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護理專業就業前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男護生;職業生涯;相關因素;對策
The Related Factor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fluencing Male Nursing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LI Gui-ling.Nursing Schoo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Heilongjiang,16104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related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 male nursing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and analyzing their response,the male nursing students can increase the confidence of loving nursing profession.Methods Taking the questionnaire designed by ourselve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58 male nursing students concept of careers,role of adaptation and state of psychological analysis.Results The majority of male nursing students who chose the nursing profession are not their first choice,and the main motive of choosing the career is easy employment and income; they have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anxiety and believe that social prejudice and tradition Concep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male nursing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Conclusion Targeted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rofessional edu
cation,eliminate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s bringing by gender bias and called on the communit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male nurses and played the full advantages of male nurses in posts at the hospital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hospital.At the same time,made the school students of male nursing expand,and increase the employment rate.
【Key words】 Male nursing students;Career;Correlation factor;Countermeasures
隨著護理事業的發展,護理職業發生改變,男護士悄然興起,醫院對男護生的需求在增加,這說明男護生的就業是很樂觀的[1]。但在大學里,護理專業不容易招到男生,即使招到,將來成為男護士的也很少。因此,需要轉變傳統觀念,我們通過調查影響男護生職業生涯發展的相關因素并對男護生的就業前景進行分析,了解男護生的思想動態,針對性地加強思想教育,讓更多的男生加入護理專業的行列中來,為護理事業做出貢獻。
本院護理專業2007年招收了58名男護生,筆者分別針對其影響職業生涯發展的相關因素進行了調查,現報告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調查對象 護理學院,2007級58名在校男護生,年齡19~23歲,平均(20.65±0.41)歲,本專科學生。
1.2 調查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入校時的擇業觀念、對護理專業看法等。發放問卷58份,收回有效問卷 58份,有效回收率100%。將數據輸入計算機用SPSS10.0統計軟件整理分析,進行描述性統計。
2 結果
2.1 影響男護生職業生涯發展的相關主要因素調查 (見表1)。
2.2 調查結果 從擇業觀念調查上看,幾乎所有男生選擇護理專業并非他們對護理專業的熱愛,即使是第一志愿,大多數主要考慮的是就業優勢和收入。若讓他們重新選擇,46.6%的學生將不會再選擇;13.7%的學生選擇后悔,26.8%的學生畢業后不會從事此專業,改行或考其他專業的研究生。30.5%學生認為影響男護生職業生涯的發展的相關因素是社會偏見,34.2%學生認為是傳統觀念。
從男護生對護理專業看法的調查上看,44.8%應加強特色專科課程,62.1%應加強特色專科實習。38.9%男護生對專業不滿意,21.6%男生認為護理學的操作技術含量低。
3 討論
3.1 加強職業素質輔導,樹立信心 改變傳統觀念 自南丁格爾女士開創護理事業以來,護理工作帶有典型的女性色彩,以至于形成人們對護理工作的性別偏見,很少有男性主動選擇護士作為自己的職業[2]。
調查對象認為男護士的職業影響因素主要是傳統觀念和性別偏見等,學校及社會都應抓好男護生的入校教育,排除性別偏見,引導學生重新認識自己的優勢,以自己從事的職業為驕傲,可以舉辦專題講座、演講比賽、心理問題座談等形式加強專業思想教育,培養其愛崗敬業精神,正確引導男護生對護理職業的認識,為其提供精神動力。
3.2 調整課程設置,發揮男生的優勢 傳統護理教育的課程設置是以培養女性護生為特點,教師也以女性為主體。男護生在課程興趣、職業追求及護士形象上均有明顯不同。護理教育者應注意男護士的感受,適當調整課程設置,如手術室、精神病院等學習,明確男護士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及發揮在進行急救處理和搬運手術患者時的應變能力和承受壓力等方面的優勢[3],并讓他們了解現在很多的醫院以高薪招聘男護士,醫院的領導也非常重視和支持男護士,以鼓勵更多的男性加入到護理隊伍中來。
參 考 文 獻
[1] 霍健梅.我國男護士的現狀及其改善對策.護理學報,2006,5(13)22-24.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職業指導工作也越來越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
職業院校輔導員職業指導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輔導員工作職責所在
2006年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其中明確規定“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為學生提供高效優質的就業指導和信息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是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之一。《教育部關于充分發揮行業指導作用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都提出:著力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職業院校特色所在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已經成為社會共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就是適應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的需要,因此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等培養過程都是圍繞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來服務的,可以說職業院校的高就業率與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職業指導是密不可分的。
問卷調查數據解讀
1.被試基本情況
筆者對某醫藥衛生類職業院校的藥劑、醫學檢驗技術、醫學生物技術、醫學影像、衛生信息管理、口腔修復工藝、中藥和護理等八個專業的在校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說明了本研究的目的、要求和保密承諾,搜集方法全部采用實地調查,調查涉及在校學生入學意愿和就業預期等方面的情況,調查樣本占全體在校生人數的33.8%,共發放問卷688份,回收有效問卷683份,回收率99.3%。
2.學生家庭收入水平較低,父母從事職業差異明顯
統計結果顯示,接受調查的學生主要來自低收入家庭。相關題目選擇收入狀況在所在地屬于一般及以下選項合計661人,占96.8%,該題平均得分2.68分,其中城區學生均值2.76,郊區學生均值2.62,均低于平均水平。以城區和郊區分組對收入情況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郊區和城區學生家庭在收入狀況上有顯著差異(p=0.013<0.05),郊區學生家庭收入狀況相對更低,這與實際情況相一致。
經交叉表分析顯示學生的父母主要從事以下職業: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自由職業者和農民,且城區郊區學生父母職業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0<0.05)。郊區學生的父母親職業更多為自由職業者和農民,城區學生的父母親職業更多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3.學生入學自主意愿低
統計結果顯示,國家助學金資助政策對學生選擇上職業院校選項的平均得分為2.61,政策對郊區學生的影響(均值2.56)低于城區學生(均值2.68),影響并沒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家庭收入和助學金均不是影響適齡受教育人口選擇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的主要影響因素。經過對相關題目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存在顯著的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77*),說明低收入家庭更忽視國家助學金資助政策對選擇職業教育的影響。
入學前學生對所就讀學校的了解程度較低,相關題目得分均值2.66,且城區與郊區學生選擇存在顯著性差異,郊區學生相對更了解學校情況。
學生就讀職業院校前三個主要原因是“父母的意見”36.5%、“考不上好高中(大學)”20.6%、“好就業”16.4%,三者合計占樣本總數的73.5%,僅有14.3%的學生選擇“自己的理想”選項。在選擇專業時,學生考慮的最主要因素是“家長的意見”41.9%,“好就業”22.8%,甚至有9.1%的學生是“隨便選的”專業。統計結果表明職業院校的受教育對象在面臨升學選擇時更多地受到家庭或他人影響,自主意愿較低。
4.學生就業預期較低
經統計,關于職業院校學生身份是否會在未來工作被歧視的相關題目平均得分為2.61,選擇“非常符合”“比較符合”和“不確定”選項比例合計達79.1%,說明學生對上職業院校有較強的自卑感,認為在未來工作中會被歧視。經專業交叉表分析,檢驗和口腔修復工藝專業學生對在未來工作會被歧視的自信心稍好,兩個專業選擇“比較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兩個選項比例合計分別為28.7%、25.4%,其余專業均未超過25%。
經統計,就業前景相關題目平均得分2.37,選擇“非常不符合”“比較不符合”和“不確定”選項比例合計達90%,同時經過相關題目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存在顯著的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184**),說明學生的自卑感較強影響了學生的就業預期,學生對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看淡。護理專業學生無一人選擇該題“非常符合”選項,而醫學生物專業學生選擇“非常符合”和“比較符合”選項合計比例高達30.4%,是就業前景最看好的專業,其他專業這兩項合計比例均低于11%,最低的影像專業僅有5.7%。
各專業在職業院校學生會被歧視上的看法無顯著差異(p=0.611>0.05),但在就業前景預期上卻有著顯著差異(p=0.000<0.05),統計結果顯示,醫學生物專業更看好就業前景,與其他專業在就業前景預期上存在較大差異,與之前的研究結果一致。
統計結果還顯示學生對未來的就業途徑關注度偏低,20.4%的學生不了解所學專業的主要就業途徑。
職業院校輔導員職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
如前所述,學生入學時自主意識比較低,但“好就業”是他們選擇職業院校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進入職業院校的學生大都是中低收入家庭,學生家庭期待通過職業教育改變學生個人和家庭的命運,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就顯得更為重要,但實踐表明,目前職業院校輔導員開展職業指導工作尚存在諸多問題和障礙。
1.職業指導主要靠學校,沒有形成家校合力
如前所述,郊區學生家長多為自由職業者和農民,他們在學生的就業指導上不能提供更多的幫助。在實踐中,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認為職業指導是學校的任務,與家庭無關。甚至有家長會錯誤地給學生灌輸“家里有人能給你找工作”的錯誤思想,阻礙輔導員開展正面的職業指導。
2.輔導員隊伍專業性不強
不可否認,職業院校的輔導員隊伍相對年輕,受社會經歷、人生閱歷和職業指導經驗等限制,隊伍專業性不強。同時大多數院校尚不具備選拔出經過系統學習和嚴格訓練專業人才的條件,專業知識和技能素養的缺失,使輔導員在開展職業指導工作的時候,大都依靠自學和就業指導部門給予的案例。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開展職業指導科學研究的主動意識還比較淡漠,或者因為專業水平的限制,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指導的科學研究工作,不利于促進工作水平的提高。
3.職業指導的內容不能滿足學生的訴求
有學者(艾楚君,2012)通過調查發現,現有的就業指導內容與學生的訴求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矛盾。本文調查中也發現,學生存在的就業自卑感已經影響到了他們的就業預期,而輔導員受專業能力限制,無法綜合運用社會學、教育學、管理學和心理學等知識,無法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主要依靠講授職業基本知識的方式來影響學生的就業認識、就業動機和擇業態度等,效果不明顯。
建議及對策
1.構建立體化職業指導體系
首先要構建家校合作的職業指導網絡。職業院校首先要在家長中開展職業指導,輔導員聯合家長的力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職業道路指導。
其次要在學校內部構建跨學科、跨部門的職業指導網絡。職業指導工作的性質和任務決定了不能僅僅依靠輔導員的力量來進行。香港城市大學的就業指導部門就是由學生工作輔導員、心理學專家以及曾在不同行業人力資源部門工作過的專業人士組成,在國外不少大學里都設有擇業指導專業,有的甚至建立了碩士點和博士點。
2.加強輔導員隊伍的繼續教育及培訓
輔導員是學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其工作涉及學生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是進行職業指導的最佳人選。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學校應加強輔導員隊伍在職業指導方面的繼續教育及培訓,不僅要培訓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計算機等學科知識,還要培養職業指導課程教學能力與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服務的能力,提高面向全體學生展開個性化職業指導與咨詢服務的能力。鼓勵輔導員參加職業指導方面的培訓與學習,如國家職業指導師、全球職業規劃師等資格考試及相關培訓。
一、引言
有研究顯示,美國工人的教育程度每增加一年,其年平均收入就會相對就地增加5%-10%。圖1是美國不同教育程度的工人收入中位數的對比圖。從中可以看到,美國工人的收入與其接受教育的程度成正比例關系,從高中肆業到研究生水平,工人的教育程度越高收入也就越高。本文重點討論的是職業培訓證書這一層次的教育。
二、職業培訓證書定位
在美國,職業教育從中學就開始,許多中學開設了各種與職業直接或間接相關的課程。但中學層次的職業教育相對簡單,多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強調對職業的介紹,缺少與職業有關的技能訓練。所以,本文研究的是美國學生在高中畢業后參加的職業教育。
美國高中后的職業教育主要在社區學院開展,學生的入學要求很低,凡是持有高中畢業證或同等學歷的學生都能夠申請進行學習。學生在進行了職業教育后,有更大的就業優勢。高中畢業的學生參加職業教育,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有利于就業和提高個人收入。已經參加工作的人員,進行職業教育,則能夠提升自身的各種職業技能,有助于提高收入或轉換職業。
美國職業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具備某一行業的職業知識技能。美國社區學院的職業教育有學歷和非學歷兩個層次。學歷層次的職業教育的學生,首先要學習與職業相關的課程,同時還要學量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等等方面的基礎文化知識,以取得副學士學位(Associate Degree)為學習目標。非學歷層次的職業教育僅要求學生學習與職業相關的課程,以取得職業培訓證書(Certificate)為目標。職業教育比學歷教育要求低,比如在加州公立社區學院,取得副學士學位至少要60學分,而有職業教育的一些專業最低只要達到12課程學分就能取得相對應的職業培訓證書。
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在學校里學習自己選定專業的一系列相關課程,然后參加學校舉行的課程考試,通過了這些考試就取得相應的學分。學生只是在課堂上進行聽講或在實驗室里練習,然后進行考試,一般不要求學生到工作場所中進行實習或相類似的經歷。當學生學完規定的課程,總的學分達到了規定的最低要求后,就可以向學校申請頒發職業培訓證書。學生通過在學校的學習,能夠掌握一定的職業知識技能。這些職業培訓證書相當于一種學習證明,證明該學生在學校里學習并通過了相關的課程的考試。這就能夠幫助學生就業,并能更好地適應特定職位的要求。
從圖1中可以看到,與高中畢業后直接參加工作的工人相比,取得職業培訓證書的工人年平均收入高出5744美元,約為19.6%。參加這類學習的學生以剛高中畢業的學生為主,但已經參加工作的學生的比例也越來越大。
三、職業培訓證書分類
在美國,教育屬于地方事務,由各州政府根據自身的情況而進行管理。在高等教育領域,大多數州實行的是學分制,只要學生在學校學完相關的課程,拿到足夠的學分,就可以申請畢業,職業教育也一樣。一般地,職業教育的課程,包括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像會計專業的職業培訓證書,就包括數學等基礎課程和與會計有關的專業課程。
通常,各類職業教育對學生的學習期限沒有要求,學習方式也靈活多變。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可以選擇全日制或兼職學習。一些要求低的職業培訓證書,全日制學生能夠在一年內取得。另一方面,一些兼職的學生在開始職業教育三、五年后才取得職業培訓證書也是常事。由于很多學生是屬于兼職的類型,所以普遍的學習時間會相對更長一些。
對于職業培訓證書的分類,美國各個州的統計標準并不一致。但都是以全日制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兼職的學生,則以累積的學習時間)為分類標準。根據美國教育部的統計,職業培訓證書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相當于全日制學生在校學習一年時間內就能取得的,稱為初級證書。
第二類相當于全日制學生在校學習一年以上,二年以下就能取得的,稱為中級證書。
第三類相當于全日制學生在校學年以上四年以下才能取得的,稱為高級證書。
在同一專業領域里面,根據不同的學習時間的長短,也有三類不同的證書。比如健康護理專業,有初級證書,有中級證書,也有高級證書。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而選擇適合自己的類型。根據美國2012年6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每年頒發的職業培訓證書中,初級證書的占很大比例,約為54%,但近年來有下降的趨勢,高級證書一直的比例保持不變,約占5%,中級證書近年來有所增長,約占42%。
四、職業培訓證書所涉及到的專業領域
社會上各行各業都有自身的特點,并有其特定的價值。職業培訓證書為了滿足學生就業的需要,也分為不同的學習專業領域。開設什么專業的職業教育要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根據學校所在地區的就業需求而定。學生在選擇專業時,未來的就業前景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根據統計,美國取得職業培訓證書人數最多的十個專業分別是:健康護理、商業管理、計算機信息服務、美容,機械自動化、建筑、制冷、電子、運輸物流、焊接,約占所有職業培訓證書總數的63%,其中人數最多的專業是健康護理,占總數15%以上。
職業教育比副學士學位教育低一個層次,但一些專業的證書所能帶來的收益很高,甚至比取得副學士甚至學士學位的工人的收入都要高很多。像計算機信息服務行業,工作與所學的專業對口的男性平均年收入為72498美元,比54%取得學士學位的男性和72%取得副學士學位的男性都高。這樣的職業培訓證書,沒有副學士學位那么多的課程要求,能減少學生的負擔,又能夠提高未來的工作收入。當然,這里有個不能忽略的前提是,取得證書后在專業對口的職位上工作,回報才顯著。
五、頒發職業培訓證書的機構
學生只有在有資格的學校或機構接受職業教育,才能取得證書。這些學校或機構在辦學前必須通過地區認證機構的認證,通過認證后其所頒發的證書就得到全美國的承認。根據學校或機構不同的辦學性質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有公立的學校或機構。公立學校的辦學經費受到地方政府財政上的支持,具有公益性,對本地區的學生收費比較低。其中,公立學校又以兩年制社區學院為主。在社區學院進行職業教育,入學要求不高,而且有經濟困難的學生還能申請助學金或貸款。
第二類是私立營利性的學校或機構,這些學校相當于商業機構,以營利為目的。他們專門開設當前社會上比較受歡迎的專業,迎合學生,特別是一些低收入群體的需要,入學要求比較低。
第三類是私立非營利性學校或機構。這一類學校獨立經營,不受公共財政支持,一般有獨特的教育理念,對學生的入學要求高,管理也比較嚴格。不以營利為目的,限制入學人數,所以這類學校的規模一般不大。
私立營利性機構,這些年通過鋪天蓋地的廣告和大師營銷人員面對面的推銷,得到飛快的發展,學生越來越多,頒發的職業培訓證書也逐年增長,目前占據了所有證書45%比例。歷史上,公立社區學院是職業培訓證書頒發的主體,但這幾年由于受到私立營利性學校的沖擊,頒發數量有所下降,但還是占大多數,約為51%。私立非營利性學校的比例一直在5%左右,變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