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課程設計的起點范文

課程設計的起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課程設計的起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課程設計的起點范文

論文關鍵詞:電子設計競賽,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創新人才

 

一、引言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信息產業部人事司共同主辦[1],從1994年到現在,先后舉辦了近十屆全國競賽和四屆專題競賽。大賽從一開始就確立了“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為人才培養服務”的宗旨,不斷推進高校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1][2]。我校從1997年開始面向全校召集優秀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成績斐然,先后獲得國家一等獎三項,國家二等將五項,山東省一、二等獎勵多項。這些成績對學生的鼓舞很大,要求參賽的學生逐年增多,參與的專業范圍也不斷擴大。參加過電子設計競賽的學生在系統設計、方案論證、整機調試、選用新器件及創新能力與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他們在畢業設計和以后的科研工作中,獨立工作的能力較強,受到了教師和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通過組織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期刊網,對程體系改革與創新能力培養的促進作用。

二、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促進了電子技術相關課程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完善

通過組織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及賽前選拔與培訓,發現我校本科生存在理論基礎較好而動手能力較差、參與意識較強而工程素養不足等缺點。這反映出教學過程重理論輕實踐、重軟件輕硬件,也說明現有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急需改革,如:在平時實驗課中,驗證性實驗多而自主設計的實驗少,單科性實驗多而綜合性實驗少,采用傳統的方法多而應用最新的技術少,反映電子技術應用的前沿課程少。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對電子類課程體系進行了一些調整和改革。

首先在教學內容上,由于新技術、新器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和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開出了“可編程邏輯器件及其應用”、“電子設計自動化”、“現代電子系統設計”、“條形碼與IC卡技術”等新課程,編寫了教學大綱,經過多年實踐,效果良好,豐富和完善了電子技術課程體系。配合課程體系和電子技術競賽編寫了新的理論教材“電子設計自動化”和實驗教材“電子技術測量與實驗”。在新教材中,舍棄了過時陳舊的內容,引入新的內容,增加了電子線路軟件仿真的內容,使硬件軟件相結合,豐富了實驗手段。新教材還增加了大量的設計性和綜合設計性實驗內容,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實驗教學環節已由單純的“驗證”實驗向“單元驗證、分析設計、系統綜合”實驗相結合的方向轉變。根據新教材構建了模塊化的EDA實驗教學內容體系,具體框圖如下圖1所示:

其次從教學目的和教學摘要求學生按照已知的方法和步驟進行操作即可,這種實驗方式在基礎訓練階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因為其本身在時間、空間和內容上的局限性,不利于學生自由發揮,也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非驗證性實驗因可讓學生自主設計和拓展實驗,從而提高了其挑戰性,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欲望,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是非常有利的。

圖1 模塊化的EDA實驗教學內容體系

同時對教學方法也進行了改革。教學方法改革是與教學內容的改革相輔相成的[1][3],競賽促進教學內容的更新期刊網,新的內容迫使有相應的教學方法與之適應,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我們的新課程體系和教材給學生更多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空間,教學方法上也應留給學生更多時間,因此,我們將原來的集中實驗教學方法,改為集中實驗與開放實驗、虛擬實驗、分布實驗等多種實驗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實驗模式由過去的單一模式向多元化的實驗教學模式轉變。我們的開放式教學包含兩方面的含義,即時間開放和內容開放。時間上的開放即在規定了學生的實驗內容以后,學生可以在相當大范圍內選擇完成實驗的時間,這樣學生可以在時間上有較大的靈活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內容上的開放是指學生在實驗中除了可以進行規定的實驗內容,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和愛好,選擇規定以外的實驗內容,這樣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通過教學體系、方法的改革與不斷完善,在平時的學習中就能給有興趣有能力的學生提供實踐實習的條件和空間,逐步培養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通過實際動手設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消化課本上的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促進了實驗室硬件水平和綜合適應能力的不斷提高

電子設計競賽的場地是由參賽學校自己提供的。能否適應電子設計競賽各種題目的要求,體現了該實驗室的應變能力和綜合適應能力。長期以來,由于電子技術各類實驗室的裝置基本上是老三樣(電壓表、信號源、示波器),學生在實驗中接觸不到先進的實驗手段和先進的儀器設備,這個缺陷在常規實驗中的表現并不明顯,但在電子設計競賽惜時如金的場合下就顯得非常突出。誰采用的儀器工具先進、自動化程度高,誰就會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贏得更多的時間,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比如我們在競賽中使用的先進的數模混合型示波器以及數字示波器,受到學生的一致認可,通過多年的競賽,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電工電子學教學中心的實驗室建設起點高期刊網,設備先進,為電子競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四、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推動了電子技術課程設計內容和體系的不斷發展

課程設計是學生相對集中,實踐功能較強,比較能真實反映一個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一項教育教學內容[4]。因此,為了不斷適應電子技術發展的要求,同時也為初步選拔電子設計競賽學生做一個基本參考,整個課程設計體系也要不斷發展與完善。

首先從設計內容上,設計的內容不斷更新,難度也不斷增加;其次從軟件設計工具上,隨著電子設計開發工具的不斷發展,通過各種渠道將ispExpert、ispLever、ModelSim、Synplicity等各種流行的仿真軟件及開發工具逐一介紹給廣大學生使用;再次從軟件編程語言上,Able、VHDL、Verilog等多種流行的硬件編程語言都被廣大學生所逐漸熟悉;最后從硬件設計和測試工具上,自主設計制作了小型的“SZD-III型PLD實驗開發系統”、大型PLD課程設計演示儀器、電子競賽系統開發板等。

五、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使優秀學生脫穎而出,促進了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

電子設計競賽使那些具有良好的理論基礎、實踐動手能力強,特別是具有創新意識和協作精神的學生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間。他們不循規蹈矩,不死讀書本,而是積極進取,學以致用,理論密切聯系實際,通過賽前的培訓以及大賽的洗禮,使他們在各方面更加成熟。參賽的學生報考研究生時也受到碩士生導師的青睞,而沒有上研究生的同學在聯系工作時也極受歡迎,不少公司在招聘時深有感觸的說:“像這樣的學生有多少我們要多少”。這些學生的成才,也在低年級學生中產生了良好的輻射作用。

對于教師而言,由于我們的課程是面向全校學生的專業基礎課,教學任務比較重,為提高效率,施行的是模擬、數字、電工電子學三門課程教學人員相對固定的方法。每位老師基本上只負責其中一門課程。這樣一來,雖然教師能夠對所負責的這一門課程內容比較熟練,但時間長了對其它兩方面的知識期刊網,缺乏必要的聯系,從長遠看,不利于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學生的培養,因為學生將來面對實際的電路系統,所需要考慮的問題是綜合性的,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幫助學生樹立一個綜合考慮問題的思想,這是教學上的一個遺憾。而通過組織教師參加電子設計競賽的培訓工作,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這一狀況。教師們在輔導參賽學生訓練的過程中,不但提高了業務素質,而且認識到在教學中貫穿綜合考慮解決問題的思想對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六、創立了一種實踐中較為成功的大學生學科競賽的培訓內容體系和組織運行模式

經過多屆全國、山東省、學校競賽,根據歷屆電子設計競賽所涉及到的領域,目前已經形成較為合理的培訓體系,培訓內容涉及電子系統設計、EDA、單片機、制作與安裝工藝、功率電子、軟件設計等內容,經過多年實踐,效果良好。同時也創立了一種實踐中較為成功的大學生學科競賽的組織運行模式。

(1)平時積累。通過電子技術相關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完善,使得有興趣和能力的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就能夠獲得一定的經驗積累和實踐機會,使得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設計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擇優選拔。在電子設計競賽開賽前,通過報名、筆試、實物制作、面試、推薦等方式擇優選出30-50名學生參加培訓和比賽。

(3)強化訓練。培訓開始時,根據歷屆電子設計競賽所涉及到的領域邀請相關教師為學生進行授課,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能夠對相關領域知識有較深入的理解,打好設計基礎,然后由負責老師帶領參賽學生在現有硬件條件下對學生的軟件、硬件綜合設計能力進行強化訓練。

(4)模擬競賽。根據現有的硬件設備和條件,盡量節約開銷,選擇合適的可以完成的設計題目,把培訓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利用現有的器件和設備完成一次設計,強化鍛煉并檢驗參賽學生的設計水平和動手能力,并讓學生對真正的競賽有初步的認識和體驗。

(5)合理組合。在培訓和模擬競賽期間,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方面可能會有各自突出的表現期刊網,比如有的學生硬件水平很好,有的學生軟件水平很高,有的學生綜合設計能力很強,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特點,并把突出的學生有機的組合成一個整體,保證參賽隊伍的質量和水平。

七、總結

競賽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方位考核,既有理論分析,又有實踐動手,是全面素質的培養[1][2][5]。在專題競賽中既培養了學生面對眾多社會需求選擇最佳實施方案的能力,又使學生經歷了由策劃、設計、制造、調試、試用全研制的開發過程,很多學生反映這段特殊學習經歷終生難忘。“通過前期培訓和選拔以及四天競賽,勝讀四年書本”,有不少學生這樣評價電子設計競賽,這種說法不免夸大,但也從側面反映了在學生眼里競賽對于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巨大作用。

在該項競賽的引導下,電子技術相關課程已經和正在經歷著一系列調整和改革—優化傳統基礎知識、大膽引進前沿技術、不斷拓寬學生專業口徑、加強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重視創新教育的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姚建永、吳貽文.參加電子設計競賽,促進教學改革.高校教育研究,2008(17):31-33.

[2]陳立章、宋學瑞、彭紅.組織電子設計競賽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總結和體會.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8(4):95-97.

[3]林壽英.以電子設計大賽促進電子技術課程本科教學改革.福建農林大學學報,2008(11):103-105.

[4]許利霞、趙文鋒、彭孝東等.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教學探索與實踐.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9):57-58.

[5]燕飛、韓寧、闞江明.從電子設計競賽看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9):112-113.

第2篇:課程設計的起點范文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學設計;項目化;任務驅動;核心能力;理實一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TM3-4

職業院校學生文化知識底子薄,學習習慣和行為規范差,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另一方面職業教育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很深,重理論、輕實踐,重思辨、輕實干,導致學校培養的人才與用人單位的需求出現斷層,學生畢業后難以勝任工作崗位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特別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培養職業能力的有效性。

為此,我們在教學內容設計上打破以往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的局面,將理論知識滲透到每一個項目中,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掌握必需的理論知識;要求所有的項目或任務源于企業,又高于企業,結合學校設備優勢、設計理念優勢,實訓基地優勢,增添一些企業無法實施而在實際工作中又非常重要的、帶有普遍性的內容,提高教學的技術含量,為學生多方面和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以下是電類專業中《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應用》課程整體及單個任務的教學設計案例,從教學目錄看,打破了傳統的“章,節”概念,學習內容不再按傳統的章、節進行,而是按工作過程編排的項目和學習任務進行。全書5個項目,17個任務。

學生經過課程的各個環節的學習,熟悉實際工作崗位的各個工作過程,逐步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提高綜合能力。

下面以項目二中的任務二為例說明一下,學習任務的教學設計過程。

1 任務引領,帶著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提煉出教學目標

問題導入:某工廠的卷揚機卷筒是由一臺三相異步電動機拖動的,要求三相異步電動機既能實現正轉,又能實現反轉,且具有欠壓和失壓、過載和短路的保護功能。實質就是要求我們安裝三相異步電動機接觸器互鎖正反轉線路并調試。那么,我們的教學目標就確立了。

教學目標:首先介紹本節課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及素質目標。

2 教學模式采用“工學結合”,體現“做中教,做中學”

課程在工作任務實施時,充分利用理實一體教室和校內外實訓基地。教學方法與現代教育技術緊密結合;為方便學生自主學習,教學中全面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多媒體課件、網絡資源、教學錄像、仿真模擬、實地考察等手段,加深印象,提升課程建設水平。

做一做:我們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三相異步電動機電氣控制線路的安裝步驟與工藝要求,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三相異步電動機接觸器互鎖正反轉線路的安裝工作吧。

2.1 做前的準備

(1)識讀電路原理圖,根據原理圖列出所需元器件清單,選擇導線、工具等,根據原理圖列出元器件清單。

(2)根據控制板大小與元器件規格形體等繪制位置圖。

(3)根據原理圖和位置圖繪制線路接線圖。

(4)按所列元器件清單配齊所用元器件,并利用萬用表等進行檢測,確保完好。

2.2 在控制板上按照位置圖所給出的元器件位置安裝元器件。同時配合使用課件,每接一根線,都能在PPT上做演示。(利用多媒體課件)

2.3 按接線圖進行板前按點進行布線,并在合適位置套上號碼管。按教學課件具體操作如下:

(1)先安裝主電路;(注意“換相”):(想一想:如果沒有“換相”,會是怎樣呢?)

(2)再安裝控制電路。

(3)接著安裝按鈕線。

(4)最后連接三相異步電動機。連接完畢如安裝接線。

知識鏈接:三相異步電動機接觸器互鎖正反轉線路的工作原理。

我們已經掌握了電氣控制線路工作原理的分析方法,下面我們就用學過的方法試著來分析三相異步電動機接觸器互鎖正反轉線路的工作原理吧。

熟悉三相異步電動機接觸器互鎖正反轉線路的原理圖。

通過改革,讓學生先把實物圖學會連接,然后再掌握原理圖,這樣教學效果要好很多。

3 教學評價,采取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

秀一秀:將你們小組所完成的三相異步電動機接觸器互鎖正反轉線路的配線板秀到下面吧。

評一評:學習和掌握好相關技能是你們的責任,讓我們一起來對你的表現做一個客觀的評價吧;

學習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評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結束語

以上通過項目二中任務2(三相異步電動機接觸器互鎖正反轉線路安裝)的教學設計,在《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應用》課程中,通過任務引領,采用項目教學法;教學任務的提煉基于工作過程,使學生能夠較快地與企業崗位接軌。采用理實一體方式教學,輔以多媒體技術;學生能夠邊看、邊學、邊做。通過這樣的教學改革,學生的學習效果明顯增強,技能水平提高很快,這種教學設計非常適合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張龍娟.電氣控制技術在高爐鼓風機中的應用[J].機電信息,2010(24).

[2]張會清,王普,任明榮.“現代電氣控制技術”教學改革與實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12).

第3篇:課程設計的起點范文

【關鍵詞】可編程模擬器件;整流電路;模擬

Abstract:A Design method of rectifier circuit with high precision implemented on in-system programmable analog circuit is introduced in the paper.All the parts are integrated in a single chip to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ircuit.The goal chip can be programmed to realize new contents,which reduces the development cycle and cost.

Keywords:ispPAC;Rectifier Circuit;Analog

1.引言

在系統可編程模擬器件ispPAC(in-system Programmable Analog Circuit)是美國Lattice半導體公司推出的可編程產品,到目前為止已有5種芯片:ispPAC10,ispPAC20,

ispPAC30,ispPAC80和ispPAC81[1]。與數字在系統可編程大規模集成電路一樣,ispPAC同樣具有在系統可編程技術的優勢和特點,電路設計人員可通過開發軟件在計算機上快速、便捷地進行模擬電路設計與修改,對電路的特性可進行仿真分析,然后用編程電纜將設計方案下載到芯片當中。同時還可以對已經裝配在印刷線路板上的ispPAC芯片進行校驗、修改或者重新設計。

把高集成度的精密模擬電路設計集成于單塊ispPAC芯片上,取代了由若干分立元件或傳統ASIC芯片所能實現的功能,具有開發速度快,成本低,可靠性高與保密型強的特點[2]。其開發軟件是基于Windows平臺的PAC Designer,目前版本為6.0,提供完整的設計和驗證解決方案,支持ispPAC、ispClock和ispPower系列芯片開發。

本文以PAC Designer為設計軟,以ispPAC20為目標芯片,介紹了一種精密整流電路的設計方法。將電路設計方案以單芯片實現,提高了電路的集成度和可靠性;對目標芯片可重新編程以升級電路結構,縮短了研制周期,降低了設計成本。

2.ispPAC20芯片的結構

ispPAC20芯片由兩個基本單元電路PAC塊、兩個比較器、一個8位的D/A轉換器、配置存儲器、參考電壓、自校正單元、模擬布線池和ISP接口所組成。其內部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ispPAC20中有兩個PAC塊,PACblock1由兩個儀用放大器和一個輸出放大器組成、配以電阻和電容構成一個真正的差分輸入、差分輸出的基本單元電路,如2圖所示。其中,儀用放大器IA1的輸入端連接二選一輸入選擇器,通過芯片的外部引腳MSEL來控制。當MSEL為0時,端口a連接至IA1;當MSEL為1時,端口b連接至IA1。IA1和IA2的增益調范圍在-10~+10之間,電路輸入阻抗為109,共模抑制比為69dB。輸出放大器OA1中的電容CF有128種值可供選擇,反饋電阻RF可以編程為連同或斷開狀態。芯片中各基本單元通過模擬布線池(Analog Routing Pool)實現互聯,以組成各種復雜電路。

PACblock2與PACblock1的結構基本相同,但IA4的增益范圍為-10至-1,并為IA4增加了外部極性控制端PC。當PC=1時,增益調整范圍為-10至-1,當PC=0時,增益調整范圍為+10至+1。

DAC單元是一個8位電壓輸出的數字模擬轉換器。接口方式可自由選擇為8位的并行方式、串行JTAG尋址方式、串行SPI尋址方式。在串行方式中,數據的總長度為8為,D0為數據的首位,D7處于數據的末位。DAC的輸出是完全差分形式,可以與芯片內部的比較器或儀用放大器相連,也可以直接輸出。無論采用串行還是并行的方式,用戶都可以通過查詢芯片說明的編碼數據進行編程[3]。

在ispPAC20中有兩個可編程的雙差分比較器,當同相輸入電壓相對反向輸入電壓為正時,比較器的輸出為高電平,否則為低電平。比較器CP1的輸出可編程為直接輸出或以PC為時鐘的寄存器輸出兩種模式,且CP1和CP2的輸出端可作異或運算或觸發器操作后在WINDOW端輸出信號。

另外,配置存儲器用于存放編程數據,參考電壓和自校正模塊完成電壓的分配和校正功能。

3.基于ispPAC20的精密整流電路設計

基于ispPAC20的精密整流電路內部編程結構如圖2所示,電路工作時,需將輸入信號ui同時連接至IN2和IN3端,將比較器輸出CP1OUT由外部連接至極性控制端PC。

端口IN2編程為連接輸入儀用放大器IA4,IN3編程為連接比較器CP1,OUT2作為整流電路的輸出端。編程DAC編碼為80h,輸出模擬電壓0V,并編程連接至比較器CP1的反相輸入端作為閾值電壓,設置CP1為直接輸出模式(Direct)。編程IA4的增益為-1,OA2相關參數如圖2所示。

當ui>0時,比較器CP1的輸出CP1OUT為高電平,通過極性控制端PC的控制,則PAC block2輸出OUT2=-ui;當ui<0時,CP1OUT為低電平,則OUT2=+ui。即,OUT2=-|ui|,從而電路實現整流功能。

若將IA4的增益設置為K(調整范圍為-10至-1),按圖2的方式進行編程,則整流輸出端信號為OUT2=K|ui|

在PAC-Designer設計軟件中,選擇菜單Tools/Download,即可將所設計的電路方案編程下載到目標芯片ispPAC20中,并可進行電路仿真和測試。

4.結束語

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在系統可編程模擬器件ispPAC的精密整流電路設計方法,在ispPAC20芯片上實現,將整個電路集成于一塊芯片中,提高了電路的集成度和可靠性。借助于開發工具PAC-Designer,可隨時對芯片進行重新編程以升級電路結構,提高了電路設計的效率,降低了設計成本。

參考文獻

[1]王成華,蔣愛民,呂勇.可編程模擬器件的應用研究[J].數據采集與處理,2002,17(3):345.

[2]高玉良.在系統可編程模擬器件(ispPAC)及應用[J].現代電子技術,2002,4:80-81.

[3]Lattice Semiconductor Co.ispPAC hand-

第4篇:課程設計的起點范文

Wang Juye;Zhang Liran

(Zhe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Zhengzhou 450121,China)

摘要:在《電氣控制與PLC技術》課程中引入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設計理論,從工作任務分析、學習情境等方面對該課程內容進行重新設計,并應用于三個班級的教學實踐,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Electrical Control and PLC Technology, it introduced the curriculum design theory based on work process orientation, redesigned the content of curriculum from the work task analysis,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and applied it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for three classes. The teaching quality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關鍵詞:工作過程 課程設計 實踐

Key words: work process;curriculum design;practice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9-0215-01

0引言

《電氣控制與PLC技術》是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等專業的核心課程,本文以該課程為例,嘗試采用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方法,通過調研,將課程內容按照工作過程的實際需要設計、組織和實施,為高職院校學生盡快適應工作崗位服務,希望對其它高職院校課程改革有所啟發和借鑒。

1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據調查目前各高職院校的《電氣控制與PLC技術》課程教學主要采用傳統教學法和項目式教學法。傳統教學法是根據所選用的教材,按章節授課,逐個知識點進行介紹。這樣的教學法據調查獲知大部分學生基本能夠掌握每一個知識點,但一接觸到工程實際卻不知所措。項目式教學法就是在課程實施標準中加入項目。從教學效果來看,這樣的教學法比傳統教學法先進,但由于多數項目僅僅是驗證性實驗,脫離實際工作崗位任務要求,學生學起來普遍感到費時費力,難以掌握該技術的實際應用。

因此,有必要對《電氣控制與 PLC技術》課程重新進行設計。

2課程內容設計

2.1 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我們通過對鄭州四維機電設備有限公司、鄭州衛華鋼結構有限公司等企業傳統機床零件加工、數控機床的生產、裝配、調試等工作領域的調研,與企業專家及專業教師研討,并結合我院專業教學領域的培養目標,確定了基于工作過程的《電氣控制與PLC技術》課程內容。課程內容分兩大模塊,共7個典型工作任務,兩大模塊分別是電氣控制模塊和PLC應用技術模塊,7個典型工作任務基于課程對應崗位群的工作場景模擬設計,結合我院實踐條件進行實施。根據認知學習規律將典型工作任務轉換為學習領域,如表1。

2.2 課程學習情境設計學習情境是在典型工作任務的基礎上設計的,是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教學化”處理的結果。一個典型工作任務可以劃分為幾個學習情境。按照遞進與包含的關系設計基于7個典型任務的25個學習情境,如表2。

3課程內容實施

3.1 教學方法的選擇本課程根據設計的學習情境進行組織與實施。在學習情境中引入項目教學法,每個項目實施的過程都是完整的一個工作過程。例如三相異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線路安裝、調試及試車這個學習情境,以實際工程案例起重機起重貨物引入,結合C6140普通車床控制系統進行學習。實施項目教學法,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動手實際操作。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就業;另一方面學生在每一個學習情境中都是完成一項完整的工作,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更大的興趣,更有利于教師的教學。

3.2 課程的考核基于工作過程教學的考核方式不再以單一的閉卷考試來評定學生的優劣,隨著模塊與任務的進行,因材施教,隨時考核。考核分為三種形式進行,即學習小組考核、指導教師考核和期末閉卷考核。所占比例為:學習小組考核40%、指導教師考核10%、期末閉卷考核50%。這三種形式分別是:①學習小組考核由學習小組長負責展開自評和互評考核方式,小組長在課程開始時任命。②指導教師考核主要是以抽查提問加課堂筆記和項目總結的形式進行。③期末閉卷考核在學期全部課程結束時進行,主要從知識的掌握及應用情況考查學生對本門課程的掌握程度,督促學生鞏固所學內容,而不是學完一個項目就丟掉一個項目。

4課程評價

針對《電氣控制與PLC技術》這門課程,從07機電1、2、3班平時表現來看,這三個班級的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比往屆的學生有明顯的提高,學習興趣比較濃,個人素質也得到很大提升,收到良好效果。

綜上所述,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對《電氣控制與PLC技術》課程內容重新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在實踐中證明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設計理念的確符合當前職業教育課程設計方向。

第5篇:課程設計的起點范文

關鍵詞:電氣工程;自動設備;可靠性;檢測;技術

隨著經濟的前進和提升,電氣自動化不斷增強,電氣設備也更加趨于智能化、標準化與模塊化。在自動化設備中,雖然其發展速度日益加快,但其使用環境卻表現出了滯后性,外加自動化設備于現代經濟生產具有重要功效,如何提升自動設備的整體可靠性已成為當下亟待攻克的問題。本文首先探究自動設備可靠性的現實意義,然后介紹檢測關鍵方法,最后探究檢測方法的挑選問題,希望可在某一層面上促進自動設備的實際應用。

一、自動設備可靠性的現實意義

自動化技術關乎著經濟行業的整體發展狀況,并是評判電子行業的基本指標。經由實踐探索發現,自動化設備可優化勞動條件、增強工作質量,但這些離不開自動化設備的有序、穩定、可靠運行,其可靠性指代某一環境與時間中可獨立完成每一項任務的能力,但當前自動化設備除需不斷運行,還面臨著惡劣環境所帶來的考驗,此種條件下更能展示出設備自身的可靠性。現階段所提出的可靠性界定并不清晰,既可能是面向整個系統,也可能基于某一單元。簡而言之,設備可靠性在經濟提升中具有重大意義,主要表現在一下兩方面:一方面,可提升綜合競爭力。社會的進步,促使生產力不斷提高,并涌現出了顯著的物質需求量,然而,在激烈的競爭中,哪個設備的可靠性越高,則其競爭優勢便越顯著,為此,我們應深化設備可靠性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可減小生產成本。可靠性良的電氣設備,其運行狀態較為理想,大大控制了維修成本,進而增大了經濟效益。利用可靠性優良的設備既可提升產品品質,也能縮減維修費用,可從整體層面降低成本,這有利于經濟效益的提升,可為企業創造豐厚的利益。

二、可靠性檢測關鍵方法

(一)現場測試。這一方法經由對設備在現場具體使用過程表現出的可靠性所進行測試,記錄對應數據,借助SPSS數理統計軟件完成計算分析后,獲得相應可靠性參數。因在現場環境下展開測試,獲取的數據可有效反映具體應用過程的可靠性,費用也不高,被檢測對象可正常使用。但它也存在缺點,不能在受控狀態下展開試驗,無法控制,外界環境會對其產生較大影響,條件再現性不良。常規條件下,可將現場測試劃分成在線、停機與脫機測試。對于在線測試,測試設備可正常運行,在停機測試下設備則應停止工作,脫機測試是單獨對被測部件進行測試。相對而言,停機與脫機測試相對容易些,但對某些系統繁瑣的設備,其故障大多在實際運行過程才被發現,這要求進行在線測試。

(二)實驗室測試。此種方法的進行要求實驗室滿足相關條件,實施現場模擬,讓待測試控制符合環境壓力,把實驗總的耗費時間與失效數據等經由SPSS軟件完成分析,獲取可靠性參數。此種方法一定要保障試驗條件,所用實驗數據精準可靠,實驗結果能夠還原于現實生活中。然而,大多數情形中,因實驗條件等不同因素的作用,實驗數據和真實情況不統一,且這種測試方法還會花費較多的費用。因該方法涉及不同的測試樣品,所以,務必要思量待測對象的生產批量與成本。常規條件下,此方法比較適合應用在生產批量規模龐大的產品中。

(三)保證試驗方法。一般將此種方法應用在出廠前,特定條件下實施無故障試驗。眾所周知,自動化控制設備含有多種元器件,其故障形式表現出隨機性與多樣性,其故障表現滿足指數分布,具體是設備失效率具有隨時間不斷變化的特性。面向出廠前設備實施保證試驗,主要是檢測早期階段的失效性。經由產品性能優化,讓產品效率滿足規定標準。此種測試屬于可靠性層面的保證測試,會花費較長的時間。若控制設備某一生產批次較大,則僅僅能檢測樣本,一般應用在小批量與大系統研制的產品中。上述方法比較適合應用在可靠性標準偏高,且數量不多、電路繁瑣的設備中。

三、檢測方法挑選

可靠性測試存在多種測試方法,在具體的檢測工作中,如何挑選適宜的檢測方法有待我們思索,一般應從下述幾個層面著手挑選:

(一)實驗場地。實驗場地挑取務必要聯系現實情況。如果設備可靠性滿足某一指標時,對其提出了嚴苛的標準,那么需挑選嚴酷的場地,如果測試設備正常運轉狀態下的可靠性,建議選擇典型場地,如果想明確某一條件下的可靠性狀況,則應盡可能選擇和該狀態比較接近的場地,使其符合可比性參考。

(二)待測產品。挑選產品時應格外小心,因產品種類多樣,建議挑選特點鮮明的產品。若從實驗規模的層面而言,一般是大型以及中小型設備,若從運行情況而言,主要包含連續運行與間斷運行設備。以不同的角度為切入點,對應的產品選擇也各不相同,建議依照實際情況合理挑選。

(三)實驗環境。在不同環境條件下,自動設備的實際工作效果也存在一定差異,為此,在實驗場地恰當的條件下,讓設備于一般應力狀態下展開測試,以免選取不適宜的實驗環境,保證測試結果合理、可靠。為此,測試人員面向自動設備展開實驗操作前,一定要慎重挑選實驗環境,參照不同設備的具體情況,認真剖析和設備工作狀況標準相一致的環境,進而獲得精準、有效的測試結果。

(四)實驗程序。正式著手實驗檢測前,要求測試人員落實實驗、結束和間隔時間。認真、完整、規范記錄數據。尤其要注意的是合理檢測每一項性能指標,讓每次測試對應的初始狀態都保持一致,在測試環節,順序調控保持一致,只有這樣,方可保證測試結果的科學性與可比性。

四、結語

綜上可知,電氣自動設備所擁有的品種十分多樣,但產量偏少,為此,基于其可靠性進行試驗測試面臨一定的困難,現下主要應用可靠性檢測。不可否認,此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為此,建議先在實驗室開展測試,同時,把試驗測試獲取的數據和現場測試獲取的數據實施綜合比對,以此來科學評測可靠性。

參考文獻:

[1]徐賢暢.電氣工程自動設備可靠性檢測技術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5):74-74,75.

[2]陳奇.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可靠性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12):6336-6337.

[3]馬超.配網自動化應用于大連電網可靠性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7.

[4]李軍,黃學良,陳小虎等.基于雙重判據的微電網快速孤島檢測技術[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6,32(5):38-42,56.

第6篇:課程設計的起點范文

[關鍵詞] 工作過程 建筑電氣控制技術 課程建設

一、《建筑電氣控制技術》課程設計理念

本課程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導向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結構、進程及教學的方法與手段,努力實現課程設計主體多元化,將建筑安裝企業的一線技術人員納入到課程設計中來,根據行業、企業提出的崗位需求,分析建筑安裝專業技術人員應具有的關鍵能力及具體的工作標準,明確崗位人才的要求規格,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在此基礎上,按建筑安裝行業工作的過程進行課程設計。以不同的學習任務設計相應的學習領域,以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為主要內容組織教學。采取靈活、多樣、開放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將“項目驅動法”“任務導入法”等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二、《建筑電氣控制技術》課程設計思路

1.基于工作過程設計教學內容

建筑設備主要有給排水系統、消防系統和空調系統,它們的電氣控制要求不同,但都是建立在電氣控制的基本環節之上的。因此,課程內容分為4個學習領域,即學習領域A,建筑電氣控制的基本知識;學習領域B1,建筑給排水系統的電氣控制;學習領域B2;建筑消防系統電氣控制;學習領域B3,建筑中央空調系統電氣控制。每個學習領域又包含若干個不同的工作任務。基于不同的工作任務對應工作過程的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六個步驟具體內容不同,將4個學習領域分解為13個任務。不同的工作任務對應著不同的知識與技能,通過掌握這些知識與技能,進一步培養建筑電氣控制系統所需的安裝技能。

2.基于系統化原理設計學習階段

建筑電氣控制系統所需的安裝技能并非眼見功夫,學生要從基本電路開始,反復練習,積累經驗,才能掌握基本技能。具備基本技能后,各種系統要求不同,其控制原理有所不同,需要綜合訓練才能實現電氣控制。為此在縱向上按兩個階段組織教學,由簡單到復雜,從基本到綜合應用,從而培養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由一個新手成為一名專家。

第一階段,學習領域A是電氣控制基本知識與技能學習階段。通過5個任務的學習,學生從簡單電路到基本電路安裝,逐步掌握了各種低壓電器的安裝要求和基本控制環節電路的安裝技能,具備了電氣安裝的基本能力。

第二階段作為綜合應用階段。學習領域B1,學習領域B2,學習領域B3三者學習無先后順序。B1是基本電路在給排水系統中的應用,B2基本電路在消防系統中的應用,B3基本電路在空調系統中的應用,通過學習給排水系統、消防系統和空調系統的相關知識和專用電器后,即可分別進行給排水系統、消防系統和空調系統電氣控制訓練,從而具備了電氣安裝的單項能力。完成三個單項能力訓練,進一步形成綜合能力。

三、《建筑電氣控制技術》課程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課程總教學時數為68學時。在教學內容組織與安排上,通過對任務種類、完成任務的工作步驟及所需要的職業能力進行分析,指導學生邊看、邊做、邊學,按照完成工作的六個步驟:接受任務分析電路安裝準備線路安裝檢查調試交付使用來完成各個學習任務。下表是學習領域A和學習領域B2的教學內容與安排的建構模式,學習領域B1、B3與學習領域B2在教學內容組織和安排上類同。

四、《建筑電氣控制技術》課程實施成效

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了解企業生產操作全過程,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互相借鑒、自主規劃、自主完成任務的意識和能力。學生在頂崗實習和工作中,對建筑的水泵電氣控制、消防電氣控制、空調電氣控制和樓宇其它機電的電氣控制具有較強的看工程圖能力和操作能力,排查電路故障能力強,上崗快,應變性好,尤其是部分學生在某些環節上,還提出一些自己獨到的見解,真正達到了本門課程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朱啟家.基本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改革與實踐[J].中國成人教育,2010,(4).

[2]吳言.從“職業導向”走向“工作世界導向”[J].職業技術教育,2008,(31).

第7篇:課程設計的起點范文

網絡教學視頻題虛擬仿真實驗電子測量儀器一、《電子測量與儀器》網絡課程資源建設的特點

1.電類課程的特點

從電子技術的發展來看,電類課程有著自身的一些特點。首先,電類課程的專業知識具有實驗性和探索性,甚至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可能會被新的知識替代。這種技術和知識的更新,在行業中的電子產品上會首先得到體現。實際中,電子產品更新的速度很快。其次,電類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2.《電子測量與儀器》網絡課程資源建設的特點

結合電類課程專業知識的實驗性和探索性,在進行《電子測量與儀器》課程網絡資源建設時,宜引入行業中最新的電子測量儀器介紹及其技術講座,添加相關網絡鏈接、視頻和反映技術前沿的文獻。結合電類課程很強的實踐性,并考慮到網絡與電類課程之間的共同點:計算機化,在網絡資源應用中,適當地引入虛擬仿真實驗。特別是《電子測量與儀器》課程中基于計算機的虛擬儀器技術作為先進的測量技術,使得應用虛擬儀器進行虛擬仿真實驗成為可能,電子設計仿真軟件NI Multisim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與其它電類課程相比較而言,這是《電子測量與儀器》課程網絡資源建設和應用中獨有的一個特點。這樣,通過最新電子測量儀器、前沿技術和虛擬仿真實驗內容的資源建設和應用,以充分發揮網絡作為課堂延伸的作用。

二、《電子測量與儀器》網絡課程的資源建設

本文基于4A網絡教學平臺,進行了《電子測量與儀器》網絡課程的資源建設。資源建設的基本模塊包括課程資源、作業、討論區、學習活動等。課程資源中包括課程內容、實驗內容、常用儀器簡介、以及設計常見儀器的芯片資料等,擴展的模塊有虛擬儀器、畢業設計等,主要課程資源組織圖如圖1所示。其中,課程答疑安排在討論區進行。課程資源呈現的方式有文字、圖片、PPT、視頻等。根據前述《電子測量與儀器》網絡課程資源建設的特點,在網絡課程資源建設中還引入了最新的電子測量儀器類產品介紹與講座類的視頻,提供了虛擬儀器前沿技術的參考文獻,并設計了選擇、應用電子測量儀器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即給定測量任務,讓學生在NI Multisim軟件中加載虛擬儀器進行虛擬仿真實驗。為了使學生在課外對課程內容有一個更好的理解,還專門設計了視頻題和思考題。

三、儀器產品講座類視頻的合理應用與引導

網絡課程作為課堂的延伸,應盡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一方面,學生通過網絡課程能對課內的教學內容有更好地理解;另一方面,學生能學到與課內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知識,對課內教學內容進行擴展。結合電類課程專業知識的實驗性和探索性,《電子測量與儀器》網絡課程引入了儀器產品講座類視頻,其視頻內容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其中包括最新的數字示波器和數字萬用表等視頻。

下面以數字示波器視頻的引入為例。受課內學時數的限制,“數字示波器”的課內教學內容重點講解數字示波器的原理和測量方法,包括探頭的基本應用。而更詳細的探頭應用及注意事項,則在網絡教學平臺上通過引入探頭視頻專題來學習。這拓展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范圍。因為是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師不在現場的情況下,仍然應該引導學生學習,所以就視頻設計了視頻題,讓學生觀看視頻后回答問題,以幫助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思考問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更有效。

“數字示波器”視頻有關問題的設計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探頭的基本應用和示波器的原理,理解探頭使用的注意事項和示波器的功能,并促進學生思考,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教學設計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首先,將一Flash作為引子。它通過展示一個電子工程師在使用示波器檢驗產品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來引出數字示波器產品中使用的新技術。其次,在其視頻下方顯示相應的提問,學生可帶著問題去觀看視頻。最后,提示回答某個問題后續所需要學習的視頻。如設計的問題有:探頭的作用有哪些,如何選擇、使用探頭(詳見后續視頻:探頭專題)。并在作業模塊下給出視頻題和答案。

四、虛擬仿真實驗學習活動

目前,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的教學安排大多采用課內實驗或課程設計來達到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和實踐的目的。《電子測量與儀器》課程的內容在強調技術知識的同時,對知識的應用也很重視。基于能應用虛擬儀器進行虛擬仿真實驗的課程特點,在《電子測量與儀器》網絡課程資源建設中應用NI Multisim軟件引入虛擬仿真實驗,有利于學生的知識建構和學習遷移。NI Multisim軟件中加載虛擬儀器的方式有三種:自帶的虛擬儀器、基于LabVIEW的虛擬儀器和NI ELVISmx虛擬儀器。

在學生學習了多種電子測量儀器之后,利用4A網絡教學平臺的學習活動模塊設計基于虛擬仿真實驗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使學生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能正確地選擇測量方案和儀器,達到完成給定測量任務的教學目標。依據教學目標,虛擬仿真實驗的學習活動內容為:給學生一個測量任務,讓學生在NI Multisim軟件中加載虛擬儀器完成仿真實驗。具體的任務包括觀察濾波前后的時域波形、分析濾波后的信號頻率分量和測量濾波器的帶寬。考慮到濾波器帶寬測量的方法有多種,所以設計了投票環節,給出其中三種測量方案,讓學生從中推選出最佳的測量方案。這三種方案有用正弦信號源和示波器的觀察法測量、用波特圖儀(或頻率特性測試儀)的自動掃描法測量、用正弦信號源和電壓表的點頻法測量。附件作業中提供了NI Multisim設計的語音濾波器電路原理圖,以方便學生課外進行仿真實驗。共享資源環節要求學生在活動中提供相關資源與同學共享,同時它也是支撐測量結果的依據。

五、結語

根據《電子測量與儀器》課程知識具有實驗性和探索性、設計計算機化等特點,且能使用虛擬儀器進行虛擬仿真實驗的獨有特點,利用4A網絡教學平臺對課程進行了網絡資源建設和應用。通過設計儀器產品講座類視頻題和NI Multisim仿真實驗學習活動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達到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和學習遷移的目的。實踐表明,網絡教學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有效途徑。如何提升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有待研究。

參考文獻:

[1]從宏壽,李紹銘.電子設計自動化――Multisim在電子電路與單片機中的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36-64.

[2]楊吉祥,高禮忠,詹宏英.電子測量技術基礎(2004年第1版修訂)[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

[3]黃小妹.網絡自主學習模式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應用剖析――以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為例[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32(7):39.22.

第8篇:課程設計的起點范文

“6+2”基本原則 酒店企業管理 課程整體設計

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高職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高職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戴士弘先生根據我國高職院校的實際,提出了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6+2),其中的“6”是指:(1)工學結合、職業活動導向;(2)突出能力目標;(3)項目任務載體;(4)能力實訓;(5)學生主體;(6)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教學。原則中的“2”是指:(1)某些課程教學內容(如德育內容、外語內容)必須要注意采取“滲透”到全院所有課程中去的方式,而不僅僅依賴集中上課的方式;(2)對于職業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如自學能力、與人交流能力、與人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等)也必須要注意“滲透”到所有課程中去。“6+2”基本原則可以代表先進職業教育觀念的主要內容,是課程教學改革的核心中可操作、可展示、可核查的內容,解決了高職課程教學改革的難點。本文以“酒店企業管理”課程為例展示“6+2”基本原則在課程整體設計中的具體運用。

一、課程簡介

1.課程性質和地位

“酒店企業管理”是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必修課。本課程以酒店日常管理的工作過程與實踐為基礎構建課程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酒店管理綜合能力,符合酒店管理專業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和任職崗位群的要求。

2.課程對應的崗位

酒店前廳部、客房部、餐飲部、康體中心、人事部、營銷部等部門的服務與中低層管理人員

3.工作任務

制訂酒店管理的目標與計劃,酒店員工招聘與考核,酒店服務質量管理,酒店運行成本的控制。

4.先修與后續課課程

先修課程是:酒店服務禮儀、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餐飲服務與管理、會議服務與管理;后續課程是:頂崗實習、畢業論文。

二、課程目標設計

1.能力目標

本課程的能力目標是培養學生能能開展酒店基層管理工作:(1)能根據酒店服務內容設計酒店服務與管理業務服務流程;(2)能編寫酒店管理執行計劃,能組織落實計劃;(3)會從事酒店員工招聘工作;(4)能制訂酒店培訓方案并能培訓酒店服務員;(5)能制訂和設計酒店崗位薪酬;(6)能制訂酒店服務質量標準;(7)能制訂和實施酒店餐飲采購制度和設計倉儲管理流程;(8)能策劃酒店節能環保和降低物耗的管理方案。

2.知識目標

與能力目標相對應的知識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酒店管理的相關理論和知識:(1)掌握酒店管理服務業務的主要內容;(2)掌握酒店基層管理活動的職能;(3)掌握酒店管理目標與計劃的構成;(4)掌握酒店組織的部門的構成與職能;(5)掌握酒店人力資源與管理的基本原理;(6)掌握保證酒店服務質量的管理方法;(7)掌握控制酒店成本的管理技術。

3.素質目標

本課程的素質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敬業精神、團隊精神和學習能力:(1)形成酒店基層管理者的現代管理服務理念;(2)養成忠于職守、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3)與他人合作的團隊精神;(4)自學能力;(5)分析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6)前沿信息收集與分析能力。

三、課程內容設計

本課程以河源職業技術學院交流中心的日常管理為綜合貫穿項目,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在學院交流中心半工半讀,將學生分配到交流中心的各個部門,下課后即到各部門上班。本課程的教學活動將圍繞交流中心的日常管理活動來開展,采取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等教學模式,以課程涉及的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為依據,以5個具體的子項目為載體,以項目所包含的12個訓練任務為驅動,在具體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在教中學、學中做,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一體化。

四、課程考核方案設計

本課程以真實工作任務為依據,對學生的能力訓練過程進行精心的設計,課程考核設計同樣強調形成性考核,體現綜合應用能力。

1.形成性考核(占70%)

(1)平時成績(占形成性考核的20%) 包括考勤(5%)、學習態度(5%)、課堂提問(10%)。

(2)項目成績(占形成性考核的80%)

具體分值見表2。

2.終結性考核(占30%)

采取筆試(開卷)方式進行,運用所掌握的酒店管理的知識,寫一份改進本部門工作的設想。

五、結語

基于“6+2”基本原則的高職“酒店企業管理”課程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注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以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為平臺,以仿真及全真的酒店企業管理工作(項目)為載體,以項目所包含的任務為驅動,在具體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重視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在教中學、學中做,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一體化。充分體現了高職課程職業性、實踐性、開放交互性的要求,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培養了學生酒店管理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科學教育出版社,2007.

[2]戴士弘.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第9篇:課程設計的起點范文

關鍵詞:Multism;仿真;數字電路;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23-0000-01

Implementation of Multism-based Digital Alarm in Digital Circuits Curriculum Design

Li Yan1,Zhang Yiyang2

(1.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Changchun 130062,China;2.Armored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31,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digital teaching specific content,for example,specify Multism simulation software in teaching digital circuit applications.

Keywords:Multism;Simulation;Digital circuit;Curriculum design

一、引言

數字電路課程設計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課程,重點培養學生在數字電子綜合設計過程中,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的能力,以提高學生在數字電子領域的知識、經驗、方法等綜合技能。由于條件限制,目前數字電路課程設計以理論分析為主,缺少相應實踐環節。本文針對學校實驗設備配置和學生實際情況,提出基于multisim虛擬課程設計教學方法,以進一步增強學自主性,充分激發和挖崛學生創新潛力。

二、Multism簡介

Multisim是美國國家儀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為基礎的仿真工具,它包含了電路原理圖的圖形輸入、電路硬件描述語言輸入方式,具有很廣泛的仿真分析能力。適用于板級的模擬/數字電路板的設計工作。工程師們可以使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電路原理圖,并對電路進行仿真。Multisim提煉了SPICE仿真的復雜內容,這樣工程師無需懂得深入的SPICE技術就可以很快地進行捕獲、仿真和分析新的設計,這也使其更適合電子學教育。通過Multisim和虛擬儀器技術,PCB設計工程師和電子學教育工作者可以完成從理論到原理圖捕獲與仿真再到原型設計和測試這樣一個完整的綜合設計流程。

三、基于Multisim的計數報警器設計

(一)任務分析

1.總體方案確定。根據系統的邏輯關系將系統分解,畫出系統的原理框圖,確定框圖間各種信號的邏輯關系與時序關系。

2.課題分析與研究。。了解以上設計要求后,確定設計系統的全部功能,要求及計數指標,熟悉控制對象和處理信號的各種參數,特點和關系。

3.單元電路繪制與仿真。選擇合適的數字電路器件,用Multism仿真,并繪制各單元的邏輯電路圖。

4.分析電路。充分分析單元電路,尤其對控制信號要從邏輯關系,正反極性,時序幾個方面進行深入考慮,確保不發生沖突,在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原設計電路的不斷修改,最后獲得最佳的設計方案。

(二)方案論證

1.555定時器的連接。555定時器是一種功能強大的模擬數字混合集成電路,有二個比較器A1和A2,有一個RS觸發器,R和S高電平有效。三極管VT1對清零起跟隨作用,起緩沖作用。三極管VT2是放電管,將對外電路的元件提供放電通路。比較器的輸入端有一個由三個5kW電阻組成的分壓器,由此可以獲得和兩個分壓值,一般稱為閾值。555定時器的1腳是接地端GND,2腳是低觸發端TL,3腳是輸出端OUT,4腳是清除端Rd,5腳是電壓控制端CV,6腳是高觸發端TH,7腳是放電端DIS,8腳是電源端VCC。555定時器的輸出端電流可以達到200mA,因此可以直接驅動與這個電流數值相當的負載,如揚聲器、發光二極管等。

2.發光二極管的連接。LED產品的種類繁多,有共陰極電路,還有共陽極電路。本次設計采用共陽極電路。

3.74ls192和74ls247。74ls192異步十進制計數器這個計數器是十進制的,在設計時電路比較簡單,我們在學習進制設計時已經使用過,基本了解它的各項功能。對于六進制的設計不是很大的問題,同時由于RST清零,L`D`的保持功能可以很方便的實現清零開始,暫停繼續這兩個功能。因此我選用這種方案。

四、具體方案實施

1.利用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知識設計一個計數報警器,該計數報警器的設計采用的元件主要有譯碼器74LS247、十進制計數器74LS192、555組成的單穩態觸發器。該計數報警器計數最大值是99,當計數溢出時放出聲光報警,報警時間為10秒,計數脈沖由按鈕和555組成的單穩態觸發器產生。數字電路系統一般包括輸入電路、控制電路、輸出電路、時鐘電路和電源等。輸入電路主要作用是將被控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其形式包括各種輸入接口電路。比如數字頻率計中,通過輸入電路對微弱信號進行放大、整形,得到數字電路可以處理的數字信號。模擬信號則需要通過模數轉換電路轉換成數字信號再進行處理。在設計輸入電路時,必須首先了解輸入信號的性質,接口的條件,以設計合適的輸入接口電路。

2.選擇74ls192兩片、74ls247兩片、74ls04一片、數碼管兩枚、電阻若干、電容若干、開關一個。首先根據74ls192的功能表的功能,將兩片74ls192連成十進制計數器,是輸出的數字為從1到99,然后清零。用相應電阻和電容以及555組成單諧振蕩器,和74ls192相連,根據74ls247的功能,分別將兩片74ls247連接到兩片74ls192的相應端,然后將共陽極數碼管兩枚分別于兩片74ls247相連,中間加100歐電阻,先在草稿紙上繪制實現功能的草圖,經過反復的修改論證,以期達到最理想的狀態。然后用multism軟件根據原先繪制的電路圖繪制各單元的相應邏輯電路圖,進行仿真。

3.用multism軟件根據原先繪制的電路圖繪制各單元的相應邏輯電路圖后,進行仿真,期間可能會出現不能正常實現原先所設定的功能,但經過思考與修改,設計出能正常實現所要求的功能的電路圖,用multism進行仿真,得出所要的結果。在各單元電路設計的基礎上,用multism軟件把各單元電路連接起來,繪制出符合軟件要求的系統整體邏輯電路圖。系統整體電路設計完成后,對系統整體進行仿真,驗證設計的正確性。

五、結論

針對學校實驗設備配置和學生實際情況,并通過基于multisim虛擬課程設計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數電這門課有了更深的了解,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去的能力,并進一步增強學自主性,充分激發和挖崛學生創新潛力。

參考文獻:

情侣做性视频在线播放| AV教师一区高清| 男女互操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 中文 欧美 日韩 在线| 久久久久国产综合av天堂 | 免费观看又色又爽又黄的韩国| 日韩美女av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 蜜臀AⅤ永久无码精品|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色毛片| 久久久国产精品粉嫩av| 九色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九九热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 淫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区二区|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久网下载| 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91一区二这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四虎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五月丁香| 性无码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未满十八禁止观看| 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中国女人做爰视频|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精品国产偷窥一区二区| 国产丝袜美腿诱惑在线观看|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五月| 在线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