3 規則匹配原則
(1)規則沖突處理
由于訪問控制規則可能應用到單個應用也可能應用到多個應用,不同規則也可能被定義在安全模塊的不同地方(如ARA-M和ARA-C),所以訪問控制規則可能出現重疊或是沖突的情況;為此,必須定義一種方法來確定應該使用哪種規則。具體來說,規則沖突處理主要有如下兩種情況:
1)如果多條規則都可以匹配,需要定義優先級機制,并選擇優先級最高的規則進行匹配;
2)如果多條規則匹配且優先級相同,則需要定義規則聚合處理的機制。
(2)規則優先級處理
對于規則匹配過程中出現規則匹配沖突的情況下,規則的優先級不是基于規則讀取的順序進行,而需要依次按照如下三個基本原則進行優先級處理:
1)具體的規則優先級更高;
2)證書鏈中的下級證書優先級更高;
3)嚴格的規則優先級更高。
(3)規則的聚合
如果多條規則應用于同樣的安全域應用(SE App)并具有相同的優先級,那么對這些規則應做聚合處理,并且嚴格的規則比寬松的規則具有更高的優先級。如果兩條規則具有同等的嚴格數據,那么兩條規則的數據需要進行合并,并且兩條規則都需要應用。
4 結束語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NFC-SWP技術的移動支付方案,主要介紹了手機終端的硬件結構、軟件架構及相應的安全訪問控制機制。由于移動支付業務的特殊性及多樣性,為此,需要進一步研究移動支付在各個領域的不同需求,以滿足移動支付業務安全、便捷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ISO/IED18092-2004.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nd Protocol(NFCIP-1)[S]. 2004.
從跨平臺通信工具到娛樂終端,再到網絡購物和金融支付,越做越大的《微信》用其豐富而實用的功能詮釋了“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的定義。《微信》原本的通信功能可以看做是QQ的補充和完善,可游戲娛樂平臺的推出、網購功能的加入,以及支付和第三方開放平臺的推出,卻顯示出對其他領域極強的侵略性。支付寶移動開放平臺的,一方面是阿里巴巴在移動互聯時代對其支付體系的補充和完善,一方面則是阿里巴巴與騰訊圍繞移動支付開放平臺展開的直接碰撞。
七大類共60多個API接口加上支付、數據分析、會員管理與營銷四大功能,支付寶移動開放平臺的登場多少顯得有些強勢。O2O支付這一核心功能的重疊,讓《微信》和支付寶不得不正面對抗。于Web支付領域擁有絕對統治地位的支付寶,在移動支付領域卻更像是《微信》的挑戰者,即使其早就有計劃針對移動端推出開放式平臺計劃,但《微信》憑借社交工具的優勢,在移動領域顯得分外強勢。
移動支付絕對是移動互聯時代最大的金礦之一,除《微信》和支付寶之外,快錢、易寶支付和百度錢包等第三方移動支付平臺同樣明爭暗斗,只不過騰訊掌握著移動終端巨大數量的用戶群體,而阿里巴巴有著多年以來在Web端積累下的商家和消費者資源,移動支付開放平臺的霸主最有可能從兩者之間誕生而已。
O2O閉環的鑰匙
O2O模式是移動支付應用崛起的關鍵,而移動支付應用也是O2O能夠實現Online與Offline循環的重要一步。不少人看好支付寶移動開放平臺的理由在于其在Web時代同商戶之間的密切關系,但需要清楚認識的是,支付寶憑借淘寶和阿里巴巴渠道積累下來的大量商戶資源屬于更偏重制造或產品銷售的類型,而O2O普及乃至應用主流更偏重服務型商戶(如餐飲和KTV),在這一領域支付寶反而不如《微信》,畢竟后者在對服務型商戶的客戶關系維護上擁有極大優勢。支付寶移動開放平臺的當務之急恐怕是利用Web時代積累下數量巨大的用戶群體,打通Offline端商戶群體。
作為一個偏重支付功能的工具,支付寶或許在用戶數、數據庫乃至支付便利性上占有先發優勢,但《微信》畢竟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平臺化的產品,商戶對于微信移動支付平臺的需求無非是水到渠成的事兒,支付寶則需要重新說服Offline商家使用其作為交易結算手段,商戶開通便利性和用戶推廣投入等將成為支付寶移動開放平臺成敗的關鍵。
關鍵詞:移動支付;商業銀行
一、引言
任何企業開展市場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營銷環境下進行的,金融企業也不例外。因此掌握企業所處環境從而調整自身戰略是十分必要的。金融營銷的環境是影響商業銀行開展金融營銷的一個重要因素,它與營銷活動有著緊密的關系,直接或間接影響了營銷策略的制定以及執行。金融營銷環境既會給企業帶來機會,也會給企業帶來各種各樣的威脅。對于金融營銷環境的分析的意義在于讓企業能夠認清所面臨的內外形勢,并以此作為營銷活動的資源基礎和制定營銷策略的依據。金融市場營銷環境可以根據其定義和生態學原理分為外部環境和金融主體兩個部分。宏觀環境是指影響、制約金融主體的社會要素。包括經濟環境、技術環境、政治法律環境、社會人文環境等。而圍觀環境則是指直接影響金融機構營銷能力的各個參與者,包括金融機構自身、顧客、競爭者、替代品及互補品等。
二、宏觀環境分析
金融營銷的宏觀環境由經濟環境、技術環境、政治和法律環境、社會人文環境四大因素構成,
1、經濟環境
任何行業的景氣程度都與其所處的經濟環境密切相關,作為我國金融體系核心的商業也不例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整體呈高速增長態勢。2010年,中國名義GDP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雖然近期受到全球經濟低迷、投資增速下降以及內需不足的影響,我國經濟增長勢頭明顯放緩。但是,2013年中國仍保持了77%的GDP增速,所以就目前而言我國經濟增長雖有下行壓力,但是總體向好。
移動支付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受到國內整體經濟形勢的影響主要有:
貨幣需求大、傳統貨幣不能滿足需求;我國是世界上貨幣流通量最大的國家,目前市場上的貨幣流通量約為55萬億。不同于一些發達國家民眾習慣于使用信用卡或者支票的支付習慣,我國消費者在很多小額支付時仍習慣使用現金而非使用信用卡等非現金支付方式。使用現金不僅給消費者帶來諸如攜帶不便、安全性等問題,也給金融機構帶來了鈔票的印制、清算、安保、存放、回收、銷毀等諸多問題。而移動支付作為一種新型支付手段,可以推動我國貨幣無紙化的進程。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同時可以節省貨幣流通所產生的各種成本,提升貨幣流通速度,也便于我國家統計經濟數據。
2、技術環境
移動支付主要涉及移動互聯網技術、近場通訊技術(RFID和NFC)等電子技術。
(1)遠程支付所涉及的技術主要有:
移動互聯網技術和移動設備制造技術。目前三大移動運營商已經各自實現其2G信號的全覆蓋和城市3G信號的全覆蓋工作,并加速農村和偏遠地區的3G信號全覆蓋工作。目前國內的2G網絡業已能夠基本滿足現行模式下的遠程支付,伴隨著3G網絡乃至4G網絡的推廣和普及,移動支付將可以采用更加新穎、更加安全、更加快捷的技術。從而全面的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2)近場支付則主要涉及近場通訊技術(RFID和NFC)
目前NFC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在國內的應用標準也已經確定使用銀聯的1356MHz標準。從這個角度來看,技術因素并不是近場支付發展態勢較為緩慢的主要原因。
3、政治和法律環境
政治和法律環境指了法律、政府機構在一個確定的社會環境里影響和制約著各類組織及個人。
就目前來看,我國目前政局穩定,人民安居樂業,金融市場健康有序。與國際社會關系穩定,與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和商貿往來十分密切。金融政策方針較為合理。就以上來說移動支付的政治環境良好。
4、社會人文環境
近些年來,隨著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移動通訊設備價格的下降,移動通訊設備已經在我國大范圍的普及開來,工信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約1146億移動通信服務用戶。且隨著我國對教育投入的不斷加大,整體國民素質不斷提高,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占逐漸提高。
三、微觀環境分析
金融營銷微觀環境是由金融機構本身和能夠決定其營銷策略的消費者、競爭者、供應商、中介機構等因素構成。
1、金融客戶
根據艾瑞咨詢的《2012-2013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顯示,移動支付用戶的年齡集中于18-30歲的年輕群體,其中25-30歲的群體占比最高,為受訪者的327%,18-24歲的用戶占比為224%,位列第二。31-35歲的用戶群體排名第三。非移動用戶的年齡結構偏長。移動用戶的年齡段之所以呈現出這種分布,首先是因為18-35歲的年輕群體是我國對支付便捷性需求最強、且購買行為最為活躍的群體,因此占比較高。其次,年輕人群體對手機等移動設備的依賴程度較高,同時也愿意嘗試新鮮事物,對于移動支付這樣既能夠帶來便捷性體驗又能夠嘗試最新科技的新型支付方式接受程度較高。
在移動支付用戶的地域分布上,華東地區的用戶數量占全部移動用戶數量的382%,華北地區的比例為182%,我國的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華南地區,這些地區商業活動頻繁,這就為移動支付創造了更多的應用機會。其次,華東、華北地區的移動互聯網基礎設備較為完善,移動通訊的用戶規模較大,這都為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調查還顯示,618%的移動支付用戶擁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碩士及以上為97%,大學本科為521%。
綜上所述,可以將目前移動支付用戶的特點歸結如下:年齡結構偏年輕化、學歷層次較高。
2、競爭者
金融競爭者可以分為四個類型:欲望競爭者、類別競爭者、產品競爭者和品牌競爭者。在我國的移動支付市場上目前存在著眾多的競爭者,這其中包含了商業銀行、銀聯、第三方支付企業、移動運營商。在銀行業內各家商業銀行紛紛推出了各自的移動支付產品,與銀行的傳統產品相比,移動支付產品的同質化程度較低。這是由于目前國內移動支付還處于萌芽和成長階段,產業模式和標準尚未定型,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市場上各參與者都希望以各自獨有的產品來吸引客戶,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同時,由于成本的原因,移動支付的一些專用設備普及率還有待提高(如NFC手機和NFC商戶端),這也是商業銀行創新產品以作為過渡階段的替代品的原因。
雖然商業銀行推出的移動支付產品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著相類似的情況。所以客戶在選擇相關產品時也會考慮到品牌的因素。
綜上所述,對一家商業銀行而言,市場上其他的商業銀行既是產品競爭者也是品牌競爭者。
(2)欲望競爭者
欲望競爭者是為爭取各自客戶而滿足其不同消費欲望的企業。這一類型屬于不同行業的競爭,商業銀行主要是為了滿足客戶的資金需求,而作為其欲望競爭者的移動運營商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通訊、娛樂的通訊產業。我國的移動運營商作為較早接觸移動支付的企業,早在1999年就與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在廣東等省市進行了移動支付業務的試點工作。今年來,隨著高速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等的快速發展,移動運營商啟動了其各自的移動支付業務的開發和推廣。面對這種類型的競爭者,商業銀行應當更多采取合作不是對立的競爭策略。如:浦發銀行與中國移動合作開發手機支付業務,中國銀行與中國聯通合作開展移動支付業務等。
(3)類別競爭者
所謂類別競爭者,是指能夠生產替代品從而滿足消費者同一需求的兩個企業。從這個含義上來看,類型競爭者屬于兩個不同的行業。
按照這種分類方法,在移動支付市場上,第三方支付企業應屬于商業銀行的類別競爭者。就目前而言,移動支付中遠程支付的用戶認可度和使用頻率遠高于近場支付,而在遠程支付應用中,使用者主要是使用遠程支付來完成網絡購物和實體店即時支付、購買行為。商業銀行在該領域推出了“銀行卡快捷支付”、“手機銀行”等產品以滿足用戶的上述支付需求。而第三方支付企業也推出了功能相似的移動支付產品,例如:阿里巴巴集團的關聯公司――支付寶公司利用淘寶的海量用戶和較高的客戶黏性基礎推出了手機支付寶和余額寶等系列產品,最新推出的余額寶則更是包含了錢包功能,直接撇開了商業銀行,采取和天弘基金合作的模式為用戶設立余額寶錢包,用戶可以將資金以類似于活期存款的形式存放在余額寶錢包當中,同時享受高于目前一年期定期儲蓄的利率,在需要使用時可以直接從余額寶錢包中扣劃資金完成交易、轉賬等操作。
不論是商業銀行的“手機銀行”、“銀行卡快捷支付”還是阿里集團的“余額寶”在功能上都能夠滿足用戶的交易需求,而且“余額寶”作為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創新移動支付產品都相當程度上的撇開了商業銀行,自成體系。從這一點上來說,第三方支付企業作為商業銀行在移動支付市場上的類別競爭者是未來商業銀行開展移動支付業務、進軍移動支付市場的最大的阻礙和威脅。
四、總結
從對于移動支付的環境所進行的分析來看,我國商業銀行目前開展移動支付業務的整體環境良好,宏觀經濟增長穩定,法律法規政策有益于移動支付業務發展、移動支付的相關技術也較為成熟。而微觀因素方面,隨著普通民眾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和越來越多的80后、90后成為市場消費的主要力量,移動支付的市場將會越來越廣闊。但是這其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現階段很多人對于移動支付仍抱有懷疑態度,市場上眾多的競爭者也對商業銀行的移動支付業務造成了不小的沖擊,移動支付的安全性問題亟待解決等。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的不斷成熟,商業銀行移動支付業務營銷環境將會不斷的出現新的變化,這些都十分有持續研究的必要。(作者單位:安徽大學經濟學院)
引用文獻
[1]雷晴.基于銀行的移動支付情景規劃實證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1:1-60
[2]程丹.北京市銀行業移動支付業務需求分析[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07:1-35
關鍵詞:心流體驗 移動支付 用戶持續使用意愿 結構方程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An empirical study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users’ intention based on flow experience:A case study of Apple pay user
Zhou Mei(Business School,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8)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rt Device,the industry of mobile payment booming, Users are mobile payment experience which will affect the users’ continuance intention, and the flow experience theory is widely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ser experience theory. In this paper, we make 3 hypothesis factors which is perceptual synchronization, perceived control and concentration based on flow experience,and proposed an users’ continuance intention research model.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e collected the data, and use AMOS17.0 and SPSS20.0 software to analysis and calculate. Studies show that perceptual synchronization and perceived control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users’continuance intention,concentration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users’continuance intention.Based on the discussions we put forward some decision and reference for mobile payment service supplier.
Key words:flow experience mobile payments users’ continuance intention structural equation
根艾瑞網的《2016年第一季度第三方支付核心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62011.3 億元,同比增速202.6%,環比增速33.4%,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增長迅猛。移動支付市場上各類移動支付手段層出不窮,國內移動支付新進入者的逐步增多,各種移動支付也逐漸被用戶接受,但是要讓用戶持續使用是一個難題。用戶是移動支付的體驗者,這種體驗會增加用戶的持續使用意愿,用戶體驗逐漸受到重視,而心流體驗是用戶體驗理論的重要內容,已有的對移動支付用戶的意愿或行為進行的研究以支付寶等線上移動支付居多,對于以Apple Pay為代表的線下移動支付用戶的行為研究較少,且側重于研究用戶對技術的感知,對用戶使用過程中的體驗關注較少,因此,本文基于心流體驗理論探討移動支付用戶持續使用意愿的影響因素。本研究的理論意義在于豐富了心流體驗理論研究;實踐意義在于可以為Apple Pay及類似的移動支付運營商提供理論上的決策指導。
一、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Csikszentmihalyi將心流體驗[1](Flow Experience)定義為人們會專注于自己喜歡的活動或者事情,并且感到心情非常愉悅以致于忘記了時間。他最初將心流體驗概括為9個維度,在此基礎上后來的學者有不同的劃分。Koufaris[2]指出心流體驗由感知控制、愉悅性和專注度三個維度構成,Hausman[3]等指出心流體驗由挑戰、感知控制、愉悅性和專注四個維度構成。Zaman[4]等指出心流體驗可以用感知控制與愉悅性來衡量,在研究中這些維度被作為影響因素構建研究模型。如Shin[5]探討了感知同步性、涉入度和用戶的心流體驗對我賽網的重要作用。熊巍[6]等研究證明,感知有用性、互動性、娛樂性和涉入度對心流體驗有顯著正向影響。宋之杰[7]等研究證明,感知控制、愉悅性和專注度對消費者忠誠度有顯著性作用。陳潔[8]等研究證明,通過增強消費者的心流體驗影響重復購買意愿。Zhou&Lu[9]通過研究移動通訊軟件證實,心流體驗對用戶忠誠意愿有顯著影響。李儀凡[10]通過實驗證明,心流體驗影響游戲參與者的持續使用意愿。
以上的研究已經證實感知控制、愉悅性、專注度、涉入度等心流體驗的維度會影響用戶的意愿和行為。因此,本文經過前期小范圍預調研收集的數據對心流體驗各變量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之后,最終選擇感知同步性、感知控制和專注度三個維度衡量心流體驗。感知同步性是指企業能夠對用戶的反饋做出快速的回應,而用戶能看到這些回應。如果用戶在使用移動支付時能夠得到快速的回應,然后根據回應完成支付過程,用戶的感知同步性提高,會增加對移動支付服務的持續使用意愿;感知控制指用戶對環境和自己行為的控制水平的感覺。當用戶在持續使用中感知到自己有能力控制環境和自己的行為時,通常會無意識地繼續掌控環境,提高對持續使用這種服務的可控性,進而增加持續使用意愿;專注度指注意力集中、如果移動支付服務能夠使用戶在持續使用中保持注意力集中,產生心流體驗,這種體驗讓用戶感到滿意,用戶就會繼續使用該服務。
綜合以上分析,基于大量實證研究已經證實心流體驗中各變量與持續使用意愿的關系,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H1:感知同步性對移動支付用戶持續使用意愿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2:感知控制對移動支付用戶持續使用意愿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3:專注度對移動支付用戶持續使用意愿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參考以往研究[1,11-14],本文將感知同步性、感知控制、專注度作為心流體驗的體驗階段,將用戶持續使用意愿作為心流體驗的結果階段,從感知同步性、感知控制、專注度三個方面分析對持續使用意愿的影響。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圖1所示:
二、問卷設計與樣本統計
(一)問卷設計
正式調查之前先進行小范圍發放問卷,然后進行問卷前測分析,根據回收意見和問卷前測結果修改問卷,最終完成正式調查問卷。問卷總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調查對象的性別、年齡、學歷、最大交易金額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測量4個變量:感知同步性、感知控制、專注度和持續使用意愿。參考了Huang[15]、Koufaris[2]、Hong[16]等人所發展的量表,一共設計11個問題,所有問題采用Likert 5級量表測量,從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別給予1~5分。
(二)樣本統計
數據通過兩種方式收集,對使用過Apple Pay的朋友發放紙質問卷,線上在微博搜索Apple pay動態的用戶并邀請他們在問卷星上填寫問卷,歷時2個月,共收回有效問卷140份。在140個樣本中,男女所占比例較均衡,分別為55%和45%;年齡方面,21~25和26~30周歲的居多,分別占59.3%和25.7%;受教育程度方面,本科、碩士居多,分別為57.1%和23.6%;進行過的最大交易金額方面,100~300元居多,為39.3%,100元以下次之,為27.9%。
三、實證分析
(一)因子分析
首先運用SPSS20.0對數據進行分析。KMO檢驗的統計量為0.641,球形度檢驗Bartlett的近似卡方為216.982,伴隨概率為0.000,說明數據適合因子分析。同時Cronbach’s α系數為0.867,說明內部一致性信度很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因子,運用最大方差法進行正交旋轉,以特征根大于1,旋轉后的因子載荷值
大于0.5且不能出現跨因子負荷現象為標準,旋轉所得因子載荷矩陣如表1所示。因子分析共提取3個因子,累積解釋方差為76.683%,分別命名為感知同步性、感知控制和專注度;然后運用AMOS17.0對數據進行CFA分析。根據因子載荷值算出AVE值,如表1所示,所有AVE值在0.6(> 0.5)上下,說明模型有很好的效度。同時所有CR值均大于0.8,說明各潛變量有很好的信度。
(二)模型假設檢驗
其次,運用AMOS17.0進行SEM分析。模型的擬合優度指標如下:Chi-square=47.091,DF=38,p-Value=0.148,CMIN/DF=1.239,RMR=0.054,GFI=0.926,NFI=0.931,CFI=0.985,RMSEA=0.049,IFI=0.986,均達到了Bagozzi et al[17]提出的標準,說明模型與實證數據有比較高的擬合度。假設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感知同步性與持續使用意愿、感知控制與持續使用意愿之間的路徑系數在0.05置信水平上顯著,f明假設H1和H2得到支持,而專注度與持續使用意愿之間路徑系數不顯著,H3未能獲得支持,說明專注度對持續使用意愿不存在顯著的直接影響。
(三)結果與啟示
如表2和圖2所示,假設H1、H2成立。說明感知同步性、感知控制均對持續使用意愿有顯著影響。據此,移動支付運營商應注意增加用戶感知同步性與感知控制。如提高移動支付產品或服務的性能,對機器設備進行升級改造,讓用戶在使用時能夠得到快速的反饋,對支付環境能夠有很好的控制,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支付服務。
基于假設H3不成立,說明專注度對持續使用意愿的影響不顯著。原因可能是支付的速度較快,對支付的流程習以為常,使用戶不容易沉浸于短暫的支付過程中,以致于專注度不受影響。據此,移動運營商可以從支付的趣味性來吸引用戶沉浸其中,如指紋支付、刷臉支付等必須放置在正確的位置才能支付成功。
四、研究展望
雖然本文有一些研究發現,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本文只假設了感知同步性、感知控制、專注度3個內部影響因素。移動支付作為一種社會服務,外部因素也可能會影響用戶對移動支付的持續使用意愿,未來的研究可考慮增加外部影響因素;其次,本文的調查對象主要是使用Apple Pay的用戶,盡管Apple Pay是目前我國移動支付市場上基于NFC短距離通信技術中體驗環節較好的移動支付方式,但在使用本文研究結論解釋其他移動支付方式時還需謹慎,未來的研究有必要進一步擴大樣本對象范圍,增強樣本隨機性。
參考文獻:
[1] Csikszentmihalyi M.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M].San Francisco:Jossey- Bass,1975.
[2] Koufaris M. Apply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Flow Theory to Online Consumer Behavior[J]. Information Systems R esearch,2002,13(2):205- 223.
[3] Hausman A V, Siekpe J S. The effect of web interface features on consumer online purchase inten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R esearch,2009,62(1):5- 13.
[4] Zaman M, Anandarajan M, Dai Q. Experiencing flow with instant messaging and its facilitating role on creative behavior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0, 26(5):1009- 1018.
[5] Shin D H, K im W Y . Applying the T 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Flow T heory to Cyworld User Behavior: Implication of the Web2.0 User Acceptance[J].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Multimedia & Virtual R eality on Behavior & Society,2008, 11(3):378- 82.
[6] 熊巍,王舒盼,潘瓊.微信移動社交用戶心流體驗對用戶粘性的影響研究[J].新聞界, 2015(7):13- 18.
[7] 宋之杰,石曉林.團購網站消費者忠誠度研究――基于心流體驗和信息系統持續使用理論[J].科技與管理,2013,15(5):30- 34.
[8] 陳潔,叢芳,康楓.基于心流體驗視角的在線消費者購買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9,12(2):132- 140.
[9] Zhou T,Lu Y .Examining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user loyal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flow experience. Comput Hum Behav[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 27(2):883- 889.
[10]李儀凡.互聯網用戶體驗結構模型――以Flow理論挖掘網站功能、社會屬性作用機制[D].復旦大學,2009.
[11] Trevino L K, Webster J. Flow in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Mail and Voice Mail Evaluation and Impacts[J]. Communication R esearch,1992,19(19):539- 573.
[12] CsikszentmihalyiM. Flow:Thepsychologyofoptimalexperienc e[J]. Design Issues, 1990, 8(1):75- 77.
[13] Jawaid A. Ghani, Satish P. Deshpande. Task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perience of Optimal Flow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J].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terdisciplinary & Applied, 1994,128(128):381- 391.
[14]R鋒華,王陸莊.基于“心流體驗”視角的顧客網上購物行為研究[J].外國經濟與管理, 2005, 27(5):34- 39.
[15] Huang C Y, Chou C J, Lin P C. Involvement theory in constructing bloggers’ intention to purchase travel product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0, 31(4):513- 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