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急診疾病護理常規范文

急診疾病護理常規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急診疾病護理常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急診疾病護理常規

第1篇:急診疾病護理常規范文

【關鍵詞】 急診危重患者; 搶救; 全程護理服務

doi:10.14033/ki.cfmr.2016.31.0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1-0076-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whole course nursing service in critical patients emergency treatment.Method:75 cases of critical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4 to March 2016,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nursing service group (37 cases) and whole course nursing service group(38 cases).The following index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1)the successful rescue rate and satisfaction;(2)triage time,in and out of the emergency time;(3)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Result:(1)successful rescue rate and satisfaction of whole course nursing servic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ventional nursing servic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Emergency critical patients; Rescue; Whole course nursing service

First-author’s address:Putian First Hospital,Putian 351100,China

當前,隨著社會進步,人們生活方式改變,交通發展,因器官突變或交通事故等所致急診病例逐年增多。急診危重患者病情危急,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搶救和護理,為患者贏得搶救時機。本研究就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全程護理服務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的對象是2014年1月-2016年3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75例急診危重患者,將收治的患者S機分為常規服務組和全程服務組。常規服務組共37例,男28例,女9例,年齡23~80歲,平均 (43.73±5.12)歲。其中,心腦血管疾病16例,呼吸系統疾病12例,意外創傷6例,其他3例。全程服務組共38例,男28例,女10例,年齡24~80歲,平均 (43.18±5.24)歲。其中,心腦血管疾病16例,呼吸系統疾病12例,意外創傷7例,其他3例。兩組患者上述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服務組搶救中采取常規護理服務,在患者進入急診室后根據常規急診流程做好相關急救護理工作。全程服務組搶救中采取全程護理服務:(1)加強聯系。強化120急救車跟急救中心聯系,掌握急救車動態、接診情況,并快速協助急診醫生做好院內搶救和藥物準備。(2)準備工作。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快速分診,并根據患者病情差異安排不同急救室和醫生,對于Ⅰ類和Ⅱ類患者應立刻安排搶救。在接到分診通知后應快速安排搶救常用儀器、設備和藥物。(3)高效搶救護理。急診護士配合醫生做好患者搶救護理工作,確保患者呼吸道通暢,取安全適當的臥位并給予心電監護、吸氧、建立靜脈通道、采血化驗、床旁儀器檢查等,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等。(4)監護護理。根據監護室規范對患者進行嚴密監護,觀察意識、瞳孔、精神狀態、肢體活動度及各項生理指標。注意做好患者基礎護理工作,如翻身、保持皮膚干燥清潔、維持管道通暢、做好消毒殺菌工作等,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發生。(5)交接工作。在患者病情穩定護送入病房后,急診護士跟病房護士做好交接工作,交代患者生命體征、各管路、用藥、皮膚完整性等有關情況。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1)搶救成功率、滿意度;(2)分診時間、進出急診室時間;(3)并發癥發生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總分為10分,滿意度評價高于9分代表非常滿意;滿意度評價7~8分代表比較滿意;滿意度評價低于7分代表不滿意。護理滿意率=(非常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1]。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搶救成功率、滿意度比較

全程服務組患者搶救成功率、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常規服務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8.658,P

2.2 兩組分診時間、進出急診室時間比較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全程服務組壓瘡、交叉感染等各種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常規服務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急診危重患者病情危急,救治不及時可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同時,患者因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或意外,可能存在極大的焦慮和恐懼心理,也可影響搶救效果,因此,需積極做好搶救護理工作,強化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做到爭分奪秒,全力以赴[2]。

傳統急診危重患者搶救多采取被動接診形式,無充足準備時間和信息對患者進行及時分診,可能導致搶救工作無法及時實施而影響病情。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療服務改革進一步深化,傳統急救模式也發生了轉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出現了新型急救護理模式[3-4]。

全程護理服務是新型護理模式之一,為患者提供專業化、全面化無縫隙優質護理服務,以患者為中心,充分尊重患者個人隱私和人格尊嚴,體現了人文關懷思想。全程護理服務在急救護理中的應用,克服了傳統護理的缺陷,根據患者病情采取全程監控的方式進行護理,從接到急診電話到患者病情穩定全程,采用有效通知、及時做好搶救準備、開通綠色通道等方式進行高效護理,為臨床提供更多有用信息,做好搶救準備,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搶救成功率[5-6]。全程護理服務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貼心護理服務,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有利于護患和諧關系的建立,可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全程護理服務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提高責任心和主動性,主動做好搶救護理準備,并注意提高基礎護理質量,各項護理操作中時刻以患者為中心,將搶救放在第一位,為患者贏得搶救時間[7-8]。

本研究結果顯示,全程服務組患者搶救成功率、滿意度顯著比常規服務組高,分診時間、進出急診室時間顯著比常規服務組短,并發癥發生率顯著比常規服務組低,說明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全程護理服務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和患者滿意度,p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淼,段峰.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全程護理應用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4):192-193.

[2]錢瓊.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5):1433-1434

[3]李梅.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全程護理的應用意義研究[J].心理醫生,2015,21(9):119-120.

[4]趙洪秀.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14):209,212.

[5]劉艷.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3,32(8):166,168.

[6]劉瑛,沈紅.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臨床護理,2010,9(8):36-37,74.

[7]吳美娜.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5):669-670.

第2篇:急診疾病護理常規范文

(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醫院湖南冷水江417500)【摘要】目的 探討對急診科采用整體護理模式急性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的效果;方法 將50例急性腦血管疾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兩組,觀察組接受急診科整體護理,對照組接受手術室常規護理,觀察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在患者滿意度及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的滿意率(92%)明顯高于對照組(76%),觀察組的不滿意率(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不滿意率(24%);結論 急診科整體護理模式對急性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的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模式。

【關鍵字】整體模式;急診;腦血管疾病【中圖分類號】R74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511(2012)04-0527-01 急性腦血管病是指一組起病急驟的腦部血管循環障礙的疾病,它可以是腦血管突然血栓形成,腦栓塞致缺血性腦梗塞,也可以是腦血管破裂產生腦溢血,常伴有神經系統癥狀,肢體偏癱,失語,精神癥狀,眩暈,共濟失調,嗆咳,嚴重者昏迷及死亡,臨床上又稱腦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風。此病多為急診科的常見急重癥,其中腦出血居多,急性期還可并發很多并發癥,其死亡率和傷殘率均高.據我國近年來的統計表明[1],腦血管病在死因順位中居第2位,僅次于惡性腫瘤.因此早期正確的診治和優質的護理對腦血管疾病患者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而在急診室內應采取整體護理措施,也有著越來越重要的意義,我們對我院急診科的50例急性腦血管病患者采取了整體護理,取得較好效果,現匯報如下:1、一般資料:所有資料均選取2009年7月~2011年4月我科室收治的50例急性腦血管病患者,其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15例,年齡41~85歲,平均62歲,所有患者均經頭部CT或MRI檢查后核實,符合全國腦血管病診斷標準。其中腦出血31例,腦梗死19例。有高血壓病患者41例,有意識障礙29例,意識模糊7例,其中昏迷5例,嗜睡8例。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情等無明顯差異。(P>0.05)。1.2方法:將50例患者隨機分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的方式,而觀察組采整體護理措施,觀察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在患者滿意度及并發癥的發生率。1.3 統計學方法: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P

兩組患者心理護理效果評分比較3.2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相比,具有顯切口感染著差異性(P

最近幾年以來,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新的護理模式一整體護理在我國已廣泛開展。整體護理是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框架,根據患者身心需要,提供適合于個人的最佳護理,是以人為中心、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基礎框架,并且把護理程序系統化地運用到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中去的指導思想[2]。但急診科因開展整體護理存在一定難度,再加上普遍認為急診護理工作重點應放在治療搶救上,使急診科成為開展整體護理的難點和盲區,落后于醫院其他護理單元[3],通過我科實踐證明,急診科完全可以運用整體護理,且在腦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值得推廣。參考文獻[1]鮮繼淑等.急性腦血管病并發癥的分析及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J】,2004,20(3):20[2]徐萍.整體護理模式在手術室應用的護理體會,中國現代醫生【J】,201O,48(18):68.[3]曾丹等.整體護理在急診科的運用探討【J】現代護理,2002年,12:979-980

第3篇:急診疾病護理常規范文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CNP)在急診救治、護理急危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根據現行診療、護理常規,制訂急診救治急危重患者的臨床護理路徑,選擇102例急診患者,依據就診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102例)和觀察組(102例),對照組按常規護理進行急診救治和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依據設制臨床路徑實施救治、護理。結果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救治、護理的觀察組患者的急診護理質量、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急救自救技能掌握程度、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等顯明顯提高,并發癥減少,與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均P<0.05)。結論 推廣、應用臨床護理路徑(CNP)救治、護理急危重急診患者,可有效提高危重急癥患者的搶救效率及綜合醫院的護理急救能力。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 急危重患者; 急診一體化急救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6-0001-01

臨床路徑是針對特定群體以實證為基礎制定的日程計劃表,為患者提供有序、有預見性的醫療護理服務。臨床路徑在許多國家已廣泛應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1]。急診接診危重患者的最大要點是迅速、準確、及時搶救威脅患者生命的問題,為后續治療贏得寶貴時間,若不及時搶救可導致肢體障礙等嚴重

并發癥的發生,極大的影響患者及家屬的生存質量和身心健康,給社會、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因此,急救診治水平、護理服務質量等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影響極大[2]。我院急診科自2011年起針對急危重患者的特點,參照、制定、實施了科學、嚴謹、規范的急救臨床護理路徑,取得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2月至2010年3月我科院前急救共收治204例危重患者,年齡20~105歲,參照國家醫藥管理局頒布《急診醫學》中院前急救病種[3]:其中心肌梗死50例,急性左心衰竭19例,嚴重創傷53例,腦梗塞34例,腦出血40例,慢性呼吸系統疾病8例。按就診時間先后將納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2例: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24例,平均年齡(57.5±1.8)歲,采用常規的救治方法;觀察組男性30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49.3±6.7)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疾病種類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制定急診一體化救治護理的臨床護理路徑 成立科室臨床路徑實施管理小組,擬定臨床急診分診、出診、搶救等護理臨床路徑表格,并設置健康宣傳、疾病相關知識測試表、護理滿意度問卷等表格。

1.2.2人員培訓 實施前,對相關人員進行路徑實施內容、急救技能培訓、模擬實訓,規范護理行為,使每人對路徑的實施步驟均熟練掌握,詳細記錄、描述。

1.2.3實施對照組:患者按常規急診護理規范進行急搶救、護理。觀察組:出診組護士接診患者后,急救組護士的按路徑的指示進行救治護理,每人次搶救結束后,由各組長對該次急診停留時間、搶救成功、有無并發癥、滿意度、家屬或患者的意見等各項表格內容進行評估

1.3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10.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經正態檢驗為正態分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組內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等級資料組間采用秩和檢驗。

2 結果

2.1實施臨床路徑后兩組患者急診停留時間、搶救成功、并發癥發生及相關知識掌握程度比較。見表1。

表1 2組患者急救停留時間、搶救成功、并發癥發生及

相關知識掌握程度比較(X±s)

2.2兩組患者滿意度測評比較,見表2。

表2 2組護理質量滿意度比較

U36.68P<0.01

3 討論

臨床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是針對特定群體以實證為基礎、以計劃表的形式輔以形象的圖標,為患者提供有序、有預見性的護理服務;與傳統護理模式不同,急診臨床路徑的制定基于急救臨床實踐,并經多學科共同擬制,與常規急診護理模式相比,具有多功能和作用,強調團隊的協作、增加患方的介入,使得急救護理更加整體有序,明顯提高急診工作質量。

3.1 在本次臨床實踐中,護理人員根據路徑表格有計劃、快捷地實施護理急救措施,如接診危重患者后,先搶救、后登記掛號,同時開放綠色通道,通知相關科室,并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救治、護理、分診,救治過程流程規范,各人職責、分工明確,互相合作,有效保證了急診綠色通道的通暢性,提高了搶救效率和患者的生命質量,為患者爭取了寶貴的后續治療和手術機會,護理不再是盲目機械執行或等醫生醫囑后實施治療與護理,而是有計劃、快捷、高效的實施搶救措施,規范了救治流程,[6]。同時在實施中當目標發主偏移標準后,能及時發現,并給予對癥處置,避免由于等待醫囑造成延誤治療、或護理工作繁忙、換班、能力水平不均及疏忽所致誤差,做到合理、準確、持續觀察病情,使患者從接診到急救處置、完成治療檢查等時間比實施急救常規護理的明顯縮短,提高搶救成功率和救治水平,保障急診護理安全。

3.2 增進護患交流,提高護理滿意度CNP使護理人員主動與病人溝通,增強了病人自我護理和意識的能力,掌握疾病相關知識和急救技能,主動參與到護理過程中,形成主動護理和主動參與相結合的護理工作模式[4]。由于從接診病人到急救處理結束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完成各項治療、檢查,把病人的等待時間降到最低,加快了病人的康復使患者及家屬的精神負擔及經濟負擔都大大的減少。同時臨床路徑工作由醫生和護士共同承擔可保持醫護健康教育的一致性,避免與醫生的告知制度內容重疊,明確護士的職責范圍,加強與醫生的分工合作,規范了操作程序,減少了醫療護理糾紛,使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有很大的提高。

3.4 臨床護理路徑實施,使搶救和檢查所需的時間比以前明顯縮短,讓病人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治療和護理,加速病人術后康復進程,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浪費,增加經濟效益和病人滿意度。提供具有強競爭力的“快、好、省”服務[7]。提高了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拓寬醫療市場實施CNP使醫療、護理優勢互補,規范診療行為,提高了醫療質量和工作效率。以縮短了病人住院日期,節約醫療成本,減少住院費用,以最低廉的收費讓病人獲得最佳醫療服務,病人滿意度上升。“安全、優質、高效、滿意”的護理服務品牌效應吸引更多患者就醫,有效改善醫患關系,全面提升醫院的綜合實力,為醫院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5]。

綜上所述,在急診一體化救治危重癥病人中應用CNP是可行的,它可以提供持續性、科學性的醫療護理,使護理工作達到迅速、準確、安全,進一步提升急診搶救護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邵孝金共.急診醫學―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2004:433―463.

[2] 盧青.程序化院前急救護理. [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0,17(6):275―276

[3] 徐慧梁.上海市1991-1995年院前急救病種分析.急診醫學,1997,(6)3:181-183.

[4] Cheah j.Clinical pathways―an cvaluation of it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care in an acute care jeneral hospital in Singapore[J].Singapore Med j,2002,41(7):335―346

[5] 郭錦麗,天江華,李佳慧.骨科臨床護理路徑表的設計及應用[J].護理研究,2004,18(12A):2124.

第4篇:急診疾病護理常規范文

重癥急診患者的病情較差,不穩定,易出現反復情況,給予患者帶來嚴重的身心壓力,心理極易產生焦慮、抑郁、恐慌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預后,也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因此,臨床護理相對于患者至關重要[1-2]。本文結合常規護理和心理護理對重癥急診患者的不同護理效果比較,探討心理護理在重癥急診患者護理應用的重要性。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重癥急診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患者,其中,對照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齡23-66歲,平均年齡(45.3±2.5)歲,疾病類型:肺部感染6例、心血管疾病6例、重癥外傷9例、腦血管意外5例、急腹癥3例,其他1例;觀察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齡23-65歲,平均年齡(45.2±2.4)歲,疾病類型:肺部感染5例、心血管疾病7例、重癥外傷8例、腦血管意外6例、急腹癥2例,其他2例。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給予患者進行血尿常規、營養補給、健康宣教等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給予心理護理,內容為:①重癥急診患者發病急、變化快,患者產生出血、呼吸困難、休克等嚴重癥狀,極易產生不良心理情況,護理人員應立即對患者進行心理疏解,穩定心理狀況,防止其惡化。②全面了解患者病況,主動與患者溝通,建立互信關系,引導患者進行傾訴,了解患者心理真實情況和想法,針對其心理情況進行對應的疏解。③為緩解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和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自信心。④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治療環境,降低不良心理情緒的產生。⑤對家屬進行相關工作輔導,和家屬一起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提高治療依從性和積極心理狀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情況、護理滿意度情況。護理滿意度判斷標準:滿意度總分為100分,超過80分表示滿意,60-80分表示基本滿意,低于60分表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各項指標均采用均數±標準差(±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 檢驗,P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情況

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之間相比,組間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改善程度要好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100%明顯要高于對照組的80%,組間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重癥急診患者的病情非常嚴重,疼痛等對于患者的影響較大,患者病情變化快,極易對身心產生嚴重的壓力,進行產生嚴重的焦慮、恐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3]。

重癥急診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不僅要做好身理上的護理工作,還應給予患者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況,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和治愈率。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在不同的病理狀況下產生的不同心理狀況進行對應的心理護理措施,在與患者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輕言細語,給予患者親切、和藹的感覺,建立互信度,通過交流或轉移注意力等方案緩解患者心理上的不良情緒,提高護理服務質量,達到改善心理狀況,提高患者依從性和治愈率的效果[4]。本研究表明,心理護理緩解了重癥急診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和治愈率。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在重癥急診患者護理應用中的效果顯著,改善了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產生,提高了治愈率,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美春,陶慧,劉丹,等.心理護理在神經內科患者救治中的臨床應用[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18(2):90-93.

[2] 張美榮,曲洪翠,孫霞.細節管理聯合心理護理在婦產科急危重癥患者中的臨床護理效果[J].世界中醫藥,2016,21(B03):853-854.

第5篇:急診疾病護理常規范文

關鍵詞:急診;開顱手術;圍術期護理

Abstract:Objective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surgical operation and prognosis.Methods Choose from 44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surgical operation,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 care.Results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satisfaction,15 cases of satisfaction general 6 cases,nursing satisfaction is 68.2%;Control patients satisfactory in 7 cases,satisfaction general of 12 cases,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31.8%,comparing the two groups(P

Key words:Emergency; Craniotomy; Perioperative nursing

顱腦損傷患者通常需要進行開顱手術治療,由于患者疾病較為嚴重,因此通常在急診下進行手術治療。開顱手術風險較大,患者死亡率、致殘率非常高,嚴重影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患者手術時需要配合護理干預,有效的圍術期護理能夠提升患者手術成功率,改善患者預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間44例急診開顱手術患者,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每組22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采用常規針對性圍術期護理。實驗組患者平均年齡為(39.5±11.4)歲,男性13例,女性9例,平均病程為(2.2±1.5)h;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為(38.6±11.2)歲,男性12例,女性10例,平均病程為(2.3±1.6)h,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護理方法

1.2.1術前護理 對照組患者術前僅進行常規疾病護理,不進行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護理人員要輔助患者進行術前檢查,明確患者受傷部位[1,2]。同時對患者存在的緊張、焦慮情緒進行護理,防止患者情緒過于緊張影響手術治療。護理人員要為患者講解疾病治療相關內容,提升患者配合度。

1.2.2術中護理 手術中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保持患者輸液通道、尿道、呼吸道通暢。協助醫師完成手術,確保患者手術順利完成[3,4]。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要調整室內溫度,防止患者體溫過低出現病情加重表現。

1.2.3術后護理 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要及時為患者穿好衣服,防止患者體溫降低。術后要對患者生命體征密切關注,包括患者心率、血壓、體溫、瞳孔、呼吸等情況。同時對實驗組患者的疼痛、術后焦慮、飲食情況、休息環境進行護理。

護理人員要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安靜的休息環境,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在進行護理操作過程中動作要輕柔,在患者休息時要為患者拉好窗簾。對于疼痛嚴重的患者可遵醫囑給予藥物治療。此外,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制定相關食譜,叮囑患者嚴格按照食譜進食,同時按時查看患者飲食狀況。

護理人員多與患者進行交談,對于存在不良心理情緒的患者也要進行及時干預,幫助患者緩解不良的心理情緒,建立治療信心。護理人員也要叮囑患者家屬,多對患者進行關心、鼓勵,并要多陪伴患者,減輕患者的孤獨感。

對照組患者只進行常規疾病護理,不進行環境、飲食、疼痛、焦慮護理。

1.3效果評價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并調查患者預后結局。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我院滿意度調查問卷通過已預測試,能夠在臨床中使用。所有內容均由護理人員在患者術后進行調查。

1.4數據統計 文中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資料采用t值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的15例,滿意度一般的6例,護理滿意度為68.2%;對照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的7例,滿意度一般的12例,滿意度為31.8%,兩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

2.2兩組患者預后結局 實驗組患者有2例死亡病例,1例致殘病例,對照組患者有4例死亡病例,5例致殘病例,兩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

3討論

顱腦外傷是一種常見的創傷,患者多因為車禍、重物擊打導致受傷,本病病情危及,進展迅速,患者致死率、致殘率非常高。顱腦外傷患者多通過急診進行開顱手術治療,由于急診開顱手術患者病情較為危急,患者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因此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圍術期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患者圍手術期間,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控,例如呼吸、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等,同時要根據患者不同的表現、癥狀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我院根據患者不同的情況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護理,包括疾病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術中護理等干預,患者護理后預后結局明顯改善。我院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68.2%;對照組為31.8%,且實驗組患者預后結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對我院的結果進行分析后,我們認為,我院采用的圍術期護理干預方式有效,能夠達到理想的護理效果。

總的來說,有效的圍術期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的預后結局,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患者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董學霞.顱腦損傷患者開顱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3,17:146-148.

[2]葉慧儀,王華.86例顱內血腫急診手術圍術期的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1,03:22-24.

第6篇:急診疾病護理常規范文

[中圖分類號] R47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9(a)-017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the rescue of critical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thods 120 critical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They were assigned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lottery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gular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Successful rate of rescu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successful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6.67% of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Department of emergency;Critical patients;Rescue

急診科承當著急、危、重患者的診治工作,患者就診時情況比較危急,在診治過程中如出現疏忽則可造成嚴重后果,引起醫患糾紛[1]。急診科患者在疾病、心理等多方面承受著較重的負擔,研究指出,不良心理可破壞患者的生理平衡,加重疾病進展;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較低,對治療期望過高,易引起醫患矛盾[2]。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臨床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護理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代醫學的要求,為此許多同仁探討出不同的新型護理模式,更符合現代醫學模式要求[3]。全方位護理根據就診患者的疾病、心理特點進行全方位、針對性護理,體現出生物-心理-社會新型醫學模式,更充分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護理模式[4]。急診科在有效救治患者的同時實施全方位護理,可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醫患糾紛。本研究探討全程護理在急診科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120例危重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抽簽分組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觀察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19~78歲,平均(49.4±8.3)歲;心血管系統疾病21例,呼吸系統疾病17例,嚴重創傷12例,腦血管疾病10例。對照組男39例,女21例;年齡19~79歲,平均(49.7±8.1)歲;心血管系統疾病22例,呼吸系統疾病18例,嚴重創傷11例,腦血管疾病9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等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根據急診救治流程實施常規護理,包括疾病初步診斷和分診、建立靜脈通道、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全程護理,包括院前急救護理、分診和接診護理、急救護理及全程陪同護理,具體實施方法如下。①院前急救護理:急診科院前急救團隊隨時準備待命,接到120急救電話后快速出診,接診患者后快速處置緊急情況,對患者危及生命病情進行搶救,搶救同時對患者病情做出詳細了解,及時將患者護送回醫院,在途中報道患者基本病情,以指導醫院做好接診工作。②分診和接診護理:患者送回醫院后,安排經驗豐富護士行分診和接診工作,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同時通知經驗豐富醫師進行救治,安排好搶救床位、快速建立靜脈通道、準備好搶救所需藥品和儀器,同時向患者或家屬采集病情,安撫家屬和患者,對病情做出初步解釋,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及時做出有效處置。③急救護理:護士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搶救,嚴格按照相關搶救流程和操作規范進行,協調輔助檢查部門、手術室等相關科室做好準備,遵照醫囑快速正確給藥,保持靜脈通道、呼吸通道通暢,密切檢測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由專人輔助搶救藥品、器械供給及搶救記錄。④全程陪同護理:待患者病情穩定后,行各項檢查過程中醫生和護士陪同完成,攜帶必須急救設備,包括心電監護儀、轉運氧氣筒、急救箱、呼吸囊等,在整個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隨時果斷、正確地進行搶救工作。整個過程中向患者家屬解釋病情和處置的相應步驟及預后情況,在交接患者時和相應科室醫務工作人員做好交接工作。

1.3 觀察指標

①搶救成功標準:患者基本脫離生命危險,生命體征保持穩定,相關疾病得到控制[5]。②滿意度:采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家屬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操作技能、服務態度、護患溝通、轉運等8項護理內容,總分100分,>85分為非常滿意,60~85分為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搶救成功率的比較

觀察組成功搶救58例,搶救成功率為96.67%,對照組成功搶救52例,搶救成功率為86.67%,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33%,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危重疾病發生率逐年升高,急診科在危重疾病快速診治中起著關鍵作用[7]。研究表明,急診科承擔著>90%的危重患者的首診工作,在診治工作中由于病情較急、較重,易產生醫患矛盾[8]。護理工作在急診配合中顯得更為重要,對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減少醫患糾紛有重要意義[9-10]。臨床護理工作為減輕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及家屬健康知識掌握度、減少醫患糾紛發揮重要作用。全程護理根據急診科護理流程進行改進,在接120電話開始進行,直到患者被成功搶救轉入相應科室為止,直接參與到整個搶救過程,可爭取患者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

第7篇:急診疾病護理常規范文

【關鍵詞】心肌梗死;急診PCI;護理體會

急性心肌梗死為一類發病急、進展快、病死率高的疾病,應用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該類疾病,恢復快,成效顯著。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共行急診PCI治療急性心肌梗死21例,成功挽救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生命,有效降低了該類疾病的病死率與并發癥[1],改善心功能,也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質量。現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21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齡45-76歲,冠脈造影示:前降支、回旋支等單支病變14例,各植入支架一枚,多支病變7例,植入支架2枚者5例,2例為植入3枚支架。手術均為股動脈穿刺,術后再灌注良好,皮下血腫有1例。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由于該病起病急、病情變化快,病人常有瀕死感,加之對治療及預后認識認識不足,常常會產生恐懼、焦慮心理[2],護理人員應耐心解釋,以嫻熟的動作、專業的講解來贏得病人及家屬的信任,在最短時間內使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為疾病的恢復創造良好的條件與氛圍。

2.1.2術前準備:術前完善各項檢查、檢驗項目:血常規、出凝血時間、心肌酶譜、肌鈣蛋白、碘過敏試驗等,并遵醫囑給予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一般無出血傾向予以口服拜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并予以雙側腹股溝備皮、指導禁食4小時,訓練床上大小便等。備齊搶救器材及搶救藥物,將病人護送至DSA,與導管室護士做好交接班。

2.2術中護理:在術中應嚴密觀察病人生命體征,重視病人主訴,并加強病人的心理護理,搶救器械與藥物均處于備用狀態,發現異常,及時匯報醫生,及時準確處理。

2.3術后護理

2.3.1局部傷口觀察:拔除動脈鞘管前嚴密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及皮下血腫,并觀察足背動脈搏動情況,每半小時觀察記錄一次,連續4次,如穿刺處滲血,匯報醫師予以壓迫止血及加壓包扎,如足背動脈搏動減弱、皮溫下降、顏色蒼白,應通知醫生予以適當松解彈力繃帶。本組患者有一例出現皮下血腫,予以加壓包扎后癥狀緩解。

2.3.2全身情況監測:重視病人主訴,嚴密觀察病人生命體征,包括心律、心率、血壓、神志及臨床癥狀,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后易發生低血壓[3],更應嚴密觀察血壓,嚴防低血壓,同時注意觀察病人有無胸悶、胸痛主訴,并加強心理安慰。

2.3.3拔鞘管的護理:術后4-6小時予以拔除動脈鞘管,拔管時指導病人平臥,下肢伸直,忌屈曲,并備好阿托品、多巴胺、間羥胺藥物,配合醫生做好觀察與搶救工作,一旦出現迷走反射,立即處理。同時注意多與病人交談,以分散病人注意力,行心理疏導。拔管后病人絕對臥床6小時,局部傷口予以1kg砂袋壓迫6小時,臥床休息24小時,繼續觀察局部及全身情況,嚴防出現滲血及皮下血腫,臥床期間,予以行肢體被動活動與腰肌按摩,以防下肢血栓及腰部不適。

2.3.4飲食護理:術后生命體征平穩,即指導病人進食進水,以促進造影劑的排泄。飲食以低鹽低脂,易消化、少產氣的食物為宜,少食多餐。

2.3.5排便護理:患者由于臥床時間長,活動限制及思想負擔重,往往會出現便秘,予以提供隱秘環境,必要時予以緩瀉劑使用。

2.3.6藥物護理:急診PCI術后常規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7-10天,觀察全身及局部出血征象,如有異常,及時匯報醫生做正確處理。抗生素一般常規使用3天,觀察局部傷口及體溫情況。

2.4出院宣教:指導病人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態,防感冒,堅持鍛煉,注意強度,以不勞累為度,堅持服藥,定期檢查。

3小結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施行急診PCI術后,可有效恢復冠脈血供,為心肌梗死病人獲得再灌注的首選治療措施,通過21例該類病人的護理,我們感到完整、細心的術前護理、嚴謹的術中配合以及嚴密周到的術后觀察與指導,對于提高該類疾病手術成功率,減少術后并發癥起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保,史世平,安健等.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治療的臨床應用[J].山西醫學雜志,2003,32(1):9-10

第8篇:急診疾病護理常規范文

關鍵詞急診患者搶救;護理流程優化;應用效果

急診患者搶救就是在患者病情危重的情況下,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從而使患者盡快脫離生命危險[1]。急診患者搶救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在第一時間掌握患者病情并采取相應治療措施,所以在急診患者搶救中效率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需要進行搶救的急診患者,一般存在發病急、病情嚴重和疾病的不可預見性變化等特點,這就讓搶救工作的難度變得更大[3]。所以在開展急診患者搶救工作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要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通過自身良好的護理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幫助完成分診和搶救。而急診護理流程優化是對常規的急診患者護理流程進行整合和刪減,并在其中加入一些新的環節,從而讓急診護理效果得到提升,滿足急診患者搶救的需要[4]。本文對急診患者搶救中急診護理流程優化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診患者共90例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滿足急診相關標準,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中男29例,女16例;年齡23~78歲,平均年齡(53.62±9.57)歲;心血管疾病13例,消化系統疾病14例,呼吸系統疾病9例,創傷6例,其他3例。試驗組中男27例,女18例;年齡22~73歲,平均年齡(51.48±9.24)歲;心血管疾病15例,消化系統疾病11例,呼吸系統疾病10例,創傷5例,其他4例。對比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流程進行急救,即患者在送往急診室后,由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病情作出合理判斷,然后有針對性地開展相應急救工作,對患者進行心電監護及凝血功能和心電圖等常規檢查,并及時為患者提供吸氧治療。1.2.2試驗組:采用急診護理流程優化措施,其主要措施有:(1)急診優化。急診室在日常運行的過程中安排好每天的值班人員和準備人員,在接到急診電話后確保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出診。同時,在出診后為抵達患者所在地時,醫護人員要與患者及其家屬保持良好的通訊,并通過電話在途中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在到達現場后,要立即對患者進行搶救,其中主要有心肺復蘇、止血、吸氧、輸液和生命體征監測等。在患者病情基本穩定后,將患者運送至醫院,完成對患者病情的評估并及時采取進一步搶救措施。(2)建立急診搶救綠色通道。急診患者一般情況危急,所以其在進入醫院后的救護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完成。因此,醫院要建立急診患者搶救綠色通道,在患者抵達醫院后直接先進行搶救,然后再讓其家屬按照醫院要求完成相關事項的處理。急診醫護人員要在患者抵達醫院前做好準備,患者抵達后由臨床經驗豐富的主治醫師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判斷,根據患者意識、脈搏、心跳和血壓等指標對患者進行全面診斷,并及時采取相應的搶救措施。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及時讓患者家屬填寫知情同意書,并完成患者的轉運交接等工作。(3)護理流程優化。在醫生對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斷后,護理人員要立即對患者的相關生命體征進行統計,并采集患者的各項指標,盡量在5min內完成心電監護、血樣采集、靜脈通道建立,并完成血氧和血壓的測量,給予患者吸氧治療。各個護理人員要在患者搶救過程中根據自身的工作崗位切實完成相應的工作,并在醫生對患者病情做出判斷后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協助醫生開展相應的急救。同時,在開展急救工作的時候要盡量遵循先重后輕、先急后緩的原則對患者開展急救,避免病情嚴重的患者因延誤最佳治療時機而導致治療難度上升。(4)完善急診管理工作流程。在醫院開展日常管理的時候,要對急診管理工作進行必要的強化。其中首先要對急診藥品和儀器設備進行妥善的管理,并制定完善的急診儀器操作流程。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消毒和殺菌處理,并檢查設備是否完好。同時,急診護理人員要熟練掌握相關儀器設備的操作,并且醫院要定期對急診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提升其急診護理的綜合能力。另外,醫院要對急診管理工作進行優化,建立健全急診管理制度,從而保證急診工作能夠順利完成。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搶救成功率及對患者病情的掌握情況,以搶救成功率和病情掌握率為統計標準。同時,對兩組接診時間、分診用時、靜脈用藥用時和治療用時進行統計。統計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其中主要包括護理人員的病情解釋、急診環境、基礎操作、業務水平和服務態度等方面的評價。1.4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數據進行處理,其中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搶救成功率和病情掌握率比較試驗組中搶救成功患者45例(100.00%),無搶救失敗患者。對照組中搶救成功36例(80.00%),搶救失敗9例(20.00%)。試驗組搶救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45例(100.00%)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掌握,對照組有6例(13.33%)患者的病情得以掌握,試驗組病情掌握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2兩組搶救用時比較對照組患者接診用時、分診用時、靜脈用藥用時、治療用時均明顯多于試驗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2.3兩組患者滿意度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低于試驗組,兩組數據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急診患者的病情一般發展較快,對其進行的治療和護理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樣才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5]。而醫院急診科室的工作水平直接反映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護理人員必須要在日常工作中熟練掌握相關急救知識,并在患者被送達醫院前做好急救的準備工作,配合醫生完成相關的治療,從而提升急診患者搶救成功率[6]。急診護理流程優化是給予現代醫學設備和護理學相關知識點,讓醫院的急診護理能夠滿足急診搶救的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是對急診護理流程進行優化后,能夠有效縮短各個流程的時間,并提升護理人員對病情的掌握率,讓搶救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對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在急診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試驗組搶救成功率和病情掌握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搶救用時也明顯少于對照組,并且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相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在急診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并提升患者滿意度,具有很高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玉香.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鄉村醫藥,2015,22(22):66-68.

[2]李紅濤,李俊,莊君燦,等.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診胸痛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1):89-91.

[3]張淼.護理流程優化在提高急診患者搶救效果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2):215-216.

[4]耿金玲.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在急診患者搶救過程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4):106.

[5]馮艷紅.優化護理流程在提高急診手術患者手術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3):229-230.

第9篇:急診疾病護理常規范文

關鍵詞:急診護理路徑;急性心肌梗死;護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指因冠狀動脈病變導致部分心肌缺血缺氧,從而引發心肌壞死的現象,是急診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具有病情變化快、并發癥多、病死率高等特點。臨床主要癥狀包括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急性循環功能障礙、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1]。良好的護理是確保患者盡快恢復的保障[2]。因此,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時地進行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是必要的。為了探討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急診護理的臨床效果,本文對我院急救中心就診的1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和急診護理路徑,并對兩種護理方法的療效進行對比,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急救中心2013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期間就診的1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資料進行分析,依據不同護理方法將186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9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急診護理路徑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對照組中男53例,女40例,年齡34~82歲,平均(49.8±4.4)歲,病程30 min~9 h,平均病程(1.3±0.2)h;初次發病患者141例,再次發病45例。觀察組中男54例,女39例,年齡36~84歲,平均(47.4±3.8)歲,病程35min~9 h,平均病程(1.1±0.2)h;初次發病患者130例,再次發病5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給予患者吸氧、心電監護、心電圖檢查、建立靜脈通道、抽血化驗,監測其各項生命指標變化的同時,對患者病情進行常規評估。

1.2.2觀察組 觀察組給予急診護理路徑,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2.1常規護理 患者達到急診科后醫師實施邊詢問病情、邊搶救、再掛號,護士給予患者吸氧、心電監護、心電圖檢查、建立靜脈通道、抽血化驗,按照定人、定位模式協助醫生對患者進行急救,同時為患者提供一切急救綠色通道。

1.2.2.2心理護理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多存在緊張、焦慮、恐懼等負面心理,護士應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況,加強與患者進行溝通,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從而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恐懼的心理問題。另外護士還應主動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急性心肌梗死相關知識,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

1.2.2.3健康宣教 在發病后3~10 h最好給予患者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避免患者食入高膽固醇和高脂肪含量的食物,禁用辛辣刺激性和過冷、過熱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避免勞累、生氣,戒煙限酒;出院以后按時服藥,定期復查。

1.2.2.4病情觀察及轉運風險 監測患者各項生命指標變化的同時,對患者病情進行常規評估。在送往住院部時要求醫師護士各一名,要確保患者靜脈通道通暢,同時協帶除顫器、監護儀、簡易呼吸囊、氧氣袋、病歷、護理記錄單等搶救儀器及相關資料送患者至住院部或導管室詳細交接病情、目前用藥等情況。

1.3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情況、治療效果。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總并發癥發生率=休克+胸痛+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總有效率=顯效+有效。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或者百分比(%)表示,并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為80.91%;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7.13%。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臨床指標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20.43%,總有效率為80.21%;觀察組患者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13.98%,總有效率為93.95%。見表2。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后患者死亡率較高,部分患者治療過程中由于缺乏及時有效的護理,使得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本研究分別通過急診常規護理和急診護理路徑對AMI患者進行護理效果比較。急診護理路徑能夠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有效及時的搶救,護士能夠主動為患者及時護理,護士在護理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能夠大大提高護理安全性。相對于常規護理來說,急診護理路徑具有更顯著的臨床護理效果,能夠提高患者治療、護理依從性,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護理滿意率。

本研究分別通過急診常規護理和急診護理路徑對AMI患者進行護理效果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7.13%,對照組護理滿意率為80.91%,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大量臨床資料顯示[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極易出現恐懼、緊張及焦慮等負面心理。因此,在急診護理路徑中,護士加強了對AMI患者的心理護理,同時通過對AMI患者進行急性心肌梗死知識講解和健康宣教,樹立了患者戰勝疾病的自信心,及時與患者溝通,消除其焦慮、抑郁的負面情緒,積極主動的參與治療,從而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6]。

綜上所述,急診護理路徑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孟曉杰,郝君華.急診護理路徑與傳統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果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4(5):557-559.

[2]石玉萍,楊冰.急性心肌梗死60例急診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4,35(29):6631.

[3]李潔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的臨床急診護理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1,8(21):115-116.

[4]侯斌斌,陽霞.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在提高護理質量中的作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9):44-45.

破了亲妺妺的处免费视频国产 | 99精品久久毛片a片| 午夜福利三级理论电影| 亚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少妇人妻av毛片在线看| 手机在线看永久av片免费| 人妻激情偷乱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互换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尤物|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app| 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 久久综合五月|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亚洲日韩每日更新|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在线观...| 亚洲精品久久久蜜桃一区| 日韩一区二区一卡二卡av|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国产98色在线 | 日韩| 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高清dvd碟片| 熟妇高潮喷沈阳45熟妇高潮喷|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了| 亚洲第一av网站|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97免费人妻无码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美妇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丝袜美腿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