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方案范文

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方案

第1篇: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方案范文

【關鍵詞】老齡化社會;中醫藥;教育改革;啟示

隨著我國中醫藥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擴招、辦學規模迅速擴大的新形勢下,中醫藥高等人才如何適應社會需要,成為各中醫院校亟待解決的命題。教育部2012年發文(教高[2012]4 號)全面落實總書記在清華大學重要講話精神。文件第九點指出: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 。近期,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把中醫藥單列為第四項主要任務,面向社會全面推動和發展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 。這無疑是給中醫藥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眾所周知,中國自2000開始進入老齡社會,是全球較早進入老齡社會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中國又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老齡化社會意味著一個巨大的公共衛生服務對象。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點,臨床流行病學證明,老年人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高發人群。這就意味著較高的醫療成本。據測算,老年人消費的醫療衛生資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然而,為了實現“人人享受初級醫療衛生保健服務”的總目標,就不能忽視老年人群的醫療保健權利。基于這個現實,本文提出中醫藥高等教育在應對老齡化社會基本醫療需求上的幾點啟示:

1發揮中醫藥治療優勢,保障老年人健康

傳統中醫藥區別于西醫對癥治療的思想,具有獨特的疾病預防和養生保健的理論方法,達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變、愈后防復的治未病思想是其核心價值。研究證實,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控制的關鍵在于防危險因素、防發病、防嚴重疾病事件、防疾病事件嚴重后果、防疾病事件后復發,因此早診早治至關重要[3]。中醫學對慢性病防治有著系統的理論知識,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完善的理、法、方、藥體系,形成了防治慢性病的優勢通過體檢后中醫藥積極參與進行干預,指導人們應用中醫藥進行保健養生。另外,中醫藥治療具有“簡便、低廉,藥效溫和,肝腎傷害小的特點,在應對人口老齡化衛生保健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 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的幾個方向

2.1 中醫藥服務面向社區,加大養生保健服務

國務院作出中醫面向基層的決策,就是基于中醫藥注重養生和基礎調理,防病于未然的優勢。在社區中,讓中醫藥更好地服務于老齡和離退人員,通過積極養生來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老齡人口在社會中占有相當比例的醫療總投入,老齡人一旦患病就是大病,住院治療居多,加之陪護成本,會導致較大的社會醫療投入直接消耗。如果積極預防干預,能有多大的意義呢?資料表明,達到同樣的健康標準,老齡人所需保健投入與治療費、搶救費用的比例為1:8.3:100,即如果在預防保健上多投入1 元錢,將來就可以在治療上少支出8.3 元和可以節約開支100元錢的搶救費用 ,足見注重養生保健,即做好中醫藥治未病工程,會避免某些住院治療成本,節約社會醫療費用的支出。同時還減少老年人治療上的痛苦。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具有養生醫學的高等中醫人才在社區會有旺盛的需求,中醫藥院校應加強這個方面人才的培養。或者在現有的中醫藥教育中注重老年人養生保健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和培訓。

2.2 中醫藥教育改革應把揚長避短和精英教育結合起來

所謂揚長避短就是指中醫要發揮其區別于西醫的優勢,尤其是在慢性病、流感、腎炎、胃病等的治療上具有獨特效果。對應的,中醫應加強優勢學科的建設,比如溫病學、肝病、針灸、疼痛科。而老年患者的常見疾病甚至亞健康狀態的改善正式中醫的特長所在。所以,通過優勢學科能帶給老齡人口足夠和豐富的保健需求。對于中醫藥教育而言,為跟好地服務老齡化人群,就要在中醫藥教育中注重針對老年人群醫療保健的強化。我們培養的中醫藥人才能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特點,運用中醫理論,熟練處理老年人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問題。另外,精英教育并不是脫離中醫面向基礎衛生保健這個大方向,而是中醫藥要在世界重大疑難雜癥的攻克上下功夫。事實證明,中醫在艾滋病、癌癥、風濕、紅斑狼瘡等西醫難題上顯得卓有成效。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改中就成功地實施了“拔尖教育”,培養七年制的中醫教育,已經為社會培養出“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適應社會發展的復合型高層次人才 。

2.3 加強中醫藥人文教育,提高中醫藥人才的服務能力

現代醫學模式已從針對疾病的治療轉向針對人的關懷。而中醫治療哲學更是講“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健康的觀念除了身體的健康外,更包括心理、社會功能的健康。三者的統一才是現代人追求的目標。老齡化社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比如“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另外,絕大多數的老齡人對疾病和健康的認識上存在障礙,比如與醫生的溝通方面、治療方案依從性方面、藥物合理使用上都表現出較低的“健康認知力”。所以,對這個群體,未來的中醫藥人才不光是掌握高深復雜的醫學理論、技能,而且還要要掌握足夠的人文科學知識。比如,溝通學、心理學、倫理學方面的知識。與其說人文是一種知識,更恰當地說是專業人士必備的素養。

3小結

所以,現在的中醫院校在人才培養上應該前瞻性地強化學生的人文科學培養。教學中既注重中醫學的內在規律又蘊含豐富的人文社科知識。事實上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和專業學習的統一。在規劃學科專業發展上以中醫藥專業為核心,人文學科為輔,以人文素質強化中醫藥學科的優勢。積極促進學科交叉,促進人才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第2篇: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方案范文

[關鍵詞] 社區;糖尿病;中醫藥;防治;應用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1)11(c)-095-02

社區衛生服務是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的基礎環節,社區衛生服務具有綜合、便捷、低廉、持續的特點,治療的病種以慢性病、老年病為主,強調要將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基本醫療等融為一體,而中醫藥在這些方面恰恰具有鮮明的優勢,能夠在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國現有9 200萬糖尿病患者,1.48億糖尿病前期患者,而大部分患者早期或發病期都在社區診治[1-2],因此,有效預防和治療社區糖尿病及其并發癥成為我國政府和廣大醫療工作者所面臨的巨大挑戰,由于中醫藥具有“簡、便、驗、廉”的特色和綜合治療優勢,在糖尿病防治中被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現根據筆者應用體會,對中醫藥在社區糖尿病防治中的應用簡述如下:

1未病先防,社區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干預措施

中醫認為:疾病是體質偏差及臟腑功能失調超過一定限度而成,在沒有達到這個限度之前,就應該糾正這種偏差,以預防疾病的發生。糖尿病有特定的高危人群,只有進行認真的篩查,才可能做到有效的干預治療,社區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糖耐量減低、有糖尿病家族史且生活方式不良,腹型肥胖或有血壓血脂異常,生育過4 000 g以上巨大胎兒的婦女等,其干預措施為:

1.1生活方式干預

科學的生活方式是預防社區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尤其適用于中國人群,世界各國的大規模研究也證實了生活方式干預的有效性,高危人群必須要改變個人多年養成的不良生活習慣,要“管住嘴,邁開腿”,如控制飲食減少總熱卡,減少飽和脂肪酸,增加纖維素等,至少每周5次、每次30 min以上的適度運動,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就能把糖尿病拒之門外。

1.2中醫藥干預調治

糖尿病高危人群在進行生活方式干預的同時,可配合中醫藥干預調治,適當運用健脾化痰或調理肝腎等方法,從而糾正體質的偏差及臟腑功能失調,盡量防止或減緩其邁入糖尿病人群的步伐。

1.3開展社區糖尿病中醫防治一體化服務

運用中醫理論與技術參與健康指導和行為干預,為糖尿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建立健康檔案,運用中醫藥養生保健理論方法,指導糖尿病高危人群注重養生保健,積極開展中醫治未病工作。

2防微杜漸,社區糖尿病患者的中醫辨證施治

在社區臨床上,有些糖尿病患者即使降糖藥物的種類和劑量不斷增加,血糖仍控制不下,這些患者除了藥物、飲食、運動因素外,往往兼有嚴重影響降糖效果的可調節因素,如多飲多食、便秘、失眠、焦慮、各種疼痛等,中醫可因人制宜、辨證論治,并配合西藥獲得良好的控制血糖效果,減緩疾病進展,其證治分為以下4類:

2.1肺胃燥熱證

癥見煩渴引飲,消谷善饑,尿頻量多,形體消瘦,舌紅苔薄黃,脈數,治宜清熱生津,方用消渴方或白虎加人參湯加減。

肺胃燥熱證是糖尿病常見證型,臨床觀察此型多見于糖尿病的早期階段,患者大多未出現血管神經并發癥,絕大部分患者均出現多飲、多尿、多食等典型的“三多”癥狀。

2.2氣陰兩虛證

癥見口渴引飲,飲食減少,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而干,脈細弱,治宜健脾益氣,生津止渴,方用生脈散合增液湯加減。

氣陰兩虛證是糖尿病最為常見的證型,全國糖尿病研究協作組對1 504例統計分析,氣陰兩虛型約占27.1%,本組患者大多由陰虛熱盛型轉變而來,少部分可見于初診的老年糖尿病人。

2.3陰液虧虛證

證見咽干口燥,食欲旺盛,大便干結,形體大多超重或肥胖,舌紅苔薄少津,脈細弦,治宜滋陰增液,方用增液湯加味。

早期糖尿病患者多以陰虛為主,常因無典型“三多”癥狀而被忽視,不少患者是在健康體檢時發現,當詳細詢問病史時,其實患者早已出現臨床癥狀如口干欲飲,食欲旺盛,大便干結等。

2.4陰陽兩虛證

小便頻數,渾濁如膏,手足心熱,咽干舌燥,面色黧黑,腰膝酸軟,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而干,脈沉細無力,治宜溫陽滋陰補腎,方用金匱腎氣丸或右歸丸加減。

陰陽兩虛證多見糖尿病中后期合有并發癥,尤以糖尿病腎病最為多見,全國糖尿病中醫協作組對1 504例統計分析,陰陽兩虛型約占11.5%,此型患者病程長,并發癥多,病情復雜,病變部位以心肝脾腎為主,但關鍵在腎。

臨床上需要特別注意氣陰兩虛證和陰陽兩虛證多為糖尿病中后期,多合并視物模糊,眩暈心悸,肢體麻疼,胸悶胸痛,中風偏癱等并發癥,中醫辨證多為瘀血阻絡,治療時應在益氣養陰溫陽的基礎上,注重活血化瘀通絡。

3既病防變,延緩社區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社區糖尿病久病失治,調攝不當,變證百出,往往出現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癥,而臨床上最常見的是出現腎、眼、神經病變等慢性并發癥,因此,既病防變、救其已敗,刻不容緩,中醫認為,社區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患者往往虛實夾雜,治療應遵循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扶助正氣應注重培本,適當運用益氣、溫陽、滋陰、養血之品,如黃芪、肉桂、生熟地、當歸等。臨床實踐表明,大部分患者的實證多以瘀血、痰濁為主,痰濁淤血是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基礎,若痰瘀阻肺、肺燥失潤,可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肺結核等;若痰瘀阻于心脈,可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若陰陽枯竭、痰瘀阻絡、蒙蔽清竅而為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病變;經脈失養、不通則痛,則見糖尿病合并神經病變,肝腎不足、痰濁內阻、精血不能上榮于目,則合并視網膜病變;瘀血內停、痰濕泛溢肌膚,可見糖尿病并發腎病而出現水腫等。近年來,從血生化和血液流變學等方面對糖尿病進行臨床觀察和實驗研究表明,該病全血比黏度、血漿比黏度、血細胞比容、紅細胞電泳時間、紅細胞變形能力以及血膽固醇、三酰甘油均高于正常人,血液呈現凝、聚、濃、黏狀態,從病理上也發現本病存在胰腺纖維化、腎小球硬化及動脈硬化等變化,故普遍認為瘀阻痰濁貫穿于糖尿病的全過程,在治療方面,祛瘀化痰是治療糖尿病并發癥的有效方法,如臨床表現為肢體麻木、疼痛、胸悶刺痛,口唇紫暗,面色暗黑,舌質紫暗有瘀斑等,為內有瘀血,可在辨證治療的方藥中加用丹參、桃仁、紅花、赤芍等活血化瘀藥物;如伴有肥胖,胸腹滿悶,肢體沉重,口黏惡心,頭重嗜睡,大便溏滯等,多為痰濁內蘊,可在辨證治療的方藥中加入半夏、陳皮、茯苓等健脾化痰藥物,通過扶正祛邪,往往可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4驗案舉例

患者,女,51歲,農民,2009年3月10日初診,患糖尿病4年,診斷為2型糖尿病,曾服用過二甲雙胍、格列齊特等藥物,血糖有所下降,但癥狀改善不明顯,近來因勞累及飲食不規律致病情復雜加重,要求中醫治療,刻診:神疲乏力,形體較胖,口渴欲飲,消谷善饑,小便頻多,舌質暗紫,舌苔白膩而干,脈弦細,查空腹血糖9.2 mmol/L,證屬氣陰不足、痰瘀阻滯,治宜益氣養陰求其本,活血化痰去其標,處方:生黃芪30 g,黨丹參(各)15 g,生熟地(各)15 g,山藥20 g,玄參15 g,麥冬10 g,制蒼術10 g,茯苓10 g,天花粉15 g,葛根15 g,生石膏(先煎)30 g,赤芍15 g,每日1劑,水煎服,患者自服用中藥后,自停二甲雙胍,服15劑以后,臨床癥狀改善,空腹血糖7.6 mmol/L,但仍感口干欲飲不多,食少,原方去石膏,繼用前方20劑,諸癥明顯減輕,化驗空腹血糖5.7 mmol/L,遂用原方適當增減,囑患者繼續煎服以鞏固療效,隨訪1年,病情穩定。

5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所導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謝性疾病,以血漿葡萄糖水平增高為特征,主要是因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礙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而影響正常生理活動的一種疾病,屬中醫消渴病范疇[3-5]。隨著我國社區糖尿病患者的不斷增多,防控糖尿病的任務越來越重,而工作在一線的社區醫生在糖尿病的預防和管理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守門人作用,祖國醫學認為糖尿病病因病機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糖尿病的發生是人體水谷運化、吸收和輸布失常,而嗜食肥甘、情志失調、起居失常、久坐少動等都是誘發因素及使疾病加重的因素[6-8]。自古以來,中醫藥防治“消渴”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且療效確切,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黃芪、玄參、蒼術、葛根等中草藥對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社區糖尿病防治如能祖國醫藥與現代醫學優勢互補,突出中醫特色,優化治療方案,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變,防治關口前移,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早達標、早獲益”,動員糖尿病患者定期監測血糖、尿常規、糖化血紅蛋白、血脂、尿微量清蛋白及眼底等項目,以監控病情的發生發展,同時提倡全面、多環節輔助治療,必將大大提高社區糖尿病的防治效果。因此,在社區衛生服務中,要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防治糖尿病等慢性病中的優勢,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突出中醫特色,堅持在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建設中合理配置中醫藥資源,完善社區中醫藥服務功能,讓中醫藥服務走進社區和鄉村,提高中醫藥進社區服務的可及性,提升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參與率,把中醫藥有機融入各項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強化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作用和地位,積極推廣和應用中醫藥防治糖尿病等慢性病適宜技術,為社區居民提供廉價和便利的中醫藥服務,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 余小萍,李守朝.社區臨床常見病證及處理[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93-94.

[2] 潘惠.中醫藥養生與家庭保健[M].揚州:廣陵書社出版社,2010:142-144.

[3] 楊文英.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M].北京: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2009:267-269.

[4] 施海濤,楊慶春,王雪峰,等.冬蟲夏草對延緩糖尿病腎病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22):11-12.

[5] 王繼承.大黃蟄蟲丸治療糖尿病下肢動脈血管病的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15):1216-1217.

[6] 徐遠.中醫防治糖尿病四步曲[N].健康報,2011-6-3(8).

[7] 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M].1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031-1033.

第3篇: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方案范文

【關鍵~】 中醫 健康管理服務系統 醫療數據信息化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職業病和健康問題,而體檢作為了解身體健康問題的方式,已經為越來越多老百姓接受[1]。盡管人們更加重視體檢,但在現階段還是存在不少誤區,這些誤區都會對自身健康造成更大的損傷。基于如此背景與市場,針對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健康管理服務系統的進行開發前景廣闊。

一、開發背景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生活也逐漸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作為醫療數據信息化的一部分,移動醫療在醫療保健解決方案的創新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它可以通過移動通信技術提供與醫療相關的信息和服務,使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使用任何移動設備和衛生服務人員進行交流。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大大提高了醫療質量,降低了成本,并進一步克服了社區衛生服務發展中資源分配不均衡和機構運作的障礙。但目前只有少數醫院的體檢管理信息系統,結合了前臺工具Delphi、中間件和 SQL Server 數據庫平臺等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對醫院健康體檢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進行了深入地研究與論證,很少有醫院實現了基于 C/S 三層架構的醫院健康體檢管理信息系統[2]。

二、開發現狀

現在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已經不僅限于治療已經發生的病癥,而是更加注重亞健康和慢性病的治療,大量的醫學實踐證實中醫藥在亞健康與慢性病的防治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動態辯證觀、中醫”治未病”的預防觀對人類健康有重要指導意義,具有中醫特色的診療手段可以彌補現代健康管理手段的不足[3],然而,具有中醫藥特色的移動互聯網技術健康體檢管理信息服務系統還未建立。因此我們將設計并開發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中醫健康體檢管理服務系統。將人們每一次的體檢報告導入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健康體檢管理信息系統生成電子健康檔案,使其具有連貫性,然后結合中醫思維在藥物治療、飲食、運動保健養生等一系列與生命活動相關的方面給予用戶專業指導。這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的提倡中醫保健中醫養生的思想方針的舉措之一。

三、應用價值

中醫健康管理信息系統特色在于用最少的醫療費用給予全面的、有個人特色的、連續的具有中醫特色的指導方案。當人們每次體檢結束后將體檢數據導入健康管理信息系統,使得體檢報告具有連續性,系統將從運動、飲食、醫療等多方面給予相應的指導。結合中醫治未病和整體觀的特點,使人們遠離亞健康的生活狀態從而保持心情愉悅更好的生活。

四、應用前景

中醫健康管理信息系統將用于亞健康用戶的自我健康管理,為數據挖掘方法在健康管理事業方面的應用提供了基礎。我們將數據挖掘技術應用于前期健康數據的收集,為健康管理平臺提供數據支持。一方面,利用數據挖掘技術,用戶可依據自身的身體情況及生理數值,在平臺中搜索相應的保健方式。另一方面,經用戶知情同意后,健康管理師、社區醫療組織、家庭醫生等也可以利用平臺監測數據庫中已有的用戶信息,以便隨時發現健康狀況出現危機的用戶。

五、小結

中醫健康管理信息系統以傳統中醫理論為基礎,以《你會管理自己的健康嗎》一書為藍本,參考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治未病”及亞健康中醫干預研究項目、生態健康與疾病管理等方面的探索項目,以手機微信新媒體為平臺[4],推廣一套相對簡單、有效、易行且普適性強的中醫健康管理新方法[5]。平臺將將中醫傳統理論與手機新媒體相結合,開發健康管理信息系統,也響應了中醫努力走向數字化、標準化、規范化、現代化之路,是不斷適應時代潮流的體現,除了具有實用價值,更具有突出的社會價值。

參 考 文 獻

[1]姚霄安, 趙蘭, 李媛媛. 我院健康體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C]// 全國門急診護理學術交流會議暨全國骨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 2012:197-197.

[2]樊沖. 醫院健康體檢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 天津大學, 2012.

[3]居睿. 中醫健康管理在慢性病中的應用研究[C]//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學術年會. 2014.

第4篇: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方案范文

摘要目的:在大力發展中醫藥進社區的前提下,尋求一種適合在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開展的中醫藥新技術。方法:通過在興圍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引進260余種中藥免煎顆粒進行各種方劑配伍,對中醫藥治療社區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等提供多樣化的給藥途徑。結果:由于中藥免煎顆粒較傳統中藥飲片具有顯而易見的優勢,得到了社區群眾的大力歡迎和支持。結論:在社區開展中藥免煎顆粒服務能真正做到方便百姓,服務基層。

關鍵詞中藥免煎顆粒社區衛生服務應用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work

Cai Zuxiang,Sui Xiuwen

Xingwei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Fuyong People’s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Shenzhen City,Guangdong 518103

AbstractObjective:On the premi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ommunity,to seek a kind of new techn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development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work.Methods:Through introducing more than 260 ki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 with prescription compatibility in Xingwei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it provided diversified administration routes fo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unity common diseases, frequently occurring disease and chronic disease.Results:Becaus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 had more obviously advantage tha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it got the welcome and support of the community.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 service in the community can really do to facilitate the people,service basic level.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Community health service;Application

中藥免煎顆粒是用符合炮制規范的傳統中藥飲片作為原料,經現代制藥技術提取、濃縮、干燥、制粒、真空包裝而成的純中藥產品系列[1]。筆者于2013年5月開始在興圍社康實行中藥免煎顆粒試點工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資料來源:興圍社區現有總戶數4 235戶,其中常住戶數299戶、暫住戶數3 937戶,總人口數25 935人;其中戶籍人口935人(男547人,女461人),暫住人口2 500人。在常住人口中,>60歲老年人119人,暫住及流動老年人439人(以上數據均來源于興圍社區出租屋管理辦公室)[2]。

技術應用:①為了全面推進中醫藥進社區工作的開展,提高中醫藥對各種疾病的防治作用,于2013年5月開始在興圍社康實行中藥免煎顆粒試點工作,引進中藥師1名,中級中醫師2名,并投資80萬元,調整和改建社康中心的使用房屋。②醫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增加了中藥房的設置,購置了用于儲存中藥免煎顆粒的專用藥柜,并引進了260余種中藥免煎顆粒制劑。③宣傳活動及健康教育計劃:對中醫藥防病治病以及相關的保健知識進行宣傳教育,可以采用講座、義診等多種形式進行開展。針對老年人、婦女和兒童等重點人群,制訂含有中醫藥內容的保健方案,并給予實施。將中醫藥的理論運用到養生保健中,并開展相關工作。重點推介中藥免煎顆粒“便于攜帶、服用、貯運”的特點,在社區群眾中推廣中藥免煎顆粒這種新型中藥飲片制劑的應用。

結果

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宣傳活動以及健康教育,并和當地醫保部門聯系,所申請260余種中藥免煎顆粒均通過醫保批準,自2013年5月來到社康中心進行中醫診療,接受中藥免煎顆粒進行內服、外敷、沖洗、中藥熏蒸等適宜中醫藥技術的社區群眾大幅上升,2013年5-12月平均每天中醫中藥診療88人次,其中接受中藥免煎顆粒制劑的人次數45人次。

討論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充分融入中藥免煎顆粒等中醫藥服務內容,開展中藥免煎顆粒的內服、外敷、沖洗、中藥熏蒸治療,并且結合針灸、按摩、拔火罐等中醫藥療法。在慢性疾病的社區綜合防治工作中,使得社康中心具有較豐富的中醫藥理論和實踐工作。

中藥免煎顆粒新型制劑的前景:①中藥傳統飲片一直存在加工方法落后的問題,對配方準確計量、飲片貯存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且降低了藥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率,同時也不利于保管與運輸。為了使中醫藥發揮其作用與潛力,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必須對中藥飲片進行改革工作[3]。②相對于傳統中藥飲片,新型免煎顆粒飲片更加具有革新性、更富有生命力和潛力,在儲存、攜帶、服用、藥效、衛生、管理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點。③目前,中藥免煎顆粒制劑的生產技術已經日臻成熟,且從國家宏觀政策、法律法規上也得到了積極肯定,相關配套扶持措施逐步到位。尤其是自2009年4月1日起中藥免煎顆粒制劑被正式納入到本市《基本醫療保險目錄》。中藥免煎顆粒制劑不僅在使用上保持了中醫辨證施治的診療特色和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并使中藥治療效果得到充分發揮,為中醫治療社區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等提供多途徑的用藥選擇。通過一段時間的應用,筆者發現中藥免煎顆粒制劑使用靈活方便,用藥形式多種,既有內服,又有沖洗、外敷、中藥熏蒸等,可用于皮膚病、中醫美容等方面,進一步豐富了給藥途徑[4]。④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中藥免煎顆粒也有需要不斷完善、改進的地方:顆粒飲片缺乏鑒別特征,揮發性成分易損失,煎出率有差異性。中藥免煎顆粒制劑經沸水沖泡而得的藥汁,與傳統中藥飲片經煎煮所得的藥汁相比較,從臨床用藥療效上看未見差別,但缺乏深層次的科學數據論證。新型飲片對性狀等外觀特征已經造成了損傷,從而容易出現“以次充優”的現象,難以直觀識別其品種的“真偽優劣”。關于顆粒標準化、衛生標準化、無害化標準、以及特殊藥品單體化的進一步研究[5]。

社區開展與應用:興圍社康中心通過開展包括中藥免煎顆粒制劑的適宜中醫藥技術逐步得到了本社區甚至周邊社區群眾的認可,許多患者開始服用傳統中藥飲片,后來改服中藥免煎顆粒后,發現兩者療效相同,而后者使用更為方便,不少患者首次就診時就要求服用中藥免煎顆粒。我們應用中藥免煎顆粒制劑的方式:①中醫全科診療,采取方劑配伍,中藥免煎顆粒內服;②自制中藥免煎顆粒敷貼,采取局部外敷治療;③婦科炎癥、皮膚病采取中藥免煎顆粒藥浴沖洗;④中老年慢性腰腿痛、頸椎病、風濕病等采取中藥免煎顆粒藥浴熏蒸治療。近期,在福永街道18個社康中心內,將中藥免煎顆粒制劑等中醫適宜技術進行逐步普及,方便百姓,讓百姓能夠享受到中醫藥服務。

實踐中我們體會到,中醫藥特色優勢具有廣泛社會基礎,特別是在社區老年人中,他們比較相信和愿意接受中醫藥。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傳統中藥飲片的諸多不便越來越不適應人們的生活方式,加之社區居民以老年人居多,體弱,行動不便,他們認為中藥免煎顆粒不用煎煮,直接服用,方便快捷。中藥免煎顆粒值得在社區進行更深入地推廣。在社區推廣中藥免煎顆粒制劑等適宜中醫藥技術,讓更多的社區醫療服務醫務工作者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中醫藥治療方法,為社區群眾提供全方位的、有中醫藥特色的健康衛生服務。

參考文獻

1龍建英,黃明華.中藥顆粒飲片與傳統飲片的比較[J].內蒙古中醫藥,2007,(2):50-52.

2蔡祖祥,馬燦澤,余道兵,等.適宜中醫藥技術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0,8(1):80-81.

3文友模.新型中藥顆粒飲片的前景與應用探討[J].中國醫療前沿,2007,2(4):114.

第5篇: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方案范文

2019年我院工作在區衛計委的正確領導下,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7年第三版)》,加強內部管理,狠抓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全面開展基本醫療護理工作以促進基本公共衛生工作。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適時調整了人員配置,優化組合,使得醫院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我院2019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鄉衛生院服務轄區面積53平方公里,轄區戶籍總人口39607人,公衛服務核定人數33212人,實際常駐人口40000多人,管轄18個行政村,18個村衛生室,村級公共衛生服務人員23名。衛生院在職員工70余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0余人,衛生院設置有公共衛生科、全科門診、內科、外科、中醫科、疼痛科、婦科、康復科、骨傷科、口腔科,耳鼻喉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等十多個門診科室。住院部設有兩個綜合病區,一個中醫病區,一個康復-理療病區共四個病區,開放床位90張。配備了DR、四維彩超、十八通道心電圖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24小時動態心電監護儀、電腦中頻治療儀、電針治療儀、床頭呼叫器手術室配備無影燈、麻醉呼吸機等診療設備。基本能夠滿足轄區群眾的公共衛生服務和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及部分急診急救工作的需要。

目前,醫院與市二院合作正在籌建120急救站,通過急救站的設置、人員的進一步學習培訓,將不斷提升醫院的衛生服務能力。

(一)、加強領導、定期督導 

依據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基本醫療護理、健康扶貧、醫保等各項工作緊密結合,按計劃運行,并結合醫院實際,成立醫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及基本醫療等各項工作考核、指導領導小組,定期或不定期對醫院各科室及村衛生室進行檢查、督促、指導各項工作。 

(二)、強化培訓、提高業務 

我院進行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和基本醫療、護理等工作的培訓10多次,采取月例會制度、以會代訓。不斷提高公衛、醫療、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對公衛人員及轄區內村衛生室職業人員不定期進行各種公衛知識培訓。

(三)、認真整改,很抓落實

針對在2017年公衛年終考核時反饋的問題,醫院高度重視,經過領導班子討論研究,及時制定整改措施。今年年初就開始根據整改方案,逐條梳理排查,倒排工期,認真整改,于10月底按照整改計劃如期完成了的全面整改工作,11月份又對前期整改工作進行了回頭看,確保整改方案的貫徹落實。

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開展落實情況 (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 截止11月底,衛生院共復核升級居民健康檔案  25498  份,其中高血壓管理檔案  2899  份,規范管理  1914   人,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率達 66%   :糖尿病管理檔案 751    份,規范管理  490   人,規范管理率達 65%   :新建兒童保健管理檔案  178 份;新建孕產婦管理檔案 211份;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檔案 116  份;老年人管理檔案 3986  份。截止目前,居民健康檔案復核升級率  76%   。 (二)健康教育 我院緊緊圍繞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基礎,以及預防、保健、慢性病人管理為重點。醫院醒目位置設立宣傳欄,根據上級工作要求及不同季節進行健康教育宣傳。進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成立了以院領導為組長,以醫生、護理、公共衛生、扶貧、醫保等相關人員為成員的醫療服務隊,按照時間節點,有計劃地逐村實地進行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康扶貧、居民簽約服務及居民醫保政策的宣傳。鄉村兩級共舉辦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共34場次收益人數1368人次、公眾咨詢9次共480人次、印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宣傳手冊10000份達到全鄉每戶一冊。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及手冊共20種5320 份,印刷影視資料播放29種循環播放115次230小時。鄉村兩級設置健康教育宣傳專欄25塊更換162次。

(三)預防接種

在此項工作中,為提高接種率利用節假日和兒童入學查驗接種證時機及時為適齡兒童接種疫苗。全鄉共出生218人,辦理接種證178人,有40人在外地辦理接種證,辦證率100%。常規疫苗 應種接種 5778人次,實種5489人次,接種率,95%、二類疫苗接種1603人次,水痘疫苗46人次,HIB70人次。乙肝疫苗1177人次

(四)兒童健康管理 加強對轄區內0—6歲兒童管理工作,目前我鄉共有0-6歲兒童2341人、其中登記2314人、登記率達98%,接受一次以上規范管理2096人、管理率90%;對0-3歲兒童,利用兒童接種日在我院對目標兒童進行規范體檢,采取先體檢后接種措施,我院與鄉教辦室聯系,對全鄉所有幼兒園3-6歲兒童進行了免費體檢。到目前為止0—6歲兒童免費體檢1991人、管理率85.4%;其中3—6歲1376人、0—3歲兒童615人、接受中醫指導615人。在體檢中發現佝僂病兒4人、貧血186人、齲齒人149、。5歲以下死亡0人

五、孕產婦健康管理

努力提高孕產婦管理工作,對轄區內孕產婦全部建立了報價服務手冊,加大了宣傳國家降消項目住院分娩好處以及多項免費檢查政策,今年共登記管理孕產婦210人,早孕建冊66人、產后訪視210人次。高危孕產婦登記26人、高危孕婦轉診2例。發放葉酸97人,430合;

全力以赴,齊心協力落實好民生實事。在今年開展“兩癌”和“”兩病“”篩查工作中,我院積極聯系召集了鄉計生辦、各村婦女主任、各村村醫,明確分工,密切配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鄉的兩癌篩查和兩病篩查按時超額完成任務,民生工作走在了全區的前列.兩癌篩查401人,兩免篩查77人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

全鄉有3986名65歲以上老年人 ,截至目前在冊管理 2860  人,覆蓋率達 72%  。已體檢   1916  人,同時建立專病底冊,做到底冊和檔案盒索引及盒內檔案三對照,規范放置。采取了電話預約、門診隨訪等方式相結合的義診體檢及健康指導,深受老年居民的歡迎。

(七) 慢性病管理

利用檔案復核升級各村對轄區內35歲以上人群進行了血壓和血糖篩查,共篩查 8270人,其中:高血壓320人,糖尿病53人,全部納入慢性病管理。并將隨訪記錄歸檔。

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對全鄉2899名高血壓患者,體檢了1914人、體檢率為  67%。規范管理1688人,規范管理率38.8%。隨訪了10498人次;對全鄉751名糖尿病患者,體檢了490人、體檢率為  65.4%。規范管理301人,規范管理率39.5%。隨訪了2852人次。并對定期進村入戶開展了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

全鄉共發現126名惡性腫瘤均已調查上報。心腦血管事件登記110人。

(八)、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目前發現精神病人總共144人,檢出率4.5%。2018年新增病人24人,在管116人,(穩定 91 人,不穩定 3人、基本穩定 17 人)。(  人在外務工)失防17人。三級以上 2 人,目前 1  人正在關鎖,有家人看管。8 人目前住院。在管病人隨訪 812 人次。精神病人肇事肇禍  0  次。在安寧醫院的協助下為精神病患者體檢78人體檢率67%

(九)肺結核患者管理我院對轄區結核病患者實施規范管理,按時進行服藥督導,對新發現的結核病人及時上報,全年共確診肺結核 12 例,共進行隨訪 72  人次,已完成治療1人。在對65歲老年人和高血壓、糖尿病進行健康體檢時,進行了結核病篩查,共篩查4320人。發現疑似病例 30 例,已進行上報轉診。

(十)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我院認真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緊急條例》,對轄區醫務人員定期進行了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擬定了傳染病分檢辦法,檢出的傳染病送到相應的醫院和科室。設定專人負責傳染病網絡直報,堅持門診登記和疫情自查制度,每月自查一次,并進行疫情分析,對于漏報、遲報情況,進行追責并給出相應處罰。我院還積極配合宛城區疾控中心加強死因調查和傳染病的防治工作,以及外環境檢測,全年共完成死亡人員死因調查197人,上報傳染病例91例,均已上報。

(十一)衛生監督協管 按照我市“雙創”工作要求,積極配合區衛生監督所開展工作,對轄區公共場所廠礦企業、學校托幼機構、醫療機構進行“創衛”達標驗收工作,共計巡查、督促醫療機構 幾  28  家,公共場所  6  家,學校 12 所,托幼機構 12   所,廠礦企業  2 家,開展醫療機構非法行醫巡查 26  次,查處無證診所5家,較好的完成了衛生監督協管任務。

(十二)中醫藥服務   全面按照河南省中醫藥服務規范要求,在0-3歲兒童中開展中醫藥喂養指導,截至目前指導615人次。在65歲老年人中全面開展中醫藥體質辨識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1916人中醫藥體質辨識同時進行相應的指導。

(十三)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2018年進行轄區居民體檢的同時,開展簽約服務,我院成立由院領導為組長,由醫生、護士、公共衛生等相關人員為成員的簽約服務團隊,簽約服務團隊共分六組,由院領導班子分組帶隊,對每村居民進行簽約,主要針對困難群眾、慢性病患者、兒童、孕婦、殘疾人等重點人群。截至目前,共簽約3369戶,19097人。簽約居民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病人到醫院做相應的檢查,經檢查確需住院的病人,住院進行治療。通過簽約服務群眾對醫院、對包片醫生更加信任、更加依賴,有病首先想到他們的包片醫師,從而實現了內科病區向慢性病管理病區轉變。經常保持在院住院病人約50人左右,85%以上為慢性病人,病員穩定、治療效果滿意,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院基本公共衛生工作雖說與去年相比有了較大進步,但從考核、督導、職能健全等情況來看,仍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緊張

公衛經費是按統計部門核定的服務人口數撥付的。統計部門在統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數時,是按照戶籍人口數減去外出務工人員數來核定。我鄉一是因戶籍人口數較少,二是因高鐵站的建設,外來大批務工人員,我院一直在為這一部分人員服務,統計部門在核定人員時沒有將這一部分人員統計在內。導致我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核定人數全區最少(實際服務人口數在4萬人以上,核定人口數只有3.3萬多人),撥付的經費在全區最少,還達不到某些鄉鎮衛生院撥款數的一半。工作量大,經費少,經費緊張,工作中有一定困難。

(二)措施不夠扎實

各社區衛生服務站雖然都積極地開展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但督導發現個別服務站的工作流于形式,在檔案建立、兒保管理、婦保管理、慢性病隨訪、死因監測、腫瘤病人上報等方面工作滯后。個別社區服務站健康教育宣傳柜宣傳資料混亂、不全,質量較差。 

(三)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保健工作尚需規范

慢性病人管理,部分患者隨訪不及時;在隨訪的同時未做隨機血糖檢測;高血壓患者病人沒有及時轉診;未對轄區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問題進行分析及實施干預措施和效果評價,老年人的體檢工作進行的緩慢。

四、明年工作基本思路

明年,我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重點是針對存在的問題,扎扎實實地抓整改抓落實,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認真對照日常督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緊密結合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措施,扎扎實實地抓好整改落實工作,力爭完成各項公共衛生服務指標。 

(二)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工作職責。醫院要切實加強對各科室及村級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指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工作職責,及時分析匯總上報項目實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確保項目工作全面有序健康發展。 

(三)積極與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區婦幼保健院、區衛生監督所等業務部門溝通,努力保質保量完成各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第6篇: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方案范文

看圖識病定方案

唐江陵調理疾病跟一般的大夫不一樣,他是通過患者發來舌苔照片,再對照登記表里的性別,年齡、身份、籍貫等情況,針對性地給出調養意見,交助手打印發出。

如此,患者和他相隔千山萬水,互不認識,互不通話,僅僅憑一張數碼相機拍攝的舌苔照片基本情況簡介,就能調理身體。電子郵件這個現代化的平臺讓唐江陵的慢性病養治技術大放異彩,足不出戶,便可造福千家萬戶。

家傳絕技加上遍訪民醫的醫技

唐江陵84歲的母親身懷祖傳的婦科病治療絕技,乳腺炎、月經不調等疾病不用服藥,只是扯幾株野草讓患者聞一聞,睡一睡(患者睡覺時枕在頭下或放床下)。

唐江陵得到母親的授藝后,發現母親的醫術里有較濃的迷信色彩和較大的局限性,決心遍訪民間高手,十八、九歲獨闖河南,新疆、貴州、四川、廣西,一邊想辦法掙盤纏,一邊訪求名醫,虛心求教。5年寒暑,他系統地接受了苗醫、侗醫、藏醫的學習,學到了苗家脈學,侗醫指診,藏醫秘方,同時修煉中醫氣功,診斷,治療手法和技術發生了質的飛躍,尤其在

“治未病”和慢性病調養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技藝。

科學系統地學習

1999年,他考入湖南中醫學院(現為湖南中醫藥大學),除了努力拿學分,常私下里向碩士導師請教疑難問題。導師發現他學識廣博、見解新奇、反應靈敏,請教慢慢變成了交流和探討。他們談到了今人對古方的曲解,談到了野生藥材和栽培藥材的差異,談到了疾病與地域,氣候、職業、性格的關系等。

經過正規化的系統學習和數十年的臨床實踐與鉆研,唐江陵博采眾家之長,溶合中西醫的科研精華,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摸索總結出一套慢性病調養和治療體系。

“兩個盡量”原則

唐先生盡量用日常食物或調味品調理慢性病,比如:紅棗、蜂蜜、核桃、蓮藕、芝麻、懷山、蔥白,大蒜、生姜、山椒等調治。當然食物也要科學地吃,吃得不當也會引起身體不適。即使是大米飯和饅頭,吃得不當也會引發身體不適。比如:吃多了肚子脹痛:經常冷吃會引發胃部疾病。所以唐先生的慢性病調養技術堅持“兩個盡量”的原則――

盡量讓病人少吃藥,最大限度地減輕病人的腸胃負擔;盡量讓病人吃含有食物類的中草藥。

他主張根據病人的病情和性別,職業、住地、性格等因素,將一些中草藥通過熱敷、火療、水療等外用方法,通過改善皮膚和肌肉的微循環帶動臟腑循環變化,以及藥力由毛孔內滲,達到內病外治和保健目的。

唐氏調養慢性病體系

唐江陵的技術注重切斷疾病發生的根源。通過CT機可以觀察到,人最早發育的是脊椎,現代醫學判斷人體是否存在先天疾病,必須化驗脊髓。經過長期的臨床探索,唐江陵發現,脊椎中存在的先天能量,就是中醫所講的元氣。

人的壽命長短,取決于元氣的消耗速度。元氣消耗到一定時候,疾病隨之出現。脊椎中元氣不足一經絡中經氣不足,不能推動血液體液正常運行一臟腑得不到血液體液的及時濡養,功能失調一臟腑功能失調久之出現器質性病變(可通過儀器檢測到)。

可見,疾病在前幾個階段儀器無法檢測出來,人處于“亞健康”狀態,時有不適,甚至潛藏著突發急病的危險。其實,絕大多數急病是慢性疾病發展而來的,或者是慢性病的急性發作。

四步曲“治未病”

一、保養脊椎以延緩元氣的消耗速度,培補元氣;

二、疏通經絡:

三、增強臟腑的整體功能;

四、器質性病變部位的針對治療。

于是,他在臨床上摸索出一套簡單、可復制、無毒副作用的“三合一”系統調養法:

1 脊背自然療法。先用“通背酒”在人體背部開穴推拿,然后再在脊柱上貼敷“脊柱膏”,肚臍上溫敷“神氣貼”,讓人在全身舒泰的狀態下得到良性補養,強壯體格。

2 五五穴貼療法。先用“平腹液”輕輕推揉腹部,點按五個重要穴位,再在臍上至心窩處敷上“通焦安臟散”,或在肚臍上溫敷“神氣貼”,這樣既可以暢通三焦,又能調整臟腑功能,達到強健五臟六腑的目的。

3 器質性病變部位的針對性療法。每種疾病的用藥,敷藥位置均不一樣,體現了個體化差異。但同一類疾病的用藥、敷藥位置是相同的。比如子宮類疾病,如子宮肌瘤,宮頸糜爛等,將藥敷于下腹部。

實踐證明,“三合一”系統療法對慢性疾病的防治往往收到出人意料的佳效。

病案例舉

“三合一”養治法對胃病,性冷淡,腰椎病,關節炎,婦科雜癥、查不出病因的身體不適等慢性病,以及手術后身體調養、中老年保健,效果尤其顯著,不僅沒有任何副作用,還帶來了改善食欲和美容的“意外收獲”,使人年輕五、六歲。

1 朱先生,男,40歲,主訴排尿不暢,淋瀝不盡,夜尿頻多,每晚3~4次,食欲不佳。通過唐先生的唐氏三療法,采以通調水路,健脾補腎,食納漸通經活絡,活血化瘀,清純血液的原則,患者在用藥當天夜尿次數減至1次,夜間睡眠好。七劑藥服完,自我感覺全身輕松,夜間不用夜起小便,白天精神好,食量漸增,無明顯不適。接連服用四張方子,現排尿順暢,無阻力感。

2 李女士,女,50歲,腰、頸椎間盤骨質增生。通過唐先生對癥方案:水劑內調+外敷脊柱膏+頸腰椎骨質增生膏。堅持用藥一周后,感覺頭痛及麻木感減輕,四肢麻木減輕,疼痛消失,活動好。堅持內調外敷三個月,全身輕松,無明顯不適。

第7篇: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方案范文

20**年,我院在衛生局的正確領導下,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版)》,認真貫徹落實《安徽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實施方案》、《20**年定遠縣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實施方案》以及衛生局各類文件精神,加強內部管理,嚴抓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充分調動全院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了較好成效,現將我院20**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落實情況

(1)建立居民健康檔案:20**年在去年工作基礎上繼續加大居民健康檔案建檔工作力度,重點加強了特殊人群健康檔案的建檔和動態管理工作。至目前共為農村居民建立電子健康檔案23106人份,完成總建檔任務的100.63%.

(2)健康教育工作:嚴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務規范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市縣衛生局及上級主管部門的各項健康教育項目工作。采取了發放宣傳材料、開展健康教育講座、設置宣傳欄、健康教育知識咨詢活動、音像播放等多種方式,針對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主要健康問題和危險因素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活動。開展各類宣傳:健康教育講座:中心衛生院13場次;村衛生室54場次。健康教育知識咨詢活動10場次,宣傳欄:中心衛生院7期;村衛生室54期,音像播放15場次等多種形式的宣傳,發放各類宣傳材料6000余份,宣傳手冊3000余份,參與活動約6000人次。

(3)兒童預防接種工作:按照上級部門下達的任務指標有序開展,各項制度完善,擴大計劃免疫工作規范運行,冷鏈運轉正常規范,記錄完整,各類疫苗接種及時,兒童建卡、建證280人,一類疫苗接種6332針次,二類疫苗接種2380針次,各類疫苗接種率達95%以上。

(4)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全鎮0-3歲兒童847人,系統管理722人,系統管理率85.25%。體弱兒管理人數8人。

(5)

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嚴格按照要求落實孕產婦保健服務,全鎮共有孕產婦327人,系統管理282人,系統管理率86.24%,高危孕產婦管理57人;對育齡婦女進行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導。

(6)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在總結往年老年人管理工作的基礎上,考慮到老年人行動不便,認識不夠,來院體檢困難的情況下,通過與村衛生室協作,動用各種宣傳、動員,提高了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全鎮65歲老年人已完成建檔管理3012人,建檔管理率107%;免費體檢2591人次,免費體檢率86.03%。

(7)

高血壓健康管理服務:一是通過開展3

5歲及以上居民首診測血壓;居民診療過程測血壓;健康體檢測血壓和健康檔案建立過程中詢問等方式發現高血壓患者。二是對確診的高血壓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并提供一年4次面對面隨坊,每次隨訪詢問病情、測量血壓,對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導。三是對已經登記管理的高血壓患者每年進行一次免費的健康體檢(含一般體格檢查,血常規、尿常規及空腹血糖測試)。我鎮已完成建檔管理高血壓病患者3504人,建檔管理率

101.48%;免費體檢2548人次,免費體檢率72.72%,隨訪12024人次。

(8)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一是通過健康體檢和高危人群篩查檢測血糖以及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過程中詢問等方式發現患者;二是對確診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并提供面對面4次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空腹血糖測量等檢查,對用藥、

飲食、運動、心理提供健康指導;三是對已經登記管理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進行一次免費健康體檢;我鎮已完成建檔管理Ⅱ型糖尿病患者693人,建檔管理率107.78%;免費體檢571人次,免費體檢率82.4%,隨訪2469人次。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對確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并對在家居住的恢復期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隨訪和康復指導。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66人,全部規范管理。

(10)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置服務:認真開展傳染病防治工作,提高疫情報告意識,完善疫情報告制度,落實傳染病網絡直報,至目前共報告各類傳染病35例,各類傳染病報告率100%,報告及時率100%,轄區內無傳染病暴發流行。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機制,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應急物資儲備足量。積極做好結核病人的歸口管理工作,規范管理結核病25人。重點強化疫情檢測報告,切實加強麻疹疫情應急和脊髓灰質炎疫情防控工作,規范發熱門診,控制院內感染,完善發熱門診各項制度,同時

啟動預檢分診制度,認真落實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和預檢分診制度,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加強對發熱病人的管理。

到目前為止,20**年度未發生重大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11)

衛生監督協管服務:積極協助衛生監督部門開展公共場所、學校衛生、生活飲用水衛生和醫療場所等衛生監督協管工作。

池河中心衛生衛生監督協管站的工作人員有序開展了對轄區內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對象監督巡查,監督巡查覆蓋率100%,共巡查督導225次(家),其中:水廠3次(家);公共場所171次(家);學校18次(家);醫療32次(家)。

(12)

中醫藥服務:

通過加強中醫科建設,開展中醫特色診療,積極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廣泛運用于社區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等的防治,向廣大居民群眾提供了“簡、便、驗、廉”的中醫藥特色服務。同時在應用中醫理論開展健康教育、制定有中醫藥特色的健康教育處方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積極組織舉辦健康教育講座、出刊健康教育櫥窗、印發健康教育入戶宣傳資料、使中醫藥健教工作落到了實處。今年我中心開展具有中醫特色的健康教育,發放健康教育處方,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居民的保健意識明顯增強,參加健康運動和健康教育積極性顯著提高。

中醫藥服務受益人次:老年人2116人次,兒童583人次。

(13)

其他:?0-3歲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共篩查158人,有疑似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4人。?胃癌復檢:對去年篩點懷疑對象進行復查

38人。?婦女“兩癌”篩查:今年婦女“兩癌”篩查1513人,重點懷疑對象42人。

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中存在的困難

20**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下困難:

1、人才缺乏,公共衛生科人員不足,影響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進展。

2、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公共衛生科工作人員工作熱情不高。

3、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認識存在一定距離,上門建檔和隨訪主動配合存在一定困難。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強化職能,加大居民健康檔案建檔力度。

2、加大宣傳力度,認真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通過宣傳—吸引—再宣傳,以逐步改變農村居民的陳舊觀念,促使其自愿參與到農村衛生服務中來。

3、加強專業技術隊伍建設,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

4、配套合理的激勵機制,提高工作人員工作熱情。

5、落實各項服務規范、強化各項規章制度,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可持續健康發展。

第8篇: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方案范文

我中心將根據市衛生局要求,結合轄區居民的需求和本中心的工作實際,認真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重點工作如下

一、強化社區衛生服務品牌意識

1、積極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人才培養,

2、做好示范中心的創建工作,響應政府醫改的號召,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3、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對于規范內的9個類別,嚴格按照要求規范管理。

二、貫徹落實社區衛生服務方針政策

貫徹落實上級衛生主管部門有關社區衛生服務的方針政策,吃透上級下達的每一份文件精神,認真規劃實施。繼續加強婦幼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促進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各項措施。

三、完善組織管理提升服務能力

進一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組織管理和制度建設,提升服務能力。今年將繼續為轄區常住人口建立統一、規范的居民健康檔案,重點做好60歲以上老人、婦女兒童、慢性病人等重點人群的建檔工作。已建立的健康檔案通過規范化管理,發揮健康檔案的實質性作用。在更新轄區居民健康檔案的基礎上,建檔覆蓋率計劃達到80。同時加強對慢性病老人進行健康管理。積極探索實行“首診在中心、大病去醫院、雙向轉診、分級負責”的管理模式。

四、努力提高社區衛生服務隊伍水平

1、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培訓,未經培訓的人員繼續參加市級衛生行政部門認可的全科醫師和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和各項社區衛生服務技能培訓。

2、繼續開展全科團隊培訓工作,堅持每周四下午組織中心人員學習有關全科醫學和社區衛生服務方面的新理念和新技能。

五、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的主要功能

一認真落實預防保健制度

1、掌握轄區居民的總體健康狀況及影響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認真制定社區健康促進規劃及實施計劃,在街道辦事處的積極配合下,每月至少舉辦一次健康教育講座,根據“衛生宣傳日”和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確定宣傳主題,提供有針對性的科學健康信息。

2、社區常住人口的預防保健主要指標處于良好水平。

1法定傳染病報告率100;

2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率逐年上升;

3孕產婦保健管理率逐年上升;

435歲以上患者首診測血壓比例不低于90;

5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壓規范化管理不低于85,并建立專項健康管理檔案。

二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1、全科醫生熟練掌握相關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知識,正確處理社區常見健康問題。

2、及時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訪視等家庭衛生服務。對特殊人群實行動態服務。

3、繼續開展中成藥、針灸、推拿、火罐、敷帖、刮痧、熏洗、穴位注射中醫藥服務。

三提高康復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1、繼續開展計劃生育技術指導、避孕藥具發放和咨詢點服務。幫助重點對象落實避孕措施,開展避孕知識宣教,提高群眾對避孕節育措施知曉率。

2、充分利用康復站資源,由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康復病人做康復鍛煉。

四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能力。

1、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及時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2、認真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開展艾滋病和結核病的防治工作。進一步加強手足口病、甲流等其他傳染病的防治宣傳。

3、完善院感管理制度,加強消毒處理和質量監控等工作嚴格執行醫用垃圾處理辦法,醫用廢物處理率100。

六、嚴格社區衛生服務監督管理

1、定期迎接衛生行政部門對中心的監督檢查,并認真整改檢查中存在的問題。

2、認真接受衛生行政部門對社區衛生服務人員進行的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的培訓和醫德教育。

3、認真研究防范和處理醫療事故的預案,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和醫療事故防范。

七、開展健康管理工作

隨著不良的生活方式導致的疾病不斷上升,醫療費用不堪重負,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實現戰略前移,動員由醫院診治的病人康復后回到社區,對其的整體健康和疾病進行有效的管理,是我們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之一。

新的一年,我們將嘗試啟動健康管理工作,解放思想,大膽創新,計劃運作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試點工作,組織本院舉辦防病治病知識講座,同時,以展板等形式廣泛開展健康教育,以兒童、青少年、老年人、慢性病、知識分子等高危人群為重點宣教人群。旨在提升轄區人群的總體健康水平。

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計劃2020二

xx年,我中心在局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在全中心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下,以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為平臺,以創建示范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契機,并按照衛生局下發的文件要求,結合我中心實際情況,將進一步深化改革,強化人才培養,加快科學建設,促進預防、保健、基本醫療、健康教育、慢病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現將具體工作匯報如下

一、貫徹落實社區衛生服務方針政策

貫徹落實上級衛生主管部門有關社區衛生服務的方針政策,吃透上級下達的每一份文件精神,認真規劃實施。繼續加強公共衛生和健康教育工作,實行國家基本目錄內藥品零差率銷售制度,促進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各項措施。

二、進一步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今年在更新轄區居民健康檔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同步完善電子檔案。重點做好65歲以上老年人、婦女、兒童、慢性病人、殘疾人、精神病人等重點人群的建檔工作,加強對慢性病老人的動態健康管理。積極探索實行“首診在中心、大病去醫院、雙向轉診、分級負責”的管理模式。

三、努力提高社區衛生服務隊伍水平

突出重點,加強學科建設,逐步使人才結構趨向合理。抓好學科建設是提高醫療質量的基礎,是中心發展的重要保證。

針對我中心目前學科建設不甚規范,專科優勢和特色尚不明顯,人才斷檔現象嚴重的情況,有計劃的按學科發展需要選派醫師外出參加培訓、進修深造,依托知名醫院的教學優勢提高醫學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使之盡快成為中心業務的生力軍,全面提升中心的綜合實力

四、進一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的主要功能

一健康教育。要求必須有工作計劃和總結,內容詳實,健康教育課每季開課一次,內容要有季節性、針對性,每次參加人員必須達到30人或以上,宣傳欄內要有照片存檔。要有居民健康資料發放記錄,確保居民基本衛生知識知曉率達90或以上。

二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檔案建檔率要求達到95,健康檔案冊中內容必須完整準確、無缺項,并同時建立電子檔案。建檔時責任醫生應及時將獲得的健康體檢、兒童體檢、孕產婦系統管理、常見婦女病檢查、重點管理慢病、上門訪視內容以及因病住院等診療情況記入健康檔案中,要求完整準確,建立動態、連續的家庭健康檔案。定期開展電話或上門訪視,訪視率必須達到95或以上,隨訪和干預情況及時記入健康檔案中,重點疾病的訪視內容要求詳細,完整清楚,真實可信,并及時進行匯總準確上報。

三基本醫療惠民服務。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照醫療技術操作規范,合理收費,按規定執行醫療優惠政策。責任醫生必須由取得執業助理醫師或執業醫師資格的擔任,對

轄區內重點疾病診療情況記錄要求完備,對居民的診率必須達90。責任醫生的滿意率調查要求達到90或以上。

四合作醫療便民服務。合管人員必須熟悉合作醫療政策,并進行大力宣傳,使各種人群對合作醫療政策的知曉率達90。每月公示本轄區參合人員報銷情況,專人負責并保管好轄區內參合人員名冊,登記項目要齊全、準確。

五兒童保健。我中心要求新生兒建卡率達100,五苗全程接種率95以上,乙肝首針及時率90以上,并掌握轄區流動兒童情況,及時按排接種。各責任醫生要搞好預防接種宣傳工作,積極參與強化免疫、應急接種等臨時布置的工作。由兒保醫生負責兒童系統管理率要求達到90以上。

六婦女保健。要求掌握轄區內育齡婦女和孕婦健康狀況,動員和通知懷孕婦女進行孕產期保健管理,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必須達99,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95或以上,高危孕婦住院分娩率必須達100。對孕產婦進行系統管理,做好早孕建冊、產前檢查和產后訪視工作,并負責高危孕婦的篩查、追蹤、隨訪和轉診。參加上級培訓和指導,召開和參加例會,做好總結和計劃,資料存檔。

七65歲以上老年人及慢性病人保健。加強65歲以上老人、殘疾人、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人等家庭健康檔案的建檔,建檔率要求90,健康體檢率90或以上。對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進行免費體檢,并開展定期隨訪,對體檢和隨訪

發現的健康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以健康教育為重點的健康干預。對健康檔案進行動態管理,發現情況隨時記入,并及時匯總準確上報。

八加強中醫藥項目建設。我中心已完成中醫館裝修工作,目前對中醫藥診療設配正在配備完善當中,與此同時將重點進行中醫人才建設,提高社區中醫診療能力,并更深入的進行中醫藥健康教育宣傳。

九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能力

1、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及時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2、認真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開展艾滋病和結核病的防治工作。進一步加強手足口病、水痘、禽流感、埃博拉等其他傳染病的防治宣傳。

五、加大精神文明和行風建設力度加強精神文明和行風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也是一項有著具體內涵的形象工程,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糾建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和緊迫性。我們必須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加強精神文明和政風行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提高職工的的思想教育水平。

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計劃2020三

一、繼續嚴抓醫療質量,落實獎懲措施,杜絕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把“一站式”服務落實到位,繼續在住院部實行“五個一”的服務模式,每個醫務人員都要置身于病人的角度,從病人的思維出發,想方設法為病人提供最溫馨的服務。

二、抓住機遇,落實公費醫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各項規定,為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廣泛宣傳我院門檻費低、報銷比例高的優勢,提高醫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積極申報成立二級腫瘤專科醫院,突出辦院特色。

四、婦幼保健、疾病預防控制

繼續做好孕產婦及兒童建卡工作,做好常住人口、流動人口和高危孕產婦的追蹤管理,要繼續做好婦幼信息的收集、上報,加強婦幼信息漏報調查和基底資料調查。繼續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定期下社區開展流動兒童的主動搜索和摸底造冊工作,及時發現適齡兒童,提高流動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率和疫苗接種率,加強本轄區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五、加強規范化居民健康檔案建檔工作

我中心在20xx年居民建檔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推進此項工作。

20xx年度將達到轄區居民建檔率80,確保健康檔案的真實性。規范化管理健康檔案,并及時完成健康檔案錄入工作。

六、加強我中心的績效考評及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管理工作,健全各種制度。

七、20xx年度為居民提供的免費服務項目包括

1根據轄區居民特點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指導。

2為孕產婦及新生兒建立母嬰保健手冊,提供孕期檢查、產后訪視、新生兒訪視;為3歲以下兒童建立健康檔案。

3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基本的體檢項目、每年至少隨訪4次、進行一次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的評估。

4對高血壓、二型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體檢項目,每年隨訪4次。

5對居家的重癥精神病人每年進行1-2次全面評估,至少隨訪4次,做好康復指導。

八、不斷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能力。

1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及時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第9篇: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方案范文

關鍵詞:高血壓 中西醫 中藥 防治

1 引言

高血壓是導致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甚至造成死亡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研究表明,收縮壓每升高10 mm Hg,腦卒中與致死性心肌梗死發生風險分別增加53%與31%[1].我國高血壓流行形勢嚴峻,總體呈明顯上升趨勢.據國家衛計委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顯示,2012年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5.2%.中國高血壓調查(2012-2015年)顯示中國≥18歲居民血壓正常高值檢出率為39.1%(加權率為41.3%),高血壓患病率為27.9%,推算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超過2.7億.精準防控高血壓,減少患病率,提高控制率,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研究中西醫在高血壓防治中的不同影響及治療效果,為高血壓治療提供參考.

2 高血壓防治

研究表明高血壓病因機理不明.家族遺傳,高鹽高脂、經常過量飲酒等不良飲食習慣;長期高負荷壓力造成精神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肥胖、吸煙、起居無常等均可成為高血壓的致病因素.高血壓作為一種慢性病,任其發展可引起心臟和全身小動脈病變,導致重要器官如心、腦組織缺血損傷,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常常會造成慢性腎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腦卒中等致殘、致死率較高的多種疾病.高血壓治療中首選非藥物干預,通過改善生活環境、戒除煙酒、保持心情愉快、均衡飲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等生活行為干預,3-6個月后不能有效控制或患者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應進行中西醫治療.

2.1 西醫治療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1]推薦使用的五類降壓藥物為:鈣通道阻滯劑(CCB)、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藥(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藥(ARB)、利尿劑和β受體阻斷劑.臨床試驗5類藥物之間的差別總體很小,均可作為初始治療和維持治療藥物.藥物治療需遵循以下原則:從小劑量開始、個體化、聯合、長效制劑、長期用藥經濟學.多項研究表明,固定復方制劑(FDC)具有患者依從性高、降低死亡率、減輕經濟負擔的優勢而被推薦使用[2,3].國內外多項實驗證明,降壓治療可以顯著降低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并發癥的風險,以CCB為基礎的治療方案可顯著降低高血壓患者腦卒中風險,ACEI可預防心血管終點事件發生[1].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經規范的降壓藥物治療后取得較好的降壓效果.但因需長期服用,患者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的耐藥和不良反應,服藥依從性下降[4].

2.2 中醫治療

1)中藥防治高血壓病需辨證施治.(1)單味中藥,如活血化瘀類藥物,屬于新型的鈣離子拮抗劑,代表藥有川穹、丹參.熄風止痙類藥物,代表藥有鉤藤、天麻,能提高血流速度、鎮靜、降壓、改善患者頭痛、眩暈癥狀以及穩定病情.清熱類藥物,如決明子,有降壓和利尿作用.黃芪影響患者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而降低血壓.(2)中藥復方湯劑在高血壓患者中運用比較廣泛,如痰濕壅盛型患者在臨床中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既能治療高血壓,又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用牡蠣、龍骨、鉤藤、黃芩、杜仲、牛膝、石決明、桑寄生、天麻等治療.(3)中成藥,如牛黃降壓丸、菊明降壓丸、松齡血脈康、杞菊地黃丸等均有一定的降壓作用.

賈魁等[5]研究了“菊明降壓丸”聯合“替米沙坦片”對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作用,將96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口服替米沙坦片,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菊明降壓片.4周后,觀察療效.治療組臨床有效率(97.92%)明顯高于對照組(81.25%).黃曉玲等[6]將94例原發性高血壓按入院的序號奇偶數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在西藥基礎上再加杞菊地黃丸聯合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2)中醫穴位貼敷與降壓藥聯合.中醫穴位貼敷治療高血壓的效果明顯.穴位貼敷“可與內治并行,而能補內治之不及”.通過藥物的吸收,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同時通過穴位刺激激發經氣,發揮經絡腧穴對人體的調節作用,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曾海燕等[7]采用由吳茱萸、天麻、枸杞子、沙苑子四味藥組成的降壓膏,貼敷于患者內關、曲池等穴位,配合常規西藥治療高血壓陰虛陽亢證42例,結果顯示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醫臨床癥狀,效果優于單純西藥治療.

3)耳穴貼壓法與降壓藥聯合.張蕾等[8]按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將中輕度高血壓患者200例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2組基礎治療均口服氯沙坦鉀片,實驗組加用藥膏耳穴貼敷,選用內分泌、肺、心、三焦、胰膽、肝、腎等穴,用傷濕止痛膏貼敷耳甲腔內上中下位置,觀察8周.實驗組耳穴觀察結果顯示降壓療效好,總有效率高,說明在高血壓輕度階段,西藥配合藥膏耳穴貼敷可以取得顯著效果.

4)中藥藥枕與降壓藥聯合.藥枕方由補骨脂、桃仁、紅花、草決明、萊菔子、柏子仁、冰片、乳香組成,通過持續作用于經絡和穴位、呼吸道吸收、皮膚滲透三個途徑發揮激發經氣,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從而平衡陰陽,防治疾病.藥枕不僅能夠降壓,還具有改善高血壓眩暈、頭痛等癥狀的優勢.馮偉等[9]采用西藥聯合中藥藥枕治療高血壓性眩暈患者,結果治療后研究組治療眩暈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認為中藥藥枕治療高血壓性眩暈的療效確切.

5)針刺穴位與降壓藥聯合.付艷紅[10]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56例,經雙盲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8例,對照組給予厄貝沙坦口服,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再給穴位針刺.結果顯示觀察組中醫癥候積分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穴位針刺聯合厄貝沙坦口服治療原發性高血壓臨床療效顯著,安全性高.楊萬勇等[11]用中醫針灸配合丹參靜脈滴注,在高血壓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治療高血壓,觀察組血壓控制效果優于對照組.

6)鄧鐵濤足浴與降壓藥聯合.鄧鐵濤教授足浴方由懷牛膝、川芍、天麻、鉤藤、夏枯草、吳茱萸、肉桂組成.江其影等[12]對80例肝陽上亢型高血壓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均給予西藥降壓基礎治療,治療組同時給予鄧鐵濤足浴方外用足浴治療,對照組溫水足浴.總有效率比較,治療組的降壓療效優于對照組,更顯著地降低收縮壓、舒張壓及平均動脈壓,有效改善患者的頭暈、肢體麻木及面赤等癥狀,具有統計學意義.

7)艾灸.侯寧等[13]對艾灸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病1729例臨床療效進行Meta分析,顯示艾灸雖不能代替西藥治療高血壓,卻具有輔助西藥發揮降壓的作用,可改善臨床癥狀.

3 小結

綜上所述,高血壓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其發生與多種危險因素有關.控制其發生發展,應針對誘發高血壓的靶點,采取中西醫綜合的干預措施和治療方法.中醫可以彌補西醫治療的不足,成本較低、改善癥狀明顯且安全有效,配合常規降壓藥物效果顯著.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值得推廣.但中醫藥降壓機制研究的還不夠深入,治療方案還缺乏標準化,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J].中國心血管雜志, 2019, 24(1):24-56.

[2] Sherrill B, Halpern M, Khan S, et a1. Single-pill vs freeequivalent combination therapies for hypertension:a meta-analysis of healthcare costs and adherence[J]. J Clin Hypertens(Greenwich), 201l, 13(12):898-909.

[3] Xie L, Frech-Tamas F, Marrett E, et a1. A medication adherenceand persistence comparison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treated with single,double and triple-pill combination therapy[J].Curr Med Res Opin, 2014, 30(12):2415-2422.

[4] Simons LA, Chung E, Ortiz M. Long term persistence with single-pill,fixeddose combination therapy versus two pills of amlodipine and perindopril for hypertension:Australian experience[J]. Curt Med Res Opin, 2017, 33(10):1783-1787.

[5]賈魁,李志娟,邢適穎.菊明降壓丸聯合替米沙坦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21,36(2):335-339.

[6]黃曉玲,屈增強,等.杞菊地黃丸聯合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24):100-101.

[7]曾海燕,黃海銀,趙燕.降壓膏穴位貼敷治療高血壓病陰虛陽亢證42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雜志,2021,37(2):78-80.

[8]張蕾,王根發,任杰,等.藥膏貼敷耳穴療法輔助治療對輕、中度高血壓患者血壓影響的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藥,2017,36(9):792-795.

[9]馮偉,高正舉.藥枕治療高血壓性眩暈臨床療效分析及頸動脈IMT相關性研究[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6,28(11):1576-1578.

[10]付艷紅,分析針刺穴位、厄貝沙坦(口服)聯用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治療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志,2018,6(20):151-153.

[11]陳聰,周鹍,林謙.中醫免疫調節治療高血壓的機制探討[J].世界中醫藥,2020,15(11):1656-1661.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国产a√精品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熟睡人妻被讨厌的公侵犯| 熟女丝袜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成人午夜又粗又硬又长|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两个人免费视频大全毛片| 玩弄极品少妇被弄到高潮|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青青操国产视频|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不卡|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18禁|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久| 无码国产一区二区色欲|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无码av三级| 中文区中文字幕免费看|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丰满人妻在公车被猛烈进入电影|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赢消| 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女人按摩| 好看的欧美熟妇www在线| 国产又粗又硬又大爽黄老大爷视频 | 精品少妇一区一区三区| 青青草原精品99久久精品66|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 欧美亚洲另类自拍偷在线拍| 无码天堂在线视频| 一个人看的www片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爰色欲| 夜夜爽妓女8888888视频| 激情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夜鲁鲁鲁夜夜综合视频欧美|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