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魚業養殖技術范文

魚業養殖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魚業養殖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魚業養殖技術范文

我國近年引進和選育了不少彩葉樹種,尤其是紫紅色葉類和黃(金)色葉類,如美國紅櫨、日本紅楓、紅葉石楠、紫葉矮櫻、金葉蕕、金葉扶藤、金葉刺槐等,這些樹種所獨有的特色,極大地豐富了城市園林景觀,提高了綠化的水平和檔次,使一向色彩單調的城市綠化水平得以迅速改善。但縱觀當前所使用的彩葉樹種,以低矮花灌木居多,喬木樹種也多為小喬木,大多存在著體量小或生長速度慢等方面的缺陷,且部分彩葉樹種顏色也不夠鮮艷。

城市綠化建設中,為追求理想的綠化效果,都大量使用規格苗木,或成片群植。而當前一些彩葉樹種很難短期內達到要求,要快速形成成片、大體量園林景觀和色塊難度較大。作為彩葉樹種的中紅楊不但具備楊樹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繁殖容易的特點,而且葉面顏色鮮艷亮麗,克服了當前彩葉樹種的缺陷,可迅速形成大面積、高檔次的園林景觀。

作為世界唯一的高大喬木彩色速生樹種,在道路、城市郊區、園林綠化中,可達到“立地成景”的效果,其葉面顏色的多變性,克服了當前彩葉樹種的缺陷,可迅速形成大面積、高檔次的園林景觀。

關鍵詞:垂枝小葉楊 中華紅葉楊 快繁技術

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city landscaping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greatly increased the green seedlings demand, bu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green index rose steadily, also reflected in the greening level increasing. Enter new century people expect to improve environment is more and more high, especially in the north of the city, city color is rich, in urgent need of excellent tree species traits.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introduction and breeding of many tree species, especially red leaves and yellow (gold) color leaf plant,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d Lu, Japanese maple, Photinia, Prunus cistena, gold leaf Caryopteris, golden leaf Euonymus rattan, gold leaf acacia tree species, thes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greatly enriched the city landscape greening, improve the level and grade, has been so drab city greening level can be improved rapidly. But look at the colorful species, mostly low shrubs, trees are mostly small trees, most of the existence of defects smaller or growth, slow speed, and the part of colored-leaf trees color is not bright.

In the city, as the greening effect the pursuit of an ideal, a large number of seedlings, or the whole group planting. And the current number of colored-leaf trees a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in the short term, to quickly form piece, big landscape and color is difficult. As the tree species in Hong Yang not only has the poplar growth speed, strong adaptability, easy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leaf color bright, overcomes the defects of the current tree species, can quickly form a large area, high-grade landscape.

In the tall tree of color the world's only fast-growing species, on the road, the outskirts of the cit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an achieve "site into King" effect, whose variability of leaf color, overcomes the defects of the current tree species, can quickly form a large area, high-grade garden landscape.

中圖分類號:J52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

1.1小葉楊的特性

1.1.1分布

小葉楊( Populussimonii Carr.)又名白達木、冬瓜楊、大白樹、水桐、山白楊、南京白楊、白楊柳、明楊,為楊柳科楊屬植物。在我國的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江蘇、安徽、湖北、四川、新疆、云南等省(區)均有分布。其中,以河南、陜西、山東、甘肅、山西、河北、內蒙古、遼寧等省最多,為適生分布地區。垂直分布在1500m,最高可達海拔3000m,是一種分布廣,適應性強,材質較好的樹種,廣泛用于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四旁”綠化,是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地區主要造林樹種之一。

第2篇:魚業養殖技術范文

我國的漁業養殖技術從近代開始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從20世紀初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雖然在和解放初期也走了少許彎路,但是漁業養殖技術仍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進入21世紀以來,科技的進步導致許多技術已經不適合現如今魚類養殖業的發展,魚類養殖技術發展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1.1繁殖育種的缺陷

在我國的魚類養殖等水產業中,養殖的魚類一般都是經過家化改良的品種,其馴化較好、性格溫順,比較適合漁業養殖。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野生魚類產生了更大的興趣,但是現在的魚類養殖環境不符合野生魚類生長環境;隨著對于養殖技術的深入研究,一些名貴的魚類品種的售賣即為了高額的利潤炒賣育苗導致了漁業繁殖育種的亂象。因此,解決好育苗繁殖育種的問題,降低成本,成為擺在漁業養殖面前的一道難題。

1.2魚病疾害防控問題

隨著魚類養殖品種的復雜、養殖規模的擴大,漁業養殖環境也變得雜亂。由于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國家間、區域間的經濟聯系也是日益緊密,其中的魚類品種交互也變得緊密起來,隨著引種的頻率提高,不同的育種混雜養殖,魚類的病蟲害問題變得難以控制,其覆蓋范圍、防控難度以及病蟲害的出現時間和頻率都變得緊密起來。同時,魚類病蟲害的抗藥性也變強,許多簡單的疾害都需要花費相當的濃度的殺蟲劑才能夠消滅,無形中增加了成本的支出,而且導致了魚類產品的安全問題,影響了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如何提高養殖技術的思考和探索

實現魚苗繁育的可持續發展和解決漁業養殖技術發展中的問題任重而道遠,筆者試圖提出幾點意見,以供科研工作者和養殖業從業者參考,拋磚引玉。

2.1強化漁業的養殖基礎技術研究和投入

以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帶動工業、農業和畜牧養殖業的批量化和產業化生產經營,是信息時代的必然選擇!魚類養殖基礎技術是實現魚類養殖的基礎和關鍵,因此,要想確保漁業養殖的質量、提高漁業養殖的產量,實現漁業養殖的科學化、規范化和高產化、高質量化,就必須要強化漁業養殖基礎技術的研究和投入。強化如分子生物技術、基因技術等先進技術的發展,對于我國漁業的繁育、病蟲害防控問題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政府的投入也是促進漁業養殖技術的關鍵,政府的資金注入是漁業養殖科技進步的保證,制定出科學性、系統性、效益性和長遠性的漁業養殖技術規劃,讓科技成為保證漁業發展的關鍵,轉變思想觀念,形成科教興漁的觀念。

2.2魚病是漁業養殖尤其育苗繁育的天敵,一旦發生魚病將會產生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

由此看來,日常養殖中的預防是防控魚病的關鍵,在筆者看來,防重于治。日常的魚病常見為病毒性魚病和細菌性魚病,對于漁業養殖的預防應該從育苗投放時期初期,利用生石灰、漂白粉等物品進行常規型的消毒,尤其是高溫或者水質變差的時期,立即組織消毒,請專業魚類養殖科技人員觀察病情,對癥下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且,漁業養殖規模的夸大以及養殖環境的復雜,養殖人員的精力有限難以全方位的管理,因此科學、規范化的管理十分必要,建立信息化的養殖信息網,利用科學的知識、科技的進步實現信息化管理,對水溫、食料等實現精確的控制,既節省了人力資源又避免了浪費。

2.3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對漁業養殖的促進作用

第3篇:魚業養殖技術范文

關鍵詞:專業;職業技術教育學;師資;本碩連讀

作者簡介:陳鋼(1947—),男,湖南雙峰人,湖北工業大學高等職業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張麗娜(1984—),女,湖北工業大學高等職業教育研究中心在讀碩士研究生。

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2011年度職業教育研究專項課題“‘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制度的研究”(GJA114007)成果,主持人:李夢卿。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7518(2012)0068-04

國外許多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職業教育質量的提升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實施主體——教師。職業學校的專業課教師是職教師資隊伍中的一個特定群體,其自身素質的優劣是保證高素質人才產出的關鍵。合適的職教教師培養方式是提高職業教育專業課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而目前我國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培養方式的不足日益凸顯,成為制約職業教育內涵化提升的一個重要瓶頸。因此,探討目前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培養方式的不足,進而探索出解決職教專業課教師培養的有效途徑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目前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的來源分析

十一五期間,我國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專業課師資得到了有效的充實。截止到2009年,我國高職專任教師達到34.6萬人,占高職教職工總數的66.9%,中職專任教師達到68.2萬人,占中職教職工總數的70.4%(數據來源于教育部統計數據)。目前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的來源主要有四個:第一,來源于工科院校和綜合院校的畢業生,這一比例大約占70%以上。這類畢業生大部分是畢業后直接任教,還有一部分是進入企業后又轉入職業院校;第二,來源于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的畢業生,由于受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分布的限制,這部分來源的教師在不同地區比例存在明顯的差異;第三,來源于中專和技校,這部分教師一般是先進入企業工作,后來又通過電大或者夜大等接受學歷教育后進入職業學校,這類教師多就職于中職學校;第四,其他行業、專業轉行而來,這部分教師多是跨專業轉行任教,比如說某老師原本是圖書館管理學專業的,因為學過相關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后由學校安排擔任計算機理論課教學,還有一些是物理專業轉任到電子電工教學等。從以上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的來源看,目前職業院校的專業課教師的來源還比較單一,不利于職教師資隊伍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凸顯出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專業課師資培養的不足。

二、目前職業學校專業教師培養方式的不足

(一)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很難兼顧專業知識教育與師范教育,其結果是培養出的學生專業知識不牢固,師范素質欠缺

職業技術師范教育是20世紀70年代末應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而出現的一種新型高等師范教育,它是一種集普通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師范教育于一體的新型教育體系,主要由獨立設置的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和普通高校中的二級學院組成。它與普通高等師范教育的區別在于,它是為職業教育服務的,其培養目標是培養合格的職業教育(主要是中等職業教育)的專業課師資或相關專業的應用型技術人才。與其他高等教育類型相比它具有明顯的“職業性、技術性、師范性和學術性”的辦學特色。目前,全國共有此類院校40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承擔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工作的有32所,主要承擔在職中職教師的培訓工作;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技術師范院校(以下簡稱職技師范)有8所,招收本科生為職業學校培養師資。30多年來,職業技術師范教育為我國職業學校培養了一大批急需的職教師資,為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與此同時,職業技術師范教育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缺陷,各級各類職業學校需要的教師既要能傳授專業理論知識、指導職業技能又要能懂得職業教育原理和方法。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很難兼顧專業知識教育與師范教育,其結果是培養出的學生專業知識不牢固,師范素質欠缺。

從職業技術師范教育的辦學層次定位來看,目前8所職技師范院校,除了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提出還要適當發展高職高專教育和繼續教育以外,其余院校的辦學層次趨同——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推進或發展研究生教育(見表1)。職技師范作為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的重要陣地,重點為職業教育培養具有“雙師型”特征的教師,特別是在當前職業教育內涵化發展對“雙師型”教師素質要求更高的情況下,職業技術師范教育更要突出職業性、技術性、師范性和學術性的原則。四年制本科教育要培養雙師型(專業技能和師范技能)教師,與工科院校以培養應用型的高級技術人才和普通師范院校以培養基礎教育的師資的定位相比,職技高師要求學生專業技能和師范技能都強,在學時是常量的情況下,這種定位更多的是停留在宣傳層面上,實際教學過程中難以達到此目標。[1]另外,本科四年制教育,學生真正學習的時間只有三年半(最后一學期往往安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或論文,學生還要兼顧應聘找工作),這樣,在學時教育是個常量的情況下,要保證培養的學生專業技能和師范技能都強,從人才成長過程遵循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分析,這種定位不符合教育規律,學生可能專業技能和師范技能都弱。

資料來源:通過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搜集整理而得。

(二)工科院校和綜合性大學的本科生、碩士生,具有較好的專業理論知識,但缺少實際操作能力,也缺乏職業教育相關的師范知識

在我國,工科院校和綜合性大學在辦學類型定位上多屬于教學研究型和研究型大學,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多注重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學習,著重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而較少進行實踐操作,師范性知識更是很少涉及。因此,這類畢業生具有較好的專業理論知識,但是缺少實際操作能力,尤其是缺乏師范知識。這類畢業生進入職業學校以后,一方面感覺到所學的理論知識不能很好的運用到教學中去,尤其是難以運用于實踐教學;另一方面感覺師范技能匱乏,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雖然,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師也主要來自于工科院校和綜合性大學培養的碩士和博士,但是,一方面普通高校的大學生多是高中的佼佼者,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都比較強,本身的自學能力也比較強;另一方面,這些碩士博士在大學學習期間受自己老師的熏陶,熟悉大學的教學方式,畢業后,雖然角色轉換了,但是所處的環境沒有太多變化,再加上老教師的傳、幫、帶,因此,此類學校的新教師師范知識缺乏不是很突出,但是職業學校不同。職業學校有其自身的特點,特別是中等職業學校更需要專門的教育教學知識。

一方面,從教育特點來看,首先,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的學校環境是不同的。由于辦學層次和學校培養目標以及學生特點等的不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有它獨特的學校環境和校園文化氛圍,這些都是普通高校的學生不曾親歷過的,他們所接受的大學的文化氛圍熏陶不易適應中職學校;其次,中職學生處于青年初期,具有明顯的情緒兩極性,容易出現極端情緒,沖動性強,理智性差。在家庭和社會的雙重影響和刺激下,中職學生普遍感到巨大的心理壓力。如果沒有相應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職校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就很難把握;第三,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中考的高中落榜生,這些學生大部分有厭學心理,他們缺乏學習的動機和目標,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強。這就要求教師要運用良好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情緒的養成。因此,中職學校對教師的教育教學的專門知識要求更高,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學和教育學基本知識,深入了解中職的特點,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另一方面,從教學特點來看,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有自己獨特的規律。職業教育強調的是獲得實際的職業工作能力,實踐和操作擺在了相當重要的位置,教學上提倡“以學為主”的“行動導向”教學法,教師的角色與教學方法面臨重大轉變,這些特點與普通中學和一般工科大學、綜合大學不同,專門的學習、訓練是較快掌握職業教育教學思想、方法的有效途徑。

(三)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基本無法從事職校的教學

我國的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在規模、體系、模式上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但是目前的教育依然是注重理論教育,培養出的依然是學術型人才。盡管近兩年有關專家和學者在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但是效果不是很明顯,其根本原因,是這些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缺乏專業背景,致使目前的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基本無法從事職業學校的教學。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生源的限制。以湖北工業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研究生來源為例,在四屆共44名在校生和畢業生中,有21人本科專業是教育學,比例約為47.7%;18人本科專業是英語,比例約為40.9%;3人本科專業是心理學,比例約為6.8%;1人本科專業是計算機應用,比例約為2.3%。雖然這一調查結果不能代表全國所有學校的情況,但是也算是冰山一角,從中可以看出,報考這一專業的研究生主要是文科出身的學生,而具有理工背景的學生只有極個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培養出的學生掌握了職業教育理論、具備了較好的教育理論素養,但是基本上無法從事職業學校的專業課教學。特別是本科是教育學專業的學生就業更難,由于沒有專業支撐,進入職校只能做輔導員、教務人員,而對職業學校目前最需要充實的專業課教師隊伍顯得無能為力。

三、重新定位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解決職教師資培養的途徑

(一)重新定位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

目前我國招收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高校達48所,按平均每年每校培養5~10名碩士計,每年將有240~480畢業生。這些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將從事哪些方面的工作?目前,絕大多數學校將培養目標定位在“職業教育的研究、管理人才”,而不是教學人才,即不是“師資”,他們學習的職業教育理論也難有用武之地。即使從事職業教育理論研究,也很難受到職業學校的歡迎,因為這種類型的人才很難進入職業教育的微觀世界,具體問題必然涉及專業(職業),他們的知識、能力結構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在現實情況中,中等職業學校一般不為專門的職業教育理論研究人員設置崗位,高職院校即使設有專門的研究機構,對專門的純理論研究人員需要也是很少的。“職業技術教育學”的碩士研究生的就業主要的應是職教界,但這樣的培養目標使得“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在職教界(中、高職業學校)的就業產生了困難。

重新定位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職業技術教育學可以發展成兩個大的方向,以綜合性大學、工科或專業院校及技術師范院為主,將“職業教育師資”培養作為主要的培養目標,以師范大學為主,延續職業教育的基礎理論研究,這可以使“職業技術教育學”學科具有更強的生命力。要想將職業技術教育學研究生培養成職業學校專業課的師資,必須要有專業基礎,這就需要改變現有的招生、培養制度。

(二)改革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吸引具有專業背景的本科學生報考

目前要報考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必須參加全國統一命題的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這一考試制度嚴重限制了招生范圍,讓一大批具有專業背景和職業技能知識的工科生和其他專業畢業生望而卻步。在本科階段具有“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知識優勢的是師范生,而大批的師范生和其他文科專業的學生報考,勢必影響職業技術教育學學科建設和發展。因為文科生對職業和職業教育的認識模糊,對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缺乏了解,即使是教育學專業的學生也只是停留在普通教育理論知識的認識上,這樣在缺乏專業背景的情況下,職業教育的理論研究也缺乏方向,選題也不切實際,缺少應用價值。因此,要打破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生源限制,必須改革現有的考試制度,擴大招生自主權,適當調整考試內容,放寬生源條件,吸引具有專業背景的理工科學生和熱衷于職業教育的企業生產、技術人員以及優秀的高職畢業生報考。

(三)以專業為基礎培養職業技術教育學本碩連讀研究生

通過以上對現有職教師資培養方式的不足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職教師資培養無論哪一種方式都很難兼顧職教教師所需的雙師素質,基于此,筆者提出一條解決職教師資培養的有效途徑:以專業為基礎培養職業技術教育學本碩連讀研究生。本科階段解決本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學習,與普通本科不同點在于普通工科本科往往進行較系統的理論設計訓練,而此時的本科教育則注重實際操作訓練。(如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要進行機械零件,刀具,機床等課程設計,最后要進行畢業設計,而此時的職業技術教育學的本科階段強調機床的操作,工藝的制定,機器的拆卸等實踐能力。)碩士階段解決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理論、職業教學技能及專業實踐的學習。與普通教育學碩士教育的不同點在于普通教育學碩士往往注重教育理論的研究,而此類的碩士教育不僅注重職業教育學理論的學習,更多的是結合教育實習讓學生將這些理論知識以及本科階段的專業知識運用到職業教育的教學中去。

1.必要性分析。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和高新技術的應用,促使我國的教育重心明顯提高,各級各類教育都在注重質量的提高,職業教育面對這一形式,也在加強質量化發展,對職教師資的要求也明顯提高,許多高職高專、中職中專及技校也紛紛要求教師具有碩士學位。但如前面的分析,一般的碩士和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還不能滿足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的要求。因此,立足于專業為基礎培養職業技術教育學本碩連讀研究生的雙素質人才顯得尤為必要,可以彌補技術師范本科生和普通碩士從事職業教育的不足。

2.可行性分析。首先,根據職教師資任職資格的上移,而出現的高職高專、中職中專以及技校對教師學歷要求的缺口,不僅為以專業為基礎培養職業技術教育學本碩連讀研究生提供了必要性,也提供了可行性。這種教育模式培養的是既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又具有職業教育教學能力的碩士生,滿足當前職業學校對教師的素質和學歷要求。

第二,目前職教教師數量的缺口也為這一教育模式提供了可行性,根據教育部2009年統計數據(見表2),高職高專生師比為24.4:1,中職生師比為24.6:1,普通本科生師比為13.2:1。這表明當前我國高職高專和中職的生師比遠遠高于普通本科,而且這與教育部要求的職業院校合格生師比16:1也相差較大。由此可見,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專業課教師缺口很大,采用這種模式培養大批雙師素質教師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數據來源:教育部2009年統計數據。

第三,當前畢業生就業壓力大。近幾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研究生教育招生規模也不斷擴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比較大,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的辦學條件和教師待遇都有提高,很多學生開始將注意力轉向職業學校,這樣就為這種教育模式提供了生源支持。

第四,從我國舉辦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點大學的類型(見表3)來看,綜合性大學、工科或專業院校及技術師范院校占一半以上,這些學校都具有舉辦各自應用專業的師資和物質條件,不僅具備培養以專業為基礎培養的職業技術教育學本碩連讀研究生的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發揮學校的綜合實力,使人才的“雙師”素質得到培養。

3.實施探討。這種教育模式不僅能夠滿足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也符合國際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的趨勢。以專業為基礎的職業技術教育學本-碩連讀這類人才的培養是一新生事物,如下問題需要考慮。首先,國家學位委員會應認可這種本碩連讀的培養制度,政府教育部門要在適當規范的前提下改革招生制度,給予該類學校適當的招生自主權。二是對培養計劃需逐步完善,尤其是專業知識、實踐技能、職業教育學知識三方面的比重如何確定,還有探討完善的過程。三是導師的問題,需要按照這一模式培養出一批既懂專業知識又懂職業教育理論的導師,這需要一批懂專業的教師從事職業教育研究,這對綜合性大學、工科或專業性大學、技術師范大學不難辦到,但需要國家教育部門方針、政策的引導。目前這類導師在某些職業技術教學碩士點已存在,因一些職業教育方面的導師是以前某些專業教師轉變過來的,本身就具備兩方面的知識,只是這類教師數量較少。在目前這方面導師不足的情況下,建議采用雙導師制,一個主導師,負責職業教育知識,另一個副導師,負責專業知識。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化,社會和市場對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職業技術教育對其專業課教師的素質和層次要求都明顯上移,高校以往的學科化的職業教育師資培養方式已無法實現既定的培養目標。積極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學研究生教育,培養學術性和應用性雙型人才,是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的必然趨勢。因此,要加快職業技術教育學研究生教育的調整力度,改革職業技術教育學研究生教育的培養模式,以就業為導向,促進學術型和技能型雙型人才的培養,進而推進我國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第4篇:魚業養殖技術范文

【關鍵詞】 觀葉植物,管理,養護

一、基質的選擇

基質的好壞會影響觀葉植物的生長。不同的觀葉植物對基質的要求稍有差別,但一般應滿足下列條件:①均衡供水,持水性好,但不會因積水導致爛根;②通氣性好,有充足的氧氣供給根部;③疏松,便于操作;④營養豐富,可溶性鹽類含量低;⑤清潔,無病蟲害。基質種類繁多,但單一種類都有缺點,多種基質混合可以相互彌補缺點,發揮長處。常見基質:腐葉土、泥炭土、園河沙、泥炭蘚、樹皮、椰糠、鋸末、稻殼類、珍珠巖、蛭石等。

二、花盆的選擇

2.1、盆的選擇

盆的作用不僅是培育觀葉植物,也是觀賞對象的一部分。因此,盆不僅要有利于觀葉植物生長,也要求美觀,并與觀葉植物相協調。

常見的盆有瓦盆、塑料盆和陶瓷盆三種。瓦盆四周盆土水分蒸發較快,塑料盆和陶瓷盆水分不會從四周蒸發。因此,在室內干燥條件下,瓦盆用水量是塑料盆和陶瓷盆的2倍以上。瓦盆澆水次數多,但不必擔心盆土過濕,相反,塑料盆和陶瓷盆澆水次數少,但要防止澆水過多而引起爛根。一般情況下,塑料盆使用較多,這是因為它具有造型豐富、價格低廉、功能多樣等優點。

2.2、換盆時機

隨著觀葉植物的不斷長大適時從小盆換到大盆中養植的過程稱為換盆。換盆一般為一年換一次,規格較大的觀葉植物可2-3年換一次。

按照植物長大次序依次換上大一號的盆。一般出現下列情況時可考慮換盆:①從盆底長出大量的根,②土濕而葉枯,③澆水時很難滲入,④葉逐漸枯萎,⑤生育期新芽沒有長出,⑥葉子上開始出現斑紋。出現以上癥狀是根擁擠、腐爛的緣故,有必要換上大一號的盆。若想在換盆的時候進行繁殖,或不想使植株太大時,可進行分株。一般在觀葉植物的休眠期換盆比較適合。換盆后要充分澆水,但不要過度澆水,否則會抑制根系生長。為了防止萎蔫,可經常給葉面噴水霧。

三、養護管理

室內觀葉植物對濕度的要求隨季節的變化而有不同。一般旺盛生長期需要較充足的土壤和較高的空氣濕度,才能保證正常生長需要;休眠期則需要較少的水分,只要保證生理需要即可。春夏季氣溫高,陽光強烈,遇到風大、空氣干燥的天氣,須給充足的水分;秋季氣溫較高,蒸發量也大,空氣濕度較低,也須給于充足的水分;秋末及冬季氣溫低,陽光弱,則需水量較少。一般植物生長溫度在15~35℃之間,越冬溫度一般不低于10℃。通常,福州地區氣溫較少低于5℃,室內溫度接近10℃。因此,觀葉植物在福州地區可以安全越冬。但在其他地區應做好保溫工作,使觀葉植物安全越冬。在冬季,應減少水分的供應,并應注意水分溫度過低造成對根部的傷害。此外,冬季來臨前應減少氮肥的供應,增施磷、鉀肥,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下面將分類介紹幾種不同濕度的植物:

需要高濕度的(相對濕度在60%以上);有喜林芋類、花葉芋、花燭、黃金葛、白鶴芋、綠巨人、觀音蓮、竹芋類、鳳梨類、蕨類。

需要中濕度(相對濕度為50%―60%)有天門冬、亮絲草、秋海棠、散尾葵、三藥檳榔、袖珍椰子、夏威夷椰子、馬拉巴粟、龍血樹、花葉萬年青、春羽、傘樹、合果芋等。

需要較低濕度的(相對濕度為40%~50%)有酒瓶蘭、荷葉蘭、一葉蘭、鵝掌柴、橡皮樹、琴葉榕、棕竹、美麗針葵、變葉木、垂葉榕、蘇鐵、美洲鐵等。

3.1、澆水時間

水分對植物的生長起著重要的作用,過干或過濕均會對植株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把握好澆水時間至關重要。土壤吸水后變黑,干燥則發白。可把這種變化作為大致的澆水標準,即在盆土表面發白時澆水。植物需要干濕的節律,也就是“見干見濕”的澆水原則。土壤潮濕時仍然澆水,常常會造成植物爛根。但是,喜干燥的植物即使土壤發白,暫時也不要澆水。冬天要等到土壤發白數日后再澆水,因為水分增多會降低植物的耐寒性。在一天中澆水時間一般以上午為好。

3.2、給水數量

澆水的數量以盆底流出水為度,這樣能壓出土壤空隙中的舊空氣,換入新鮮的空氣,給根部提供氧氣。如果水只澆到一半,則新鮮的空氣供給不足,容易造成爛根。如果盆底附有托盆,則植物可直接從盆底吸收水分。

3.3、葉面噴水

大多數觀葉植物的原產地為熱帶、亞熱帶多雨、濕潤的地方。因此,室內觀葉植物須常用噴霧器給葉面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有利于觀葉植物在室內的更好生長。

四、光照調節

由于室內光照條件較差,雖然可用日光燈來補充光照,但重要的還是要根據觀葉植物對光照的需求和室內光照強度分布的特點調整好觀葉植物的擺放和布局。長期在室內的觀葉植物需要光,但不能太長時間放在強陽光處。在每周中,觀葉植物至少要有一天至一天半的時間應放在室外給它“曬曬臉”,但不能在中午曬,應在早晨或下午傍晚曬,否則葉子會被灼傷。對一些需要光的觀葉植物,可以用日光燈來補充,如龜背竹、喜林芋、橡皮樹、花葉萬年青,若經常缺光,即會葉子發黃或淡綠。如遇這一情況,應迅速把植物移到有光照處補充并以90度進行轉動,使葉面光照均勻,并定期旋轉花盆受光方向,否則容易造成“偏冠”現象(植物的向光性引起的現象),影響觀葉植物的觀賞價值。

五、施肥控制技術

5.1、肥料的種類與使用方法

肥料通常分為有機肥料和化學肥料。有機肥料會發霉、發臭,在室外能施用,室內不宜施用。化學肥料分為速效肥料和緩釋肥料2種。緩釋肥料的肥效可長達2-3個月,并且清潔,因此比較適合觀葉植物。如用直徑為5mm左右的粒狀緩釋肥料,4號盆每次施3-5粒,5號盆5-7粒,2個月左右施1次。施肥時,一般將肥料放在植物根部的四周。速效化學肥料因容易傷根,不適宜用于盆栽觀葉植物。

5.2、施肥時期

植物生長旺盛時吸收肥料較多。多數觀葉植物以4、5月份開始生長,這時可以施肥,8、9月份施最后1次肥,10月份以后不施肥。施肥時期注意觀察葉色,如果植株缺肥,則葉色變淡,這時必須立即施肥。葉子如有白花紋或斑紋,葉周圍枯萎時,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也可能是肥料不足,但多數情況是根部受到傷害,有效方法是換盆使根系恢復健壯。

六、病害防治

危害觀葉植物的害蟲常見有葉螨類、蚜蟲和蚧蟲。應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相結合的方針。

6.1、物理防治

葉螨類在干燥的條件下發生,經常給葉面噴水可減少葉螨類蟲害發生的機率,所以一般不使用農藥,但如果到了很嚴重的地步,應把植物搬到室外進行處理。

蚜蟲防治,可用水或肥皂水沖洗葉片,或摘除受害部分。使植物健壯是預防病害的最好辦法,其次是切斷病害的傳染源,并盡快用殺菌劑消毒。

蚧蟲自身的傳播范圍很小,故做好檢疫工作,不用帶蟲的材料,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果已發生蚧蟲為害。可用竹簽刮除蚧蟲,或剪去受害部分。

6.2、化學防治

如果上述物理防治法未能奏效,則應將植物移至室外,再進行化學防治,常用的方法有:葉面噴灑農藥、土壤施用農藥。

另外,爛根、土壤通氣差、過度施肥和澆水等會引起植物生理障礙,使植物出現葉脈間黃化,葉緣部分顏色消退等癥狀。此時,換上新土(經過曝曬消毒)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參考文獻

[1] 莊聰鵬;論室內觀葉植物的發展前景及建議[J];福建熱作科技;1992年Z1期

[2] 李映雪;謝曉金;李永秀;等3種彩葉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差異[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第5篇:魚業養殖技術范文

關鍵詞:營養繁殖;育苗技術;林業發展;具體應用

在保證環境綠化工程有效實施的同時,還要保證林木幼苗的存活率,此外還要使幼苗充分繼承母株的優良基因,建設更加科學合理的環境綠化工程。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具備以上所有標準,所以,要不斷優化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并不斷推廣和應用,推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更好地實現綠化目標。

1.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對我國林業產生的影響分析

營養繁殖技術是指根據某些樹種的樹枝、樹根和幼芽實現再生長目標的特征,將它們嫁接到其它樹種上,或者直接扦插和分條,繼而完成培育幼苗的目的,讓其成為一個新的生命體而存活,通常將這種技術稱為無性繁殖技術。

1.1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對林業發揮的正面影響

營養繁殖育苗可使幼苗很好地繼承其母株的優良基因,促使幼苗的開花和結果期相應提前,大大縮短幼苗培育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對經濟型的林木幼苗培育工作采用這種方式。另外,通過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充分挖掘林木的生長潛能,通過高接換種以及一定的人工技術,提高幼苗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使幼苗的生存能力不斷增強,提高其存活率。與此同時,相比較播種繁殖技術需要播種、催芽等工作程序,營養繁殖育苗可以避免這類復雜工作,并且通過這項繁殖技術所得到的幼苗成長速度更快,緩苗期更短,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更強,抗逆性更強,存活率更高。

1.2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對林業發展的負面影響

盡管相比較傳統的播種繁殖技術,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存在種種優點,但任何事物都是兩方面的,營養繁殖育苗技術也會對林業的發展造成不好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首先,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并不適應所有的林木育苗工作,使用此種技術的工藝要求比較高,均為人工操作。其次,在一些生長環境比較好的地區,并不需要通過這種繁殖育苗技術,也可以實現自然繁殖。最后,相比較傳統的自然生長幼苗而言,通過營養繁殖育苗技術生長的林木其壽命更短,根系也不發達,需要更多的繁殖材料來維護生長。

2.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

2.1用于林業生產實踐中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對木材的需求量也不斷加大,按照傳統林業自然繁殖的林業生長速度遠遠不能滿足當前木材市場的需求量,大規模培育高產的人工林業生產應運而生。由于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培育的幼苗存活率高,生長速度快,可以滿足大規模的人工造林生產活動。通過營養繁殖技術培育出來的林木排列比較整齊,且林分蓄積量比較高,成長出的林木質量比較協調,更加便于集約化的經營和管理,增加培育規模,省時省力。相比較傳統播種繁殖技術生長的林木,通過營養繁殖育苗技術成長的林木,其結實的時間要早,且較多,質量能得到保證。因為此種技術的多方面優點,使得該技術早期就用于各種果樹的栽培、培育綠化樹木以及經濟林木的培育工作。

2.2用于森林遺傳學的研究中

通過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可以將樹種中一些品質比較優良的特性和基因完好保存,或者移交到預備培育的林木幼苗中,有利于保存林木物種的多樣性。另外,還可以通過該項技術對林木物種進行試驗檢測,對監測數據進行遺傳基因的評判工作。

2.3用于林木性狀的改良研究中

通過使用營養繁殖育苗技術的幼苗,可以最大限度繼承母株的優良基因,且不易產生性狀分離,比較穩定,并且可以把自身優良的基因和穩定的性狀特質完整地傳遞給后代的林木樹種。通過嫁接扦插的方式建造無性系種子園,這樣可以大大減少林木的培育期限,促進其開花結果的時間提前,使林木樹種的形狀變矮,結果實的部位也向下壓,更加方便對林木的管理和采集樹種。

3.營養繁殖育苗的主要技術應用方式

通過嫁接和扦插的方式育苗是營養繁殖育苗的2種主要方式。

3.1通過嫁接的方式育苗

所謂嫁接育苗,主要是通過把基因比較優良的樹種根枝嫁接到不同品種的林木植株上,使兩者相互結合發展成為一個全新的生命體,通過這種方式培養的育苗成為嫁接苗。嫁接苗的根系具備砧木的遺傳特征,因為樹干和樹冠能繼續完成母株的生長發育,因此,通過嫁接的新植株具備了母株所有的性能,并且不影響其遺傳性能,所以多用于果樹、經濟樹種以及林木種子園的培育工作中。

提高嫁接成活率的具體措施:務必保證挑選的嫁接樹種的樹干和樹冠是優良的品種,然后根據樹苗培育地區的氣候特征、土壤條件以及樹種的特性采用合適的嫁接方法。對嫁接樹干和樹冠的母株應事先施肥,保證其良好的生長態勢。另外,在運輸嫁接樹干的時候,要做好護理工作,保證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嫁接的過程中,合理對準接穗位置,接口處要做好包扎,確定其嚴密緊實,并做好保濕。要創造最佳的嫁接條件,選擇適宜的時間,在后續的護理工作中,做好各項施肥除蟲工作。

3.2利用扦插的方式育苗

扦插育苗的繁殖方式可以依據不同植物的樹種、插穗材料、扦插條件和扦插方式等劃分為不同種類的扦插種類。所謂枝插育苗技術,就是指通過選取一段品質比較好的樹苗莖干或者枝條當作培育幼苗的材料,插入土壤以及適合種植樹種的基質內,促進其順利生根發芽、成長。通過扦插方式培養育苗的方式操作比較簡單,并且還能保證其存活率,單位面積的產量在通過營養繁殖育苗技術生長的林木生長率是最高的,適用的樹種類型范圍也比較廣。插條生根的難易程度是決定扦插繁殖成敗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促進插條快速生根的方法:首先,選擇品種優良的樹種插條,在采集插條的時候一般都要用混沙進行儲藏,這樣可以避免插條因失水死亡,或者面臨受凍、霉爛和發芽等不好的現象。在與濕度較大的沙子接觸的時候,有效促進插條的內部物質進行轉化,有利于細胞的分裂,加快生根速度。其次,扦插時,要人為地將土壤或基層的溫度和濕度抬高,加快插條生根的速度;另一方面還能為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長提供有力的生長環境,故要對插條進行消毒殺菌的處理工作。

第6篇:魚業養殖技術范文

美國社會學家L·科塞認為沖突是有關價值、對稀有地位的要求、權力和資源的斗爭[2]。目前培養目的的主要沖突還是價值沖突。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學學術研究生培養目標的價值沖突并不明顯,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我國現階段職業教育學學術研究生的培養價值沖突矛盾處于淺層階段,主要的沖突還沒全部展現出來。而日后職業教育學學術研究生培養目標的學術研究性和職業應用性之間的價值沖突將成為常態。

2價值取向差異是導致發生價值沖突的主要原因

價值取向是價值哲學的重要范疇,指的是一定主體基于自己的價值觀在面對或處理各種矛盾、沖突、關系時所持的基本價值立場、價值態度以及所表現出來的基本價值取向;利益沖突是價值沖突的一種特殊的外在現實形式,而價值觀念沖突是價值沖突在意識形態中的體現[3]。職業教育學學術研究生與普通學科的研究生有很大區別,不僅包括普通研究生的學術研究性,更是與職業應用息相關。

2.1職教研究生學術研究性的價值取向

學術性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以追求高深學問為最終目的,注重關注本學科專業知識,也是研究生教育的辦學目的。同時研究生學術發展的價值取向是研究生教育質量觀以認識論的高等教育哲學觀為基礎的,認識論的高等教育哲學觀強調追求和探討高深的學術知識是學術事業的目的,內適性研究生教育質量觀就體現了這一價值取向[4]。這種觀點主要是強調研究生的學術性和研究性是研究生教育質優劣的體現,研究生的培養是以學術的自身發展為終極目的。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取決于研究生培養單位的價值取向,它不僅體現在那些科學研究中,同時也體現在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學術教育是研究生人才培養的一種方式、方法和一種人才培育觀,研究生教育與學術研究是一種應然的、內在的和諧與統一,是研究生教育的一直自然的價值取向。因此那些區別于211、985大學的地方普通院校,在研究生的培養實踐中必須自覺的將研究生學術性內涵作為首要的價值取向,深刻認識和把握研究生學術性的培養價值,讓學校培養出的研究生有著更為鮮明的、有深層次的學術研究性。

2.2職教研究生職業應用性的價值取向

職業是社會分工的產物,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變化,故對其有不同的理解。“職業是個人在社會中所從事的并以其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作”[5]。職業應用性則注重知識的外在價值或工具價值,重視知識的應用。職業應用性的主要表現為就業導向性,關注知識的應用與實踐,主要是為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服務,注重學生的對職業能力的培養。職業應用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共同屬性,這是由高等教育的專業教育特征決定的,因為“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礎之上的專業教育”[6]。研究生教育職業應用性的價值取向是一種社會為中心的價值觀,是把社會需要作為全部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認為研究生教育的價值首先是為了促進國家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造就社會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從政治哲學的角度來分析職業教育學研究生的培養,認為研究生教育的社會應用性的價值取向是基于社會的需求出發,是為社會服務、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以社會本位的功利性、實用性的價值取向。在知識經濟、市場經濟時代的現代社會,研究生的培養和學術研究活動中往往帶有更多的市場性、功利性的顏色。

3培養目的價值沖突的功能研究

美國社會學家L·科塞認為,在一定條件下,沖突通過允許行為的自由表達,能夠防止了被堵塞的敵意傾向的積累。價值沖突是職業教育學研究生培養中學術研究性和職業應用性的主要沖突,而價值觀念的沖突對于作為敵對雙方的學術研究性與職業應用性起到了一個保護功能。上文提到雙方的價值取向不同,導致了價值沖突,其價值沖突主要表現為:社會用人單位認為研究生的價值應注重實用和現在,而培養單位則認為研究生更應注重其學術能力和未來發展價值;社會用人單位的終極目標是為本單位帶來利益上的增收與辦事的效率,是“利”;這使得職業技術教育學研究生培養學術研究性與職業應用性的價值沖突不斷。目前,因為此種價值沖突而出現的問題是,部分學校為了本校研究生的就業率,盲目追求用人單位對于職業應用性的需求,忽略職業技術教育學研究生的學術研究性,這樣的“降格以求”,雖然是回避了沖突,在短時間內,使得職業技術教育學研究生的培養沖突不再明顯,但是不利于職業技術教育學研究生長期的培養,使其與專業碩士間的界定更加模糊。

4培養目的價值沖突的功能實現策略

第7篇:魚業養殖技術范文

關鍵詞 職業技術教育;教育碩士;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6)27-0041-04一、問題提出:國家新一輪職業學校碩士層次人才培養改革啟動

2014年,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66.38萬人(不含技工學校),其中具有碩士學位及其以上教師4.14萬人,占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比例6.24%。在碩士學位及其以上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教師4.07萬人,占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的98%。可見,具有碩士學位教師是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的主體,但其在專任教師總量的比例偏低。這與我國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目標不符,需要進一步加快中等職業學校碩士層級教師的培養。

2000年開始,國務院學位辦、教育部通過實施職業院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有30多所高校招收職業院校在職教師攻讀碩士學位,培養碩士層次“雙師型”教師,累計招收教師1.8萬余人,畢業1.4萬余人。招生人數從首批的982人,到2013年的2579人,增加了近3倍;招生專業從最初的39個增加到100多個,涵蓋中等職業學校專業240多個(2010年修訂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包含321個專業),為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和學歷層次作出了積極貢獻。但由于職業院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頒發的是偏重研究的學術學位,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是一個特定職業領域,應以培養適應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崗位的綜合素質,提升教師職業勝任能力為重點,更適合作為專業學位研究生來培養,這需要重新審視中等職業學校碩士層次教師培養工作。

為適應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需要,為中等職業學校造就一批素質全面、基礎扎實、技能嫻熟、能夠勝任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的高層次“雙師型”師資,2015年7月28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發《關于公布教育碩士(職業技術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試點單位確認結果的通知》(學位辦[2015]28號),批準45所院校首批開展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教育碩士培養試點工作。自2016年起,開展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和培養工作。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教育碩士即將考試并入學,需要試點單位進行系統的培養方案的設計,培養出真正適合中等職業技術教育需要的合格教師。

二、歷史沿革:我國中等職業學校碩士層次教師培養的路徑選擇

在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加強各級各類教師隊伍建設的背景下,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需要全面提升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人才的能力,需要改善人才培養方法和手段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需要適應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對人才培養目標的新定位,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已經成為提升中等職業教育質量的關鍵。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一方面要通過繼續教育全面提升在職教師專業實踐能力、教育教學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從而提高職業教育培養質量。同時也需要引進一批專業技能扎實、熟悉職業教育方法論和教學法的新任教師,在源頭上保證職業教育教師勝任能力。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相互補充的碩士層次職教師資培養體系。

實施職業院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借用的是學術性學位。按照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培養院校在培養的過程中,基本采用學術碩士所設課程的基礎上加幾門教育類課程的方式,授予的是不同學科專業的學術學位,側重學術能力和專業理論水平的培養。而就職業教育的專業屬性而言,不是學科性專業,它總是與從事該職業的人的職業活動聯系在一起,是對相關職業領域里的職業群或崗位群的從業資格進行高度歸納概括后形成的一種能力組合。職業教育專業的這一職業屬性反映在教學中,集中體現為職業教育專業的教學過程與相關職業領域的行動過程,即與職業的工作過程所具有的一致性。這就要求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要以自己獨特的視野,構建有別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專業教學論體系,即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論體系[1]。顯然,專業學位的性質更符合職業教育教師培養的實際,需要中等職業學校碩士層次教師的培養轉到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上來。

我國從1996年開始在學位系統中增設教育碩士專業學位(1997年起正式招生),為中小學教師和管理人員獲取碩士學位開辟了一條新的渠道[2]。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不同的是,學術學位重在培養創造知識或技術的能力,為各學科的學術研究儲備人才。而專業學位重在培養應用知識和技術的能力。在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實踐中,由于定位準確,在1996年分設兩個培養方向(學科教學和教育管理)的基礎上,逐漸擴展到小學教育、科學與技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專業領域。學科教學從包含6個專業方向擴展到包含11個專業方向,很好地適應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對碩士層次優質教師的廣泛需求,為我國基礎教育輸送了大批高素質專業化教師和教育管理人T。職業教育教師培養作為教師教育的一個范疇,從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體系完備上來說,教育碩士已經在縱向上包括了中小學、學前教育等領域;在橫向上,從普通教育擴寬到同一學歷層次的中等職業教育,滿足中等職業學校急需提高專任教師和教育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的需求。

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一樣,具備完備的體系,縱向上有初等職業教育或在普通院校中的職業技能課程,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從長遠來看,要在探索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基礎上,建立完備的職業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制度。中等職業學校碩士層次教師培養制度的建立可以按照“兩步走”的路線進行,第一步可以在現有的教育碩士專業類別下增設職業技術教育領域,通過先行先試,探索中等職業學校碩士層次教師的培養規律。第二步在先行先試的基礎上,適應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需求,逐步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職業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制度。

三、經驗借鑒: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訓師)培養實踐

德國職業教育櫚鹿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德國經濟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并無明顯的衰退,前總理施羅德和現任總理默克爾都明確表示,德國經濟發展的秘密武器就是職業教育。好的職業教育必須有好的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隊伍,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訓師)培養的實踐經驗值得我國學習借鑒。

在德國,要想取得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必須參加專門的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參加職業教育教師培養課程的基本要求是具備高等教育入學資格,必須具備至少12個月的工作經歷,這段工作經歷要與所學的職業學科相關。職業學校教師培養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學習是為期9個學期的大學課程,學習結束后參加第一次國家考試,考試通過后才能進入第二階段。第一階段課程主要包括職業領域中的職業科目(相當于我國本科階段的專業教育)、第二學科和學校中的教學實踐。職業科目課程是對職業技術專業科學領域的深入學習。第二學科可以為普通學科,如數學、物理、政治、英語、體育等;或是與許多職業領域都相關的一門科目,還可以是側重職業教學的教育科學,必修的教育理論和心理學、組織心理學、勞動教育和工廠教育等。第二階段是實踐性教學培訓,以預備形式進行,一般為期18個月至24個月。內容主要包括在職業學校聽課,在職業學校接受一名有經驗的職教教師的指導,嘗試獨立組織課堂進行教學,以及參加由教育部在師范院校組織的教育理論和與專業相關的教學法研討課。預備結束后參加第二次國家考試。第二次考試通過,將獲得到職業學校從事教學的資格。

德國職業學校教師的培養,從源頭上保證了教師既具有職業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也保證了接受系統的教育教學技能和教學方法。但即使是這樣,德國在大學實施科學的職業教育教師教育后,還是受到社會各界的批評,主要觀點是來源于工程科學知識與工人學習如何工作、生產、操作、維修技術系統或機器的知識基本上是不同的,工程師作為實踐者所獲得的知識也是不同于他們大學課程中學習到的理論性知識[3]。同時,對專業教學論的學習也存在異議,專業教育論本應是職業教育教師的核心能力,但在大學課程學習時,專業教學論未發揮主導性作用,在實踐教學培訓過程中學習的是實際的教學方法,沒有系統、連貫的學習專業教學論。

20世紀90年代,為改變職業教育教師教育這種情形,德國幾家提供技術領域職業教育教師教育的院校開始改革職業教育教師教育學科,在職業教育教師教育中,給予教師實踐性知識,注重培養其工作過程中的知識和技能,在工作過程中進行教育教學或培訓(行動導向教學)成為職業教育教師教育核心內容,重構了職業專門化學習課程與一般職業教育學、教學法學習兩者之間的關系。

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訓師)的培養已經取得了很好的經驗。一方面,需要滿足職業教育的工作特點,突出技術性,強調熟練掌握生產一線工作的實際技術技能,能為學生進行操作示范,能指導學生進行實踐;另一方面,需要符合師范教育的特點,突出學術性和師范性,強調教育理論和職業教育實踐結合起來,按照職業教育教學規律組織教學。

四、明確方向: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教育碩士培養相關建議

(一)發揮院校主體作用

培養院校要強化主體和責任意識,統籌整合校內外優勢資源,提升研究生培養整體實力。培養院校應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指導中等職業學校碩士層次教師培養的導師通常應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有過工程師工作經歷,熟悉技術知識和熟悉技術發展。或建立由校內導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實踐導師和行業企業技能實踐導師三位一體的導師指導團隊。培養院校應擁有必備的教育實踐和專業實踐的實習實訓條件,要建立長期穩定的企業實踐基地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實踐基地。培養院校要加強培養過程各個環節的質量管理,制訂培養質量評價標準,定期開展自我評估,培養質量年度報告。建立畢業生跟蹤調查與用人單位反饋機制。

(二)實現招生考試突破

職業教育教師要求在職業性、專業性和師范性上三性統一,不僅需要一定的專業理論水平,還需要專業技能和職業經驗(生產一線的能力),同時還需要職業教育的教學技能,如果按照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的設置來進行入學考試,從教育學、心理學、教育理論來考察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要求,顯然與培養的要求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在考試上要對全國統一考試科目進行改革,實行綜合素質考試、專業知識測試。加大培養院校自主測試和面試的比例,專業知識測試由培養院校自主命題,內容要注重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相結合。實施招生計劃單列管理,單獨錄取。在全日制攻讀職教碩士研究生中,實施緊缺行業相關專業職教碩士研究生推免政策,吸引專業學科畢業生和在職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報考職業技術教育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三)優先重點領域培養

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和產業轉型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人才的培養既要服務于經濟社會和產業轉型發展,又要引領經濟社會和產業轉型發展,在我國轉方式、調結構、促民生的戰略轉型期,國家要加快發展面向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社會管理、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重點培養這些領域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師,適應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需要。職業教育又是與地方經濟發展結合最緊密的教育類型,需要結合地方重點產業、優勢產業進行合理布局。這就需要在教師的培養過程中,要結合國家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培養能支持國家、區域經濟社會和產業結構技能人才培養的緊缺“雙師型”教師。

(四)強化兩個場所實踐

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和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的學生,大多接受了嚴格的專業學科訓練,具有較好理論功底和過硬的專業技術。這些學生是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主要來源,但由于缺乏與企業生產實踐等職業情境保持緊密接觸,實踐操作技能不夠導致教學與產業脫節,培養出的人才不適應企業崗位需求,只有加強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強化到真實生產環節去工作、鍛煉、實踐,通過到企業實踐掌握相關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工作過程,強化職業實踐的訓練,才能為企業培養符合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同時,教學技能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這就需要在中等職業學校碩士層次教師培養的過程中,讓研究生到職業學校去實踐,在有經驗的教師的帶領下,參與集體備課,單獨進行教學設計,單獨組織課堂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強化教學技能的提升。

(五)突出三個能力提升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專業化發展上需要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實際操作技能和教科研能力。這就需要培養院校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教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及實施細則,合理設置專業課程和教師教育課程,注重開展應用導向的教學活動,著重培養研究生將職業崗位工作內容轉化為課程與教學資源的能力,促進教育教學能力和操作技能同步提升。建立校內外課題研究、教學實踐、技能訓練實訓實習基地,實施學位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支持研究生獲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

(六)推進四個方面協同

中等職業學校碩士層次教師培養,離不開培養院校、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和中等職業學校共同參與。培養院校招生培養要有效對接地方職業教育教師需求,密切與行業企業產學研合作,優化整合教師教育資源,形成職教碩士教育協同培養機制。一個研究生不應該只由一名導師指導,而應該吸收行業企業、中等職業學校優秀人才全方位參與培養過程,協同制定培養目標、設計課程體系、建設課程資源、建設實踐基地、開展教學研究、評價培養質量,每個研究生應該有多方參與的導師團隊進行指導。地方政府要做好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規劃,科學預測碩士層次教師需求數量,優化調整教師隊伍結構,積極委托高等學校開展職教碩士研究生培養,保證職教碩士研究生能夠順利到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崗位上工作。鼓勵支持行業企業積極參與教師培養,為研究生提供企業實踐崗位和實習指導。中等職業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支持教師攻讀職教碩士,要積極引進具有職教專業碩士研究生到學校就業任教,為研究生提供教學實習崗位和教學研究條件。參 考 文 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論初探[J].教育研究,2004(5):49-53.

第8篇:魚業養殖技術范文

關鍵詞:職業資格;職業能力;工程造價

中圖分類號:TU723文獻標識碼: A

高職工程造價專業主要培養掌握必要工程造價計價基本理論知識,形成基本的工程算量與計價、造價控制與管理等職業能力,具有基本的職業素養,能勝任工程造價相關工作崗位的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后一般從施工現場的工程造價崗位做起,要能勝任預算員工作崗位,達到預算員能力水平;工作若干年后,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通過考試取得造價員職業資格,具備了造價員職業能力,可以在一定范圍內獨立從事工程造價工作,拓展了職業領域;再經過一定時間的工作實踐,通過努力,在造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中順利過關,取得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具備了造價工程師職業能力,成為工程造價領域專業人才。工程造價專業培養的學生定位為造價員崗位,為此,學生在校期間就應接受相關專業訓練,培養相應職業能力。

一、高職工程造價專業教育教學現狀分析

工程造價專業是高等職業教育工程管理類專業中的重點專業之一,凡是開設有建筑類專業的高職院校,基本上都開設了工程造價專業。從歷年高職院校招生情況來看,工程造價專業招生人數僅次于工程技術專業,是建筑類專業中規模第二大的專業。工程造價專業經過多年的辦學實踐,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暴露出一些明顯的問題,特別是與工程造價行業職業資格考試要求聯系不緊密,教學的針對性不強,具體表現為:

1.教學內容選取有待統一

在工程造價專業教學內容的取舍上,不同院校的做法有較大的差別,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有的院校仍保留傳統學科體系,內容陳舊、僵化,不符合職業教育的特點;有的院校對教學內容作了一定的重構,但沒有進行深入、嚴謹的行業企業調研,選取的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脫節;有的院校雖然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在此基礎上重構了符合實際的教學內容,但有時受制于師資力量和學生學習基礎,不得不對教學內容作一定的調整,導致實際選取的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的缺失。目前工程造價專業尚未有一個統一的教學內容體系,特別是和職業資格考試要求的知識體系還不一致。

2、實踐教學環節有待加強

實踐教學是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環節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在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目前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條件參差不齊,實踐教學環節還有待加強。有的院校缺乏必要的實驗設施設備,實踐教學活動只能停留在課堂上;有的院校實驗設施設備不完備,只能部分實施實踐教學環節;有的院校實踐教學體系設計不完善,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不全面;有的院校學生規模與實踐教學條件不匹配,無法滿足所有學生完成全部實踐教學需要。實踐教學環節的不足,制約了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也不利于按職業資格考試要求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3、教師職業能力有待提高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高職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雙師素質的提高,高職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2]。目前工程造價專業教師職業能力差異性較大,雙師素質有待提高。有的教師畢業后就直接進入高職院校教書,沒有企業實際工作經驗,還不能解決實際工作問題;有的教師從行業企業引進到學校,沒有經過教育教學方法的訓練,只能指導學生實訓,課堂教學效果較差;有的教師雖有專業訓練和企業工作經歷,但表達能力有限,也影響到了教學效果。高職工程造價專業教師既要懂計價理論和教學方法,又要能動手計價,目前能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的教師數量明顯不足,這必然影響到學生參加相關職業資格考試培訓的效果。

高職工程造價專業日常教學活動中存在的與職業資格考試要求相脫節的現象,導致學生畢業后參加職業資格考試的通過率偏低,也降低了學生實習就業時的競爭力。針對這種情況,迫切需要在分析工程造價行業國家職業資格考試能力要求的基礎上,對現有專業教學體系進行改革。

二、國家職業資格考試對執業人員的職業能力要求[3]

造價員證是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畢業后應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之一,是從事工程造價工作要達到的基本要求。造價員職業資格考試是由中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統一組織,由各地造價管理站具體實施的一項職業資格考試。考試合格后取得造價員職業資格證書,經注冊后取得職業印章,可以獨立或協助造價工程師從事工程建設領域工程造價計價與控制工作。依據全國造價員考試大綱歸納整理出的造價員應具有的職業能力如下。

專業基礎能力:能看懂項目施工圖紙;能分析清楚項目構造特點及組成;能看懂項目施工使用的建筑材料類型;能結合項目特點合理選用施工工藝技術方案;能理解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文件所反應的內容;能正確運用工程造價軟件完成有關工作。

工程造價組成費用計算能力:能正確完成設備工器具購置費計算;能正確完成工程建設其他費計算;能正確完成基本預備費和漲價預備費計算;能正確完成建設期貸款利息計算;能正確完成建筑安裝工程費計算。

工程定額編制與運用能力:能合理確定分項工程人工、材料及機械的消耗量標準;能合理確定人工工日、材料及機械臺班的預算單價;能正確運用定額完成分部分項工程費計算;能正確運用定額完成分項工程的工、料、機消耗量計算。

定額計價能力:能按定額工程量計算規則準確完成分項工程定額工程量計算;能正確套用定額完成分部分項工程費計算;能正確運用費用定額完成管理費等費用計算;能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市場信息價正確完成材料價差調整;能正確編寫施工圖預算編制說明。

清單計價能力:能正確運用工程量清單規則完成分部分項工程清單工程量計算;能按照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要求完成工程量清單編制;能合理運用企業定額完成清單項目綜合單價計算;能依據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規定完成措施項目費、其它項目費、規費及稅金計算。

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能力:能依據相關規定正確完成項目投資估算、設計概算等計價文件的編制;能依據合同約定合理確定變更部分結算單價;能依據合同約定完成工程結算款計算;能依據相關會計制度規定合理確定新增固定資產入賬價值。

項目管理能力:能準確完成建設項目的分解;能按建設項目建設程序合理安排項目建設的各項工作;能結合項目特點合理制定項目成本與風險管理的措施;能結合項目特點合理選擇相應類型的合同,明確合同主要條款;能依法解決合同糾紛。

應用法規進行工程造價管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工程造價管理相關法規處理與工程計價有關的法律問題;能理解國家關于造價員、造價師的管理制度,并以此約束自身行為;理解國家關于造價咨詢行業的管理規定,依據規定規范企業經營行為。

造價員崗位服務的對象和領域較為廣泛,因而要求的職業能力較高。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畢業后,一般在工地上從事一年左右的預算員工作,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后,通過考試,取得造價員職業資格,達到了造價員職業能力要求,才能勝任造價員工作崗位,同時也開辟了今后的職業發展道路。

三、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建設改革建議措施

要達到造價員職業資格考試能力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就必須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才能提高學生考證通過率,為此專業教學活動應結合造價員職業資格考試能力要求進行相應改革,具體改革措施建議如下。

1.重構教學內容,融入職業資格考試內容

在選取專業教學內容時,引入造價員職業資格考試知識內容,將其有序地融入各專業課程中,建立一套統一的專業教學內容體系。通過整合專業教學內容,使造價員考試內容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學生能全面系統的接觸考試內容,了解考試要求,熟悉考試內容,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學生考試培訓的效果,提高考試通過率。

2.提升教師能力,適應高職教育發展要求

高職工程造價專業教師要求是既懂工程造價計價理論,又能動手完成工程計價工作,具備雙師素質的專業人才。學校應創造更多條件,讓專業教師更多地參與工程造價計價實際工作,不斷積累實踐工作經驗;同時,也應采取激勵措施,激發專業教師主動學習理論知識,提升自身素質,適應高職教育發展與造價員職業資格考試要求。

3.強化實踐教學,滿足職業技能培養要求

學生職業技能培養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特征,實踐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基本途徑。一方面學校應優化實訓基地結構組成,建成一套能滿足實踐教學活動的基本實訓設施設備體系;另一方面還應完善實習實訓內容體系,結合造價員工作崗位要求和實務考試要求,設計一套完善的實訓項目體系。

4.改革教學模式,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保障專業教學效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造價工作室為平臺,采取師徒制的實施形式,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完成專業課程教學活動,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自覺學習專業知識,訓練專業職業技能,提高了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

造價員職業資格證書是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畢業后順利走上工程造價工作崗位的保障。學校教育教學環節應回應學生的需求,為學生順利通過造價員職業資格考試創造必要的條件,為此應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育教學模式,優化能力訓練條件,提升教師素質,保障學生能順利通過造價員職業資格考試。

參考文獻

[1]蔡程.淺談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6):175.

[2]劉海春,王富花,黃萬欣.提高高職教師素質的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1(10):64

[3]湖北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總站[M].湖北省建設工程造價員資格考試大綱。2006.7:3-13

作者簡介:黃宏勇(1976―)男,漢族,湖北孝感人,湖北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工程造價管理,高職教育。

陳卓(1963―)女,漢族,湖北孝感人,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工程造價管理,高職技術教育。

第9篇:魚業養殖技術范文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員;職業素養;繼續教育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0-0085-02

進入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的首要動力,信息技術產業也得到了空前發展,它們深刻影響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進程,并對圖書館員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形勢下高校圖書館員應具備的職業素養

(一)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

圖書館員的職業道德與事業心是其在從事圖書館各項工作中,思想、行為所必須遵循的服務道德規范和準則。高校圖書館是教師和學生進行學習和開展學術活動最廣泛、最集中的地方,是教師的科研陣地和學生的第二課堂。圖書館工作既具知識性又有服務性,其館員清貧而又高尚,平凡而又偉大,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

作為一名圖書館員,應深刻地認識到圖書館的性質及自身價值,要始終樹立“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服務意識,還要具備不計名利、默默奉獻的精神。在對讀者的服務中,要做到熱情、周到、耐心、細致,在言談舉止中表現出應有的文明素養,在廣大讀者心目中塑造良好的職業道德形象,甘愿在平凡的崗位上,為讀者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豐富的圖書情報專業知識

圖書館服務工作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要求工作人員精通業務,熟知圖書情報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基本工作方法與技能,比較系統地掌握采訪、編目、典藏、流通、閱覽、參考咨詢等各個環節的工作,熟悉館藏,能熟練使用各種檢索手段準確查找讀者所需信息,解答讀者提出的各種咨詢。比如,指導讀者利用書目檢索工具,幫助讀者使用各種工具書和相關數據庫進行查詢,通過對讀者的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分析研究,提出改進、完善文獻資源建設的意見和方案。

(三)熟練的信息技術知識及運用能力

在計算機等高新技術產業飛速發展的今天,圖書館員還必須學習電子信息技術、尤其要學習和掌握數字化、網絡化、數據庫等相關知識和實際技能,并能利用計算機組織信息和數據。除此之外,圖書館員更要能熟練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如能用計算機處理各種信息,能建立各種文獻數據庫,能從網上獲取信息,能在網上解答讀者的各種咨詢,并能指導讀者檢索各種文獻信息,以便更好地為讀者服務,真正成為知識信息的導航員。

(四)較強的信息收集、導向與傳遞能力

網絡時代信息的高度發達使我們每天都能接收到來自各種渠道、各種行業、各種機構的大量信息。因此,圖書館員首先要對各種信息有敏銳的感覺,洞察哪些信息具有利用價值,挖掘出其潛在的價值。另外,圖書館員還應具備較強的信息收集、導向與傳遞能力,嫻熟地收集圖書及信息資料,并把這些復雜的信息加以鑒別、分析、處理之后,再傳遞給讀者。這樣就能充分發揮圖書館的職能,為讀者節約大量的時間,更好地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

二、當前高校圖書館員職業素養缺失的表現

(一)部分館員缺乏敬業精神,服務意識不夠

首先,高校圖書館的日常工作瑣碎繁雜,工作內容機械重復且缺乏創新性,還要承受來自校方、讀者等各種壓力,時間長了,館員難免會產生職業倦怠和浮躁心理。其次,在高校圖書館,女性館員占大多數,其中有許多人滿足于現狀,沉溺于建設自己的小家庭,工作熱情低,缺乏進取精神,面對讀者的咨詢,態度冷淡,甚至與讀者發生爭執,造成館員與讀者關系不和諧。

(二)學歷層次偏低,整體文化素質不高

由于管理體制和人事制度存在的弊病,使得高校圖書館成為照顧關系、安置人員的場所。雖然有部分館員通過函授、自考等拿到大專、本科學歷,但整體文化素質不高,直接影響到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三)專業知識不足,服務內涵欠缺

在高校圖書館中,真正是圖書館專業的畢業生少,多數館員是由其他行業轉行的,他們對圖書館學、目錄學、情報學等相知甚少,只掌握基本的圖書分類法、檢索終端的使用方法等;雖能熟練操作計算機,但缺乏開發網絡信息資源并對文獻進行深加工的能力,缺乏利用網絡快速整合分散信息的能力。

另外,部分高校圖書館主要還是對師生開展借、閱、還等基本服務,像代查代檢、課題跟蹤等服務并沒有真正開展起來,還不能滿足廣大讀者更為深度和廣度的服務需求,沒有達到切實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要求。

圖書館的服務質量、服務水平取決于館員的職業素養和能力。在新時期,要避免上述問題的存在,并提升高校圖書館員的素質和能力,就必須多渠道地開展繼續教育、終身教育,不斷為其“充電”,以適應當前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需要。

三、新形勢下高校圖書館員開展繼續教育的途徑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

要使館員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必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形式要不拘一格、生動多樣,避免說教和指責,應熱情疏導、耐心說服。

首先,領導要主動讓館員了解本館的重大政策、決策和發展規劃,幫助他們深化對圖書館的認識,使他們真正意識到圖書館工作不僅是職業、更是事業。其次,要滿足他們提出的合理要求,重視他們對工作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使他們樹立一種主人翁的責任感,消除失望悲觀的情緒,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最后,可適當實行崗位輪換制,緩解館員長期從事同一項工作的懈怠情緒和不滿心理,拓展人才的專業素質與技能,激發出圖書館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促使高校圖書館服務效能的全面充實和提升。

(二)開展多元化教育和培訓,全面培養學科館員

1.學歷教育。學歷教育是指為取得某種學歷而進行的專業教育。學歷教育可通過自學、函授、脫產學習等各種方式進行。

2.專業知識教育。作為一名館員,圖書館專業知識是其為讀者服務的基礎。無論何時,分類編目、文獻學、目錄學、信息學、傳播學以及圖書館管理學等基礎課程都是一名圖書館員的必修課。圖書館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函授學習、派出進修、參加培訓班等各種形式進行專業知識教育。

3.信息技術知識教育。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要求館員學習并掌握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圖書館可以嘗試建立新的繼續教育培養模式,如多媒體教學光盤、網上培訓、遠程教育等。這些形式使得培訓內容與質量標準化、規范化;培訓內容生動直觀,并能充分發揮因特網的多功能,能夠取得較好的培訓效果。

(三)自我培訓、自我提高

這也是一種切實可行,且行之有效的自我教育的好辦法。圖書館員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應向他人或書本求教,在工作中學習,在實踐中探索,充分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學習,以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和能力。再者,廣大讀者也是我們的老師,那里有取之不盡的知識,而且比書本更方便易懂、豐富精深。

(四)參觀學習、多方交流

第一,館員應主動與本專業相關的信息技術支持系統的管理人員進行交流,以擴充相關知識和技能,加強自己的信息素養。第二,注重與其他圖書館、數據庫合作商等開展合作,以共知、共享、共建信息資源。第三,與圖書情報界的學者和同行進行愉快的學習互動,努力創造和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或專業培訓活動;與專家和同行分享、探討、學習最新的專業知識,以提高自己多方面業務水平。第四,開展“館內互學”,組織館員輪流講學,使館員在平等、互補的氣氛中獲取館內各崗位的業務知識,打破以往同館“隔崗如隔山”的局面。

總之,在信息化、網絡化的新時代,高校圖書館必須加強對館員的教育和培訓,全面提高館員的職業素養、職業能力及服務水平,以推動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江海林.提升獨立學院圖書館員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芻議[J].科技信息,2011,(33):344.

[2] 何淑君.如何提高高校圖書館員的職業素養和能力[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3):88.

精選范文推薦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内射极品少妇xxxxxhd| 国产一区二区丰满熟女人妻|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加勒比在线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 欧美奶涨边摸边做爰视频| 中国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软件| 一本色道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蜜桃 | 邻居少妇张开双腿让我爽一夜|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亚洲av毛片成人精品|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热久久国产| 天堂8在线天堂资源bt| 乱码丰满人妻一二三区| 免费看一级av一区二区不卡| 男女后式激烈动态图片| 亚洲a网站|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手机|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加勒比无码av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 少妇把腿扒开让我舔18| 日韩av伦理一区二区|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高级黄区18勿进视频免费| 又黄又爽又高潮免费毛片| 玩弄丰满少妇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综一区二区在性色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中文字幕|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亚洲三级a| 色妞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日本高清色惰www在线视频| 饥渴的熟妇张开腿呻吟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