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飛燕驚龍”為你整理了這篇“十三五”期間工業經濟發展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十三五”期間,雨城區堅持以綠色發展為根本遵循,圍繞“工業挑大梁”產業定位,推動工業轉型升級,技術改造提升傳統行業,創新驅動壯大新興產業,加快構建雨城區五大支柱產業體系,突出“抓項目、抓園區、抓企業”,推動工業經濟總量增長、結構優化、質量提升。使雨城區工業經濟進入健康快速發展的上升通道,為“十四五”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十三五”期間工業規劃完成情況
十三五工業規劃實施以來,通過雅安市雨城區工業戰線的共同努力,完成了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實力明顯增強,2020年雨城區實現工業總產值84.8億元,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6%。規上工業企業達到43戶,是2016年1.16倍。優勢產業得到發展提升,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等產業蓬勃發展,五大支柱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達到70.51億元。工業項目支撐有力,雨城區五年累計完成工業投資35.81億元;完成技改投資30.38億元,增強了工業經濟的發展后勁。傳統產業改造提速,節能降耗成效顯著,“十三五”期間累計淘汰燃煤鍋爐31臺。已分類妥善處置2家“僵尸企業”。
二、“十三五”期間工業發展主要成就
雅安市雨城區工業經濟保持了較快發展態勢,工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取得重大進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主導產業特色鮮明。“十三五”期間,雅安市進一步加快發展壯大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等產業。2020年裝備制造產業營業收入值達到10億元, 占五大支柱產業14.19%;食品飲料業營業收入達到9.57億元,占五大支柱產業13.58%;先進材料產業營業收入達到4.36億元,占五大支柱產業6.18%;能源化工產業營業收入達到46.58億元,占五大支柱產業66.05%。“十三五”時期, 五大支柱產業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2.產業集聚水平不斷提高。通過著力打造園區承接平臺,全力推動工業園區發展,雅安市雨城區產業集聚水平明顯提升,初步形成了草壩工業園區、雨城區園中園、藏茶產業園等園區,成為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雨城區工業園區建成面積由2016年的4平方公里擴大到4.2平方公里,增長5%,入園企業達到49戶。2020年,工業園區實現營業收入36億元;園區從業人員1600人,是2016年的1.45倍。
(2021年2月24日)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2021年度**系統作風效能建設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蘇州、常熟市作風建設會議精神,動員系統上下圍繞市委、市政府“美麗常熟”建設目標和系統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全面強化系統作風建設,提升履職能力,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
過去的一年,我們緊緊圍繞上級工作大局和系統重點任務,突出疫情防控,突出農資保供和城鄉流通體系建設,突出基層社重建和“三會”制度建設,強化作風效能,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在服務意識、管理能力、履職效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提升,系統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步 。
雖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對照上級要求和先進單位,我們的工作還有不小的差距和不足。特別是去年我們在全市考核中位列第三等次末位,這里面固然有一定客觀原因,但我認為主觀因素是主要的,追根溯源,是我們的作風和效能還存在不少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大局意識和組織觀念不強。部分同志政治站位不高,缺少大局意識,對中央、上級的決策部署和工作安排,在沒有深入學習和完整把握的情況下,就大發議論、橫加批踏,又提不出積極的、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不能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中央、上級和市總社黨組保持高度一致。有些同志缺乏組織觀念,對上級安排的工作,總喜歡權衡得失,講究絕對公平,稍有不滿就搞抵觸鬧情緒;有的習慣跟組織講條件要好處,更有甚者不服從不執行。有的同志對單位、系統缺乏歸屬感,只在意個人的利益和感受,集體利益、榮譽根本不在心上;有的同志工作分得太清,缺少協作意識、配合意識,“只掃自家門前雪”,對其他工作習慣性往外擋;有的同志胸襟氣量較小,聽不得不同意見,聽不得批評;有的同志喜歡空頭議論,自己閑著不做事,對做事的同志卻品頭評足、百般挑剔,缺乏換位思考。
二是擔當精神不足。部分同志認為***現在是小部門、邊緣部門,自己再怎么做工作也是“吃力不討好”,排名也總是在后頭,因而工作目標定位不高,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不敢爭一流。有些同志事業心責任感不強,對待工作沒有熱情,缺乏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拼勁。工作缺乏主動性,有的喜歡“等”, 如同算盤珠“撥一撥動一動”,個別甚至撥了也不動;有的喜歡“拖”, 不催不辦,能拖就拖;有的同志存在“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思想,不想著自己給單位多做點事情多做點貢獻,而是總想怎么少干點、輕松點。有的同志工作不肯擔責任, 甘當“甩手掌柜”或“二傳手”,將決策推給上級,將責任推給下級,該管的不管,該抓的不抓,自己“無事一身輕”。有的同志沒有走出“舒適區”, 對工作挑肥揀瘦,只干輕松的、簡單的工作,對復雜工作就想辦法回避推脫,遇到矛盾問題繞道走,而且還不匯報。有的同志干事不肯花心思下苦功,而是像守株待兔,既不愿意向上向橫向爭取,也不注重內部挖潛,更不發動基層,任其自然,放任結果。有的工作粗枝大葉,不耐心不細心,經常出差錯。
三是履職能力不強。有些同志學習意識不強,對業務工作鉆研不深,對上級的要求把握不清,對基層的實情了解不全,思考問題比較簡單,工作缺乏思路、辦法,語言表達、文字撰寫等基本功一直沒有長進。思想比較保守,事業比較狹窄,創新意識不強,習慣于墨守成規,存在“路徑依賴”,總用老思路、老辦法來解決問題,工作缺乏特色、缺少亮點。遇到工作既不開動腦筋,也不深入研究,更提不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方案和操作辦法,而是只會等領導下命令,或是機械教條的執行,簡單應付了事。抓落實的能力不強,只會以文件貫徹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不會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有的缺少計劃性和預見性,對工作中可能發生的問題缺乏相應準備,一旦情況發生變化,往往驚慌失措、亂了陣腳;有的思考問題制定方案不系統不周密,工作不能閉環;有的作風不實,只會布置下命令,不會下基層了解實情,也不會指導、服務、督查,更不會調動一切因素想方設法去推動去完成。有的工作缺少重點,平均施力,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工作缺乏韌性,淺嘗輒止,不能一竿子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
四是執行紀律還不夠嚴。部分同志對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執行不嚴,對單位的規章制度不以為然,比較自由散漫。有的上下班不準時,有事外出不說明、不請假;有的心思不放在工作上,上班時間開小差,做無關工作的事;有的對會議紀律重視不夠,不遵守會議時間,心不在焉,交頭接耳,玩手機等現象。
今年是黨的百年華誕,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開啟***綜合改革新階段、**事業發展新征程的一年,可以說今年的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時間緊迫,要開好局、起好步,要實現今年的既定目標,要在考核中進位次、上臺階,就必須全力推進作風建設,今天我們第一次把會議范圍擴大到系統企業,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振奮系統精神、凝聚系統合力,形成系統上下齊抓共管作風效能的良好局面,一天接一天,一級抓一級,一刻不放、寸步不讓,以一流作風創造一流業績,打造出“最美窗口”中的“**風景”。
一、增強“爭先意識”,精神狀態上要添滿“動力”
春節剛剛去過,蘇州、常熟就先后召開了作風建設大會,可見上級對作風效能的重視。常熟市委*書記在全市作風建設大會上強調要突破鴕鳥思維、部門思維、求穩思維、甲方思維、惰性思維和啃老思維,對今年作風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要實現“思維轉變”,就必須要實現“面貌轉變”,干部職工要時刻擰緊思想上這根弦,提振精氣神,繼續發揮我們在去年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現出來的責任意識、使命意識,以“爭第一、爭上游”的昂揚斗志和工作態度,投身新一年的工作,堅決杜絕得過且過、懶散懈怠的工作惰性,以高標準、嚴要求的工作作風,創出新成績。
二、突出“跨越意識”,工作落實上要開足“馬力”
作風建設最終要落到具體工作上,開展好今年的工作,要積極發揮“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鉚一股勁、爭一口氣,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實,推動工作實現“撐桿跨越”。
一是要突出重點抓落實。要始終圍繞“兩爭一前列”,圍繞“美麗窗口”建設,圍繞美麗常熟建設,圍繞系統確定的十件重點職能工作來抓好工作落實。要樹立**系統就是“主戰場”,企業科室就是“主力軍”,干部職工就是“主人翁”的意識,著眼大局,突出重點,把自身工作與系統重點工作、全市工作大局聯系起來、融合起來,嚴格對照任務分解,緊抓工作主攻方向,全力完成各項目標任務,以每個人的一流匯成每個企業、科室的一流,匯成系統跨越發展的一流。
二是要突出責任抓落實。要以目標化、節點化、責任化的思路推進工作,明確各項工作開展的“路線圖”,建立時間倒排、任務倒逼、責任倒查的工作機制,領導干部要帶頭抓好自己和分管領域的工作,對重點難點問題親自研究,推動解決。相關企業、科室要對照績效考核分解任務,認真研究,列出清單,逐項布置,明確責任,落實專人,抓實細節,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完成工作,實現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做到任務不完成不放手,目標不實現不放手。
三是要突出創新抓落實。**這個部門要煥發新活力,必須依靠創新,要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須要突出工作創新,要以創新思維破解系統發展難題。思維要多活躍,要加強學習,更新觀念,以“創唯一”的魄力,跳出思維定式抓工作,想人所未想,能人所不能。精力要多集中,要瞄準農業社會化服務、電商發展、項目建設等系統重要創新點,大膽嘗試、大膽作為,推動工作“模式創新”、“方法創新”,在為農服務上闖出新路,在經營管理上闖出新路,力爭創造常熟**模式、常熟**經驗。眼光要多向下,機關干部要多到基層、到企業去走動,多開展調查研究,多了解系統情況,在調查研究中發現新問題,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創新點,在基層一線抓好工作創新落實。眼光要多向外,要打開工作眼界,堅決打破老化固化的工作思路,杜絕墨守成規、坐吃山空的思想,要向高處攀,把自己放在全市所有單位里比,放在全國**系統里比,向最高標準看齊,要向先進單位學習,積極引進先進經驗,積極轉換學習成果,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和業務水平。眼光要多向內,要建立完善聯動、互通、協調、考核等工作機制,加強系統內部聯系,形成整體創新、協同創新的發展聚合力。
三、強化“考核導向”,監督管理上要加滿“壓力”
要利用好考核這根“指揮棒”,抓工作、抓落實都要瞄準“考核”、指向“考核”,以用目標倒逼進度、用考核倒逼作風,充分發揮出考核推動工作的“加壓器”、“助燃劑”作用。
一是要以組織領導傳導壓力。要繼續發揮好機關作風效能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強化協調、監督、考核功能。各企業、科室負責人要切實履行好第一責任人職責,對科室存在問題進行查擺,落實整改,督促科室干部職工樹立廉潔、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扎扎實實開展好今年的工作。分管領導要及時掌握工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解決,確保各項工作平穩有序進行。
二是要以上級考核任務傳導壓力。凡是市里明確的考核任務,都要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一項項對照、一條條明確、一件件落實,確保各項考核任務全面、及時、高質量完成。各企業、科室要緊盯分解的考核任務,定期向上匯報工作進度。
三是要以內部考核制度傳導壓力。全面完善系統內部各項考核制度,為系統工作推進和落實提供制度支撐,形成層層有考核、事事有考核、人人要考核的系統考核管理體系。要在去年出臺《機關工作人員平時考核實施細則(試行)》的基礎上,完善相關操作機制,抓好《細則》的執行,是全員考核制度落到實地、見出實效。要繼續完善全資、控股企業考核細則,加強規范化、目標化、合理化,不斷細化考核指標,壓實工作責任,提升系統治理水平和能力。要抓緊制定出臺基層考核方案,有效強化對基層的管理,傳導考核壓力到基層、到為農服務第一線,提升系統服務水平。
四、強化“規矩意識”,紀律執行上要擰成“合力”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系統的作風效能,首先體現在工作紀律上,要把紀律挺在最前面,個人、機關、企業共同發力,擰成系統轉變工作作風的合力。
一是要突出黨建引領。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建立健全作風監督機制,認真糾治系統內存在“”等問題,確保各項制度執行到位、落到實處。要重點抓好對干部和企業領導日常履職的監督檢查,對違反工作紀律、履職不盡責的要加大問責追責的力度,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二是要完善制度約束。要進一步完善機關《工作紀律管理制度》,重點加強制度執行情況的自查自糾,把相關工作制度切實落實好、執行好。相關企業也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完善工作紀律管理方法和制度,明確責任和相關處理辦法,嚴格管理、嚴格執行,上下合力,確保系統作風和工作紀律上不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