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課程設計的重要性范文

課程設計的重要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課程設計的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課程設計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創新思維 軟裝飾設計課程 創意亮點 教學方式

軟裝設計是新時期人們對于提升生活品質、豐富精神生活強烈追求的反映。軟裝設計的進步不僅能夠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還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與狀態,為我們創造一個高尚、舒適、和諧的社會氛圍。室內設計的專業細分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在室內設計專業中開設的軟裝飾設計課程與陳設設計課程,既能夠適應市場的需求,更能夠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與設計能力。在這些課程中,創新思維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創新型思維能夠為軟裝設計打開新的視覺沖擊與表達方式;另一方面,市場也需要更多的具有創新型思維的從業者來推動軟裝飾設計的發展,傳遞設計精神。

一、軟裝飾設計的特點決定了創新思維的重要性

1.居室空間需要新的創意亮點

現代的都市生活,人們都希望居住空間更加舒適與具有個性,不論是懷舊版生活,還是意境化生活方式,都需要創意點亮生活。這樣的軟裝飾并不需要把整個房子都做得離奇古怪,只要一兩件富有創意的時尚家品,就可以提升整體家居的獨特魅力,營造趣味性、藝術性以及獨特性。從現在的設計來看,很多設計師在選擇設計元素甚至有的時候是在自己創造這些元素,他們意識到這些設計元素需要混合多元文化的元素在里面。

2.商業空間需要創新亮點打動受眾

商業空間中的軟裝更需要創意來吸引眼球、打動受眾、傳遞信息。人們對商業展示物的觀賞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的。因此,“最短時間傳遞最大的信息量”便成了現代商業展示設計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如何在短時間內給觀看者留下深刻印象呢?創意設計讓直覺成為震撼,并給觀看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他們從經過變為逗留,產生關注、欣賞等心理方式。讓設計把握住瞬間審美效應,使受眾受刺激所引起的情感反映,融入商業空間成功地俘獲受眾。因而,商業空間中的創新思維尤為重要。

二、室內軟裝飾教學中的創新思維教育的重要性

無論在軟裝飾設計的任何角度都能看出創新思維的重要性,因而我們在培養機制中就應該將創新思維的教學培養模式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只有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的設計師,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推動軟裝設計前進的步伐。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

1.樹立室內軟裝飾教學中創新思維教學的培養目標

我們首先應該在教學培養目標中明確創新思維的培養方式。其次從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式等方面確立創新思維的目標。例如,教學內容中,應結合市場特點、學科特點以及學科前沿性特點來組織教學內容。具體來說就是根據軟裝設計的特點,從軟裝的設計元素著手鍛煉與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設定同款家具,進行創意設計、主體設計等激發學生創新能力。

2.建立室內軟裝飾教學中創新思維教學的方法

(1)教學團隊的多元組合與教學模式的調整

軟裝飾設計課程是一門實踐課程,要培養學生在該課程的創新思維能力,就需要對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從課程設置與教學方式入手,通過大量實踐教學方法的介入,建構理論學習、情景學習、實踐體會、種子教學等多維度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教師結構中形成以教師為首的包括家具設計師、工藝師、產品設計師、制作人員、零售商等團隊,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自主學習、研發創造。

(2)課題設計與主體相結合

只有將課程設計為主題設計或者課題設計的方式,才能讓學生真切地參與到現實設計中來。在課題設計中去揣摩,去思考如何讓設計產生亮點與創意,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課題設計可以是虛擬課題,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思維的天空,完成各種概念設計、創想設計、前衛設計。另一方面,可以以主體設計相結合的方法,讓設計過程成為一個序列。完成一個從思想構思——實體創作——最終傳達的過程。展現一個作品從孕育到創造到結果的全過程。在過程中去體會設計、完善設計、學習設計。

(3)企業與市場的合作與參與

除了運用多種實踐教學模式以外,加大市場調查、參觀、實習、企業參與等方式讓學生了解更多企業運作方式與市場發展的動態,接觸新領域的相關案例,提出具有創新性的設計。增強學生的社會體驗感。為日后在從事設計工作中提出更高的設計思想。

三、創新型思維的培養在軟裝飾設計課程中的意義

首先,創新思維的培養教學模式,將軟裝飾課程中的實踐性內容與市場理論相結合,有利于教學環節與市場環節的更好接軌,形成人才培養與市場發展的無縫對接。

其次,引入創新思維培養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感同身受,有利于教學效果大幅度提高,學習興趣激增和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課題設計與主體設計能夠真實有效地創造出符合自然規律和人自身需求的設計成果,讓設計產品具有前瞻性的概念設計目標。

創新型思維培養模式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市場適應能力,在充分了解專業市場運作和市場發展動向的前提下,為其自主創業打開了合理的未來發展平臺,而不是讓創業成為不切實際的一種空想和沖動。

結語

室內軟裝飾課程是室內設計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其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只有運用主體參與的教學方式才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讓學生學會在設計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能力。未來室內設計必將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只有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才能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并且引領行業向新的高峰發展。因此,在室內軟裝飾教學中,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去探討更多更好的教學方式,去思考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讓這些未來的設計師為人類創造出新銳、時尚、便捷、舒適的生活方式,傳遞人類設計文化。

參考文獻:

[1]林崇德.創新人才與教育創新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2]張大清.素質教育觀念精粹[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

[3]歐陽國慧.主動參與教學[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

第2篇:課程設計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藝術設計;課程;教學

Discusses the computer aided teaching in the artistic design curriculum importance

LUyun

【Abstract】 along with time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ogress, previously the sole tradition educational model has received the unprecedented challenge. The computer has already gone far beyond in China's popular degree certain world advanced developed countries. Was following the computer hardware technology and the software technology unceasing renewal, the computer aided teaching entered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 started gradually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 educational model. The future teaching development tendency will be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 through the computer network realization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study, but gradually will get rid of the platform, the blackboard, the classroom fetter. However, because our country at present still did not have a unified standard to the computer aided teaching. Teacher to computer software, hardware as well as network knowledge grasping with computer class manufacture level also good and evil intermingled.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artistic design curriculum this with the computer relation close teaching category, has made the essential elaboration to the computer aided teaching in the modern teaching process importance.

【key word】 the computer is auxiliary; Artistic design; Curriculum;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G719.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4041(2007)10-0096-02

電子計算機和與其配套的軟件、硬件以及網絡技術的出現,使現代社會進入了后工業時代(信息時代),計算機輔助教學這一新的教學形式正逐步進入我國的教育領域,并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由于大工業生產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專業設計師職業的隊伍在我國不斷壯大,而各個高校也就順應形勢紛紛開設了藝術設計課程。藝術設計課程在誕生之初其實就和計算機結下了不解之緣。本文主要談談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藝術設計這門專業課程的重要意義。

1藝術設計課程的現狀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要求

1.1藝術設計課程的現狀。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單純的科技主義文化已不能滿足人類的精神文化需求。設計已變成了一種融合科技與藝術的綜合學科。各個高校順應時代潮流紛紛開設了藝術設計課程,其中與計算機輔助設計相關的專業主要有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設計、紡織設計 等專業。

而各個高校的教師對計算機軟件和網絡的熟悉程度良莠不齊。有些高校的老教師專業水平和理論水平相當高,但對計算機的運用卻只停留在運用office軟件打字排版的程度而已,這無疑影響了教學水平。同時,有些高校的的課程設置也趨于老化,守著老框框不變,課程的設置嚴重與時代脫節。計算機輔助設計這一新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安排的課時相當少,無法滿足實際教學的需要。

因此,藝術設計課程的內容和教學形式還需要眾多的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和更新。

1.2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要求

1.2.1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應用形式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一種教學形態,即以相應的計算機軟件功能,代替或部分代替教師面向學生,使學生達到高效直觀的學習目的。在教學中的應用形式可以是網絡人機對話模式,也可以是借助其他媒體例如:大屏幕投影或液晶投影。

1.2.2計算機輔助教學對實際操作人員的要求。對任課教師的要求應有較高的教學水平,熟悉計算機操作系統軟件、課件制作軟件和專業設計軟件。沒有一定的教學水平,就提不出好的教學設計,也就編制不了好的教學流程圖。不熟悉相應的軟件就不能制作出具有專業水平的課件。對實際案例的選擇、運用要結合教學的重點難點,制作中要體現高度深度。

2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的概況

目前,我國比較流行的課件制作軟件有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國產的課件大師類相關軟件。PowerPoint是制作幻燈片的軟件,此軟件制作的電子文稿廣泛地應用于學術報告,會議等場所,有好多教師也在用此軟件制作課件,就此軟件來說,它的優點是做課件比較方便,不用多學,很容易上手,制作的課件可以在網上播放 。

Authorware是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多媒體開發工具,由于它們具有強大的創作能力、簡便的用戶界面及良好的可擴展性,所以深為廣大用戶的歡迎,成為應用最廣泛的多媒體開發工具,教師用些軟件來進行課件制作的人數也比較多。 此軟件優點是可用于制作網頁。

FLASH的優點是體積小,可邊下載邊播放,這樣就避免了用戶長時間的等待。FLASH可以用其生成動畫,還可在網頁中加入聲音。這樣你就能生成多媒體的圖形和界面,而使文件的體積卻很小。現在有好多做課件的老師正在加入到FLASH這個行列來。

我還接觸到一些國產的課件制作軟件,就其功能來說,比較單一,還需要不斷完善,操作方面也各有特點。個人認為只要做出來得課件好,能為教學服務,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就行,不管是用什么軟件做的都可以。

3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方式的探索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重要意義

進行課程設置的教學研究討論,制定符合時代要求和市場需求的具體課程安排,適當加大實際計算機軟件的實踐操作課時。確定輔助方案軟件設計制作的軟件在正式應用前,由任課教師進行試用,并經過專家的評議,研究修正意見,經過多次修正后完善軟件,最后進入最佳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實踐。通過教學實踐,逐漸制作出信息容量大、教學重點突出、感染力強的優秀課件。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重要意義在于:可以將教師從大量繁重的重復性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可以大大縮短理論教學課時,加大實踐課程的課時,保證教學的質量;可以保證教學過程的標準化管理并有利于課程設置的優化工作。

第3篇:課程設計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設計思維學;風景園林課程;課程體系

一、課程設置的前提

風景園林設計作為一門理工類學科,在不同的院校系別中專業側重有所不同。隨著國內風景園林設計行業的發展及境外優秀設計師向中國的大量涌入,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能夠遵循客觀規律與相關法律法規的施工員,也不僅僅是只能提筆畫圖的繪圖員,而是具有設計創新能力的設計師。因此,在風景園林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中,應充分重視設計思維學及相關課程的設置。

二、設計教學方式

本課程教學采用課堂理論講授、互動討論和動手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要求學生掌握直線型思維即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分合思維等思維方法,學會使用思維導圖、“十二個一和田思維法”等方法進行思維整合,能夠將思維過程推向圖形階段,完成從構成到設計進而轉變成設計圖紙的過程。

三、課程內容設置

1.思維

(1)思維的定義與分類。思維,即沿著一定方向的思考,或是有一定順序地想。思維可分為直觀行動思維/行動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與靈感思維。思維科學研究的對象為哲學、邏輯學、腦科學與語言學。(思考:人是怎樣思維的?人應該如何思維?怎樣思維才是科學的思維方式?)(2)設計過程。思考階段――分析設計任務和定義項目的階段,重點是對設計進程的不同階段以及成功設計的每個步驟進行全面思考;調研――這部分是信息收集階段,它有助于形成設計構思;構思――如何運用不同的方法和靈感設計出符合要求的創意方案;改進――如何提煉一個籠統的設計概念;實施。

2.理性思維與設計

(1)思維。思維是感覺、知覺、記憶、思想、情緒、意志這一系列心理過程中的一種心理活動,可以細化為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知覺思維、靈感思維、具體思維、抽象思維、單一性思維、系統性思維、順向思維和反饋性思維等。(2)理性思維。理性思維指導著形象思維的具體運用,得出符合設想或構想的最終形象,在體現審美規律的同時,也滿足市場和功能的需求。

3.符號化思維(以漢字為例)

(1)格式塔視覺理論。局部相加不等于整體,整體的效果會大于局部的相加。(2)漢字的符號化解析:形態、字意、繁體字。

4.思維模式的使用

(1)發散思維:從所給的信息中產生信息,也就是從同一來源中推展、轉移出大量子系統的信息輸出。(2)收斂思維:從所給的信息中產生邏輯的結論,其重點是產生獨有的、集中的、歸納的、最好的解決問題的焦點。(3)逆向思維:把思維方向加以逆轉,用對立的、表面看似乎不可能并存的兩條思路同時尋找解決問題之答案的形式。(4)分合思維:是一種把思考對象在思想中加以分解或合并,然后獲得一種新的思維產物的思維方式。

5.思維導圖

(1)思維導圖的特點與作用:激發設計靈感,約束思維方向,整合設計思路。(2)思維導圖的繪制方式:利用線條、符號、詞匯、圖像對設計思維過程加以描述,把主題放在中央,向外發散,使用關鍵詞表達各分支的內容。

6.“十二個一和田思維訓練法”

(1)由來:頭腦風暴法的創始人奧斯本博士于1946年提出的“檢核表法”,以及創造學研究者許立言、張??蜕虾:吞锫沸W的教師在檢核表法的基礎上提煉總結出來。(2)訓練內容:加一加、減一減、擴一擴、變一變、縮一縮、聯一聯、改一改、學一學、代一代、搬一搬、反一反、組一組。

7.圖形

以傳播信息為目的,以線條、色彩、塊面等造型因素塑造形象鮮明、內涵深刻的視覺形象。

8.圖形創造過程與方法

(1)圖形創造過程:感知階段、醞釀發現階段、橫向震蕩階段、元素重組階段、完善正稿階段。(2)圖形創造方法:寓意、象征、形象替代、形象變異、形象夸張。

9.圖形創造形式階段

(1)設計的基本元素:點、線、面、形體、運動、顏色、質地、聲音、氣味、觸覺。(2)設計形式:幾何形式與自然形式。幾何形體開始于三個基本的圖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緢D形可以衍生出次級基本類型。自然形式:模仿、抽象、類比。幾種常用形式:自由的螺旋形、不規則的多邊形、生物有機體的邊沿線、聚合和分散。

四、課程影響

當前中國的風景園林設計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作為培養專業人才的高校,應當順勢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具備藝術設計創新能力的風景園林設計師。相信設計思維學課程的開設能夠豐富并有針對性地補充以招收理科生為主的風景園林設計本科專業的課程內容,為高校培養合格的風景園林設計師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第4篇:課程設計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 三維產品動畫 動畫設計專業 市場需求

近些年,我國動畫產業正處在高速發展的時期。受國外動畫行業影響和帶動,三維動畫成為當前主流的動畫表現形式。相對于二維動畫,三維動畫更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2016年國產動畫《大圣歸來》上映,人們被精美的畫面、絢麗的特效、逼真的形象所吸引,掀起了國內三維動畫新一輪。

C械制造業所生產的產品大多都有復雜的內部結構、繁瑣的工作原理和精密的零件設備。傳統形式的拍攝,無法精準、詳細和全面地表現出產品的原理和優勢。而三維產品動畫可以逼真地將產品的內部結構剖析得一清二楚,哪怕是一些特殊的機械產品在極端環境下工作生產,也能模擬并真實地表現出來。因此三維產品動畫已經成為機械制造業最佳的產品信息傳播方式。人們可以通過動畫,詳盡地了解和掌握產品的相關資料。

一、高校動畫設計專業與工業設計專業的不同優勢?

1、高校動畫設計專業課程設置現狀。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動畫設計專業都是以動畫創作為主,兼顧電影、游戲、多媒體等學科的學習創作以及相關理論和史論的研究。以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為例,該學院是我國目前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動畫專業院校之一。學校所制定的人才培養計劃和方向,主要重心還是放在傳統劇情動畫上,同樣并沒有把機械產品動畫作為重點。不光是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如此,全國很多高校都是如此。

另有一些高校把機械產品動畫人才的培養,放在工業設計專業的培養方向里,然而實際課程開設并不理想。工業設計專業的課程,主要側重于設計,不開設動畫課程。因此工業設計專業擅長設計,在產品的動畫表現方面,則比動畫專業稍遜一籌。就好比,油畫家們可以畫得很好,但是并不能讓油畫動起來,除非他們再花大量時間去學習動畫相關知識和軟件。

2、動畫設計專業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和能力 。從筆者對自己所任職學院連續9屆動畫專業學生的調研看來,他們普遍希望將來能從事劇情動畫或電影的制作,或者從事游戲制作。極少有學生知道動畫還可以應用于產品的表現。

一般來說,動畫專業本科畢業生,都掌握了較好的動畫相關知識。了解動畫的發展歷史,知道制作動畫的流程,參與過動畫短片的制作,到掌握了一門三維軟件,并能夠利用軟件制作三維動畫。

同一所院校、同一個專業、同一個班級畢業的同學,能力上不免也有差別。相對于三維產品動畫而言,劇情動畫的難度就高了很多,因為劇情動畫牽涉了動畫圈內公認最難的一個環節――角色動畫。而制作機械動畫就相對簡單許多,學生只需要把學習重點放在建模和材質燈光上,即可獨立完成三維產品動畫。

3、工業設計專業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和能力 。各大院校工業設計專業所開設的課程主要有:設計概論、產品造型設計、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現代設計方法、現代媒體設計技術、模具設計、人機工程學等。由此可見,工業設計專業更側重于產品功能和外形的設計,而并非產品的展示。如果工業設計專業學生要想完成三維產品動畫,需要額外學習的課程就太多了。

綜上所述,動畫專業學生制作三維產品動畫更有優勢和可行性。

二、市場上對于三維產品動畫的需求

1、傳統機械制造業宣傳需求。機械制造業所生產的產品大多都有復雜的內部結構、繁瑣的工作原理和精密的零件設備。傳統形式的拍攝,無法精準、詳細和全面地表現出產品的原理和優勢。

例如:汽車廣告中,需要在汽車行駛中,展示內部的零件。這是除三維動畫之外任何形式都無法達到的效果(見圖1)。

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整個汽車以零件的形式全部散開,分區域展示各個關鍵部位,充分展現機械的極致精美,畫面效果非常逼真,讓觀眾了解該品牌汽車對細節的精益求精。

又如:月球探測時,展示機械在月球上的運動和工作過程。這是人們無法拍攝到的,只能通過三維動畫設備真實地模擬出探測儀等機械設備運行工作的過程(見圖2)。

無論是無法實現的零件散開,還是極端環境時的“嫦娥”探月,這些人們無法拍攝的影像,三維動畫都能完美地可以呈現出來,達到逼真的效果,正因為三維動畫在真實還原和現場模擬領域的強大,三維機械產品動畫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德國的機械制造業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產品出口額及國際市場份額均居全球前列。作為世界工業制造領域第一強國,如今三維動畫已經成為他們產品宣傳的重要形式(見圖3)。

由此可以看出,三維動畫在機械、設備的介紹和宣傳方面,具備超強的表現力和真實感,因而市場上的需求也非常大。

2、VR技術的需求。Virtual Reality,即虛擬現實,簡稱VR,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

VR技術的影像,主要由三維技術支撐。如果沒有三維技術,虛擬現實便只剩下了交互,缺乏內容。近幾年,VR技術飛速發展,受到各行各業的追捧。特別是工業領域,對于VR技術的應用尤為突出。在產品的宣傳和推廣過程中,VR技術可以讓客戶在購買產品前更好地體驗和感受產品的性能和價值。隨著工業企業對VR技術的需求增加,三維動畫的人才需求也水漲船高。

結語

從只有聲音的吆喝叫賣,到圖文并茂的平面廣告,再到如今視、聽、文全方位打造的影視廣告,傳播媒體表現形式的更新進步,越來越貼合人們的感官。

而技術上,唯有到了今天――三維動畫的出現,才能把過去制作形式所能表現和無法表現的方面,都呈現在大家面前。

對于工業制造業而言,生產的產品往往都有較高的技術知識和機械原理,而最能把這些介紹得清楚明白的方法,就是把產品介紹制作成三維動畫。因此,市場上對三維產品動畫人才有很大需求。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專業優勢、市場需求、發展前景,還是就業形勢而言,三維產品動畫都應該列入高校動畫專業課程計劃。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北京:中央互聯網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2016年6月.

[2] “科普中國”百科科學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組. 虛擬現實[DB/OL].百度百科,2016年6月.

[3] 張若斧.工程機械展示動畫的創作方法研究[D].成都:四川大學,2013.

第5篇:課程設計的重要性范文

摘要:本文針對程序設計類課程如何開展雙語教學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針對我國高校英語教育的現狀,對程序設計類雙語課程的目的和實施方法手段等方面提出了一點想法。

關鍵詞:本科教育;雙語教學;程序設計類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1國際上雙語教學的經驗

多年來世界各國均投入經費研究如何培養雙語,甚至是多語人才。經過長時間的教學實踐后,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模式。吸取國際上的雙語培養的經驗和教訓,對更好地開展我國的雙語教育有著積極意義。目前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的是加拿大的“浸入式”教育模式和美國的雙語教育模式。

英語是加拿大的官方用語,在魁北克等法語地區,英語和法語都是官方用語。并且作為一個移民國家,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移民進入加拿大,而大多數新移民的母語都不是英語,因此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第二外語也是加拿大教育界面臨的重要問題。加拿大采用“浸入式”教育模式。學生需大約一年左右的時間專門學習英語。在學習了基本的語法和使用技巧后,先從實用性較強的課程開始參加純英語課程,如體育等。在學習課程知識的同時,學習和完善英語技巧。英語課程的數目逐漸增加,為學生創造應用環境,最終使學生達到熟練英語水平。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加拿大“浸入式”的教學效果優于美國的雙語教學,并且由于學生在家時依然用母語進行交流,所以不會由于在學校的“浸入式”英語教學而影響學生對其母語的掌握和使用。

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如何幫助非英語母語的移民掌握英語,更好地融入美國主流社會一直是美國教育研究的重點。美國的雙語教育實踐時間較長,至今已經有2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爭議也非常大。目前為止,美國主要還是采用“雙語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的模式,聯邦政府的資助也主要針對雙語教學,但已經有包括馬薩諸塞州、亞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在內的多個州終止了雙語教育,這些州的非英語母語的學生人數占總人數的50%以上。反對雙語教育的人認為,雙語教育花費了巨大的經費,然而效果不佳,沒能實現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融入主流社會的目標。取而代之的是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教育模式。學生在一些核心科目,如數學,社會研究等,參加英語課程,其他一些科目參加他們母語的課程,但在這些非英語課程中,學生會接受針對課程內容的英語輔導,學習新的英語技巧。2000年的一項調查表明ESL學生在標準測試中的成績遠遠高于雙語教育的學生。

目前尚未引起人們的關注但實施效果較好的另一種教育模式是歐校的雙語教育模式。歐校特指歐盟的各種機構為其工作人員的子女設立的學校,提供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教育。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第二語言,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第二語言就作為某些課程的教學語言,由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中學最后兩年時,以第二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課時數占總課時的50%以上。另外,大多數歐校學生所在的社區講第二語言,這種環境進一步加強了學生第二語言的使用。歐校90%以上的畢業生能夠獲得歐洲高中畢業學位,研究者普遍認為,歐校的雙語教育模式沒有對學生的學業成績造成不良影響。有研究者將歐校學生與加拿大浸入式的學生進行比較,歐校學生課堂學習第二語言的時間為浸入式學生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測試成績略高于浸入式學生。

上述這些不同國家的不同教育模式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努力創造應用環境,促使學生掌握第二外語,以符合語言溝通交流的特性。

2我國高校英語教育的現狀

我國外語教學“費時低效”現象嚴重。雖然從家長到學生,從學校到社會都很重視英語能力,英語不但在學校里作為一門基礎課,占有大量的學時,而且市面上還有很多英語學習的教材、工具和各種學習班,學生在課后也投入了時間和金錢學習英語,然而效果不佳,很多學生在經過多年的英語學習后,只能閱讀簡單的英文文章,聽說能力較差,幾乎無法用英語交流。在聽說讀寫四項能力中,普遍認為學生的聽說能力低于閱讀能力。

在大學本科英語教育中,大學非英語專業四、六級考試已經成為衡量非英語專業本科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指標,對大學英語教學產生了重大影響。為了強化學生的聽說能力,從2004年開始,國家教育部對四、六級考試做出重大調整,加強了對學生的聽說能力和應用能力的考核。此外,2004年初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的通知,要求各高?!敖Y合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工作”,將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提高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種種跡象都說明我國英語教學的改革已經勢在必行。

同印度軟件行業相比,我國軟件行業的發展較慢,并且與國際知名大集團的合作交流較少,這與英語為印度官方語言有關。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應該是支撐我國軟件行業的主力軍,隨著軟件行業的發展,國際交流合作的機會越來越多,對從業人員的英語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而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對提高計算機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國際競爭能力至關重要。程序設計類課程是計算機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并且計算機技術起源于美國,新技術多以英語,因而程序設計類課程適合開設雙語教學,為以后學習專業課程、閱讀外文科技資料打下基礎。

3對于程序設計類課程雙語教學的思考

3.1關于“雙語”目標的思考

程序設計類課程通常在1~2年級開設,此時學生剛剛進入大學,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因而在設置“雙語”目標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英語水平,加強對薄弱環節的培養和提高。學生通過中學的英語教育,已經系統地學習了英語語法,掌握了常用的英語詞匯,具備了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但由于國內應試教育的特點,使學生此前的英語學習中始終在“學”,而缺乏“用”,這是造成了學生英語應用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因而高校雙語課程應該創造應用環境,在以英語為媒介的學習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聽和說環節的訓練,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及自信心。

3.2關于“雙語”實施手段和方法的思考

(1) 教材

關于程序設計的經典教材較多,比較容易找到適合的原版教材,因而比較適中的做法是選擇一本原版教材作為課程的基本教材,或者參考多本原版教材,取其部分章節組合成適合課程的教學講義。若有需要,可以另外尋找其他的英文或中文資料作為補充教材,供學生自學。

針對學生缺乏相關背景知識、專業詞匯量不足的缺點,可提供專業詞匯對照表,最好能提供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專業詞匯的確切含義,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2) 授課語言和方式

從國外雙語教育的成功經驗分析可知,在雙語教學的課堂上堅持使用英語是雙語教學成功的關鍵之一。使用純外語教學可以迫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的主動性,達到快速提高聽說能力的目的。如果在課堂上用中英文兩種語言進行教學活動,學生會下意識依賴母語,而忽略英語教學的內容。因此目前中英文混雜的雙語教學只是過渡,最終“雙語”教學應該轉換為英語教學。然而受師生英語水平的限制,尤其是雙語教師英語水平和英語教學水平的限制,雙語課程完全使用英語教學尚且不現實。

以中英文兩種語言作為教學語言時,要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調整中文在教學活動中所占的比例。程序設計類課程通常在本科1~2年級開設,學生尚且未通過大學四、六級考試,而進入大學時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較大,因此教師可以考慮在課程開始時測試一下學生的英語水平,根據測試結果確定此后授課過程中中文所占的比例。國際上成功的雙語教學經驗表明,學生經過痛苦但短暫的適應期后,都能接受純英語授課,因而應該盡可能降低中文在課程中的比例和重要性。建議以英語為主,中文為輔。對于難點和重點,可以先以英文教授,再用中文加以解釋。精選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適當布置課外自學的內容,切實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活動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但雙語課程的實施效果同學生的參與度有直接關系。因此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課堂上教師應多提問,鼓勵學生以英語回答問題,或向教師提問。

(3) 考核方式

由于雙語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課程內容,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實際應用能力也是雙語課程的教學目標之一。考核的方式要考慮到雙語教學的特點,采用多種多樣的考核方式,并且應該分布在學習過程的不同階段,而不能僅僅以課程結束時的考試作為課程的考核方式。

針對程序設計類課程的特點,可以在課程的中后期布置1~2次綜合設計作業,如果綜合設計的題目較難,工作量較大,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要求學生查閱資料,給出設計思路,獨立完成程序設計。如果學生的英語水平較高,可以考慮要求用英文完成作業,否則可以用中文完成作業,但必須翻譯一定量的英文文獻。

可以考慮給出一次期中考試,英文試卷,中文答題,以客觀題為主。這時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已經對課程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備閱讀相關英文文獻的能力。課程結束時的考試,英文試卷,可以有一定份量的程序設計題目,要求學生以英文答題。此時學生經過整個課程的學習,以及綜合設計作業的鍛煉,應該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由于是英文考試,考試適宜采用開卷的方式,并且在最終課程成績中所占的比例不宜過高,建議在50%以下。

4總結

開設雙語課程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哪些課程適合開設為雙語,如何開設雙語課程,如何界定英文在課程中所占的比例等問題,目前尚且沒有明確的規定。由于計算機技術起源于英語國家,在該方面技術領先的國家也大多為英語國家,并且基礎課程開設為雙語課,可以使學生直接學習“原汁原味”的課程內容,訓練基本的英語交流能力,掌握基本的計算機專業詞匯,為此后進一步提高英語學習應用能力打下基礎。因而程序設計類課程適合開設為雙語課,影響面比高年級的專業課更廣,效果也更好。

參考文獻:

[1] 余強. 歐洲學校的雙語教育模式述評[J]. 上海教育科研,2005,(12):19-22.

[2] 王斌宏,劉曉丹. 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滯后原因及改革舉措[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3):140-142.

第6篇:課程設計的重要性范文

曾經有句話形容英國的生活狀態:“我不在博物館,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边@句話深刻地揭示了當前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隨著時代的進步、物質生活的膨脹,精神的需求已經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這種主導生活的變化也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考,面對傳統的封閉式教學,今天的設計能否體現當前的生活態度和精神向往是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需要重視的問題。

1.博物館式教育模式的含義

博物館式教育簡而言之就是現場式教學,即將學生帶到博物館或者課程中經典作品的原地,進行現場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在國外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當設計課程中講到某著名的作品時,直接將學生帶到作品下直觀講解,學生也能進行情景式體驗,對于設計本身的好壞也有最直接的感觸。相對于傳統的圖片案例式分析法,這樣的教學方式更能輕松、直接地切入知識點主題,使學生在樂趣中、無形中掌握理論知識。

2.博物館式教育模式的特點

(1)更直觀

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圖片具有很大的假象性,也許你看圖很好看,但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好看,因為你看到的是別人通過攝影記錄的瞬間,不是全部,難免會產生片面性。但如果有條件能到現場看到實物,學生不僅能有自己更直觀的感受,還能從觸覺、聽覺、味覺上去感知事物,而不是單純的視覺效果感受。

(2)更生動

假設你去講解一個從未去過現場的作品時,你只能從網上或書籍上查找相關資料,從而將自己所學傳達給學生。學生也沒有去過現場,聽到的又是老師經過自己提煉過的感受,這樣的雙重間接式傳授知識必定導致學生的乏味。博物館式教學方式的轉變至少能帶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自己主動地去接觸環境、接觸作品,最終自己做出來的作品就不會顯得蒼白。

二、博物館式教育對教學實踐的影響

1.主動性接收知識

現在,我國的教育模式基本就是被動式教育,即老師授課學生聽課,老師提問學生回答,老師布置作業學生完成作業等,這樣的惡性循環會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同時還會漸漸磨滅學生的積極性。博物館式教學強調學生的自主性,課堂不再是老師說教,而是自己發現興趣點找到研究方向,從而促使學生主動鉆研專業知識。

2.貼近生活,親身體驗

設計來源于生活,一個沒有生活經驗的設計師該是多么的悲哀。生活需要去感知,更需要去體驗與發現。然而,封閉性教學不可能提供這樣的環境,博物館式教育模式可以盡量地創造環境,不能去國外或外省外地教學,至少能把所在城市的本土設計研究透徹,這已是對課程教學最大的幫助了。

三、博物館式教育和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機結合

1.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經歷兩年的教學經驗得知,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學被動、教學環境單一、教學手法陳舊,種種這些都將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和學生的厭倦。因此,一種新型的、有效果的教學方式需要被應用,即博物館式教育模式。

2.博物館式教育在專業課程教學實踐中的思考

(1)傳統的教室封閉式教學轉化成博物館開放式教學

為了探索博物館式教育模式的效果,我在教學實踐中結合相關課程做了實例研究。如,在上景觀設計初步時為了讓學生對場地加強了解,我們直接把教學的場所變成了場地,大家坐在周邊進行現場教學,針對場地的重要元素一一分析,學生不僅能現場提出問題,老師也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并能在接下來的課程中進行很好的引導。

(2)傳統的多媒體和板式教學轉化成靈活的立體式和體驗式教學

教學兩年以來,每天上課學生面對的就是PPT教學,雖然能清晰地看到所講圖片的視覺效果,但畢竟不全面,同時老師的講解也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案例的第一印象。但做設計不僅僅是視覺設計,還有同樣重要的聽覺、觸覺等設計,只有將學生帶到現場感受環境,進行互動式、體驗式的教學,才能使學生深刻地記住知識點。

(3)傳統的老師講解式教學轉化成學生主動吸收式教學

第7篇:課程設計的重要性范文

摘 要:高中生物的高效課程設計是指生物課程的課程安排是怎樣的,就需求來分析高中生物需要什么樣的課程,選擇什么樣的方法來設計高中生物課程,對于高中生物課程實施的有效性評估,以及對于高中生物課程的制度化的建立及實施。同時,對于高中生物課程設計后實施情況的利與弊進行實時分析,對其中有利的加以保持與繼續發揚,對于其中不合理的加以改進和完善。

關鍵詞:生物課程;課程設計;可操作性;利與弊;解決措施

高中生物對于學習生物的學生來說至關重要!但是如何學好生物?如何科學地學習生物?如何有效學習生物都是現在學生面臨的難題!所以我們要研究的就是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高中生物課程,讓該課程更加的有活力、有動力、有效率。

首先,我想科學地對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安排進行需求分析。每一個事實只有存在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生物也是一樣。

在進行課程設計之前,要確定自己設計該課程的目標是什么?是想尋找一種可以在全縣市、全省,還是全國范圍內推行的教育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生物在整個領域的重要性。還是單純地區分出教與學的利與弊,就分析生物的課程設計來論證教學的重要性及與學生認真學習的關聯性。不管是哪種目的,都要為課程本身的設計服務。

其次,我們在設計生物課程前,要對生物課程的重要性進行排序。就生物課程的內容還是思想的重要性、差距性和可塑造性進行深入的分析。我們要明確生物本身的思考方式重要還是知識本身重要,很多人可能說知識很重要,但我想說知識隨時可能忘記,就像我現在,讀了幾年的大學,你現在問我高中的知識,我很多都已經忘記了,但是方法不會,很多時候你可能認為自己什么知識都沒有學到,但是當你真的遇到事情的時候,你會不自然用你曾經學到的知識思考問題。生物課程的設計也是一樣,你只要掌握了生物課程設計的實質,對于生物本身的學習相對來說就沒有那么重要了。所以,在設計一個課程合不合理時,最先要考慮哪些因素對于課程的設計起到一定的作用,對于課程的效果實施結果有影響。

另外,設計生物課程時還要考慮課程本身設計的具體實施。生物課程的設計包括生物課程結構性知識的課程設計、體系性知識的課程設計、創新性知識的課程設計、生理性知識的課程設計、思想知識的課程設計、理論類知識的課程設計、實踐性知識的課程設計、區域性知識的課程設計、民族性知識的課程設計等,都是我們在生物課程設計方面應該考慮的。其中就區域性知識的課程設計來說,每個地區的教學條件不一樣,東部發達地區的教學水平相對較高,教學質量較好,教學環境氛圍濃厚,師資隊伍的實力雄厚等都決定了東部地區的課程設計更科學合理,實用性、可操作性更強,對于學生生物素養的提升更有效,更實用,更加容易理解和更加容易被認識。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讀初中的時候學生物,那個時候的孩子都是童真且充滿好奇的,可是那個時候的老師都不是專門教生物的,都是某科老師來講生物知識。對于生物知識中關于生理方面的知識,大多數老師都是采取回避政策,有時候老師甚至將男生和女生分開講解知識,對于課程的內容多是敷衍了事,更不用說對于課程的科學合理設計,讓學生更加了解生物這門學科。

除此之外,對課程的實施情況進行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就課程本身知識體系的設計來說,一個課程的實施要求老師必須熟悉課程本身的結構,有哪些知識點,怎樣講解學生才能理解。這就需要老師提前做好筆記,對于知識點的講解有自己的看法??赡艽蠹叶贾?,老師在講解某一學科的時候,都有教案,那個教案就是老師對于課程的內容設計,老師在教授一門學科時,都有自己的課程完成情況的考核。所以老師在拿到那本教材的時候,就會在心里構思怎樣去上這門學科,什么時間段傳授什么知識,才能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

最后,對于高中課程的設要從多方面考慮。對于課程設計中存在的弊端要及時解決,比如說在課程設計中會碰到需不需要進行課程設計的問題,每一個設計者都需要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才能論證自己觀點的正確性。還有,很多學校對于生物課程的設計很合理,但是對于課程實施后的評估工作做得較差,經常只有前面的過程,而沒有對于課程的反饋,這是現在很多課程設計實施存在的弊端,所以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科學的需求分析下,設計出有效的課程設計,在課程設計實施后,要對課程實施的過程進行實時監控與評估,對于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正與完善,對于合理的地方繼續堅持。同時可以建立監測反饋的小組機構,專門負責課程設計的實施并分析課程的利與弊,對于課程設計的弊端進行及時的修改。

參考文獻:

第8篇:課程設計的重要性范文

1.1學生對課程設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夠

由于不少學生缺少對將來從事專業工作的了解,不清楚焊接夾具重要性以及在工程中的作用,更沒有意識到焊接夾具課程設計是相關基礎課程、專業課程與實踐能力的綜合提升及訓練的過程,因此表現出對夾具課程設計興趣不高,主動性不強,在設計過程中僅認為按照設計任務書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簡單地畫完圖就行,對設計結構的合理性、實用性、制造成本,以及是否合乎加工工藝要求等更是很少考慮。課程設計的成績由指導教師自己給定,采用平時成績加上設計成績作為總成績。由于缺乏有效的評價指標,不同老師之間題目的難易程度不同,給定成績的標準不一,往往出現簡單題目,學生花費時間少,還能得高分,而有些老師給的題目相對較難,學生需要付出較多的努力才可能獲得高分,這種不均等的回報影響了公平性,使得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足。

1.2專業知識之間的銜接性和連貫性不夠,任務相對陳舊

焊接夾具課程設計中,學生需要按照老師給的焊接組合件藍圖或實物要求,制定焊接工藝,構思焊裝夾具設計方案,用時4周。在這期間,學生主要精力和時間都放在夾具設計上,由于不需要用實驗驗證所制定的工藝是否合適,所以為完成任務,學生往往從網上或其他文獻上抄取一些數據應付,忽視了對所焊組件焊接結構和焊接工藝的綜合考慮,造成課程設計內容單一、綜合度低,焊接專業知識之間的銜接性和連貫性不夠。課程設計題目由任課教師根據自己的想法和經驗確定,設計任務通常多年不變,學生對這種較為陳舊、與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及工程實際脫節的設計內容缺少興趣。加上不少教師對設計過程指導過于詳細,要求學生用同樣的焊接方法、相同的定位夾緊方式進行設計,這樣似乎表面上使設計質量提高了,但卻忽視了培養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性。

1.3學生先修課程知識的交互掌握和應用能力較差

我校的焊接夾具課程設計,安排在本科第七學期末執行,這個階段學生已經學完所有專業理論課程,但由于對自動控制、電子技術、機械方面的知識掌握較少,只能設計簡單的手動裝夾操作的焊裝夾具,且絕大部分同學對所設計的零部件選材,熱處理要求不清楚,零件加工工藝性差,所繪制的夾具圖總習慣于機械模仿指導書,公差配合、粗糙度等級不會選,行位公差不會用,技術要求不會寫,這主要是學生對先修課程掌握不牢或不會綜合應用,學生的理論知識不能很好地融合實踐知識。實際上,焊接夾具課程設計涉及多方面知識,綜合性較強,除了基本的焊接理論知識外,學生還要對機械設計制造工藝流程、電氣等知識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1.4缺乏工廠觀點和工程設計規范指導

焊接夾具設計與現場自動化程度、焊接工藝,焊件的結構方案、產量有關,學生在設計時,很難從多角度考慮。由于接觸不到工程實際,學生對一些焊接方法和設備的認識僅限書本上的理論、圖片和指標,出現閉門造車現象。如一摩托車零件吊環與筒體端蓋的連接,實際工廠基本淘汰了熔焊方法,普遍改為了點焊連接,但是由于點焊夾具設計涉及到電極結構,而學生對設備、電極以及夾具之間的裝配、接口要求完全沒有概念,再加上大部分教師沒有豐富的工程經驗,這樣的結果是學生要么閉門造車,要么不敢選用先進自動化的焊接方法,只能選擇不適用的焊接工藝并據此進行簡單夾具設計。此外,高校課程設計題目由任課教師自己確定,大部分高校教師畢業后直接參加工作,缺少工程經驗,對工廠使用的標準和法規認識不足,使得教師對學生的指導與交流有限;而且學生更多關注功能的實現,對性能指標、成本控制、設計報告的規范性不太重視,難以從工程實踐的角度使焊接工藝設計和夾具設計達到合理。

2提高焊接夾具課程設計質量的措施

(1)充分提高學生對夾具設計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提高學生對焊接夾具課程設計的重視程度,教師在理論教學過程中,要用具體事例來強調焊接夾具設計的重要性和復雜性,加強學生對這門課程認識上的引導,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激發他們的興趣,使學生充分認識焊接夾具設計的特殊性,同時通過制定有效的檢測考核評價指標,增加學生互評、答辯環節引導學生培養嚴謹、科學的工作態度。各專業課老師教學時要加強知識之間的相互交融講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對知識的綜合運用。

(2)更新拓寬選題,強調工程設計規范,鼓勵探索與創新。工裝夾具設計本身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③為了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培養探究精神,老師可以對學生采用的焊接方法和夾具類型不做具體規定,留給學生較大構思空間。同時根據地區行業特點和實驗室的設備情況,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置面向工程實際,有基礎性和代表性,適合教學的設計題目供學生選擇。并有意識引導學生拓寬知識面,加強自動化和電氣控制等知識的滲透,綜合培養學生對焊接夾具系統設計和實施的能力。老師還應將工程技術指標納入任務書,讓學生對工程實際需求有明確的認識,幫助學生學習用工程的觀點看待設計任務。老師自己也要強化工程背景,不斷學習提高素質。

(3)加強相關課程之間的銜接,提高綜合應用能力。建立課帶實驗和課程設計之間的聯系,將焊接結構、焊接工藝課帶實驗與夾具課程設計選用相同的題目,增加課程設計之間的銜接和連貫性,增強焊接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④學生首先在課帶實驗中進行焊接結構設計、尺寸計算、布置焊縫、焊接順序、設計坡口等,然后進行工藝設計,完成工藝卡的編制,最后根據選定的焊接方法和設定的工藝設計夾具,使學生在相同的時間內,增加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有用的東西,為學生的就業提供競爭力。

3結論

第9篇:課程設計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電大;計算機專業;課程設計;實施過程

電大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普通高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正規大學”)一起承擔培養各類專門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的任務。電大屬于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培養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急需的專門人才。它所實施的是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能力系統化課程,實踐性是其的基本特征之一。

計算機專業的課程體系中部分課程的實踐性較強,故實踐教學是計算機專業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使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相結合,使學生動手能力得到培養。而課程設計是實踐教學的關鍵環節。課程設計是專業理論聯系實際的橋梁,是學生綜合運用本課程和其他課程的基本知識,融合貫通,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次嘗試,也是培養應用性人才的重要手段,,課程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指導”的協作學習環境。學生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圍繞某一實踐設計題目,按照課程設計任務書的具體要求,通過查閱資料、分析資料、確定方案,掌握相關課題的原理、設計、調試技術并撰寫設計報告,進行一次綜合性、系統性的“練兵”??梢哉f,課程設計為學生畢業設計乃至將來畢業后的實際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甚至可以把課程設計看成是一個小型的畢業設計,所應用到的知識應略高于課堂上所講授的知識,教師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而不是單純對課堂知識的鞏固。通過課程設計,可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計算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創造性以及團隊合作的精神。

對于我們電大的學生來說,由于教育目標和和正規大學本科生教育不一樣,所以教育方法也不能把對本科生的要求、規范生搬硬套過來,必須針對這樣一群學員建立自己的體系,

為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課程設計當前存在的問題

經過對往年課程設計工作計劃及相關材料的審閱,發現我校實踐教學環節中的課程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電大的培養計劃中普遍都是以一些考試課程為主,學生也主要重視這些課程。而課程設計環節多為考查課,學生認為“不出意外,都能通過”,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部分學生不太重視或有畏難情緒,互相抄襲現象嚴重。

2.課程設計計劃內容不合理。課程設計計劃目標不明確,沒有明確的計劃實施細則,往往由教師布置具體設計內容及要求,設計選題也沒有專門的要求。

3.課程設計教學過程不規范。沒有對課程設計教學過程的管理提出明確要求,教師上課和課程設計的考核規范不明確,從而使課程設計教學過程缺乏規范,極大地影響了課程設計的教學效果。

4.課程設計課效果不明顯。由于沒有明確的課程設計教學計劃和教學規范,直接導致課程設計教學效果不明顯,使課程設計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沒有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

5.時間安排上,通常沒有安排在課程教學完成之后,與課程教學內容在時間上有脫節現象,導致時間長了學生再進行相關設計時又必須重溫之前學習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耽誤了真正設計的時間。

二、解決問題的總體思路

針對以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應從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召開課程設計說明動員會,進行有關課程設計實踐教學重要性的教育,端正他們對該教學環節的正確認識,使學生明確課程設計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及方法步驟,課程設計的紀律、要求及評分標準,課程設計任務,使學生對課程設計做到胸中有數,能自覺、積極、認真地著手進行課程設計。學校應組織相關人員在深入研究課程設計與本專業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適應性基礎上,制訂專業、詳細的課程設計工作計劃,確定課程設計的教學目標、總體要求、時間安排、主要內容、教學任務安排、考核標準、質量控制措施等內容,讓教師有據可依,認真按照具體要求并結合教學實際來組織設計過程并最終完成設計、進行考核,學校安排人員進行組織監控、意見反饋和成績考核。

三、課程設計實施的具體過程

1.選擇合理的、有吸引力的課題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選擇一個合適的題目是課程設計成功的首要條件。首先,題目要符合教學實際,既要盡量覆蓋相關課程理論知識,又要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這樣,讓學生感到學有所用,認識到該課程的重要性。內容上要富于現化科技色彩,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趣味性,這樣的題目對學生的吸引力大,可激發學生設計與創造的激情。如《圖像處理》課程可讓學生自己設計的影集、樓盤出售的樓書等。其次,課程設計的題目范圍要廣,應保證每個學生的設計內容有所不同;題目的難易度要適中,要形成一定的梯度,同時要有一定的挑戰性。課題的難易使學生在選題時量力而行,基礎好的學生可選擇難度較大的題目,原則上應由二至四名學生選擇一題,分工合作,使每個學生都有需要獨立完成的內容,這樣可促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動手進行課程設計,減少不認真設計和盲目抄襲的現象,使課程設計真正達到鍛煉和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A一般的學生可選擇較為簡單的題目。這樣既可滿足學有余力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欲,又不會使基礎差的學生感到太難以致出現厭學情緒,真正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也可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與之相配套的措施是在成績評定時可根據課題難度的不同,適當提高或降低評分標準。

2.課程設計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合作精神

課程設計是一次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機會,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老師的任務在于引導和啟發。教師在整個實踐課程的實施階段應該做到全程跟蹤,才能切實得到效果。全程跟蹤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督促和檢查學生,而在于參與到學生的設計當中,了解學生的思路,解決學生的困難,提供給學生更多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為在老師引導下的主動探索性學習。當學生在設計中遇到問題時,指導教師應鼓勵他們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盡可能找到比較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只是在必要時妥善地將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這樣既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又可以培養他們敢于創新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通常的課程是以向學生傳授知識為主,采用的是“注入式”的教學方法,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體現,學習積極性得不到充分調動。課程設計的教學方法應以“啟發式”替代“注入式”,由傳授知識轉為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讓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引導學生自主、主動地獲取知識。課程設計實施過程中的及時跟蹤,不僅僅是針對技術層面引導學生,通過跟蹤,還可以監督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是否做到了積極協助他人和獨立完成任務,是否在課程設計中保持了做人的誠信,而沒有投機取巧甚至是剽竊他人的成果。

課程設計進行時,可對學員分組合作來共同完成設計任務。每個小組安排3-4人,將設計內容分解,小組中每人安排一定的工作量,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成員承擔的工作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必須認真完成各自的任務,又要及時和小組其他成員經常溝通,獲得有用信息,才能完成全部工作。這樣會調動小組中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和增強他們責任感,從而既激發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又在團結合作中感受到了合作的責任和樂趣。

3.提交課程設計成果,典型作品點評,按評價方案進行認真評價總結

我認為,對學生的測評應該由終結性評價走向過程性評價,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學生完成設計后向教師提交設計成果,提交的方式采用個人總結展示并自我評價來完成。自我評價主要讓學生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在課程設計過程中的努力程度和收獲;在此基礎上,聽取小組對小組各成員的評價,可以讓大家了解小組成員與其他成員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對本組課程設計的貢獻;然后再最后進行總結性評價。主要通過3個方面來評定:課程設計報告(含課程設計總結)的質量、成果的演示及自我評價的效果以及課程設計過程中的態度及小組合作的表現,分別占教師評價的60%、30%、10%。隨后,教師從學生的作品中選取3到5個典型設計進行點評,重點分析該設計的優點和不足,并詳細說明理由,最后指出改進方法和措施。

前面談到過,在提交設計成果時主要是學生自己講述設計的特點。這雖然鍛煉了學生的能力,但學生的總結很可能比較片面或者不成熟,因此需要教師最終給出一個更為科學的總結??偨Y是對課程設計的歸納、提高和深化的過程,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通過總結,學生和教師都有機會反思整個課程設計的過程,總結經驗教訓,從而更有利于師生各自今后的學習。

四、結束語

課程設計是涉及一門課程甚至幾門課程的一個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是該課程基本理論與工程和科研實際相聯系的訓練,它包含了對理論知識的復習深化,也結合了對科研和工程設計的方法、程序的初步嘗試,是培養應用性人才總目標的有相當影響的一個步驟。所以,不斷探討課程設計的內容和形式,提高課程設計的質量,則是每位教師必須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只有聯系本校實際,不斷創新,才能使課程設計達到更好的效果,為社會培養真正有用的人才,這方面仍有許多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問題需要研究探討,可謂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實踐、總結、研究,為實現教育目標多作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敦文,沈志男.創新教育與高校課程設計教學創新[J].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6).

[2]劉素平.實踐教學與創新人才培養[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

国产精品a成v人在线播放|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偷拍区亚洲区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专区|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视频 |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韩国19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av|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麻花传媒在线mv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福利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 熟妇女人妻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欧美人妻日韩精品|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素人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www| 日韩人妻一级av一区二区| 无码AV午夜福利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99|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 亚洲男人的天堂精品一区二区 | 性色AⅤ在线播放|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综合| 少妇真人直播免费视频|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 日本a在线播放| 精品福利视频网| 99色网站| 大战熟女丰满人妻av|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