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藥行業報告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報到率 生源減少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12-0197-02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醫藥健康學院近兩年報考人數呈下降的態勢,教育資源造成一定的浪費,正常的教學次序和培養目標的落實受到一定的影響,對我院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影響,我們從學歷、收費、錄取批次、專業設置、專業建設、招生宣傳、畢業生就業等方面尋找原因,并從強化自身建設、加強專業宣傳等幾方面探討解決新生報考率下降的原因,力求全面、客觀、更深入地分析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
一、新生報到率下降原因分析
醫藥健康學院從2002年開始招生以來,到2010年學生報考人數呈上升的態勢,到2010年達到最高點,近兩年又呈現下降的趨勢,分析具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生源減少是主要原因
民辦高職(專科)院校近年來“吃不飽”似乎已成常態。其中,近年來高考報名人數逐年下降和招生人數逐年增長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最主要原因。全國高考報名人數從2008年后急劇下滑,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915萬,比2008年減少135萬。
生源數量下降,首當其沖受到打擊的就是民辦高職(專科)院校。中國教育在線的《2012年高招調查報告》顯示,2011年,河南省是高考人數最多的地區,全省計劃招收專科考生達30.3萬人,但最后錄取了27.9萬人,考生缺口達2.4萬。作為生源大省的山東省在今年最后一個批次投檔中,共有約5萬個招生計劃落空,比去年增加了約1萬人。雖然錄取線已降到180分,但仍有96所高職(專科)學校三次投檔竟無一人報考,共涉及1211個招生計劃。
(二)學費問題
生源數量之外,教學質量、就業水平、公辦本科院校的擠壓等都成為民辦高職(專科)院校招不滿學生的原因。作為廣東省民辦高職院校中唯一開設藥學專業的學校,雖然其擁有“唯一”的優勢,但因地處廣州,其相對高昂的學費讓很多外地學生望而卻步。廣東民辦高職院校的學費太高也影響了一些外省學生的選擇,在其他地方,高職(專科)院校每學年的學費大約只需要3000~4000元,但是在廣東,每學年的學費都是一萬元起步的。這還不包括每學年1000~2000元的住宿費。而且報考醫藥專業的學生部分家庭經濟較困難,高昂的學費使學生難以承受。
(三)高職招生錄取時間比較遲,使得很多考生接到專科錄取通知書時已擇校回讀
高職專科院校錄取放在第三批B線,很多考生覺得讀高職“含金量”不高。而且有一些考生由于各種原因(如有的通訊地址寫在學校,有些學校從自身利益出發,有意不把錄取通知書及時傳達到考生),等考生接到通知比較晚或接不到,或被老師勸放棄錄取而回讀再考。
(四)考生缺乏誠信會造成報到率下降
部分考生放棄自己填寫的志愿,缺乏責任意識,而我國學校沒有設置制約。考生隨意放棄錄取結果,從而使招生陷入困境。8月份我院曾對報考的學生一一進行了電話咨詢,當時統計結果較理想,預計有94%的報到率。但考生經過一段時間后,出于個人興趣等原因,報到人數減少。我院特別對轉專業的學生進行了調查。本學期初12級新生報到,我院調整專業共33人,其中轉入我院學生19人,專業轉出學生13人。
(五)學生出路因素
高校擴招,造成畢業生逐年增加,機關事業單位人滿為患,進入醫院工作較困難,需要本科以上學歷,新上企業又少,畢業生不愿去私營企業,不愿去工廠工作。部分學生感覺上學沒用,這種情緒最終造成報到率下降。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各專業人才的需求存在明顯的差異,而不同專業所獲得的報酬和社會地位也會有明顯的差異,現階段醫藥行業與比計算機類、建筑類及電子類專業等專業的學生畢業所獲取的報酬和社會地位會低一些,這造成醫藥專業學生心理不平衡的原因。其中中藥專業受到影響會更加明顯,中藥專業的學生普遍認為自己的專業社會地位比其他專業低,以后要進入工廠工作,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準備畢業后改換其他專業工作。
(六)醫藥行業監管加強,從業人員難度加大
調查分析顯示,近年來我國醫藥業在醫療支出增加,人口老齡化,經濟增長迅速及保險范圍擴大的支撐下,前景看好。但是,目前高端藥物市場基本被外資企業占據,在生物制藥上中國目前只能走仿制的道路,根本無法在技術上與歐美等國家抗衡,仿制藥依然是眾多藥廠的主要產品,激烈的價格戰使藥品公司進入低研發投資,缺少創新和低收益的惡性循環,同時,中國藥品銷售體系復雜凌亂,多層級供應鏈導致零售價大大高于出廠價,且同類型藥品泛濫嚴重,限制了藥廠利潤。目前中國醫藥市場效率低下,為了應對眾多挑戰,如研發不足,制造和質量控制增強及藥品審批更為嚴格。
在我國現階段“新醫改”背景下,醫藥行業面臨著大重組、大洗牌,而企業進行減員、技術需要更新以及“新醫改”后未知的因素,都會給醫藥行業從業人員帶來嚴峻的挑戰。行業發展情況與新生們的選擇密切相關。
二、解決高職藥學相關專業報到率下降的對策
新醫改的推進會對行業進行整合,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在國家頒布的新醫改政策中,有8500億要投入醫療衛生事業,加上中國保監會統計,個人醫療保險自1999年以來以41%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增長,由此可見,醫療衛生行業中的前景十分廣闊。我們有信心將學院的各個專業建設好,提高報到率。
第一,首先要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加大學科建設,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保證教育的質量,對內要提高學生素質,對外要樹立學院良好的形象。進一步積累實力,要創辦有特色的學院;同時加大學院對外宣傳力度,擴大學院的影響力,增加學院對考生、家長的吸引力,這也是提高考生報到率的基礎。
第二,以就業為導向,加大學院就業指導工作的力度,從而提高學院畢業生就業的質量和就業率,為考生提供報考的信心
高職畢業生有一定專業理論基礎,同時必須重視動手能力培養,這樣培養的學生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都比較強,從而越來越受用人單位歡迎。在這個基礎上,加大學院就業指導工作的力度,多建立實習基地與實習單位,開拓更廣闊的就業市場,為畢業生搭建良好的就業橋梁,努力做好每屆畢業生的就業工作,解決好每個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第三,調整培養模式及專業方向。以醫學營養專業為例,廣州開發區食品企業就業135家,對懂食品安全法規的人才需要量大,計劃明年將老年健康服務與管理方向調整為食品安全監察。在課程改革和專業建設方面從企業實際需求出發,立足廣州本地的區域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同時考慮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白玉民,張朝暉.以職業道德教育為切入點強化醫學生的整體系質教育[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4(4):39-40.
[2]劉慧娟,肖珍教.當前高校本科新生轉專業的意向調查與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06(6):34-35.
[3]曾玉華,何國平,胡小平.加強和改進醫學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幾點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6):90-92.
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是針對上市中國公司的一份盤點榜單,從上市的中國公司中選擇經營規模最大的500家公司組成,每年一次,目的是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中國經濟。
2013年,對于中國企業界,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云南企業也迎來了她們收獲的季節。在此次公布的2013年中國500強榜單中,云南銅業、云南錫業、云南白藥、馳宏鋅鍺、云南鋁業以及云天化共6家企業上榜,排名最靠前的是云南銅業位居第124位。除有色金屬外,云南白藥繼續入圍,排名還上升了19位。長期以來,大企業以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為已任,在激烈競爭中角逐拼殺,在創新發展中引領進步,在服務社會中奉獻擔當,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與成就,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綜合國力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基于此,本刊特整理2013年進入中國500強中的云南企業名單,讓人們對云南的企業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以饗讀者。
排行榜上風云突變,今朝誰將執牛耳?風生水起之時,誰會是那匹殺出來的黑馬?細看中國500強企業排行榜,真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盛世豪宴 誰與爭鋒
2013年,中國500強企業排行榜新鮮出爐,數載的拼搏與奮斗,有的企業在這一年奮斗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有的則淡出中國500強企業,有的名次上得到了上升,有的成績卻下降了。500家上榜公司的總收入為26.18萬億元,總利潤為2.17萬億元,總市值為24.86萬億元,分別比上年增加約10%、3%和9%。2013年是近三年來企業利潤增速最小的一年。中國企業500強既有國有企業,又有民營企業,它們是我國企業的杰出代表,是國民經濟的頂梁柱。
據有關專家分析,此次中國企業500強不強調排名榜,理由是注重通過企業經營數據的分析研究反映中國大企業的成長,將有利于配合國家大企業戰略的實施,推動中國企業做強、做大、做久,提高國際競爭能力。
長期以來,大企業以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為已任,在激烈競爭中如中流砥柱,在創新發展中引領進步,在服務社會中奉獻擔當,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綜合國力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據公布數據的顯示,以下企業均讓人印象深刻:
寶刀不老:中石化、中石油分別蟬聯第一、第二名。
長江后浪推前浪: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取代中國移動有限公司成為第三名。
英雄落寞:李寧、方正科技、青島雙星、華晨中國等公司則跌落到中國500強之外。
最賺錢的企業:按利潤統計,上榜公司中利潤最高的前四家公司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利潤為2385.3億元)、中國建設銀行(利潤為1931.8億元)、中國農業銀行(利潤為1450.9億元)、中國銀行(利潤為1394.3億元)。
利潤率最高:利潤率最高的公司是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其營業收入為264.6億元,利潤為133.1億元,利潤率高達50%。緊隨其后的是中國工商銀行和南京銀行,利潤率為44%。
虧損最大的企業:中國遠洋,虧損達95.6億,僅次于中國遠洋的是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虧損達82.3億元。
滇鵬展翅 傲游神州
2013年,在云南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上,“云企”承載著無數的期盼與關懷,肩負著神圣的使命與責任,馳聘于華夏大地,“云企”在2013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是如何演繹的呢?
云南作為“有色金屬王國”,受全球金融危機大環境的沖擊,云南省內不少有色金屬企業股價呈現出下跌的態勢,業績明顯出現下滑,但從榜單來看,云南省的有色金屬企業依然是雄風不減,仍然赫立于中國500強榜單內。更值得讓人們稱贊的是,云南除了礦產資源企業外,云南白藥也在展翅騰飛。云南白藥2013年比2012年上升19個名次,以15.83億的利潤摘下了 “云南最賺錢公司”的桂冠。每一個企業都在秉承著社會的使命,為社會的進步而奮斗。下面是關于云南此次入圍中國500強企業的名單及各企業的情況。
NO.1
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排在全國124名 2012年143名)
“云銅”再創輝煌,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國彩云之南的滇池之濱、鐵峰山麓。公司憑借“有色金屬王國”的天時地利,其悠久的歷史、先進的技術、科學的管理、優質的產品、熱忱的服務和不懈的追求,使之在中國銅工業中占有著重要地位,成為中國最著名、最有影響力、最有競爭力的銅冶煉企業之一。
據相關資料顯示,公司前身為云南冶煉廠,公司在堅持科學發展觀,以科學技術進步為先導,大力開展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加強環境保護,實現了企業與社會和生態的協調,致力于創建國內一流、國際聞名的現代化企業,竭誠為用戶提供世界一流的產品和服務,并期望與海內外客商和社會各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伙伴關系,結成“和諧發展,互利多贏”的命運共同體。
在2013年中國500強排行榜中,云南銅業憑借著408.26億元的營業收入和2500萬元的凈利潤業績,入榜滇企之首;排位從2012年的133名上升到124位,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8%,但凈利潤同比下降了96%,呈大幅度下滑趨勢。同時,云南銅業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2.6 億元,同比減少9.66%;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49 億元,同比下降153.88%。
NO.2
云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排在全國266名 2012年282名)
中國大儒孔子在《論語》中曾這樣描述人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每個人成長都是如此,一個企業的成長也是如此的,一個品牌的形成更是如此。
云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云南錫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控股、國內錫行業惟一的一家上市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錫生產、加工、出口基地,2005以來,公司錫金屬產量穩居全球第一。云錫股份公司一直樹立著“做大做強品牌,才能做大做強產業”的理念,云錫股份有限公司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不斷明晰品牌結構,不斷占領市場的制高點。該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采、選、冶、深加工成套技術,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錫采選冶及深加工產業鏈,擁有礦山勘探、采掘、選冶、錫化工、錫、銅、鉛及其他有色金屬深加工縱向一體化的產業格局。公司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通過資本運作,不斷穩步推進發展戰略的實施,加快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積極搶占技術制高點,在國內同行業中首家成功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澳斯麥特技術,錫熔煉技術整體上領先世界先進水平。公司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生產方式和經營范圍不斷發展,在湖南郴州形成采、選、冶一體的產業鏈,建成云南以外的另一生產基地,保證公司持續發展。公司除在昆明、北京、上海和全國各地的經銷機構以外,在美國、德國也有營銷公司。目前,公司有下屬分公司11家、控股子公司7家、全資子公司2家。
云錫公司形成了具有鮮明自身特色的管理優勢和優良的企業文化,有很好的社會形象、企業信譽和融資渠道。先后被評為“云南省文明單位”“全國用戶滿意企業”“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上市公司競爭力百強企業”等榮譽稱號。在2013年的中國500強企業的角逐中,云錫股份仍舊保持了名列第二的優勢,實現了162.68億元的營業收入和3500萬元的凈利潤業績,排位從去年的282名上升到266位。
值得注意的是,云錫公司收入規模雖擴張,但盈利能力減弱。與上一年營業收入128.42億元、7.03億元的凈利潤相比,云錫股份2012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69%,凈利潤收入大幅下滑,同比下降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451 萬元,同比下降95.05%;實現每股收益0.038 元。2013 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7 億元,同比增長69.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941 萬元,同比下降583%,實現每股收益-0.21 元。
NO.3
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排在全國302名 2012年321名)
據相關媒體介紹,云南白藥集團公司是云南大型醫藥企業,是中國中成藥五十強之一,1997年被確定為云南省首批重點培育的四十家大企業大集團之一。同年,經外經貿部批準,獲得企業經營的進出口權。1999年被云南省科委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同年,被國家人事部批準建立博士后工作研究站。2002年被云南省政府列為10戶重點扶持的醫藥企業之一。2003年公司控股子公司云南白藥集團大理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麗江藥業有限公司及天紫紅藥業有限公司先后通過國家GMP認證,公司控股子公司云南省醫藥有限公司、云南白藥大藥房有限公司、云南白藥集團醫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通過GSP認證。2004年7月公司合劑、口服液劑型通過國家GMP認證; 9月份,公司文山三七種植基地高水準通過國家GAP認證。2005年9月公司糖漿劑、軟膏劑、搽劑通過國家GMP認證。2006年天紫紅飲片車間通過GMP認證。
云南白藥集團本次繼續入圍全國500強,位居第302位,較2012年上升了19位。在經歷了一系列的烏頭生物堿事件后,于2013年7月13日公布公開掛牌轉讓云南白藥置業有限公司(下簡稱白藥置業)。據了解,云南白藥于2006年組建白藥置業,投入房地產開發的大潮中,可是從2008年以來,僅有2010年盈利。本次接手白藥置業的買家為四川藍光和駿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轉讓金額約6.4億元。云南白藥是股市中的一個“神話”,自1993年云南白藥上市以來,經過21年的風風雨雨,云南白藥擊穿百元大關,成為云南板塊惟一的一只百元股,股價21年間增值了371倍。
有研究機構分析指出,2013年生物醫藥行業業績開始逐步分化,需求更加旺盛,目前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城鎮化率快速提高、疾病譜變化明顯、醫藥注冊結構不斷優化等因素作用下,未來五年,預計醫藥行業的收入和利潤增速將在15%-20%。而云南白藥也在隨著形勢發展,從產品經營轉向產業經營的轉變,并表示將會通過收購、兼并、合作的方式來逐步細分市場。從牙膏、洗發水等日化產品到傳統白藥氣霧劑等多元化的產品,云南白藥多元化發展之后,似乎有輕裝上陣的打算。
NO.4
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排在全國335 2012年493名)
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由云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51.64%,成立于2000年7月,總部位于爨文化的發祥地――“珠江源頭第一市”的曲靖,是一戶以鉛鋅產業為主,集地質勘探、采礦、選礦、冶金、化工、深加工、貿易和科研為一體的省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
馳宏鋅鍺的排名從2012年的第493位“跨越”到2013年的335位,向前靠近了158位。馳宏鋅鍺是一家以有色金屬冶煉企業,主營鉛、鋅、鍺等有色金屬產品。其控股方為云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的持股比例達到52.74%。據馳宏鋅鍺的財報顯示,公司總資產從2012年3月份的162億元增長到2013年3月的約233億元,增幅約44%。據悉,馳宏鋅鍺通過其香港的全資子公司于2013年6月27日收購玻利維亞亞馬遜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61%股份,共同勘探開發亞馬遜公司擁有和控制的銅、金礦等礦產資源。云南冶金集團早已經將觸手伸向海外。
展望未來,馳宏公司將繼續發揚“馳騁天下、宏圖高遠”的企業精神,秉承“科學發展、和諧共榮的發展理念;市場為先、理性繁榮的市場理念;善待自然、和諧發展的環保理念”,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發展循環經濟,不斷延伸產品精深加工鏈,打造成為有色金屬國際性礦業公司,為云南經濟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NO.5
云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排在全國367名 2012年414名)
2013年,對云南冶金集團來說,可謂是雙喜臨門,兩家企業入送中國500強企業榜單,另一家入圍企業則是云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從2012年的第414名向前靠近到了第367名,上升了47名,云鋁資產總計從2012年一季度的161億元增長到2013年一季度的198.9億元,增幅也高達23.5%。2013年的7月13日,云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獲得了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的《關于云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 51 戶企業有關業務屬于國家鼓勵類產業的確認書》,被歸納為國家鼓勵類產業。據云南鋁業公布的2013年上半年年度業績預告,由于受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影響,2013 年上半年原鋁現貨均價 14752 元/噸,相比上年同期的 15975 元/噸,下降了 7.66%,因此導致公司上半年業績虧損,同時預期2013年上半年虧損額在1.35億元到1.25億元之間。
云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始終堅持依靠科技進步、定位世界一流的發展思路,歷經三次大規模的技術改造,特別是經過 “九五” “十五”兩期環境治理、節能技術改造工程(總投資36億元),至2004年底,公司主要技術裝備達到了國際先進、國內一流水平,規模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躍居全國鋁行業前列,企業的綜合實力得到顯著增強。
NO.6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排在全國398名 2012年349名)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本部位于云南省水富縣,具有公路、鐵路、水運和航空等多種便利的交通條件,占地面積126萬平方米,主營化肥、化工原料及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擁有年產50萬噸合成氨、76萬噸尿素、15萬噸硝基復合肥、1萬噸季戊四醇和5萬噸聚甲醛等生產裝置。其中,合成氨、尿素裝置單套生產能力目前居全國最大;季戊四醇裝置是國內目前單套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產品質量最好的同類裝置;聚甲醛裝置是國內首套萬噸級引進裝置,打破了國外化工企業的壟斷,填補了國內聚甲醛產品的空白,開創了中國人自己的聚甲醛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