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冶金裝備發展趨勢范文

冶金裝備發展趨勢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冶金裝備發展趨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冶金裝備發展趨勢

第1篇:冶金裝備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 冶金礦山;井下有軌運輸

中圖分類號TE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88-0043-02

0引言

隨著我國黑色冶金礦山發展,地下開采成為礦山趨勢,井下有軌運輸成為制約礦山生產能力的主要瓶頸,井下有軌運輸研究成為礦山建設的重要內容?,F有礦山井下有軌運輸“小、慢、亂”不適應礦山發展的需求,“大、快、無”成為其發展方向。

1 黑色冶金礦山現狀及發展分析

我國冶金礦山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從建國初期到本世紀初期,冶金礦山主要以露天開采為主,呈現大露天、小地下的格局。地下開采的礦石只占總產量的一小部分,地下開采的礦山規模偏小。據統計,截至2009年底我國正在生產的井下開采黑色冶金礦山共35座,礦山產量在100萬t以下共有22座,100萬~200萬t共有9座,200萬t以上的共有5座,產量最大的礦山為云南大紅山鐵礦,年產量為600萬t。

作為井下開采的重要環節,井下中段運輸規模急劇增加。井下有軌運輸作為一項傳統的運輸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運力大、成本低、設備相對簡單、可靠性強的特點,在新的礦山建設中被廣泛采用。我國黑色冶金礦山井下有軌運輸現狀是一個什么水平,是否能夠滿足礦山發展的需求以及今后將如何發展亟待去研究。

2黑色冶金礦山井下有軌運輸現狀

截至2009年底,經統計我國重點黑色礦山井下有軌運輸現狀為:

2.1主要運輸裝備

信集閉系統:簡單半自動閉塞為主,部分實現微機連鎖。

3井下有軌運輸發展趨勢

隨著超大型地下礦山的建設,對井下有軌運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井下運輸量的增加,過去井下那種簡單甚至有些簡陋的有軌運輸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礦山發展的需要。我們以隸屬于河北鋼鐵集團礦業有限公司司家營田興鐵礦為例,看看今天的地下礦山對有軌運輸帶來了一個什么樣的要求。

礦山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灤縣境內,地處灤河平原,礦區范圍內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其開采方式選擇了地下充填采礦方式,礦山規模為2000萬t/a。井下一個運輸中段年運輸量大于等于2000萬t,這樣一個運輸能力是什么一個水平呢?我們可以和地面準軌鐵路做一個比較,我們以工業企業標準規矩鐵路為樣本。依據《工業企業標準軌距鐵路設計規范》(BGJ 12-87)對地面工業企業鐵路等級的劃分如下:

田興鐵礦井下有軌運輸規模,完全達到了工業企業標準軌距鐵路的IA級運輸量。

工業企業標準軌距鐵路的IA級線路整體技術、裝備是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呢?首先軌距采用1435mm,鋼軌50kg/m級,枕木采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枕,道岔選用9號以上道岔,機車采用我國鐵路運輸主力型貨運機車東風4D型內燃機車或韶山12型電力機車,車輛采用載重為60t帶有兩個轉向架四軸車,計算行車速度為70km/h,線路信集閉系統采用微機連鎖。

以現有井下有軌運輸的裝備和管理來說,根本無法完成上述運輸任務。地下開采具有空間狹小、系統復雜、建設投資巨大、施工困難的特點,地面準軌鐵路是無法搬至井下運行的,這給我們的井下有軌運輸提出了新的課題。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借鑒。一地面鐵路發展,二是國外的有關礦山。

地面鐵路的發展告訴我們,提高鐵路運輸能力的辦法主要有:提高線路技術條件,提高機車牽引能力,提高車輛的軸重水平,提高運行調度管理水平。

現階段我國鐵路運輸鋼軌已經實現了重軌化,國內主要運輸線路的鋼軌普遍采用50kg/m鋼軌,個別重載鐵路軌重達到了70kg/m。軌枕采用鋼筋混凝土預應力軌枕。機車采用大馬力,高軸重、高速度的新型機車。車輛采用大載重,高強度的車輛。調度系統向智能化發展。

現階段國外可供我們參考的礦山為瑞典的基律那礦山。基律納鐵礦775運輸水平有軌運輸情況:軌距891mm,軌重50kg/m,道岔采用9號道岔,線路坡度2‰~2.5‰,最小平曲線半徑:空車運行線50m,重車運行線63m。2003年,775運輸水平運輸實際運輸量1800,運輸方式采用遙控梭式礦石列車5列,機車采用65t架線式無人駕駛電機車,礦車采用16m3底卸式礦車。

綜上所述,今后井下有軌運輸發展趨勢:

1)大機車、大礦車、重軌

我國現在生產的電機車最大粘著重量為40t,礦車最大為10m3底側卸式礦車,這樣的裝備水平,難以滿足象田興鐵礦這樣超大礦山的運輸需求,開發黏著重量更大的電機車,開發裝載能力更強的礦車,提高機車及礦車的構造速度,提高整個線路的技術條件,選用重軌、提高道碴厚度,采用鋼筋混凝土軌枕,采用高等級扣件,采用更高號數的道岔等。

2)行車調度智能化、機車運行無人化

地下有軌運輸的特點是運輸距離短、運輸方向固定,卸礦點固定、一段時間內裝礦點也固定,這樣地下有軌運輸就類似固定距離的點對點的運輸。采用無人化得運輸方式,可以減小設備尺寸,適當放寬各種限制,有利于減少井巷開拓量,減少礦山建設投資。同時減少員工勞動強度,改善員工勞動條件。提高運輸系統的作業效率。

4結論

正是本著這一思路,在田興鐵礦的建設中,井下運輸系統采用了65t井下無人駕駛電機車牽引20m3底側卸式礦車,軌道采用50型鋼軌,系統控制采用井下無人調度系統。該系統獲得了國內知名專家的好評。

參考文獻

[1]王運編.現代采礦手冊.冶金工業出版社.

[2]王運編.中國采礦設備手冊.科學出版社.

第2篇:冶金裝備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冶金材料;轉型;發展

Discu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tallurgical Material Industry

LIU Song

(Gangcheng Group Liangshan Ruihai Industrial CO.,LTD,Liangshan 615032 CHN)

Abstract: The metallurgical materials industry at present were analyzed,and the existing predicaments of the industry were pointed out. Meanwhil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re analyzed in detail.

Keywords : metallurgical material; transformation

中圖分類號:TF04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一、縱觀全球宏觀經濟,雖在金融危機后見底反彈,但仍然面臨較多的不利因素,復蘇緩慢,持續低迷。世界各經濟結構都進入調整期,都在尋求和調整自己的發展模式,總的來說,世界經濟處于不確定和不樂觀的形勢下。鋼鐵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首當其沖受到沖擊。由于全球固定資產投資下降或增長停滯抑制鋼材需求,鋼鐵行業將繼續面臨產能過剩和供大于求的局面,經營狀況還可能繼續惡化。因此,鋼鐵企業必然要進行調整,低成本和高質量是必然趨勢,勢必給與鋼鐵行業密切關聯的冶金材料行業的生存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作為與鋼鐵企業配套的冶金材料企業,近年來的發展也受到了諸多限制。首先,普通冶金材料產品技術含量不高,沒有準入限制,激烈的市場競爭始終存在,而且愈發白熱化;其次,隨著鋼鐵企業低成本戰略的深化,冶金材料市場容量和市場空間受到了打壓;三是金融政策、勞動力緊張、原料價格上升等導致生產成本快速增漲。這些因素對冶金材料的市場應用和產業發展具有較大影響。總之,傳統的經營業態正面臨困境,唯有不斷的創新、優化和轉型升級,才能推動企業持續發展。

二、 冶金材料產業的轉型與發展的方向

冶金材料行業的發展與鋼鐵行業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緊緊跟隨鋼鐵行業的發展趨勢是公司冶金材料產業生存和發展的主要方向。為了盡快將傳統的冶金材料產業帶出困境,加快冶金材料產業的轉型與發展,現提出以下幾個觀點:

首先,加快結構轉型。隨著鋼鐵企業的調整和優化,如若不對自身產品結構進行及時調整,產品不進行升級上檔,將面臨出局的危險。因此要加速對冶煉前沿技術的研究,判斷和瞄準市場發展方向,開發冶煉用冶金新材料,夯實生存的基礎;要向高端產品轉型,著力研究現行國民經濟所需的依靠大批量進口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做市場的空白點和絕對的壟斷;同時,要加快向非鋼行業的延伸,如軍工及新興技術產業所需新材料的研究。

其次,加大科研投入??v觀整個冶金材料產業,基本是處于產業價值鏈的下游,依靠“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模式,獲得的是最低的增值。要實現跨越,就要找準定位和突破口,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整體科技水平,組建專業的、專門的研究機構、平臺和研發隊伍,在新材料基礎研究、新技術推廣應用、標準研究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突破,實現從機會到能力的轉型,做行業的領導者和標準、規則的制定者。

產品的技術研發與創新,必須以市場為切入點,關注市場和顧客需要,注重產品開發的時效性,即以最低的投入和最短時間內開發出市場和顧客需要并滿意的產品。就目前實際情況看,可以在以下幾分面取得突破:(1)開發新產品:結合現有技術實力和現有裝備及市場需求,努力研發新產品,擴大產品種類,以此為契機開拓更新更大市場,增加銷售收入;(2)加強替代新產品的開發:即在現有輔料品種的基礎上,提高生產工藝和技術,使生產更節能,更具有時效性,以滿足新需要的產品;(3)改進新產品:即通過改進設備裝備和工藝,提高現有產品的性能、質量、增加規格型號,進一步鞏固現有市場。

第三,加快戰略轉移??v觀國內冶金材料行業,一方面是低端冶金材料企業之間充斥著激烈的、惡性的競爭,另一方面,河南、山東等地冶金保護材料企業每年向日本、韓國、俄羅斯、東南亞等地出口大量中高端冶金原輔材料及定型耐火材料,而更多的冶金材料企業則長期的過度依賴于單一的鋼鐵企業,使得市場容量和自我調節能力均受到限制,無法面對市場波動和市場的不確定性。因此,加快冶金材料行業的戰略轉移則顯得尤為重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下,在產品結構積極轉型升級的同時,要勇敢嘗試,將市場的觸角向擁有良好基礎條件、信息平臺和完整的產業鏈的各主要經濟區中心甚至國外延伸。只有擴大市場范圍,才能降低市場風險,才能提高生存能力。

第四,改變生產方式。傳統冶金材料屬高耗能、高污染和高資源消耗產業,粗放式的發展往往是規模上去了,邊際效益卻下來。因此,要實現產品和市場的轉型優化,必須集中淘汰落后產能,實現清潔生產,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循環發展模式,向精細化方向發展。

第五,專業化隊伍建設。要實現產業的轉型與發展,就要堅定不移的推進人才隊伍建設,要以提高專業水平、提升職業素質、提升職業技能為核心,放寬高素質人才引進政策,加大緊缺人才培養力度,大幅度提升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構建人才服務體系,完善特殊津貼及分配制度,改善基層專業技術人才工作、生活條件,拓展職業發展空間,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

第六,整合優勢資源,提高產業的集中度。資源過于分散,不僅整體缺乏競爭力,而且行業內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要對資源進行整合。一方面要開闊視野,順勢而行。另一方面要善于集成,對內部資源進行統籌平衡和統一協調,對不創造效益或貢獻不大的環節或個體要進行拆分、兼并、重組,將分散的資源集成和集中起來,突出重點,突出產業,避免重復低效率投資,同時現實信息、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促進企業產品結構升級,提高競爭能力。三要適度借力,量力而行。借用外部資源,學習借鑒,有效地彌補自身的不足,縮小戰略目標與資源條件的差距。

第七,節能降耗。無論是設備創新還是工藝創新,都需要節約原材料和能源。這不僅因為原料和能源費用在產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降低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有利于增加盈利,提高產品競爭力,而且也是因為目前的設備狀況和工藝水平使原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低、浪費較大。因此要把節能降耗放在重要的位置。正確引導員工重視節約、挖掘潛力,搞好綜合利用,如把散落的原料收集起來回收利用,提倡辦公室自然通風,白天關閉電燈等等,使節約出來的每一克原料,每一度電都能用于生產,都能為企業創造效益。

結語:綜上所述,在當前低迷的經濟環境和惡劣的市場條件下,冶金材料產業要實現平衡發展,必須要找準突破口,加強技術開發和創新,不斷提高裝備和產品質量,突破地域和市場的局限,加快轉型步伐,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著力于優、精、專,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第3篇:冶金裝備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SMMC;冶礦產品;市場競爭;環境分析

中圖分類號:F40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05-000-01

隨著我國工業經濟的不斷發展,鋼鐵、有色產業產量嚴重過剩,國內節能減排等的強烈要求,國內關閉以及暫緩一些新上項目,導致市場競爭的激烈。本文主要從市場競爭環境角度對冶礦產品市場競爭環境進行了分析,旨在為公司下一步發展提供支持。

一、SMMC情況介紹

SMMC成立于2005年進入中國有色礦業集團,2008年由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并上市。現已成為我國有色及鋼鐵冶金、礦山等重型機械設備大型制造骨干企業。

冶礦產品主要有:混合機、球磨機、回轉窯、轉底爐、豎爐、顎式破碎機、重板給料機、燒結機、破碎機等產品,及各種非標設備。

二、供應商競爭分析

1.冶礦設備專業設計研究院競爭分析。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一般機械制造廠商只完成單機產品的設計與制造。設備使用的工藝流程設計由專業設計院來做,單機產品的工藝性能要求也由專業設計院提出。甚至單機產品的設計也可能來自于專業設計研究院完成,制造廠商僅僅依據圖紙完成產品的加工制造任務。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設計院不單單進行工藝、圖紙的設計,逐步轉型為項目總包。專業設計研究院作為生產制造企業的上游供應商(產品設計或工藝參數供應商)必然與生產制造企業存在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2.傳統供應商競爭分析。供應商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提供成品備件或產品,另一種是完成半成品備件的生產加工任務。后一種供應商對于生產制造企業來說可選擇的范圍大。除個別生產加工大型關鍵部件的單位,對于生產制造企業這種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低。而對于第一種供應商,由于可能是某一關鍵產品或分系統的生產商,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品牌信譽及技術能力,則可能是行業內眾多競爭者的共同供應商。第一類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強,對行業內的企業有較大影響。

三、冶礦設備市場空間分析

1.磨破設備。磨破設備可用于礦山、冶煉、建材、公路等行業。中國每年磨破的各種物料約18億噸,其中鐵礦石約2.4億噸,有色金屬礦石超過1億噸,非金屬礦物2.3億噸,水泥4億噸,建材用石灰石4.7億噸。小型磨破設備的壽命僅為三至五年,每年國內更換的磨破設備至少為需求總量的20%,市場空間極大。磨破設備的市場競爭除大規格高端產品外,屬于自由競爭狀態。

2.混合機、燒結機等冶金專用設備。燒結設備是鋼鐵冶煉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燒結工序耗能占噸鋼能耗10%左右。大型燒結設備的使用有利于鋼鐵企業降低能耗和廢氣排放。與燒結相配套的大型混合機需求也會保持一定的增長。鑒于當前投資促經濟的邊際效應作用,與鋼鐵行業息息相關的產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未來鋼鐵行業的需求狀況并沒有太多的想象空間。近年來,國家對產能過剩的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且制定了相關的政策來化解行業中潛在的問題。

四、冶礦設備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冶金礦山設備的總體發展趨勢均是向大型化發展。燒結機面積由130~180O上升至300~500O;混合機尺寸最大達到直徑5.1米,長度達到24米;磨機主流規格向直徑4.5米~6米,乃至更大規格發展。

隨著規格的增大對產品設計制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節約能耗,提高效率高效,國外大型冶金礦山設備普遍采用全靜壓軸承、新型陶瓷耐磨等新型材料、部件,在結構上以料代材等措施。設備大型化與新技術的應用提高了行業進入門檻。

五、冶礦設備行業主要競爭對手

1.美卓天津生產廠。美卓公司總部在芬蘭,是全球領先的工程技術公司,美卓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建筑、能源、礦巖加工、制漿造紙行業提供設備和解決方案。在中國擁有3000多名員工。2013年在美卓的凈銷售額方面中國排在第二名(6.13億歐元)。

2002美卓買下廠房并進行了第一次擴建;2009年再次擴建。此擴建項目將使工廠的生產能力提高一倍。擴建后的工廠將能夠生產新型顎式破碎機和圓錐破碎機。目前能生產的產品包括中小型的諾德伯格C系列顎式破碎機和諾德伯格GP系列圓錐式破碎機,未來還將生產更大型的破碎機、篩分設備和給料機。

2.中信重工。中信重工的前身是洛陽礦山機器廠,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興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該公司主要生產公司主要產品有:采掘機械、選煤機械、破碎與粉磨機械、水泥機械、冶金軋鋼機械、大功率減速器、大型鑄鍛件等。

2008年為中國黃金集團烏努格吐山項目研制生產Φ6.2×9.5米溢流型球磨機;2009年又成功制造出世界最大的12.2×10.9m半自磨機和7.9×13.6溢流型球磨機。標志該公司的礦山設備設計制造技術進入國際一流行列。

3.北方重工。北方重工是在沈陽重型機械公司和沈陽礦山機械公司合并重組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擁有2個國家級技術中心,3個設計院,14個專業產品研究所。主要為冶金、礦山、煤炭、電力、建材、港口等行業提供破碎粉磨、礦物洗選、燒結球團、金屬壓延和精整、剪切隧道掘進、散料輸送和裝卸、煤礦綜采、工程機械、傳動機械等重大技術裝備及大型鑄鍛件的研發、設計、制造和服務。擁有200余項專利和專有技術。

該公司目前在磨煤、水泥磨、球磨機等項目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燒結機制造方面該公司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其未來將重點發展冶金成套設備、大型綜采成套設備、水泥成套設備、隧道施工成套設備、煤粉制備系統成套設備等10項成套設備。

第4篇:冶金裝備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 關中——天水經濟區; 陜鼓集團; 品牌

中圖分類號: F4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2)07-0005-01

關中——天水經濟區包括陜西省的西安市、銅川市、寶雞市、咸陽市、渭南市、楊凌區、商洛(部分區縣)和甘肅省的天水市所轄行政區域,面積有7.98萬平方公里,至2007年末總人口為2842萬人,直接輻射的區域包括陜西省陜南的漢中市、安康市,陜北的延安市、榆林市,甘肅省的平涼、慶陽和隴南地區。經濟區位于亞歐大陸橋中心,是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戰略要地,也是我國西部地區經濟基礎較好、自然條件優越、人文歷史積淀深厚、發展潛力較大的地區。在改革開放三十年里,特別是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實施以來,經濟區發展取得顯著成就,步入快速發展階段,未來的發展目標是成為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

一、關中——天水經濟區裝備制造業發展

裝備制造業是國家的支柱產業,也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的傳統優勢,經濟區經過歷史早期建設的項目和國家三線調整時期的建設項目具有良好的基礎,根據當前國際經濟的特點,承接產業的轉移也是一個重要的機遇,經濟區的戰略位置也決定了經濟區的裝備制造業優勢,經濟區內分布著眾多的裝備制造企業,以西安、咸陽、寶雞、天水為集中布局區域,經濟區的建立將加強重點產業集群建設,強化經濟區整體實力和競爭能力,全面提升重大裝備制造水平。

關中——天水經濟區的產業集群集聚程度較高,以下是經濟區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情況:

西安市:高新區集成電路、通訊設備、光電子、通訊設備,空壓機集群;閻良區國家航空高科技產業基地;航天科技基地;徐家灣航空產業,東郊工程機械、西郊輸變電設備、東郊兵器裝備;臨潼區風機動力設備;寶雞市:機床設備、石油設備、電子電器設備、壓縮機設備產業;咸陽市的電子元器件、混凝土攪拌機;漢中市:精密數控機床工具制造業;渭南市:印刷機械設備產業;天水市:機械設備產業。陜鼓動力集團一直以來都在動力系統領域具有全國影響力,在一些領域參與國際競爭,并在國際市場具有品牌影響力,近年來,陜鼓品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促進了關-天經濟區產業集群品牌的形成。

二、陜鼓集團介紹

陜鼓集團位于關中——天水經濟區內的西安臨潼區,是一家老牌風機制造企業,陜鼓動力在2004年和2005年成為“中國名牌”企業,自2002年起,陜鼓動力穩居國內同行業領先位置;2006年,“陜鼓”商標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在“2009中國品牌500強”評選中,陜鼓品牌價值達185.77億元。作為國內透平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陜鼓動力的主導產品軸流壓縮機,空分壓縮機和流程工業能量回收裝置的細分市場占有率分別高達90%,65%,80%,主要應用在冶金,石化等行業的氣體壓縮傳動,空氣分離以及尾氣能量回收發電等領域。而之所以能做到如此的規模,陜鼓動力有著自身的特殊之處。其總經理陳黨民認為,對于市場的認知能力是陜鼓動力的核心競爭力,他認為:“任何好的產品和服務,都會有個邊界和飽和,只有基于對市場的認識和產業發展趨勢的認識,適應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的、不斷創新的商業模式,才是企業基業長青的基礎?!闭怯捎谶@一理念,陜鼓動力能夠正確判斷市場的走向和客戶需求;憑借較強的產業鏈整合能力與控制能力在狹窄的行業格局里創造出一個有著獨特精神面貌的裝備制造企業。

三、陜鼓影響力

陜鼓在某些裝備制造方面已經開始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陜鼓目前為冶金、石油、空分、化工、環保和國防等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提供透平機械系統問題解決方案及系統服務、集成和服務等內容。其傳統產品有軸流壓縮機、工業流程能量回收發電設備、離心壓縮機、離心鼓風機、大型通風機、汽輪機等。其中,軸流壓縮機和工業流程能量回收發電設備均屬高效節能環保產品,在國內市場上主要競爭對手是國際同行。由西北大學和陜鼓集團專家聯合完成的“陜鼓品牌管理體系”全面構建了科學化的品牌管理體系,該體系對于關中天水經濟區產業集群品牌促進具有理論上的指導意義和實踐上的可借鑒價值。

四、陜鼓品牌管理體系建設

(一)創新。科技創新對企業來說,發揮著三種不同的效應:催化效應,擴散效應,以及增強效應??萍伎墒蛊髽I產生新的核心業務,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科技成果可在企業內部實現技術擴散,增加創新收益;科技也可增強企業在相關產品市場上的競爭地位。這三種效應共同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也組成了品牌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內容。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具體來說,陜鼓堅持走一條“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例如,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保持緊密的技術交流和和合作,不斷進行科技攻關;加強企業內部的科研隊伍,培養良好的創新環境,鼓勵員工創新;針對市場開發需求,堅持正確的戰略思路,開辟出一條綠色動力系統解決方案專家的差異化競爭道路。

(二)品牌與文化融合。企業文化是企業品牌的基礎。品牌讓文化插上騰飛的翅膀,文化讓品牌揚起遠航的風帆。企業在公眾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是一個由以產品服務為主的“硬件”和以企業文化為主的“軟件”所組成的復合體。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于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將發揮巨大的作用。獨具特色的優秀企業文化能產生巨大的品牌效應。

(三)管理能力和隊伍素質提升。這是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手段,中國企業品牌競爭力的提升,決定了企業在核心技術,核心產品,資金以及生產規模等被動型核心資源方面需要有一個綜合平衡的發展,這是毋庸置疑的,陜鼓進行科學決策、科學管理品牌資源,形成核心競爭力。最后,通過品牌建設陜鼓創造了一個鮮明品牌形象展示給外界,這種整體形象創造了一個良好口碑,如下表:

陜鼓品牌管理體系建設,作為國內裝備制造業品牌建設的典范,從深層次上解決了我國制造業品牌體系建設瓶頸問題,不僅防止品牌缺文化現象,同時也解決了品牌與文化融會問題。陜鼓品牌管理體系建設不僅具有理論意義,更具有現實意義。在陜鼓企業持續發展過程中,陜鼓品牌管理體系無疑在全國裝備制造業中具有領先意義,更是極大地豐富了國內學界對品牌理論創新理論內容,是國內領先的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的產學研先進成果。

參考文獻:

[1] 吳映國.品牌建設的6個關鍵[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7,04.

第5篇:冶金裝備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自動化儀表;綜述;現狀;智能化;網絡化

1.國內外儀器儀表行業發展現狀

1.1行業技術發展現狀

當前國際流程工業儀器儀表的技術發展如通過智能化和現場總線網絡技術,使產品故障可以得到迅速判斷,實施前瞻性維護。同時新原理、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使現場儀表顯著提高了對復雜工況條件和環境的適應性,耐高溫、高壓、高壓差、強沖刷、強輻射、多相流、非接觸檢測、無損檢測等產品的出現解決了絕大部分用戶的現場檢測“難題”。高量程比、模塊化結構、紅外技術、無線通訊、自校正、自適應、自診斷等技術的發展應用使得現場儀表操作應用便捷,勞動強度降低、備品備件減少。自控系統在IT技術的推動下,逐步向功能模塊化、規模大型化、網絡開放化的方向發展,系統軟件呈現出接口標準化、應用便捷化、產業專業化的發展趨勢。目前大型工程的聯合裝置往往使用一套控制系統,其規模達到數萬點,開放的網絡和軟件標準化接口實現全廠異構系統的互聯,使測量控制系統與企業經營管理系統緊密結合,形成從工藝流程的底層到工業企業上層的管控一體化,極大地提高了裝備對大型復雜工程的綜合適用性,并與SOLUTION、MIN等自控工程項目的經營、管理和技術發展趨勢相適應。

1.2我國行業市場發展情況

工業自動化儀表的發展,不但取決于產品技術水平,而且涉及工程應用技術。近年來,不少測控設備生產企業以及火電、石化、冶金等應用部門的科技型企業和工程公司在應用軟件和優化軟件開發及系統集成技術等方面有了相當進展。通過承擔國外系統的工程應用,掌握了一批大型工程和裝置的自控應用技術。但隨著現場總線、SOLUTION、MIV、EPC等技術和工程總成方式的發展,進一步加大了我國自控系統及現場儀表進入大型工程的困難,我國重大工程核心技術之一的自控技術及其主干裝備被國外控制甚至壟斷的風險正在上升。

2.發展趨勢與對策

2.1自動化儀表的發展方向

信息技術的進步推動了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的向前發展,工業自動化儀表重點發展基于現場總線技術的主控系統裝置及智能化儀表、特種和專用自動化儀表;全面擴大服務領域,推進儀器儀表系統的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完成自動化儀表從模擬技術向數字技術的轉變。

(1)智能化。從工業自動化儀表的發展趨勢看,智能化是其核心部分,所謂智能化表現在其具有多種新功能。在工控方面,過去控制的算法,只能由調節器或DCS來完成,如今一臺智能化的變送器或者執行器,只要植入PID模塊,就可以與有關的現場儀表在一起,在現場實現自主調節;從而實現控制的徹底分散,從而減輕了DCS主機的負擔,使調節更加及時,并提高了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2)高精度化。由于工業生產對成品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國家的政策和法令對節能減排也有具體的要求和規定,因此提高測量儀表與控制系統的精度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例如變送器的精度,普遍從百分之零點七五提高到百分之零點零四。

(3)總線化。過程控制系統自動化中的現場設備通常稱為現場儀表?,F場總線技術的廣泛應用,使組建集中和分布式測試系統變得更為容易。然而集中測控越來越不能滿足復雜、遠程及范圍較大的測控任務的需求,必須組建一個可供各現場儀表數據共享的網絡,現場總線控制系統(FCS)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它是一種用于各種現場智能化儀表與中央控制之間的一種開放、全數字化、雙向、多站的通信系統。目前現場總線已成為全球自動化技術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它為過程測控儀表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并為實現進一步的高精度、高穩定、高可靠、高適應、低消耗等方面提供了巨大動力和發展空間。

(4)網絡化?,F場總線技術采用計算機數字化通信技術,使自動控制系統與現場設備加入工廠信息網絡,成為企業信息網絡底層,可使智能儀表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隨著工業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以網絡結構體系為主要特征的新型自動化儀表,即IP智能現場儀表代表了新一代控制網絡發展的必然趨勢,基于嵌入式Internet的控制網絡體系結構。

(5)開放性?,F在的測控儀器越來越多采用以Windows/CE、Linux、VxWorks等嵌入式操作系統為系統軟件核心和高性能微處理器為硬件系統核心的嵌入式系統技術,未來的儀器儀表和計算機的聯系也將會日趨緊密,Agilent公司表示儀器儀表設備上應當具備計算機的所有接口,如USB接口、打印機接口、局域網網絡接口等,測量的數據也應通過USB接口存儲在可移動存儲設備中,使用這樣的儀器儀表設備和操作一臺簡易電腦簡直是如出一轍。齊備的接口可連接多種現場測控儀表或執行器設備,在過程控制系統主機的支持下,通過網絡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測控系統,實現了多種智能化現場測控設備的開放式互連系統。

2.2對今后發展的建議

(1)建立產業風險投資機制,鼓勵對產業的風險投資。降低企業稅賦,尤其是增值稅,使企業能夠積累較多的資金用于科技創新和擴大再生產。允許企業提取上年銷售總額10%用于科技開發,計入當年成本,并能夠滾動使用。

(2)抓住市場導向,拓寬領域。在優先發展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重大技術裝備急需的儀器儀表的同時,緊緊圍繞市場需求,拓寬其服務領域,培養新市場,增強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

(3)在產業技術政策方面,支持關鍵共性技術的開發;鼓勵產品出口,尤其鼓勵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出口,與之相應制定鼓勵出口的有關政策;明確制定有利于民族工業發展的采購政策。

(4)積極推進新一代基于現場總線技術的智能儀表的開發和產業化,積極發展特種工況要求的執行器與調節器等系列產品的研發,重視冶金、石化、建材、紡織、造紙、食品等行業所需的各種專用儀表的開發和生產。

(5)大力培養人才,吸引和使用人才要制定相關的政策給予保證,扶植和發展一批生產基地和重點企業,支持一批當前國內需求較大、在經濟建設和科研工作中具有示范作用的建設項目作為發展的依托工程。

(6)體制創新,優化結構。大力推進儀器儀表行業的戰略性結構調整,加快改革,優化結構。全面貫徹國際標準質量體系認證,建立行業的質量體系,加強可靠性技術研究,提高產品內在質量水平。

(7)我國軍工領域的研發和生產具有很強的實力,制訂政策,鼓勵民;同時鼓勵民用企業接受軍工任務,相互滲透,促進發展。

3.結束語

自動化儀表和控制系統作為整個裝備的神經中樞、運行中心和安全屏障,已經成為重大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裝備工業的振興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產儀器儀表產品在可靠性和工程應用能力等方面與國外產品尚有一定差距,產品精密度、數字化、智能化、集成化、自動化程度較低,一般常規品種居多,高檔智能型產品較少,前沿技術和標準化技術的研究還很不足。基于此,對于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的研究具有比較重要的現實意義。 [科]

第6篇:冶金裝備發展趨勢范文

經過數年的生產發展和自主創新,目前公司已成為國內EMS設備行業產品品種最齊全、技術最先進、銷售總額最大的企業,并逐步實現了產品的進口替代,近三年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0%。公司是湖南省首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軟件企業、湖南省冶金電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司現擁有1項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另有10項利利申請已在受理中。公司致力于電磁冶金整體解決方案,其中公司研制的“方坯連鑄電磁攪拌裝置”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湖南省高新技術產品”;“板坯連鑄用高推力電磁攪拌輥成套裝置”經中國金屬學會鑒定,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

核心技術鑄就中科品牌

中科電氣在良好的股份制機制和合作氛圍下,經過多年的積累,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技術體系,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并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了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產品,引領了整個行業的技術趨勢。

公司率先于2005年研制成功內置式獨立供水扁線繞EMS成套系統;2006年研制成功結晶器內置空芯銅管EMS成套設備;2007年又研制成功高磁場板坯連鑄二冷區電磁攪拌輥,打破了國外產品統治國內板坯連鑄EMS設備市場的局面,技術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品替代進口填補了國內空白。

公開信息顯示,現階段中科電氣在業務上以連鑄領域的電磁冶金設備(EMS)以及起重磁力設備生產為主,兩者規模合計約占公司總業務規模的95%,磁力除鐵設備及磁選設備約占業務規模的5%。未來公司將積極進入連鑄領域以外的其他應用領域,如鋼鐵冶煉、爐外精煉、鋼水檢測等,以及有色金屬電磁冶金應用和國家急需國產化的其他關鍵工業磁力應用設備等領域。隨著公司持續的技術創新,連鑄EMS產品業務毛利率仍有望保持較高水平,預計未來三年的毛利率仍可維持在50%左右。

國際國內市場同開拓保障發展空間

2005年以來,市場板坯連鑄機二冷區電磁攪拌輥成套系統需求增長迅速,年平均增長率超過100%。2009年市場上對方/圓坯連鑄EMS成套系統的需求進入穩定成長期。根據國家《鋼鐵產業調整與振興計劃》對提高建筑工程用鋼標準的最新規定,預計方/圓坯連鑄機EMS配置率有望大幅提高,方/圓坯連鑄機EMS的需求將重新進入一輪高速增長期。

未來三年國產連鑄EMS將進一步替代進口,國外品牌EMS將因其昂貴的價格而徹底退出國內市場。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預計未來幾年,中科電氣仍能保持5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其中末端電磁攪拌成套設備將超過70%的市場占有率,二冷段板坯電磁攪拌成套設備將超過90%的市場占有率,而且隨著新產品的推出,近幾年來市場占有率仍會處于上升趨勢之中。

第7篇:冶金裝備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方坯連鑄機;裝備;工藝技術

連續鑄鋼是指把高溫鋼水連續不斷地澆鑄成具有一定斷面形狀和一定規格尺寸鑄坯的生產工藝過程,它與傳統的“模鑄-開坯”工藝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優點:降耗、節省工序、縮短流程、提高金屬收得率、生產過程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高、鋼種增多、產品質量高等等,其中方坯連鑄機的發展對加速連鑄技術替代傳統“模鑄-開坯”技術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1.方坯連鑄機工藝條件和主要性能參數

連鑄機的參數是選擇機型及機械設備設計的主要依據,是決定設備性能和規格的基本因素。

三煉鋼廠現有冶煉條件如下:

轉爐座數: 4座;

轉爐公稱容量:100t;

轉爐平均出鋼量: 115 t;

平均冶煉周期: 36~40 min;

LF鋼包爐座數: 2座;

LF鋼包爐處理周期: 36~40 min;

方坯連鑄機主要工藝參數見表1。

表1 方坯連鑄機主要工藝參數

項目 參數或數值

機型 全弧型,連續矯直

連鑄機臺數 1臺,8流

連鑄機流間距 1350 mm

設計年產量 135 萬t

方坯規格 鑄坯斷面尺寸:165×165mm;定尺長度: 6.0~12m

澆注鋼種 碳素結構鋼,優質碳素結構鋼,低合金結構鋼,彈簧鋼

結晶器銅管長度 900mm

鑄機半徑 9m

冶金長度 25m

設計拉速范圍 0.6~2.8 m/min

2.方坯連鑄機工藝流程

100t轉爐冶煉的鋼水,經精煉處理后,由鋼水接受跨的起重機吊運到連鑄機回轉臺上,經中間罐、結晶器、電動非正弦震動、二次氣霧冷卻、五輥連續矯直機、火焰切割機、移坯車送到冷床進行冷卻。

3.方坯連鑄機裝備、工藝特點及采用的新技術

為了提高連鑄機的裝備水平,提高連鑄板坯質量,提高拉速、生產率、金屬收得率,降低生產成本,最大限度地發揮連鑄機的節能特點,對連鑄設備、連鑄機關鍵技術及配套使用的優化、可靠性、維修性、可操作性、使用壽命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邯鋼三煉鋼廠的方坯連鑄機采用了國內成熟、可靠、適用、先進的技術和裝備,其工藝技術和裝備由中冶連鑄全面負責,部分關鍵部件從國外引進。

3.1 鋼水罐回轉臺系統

蝶式鋼水罐回轉臺,每臂承載能力200t,兩臂可獨立升降,同步電動旋轉,事故液壓旋轉;配備鋼水罐加蓋裝置;每臂上均安裝有一套稱量裝置用于鋼水罐稱量。

3.2 中間罐系統

中間罐容量為26~30 t,工作液面深度不低于800mm,采用梯形中間罐,增加鋼水在中間罐內的停留時間,便于夾雜物的上浮,同時防止鋼包下渣污染。通過中間罐稱重設施,監控中間罐鋼水重量,穩定中間罐液面,中間罐升降裝置便于采用內裝式浸入式水口及水口區的操作。

當鋼水從中論是普通的塞棒式水口還是滑動式水口都不能消除由鋼水的二次氧化、飛濺間罐注入結晶器時,無和熱量的散失等原因對鑄坯質量的影響。國內外的實踐證明,塞棒和浸入式水口結合使用,效果顯著。采用塞棒和浸入式水口快速更換機構組合技術控制鋼流,避免澆鑄過程中因浸入式水口堵塞或折斷而造成的澆鑄中斷以及塞棒異常時溢鋼事故的發生,這樣,有利于實現多爐連澆和提高鑄機作業率。中間罐車采用全懸掛式,行走機構采用交流變頻電機傳動,為了便于中間罐水口的對中,設計了快、慢兩種速度。電纜及液壓管線裝配在拖鏈上,拖鏈支承在平臺的梁架上。

3.3 連鑄機機型

連鑄機的機型直接影響連鑄坯的產量、質量、投資和效益。最早應用于工業生產的是立式連鑄機,為了獲得更高質量的鑄坯,進一步提高連鑄機的拉坯速度,連鑄專家們相繼開發出多種形式的連鑄機,歷經幾十年的不斷發展,至今已形成完整的機型型譜。傳統連鑄機主要有立式、立彎式、弧形式和水平連鑄機等等。三煉鋼的方坯連鑄機采用的是全弧形,連續彎曲連續矯直連鑄機。全弧形有利于結晶器內夾雜物和氣泡的上浮,改善內弧皮下氣泡及非金屬夾雜物的富集,同時增加鑄坯凝固末端的鋼水靜壓力,有利于鋼水的補縮,改善鑄坯的內部質量。連續彎曲連續矯直技術,最大限度地降低鑄坯總變形率,對改善鑄坯質量,減少鑄坯內裂效果顯著。

3.4 結晶器

3.4.1 采用弧形管式結晶器。結晶器的銅板長度為900 mm,材質磷脫氧銅。外殼筒體和足輥間安裝有外置式電磁攪拌設備,提高鑄坯表面質量和內部質量[1]。

3.4.2 采用結晶器液面檢測及塞棒自動控制技術,實現控制鋼流量,恒定拉速澆鑄操作,保證鑄機生產的熱態穩定性,提高鑄坯質量與生產效率。

3.4.3 采用高效拋物線專用結晶器,滿足不同合金鋼鑄坯的收縮特性,提高冷卻效率高,降低拉坯阻力。

3.5 鑄坯導向系統

3.5.1 導向段位于噴淋集管組與拉矯機之間,其主要作用是引導引錠桿進入結晶器并在澆鑄時支承鑄坯。

導向段主要由導向輥、支座、立輥、壓輥及側導板等組成。整個導向段上共設有4個導輥,最高處的導向輥可調節,以保證導向輥與引錠桿外弧相接觸,使引錠桿順利進入結晶器。

3.5.2 冷卻系統:二次冷卻為氣霧冷卻,冷卻均勻實現鑄坯弱冷制度。密排噴嘴布置,減小鑄坯回溫。二冷自動配水,提高鑄坯的冷卻均勻性,提高生產可靠性,改善鑄坯質量。

3.6 自動化控制系統

連鑄機自動化控制系統具有引錠桿、鑄坯及設備運轉的在線跟蹤、檢測、采集數據、控制等功能,實現全過程自動化控制,優化工藝參數,提高鑄坯無缺陷率。

結束語:

河北鋼鐵集團邯鋼三煉鋼廠R9米八機八流方坯連鑄機建成后,順利投入生產,經過一段時間的生產,產量逐步提高并達到穩定。實踐證明,其裝備安全可靠,符合我國連鑄技術裝備的發展趨勢;其工藝流程合理順暢、先進適用,達到了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生產優質方坯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蔡開科.連續鑄鋼[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236-237.

[2]蔡開科, 程士富.連續鑄鋼原理與工藝[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7.

[3]楊拉道.常規板坯連鑄技術[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7.

第8篇:冶金裝備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海洋石油;鉆井技術;發展趨勢

我國是人口大國,對于資源的需求量自然也非常之大。隨著我國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海洋資源鉆井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基礎上,國內的石油鉆井裝備也已經走出國門,加入到國際石油市場的競爭當中。為了提高我國在國際石油市場當中的綜合競爭能力,對現有的海洋石油鉆井設備情況進行改善與提高,是我國海洋石油鉆井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我國海洋石油鉆井設備現狀

1.建造技術日趨成熟

海洋石油鉆井是立足海上的基礎。目前我國已經具備成熟的海洋石油鉆井設備技術,擁有國內外船體、平臺的建造經驗,已經成為FPSO的制造、設計以及應用的大國,在這一領域中,我國的技術水平已經進入世界先進水平之列。

2.配套設備性能穩定

海洋石油鉆井的配套設備的制造設計技術與陸上鉆進設備幾乎相似,但對其可靠性、自動化、配置等方面都要比陸上鉆井設備要求的更嚴格。國內已經具備成熟的鉆井泵、井控設備和電驅動鉆機等方面技術,可以滿足7000米內的開發生產海洋石油鉆井的需求。

3.深海油氣裝備研制進入新階段

我國海洋油氣資源開發主要以200米水深的近海域為主,目前還不具備500米深水的作業能力。隨著我國海洋石油開發技術的不斷進步,對深海油氣的開發已經成為目前我國海洋石油工業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潛水區域中的能源是有限的,無法滿足能源快速增長的需求,所以需要逐漸向深水區域發展,另外,隨著我國鉆井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深水鉆井已經可以在惡劣的條件下進行作業。

二、我國海洋石油鉆井設備的不足之處

雖然我國海洋石油鉆井設備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海洋石油鉆井設備起步還是相對較晚的,總體來看還有很多不足之處,經過分析與總結,將不足之處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重要設備國產化程度較低。雖然我國在油氣工程裝備中已經實現了國產化,但是國內制造商普遍停留在對結構物制造上,配套技術落后,關鍵設備技術仍然掌握在國外制造商的手中,嚴重制約了我國海洋油氣規模的發展。我國海洋石油鉆井平臺國產率僅有20%,質量和性能與國外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自配套產品范圍小,重要設備完全依靠進口,目前我國依靠的進口設備包括:大型吊機、主推進系統、電控系統、水下防噴器、升降系統的齒條和齒輪、軸系等等。(2)鉆進平臺數量不足。我國目前擁有的石油公司在海洋石油鉆井裝備中明顯數量不夠,并且作業能力無法滿足海洋油氣勘探的需求。

三、我國海洋石油鉆井設備的發展

1.提高自行設計能力

爭取在我國海域中實現海洋石油滾動勘探的開發,并在對外合作中將升級改造或需要建造平臺方面由我國自行設計完成,或少部分與國外共同合作完成建造??梢圆捎谜堖M來走出去的合作方式,即請經驗豐富資深的專家參與設計,或由國內設計人員走出去參與合作設計;在建造方面必須堅持在有條件的造船基地進行,例如國內的大連、上海等地區,建立優質的平臺建造基地;針對國內目前無法提供的器材、高強度的焊接鋼材和型鋼,可使用進口配套設備;在建造新的鉆井平臺時,要站在高的起點,利用當代的新設計、新工藝、新技術。

2.不斷增大自升式平臺載荷

自升式平臺又被稱為樁腳式鉆井平臺,是目前被國內外廣泛應用的鉆井平臺。其發展特點和趨勢是:采用高強度鋼提高平臺自重與平臺工作水深、平臺載荷以及平臺排水量間的比率;增大甲板載荷,甲板空間與作業安全可靠性,采用懸臂式鉆井設備以及發電設備;全天侯的工作能力和較長自持能力。

3.開發商首選FPSO新型技術

目前海上油田開發越來越多的使用浮式儲油卸油裝置,此裝置主要向深水、極區和大型化發展。浮式儲油卸油裝置在甲板中密布了多種管路和設備,同時與井口平臺管線相連接,并設置了特殊的火炬塔、希泊系統等十分復雜的設備,其價格與同噸位游船相比要高出很多。它在具備見效快、投資低、轉移重復使用以及抗風浪能力等特點之外,還具有較大的儲油能力,還可以對采集到的油氣進行油水氣的分離,處理供熱、發電、外輸、含油污水等功能,被人們譽為海上的加工廠,目前以成為海上石油開發的重要方式。

4.加強專業設計隊伍的培訓

在國內建立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的同時,還應為其配備專業的設備研究設計隊伍。應在海洋石油開發所獲得的經濟效益中抽取部分資金,作為項目資金用來培養專業科研隊伍。與此同時,國家應提高研發海洋石油勘探裝備技術的前線人員的薪金水平,其薪金水平應高于普通科研設計人員,另外還應設立獎勵機制來對我國海洋石油技術裝備研發做出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進行獎勵。使科研人員能夠在其技術崗位中靜下心來,來專注與我國海洋石油技術裝備的研發工作,并將高素質的科研人員放到關鍵崗位中,以發揮出其領導及帶頭作用。

結束語

通過對我國海洋石油鉆井設備的現狀分析不難發現,在國家宏觀調控作用下,我國海洋石油鉆井設備取得了迅猛的發展。然而,與國際石油市場當中的其他競爭者相比,仍然存在著許多需要完善和發展的地方。海洋石油鉆井設備發展的核心問題,在于設備生產技術的國有化,只有如此才能夠使我國海洋石油的開采技術得到真正的提高,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石油市場當中超越其他競爭者。雖然目前的海洋石油資源開采能力已經非常先進,但仍有絕大部分資源等著我們去開采,隨著我國海洋石油鉆井設備的有效發展,我國海洋石油開采產業的發展道路必然一馬平川。

參考文獻

[1]陳彩華. 分析石油鉆井機械設備的現狀及其質量控制[J]. 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08:147.

第9篇:冶金裝備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字:鋼鐵冶金余熱利用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TF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作為我國基礎行業中最為重要的行業之一的鋼鐵冶金行業也發展迅速。但是,該行業是一個高耗能的行業,是六大行業中耗能的大戶。而目前,我國余熱利用的設備技術相對落后,企業的發展不平衡,是導致余熱利用低的直接原因。為實現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我國大力倡導節能減排,而鋼鐵冶金行業就成為了重點治理的對象。每年冶金行業的總能耗在我國的總能耗中占據著百分之十以上。冶金中所產生的余熱在能源消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對于如何合理利用余熱資源對于鋼鐵冶金企業增強經濟效益以及走可持續發展路線,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1.現今鋼鐵冶金行業余熱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1.1 目前,我國的各個鋼鐵冶煉企業的發展狀況不一樣,其實力水平相差較為懸殊,而且整體的鋼鐵冶煉的余熱利用設備比較落后。我國對于余熱的利用的發展時間較短,尚處于發展階段,在余熱利用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難題制約著發展,尤其在我國中對于300℃以下的低溫余熱的利用更是沒有相應的設備處理,余熱利用的設備大多數是在很早以前由外國直接引進,設備以及技術已經相當的落后。因此,設備的落后已經成為我國鋼鐵冶金過程中的余熱利用發展的嚴重的制約因素。與此同時,余熱的利用也直接與我國各個鋼鐵冶金企業的發展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對于中小型企業,發展水平以及生產規模的限制,余熱利用仍然處于空白階段,面對著我國存在著很多中小型企業的狀況,對于余熱的利用將會是將來的發展的關鍵因素。

1.2 我國在節能減排階段做出的努力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鋼鐵冶金行業在能源利用方面,其利用率明顯提高。目前,我國對于重點大中型企業中,在高溫余熱方面的利用率明顯提高,噸鋼的綜合能耗的降低的幅度較大。而對于中低溫余熱的利用卻不是很理想,在中低溫余熱利用方面,主要是用來預熱助燃氣體,對于500℃以下的余熱,即,中溫煙氣對于企業都沒有進行利用,直接排到大氣中。在鋼鐵冶金程序中,煉鐵系統能耗在鋼鐵工業總能耗達到百分之六十九,而作為煉鐵的第二大耗能工序的燒結階段產生的百分之五十的熱能沒有達到充分運用,造成極大浪費。綜上所述,我國鋼鐵冶金行業中,中低溫余熱利用率相對于高溫余熱的利用低。

1.3 目前,我國的余熱利用的范圍比較狹窄。對于回收的大部分的余熱的利用一般是對集中的制熱設備。我國每年的夏季都會出現用電緊張的時期,而余熱可以轉化為電能,緩解用電短缺的危機。對于鋼鐵冶金余熱的利用,在制冷領域的應用比較少,對于企業,從經濟角度制冷可以更能帶來額外的經濟效益,而且與制約相比較,其消耗的能量更少。夏天對制冷的要求會更大,而且余熱的資源更多。因此,鋼鐵余熱利用可以是多方面的,拓寬應用領域對于各方面的發展都會是大有裨益的。

2.我國鋼鐵冶金行業余熱利用改進分析

(1) 自從大力倡導節能減排的開始,我國每年都會為部分企業提供資金和技術的支持。但是,隨著科技與經濟的不斷發展,技術與設備也在不斷的革新與發展,對于企業來說,技術與設備的革新就會造成企業增加資金的投入,對于發展較好,有實力的企業可以使用革新,但是對于大部分的中小型企業缺少了國家的扶持對于這筆錢的投入就會顯的力不從心,因此,仍然需要進行不斷的投入資金。我國在余熱利用方面,一方面需要進行資金的扶持,另一方面更需要對企業的后期的監督。鼓勵企業進行預熱利用的技術開發,自主創新。

(2)在我國鋼鐵冶金行業中余熱利用的領域比較窄,回收利用率低是我國余熱利用的現實。據統計,我國余熱的利用率僅為45.6%,而發達國家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我國在鋼鐵工業余熱余能回收潛力非常巨大。為此,對于余熱回收利用潛力進行了分析、計算以及結算、預測,見下圖:

通過上述圖示可以分析得到,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余熱的利用將會給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以及環境效益。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將先進的科技與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拓寬余熱利用的領域,在不斷發展中,改進新的技術與設備,不僅促進了企業經濟的發展,而且會對國家的節能減排起到促進作用。

(3)通過上述存在的問題可知,我國的鋼鐵冶金余熱的利用率比較低,技術和設備相對比較落后,我國需要進行獨立研發我國的技術的同時需要與周圍的環境和市場需求發展相適應,需要引進國外的先進的技術手段以及相關的人才。

3.建議

從國家角度:(1)合理控制鋼鐵工業生產規模。(2)大力發展鋼鐵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節約資源,確保我國鋼鐵工業可持續發展;有效利用能源,降低生產成本;開發和應用高強鋼材,降低鋼材消費量;(3)增大對能源綜合利用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強企業技改的熱情。

從行業角度:(1)提高鋼鐵行業準入條件,堅決杜絕高耗能、高污染、無資源的鋼鐵生產企業進入;(2)加快鋼鐵企業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發揮產業生產規模效應;(3)積極調整產業布局,改善產業產品結構;(4)建立行業間交流平臺和機制,定期組織行業交流學習;(5)建立獲取境外先進節能技術渠道,引進先進技術理念。

從企業角度:(1)優化鋼鐵品種結構,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2)加速淘汰落后技術裝備,實現生產設備現代化;(3)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開發新節能渠道;(4)利用好既有的政策,推廣利用既有的先進節能技術,如節能設備的抵稅政策、節能技術先投用后付費,以節約費用付技術費用等各種模式,堅決引進低溫飽和蒸汽發電、余熱蒸汽采暖、制冷等技術,實現綠色循環經濟模式。

4.總結

目前,我國的鋼鐵冶金行業的余熱利用率低,存在著大量的余熱資源,未來我國的余熱利用將會具有巨大的潛力。但是,我國落后的技術設備無法進行充分的開發利用,因此,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我國需要進行不斷的技術設備創新,在引入外國技術設備的同時要與我國的具體環境和發展狀況相結合,真正適應我國的發展,使得我國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趙欽新,王宇峰,王學斌。等.我國余熱利用現狀與技術進展[J].工業鍋爐,2009,(5).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投稿咨询
巨臀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又色又爽粗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老年人|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国产精品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国产精品自产拍高潮在线观看|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国产真实野战在线视频|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真实乱对白在线观看| 日韩蜜桃AV无码中文字幕不卡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亚洲综合电影小说图片区| 未满十四周岁A毛片在线| 粉嫩a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免费纯肉3d动漫无码网站| 亚洲图片第二页| 少妇夜夜春夜夜爽试看视频| 76少妇精品导航| 欧美老人巨大xxxx做受| 国产成人自拍小视频在线| 成人精品视频99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a级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在线无码va中文字幕无码| 极品熟妇大蝴蝶20p|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美女裸体无遮挡黄污网站|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1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被爽到高潮动态图| 女人与公人强伦姧人妻完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