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投資與融資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投融資平臺;投融資公司;債務風險
2009年3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監會聯合《關于進一步加強信貸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政府組建投融資平臺,發行企業債、中期票據等融資工具,拓寬中央政府投資項目的配套資金融資渠道”。為此,各級地方政府積極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依托原有城司,打造出新形勢下統一的新型投融資平臺。
近年來秦皇島市投融資體系獲得了較好的發展,市政府通過采取成立城司、建立“政、銀、企”溝通對接機制、建設完善融資服務體系以及整合全市擔保資源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緩解了秦皇島市在城市建設發展中所出現的資金“瓶頸”問題,在為秦皇島市重大項目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但目前的投融資機制與秦皇島市整體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相比,仍還存在直接融資比例低,投融資平臺小、渠道窄,政府財政資金杠桿放大作用不明顯,已有資源、資金、資產開發利用不夠等問題。
一、秦皇島市投融資總體概況
(一)秦皇島市投融資體制
2009年11月秦皇島成立“秦皇島市投融資管理領導小組”,對全市投融資工作進行統一領導,領導小組組長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成員為市財政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城鄉建設局、國土資源局、城鄉規劃局、環境保護局、城市管理局、交通運輸局、監察局、審計局、金融辦等部門人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財政局,市財政局長任辦公室主任。秦皇島市投融資管理領導小組管理各投融資平臺,財政部門負責財務監督,審計部門負責審計監督,監察部門負責責任監督。
(二)秦皇島市投融資平臺
目前秦皇島共有4家投融資公司:一是城市建設投資公司,該公司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為主,由城鄉建設局牽頭組建,市國資委作為出資人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實行國有資產授權經營;二是建設投資公司,該公司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建設項目投融資為主,重點是高速公路、鐵路、機場、港口和國家立項的重大基本建設項目,由市發改委牽頭組建,市國資委作為出資人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通過國債資金和財政資金注入資本金,獲取的經營和資產收益作為資本金再投入,代表政府出資,參與重大建設項目出資入股;三是行政事業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該公司以財政投資的公益性項目投融資為主,重點是行政機關和文化、教育、廣播、衛生等社會事業的基本建設項目,由財政局牽頭組建,將市直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教育、衛生系統除外)劃撥過戶該公司,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統一運營、統一管理;四是土地儲備中心,土地儲備中心以土地收購儲備和一級開發為主,同時為其他投融資平臺提供土地資源,實現資源轉化,由市國土資源局牽頭組建,以政府投入作為資本金,集中使用國有土地收益基金,加強土地前期開發和儲備管理,確保土地有效增值。還有3家投融資公司正在建設中:一是旅游開發建設公司,由旅游局牽頭,整合旅游資源和資產,搭建旅游設施建設及產業開發項目投融資平臺;二是北戴河新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由北戴河新區管委會牽頭建立;三是六合公司,由城鄉建設局牽頭,規范其運行管理。同時《秦皇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政府投融資平臺建設規范投融資管理的實施意見》還指出,可根據發展需要,組建新的投融資平臺。
二、秦皇島市投融資平臺問題分析
(一)投融資公司規模小,經營效益普遍較差
目前成立的4個投融資平臺資產規模都很小,注冊資金少,政府基本上以資產注入,資金投入很少,運作主體分散,難以承接大型項目的投資建造,所發揮的投融資能力和經營實力都有限。從目前的經營管理情況看,現有的投融資公司資產運營能力低,經營效益普遍較差。
(二)條塊分割嚴重
目前現有的4家投融資公司及正在建設中的3家投融資公司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投資項目按所屬部門的管轄范圍進行條塊分割。從秦皇島市投融資管理領導小組成員組成亦可以看出,投融資平臺涉及不同部門利益,投資公司在選項目、做決策時很容易從本部門利益出發,在實踐中難免出現爭項目、爭利益的現象,造成資源使用效率低下和存量資產閑置。
(三)資產負債率偏高,財務風險大
各投融資公司資產負債率普遍超過了70%,這種高資產負債率一方面使企業承擔了較高的財務費用,另一方面投融資平臺絕大部分項目為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金額大,回收期長,投資收益率低,當投資收益不能償還到期債務時,投融資平臺不得不采取借新債還舊債的辦法,導致風險進一步擴大,一旦地方財政出現償還困難時,將有可能導致財務危機。
(四)融資渠道單一,后續融資壓力大
秦皇島4家投融資公司建設資金融資主要來源于國內銀行貸款、上級投資補助等,在發行債券、包裝上市、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方面仍是空白,雖然政府近年來也開始關注并著力支持該類融資途徑,但受政府投融資管理體制和資本市場等方面的約束,該類融資比重在一定時期內難以有較大提高。
未來秦皇島市將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大規模基礎建設引致巨大的資金需求,遠遠超過了政府的承受能力,融資壓力可想而知。對秦皇島市來說,如果在投融資機制上未能有所突破和創新,要完成如此巨大的融資任務難度很大。
三、構建高效的秦皇島投融資平臺
(一)借鑒成功經驗,搭建投融資大平臺
根據其他省市的成功經驗和我市具體情況,整合現有資源,建立實力雄厚的投融資運作平臺。如河南省整合政府資源,搭建投融資大平臺,成立河南省投資集團,該集團是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經營省政府授權范圍內國有資產的國有獨資公司,是省政府的投融資主體,公司注冊資本120億元,集團本部總資產220億元,合并報表總資產504億元,集團作為大型投融資平臺和有實力的市場主體,有效壯大了政府的投融資能力和對經濟的影響力。
秦皇島應整合現有4家和正在建設的3家投融資公司,成立秦皇島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具體組建方式可采取控股合并,保持政府投融資平臺公司資產、債權債務不變,以各平臺公司全部資產組建成立秦皇島投資集團,原平臺公司成為集團子公司,投融資職能作適當調整,避免處理債權債務的繁雜手續和由于利益重新分割帶來的改革阻力。集團負責開展城市、工業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隸屬市政府直接管理,明確各方的責權利關系,實行專業化、市場化管理,解決資源分散、條塊分割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能夠降低融資成本。
(二)拓寬投融資來源渠道和方式,實現投融資主體的多元化
鑒于目前秦皇島市各投融資公司存在的融資方式單一,融資缺乏可持續性等問題,筆者建議秦皇島市建立初期投融資平臺時,可以利用市場化運作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入股,即采用一種PPP(政府—私人—合作)模式,這種模式是基于地方政府掌控的大量公共資源基礎,與市場力量有效結合的一種方式。現有的BT(建設—轉讓)、BOT(建設—運營—轉讓)、TOT (轉讓—運營—轉讓)、BLT(建設—租賃—移交)模式應繼續發揚光大,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待投融資平臺做大做強之后,再通過上市進行直接融資,從而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的可持續性。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發行企業債券、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發起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進行融資。目前北京國管中心已經成功發行150億元企業債券和兩期共200億元中期票據,融資期限分為3年、5年、7年和10年不等,融資成本低于同期銀行貸款2個百分點左右,為后續北京市各區的投融資平臺有效融資探索出良好的途徑。
(三) 完善出資人制度,明確產權關系
目前各投融資公司還沒有完全脫離政府部門,條塊分割嚴重,難以形成完整的出資人制度,難以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改造、自我發展的經濟實體。因此,在構建多元化投融資體制過程中,完善出資人制度,明確產權關系就顯得更加重要。通過完善出資人制度,出資人代表行使所有者職能,按出資額享有資產收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經營管理者等權利,對公司的債務承擔有限責任,使得資本層面擺脫條塊分割,真正實現行政與資本分離。
(四)完善投融資風險管理機制,防范債務風險
從全國情況來看,地方投融資平臺的融資狀況不透明,地方政府往往通過多個融資平臺從多家銀行獲得貸款,債務管理也分布于不同的部門,造成地方政府不清楚不同層次政府的投融資平臺的負債和擔保狀況,極易形成政府債務風險。秦皇島市亦是如此,各投融資公司歸屬于不同的部門,債務游離于財政預算系統之外,且各投融資公司負債比例很高,債務風險不言而喻。政府應出臺相關措施,完善投融資風險管理機制。
首先,政府應建立一套風險控制模型。根據秦皇島市經濟增長目標、可支配財力,按照負債率和債務率風險區間測算政府可承擔的融資額度,對本市政府債務實行預警機制,在加大融資力度的同時,根據政府債務余額的多少,實行動態管理,保證政府債務總額控制在可承受風險以內。
其次,建立投融資償債保障機制。為強化投融資主體的償債責任,確保債務的到期歸還,應建立投融資償債保障機制。各投融資公司將財政資金、土地出讓收益、資產轉讓收益和其他經營開發性收益的一定比例上交財政作為償債基金,財政及相關部門做好監管,專款專用,確保借得來、還得起,促使投融資公司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在全國投融資平臺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秦皇島市政府應抓住機遇,嚴控風險,理順投融資管理體制,為秦皇島市經濟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創造條件。
主要參考文獻
[1]劉俊成.港區建設的投融資平臺問題研究——以廣西欽州為例[J].區域金融研究,2009(3).
[2]唐真龍,陳羽.政府融資平臺風險凸顯商業銀行嚴控“政策性”貸款[N].上海證券報,2009-12-02.
[3]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開行湖北分行聯合調研組.河南省搭建投融資大平臺的做法與啟示[J].今日財富:金融版,2008(8).
【關鍵詞】 管理層激勵; 籌資行為; 投資行為; 公司風險
管理層激勵已成為我國企業協調經營者與所有者之間利益關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由于我國一部分上市公司是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的,產權結構不合理、所有者缺位、經營者往往具有某種政治地位,這些問題加重了問題,勢必影響企業的績效,加大公司的風險,損害股東利益的最大化。鑒于此,筆者分析了公司投融資行為在管理層激勵與公司風險之間的中介作用,建立管理層激勵、公司行為與公司風險之間的作用關系路徑,旨在系統剖析由于關系引發的三者之間的關系,找到管理層激勵方式與程度對投資、籌資行為的影響差異,從投融資行為兩個方面摸索公司風險變化的規律,發現管理層激勵對緩釋風險、權衡公司風險和收益的正確方向。
一、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無論是實務界還是理論界都開始關注管理層激勵。當薪酬契約無法對管理層的工作努力和經營才能及經營效果作出補償和激勵時,容易誘發經理的機會主義和趨利行為,反映在投資行為上則可能出現投資不足或過度投資,從而引發經營風險;反映在籌資行為上則可能出現過度負債經營,引發各種財務風險。無論哪一種情況都將對股東財富造成危險。通過對管理層進行激勵,影響管理層對自己行為的選擇,進而緩解此行為引發的各種風險。Ogden, Jen and O’Connor(2004)指出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和商業戰略決定著一個公司的運營和財務結構,公司的經營活動和財務活動影響著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公司總風險。唐清泉、甄麗明(2009)指出,國有企業由于所有者的缺位或功能失效,管理層作為自利的“經濟人”,容易導致嚴重的問題。管理層在受到激勵之后,行為決策上就會有所傾向,從而影響公司的行為,使公司的風險有所變化。風險得到加強還是得以抑制,與管理層的激勵強度密切相關。于富生、張敏(2008)研究指出管理層激勵與財務風險密切相關,在管理層激勵的實施過程中應關注公司風險的變化。以往的大多研究越過管理層的行為,直接研究管理層激勵對公司績效或公司風險的影響,忽視了公司行為這一重要中介的作用。
關于投資行為在管理層激勵與公司風險之間的中介作用,有研究表明管理層激勵會影響到管理層作出有所傾向的投資決策,引起投資風險變化,進而影響公司總風險,如Coles,Daniel and Naveen(2005)的研究提供了組織的重要特征、管理層激勵的架構、管理層的關鍵決策(尤其是投資政策和負債政策)之間較強因果關系的經驗證據。他們發現CEO薪酬的改變能夠改變公司的投資決策行為,可能投資于冒險的資產從而產生較大的風險。Aggarwal and Samwick(2006)認為企業出現過度投資是因為管理層有私人利益;出現投資不足是由于相對于投資,管理層的私人成本太高,需要給予管理層適當的激勵,管理層才可能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同時作者指出,激勵的增大是來源于風險規避的減弱,在此條件下,激勵的增長有利于投資和業績的增加。周紹妮(2009)通過研究股權激勵實施后公司行為發生的變化及其驅動因素,發現實施股權激勵后,大部分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顯著下降,股東減輕了對管理層的約束和監督。同時,大多數公司的投資規模擴大,執行董事比例高的公司,投資規模有效降低,減少了過度投資行為,成本也隨之降低,而與投資所帶來的風險相關性并不顯著。廖理、廖冠民、沈紅波(2009)以2004—2006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研究發現晉升機制具有激勵效應,并且高管激勵強度與績效正相關,同時在經營風險高的公司,由于存在比較嚴重的業績監督問題,高管的晉升激勵效應更明顯。
通過對籌資行為在管理層激勵與公司風險之間的中介作用進行研究,探討了管理層激勵與負債水平、籌資方式之間的關系,推導出對公司風險的影響。Grossman,Hart(1982)發現,為了降低管理層對現金流的控制,即控制管理層的風險行為,債權籌資比股權籌資更有利,所以提高公司的負債水平是限制管理層控制現金流的方法之一,從而降低公司財務風險。呂長江和王克敏(2002)建立結構方程模型,采用三階段最小二乘法進行參數估計,實證研究發現對管理層激勵尤其是股權激勵,當股權比例越高時,越能夠減少管理者與公司股東之間的成本,同時公司的負債率和股利支付率都會降低,從而降低公司的財務風險。李豫湘、甘霖(2004)研究發現管理層持有股份的比例與資產負債率呈負相關關系,公司風險會由此降低。以上作者在發現管理層持股激勵能抑制負債無限制增長的情況下,得出有助于公司財務風險降低的結論。
已有的研究在分析管理層激勵與公司行為之間關系時,推導了對公司風險的影響,或者直接研究管理層激勵與公司風險的關系,而把公司行為作為一個“黑箱”,沒有強調管理層受到激勵之后在行為決策上的傾向,特別是在公司的投資決策和籌資決策這兩個關系公司戰略發展的重要方面與公司風險關系如何?從管理層激勵到公司行為,再到公司風險的作用關系路徑如何?本文的研究主題由三條路線牽引,即管理層激勵影響公司管理層的投資行為,投資行為可能引發不同程度的經營風險;管理層激勵影響公司管理層的籌資行為,籌資行為很可能引致財務風險;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最終影響公司的總風險(研究思路見圖1)。
我國高管人員的財富和財力還處于積累階段,短期報酬激勵對于管理層十分重要且風險較小,吸引力十足(唐清泉,2007)。我國上市公司是由國有企業轉變而來,管理層面臨任職升遷的政治方面的風險,對于長期的激勵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具有不確定性,而且我國管理層人員的薪酬普遍較低、差距較大。在基本收入較低時,管理層會缺乏投資動力,通過管理層薪酬激勵之后,管理層在收入得到改善和提高的情況下,會努力尋找投資機會,擴大投資規模。
管理層持股作為一種長期的激勵機制,是協調管理層與股東利益沖突的關鍵治理機制。羅富碧、冉茂盛和杜家廷(2008)采用面板數據進行研究,發現我國上市公司對管理層的股權激勵與投資明顯正相關。我國目前的情況是管理層持股較少,很難充分發揮它的激勵作用,管理層主人翁的地位難以得到體現,擴大投資規模必然要求資金的注入量,風險會大大提升,管理層在綜合考慮個人收益、聲譽等方面的影響,會縮小投資規模。因此,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H1a:管理層薪酬激勵與投資規模正相關。
假設H1b:管理層持股比例激勵與投資規模負相關。
我國管理層薪酬普遍較低,差距較大,通過提高管理層的薪酬水平僅是短期激勵計劃,管理層對企業沒有剩余索取權,無法從本質上讓管理層體會到主人翁地位的增強,過度的負債籌資會導致財務風險增大,甚至會面臨破產,但是破產對于一個高管聲譽的影響會十分嚴重,所以在我國實施的管理層薪酬激勵中,管理層不會過度負債籌資,管理層薪酬激勵與負債水平負相關。
如果未對管理層進行持股激勵,充分利用債權人監督,股東會希望通過增加負債來加強對管理層的監督,限制管理層對自己有利而對公司不利的行為。當實施了管理層持股激勵之后,使管理層與股東的目標函數趨于一致,股東這種利用債權人監督的想法會被弱化,以致負債水平降低。
假設H2a:管理層薪酬與負債水平負相關。
假設H2b:管理層持股與負債水平負相關。
企業投資規模的大小與企業未來的成長性、企業規模的大小、企業管理層風險偏好等關系密切,投資額大的項目,企業必定希望得到高的回報,以彌補投資時的巨額付出。高風險高回報,投資規模越大,在要求高回報的同時會伴隨著高的經營風險。
假設H3:投資規模與經營風險正相關。
公司財務風險的大小與籌資數額的多少、投資回報率的多少息息相關,負債水平越高,財務風險會越大。
假設H4:負債水平與財務風險正相關。
公司風險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經營風險的大小直接取決于日常企業的各項活動特征,而財務風險則與企業的負債經營水平息息相關。在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的共同作用下,公司的總風險程度會發生變化。
假設H5a:經營風險與公司風險正相關。
假設H5b:財務風險與公司風險正相關。
二、模型和數據
除公司風險的數據來自Wind數據庫、總經理職位發生變化的數據來自RESSET金融研究數據庫外,本文所用其余數據均來自國泰安中國股票市場數據庫(CSMAR)。選取2008—2010年在滬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主板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為了確保研究成果的客觀和準確,剔除以下樣本:1.ST公司和金融類公司;2.相關數據缺失的上市公司;3.2008—2010年間總經理職位發生變化的公司。經過對數據的收集和篩選,本文總共得到了1 497個樣本。在實證方面,本文用SPSS17.0進行了描述性統計,運用AMOS7.0做最大似然估計來測算模型參數及模型的擬合度。
本文所涉及的變量較多,具體的變量指標參見變量定義,如表1所示。
本文采用結構方程模型進行實證分析,根據理論分析構建結構方程模型,通過驗證性因子分析來驗證理論分析的正確性。本文根據理論構建的模型構念如圖2所示。
在理論及構念圖的基礎上,初步構建本文的結構方程模型如圖3所示。
三、實證分析
信度是指測量的一致性,是研究者對于相同的或相似的現象(或個體)進行不同形式或不同時間的測量,其所得結果是否一致的程度。本文通過SPSS17.0對文中的可測變量做了信度分析,各指標的信度分析結果參見表2。
在結構方程模型的分析中,一般認為Cronbachα值≥0.70時,屬于高信度;0.35≤Cronbachα值
本文通過組合信度分析和平均變異量抽取值分析來檢驗指標內在質量,進一步證明選取指標的可行性。組合信度分析及平均變異量抽取值分析結果參見表3。
組合信度作為潛在變量內在質量的判別標準之一,一般認為在0.60以上,表示模型的內在質量理想。從表3中可以發現,組合信度值均在0.7以上,說明模型的內在質量較好。
平均方差抽取量是潛在變量可以解釋其指標變量變異量的比值,是一種收斂效度指標,其數值越大,表示測量指標愈能有效反映其共同因素構念的潛在變量。一般的判別標準是平均方差抽取量要大于0.50。在表3中,六個潛在變量的平均方差抽取值分別為0.804、0.702、0.557、0.740、0.694、0.744,均在0.5以上,整體來說模型的內在質量較好。
通過以上對信度和效度的簡單檢驗,可以發現變量之間的信度和效度較好,支持以下模型參數估計,模型中可測變量參數估計值見表4。
標準化系數又稱為因素負荷量,該值越大表示指標變量越能有效反映其要測得的構念特質。在本文的初始模型估計中,所有的標準化系數均在0.65以上,因素負荷量值介于0.686到0.964之間,表示模型的基本適配度良好。例如經營風險,標準化系數分別為0.855和0.686,表示經營風險作為潛在變量對測量指標OR1和OR2的直接效果分別為0.855和0.686,其預測力分別為0.855×0.855=0.731和0.686×0.686=0.471。說明用連續3年每股收益(EPS)的標準差和以歷史3年主營業務收入的標準離差率來度量公司經營風險,可行性較好,能夠解釋經營風險,說明每股收益的標準差和主營業務收入的標準離差率能有效反映其要測得的經營風險的構念特質。
在潛變量和可測變量之間的解釋與被解釋力度較好的前提下,對潛變量之間的路徑關系進行分析,潛變量回歸系數估計值見表5。
從表5和圖4中可以發現,各個可測變量對潛變量的解釋力度各不相同。如管理層持股激勵中管理層三年的平均持股比例對管理層持股激勵的解釋效果大于公司董事持股比例;在籌資行為中,流動負債除以總資產對籌資行為的解釋力度最大;以用于投資的現金流量來衡量公司的投資規模效果更佳;而對于風險的衡量,用每股收益的標準差來表示公司的經營風險比用主營業務收入的標準離差率來解釋效果更好,現金比率則比流動比率能更好地度量公司的財務風險。
從表5中可以看出,在八組潛變量的關系中,有五組變量在0.01的水平上顯著,有一組持股激勵對籌資行為的影響在0.05的水平上顯著,薪酬激勵對籌資行為的影響和持股激勵對投資行為的影響沒有達到理想的顯著水平。
表5的結果顯示,管理層薪酬激勵對投資行為的影響在0.01的水平上顯著,且與預期的理論假設相符,即管理層的薪酬激勵能夠促進公司投資規模的擴大,支持了假設H1a。對于管理層持股激勵與投資行為的關系,結果并不理想,沒有達到顯著水平,即在持股激勵對投資行為的影響上本文沒有得出明確的結論。魏鋒、冉光和(2006)和陳曉明、周偉賢(2008)的研究發現管理層持股比例對投資的影響并不顯著,在這一點上本文沒有突破前人的研究成果。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我國管理層的持股比例過小,甚至是零持股,激勵效果不明顯;二是我國管理層的財富和財力處于積累階段,他們對于薪酬的提高更為敏感,而長期的激勵方式有一定的風險。
在管理層薪酬激勵對籌資行為的影響方面,雖然研究表明管理層薪酬激勵與籌資行為負相關,即薪酬激勵能夠抑制負債水平,但結果并不顯著,即假設H2a沒有得到證實。對于管理層持股激勵對負債水平的影響,本文回歸結果顯示在0.1的水平上顯著,與呂長江、王克敏(2002)和李豫湘、甘霖(2004)的研究結果一致。雖然結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但仍然能夠說明一些問題,即管理層持股比例的上升,有助于抑制公司負債水平的增加,通過對管理層進行持股激勵,加強管理層的主人翁地位,使得管理層作出恰當的籌資決策,而不致于一味地過分籌資,負債不斷增加,導致無限制地償還本金和利息而備感疲憊。對于管理層持股激勵對公司行為的影響,雖然在對籌資行為的影響上能說明一定的問題,但是整體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這可能是我國上市公司管理層整體持股比例甚少、零持股現象嚴重導致的,使得管理層持股激勵的作用難以發揮。可見,只有在管理層持股激勵普遍實施的前提下,它的功能才能夠真正發揮出來。
關于投資行為與經營風險的關系,本文顯示結果為正相關,且在0.01的水平上顯著,支持了假設H3,進一步說明在擴大投資規模的時候,經營風險也會增大,所以管理層在作出決策時必須慎之又慎,在追求高回報時,風險也是相伴的。
對于籌資行為對財務風險的影響,實證結果顯示它們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①,在0.01的水平上顯著,支持了假設H4,即負債水平越高,財務風險越大,與陳長年(1997)和洪樂平(2004)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公司不能無限制地負債經營,如此一來,會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
本文結果證明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都與公司總風險正相關,且在0.01的水平上顯著,支持了假設H5a和假設H5b,即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任何一個增大,都會導致公司總風險變大。所以,公司應當在財務風險較大的情況下,力使經營風險較小,或者在經營風險較大的情況下,使得財務風險較小,這才是明智之舉,才能避免公司總風險無限增大。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一高一低的搭配具有中等程度總體風險特征,當高經營風險和低財務風險相搭配時,對于權益投資人有較高的風險,也會有較高的預期報酬,符合他們的要求;這種資本結構對于債權人來說風險很小,不超過清算資產價值的債務,債權人通常是可以接受的。當高財務風險和低經營風險相搭配時,對于權益投資人來說經營風險低,投資資本回報率也低;對于債權人來說,經營風險低的企業有穩定的經營現金流入,可以為償債提供保障,可以為其提供較多的貸款。因此,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此降彼升的狀態是一種可以同時符合股東和債權人期望的現實搭配。
在結構方程模型中,要對模型的擬合度進行檢驗,首先需要驗證模型是否出現違規估計②,這就涉及到檢驗標準化參數估計值和誤差變量參數估計值是否合理,之后才可以進行模型整體的擬合度檢驗。誤差變量參數估計值參見表6。
從表4和表6可以看出,標準化系數小于1,誤差方差沒有負值出現,即沒有出現違規估計的情況,可以進行整體模型擬合度的檢驗。
模型的整體適配度指標又稱為對模型外在質量的評估,用來檢驗模型與數據是否契合得良好。模型驗證性分析的擬合指數參見表7。
從表7中可以發現,只有GFI、RMR、NFI、IFI、CFI這幾個指標基本達到適配標準,而其他指標并沒有達到要求,鑒于模型的擬合度并不十分理想,所以需要對模型作出修正。
在結構方程中,對模型的修正表示對模型指標之間關系的一種釋放。通過修正可以降低卡方值,提高模型的擬合度。本文依據各變量及誤差項之間的理論關系,將下列誤差項連接(e3e12、 e11e12、e4e12、e1e9、e3e10、e11e13、 e3e11、e9e14、e1e5、e1e11、e6e12、e4e10、 e2e14、 e2e10、e9e5、e9e6、e4e11、e7e12、e3e6、e13e14、e9e11、e3e14),在修正項之間,除少數幾項外,絕大部分都在0.0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可以進行修正。模型修正的協方差估計值見表8。
對模型的修正后的參數估計值和潛變量回歸系數估計值分別見表9和表10。
從修正后的結果可以看出,修正后變量之間的顯著水平基本沒有變化,可測變量的參數估計值依然顯著,說明以上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修正后的擬合度得到了很大改善,模型修正后擬合度指標值見表11。
從表11的各種擬合指標可以看出,模型的卡方值為101.3,df為47,卡方值之所以較大是由于模型的樣本量較大,卡方值與自由度的比值為2.16,表明本假設模型與數據擬合度尚可接受。表中殘差均方和平方根RMR為0.006,小于0.05;漸進殘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為0.028,小于0.05;GFI值為0.990,大于接受值0.90;AGFI值為0.979,大于接受值0.90,說明絕對適配度指標達到了要求。NFI值為0.989,RFI值為0.979,TLI值為0.988,CFI和IFI的值都為0.994,均大于接受值0.90,顯示模型可以接受,達到了增值適配度指標的要求。各項擬合指標都顯示擬合良好,說明整個模型擬合較好。
從表12中可以看出以公司行為作為中介作用的情況下管理層激勵與公司風險之間的關系。薪酬激勵作用于投資行為,容易導致投資規模的擴大,從而引發經營風險,也就會使公司總風險加劇。持股激勵雖然有抑制投資規模盲目擴大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顯,可能是由于我國管理層持股比例過小的原因導致的。在以籌資行為作為中介變量時,雖然持股激勵和薪酬激勵都能起到抑制管理層過度負債籌資的作用,但是持股激勵的措施更為明顯,使得負債籌資的水平大為下降,從而緩解財務風險,降低公司的總風險。從激勵、行為、風險路徑分析各項效果值可以看出管理層薪酬激勵與管理層持股激勵對公司總風險的影響是不同的,在實施激勵的過程中應當區別對待,謹慎執行。
在研究管理層激勵、公司行為、公司風險的路徑關系過程中,本部分驗證了公司行為是否起到了中介作用。本文利用管理層激勵對公司風險的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的不同來體現公司行為中介作用的效果。中介作用模型如圖5。
驗證后的參數結果如表13。從表13發現,在管理層激勵、公司行為、公司風險的路徑研究中管理層激勵對公司風險的間接影響,與管理層激勵對公司風險的直接影響(ERISK
四、研究結論
本文發現公司風險不僅與公司行為直接相關,與管理層激勵間接相關,投融資行為在管理層激勵和公司風險之間起著中介作用。
(一)以投資行為作為中介的情況下管理層激勵與公司風險的關系
管理層薪酬激勵對投資規模的擴大具有顯著的正影響,投資行為對經營風險有顯著正影響近而對公司風險具有顯著的正影響,結論與假設相符。說明投資行為作為中介變量,受到管理層薪酬激勵的影響,在擴大投資規模的同時會加劇公司的風險,所以在對管理層進行薪酬激勵的時候要注意把握“度”,否則可能會得不償失,造成加大公司風險的局面。
管理層持股激勵對投資規模的擴大有負的影響關系,但本文的驗證中結果并不顯著,可能是我國管理層持股比例過小,主人翁地位體現得不夠充分,很難促使管理層以主人翁的心態合理地作出投資決策。
(二)以籌資行為作為中介的情況下管理層激勵與公司風險的關系
管理層激勵能起到抑制公司負債籌資的行為,以避免公司因為負債累累而面臨破產的危險。管理層持股激勵對負債籌資的抑制作用明顯大于薪酬激勵的抑制作用,負債水平降低,財務風險也會得到緩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公司的總風險。
綜上所述,在研究激勵——行為——風險的路徑關系時,確實發現公司行為作為中介,會受到管理層激勵的影響,之后又會對公司風險產生作用。同時,管理層薪酬激勵和管理層持股激勵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持股激勵對公司風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薪酬激勵要注意“度”的把握。
【參考文獻】
[1] 段文斌,袁帥.風險分擔與激勵合同:對委托—論的進一步檢討[J].南開經濟研究,2004(5):19-26.
[2] 高雷,戴勇.管理層激勵、企業發展潛力與財務風險——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數據分析[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1(3):107-125.
[3] 胡國柳,裘益政,黃景貴.股權結構與企業資本支出決策:理論與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06(1):137-144.
[4] 呂長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股利分配及管理股權比例相互作用機制研究[J].會計研究,2002(3):39-48.
[5] 廖理,廖冠民,沈紅波.經營風險、晉升激勵與公司績效[J].中國工業經濟,2009(8):119-130.
[6] 李濤.國有股權、經營風險、預算軟約束與公司業績: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發現[J].經濟研究,2005(7):77-89.
[7] 于富生,張敏,姜付秀,等.公司治理影響公司財務風險嗎?[J].會計研究,2008(10):52-59.
[8] 周嘉南,黃登仕.上市公司高級管理層報酬業績敏感度與風險之間關系的實證檢驗[J].會計研究,2006(4):44-50.
[9] Aggarwal,R.and A.Samwick,2006,Empire-Builders and Shirkers: Investment, Firm Performance,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Dec.PP489-515.
[10] Angie Low,2007,Managerial risk-taking behavior and equity-based compensation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Aug.PP470-490.
[11] Jeffrey L.Coles,Naveen D.Daniel,Lalitha Naveen,2005,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risk-taking[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Sep.PP 431-468.
1.金融風險預算理論的形成。
造成投資風險的因素很多,包括頭寸大小、市場波動、政策調整等等。其中,現今市場經濟環境中,市場具有很強的波動性,同時市場波動的隨機性也相對較大,給金融風險投資增加了困難,因此在實際投資過程中,需要事先確定風險目標,同時利用相關的量化措施,降低實際風險與風險目標之間的差異。
2.金融風險預算內容。
通過風險預算,主要是為投資方案的確定提供有力依據,明確投資方能夠接受的風險水平,并對風險進行合理的分配與管理。另外,風險預算并不是一層不變等,需要根據投資進程、實際情況等及時的進行調整。具體來說,風險投資預算管理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確定投資方可以承受風險的能力;(2)合理分配投資風險預算;(3)對風險預算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4)合理調節風險預算給投資帶來的損失以及收益。相對于投資風險管理工作來說,可以將風險預算管理作為一個有效的工具,首先確定投資方是否愿意以及有無能力承受風險,然后進行投資風險的分配,這兩個環節緊密相連,缺一不可。作為投資管理中重要的內容,投資風險預算工作對投資決策的正確性,投資成功與否等都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做好投資風險預算工作顯得十分重要。
二、投資管理中金融預算理論的應用
金融預算理論在投資管理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預測投資方案的風險程度。
對與投資風險程度測算工作,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1)風險預算誤差跟蹤。在投資管理過程中,除了對風險進行跟蹤管理外,還需要對投資業績進行歸因,同時加強全過程風險管理。從投資形式上,可以將金融投資分為主動式投資以及被動式指數投資。在被動式指數投資中,選擇新的買進可標中的證券,為投資成本管理提供便利。但是由于這種證券買進方式不是復制,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導致風險預算與實際風險產生誤差,由于這種誤差形式主要以超額收益為主,所以也叫跟蹤誤差;如果投資形式為主動式,就應該實現對市場環境進行分析,同時預期風險,在此基礎上盡可能降低風險。同樣的,在市場波動因素的影響下,也會產生跟蹤誤差,進行主動式投資,就是為了主動消除這種誤差,保證投資的收益性。(2)VAR模型預測,其中VAR指的是在投資過程中某階段的最大損失,但是由于市場波動的隨意性以及不確定性,VAR值一般很難確定,這就穾利用參數法、歷史法、蒙特拉羅模擬法、模型法等。(3)有時,針對具體的風險或事件,可以采用壓力測試的方式,利用不同壓力情境,亦或者是通過壓力組合測試的方式,對不利事件影響進行測試以及預防。
2.風險配置。
對投資風險的配置涉及到投資者資產配置,資產配置是投資策略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從風險管理方面來說,資產配置忽視了市場波動對投資環境帶來的影響,而進行風險配置正好能夠彌補資產配置的不足,從這一方面也可以將風險預算當做資產配置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風險配置與資產配置采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目標卻極為相似,風險配置主要采用的手段是將風險在資產、不同組合之間相互轉換;資產配置是將資金在不同資產、組合間進行轉換。
3.選擇投資基準。
投資基準的選擇直接影響著投資的成敗,具體的實施步驟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應該確定投資目標收益率;其次需要結合投資意向,選擇一組意向資產,對其投資風險以及收益特征進行分析;再次,確定資產投資風險的邊界;隨后,根據確定的風險邊界,選擇最佳投資組合;最后,進行資產戰略性轉換,以與標的指數偏離的形式為佳。在具體的投資過程中,投資方也能夠選擇被動式指數投資,但是在投資風險控制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同時投資收益確定也相對困難,因此可以將投資基準作為投資風險管理的核心。當市場給投資帶來負收益時,投資者應該對收益進行仔細的識別,并采用有效的套期策略,保證套期策略能夠反映投資風險,這同樣與風險投資基準有直接的關系。
4.風險分解。
在對投資資產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根據管理的形式能夠將其分為主動與被動兩種。主動投資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主動偏離投資基準,目標是獲取比市場平均收益水平更高的收益。但同樣的偏離投資基準會給投資帶來額外的風險,也被成為主動式風險;被動投資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主動風險,但是與主動投資相比獲得收益的機會相對較低。現在的金融投資活動中,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被動管理中的穩定、風險低等優點,同時保留主動管理中獲取額外收益的機會,提高投資經濟效益,同時實現對投資風險的有效規避。此外,作為投資方,無論是金融機構或個人,都需要具備誤差跟蹤以及業績歸因的意識,這樣才能提高投資風險管理的水平與能力。同時,投資基金管理人員的素質對投資風險管理的作用也非常大,因此需要投資方在選擇投資基金管理人前,根據投資方需要承擔的風險、投資規模等等確定基金管理人員的數量、風險資產的分配等等。
三、結語
一、本通知適用于國有金融企業,包括所有獲得金融業務許可證的國有企業、國有金融控股公司、國有擔保公司以及其他金融類國有企業。
本通知所稱直接股權投資,是指國有金融企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相關行業監管法律法規等規定,以自有資金和其他合法來源資金,通過對非公開發行上市企業股權進行的不以長期持有為目的、非控股財務投資的行為。
本通知所稱投資機構,是指在中國境內外依法注冊登記,從事直接股權投資的機構;所稱專業服務機構,是指經國家有關部門認可,具有相應專業資質,為投資非上市企業股權提供投資咨詢、財務審計、資產評估和法律意見等服務的機構。
二、國有金融企業開展直接股權投資業務,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遵循穩健、安全原則,綜合考慮效益和風險,建立完備的決策程序,審慎運作。直接股權投資項目應當符合國家產業、投資、宏觀調控政策。
三、國有金融企業開展直接股權投資業務,可以按照監管規定組建內部投資管理團隊實施,也可以通過委托外部投資機構管理運作。內部投資管理團隊和受托外部投資機構應當符合監管部門要求的資質條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決策流程和內控體系,設立資產托管和風險隔離機制。
四、國有金融企業通過內部投資管理團隊開展直接股權投資業務的,應當按照風險控制的要求,規范完善決策程序和授權機制,確定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的決策及批準權限,并根據投資方式、目標和規模等因素,做好相關制度安排。
五、國有金融企業開展直接股權投資,可以聘請符合相關資質條件的專業服務機構,提供盡職調查和估值、投資咨詢及法律咨詢等專業服務,對擬投資企業的經營資質、股權結構、財務狀況、法律風險等進行清查、評價。
六、國有金融企業開展直接股權投資,應當根據擬投資項目的具體情況,采用國際通用的估值方法,對擬投資企業的投資價值進行評估,得出審慎合理的估值結果。估值方法包括:賬面價值法、重置成本法、市場比較法、現金流量折現法以及倍數法等。
國有金融企業可以按照成本效益和效率原則,自主確定是否聘請專業機構對擬投資企業進行資產評估,資產評估結果由企業履行內部備案程序。
國有金融企業應參照估值結果或評估結果確定擬投資企業的底價,供投資決策參考。
七、國有金融企業開展直接股權投資,應當根據盡職調查情況、行業分析、財務分析、估值或評估結果,撰寫投資項目分析報告,并按公司章程、管理協議等有關規定履行投資決策程序。決策層在對投資方案進行審核時,應著重考慮項目的投資成本、估值或評估結果、項目的預計收益、風險的可控性等因素,并結合自身的市場定位和經營情況統籌決策。
八、國有金融企業開展直接股權投資,應當加強項目投后管理,充分行使股東權利,通過向被投資企業提供綜合增值服務,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價值。
進行直接股權投資所形成的不享有控股權的股權類資產,不屬于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范圍,但國有金融企業應當建立完備的股權登記臺賬制度,并做好管理工作。
九、國有金融企業開展直接股權投資,應當建立有效的退出機制,包括:公開發行上市、并購重組、協議轉讓、股權回購等方式。
按照投資協議約定的價格和條件、以協議轉讓或股權回購方式退出的,按照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由國有金融企業股東(大)會、董事會或其他機構自行決策,并辦理股權轉讓手續;以其他方式進行股權轉讓的,遵照國有金融資產管理相關規定執行。
十、國有金融企業所投資企業通過公開發行上市方式退出的,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國有股減轉持義務。可豁免國有股轉持義務的,應按相關規定向有關部門提出豁免申請。
十一、國有金融企業應當根據本通知要求,加強對直接股權投資業務的管理。各地方財政部門可依據本通知制定相關實施細則。
一、發達國家管理層收購融資的經驗總結
(一)多元化的融資模式
發達國家的MB0多元化融資模式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融資來源多元化,MBO融資來源包括:銀行、保險公司、投資銀行以及其他貸款機構,養老基金、風險投資等機構投資者。二是,融資結構多元化,即債務融資方式、權益融資方式和準權益融資方式在同一案例中同時使用。
(二)合格的戰略機構投資者
戰略投資者在MBO中的主要作用:通過長期投資,促使管理層進行企業中長期發展的戰略性重組;通過持有的權益資本,有效參與管理層收購后的重組,并監督、約束、控制管理層的經營行為,促進企業治理結構優化和收購后重組;通過自身專業化投資經驗優勢,減少中小投資者由于缺乏專業性帶來投資的盲目性。此外,機構戰略投資者還具有資金量大、分散投資等特點,有利于降低投資風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個人融資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
(三)棘輪機制
對于MBO的資金提供者來說,MBO能否成功取決于目標公司管理層的經營表現。因此,在融資結構設計時,要考慮對管理層的激勵機制。國外采取棘輪機制,即投資者用來給經理層以激勵機制,經理層的業績將決定他們股權份額。
二、我國管理層收購融資存在的問題
(一)融資方式有限且融資結構單一
一是外部借貸融資比重大;二是我國管理層收購缺乏外部權益融資,并且在權益融資和債務融資之間,缺乏轉換工具;三是準權益融資方面的案例沒有。
我國管理層收購的債務融資主要以借貸方式為主,缺乏信用貸款、賣方融資、公司債券、次級票據、商業票據等融資方式的混合使用,由于可選擇債權人少,無法通過與多個投資者簽訂長期借貸和短期借貸的多元化債務合約,導致融資風險過于集中,尤其是利率風險。
(二)融資行為不規范
從我國管理層收購的案例來看,很多上市公司并沒有按照《證券法》、《公司法》要求披露重大信息的規定,在公告中披露管理層收購的資金來源。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合法融資來源少,管理層屬于富貴群體,但與巨額的收購資金相比仍然較小,銀行貸款又不可行,且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在開展業務中又不能為企業提供直接融資;二是大量資金需求與監管不力導致管理層違規操作。
(三)過多的政府行政干預
由于政府行政干預的存在,在計算并購融資需求量時,不同企業面臨的情況也存在差異,造成一部分企業以低價收購目標企業,融資壓力較小,另一部分企業面臨較重的融資壓力,這阻礙了融資市場的公平發展。有些地方政府為鼓勵企業積極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對于國有中小企業MBO,尤其是非上市公司的收購,給予極大支持。
(四)融資風險轉移問題凸顯
金融交易的基本原則是風險與收益的對稱性,通過融資獲得目標公司股權的管理層也是融資的風險承擔者。西方MBO融資的典型案例是:管理層設立一家紙上公司收購目標公司在外發行股份的90%以上,然后再對股權結構進一步集中,將目標公司與紙上公司合并,保證管理層和中介機構對公司私有化。通過對目標公司的財務結構調整,使其成為MIBO融資杠桿的最終承擔者。我國MBO案例多是目標公司管理層通過SPC(特殊目的公司)從其他機構或個人融資收購目標公司的控股權。由于我國MBO后管理層平均持股比例僅僅25%,不能實現目標公司的私有化。在目前我國法律法規不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盡管存在限制性規定,管理層調整目標公司的財務結構,融資風險將會最終向目標公司轉移。
三、我國管理層收購融資的對策建議
(一)引進多層次的戰略投資者
我國MBO引入戰略投資者意義在于:減輕管理層的融資壓力與還款壓力,解決管理層收購資金來源的合法化和規范化問題;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建立國有資產轉讓價格發現機制,使國有產權轉讓定價趨于公平化、合理化,從而得到政府及相關利益方的認可;戰略投資者推動企業建立現代法人治理結構,避免管理層收購出現“一股獨大”的弊端,實現體制轉換與機制創新;引入國內外戰略投資者的資金,大型企業實現產權多元化,中小企業實現完全收購。因此,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的融資方式,將會改變我國現有的MBO融資機制,為我國MBO提供多元化的融資來源,有利于融資結構的優化和MBO后企業穩定、健康發展。
(二)開發并利用新型融資工具
我國管理層收購融資應嘗試新型的融資工具,如優先股、可轉換債券等。
(一)優先股融資方式
優先股可以增加股份的流動性與可選擇性,并減少投資者收益的不確定性。優先股融資方式還有利于擴大企業融資途徑,豐富投資品種,滿足各類風險偏好的投資需求。
(二)可轉換債券融資方式
可轉換債券方式的優勢:一是低成本融資,減輕公司財務負擔。二是利用溢價、高價進行股權融資。
(三)減少企業并購中的政府行為
在企業MBO中,政府的支持、引導、監督和服務都是至關重要。在利益驅使下的企業、行業和區域經濟主體的行為逐漸以市場為轉移,而不是以我國政府最高決策層的意志為轉移。所以,政府要及時讓出市場空間,從市場的主要角色和商業性競爭中退出,集中各種資源去宏觀調控各利益主體的行為。
(四)加強融資多元化的結構設計
從技術上看,MBO方案涉及定價、融資、法律及業務整合四個方面,需要融資中介機構為其提供專業化、高水準的服務和技術支持。融資中介機構指的是策劃、安排、參與、整合MBO過程的顧問機構,包括投資銀行、律師、會計師、管理顧問、資產評估等。其中,投資銀行起到關鍵作用。專業投資銀行機構在MBO收購中具有三重角色:一是財務顧問,MBO期間,財務顧問要對公司財務結構、財務監控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進行管理和控制,以保證企業的正常發展;二是股權所有者,即財務顧問投入自己的資本,成為股東,與參與MBO的其他合伙人一起承擔風險;三是股權投資團體的監管人。
關鍵詞:企業投資融資管理問題研究
1投資融資的定義和作用
1.1投資融資的定義
企業在生產運營過程中為了取得收益而投入資金,就是我們通常提到的宏觀的企業投資。對于微觀角度的企業投資則比較復雜。微觀角度的企業投資被分為直接投資、間接投資、長期和短期投資以及對內和對外投資幾個部分。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是指企業利用資金的方式選擇,是通過直接將資金注入日常運營獲取投資后的收益還是將資金用于購買證券獲取利息;用時間來進行分類的是長期和短期投資,用一年為期區分投資類型,也可命名為流動資產投資和固定資產投資。對外投資和對內投資則是指資金最終被利用的場所不同,資金是被用于本組織還是被用于其他組織。企業融資也可以從兩個角度解釋:廣義的說就是通過各種對資金的處理手段已達到增加企業的貨幣存儲量;狹義的角度上,企業的融資活動隨企業的發展歷程體現出不同的意義。但是總地來說,融資活動對于企業的發展起著較為關鍵的作用,融資活動的正確與否將決定企業未來走向的正確與否,不合理的融資結構將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致命打擊。
1.2投資融資的作用
投資融資對于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融資和投資可以為企業帶來豐富的資金資源,合理的投資融資結構優化了企業的資源配置,提高了企業的資金運轉效率。一家公司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浪潮中堅持下來,就需要有良好的投資來源,正是投資給了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當然單一的投資活動并不能使企業就能屹立不倒,企業的日常運營需要合理的經營,而融資活動就是其中關鍵的一環。由于企業的內部環節與外界資金環境和社會大環境的動蕩,企業總會在經營中遇到或多或少的問題。要想讓企業在這些動蕩中良好發展,就需要提前進行融資活動的安排。因為當企業在資金出現短缺時才開始準備融資活動的話,不僅容易造成資金鏈的斷層還可能造成成本的浪費,讓企業的發展雪上加霜。所以在企業的日常運營中,做好投資和融資工作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讓企業發展的更加優秀。
2目前投資融資管理的不足
由于我國企業發展起步較晚,所以相應的融資投資活動的開展也相應較晚,與歐洲發達國家相比較更是差了一大截,融資投資活動的探索仍處于初級階段,相關的理論實際也存在著很大的不足。企業的融資投資活動在進行時都面臨著較大的風險,因為融資投資活動開展持續時間較長、參與人員的構成復雜、規模相對較大,這種組合會加大企業投融資運營風險,從而導致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損害,所以要對目前國內投資融資活動的欠缺之處進行分析。
2.1缺乏管理
目前國內的大多數企業還沒有設立專門的融資投資管理部門,這就導致企業內部對于投資融資的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各種活動都沒有有效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而我國與其他國家不同,有著較為復雜和特別的社會環境,這就需要相關機構建立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相關檢查和監督機構,為我國的投資融資活動制造一個良好有序的環境,給企業的未來發展創造有利因素,減少融資投資風險的發生。有效健全法律法規制度,具體可以將企業的融資投資活動流程規范化、審批過程流程化。這樣企業就可以在復雜的環境中,將復雜的投資過程系統化,節約企業成本。
2.2直面風險
在目前的企業中,無論是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還是真正復雜投資融資活動的專管人員,都未能正確認識到企業融資投資活動中所面臨的風險挑戰,沒有回避風險,進行風險管理控制的意識。目前在企業中要想推行風險管理工作仍然比較困難,很難得到相關人員和高層領導的支持。同時外界的保險市場對于企業的投資融資活動也沒有相應的保險制度,市場版圖并未拓展到相關領域。所以在大多數企業的投資融資活動中,往往是直面風險的。
3加強投資融資管理的措施
3.1優化投資
企業要想對于投資融資活動進行強化管理,就必須對投資的實際發生數額進行控制,同時在企業的融資活動中優化融資結構,在實現對自身投資融資活動的管理同時實現成本控制。企業投資融資活動的進行必須在符合國家規定的條件下運轉,所以在開展活動時必須要先繳納稅費,做一個遵紀守法的納稅企業。而且對于對外投資這個比較特殊的投資領域中,國家對于企業的投資行為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在對外投資過程中對于國家規定特殊經營的產品,根據計劃需要專項儲備的物資和所有國家明文規定禁止對外投資的產品,企業絕對不能用這類資產進行對外投資。在投資決策的過程中也有著諸多的原則規定,要將投資融資活動的成本盡可能的降低,資金的需求量配比要做到合理規劃,融資的渠道也要實現多渠道的優化管理,籌資融資的進行也要實現整個部門的統一性。當然還要對于融資的方式進行詳細分析,對于投資的便捷度和所耗費的時間進行規劃調整,還要在投資融資活動進行之前對投資融資的成本進行提前規劃預測,同時還要作出相應的突發問題解決處理策略。對以上問題進行詳細分析之后,公司分析比對確定最終的投資融資方案,實現最優投資。
3.2風險規避
企業在投資融資活動開展前,必須進行詳盡的風險分析,對于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及時的規避處理。對于這種處理,可以搜集之前風險處理的案例,進行分析整理,對于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提前進行準備,并且根據以往的案例分析他們的處理方式,以便尋求最優處理手段。對于新出現的風險,首先要對風險進行等級評估,這就需要搜集資料時,要注意資料的完整性和精確度,企業也要認真對待資料搜集這個任務,只有資料的準確性被保證,后期的工作才變得有意義,才能及時進行風險分析并規避風險。
3.3強化管理
如果一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盲目投資,必將給企業的發展造成巨大隱患,所以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有效的管理模式。這就要求企業首先要尋求充足的投資來源,保證資金的供應充足,之后還要做好新技術的研發,依靠新興的管理技術來帶動企業的日常經營發展,最終使得公司獲得大量利潤,實現公司的經營目標。企業的日常運營還需要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審批管理環節加強把控,對于不符合操作流程的操作一定要及時處理。在融資投資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操作手段,但是對于投資融資不能不加辨別全部接受。在接受融資投資之前公司內部必須要進行民主決策,絕不能隨意決定。財務人員對于企業中的投資融資也要做好相關登記,做好相關記賬憑證的整理保存,以及賬冊的登記分析,保證在年終審核時,每一筆資金的流動都可以在賬冊中尋找,每一個數據都嚴謹可靠。對于企業本身不熟悉的領域,也要積極尋求相關組織和中介機構的幫助,對公司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保證每一筆投資都有據可循。
3.4提前洞察市場
公司要想做好投資融資工作,在競爭中立于不倒之地,就要對公司所處市場的未來發展前景有著良好的洞察力。同時企業也要關注整個市場的整體發展趨勢,作出與社會經濟發展相符合的投資融資活動。對于未來一段時間的市場發展作出有效預測,根據經濟發展的周期性規律,實時掌握市場發展動態,按照市場的供求發展變化,有效避開風險區域。當然如果發現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方面,也要在經過詳細的分析綜合之后及時追加投資,獲得利潤最大化。
3.5強化融資管理
企業融資策略管理,對于企業創造經濟效益起著較為關鍵的作用。企業制定融資策略時一定要注意與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契合性,目標一致的融資活動對于企業的發展才能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企業發展過程中融資活動是風險最大的一環,因此對于融資活動,企業必須做好相應的風險把控,充分認識到融資活動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雙面性。要學會尋求積極可行的渠道作為企業的融資來源,促進企業進一步的良好發展。
隨著《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關于調整個別條款的通知》的先后,監管層對互聯網股權融資界定逐步清晰。互聯網股權融資模式如下圖所示。本文從法律角度,對互聯網股權融資業務模式及其具體形式和法律規范進行分析。
1 股權眾籌融資模式
此模式是《指導意見》中規定的一種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股權融資的模式,如《指導意見》指出:“股權眾籌融資主要是指通過互聯網形式進行公開小額股權融資的活動。股權眾籌融資必須通過股權眾籌融資中介機構平臺(互聯網網站或其他類似的電子媒介)進行。股權眾籌融資業務由證監會負責監管。”該《指導意見》對其法律性質界定為“公開小額股權融資”活動。“公開、小額、大眾”的特征,涉及社會公眾利益和國家金融安全,必須依法監管。在證券業協會的《關于對通過互聯網開展股權融資活動的機構進行專項檢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指出:“未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開展股權眾籌融資活動。”
2 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模式
證券業協會的《通知》指出:“目前,一些市場機構開展的冠以‘股權眾籌’名義的活動,是通過互聯網形式進行的非公開股權融資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募集行為,不屬于《指導意見》規定的股權眾籌融資范圍。”在實踐中非公開股權融資主要包括3種形式。
2.1 天使合投模式
天使合投模式是實踐中的一種股權融資的方式,該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天使匯(AngelCrunch),其特點是:一位領投人起到項目評估的核心作用,眾多跟投人選擇跟投。創業者不僅能夠獲得資金,還可以獲得更多的行業資源、管理經驗等附加價值。與股權眾籌不同之處在于,其投資人是特定群體,并不是普通大眾,一個項目的眾籌投資人數不能超過30人,天使匯引入的快速合投機制開始成為行業效仿的范例,該機制通過一個或幾個具有獨立專業判斷能力的領投人與另外一部分具備資金實力的財務跟投人組合的方式實現對企業的快速投資 。這種模式為了實現集合投資,領頭人和跟投人通常會簽訂管理協議以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如果人數眾多或股權協議比較復雜,雙方也可以成立合伙企業,以特殊目的公司(SPV)等形式來參與企業管理。國外采用此模式的主要有美國的AngeList及澳大利亞的ASSOB等。
這一模式的法律性質是非公開的股權融資,規定一個項目的眾籌投資人數不能超過 30人,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被認定為非法集資的風險。目前對此模式進行調整的法律及行政法規主要有《證券法》、2010最高院18號司法解釋等。2014年12月28日的《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未對該種模式進行調整,加之《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并沒有實施,因此不具有法律效力。
2.2 個人直接股東模式
從字面意義來理解,個人直接股東模式即投資者直接對項目進行投資并獲得股權,成為融資公司的股東。該模式的法律性質是私募,法律關系上來講:個人投資者與融資者是股權法律關系;個人投資者、融資者與互聯網平臺是居間服務法律關系。在具體操作流程上,投資者會通過直接瀏覽股權眾籌平臺所列出的融資項目,挑選其認為有潛力的項目或企業進行投資。項目融資成功后,投資者會通過股權眾籌平臺的電子化程序簽訂包括轉讓協議、股權憑證在內的文件,在收到紙質版的股權證書、投資協議書等文件之后,投資者便直接成為融資企業的股東。個人直接股東模式下,投資者基于自己對項目的判斷進行投資,因而該方式對于投資者的專業要求較高,投資者必須對項目比較熟悉或具備專業的投資經驗。因此,平臺一般會建議投資者采取小額單筆投資、多樣化行業項目的方式分散風險。有些平臺還會代表投資者持有股份和管理投資,并將企業發展狀況及股利分紅等情況及時反饋給投資者,同時,平臺會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目前,這種模式主要集中在英國,如英國著名的股權眾籌平臺Crowdcube和Seedrs均采用此種模式。
2.3 基金間接股東模式
相較于個人直接股東模式而言,基金間接股東模式加入了基金的因素。在此種模式下,股權眾籌平臺通常會事先成立全資子公司負責管理旗下的私募股權基金,通常一只基金僅投資于一家初創企業。在具體流程上,投資者仍然直接通過股權眾籌平臺對可投資項目進行瀏覽,并依據自己的判斷選擇其認為有潛力的項目。與個人直接股東模式有所區別的是,投資者的投資資金并不是直接以投資者的名義進入融資企業,而是轉入其所挑選的項目所對應的基金,并最終以基金的名義投資項目企業。投資者是眾籌平臺中項目個股的基金持有者,基金的面值和項目公司的價值等值。在這種融資模式中,投資者是項目公司的間接股東,其所有投票權被基金所,投資者對融資項目公司基本上沒有影響力。即投資者的所有投票權被基金所,全資子公司行使對基金的管理權,代表基金行使股東權。美國著名股權眾籌平臺FundersClub和AngeList都采用了此種模式。該模式的法律性質是私募,其法律關系為:投資公司與融資者是股權法律關系;投資公司投資者、融資者與互聯網平臺是居間服務法律關系。綜上所述的3種互聯網股權私募融資方式目前對其調整的法律主要是《公司法》《證券法》等。
3 互聯網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募集
(一)融資融券交易業務的內涵
融資融券交易,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是指在證券交易所或者證券監督管理當局批準的其他證券交易場所進行的證券交易中,投資銀行向客戶出借資金供其買入證券或者出借證券供其賣出,并由客戶交存相應擔保物的經營活動。
(二)融資融券交易業務的形式
1、融資與買空
融資是指客戶委托買入證券時,投資銀行以自有或融入的資金為客戶墊支部分資金以完成交易,以后由客戶歸還本金并支付利息,投資者這種借入資金購買證券的行為,就是所謂的“買空”。投資者通過融資實現了財務杠桿,證券價格上漲,投資者將加大獲利;證券價格下跌,投資者也將加重損失。
2、融券與賣空
融券是指客戶賣出證券時,投資銀行以自有、客戶抵押或借入的證券為客戶代墊部分或全部證券以完成交易,以后由客戶買入歸還所借證券且按與證券相當的價款計付利息。投資者這種賣出自己實際并不持有的證券的行為,就是所謂的“賣空”。如果投資者后來買入證券的價格低于賣出價格,投資者將獲利。與買空一樣,由于實施賣空操作,風險和收益對投資者來說都加大了。
二、融資融券交易的風險識別
由于融資融券業務交易對收益和風險具有放大作用,在經濟出現過度發展時會加劇通貨膨脹的發展速度,并對金融體系的安全和穩定造成破壞與損失的可能;也可能對投資者帶來風險和損失的可能。所以我們應對融資融券業務交易的風險進行識別。
(一)體制風險
體制風險屬于系統性風險,是指一國金融體系由于缺陷所存在的風險。由于證券信用交易的“助長殺跌”功能,體制風險所導致的危機變本加厲,危害更深。
(二)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屬于非系統風險,是指交易對手違約給己方所造成損失的風險。從根源上分析,引發信用風險是由于交易雙方擁有信息的不對稱性,容易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信用風險是金融機構(或證券交易商、經紀人)在證券信用交易中必須解決的風險。
(三)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屬于非系統風險,是指由于市場變動引起的風險。市場風險是投資銀行和投資者面臨的主要風險。市場風險可能導致投資銀行倒閉,甚至引起連鎖反應。20世紀90年代以來,市場風險可以通過量化、定價、交易進行轉移,極大地提高了投資銀行和投資者對市場風險的管理。
(四)業務規模風險,以及引發的資金流動性風險
業務規模風險屬于非系統風險,是指投資銀行對單個客戶融資融券規模過大、期限過長。從而造成投資銀行流動性不足、凈資本規模和比例不符合監管要求的可能性。融資融券業務中,投資銀行可以獲得傭金收入。受利潤動機的驅使,投資銀行會盲目擴大規模,但是融資融券業務同樣存在很大風險,如在融資業務中,客戶到期不能償還融資款項,而券商在自有資金有限又不能及時獲得新的資金來源時,就會產生資金流動性風險。
(五)業務管理風險
業務管理風險屬于非系統風險,是指投資銀行在開展融資融券業務時,由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善、控制不力、操作失誤等原因導致其虧損可能性的發生。如開展融資融券業務時,如果券商缺乏相應的內控制度或制度不健全、必要的信息技術系統或其功能不健全等,就可能造成券商經營管理上的風險。而對技術系統的操作不當或發平倉錯誤等,還會產生業務操作風險。
(六)杠桿交易風險
融資融券實行杠桿交易:即無論投資者進行“買空”交易還是“賣空”交易,都需要向券商交納一定的保證金,保證金可以是現金或可沖抵保證金的證券,這里的保證金并非通常我們所理解的“預付款”或者“定金”,而是表示交易者有能力承擔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的一種經濟保證,是利用杠桿比率,擴大交易金額的方法。根據滬深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試點實施細則》規定,投資者交付的保證金與“買空”、“賣空”交易的金額比例不能低于50%,若以50%為標準,當投資者有信用賬戶中100元保證金,便可以向券商最多借入200元資金購買股票做“買空”交易,也可以最多借入200元市值的股票賣出做“賣空”交易,50%的保證金水平對應的杠桿比率是2倍,即放大了本金2倍的收益與風險。如投資者以100萬元以普通現貨交易買入一只股票,該股票從10元/股下跌到8元/股或上漲到12元/股,投資者的虧損率與收益率都是20%;如果投資者以100萬元作為保證金、以50%的保證金比例融資200萬元買入同一只股票,該股票從10元/股下跌到8元/股或上漲到12元/股,投資者的虧損率與收益率都是40%。可以看到,保證金交易是一把“雙刃劍”,放大了收益也放大了風險,放大的程度取決于杠桿比率。此外,由于融資融券交易需要支付券商利息與費用,因此,一旦融資融券交易,股票價格朝著不利的方向運動,投資者不僅要承擔杠桿交易放大了損失的風險,還要支付高額的融資利息融券費用。因此,投資者要清醒認識融資融券杠桿交易的高收益高風險的特征。
(七)強制平倉風險
融資融券交易中,投資者與券商之間存在著委托買賣關系、債權債務關系以及由債權債務產生的擔保關系,券商為保護自身債權、防范風險,對投資者信用賬戶的資產負債情況實時監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對投資者擔保資產執行強制平倉,投資者必須無條件接受。因此,投資者必須關注可能引起擔保資產強制平倉的幾種情形:
1、不能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清償債務引起的強制平倉
融資融券交易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且不得展期,若投資者不能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清償債務,券商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執行強制平倉,由此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損失。
2、維持擔保比例低于最低底限未及時追加擔保物引起的強制平倉
根據《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證券公司應當將收取的保證金以及客戶融資買入的全部證券和融券賣出所得全部價款,作為對該客戶融資融券所生債權的擔保物,證券公司應當逐日計算客戶交存的擔保物價值與其融資融券所欠債務的比例,這個比例即維持擔保比例。在證券交易所的《融資融券交易試點實施細則》中有規定:投資者信用賬戶維持擔保比例不得低于130%,當維持擔保比例低于130%時,證券公司將以合同約定的通知與送達方式通知客戶在一定的期限內補交差額,這一期限不得超過2個交易日,客戶追加擔保物后的維持擔保比例不得低于150%,投資者未能按期交足擔保物的,證券公司將對投資者信用賬戶內擔保資產執行強制平倉。強制平倉的過程是不受投資者控制的,因此,投資者信用賬戶的維持擔保比例低于130%時,將會面臨強制平倉的風險。
3、標的股票被調整出融資融券標的證券范圍引起的強制平倉
標的股票交易由于被實行特別處理、終止上市等原因被調整出融資融券標的證券范圍的,證券公司與其客戶可以根據雙方約定提前了結相關融資融券關系,也就是說這時投資者將面臨被券商提前了結融資融券交易,擔保物被強制平倉的風險,由此也可能會給投資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三、融資融券交易風險管理
(一)投資銀行對融資融券風險的管理
融資融券交易雖然具有很多優勢,但這一制度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視的。融資融券交易具有較大的風險性和投機性。如果融資融券過度,會形成股市上虛假繁榮,人為地促使股價巨大波動。因此,應加強融資融券交易風險的管理與控制。
1、加強對客戶資質的審查力度
應制訂融資融券交易客戶選擇的標準和開戶審查力度,并建立客戶信用評估制度,從而加強對客戶信用風險的控制,投資者進行融資融券交易時,投資銀行要對投資者的財產和收入情況、信用狀況、過去的交易記錄進行嚴格審查,篩選出可以進行融資融券交易業務的客戶,建立一道有效的防火墻。與此同時,還應加強對客戶授信額度的管理,根據客戶的操作情況和資信變化因素,調整其授信額度,防止信用額度的過度膨脹,如規定最低保證金限制和單個額戶融資融券的最高限額等指標來控制客戶的信用風險。
2、建立單只證券的信用額度管理制度
市場風險可能會導致市場波動、交易異常等問題,一般證券交易所通過對單只證券的信用額度的管理,限制單個證券的信用交易量占公司所有流通證券的比例來控制市場風險。
3、對融資融券業務進行集中監控
投資銀行要根據自身自有資金和證券狀況,合理確定融資融券的總規模,規模一旦確定不得隨意擴大,并且投資銀行應通過技術手段進行集中控制和風險動態管理。通過集中監控及時查詢各項風險控制指標、客戶信用資金帳戶的資金余額及變動情況、證券市值及變動情況,隨時監控客戶帳戶的質押比例、警戒線和平倉線等。
4、制訂完善的業務操作流程
融資融券業務基本操作流程包括評估融資融券額度、進行融資融券交易、實時風險控制、歸還資金、補足擔保品或平倉等環節。券商應嚴格按照監管部門的規定,制訂融資融券業務每一個環節的詳細業務操作制度和業務流程。同時加強內部控制。對重要的業務流程環節采用雙人雙崗。加強監督與制約。加強對相關業務部門人員進行管理制度和業務知識的培訓教育,同時設立專門機構對融資融券管理部門的業務操作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
(二)投資者對融資融券交易風險的管理
如何充分利用融資融券交易機制,實現投資者投資智慧的更高“溢價”,筆者認為,做好風險控制是第一要務,應對融資融券交易風險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云計算領域
1、基于SaaS的云端應用監測管理平臺New Relic獲8000萬美元投資
New Relic是一款基于SaaS的云端應用監測與管理平臺,2月初該公司宣布獲得8000萬美元新一輪投資,總計已獲得1.15億美元投資。本輪投資由Insight Venture Partners領投。New Relic為企業提供基于SaaS的管理平臺,無論是云端、網絡端還是移動端的應用,它都能對其進行監測。可以說是一款all-in-one監測管理工具,它能讓開發者以終端用戶、服務器端甚至應用代碼端的視角來監控自己的應用。
2、云通信初創企業Twilio獲7000萬融資
6月初,云通信初創企業Twilio宣布在D輪融資中獲得7000萬美元。該公司通過將復雜的底層通信功能打包成API并對外開放,讓web、桌面及移動應用可以方便地嵌入短信、語音及VoIP功能,從而實現云通信的功能。
3、SaaS創業公司Infusionsoft獲5400萬美元投資
1月8日,Infusionsoft宣布獲得高盛5400萬美元投資,該公司總融資額已經達到7100萬美元。Infusionsoft成立于2004年,專為小型企業提供銷售和市場營銷自動化平臺服務,這里的小型企業主要指銷售收入超過10萬美元,但是員工人數在25人以下的公司。其軟件平臺提供CRM、Email營銷、營銷自動化與電子商務等一體化服務。
4、硅谷虛擬化技術新星Pluribus Networks獲超過4000萬美元投資
3月26日,曾經被美國《Network World(網絡世界)》雜志期評選為“十大值得關注的SDN(軟件定義網絡)新興企業”之一的Pluribus Networks宣布,寬帶資本(CBC Capital)加入其C輪融資,成為其關鍵戰略投資者之一。Pluribus本輪融資規模超過4400萬美元,投資者包括Menlo Ventures、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以及Mohr Davidow Ventures等機構。募得的資金亦將用于開拓中國市場,滿足客戶對其已實現產品化的軟件定義虛擬化節點網絡(virtualized Fabric)技術的需求。
5、云計算軟件公司Puppet Labs獲得VMware3000萬美元投資
1月初,數據中心自動化公司Puppet Labs透露,VMware已經向該公司投資3000萬美元,這使得Puppet Labs的融資總額達到4600萬美元。Puppet Labs的其他投資方包括True Ventures、思科、谷歌風投、KPCB和Radar Partners。Puppet Labs為企業和云計算服務提供系統管理及數據中心自動化軟件。該公司的旗艦產品Puppet是一款開源數據中心自動化及配置管理框架,向系統管理員提供了一種易用的平臺,實現透明、靈活的系統管理。
6、云呼叫中心創業企業NewVoiceMedia獲2000萬美元融資
1月29日,云呼叫中心創業企業NewVoiceMedia宣布在B輪融資中獲2000萬美元融資。NewVoiceMedia是一家面向企業的云呼叫中心初創企業,目前在30個國家共有8000個坐席。其產品可以與語音、即時通信、電子郵件、社會化渠道以及Saleforce等集成,可實現ACD、IVR、CTI、通話錄音、管理報表等呼叫中心的核心功能。
7、SaaS服務商Open-Xchange獲2000萬美元融資
7月25日,讓用戶可以在一個軟件內完成通訊、協作、辦公的SaaS服務商Open-Xchange宣布獲得2000萬美元融資。2008年,Open-Xchange曾宣布拿到900萬美元B輪融資,在SaaS領域奮戰六年,Open-Xchange如今正朝基于云端的辦公系統邁進,來自Gartner的報告,其很有可能在2022年以前獲得6.95億用戶。
8、IaaS提供商ProfitBricks獲1950萬美元融資)
3月21日,ProfitBricks宣布獲得1950萬美元的融資。ProfitBricks是一家總部位于德國的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供應商,相對于一般以小時為最小計費單位的模式,ProfitBricks可以將計費的顆粒度精細到1分鐘。此輪融資由ProfitBricks創始人及歐洲ISP United Internet AG投資。此前ProfitBricks已融資1880萬美元,加上這一輪其融資總額將達3830萬美元。
9、人才管理SaaS初創企業Evolv融資1500萬美元
3月份,人才管理SaaS初創企業Evolv宣布在D輪融資中獲得1500萬美元。Evolv的人才匹配和人才智力軟件面向的是招攬人才的招聘人員和老板,其SaaS服務可根據行為、技能、動機、工作風格等從求職者中篩選出最優者。此外,該公司的軟件還可以利用大數據幫助對員工的任職時間、職業成功做出預測。經理也可以利用Evolv的軟件進行分析,以確定如何才能更好地讓員工適應管理。
10、混合云解決方案企業CloudVelocity獲1300萬美元融資
7月16日,提供混合云解決方案的初創企業CloudVelocity宣布獲得1300萬美元B輪融資。CloudVelocity前身是Denali Systems,其One Hybrid Cloud解決方案可以讓企業的本地軟件無需修改即可遷移到AWS等公有云上,并承諾可保證安全和性能。此輪融資由Third Point Ventures領投,曾參與A輪融資的Pelion Venture Partners和Mayfield Fund本輪亦有參與。
11、OpenStack創業公司Cloudscaling獲1000萬美元融資
5月23日,Cloudscaling宣布完成1000萬美元B輪融資,參與本輪投資的有Juniper Network的Junos Innovation Fund和Seagate以及Trinity Ventures。Cloudscaling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基于OpenStack幫助客戶設計并構建云基礎設施。
12、國內SaaS創業公司北森獲得千萬級美元B輪融資
2月28日,專注企業人才管理系統的北森公司宣布獲得來自經緯創投和紅杉資本的千萬級美元的B輪融資。森是一家專注企業人才評測系統、招聘管理系統以及人才管理平臺研發的企業。目前有超過3500家大型企業均采用了北森的人才評測和招聘管理系統,當中不乏向京東商城、騰訊、蒙牛以及中糧集團這樣的大型企業。在2010年,北森曾獲得過千萬級人民幣的A輪融資。
大數據公司
二、大數據公司
1、大數據公司Tableau上市融資2.54億美元
5月18日,大數據分析商Tableau Software在美國紐約股市上掛牌交易,成功融資2.54億美元,市值達到20億美元。Tableau Software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大數據,負責提供虛擬化和數據分析服務。迄今為止,它的大多數服務均是可下載的本地軟件,而不是云端應用程序。成立9年以來,該公司進行過兩次融資,投資方均為NEA,融資額為1500萬美元。
2、分布式數據流監控公司SevOne獲1.5億美元融資
2013年1月,專門從事分布式計算系統數據流監控的SevOne宣布從Bain Capital處獲1.5億美元的巨額融資。關注運營數據,SevOne是一家分布式系統性能監控解決方案提供商。該公司銷售掛到分布式系統上的監控設備,可以讓用戶攔截、監控這些系統產生的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數據來源可以多樣化,包括網絡引擎、服務器和存儲等任何地方。其部署采用P2P架構,從而實現快速、可伸縮的數據集中化管理。
3、大數據公司Applied Predictive Technologies(APT)獲高盛注資1億美元
6月底,APT公司宣布獲得來自高盛商業銀行部價值為1億美元的投資。“APT公司的商業模式是通過收集大量的客戶數據——幾乎所有關乎銷售交易、人口、地理、競爭和其他信息——以使得客戶能夠確定任何一個決定對業務的影響。這些決定……可以是在網上什么地方做某個特定的廣告或是用印刷品做廣告,是粉刷餐廳的內部或是外部。”APT擁有一大堆大型零售商客戶,這些公司利用APT的云服務,用以輔助指引做出幾乎每一個與數據有關的營銷決策。該公司的另一主要股東是私募股權公司Accel-KKR。
4、大數據分析服務公司Hortonworks完成5000萬美元融資
6月26日,基于Hadoop框架提供大數據分析服務公司Hortonworks宣布完成一輪5000萬美元的融資,領投的是新加入的投資機構Tenaya Capital、Dragoneer Investment Group。另外,之前的投資機構Benchmark Capital、Index Ventures與雅虎也有參投。
5、數據虛擬化與儲存服務提供商Actifio獲5000萬美元融資
3月份,虛擬化數據管理公司Actifio宣布獲得5000萬美元D輪融資,此輪融資由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領投,其他參與投資的機構還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ATV、Greylock Patners以及North Bridge Venture Patners。Actifio能夠提供復制數據儲存平臺,并允許企業客戶使用虛擬化技術儲存與管理數據。也就是說,Actifio可以讓客戶創建出產品數據的單一副本,同時維持原本的變更。Actifio希望能夠幫助IT團隊更好地保護他們的數據,并盡可能降低儲存成本。
6、非關系式數據庫公司Data Stax獲得4500萬美元融資
7月25日,DataStax宣布獲得了4500萬美元的融資。DataStax是一家為大型公司提供“NoSQL”數據庫的技術公司,目標是向大型企業提供非關系式數據庫的商業支持,客戶包括eBay、Adobe以及Netflix等。此輪融資由Scale Venture Partners領投,前投資者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等亦有參與。
7、大數據精準營銷公司InsideSales.com獲得3500萬美元的融資
1月初,InsideSales.com宣布獲得了來自US Ventures的3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InsideSales.com為中心企業提供云端預測分析方案,提高坐席銷售的效率和精準性。InsideSales.com把撥號系統嵌入企業的CRM(如Salesforce)中,并且它會分析數據,得出究竟該給哪個潛在顧客撥打電話,甚至是在什么時間撥打。
8、大數據與機器學習公司Ayasdi融資3060萬美元
7月18日,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Ayasdi公司宣布已經籌集3060萬美元用于進一步開發自己的“Insight Discovery”技術,據稱該技術可以自動且快速地在極其復雜的數據集中發現相關查詢。據說,Ayasdi的業務線高管具有與大數據科學家類似的能力。Ayasdi的B輪融資方包括Venture Partners、Citi Ventures、GE Ventures、Khosla Ventures以及Floodgate。
9、實時社交網絡大數據分析企業Dataminr獲3000萬美元融資
6月初,幫助企業客戶在微博大海中撈針的實時社交網絡大數據分析初創企業Dataminr剛剛在C輪融資中獲3000萬美元。成立于2009年的Dataminr是一家實時社交網絡分析公司。其愿景是為進入和政府客戶從社交媒體中析取價值。該公司與Twitter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可以訪問其海量的公共微博庫Twitter Firehose of Public Tweets。該公司去年的產品可以讓客戶設定感興趣的關鍵信息,然后返回經過定制的相關微博結果。Dataminr產品的功能包括儀表盤、截圖、告警細節等,其算法綜合考慮了Twitter用戶的位置、信譽、新聞外部引用、市場容量、市場價格等因素來提供告警信息。此外,Dataminr的算法也考慮了告警信息的誤報。此輪融資由Venture Partners和Venrock領投,Deep Fork Capital等也參與了此輪融資。此輪融資后其總融資額已達4650萬美元。
10、“自我量化”企業Withings獲3000萬美元融資
7月18日,“自我量化”創業公司Withings宣布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新投資,此前Withings曾獲得過385萬美元的投資,該輪的融資中有1500萬來自法國國有投資銀行BPIFrance。Withings是一家通過WiFi連接將健康數據信息直接傳到健康app及服務的創業公司,曾推出智能體重秤,與iPhone連接的血壓計,可以開啟視頻模式的嬰兒監視儀以及Pulse行為跟蹤設備等。
11、Hadoop優化公司MapR獲新一輪3000萬美元融資
3月初,基于Hadoop的面向終端設備的分布式架構MapR的公司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第三輪融資,本輪融資由Mayfield Fund發起。MapR,是一個Hadoop優化公司,專注于可用性和數據安全的優化。該公司日前獲得了一個3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Mayfield Fund領投。在此之前,光速創投、NEA(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和紅點投資(Redpoint Ventures)也對MapR進行了投資。
12、數據分析公司Datalogix成功融資2500萬美元
美國數據分析公司Datalogix最近宣布B輪成功融資2500萬美元。作為Facebook合作伙伴,Datalogix幫助Facebook統計用戶在網絡上點擊廣告與現實購物的相關性數據。位于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市的機構風險合伙公司(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簡稱IVP),則是本輪融資中的唯一一家投資公司。Datalogix收集大量數據,包括幾乎每個美國家庭的數據和超過100億個交易數據,數據價值超過1萬億。
13、SaaS型數據分析公司GoodData D輪融資2200萬美元
6月初,SaaS型數據分析公司GoodData宣布完成D輪2200萬美元融資,領投的是拉美最大軟件公司TOTVS S.A旗下的TOTVS投資機構。此外,Andreessen Horowitz、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Next World Capital和Tenaya Capital也參與了本輪融資。和IBM、SAP、Oracle等巨頭提供的套件式解決方案不同,GoodData將其所有的數據分析服務都搬上了云,以SaaS的模式提供給企業。在GoodData的云平臺上,企業可以將公司已有數據導入,再對數據做跟蹤、切分、可視化、分析等處理。GoodData目前擁有6000多為客戶,包括Software AG、時代華納有線等。
14、DSP服務商之一品友互動獲2000萬美元融資
1月15日,DSP(實時競價廣告平臺)公司品友互動宣布已完成B輪融資。該輪融資由寬帶資本(CBC)領投,盤古創富和品友互動A輪投資人富德資本跟投,融資金額為2000萬美金,這也是國內RTB(實時競價)市場首次千萬級別融資。品友互動創立于2008年,依托RTB架構和算法,旨在聯合行業合作伙伴一起推動中國互聯網展示廣告的顛覆式創新,從傳統“廣告位時代”邁入“人群”時代。迄今為止,品友客戶涉及IT,金融,汽車,快銷品,電商,旅游,網絡服務等行業、近200家知名品牌。
15、晶贊科技獲2000萬美元A輪投資
3月28日,晶贊科技宣布獲得2000萬美元A輪投資。這次A輪投資為北極光創投領投,這也是目前中國DSP(數據服務提供商)業內A輪融資的最高紀錄。晶贊科技創立于2011年,是一家面向大型企業的數字營銷服務公司。其創始團隊包括:Google前高管湯奇峰、云云搜索CEO劉駿、華揚聯眾CEO蘇同等。
16、大數據貸款服務公司On Deck獲1700萬美元投資
5月3日,On Deck宣布收到了來自Google Ventures和PayPal聯合創始人Peter Thiel和Industry Ventures的1700萬美元的投資。此輪的其他投資者還包括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RRE Ventures和First Round Capital。自此,On Deck已累計接受融資1億美元。On Deck創立于2006年,他們利用大數據對中小型企業進行分析,從而選出值得投資的企業并為之提供快速響應的短期借貸服務。
17、數據可視化理財規劃平臺SigFig融資1500萬美元
7月3日,理財規劃平臺SigFig完成B輪融資1500萬美元,領投方為Union Square Ventures和Bain Capital Ventures,之前的投資方DCM也跟投。SigFig可讓用戶導入自己的投資賬戶的數據,并用數據可視化來直觀反映出投資者的收益變化。然后,SigFig會利用數據算法來告訴你哪些基金比你現有的投資組合收益率高,還會指出各券商都有哪些隱性費用等,以此給用戶提供理財建議。
18、大數據初創企業WibiData獲1500萬美元融資
5月24日,大數據初創企業WibiData宣布B輪獲了1500萬美元的融資。此輪融資由Canaan Partners領投,原有投資者NEA及Google董事會主席施密特也有參與。WibiData由大數據初創企業Cloudera的聯合創始人Christophe Bisciglia及Aaron Kimball創建,公司希望能成為最早為基于Hadoop的應用之商用套件提供商之一。
數據公司Alteryx A輪融資增加1200萬美元
5月21日,總部位于加州歐文的創業公司Alteryx宣布A輪融資增加1200萬美元。Alteryx是一家大數據分析公司,Alteryx的軟件可以像Tableau一樣將數據運算與精美的圖像完美地嫁接在一起,同時又能夠和SAS和R語言一樣統計和分析數據,可以說Alteryx就是前三者的混合體。本次追加投資的機構包括Toba Capital,以及SAP Ca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