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奧巴馬就職演講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引言
指示語指的是話語中跟語境相聯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詞語。根據Levinson的研究,指示語可分為五種:人稱指示語,處所指示語,時間指示語,話語指示語以及社交指示語。本文主要研究三種人稱指示詞:直接參與表達的第一人稱;間接參與表達的第二人稱;以及在表達中會提到的第三人稱。要根據不同的場合與語境使用不同的人稱指示語,正確使用人稱也關系到是否能成功的達成說話的目的。
另一方面,王建華在他關于禮貌現象的研究中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語用距離,指的是在交談中親密的程度。這個新概念的出現把人們的視角又一次引導了交談中的指示語。本文以奧巴馬的就職演說為分析對象,那次演說為他帶來了更多的支持者,毫無疑問,它成為了學者研究奧巴馬怎樣利用人稱指示語拉近他與聽眾之間的距離的典型案例。本文希望通過分析就職演說中人稱指示語,從而來證明正確的使用人稱指示語可以有效的達到縮短演說者與聽眾之間語用距離的目的。
2.三種人稱指示語在奧巴馬就職演說中的應用
美國總統的演講一直是演說家和語言學家研究的熱點。演講作為競選人為其拉票的重要手段,可以讓公眾直接了解到競選人的政治立場。美國總統競選采取民主投票制,所以公眾可以用自己的一票來做出這個決定。因此,競選人必須通過演講拉近他與投票者之間的距離,從而說服投票者相信他的治國之道。奧巴馬雖然贏得了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但是希望贏得更多的支持者仍然是他就是演說的目的。
2.1 第一人稱指示語
第一人稱指的是說話者或者也包括與說話者群體或者個人,所以第一人稱包括單數形式和復數形式。
2.1.1第一人稱單數
第一人稱單數一般指代說話人自己,這種人稱指示語給聽眾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感覺,所以不容易拉近與聽眾之間的距離。因此,在奧巴馬的演講中,第一人稱單數“我”(I)僅出現了三次,但每一次都代表了不同的意義。
(1)I stand here today humbled by the task before us.
(2)I thank President Bush for his service to our nation.
(3)Today I say to you that the challenges we face are real.
這三個“我”(I)在句中分別表達了奧巴馬向公眾表明自己的決心,向前總統布什為國家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還有提醒公眾時刻注意現在不安的局勢。三個“我”都用的恰到好處,不僅沒有拉遠與聽眾之間的距離,反而塑造出有責任心的形象,增加了公眾對他的信任度。
2.1.2第一人稱復數
第一人稱復數“我們”(we)一般有兩種用法:包括聽話者的“我們”與不包括聽話者的“我們”(何自然,2001)。奧巴馬在他的就職演講中大量的使用了包括聽話者的“我們”,以此來強調他是大眾的一份子,是美國人民利益的代表,從而達到縮短語用距離的目的。
(4)We are in the midst of crisis is now well understood. Our nation is at war, against a far-reaching network of violence and hatred. Our economy is badly weakened, a consequence of greed and irresponsibility on the part of some, but also our collective failure to make hard choices and prepare the nation for a new age.
這段話中的主語是“我們”(we)和“我們的”(our),奧巴馬想表達自己不僅僅是美國總統,更是美國人民的一份子,會與他的人民一起并肩作戰,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我們”(we)和“我們的”(our)的使用在奧巴馬與其人民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
(5)To the Muslim world, we seek a new way forward, based on mutual interest and mutual respect.
作為美國的總統,當他面對外交事務時,奧巴馬也代表了這個國家的形象和利益。在例(5)中,他的聽眾是穆斯林世界的人民,此處,“我們”(we)包括了那些將穆斯林世界作為友人的國家,奧巴馬借此間接地向美國人民表達了他祈求和平的態度。
2.2 第二人稱指示語
關鍵詞: 概念隱喻 認知 演講詞 翻譯
1.引言
隱喻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存在于人們的思維與行動中。Newmark(1988:104)認為:“翻譯中最重要的特殊問題是隱喻的本質。”國外不少學者對概念隱喻進行了研究,多集中從認知翻譯角度探析,如Shreve和Gutt等。國內主要集中從修辭學、美學等角度研究隱喻的翻譯,從認知角度的探討不多見。本文以奧巴馬總統的演講詞及其中國和平音像電子出版社的中譯本為語料,分析其中的概念隱喻的翻譯策略,有利于英語學習者提高對概念隱喻的翻譯能力。
2.認知視角下的概念隱喻與翻譯
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在所著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中正式提出了概念隱喻理論,使隱喻正式進入了認知語言學的研究領域。概念隱喻理論認為,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更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人們參照具體的、熟悉的概念,表達未知的、抽象的概念的認知方式。根據概念隱喻理論,一個隱喻的形成實際上是兩個義域在概念上的“跨域映射”。在隱喻中,被用來描述具體概念的是源域,而陌生的、抽象的概念為目標域。
例如“時間就是金錢”運用具體的“金錢”認知抽象的“時間”,這樣我們在談論時間時,就會用“省”、“花”、“投入”、“浪費”等與時間搭配,實際上是把時間當做金錢理解和體驗。“金錢”所在的域稱為源域,“時間”所在的域稱為“目標域”。
20世紀80年代,認知語言學發展壯大,為翻譯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國外翻譯學家在研究認知與翻譯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隱喻的翻譯活動絕不是單一的語言符號轉換,它實際上是一個關涉語言與思維、文化與文學、心理與生理等多維的認知活動(肖家燕:2010),譯者只有充分理解原文的概念隱喻,采取適當的翻譯策略,才能正確傳遞原文思想。
3.認知視角下演講詞中的隱喻翻譯
翻譯實踐通常以傳情達意、再現語義為目的。演講詞中存在大量的概念隱喻,概念隱喻的使用可以使演講詞更加生動、更具內涵。因此在翻譯概念隱喻時,應在求得神似的前提下,盡量追求形似。Schaffner(2004)將隱喻翻譯策略歸納為替代、釋意和省略三大類。本文借鑒其觀點,將演講詞中的隱喻翻譯分為保留原概念隱喻、替換概念隱喻和放棄概念隱喻三種翻譯策略。
3.1保留概念隱喻,以直譯為主。
隱喻的產生與人類在自然和社會環境中的實踐體驗密切相關。盡管英漢兩個民族使用的語言不同,文化背景迥異,但是由于人類共有的身體構造、感知器官、認知能力及類似的社會實踐,使得兩個民族形成了對客觀事物類似的認知。因此,英漢兩個民族之間存在眾多源域和映射方式相同的概念隱喻。對于此類概念隱喻的翻譯,譯者可以采取直譯法,這樣既不會造成文化溝通障礙,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再現演講詞的意境、形象和喻義。例如:
(1)Where do we direct our efforts:what steps do we take to overcome these barriers?
翻譯:我們朝哪個方向去努力?我們要采取什么措施來克服這些障礙?
這是奧巴馬總統2009年在有色人種會議上發表的演講辭,在美國,有色人種仍面對諸多歧視和困難。原句中的“barriers”運用了概念隱喻理論,由“life is a journey”而來,源域是“journey”,目標域是“life”,兩個域有許多共同之處,比如源域中的“barrier”對應目標域中的“difficulty”;源域中的“destination”對應目標域中的“aim”,等等。因此可以使用“the barriers of life”。同樣,漢語中也有“人生中的障礙”等類似的概念隱喻,源域和目標域分別是“旅途”和“人生”,所以此處采用直譯的翻譯策略,譯為“障礙”。
(2)This cooperation is not fixed,but it is a destination that can be reached if we pursue a sustained dialogue.
翻譯:盡管合作尚有變數,但是只要我們雙方持續進行對話,我們的目標就會實現。
這是中美第一輪經濟戰略對話中奧巴馬發表的演講詞,其中的“destination”使用了概念隱喻理論,由“cooperation is a journey”而來,源域是“journey”,目標域是“cooperation”,因此可以使用“the destination of cooperation”。漢語中也有概念隱喻“合作的目標”這種表達,翻譯時,譯者可采用直譯的翻譯策略,源域和目標域分別是“旅途”和“合作”。
3.2替換概念隱喻,使之歸化。
由于英漢語言有著獨特的文化,自然概念隱喻有獨特性。當源語中的概念隱喻對應譯入語中不同的概念隱喻時,譯者應采用替換概念隱喻的翻譯策略。這種翻譯策略,不僅可以保持語義不變,而且可以使語言充滿特色。例如:
(1)Our campaign was not hatched in the halls of Washington.It began in the backyards of Des Moines and the living room of Concord and the front porches of Charleston.
翻譯:我們的競選不是誕生在華盛頓的議會大廳,而是始于梅因市的后院、康科德市的起居室和查爾斯頓市的門廊。
這是奧巴馬總統在2008勝選時的演講詞,主要介紹了競選時的情況。“hatch”一詞使用了概念隱喻,由“The campaign is a fowl”而來,源域是“fowl”,目標域是“campaign”,因此可以使用“campaign was hatched”。但譯者在翻譯時,將源域替換為“嬰兒”,目標域仍然是“競選”,因此變為“競選的誕生”。
(2)The words have been spoken during rising tides of prosperity.
翻譯:這些誓詞曾在蒸蒸日上的繁榮時期被誦讀。
這是奧巴馬2009年就職的演講詞。“rising tides”使用了概念隱喻,由“Prosperity is sea”而來。源域是“sea”,目標域是“prosperity”,可以使用“the rising tides of prosperity”。但譯者在翻譯時替換了概念隱喻,使之歸化,將源域替換為“太陽”,目標域仍然是“繁榮時期”,因此譯為“蒸蒸日上的繁榮時期”。
3.3放棄概念隱喻,功能對等。
由于英漢兩個民族有著不同的歷史、信仰和文化,因此類似的隱喻表達較少。當一概念隱喻存在于源語中,在譯入語中出現空缺時,譯者可采用放棄隱喻的翻譯策略。雖然源語中的概念隱喻喪失,但是仍能正確傳達語義,避免跨文化交際的誤區。例如:
(1)To my campaign manager,David Plouffe who built the best political campaign,I think,in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翻譯:我競選的負責人戴維普洛夫,是他組織了我認為美國歷史上最完美的政治選戰。
這是奧巴馬在2008年勝選時的演講詞。“built”一詞使用了概念隱喻,由“Political campaign is a building.”而來,在源域中指“building”,但在目標域中指“campaign”,因此可以使用“build a campaign”。如果翻譯時直譯成“建造政治競選”就會令人費解,而漢語中沒有對應的概念隱喻,所以此處放棄概念隱喻,采用功能對等的方法表達語義,譯成“組織政治競選”。
(2)We will construct the roads and bridges,the electric girds and digital lines that build our commerce.
翻譯:我們將建造道路和橋梁,架設電網和數字電路來發展商業。
這是2009年奧巴馬發表的就職演講詞。“build”一詞使用了概念隱喻,由“commerce is a building”而來。源域指“building”,目標域指“commerce”,因此可以使用“build our commerce”這種表達。如果直譯成“建造商業”會令人費解,此處譯者放棄概念隱喻表達語義,譯成“發展商業”。
4.結語
隱喻是人類重要的思維方式。人類相似的認知,使不同的語言有相同的或者類似的概念隱喻,但不同的文化又使認知方式存在差異,從而使概念隱喻在不同語言中呈現個性。許均(2009:41)認為翻譯是以符號轉化為手段、意義再生為任務的一項跨文化的交際活動。譯者要了解源語和譯入語文化,這樣在翻譯演講辭中的隱喻時,才可以采取保留概念隱喻、替換概念隱喻和放棄概念隱喻等翻譯策略,盡量體現源語隱喻的風格和色彩,同時使譯文符合譯入語讀者的認知方式和語言習慣。
對隱喻的翻譯不能只停留在修辭角度,應借助科學的研究方法,進行客觀系統的研究。本文從認知觀的隱喻出發,對奧巴馬演講中的隱喻進行分析,以拋磚引玉。
參考文獻: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Mandelblit,N.Translation and Meaning[M].Maastricht University Press,1995.
[3]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n Prentice Hall,1988.
[4]Schaffner,C.Metaphor and translation:Some implications of a cognitive approach[J].Journal of /locate/pragma,2004(36).
[5]肖家燕.概念隱喻視角下的隱喻翻譯研究[J].中國外語,2010:5.
34歲的印尼攝影師伊爾哈姆·阿納斯與奧巴馬相貌幾乎一模一樣,自從去年11月奧巴馬當選總統后,阿納斯的照片就通過網絡傳遍了世界,而他也迅速成為網絡紅人。
流傳在網上的照片顯示,阿納斯身穿黑色西裝站在幾名印尼年輕人中間,臉上露出奧巴馬式的招牌微笑,就仿佛是真正的奧巴馬在訪問印尼期間與粉絲合影一般。
據悉,阿納斯目前已經拍攝了一個在菲律賓播出的醫藥品廣告,廣告中他裝扮成奧巴馬的模樣向觀眾推薦藥品。
2010年6月奧巴馬總統出訪印尼,因為阿納斯在當地很有名氣,印尼政府靈機一動特意為他安排了一項“秘密工作”—當奧巴馬到印尼訪問之后,阿納斯作為他的“冒牌替身”出現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場合,從而保證奧巴馬的安全!不過他扮演的還真像,多個鏡頭在電視上播出后,大家硬是沒認出來他是假的。
除阿納斯外,洛杉磯也冒出了一個“奧巴馬”?——黑人演員羅恩·巴特勒。他曾在多部電視劇、電影、廣告和音樂劇中出演過跑龍套的配角。他的容貌極像奧巴馬,乍一看簡直就是奧巴馬的雙胞胎兄弟。“去年夏天,我正在一個片場參加試鏡,兩名女子走到我身邊對我說:‘你有沒有想過當奧巴馬的冒牌替身呢?你長得實在太像他了。你應該把你的照片發給《吉米·吉美爾現場》節目的導演試一下!’”巴特勒接受了她們的建議,沒想到一個月之后,他真的扮演奧巴馬上了全國電視。
為了能模仿得更加惟妙惟肖,目前巴特勒已經與美國加州塔普雷娛樂公司簽訂了合約,接受全方位的培訓和打造。在參加一些活動時,公司還為巴特勒安排多名冒牌的“白宮密勤局特工”護駕,并讓他乘坐一輛總統級別的豪華防彈車抵達現場,甚至還安排一幫冒牌記者和狗仔隊圍著他“采訪”。許多專業人士對巴特勒的演技贊不絕口。
“英國王妃”日賺2000英鎊
凱特·貝文被拿來跟英國王妃凱特·米德爾頓作比較,已經有些年頭了,但她感覺自己真正成為名人,甚至上街都能被驚奇的路人攔下來,還是在凱特手戴戴安娜的戒指與威廉王子一起在媒體面前宣布訂婚以后。
一樣的褐色長發,一樣的高挺鼻梁,一樣的下巴,甚至是相同的身高和魔鬼般的身材。“幾乎每個進入藥店的顧客都會對我的長相評論一番并表示震驚,我就像是個明星。有一次中午去買三明治,我在街上被人攔停過四次。”
21歲的貝文辭去了藥劑師助理工作,正式簽約經紀公司,將模仿米德爾頓進行到底。而她的薪酬,則是每天2000英鎊。但相貌相似并不能讓貝文有足夠的資本成為合格的“模仿者”,她必須擺脫自己濃重的西米德蘭口音,同時不斷練習凱特的貝克郡口音。而貝文在這條職業道路上的偶像,則是自己的前輩、著名職業“山寨威廉王子”馬克·拉提根。
馬克不但長相酷似威廉王子,還能模仿他上流社會的語氣和口音。他時刻關注威廉王子的動向,以保持與其完全一致的生活狀態,精心的準備和出色的演技能為馬克帶來一周3000英鎊的收入。而做足功課的馬克還常常把各路媒體騙得暈頭轉向。最出名的一次,是他被拍到與一名年輕女子一塊兒外出,被出版社誤認為是威廉王子,偷拍的這張照片直接上了封面頭條。
模仿克林頓,希拉里竟然認錯人
十幾年來,蒂姆就靠他與克林頓總統酷似的相貌,每年都能賺上百萬美元,這可比克林頓當總統時的薪水25萬美元翻了四五倍。1992年的一天,當時還是一個小房地產商的蒂姆正在伏案工作。辦公室里的電視機正在現場直播美國總統的就職演說。蒂姆的同事突然發現,屏幕上,一個與蒂姆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男子正在慷慨激昂地演講。連他兩歲的兒子也沖著電視上的克林頓大喊:“爸爸!爸爸!”這讓從事房地產業的蒂姆·沃特斯決心放棄老本行,干起了克林頓的“替身”。
此后,蒂姆經常作為重要角色出席世界各地的各種慶典活動。最得意的是在一個政治集會上,克林頓因故沒能按時趕到現場,希拉里只好出來和現場公眾見面,當她走到沃特斯面前時,一下子愣住了。幸虧克林頓身邊的一名工作人員立即沖上來解了圍,他握著沃特斯的手大聲說,“總算認識到大名鼎鼎的‘克隆版總統’了”!
長相似普京處處受禮遇
安納托利·戈爾巴諾夫第一次見到普京是在電視上,當時普京被任命為俄羅斯總理。他看到屏幕中的英俊男人如此眼熟,但一時又想不起來是誰。不一會,街坊鄰居們蜂擁而至,來給戈爾巴諾夫的父母道喜:“你們家安納托利當大官了!”
正因為長著一張“萬人迷”的普京臉,戈爾巴諾夫走到哪兒都會受到貴賓般的禮遇。一次,戈爾巴諾夫與幾位朋友去了旅游圣地彼得帕夫洛夫斯基堡壘,他的出現讓一位售票老太太受寵若驚。她一下子扔掉了手中的錢箱,從售票室沖了出來,嘴里還嘟嘟囔囔地低聲抱怨說:“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爾維奇(普京的尊稱),您為什么不提前讓人通知一下呢?我們會為您派出一名導游……”
“山寨版普京”可不只一個。俄南部城市伏爾加頓斯克當地電視臺有一位名叫阿納托利·戈爾布諾夫的工作人員,據見過他的人說,這位老兄跟普京簡直就是“雙胞胎”。當這位假普京在溫泉進行泥浴療法時,身邊的游客喜出望外,以為自己“鴻運當頭”,能榮幸地與大名鼎鼎的普京并排躺在泥漿里“放松放松”。
“山寨名人”共進晚餐
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羅蒂仿佛死而復生,竟與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坐在一起吃飯?詭異的是,同時出現的還有小甜甜布蘭妮、足球明星小貝、埃爾頓·約翰、憨豆先生、《美國偶像》評委西蒙·考威爾等14位名人,這些人橫看豎看也不像是一個圈子的。原來,這些都是名人替身!這是英國山寨明星界的年度聚餐,2012年3月6日他們相約在英國斯塔福德郡的一家印度餐館吃飯,這么多名人臉同時出現,驚呆了不少前來覓食的民眾。
他們同時出現也就罷了,偏偏還愛做出許多讓人誤會的動作,酷似名人的臉龐加上駕輕就熟的演技,騙倒人不償命。顧客們竊喜能和明星共餐,興奮地觀賞“小甜甜”與“西蒙”的甜蜜互動,最后卻被“小甜甜”的巴掌驚得全場鴉雀無聲。旁觀者紛紛拿出手機拍下這戲劇性的場面,以為見證了什么八卦場面,直到最后兩人都大笑并自曝是替身的身份,他們才恍然大悟。
【關鍵詞】圣經;文體;修辭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3-0043-02
引言:
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圣經一直以宗教經典的身份流傳于世。到了20世紀下半葉,圣經的文學價值開始受到肯定,甚至被作為西方文學的經典之一。圣經作為西方文學的源頭之一,其塑造的人物形象廣為流傳,其文體特點也對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圣經的文體是西方文學、藝術、哲學的綜合體驗,反映了西方民族的審美情操、價值觀念、宗教情緒、思維方式等等。了解了圣經的文體特點,可以幫助我們對西方文化的認識更進一步,找到開啟西方文化的鑰匙。
1 圣經簡約而繁復的文風
圣經在敘事上常有省略和不寫明的部分,造成敘事空白,讀者需要根據上下文來補充感悟。這是因為,圣經是一部意識形態著作,其敘事需要符合其內涵的意識形態體系和目的。圣經的敘述者不能取代上帝知曉一切,他們含蓄而簡約,需要人們反復閱讀、仔細琢磨才能體味其深意與奧妙。圣經這種維護上帝權威的考慮使得其不同于說教文風的美學追求。
另一方面,圣經也存在許多重復的地方。例如詞根的重復,模式的重復,主體的重復、情節的重復等等。正是通過這種重復,使得圣經故事與故事之間、章與章、卷與卷之間存在著一種隱性的聯系。這種聯系使圣經表面上的繁復無章變得有跡可查,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圣經的重復往往是作者有意安排的,通過反復敘述來刻畫人物,承上啟下,設計不可謂不匠心獨運。
圣經這一看似矛盾卻又和諧統一的文風特點,實際上都是為其意識形態而服務。它不僅為文學家提供了需要精心研究的文本,還為初級讀者所愛好和追捧,其豐富、博大、深奧不能不令人嗟嘆。
2 圣經文體的詩歌形式
箴言是不僅體現了西方哲理,也是圣經最優美燦爛的文學杰作。圣經箴言的詩歌由韻步、行、節、哥四個基本單位構成。英文詩文體主要通過韻律和節律來達到強烈的效果。但是圣經箴言雖然主要以詩歌形式來體現,卻有極少系統化使用韻、律。
圣經的作者主要通過語音所產生的節奏和重復的語音,來展現詩歌韻律與格律所產生的美感,使讀者得到美的感受與體驗。這是因為箴言原文是從希伯來詩文翻譯過來的,而希伯來詩文體則具有簡明扼要的。
3 圣經文體的句法結構
圣經文體的句子結構是句子短小、結構簡單,但是又靈活多變,形式多樣。如欽定本首卷首章首節則短小精干,為其簡潔的文體特征奠定基礎。圣經多以短小精干的句型結構來營造恢弘的氣勢,表現不同的內容,體現對于上帝的敬畏與熱愛。
圣經的句子類型主要有陳述句、祈使句和疑問句。圣經選用陳述句多用于敘事,敘述事件或者表達看法。而祈使句的使用則多用于表達上帝的權威,在描述上帝的話語時多用祈使句。這樣不僅強調了上帝的真實性,也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使得語境顯得嚴肅威儀。疑問句的使用也是圣經主要的句法結構特點。使用疑問句可以使語氣更為逼真,使讀者更能身臨其境。
圣經中動詞使用也頗有特點。一方面,動詞詞組的結構很簡單,變化也比較少。當然,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也會有不同的語法架構,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圣經中動詞詞組比較簡單。另一方面,圣經中動詞否定式的構成形式出現得也較多,不僅能起到強調語氣的作用,還能使讀者對上帝、對文章產生敬畏。
4 圣經文體的修辭手法
圣經文學價值的另一重重要體現就是其修辭手法不僅奇特,而且富于變化,使得其文體新穎而且多樣化。圣經的修辭手法使得其淋漓盡致的展現了英文的美麗與力量,體現了英語的魅力。
從詞的曾面上來看,圣經的遣詞符合當時當地情境的需求,不僅符合所要討論話題與目的,也能為讀者或者聽眾提供如臨其境的感覺,使得圣經的譯碼與解碼、再編碼變得更加容易。從句子的層面上來看,圣經的句
子短小多變,多種修辭手法穿插其中,使得其表述生動、準確、形象。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使圣經的句子更加深刻,感情表達更為真摯,作者立場更為明確,上帝形象更為偉大。從篇的結構上來看,圣經里的敘事體、律法體、詩歌體和書信體,每一部分都是一個完好和諧的整體,文章的排比與對仗給人整齊而且勻稱的感覺,更加引人深思,發人深省。
例如比喻手法的運用,使得文章的意義得到強化,文字也更加栩栩如生,發人深省。圣經主要運用的比喻首打油明喻、暗喻、轉喻、擬人等等。通過比喻手法的運用,加強所描述物的意義,或者賦予無生命的東西以人的情感,這樣就使得讀者更能體味圣經的韻味,了悟其所包含的哲學道理。
5 圣經文體對后世的影響
圣經文體的價值不僅表現在其對后世文學作品的影響,也體現在后世人們的語言風格上,例如美國總統的就職演說中。美國總統的就職演說或引用圣經詞語,或化用圣經文體結構,使得演說更加貼近民眾,也更加具有說服力與號召力。
如奧巴馬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就運用了一些古詞,使得其演講高雅而且神圣。而圣經文體的句法結構,如多種句式、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也廣為總統所采用。排比句式就是一直受歡迎的修辭手法,不僅可以增強語勢,還能營造強烈的氣氛,提高演講的感染力。
總統巧用圣經文體特點來進行就職演說,不僅能夠拉近與民眾的距離,而且更容易受到民眾的信任,獲得其支持。最重要的是,基督教是美國政治中的精神砥柱,政治家將其化用成政治文本就是不可避免的。
6 結語
圣經文體具有簡約又繁復的文風,其箴言的詩歌形式、句法結構、修辭手法都別具一格,因而其不僅具有重要的宗教價值、哲學價值,更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圣經的文體特點不僅對后世文學作品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成為政治家實現其政治目的的手段。由此可見,圣經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的表現,其文體特點也需要得到進一步的研究與分析,唯此,我們才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西方文化的精髓,打開西方文化的大門。
參考文獻
[1] 任東升,吳曉燕.美國總統就職演說中的圣經文體[J].漫談英語,2011年10月第8期
擴大覆蓋面 提升傳播力
社交媒體的優勢,一是其擁有龐大的、精準的用戶,二是用戶間深度互動所帶來的新聞傳播面和覆蓋面,而這些恰恰是傳統媒體所欠缺之處。要利用社交媒體,首先是優勢互補,將社交媒體的用戶和互動引向傳統媒體,擴大傳統媒體的收看、收聽和收視率。
2009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職宣誓典禮舉行,近4000萬民眾通過互聯網觀看了CNN轉播的典禮畫面,這一數字超過了單純通過電視觀看的用戶數。之所以產生這樣大的效應,是因為此次就職演講的電視直播中融入了社交網絡的元素。CNN與Facebook合作,采用了“視頻+更新信息窗”的方式進行就職典禮的報道:在Facebook網頁左上側的Facebook Connect嵌入了來自CNN的直播視頻畫面;右側是Facebook網友的個人狀態信息,視頻直播過程中,Facebook用戶可以與在線好友邊看邊聊,交流看法,也可以在直播頁面上即時評點。頁面下方,則超鏈接就職典禮的相關信息和動態消息。據統計,有近2000萬用戶觀看了CNN與Facebook合作的直播頁面,產生了100萬條相關信息。從當天早上6點開始,CNN對相關程序進行了20多萬次更新,在線視頻點擊數達到1390萬次。
“收視至上”是電視節目不得不面對的規則。要想把觀眾留在電視機前,電視節目必須把握住觀眾的需求,尋求觀眾的興奮點,讓觀眾參與到節目中,讓他們感覺自己是節目的一部分。過去,電視臺采用短信、彩信、語音的方式,由主持人口播觀眾的互動內容,這種方式對于觀眾而言有延時性,也很被動,如果不是大型節目,互動的參與度就較低。時下,社交媒體成了電視節目親近觀眾、收集反饋、聚攏粉絲的首選。
美國Bravo TV電視臺與社交網站Foursquare達成一項合作協議,將BravoTV電視節目與Foursquare的游戲活動功能相結合,希望觀眾在關上電視、合上筆記本以及停止收看Bravo電視節目之后仍能與之互動。而在這種合作中,Foursquare則是鼓勵用戶盡可能多地參與真實的生活活動。Foursquare是一個提供位置定位服務的網站,當用戶處在某一個地點通過手機或其他移動工具連上Foursquare,就可以登入(check in)該地點一次。登入次數越多,就能獲得相應升級、地位、頭銜、勛章和獎勵。Bravo TV電視臺利用了Foursquare的這種功能,節目主持人會在節目上提供有關活動位置的線索暗示,幫助觀眾贏得這些新徽章和獎品,具置將由Bravo電視臺根據旗下熱門電視節目來挑選,比如《真實主婦》、《百萬富翁婚嫁》等在美國家喻戶曉的電視節目。這樣一來,既為Bravo TV電視臺節目匯聚粉絲群,也讓各檔節目深入人心,讓觀眾更依賴這些節目。
建立對話溝通渠道
社交媒體是Web2.0的典型應用,用戶是Web2.0誕生的條件,也是Web2.0發展的基石。傳統媒體由于缺少與用戶直接對話的渠道而總被認為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傳播,所進行的議程設置由于傳播的片面性也往往效果較差。社交媒體不僅能夠在媒體與用戶中搭建直接溝通的渠道,更重要的是拉近記者、編輯、主持人等與用戶的距離,實現一對一的口碑式傳播。
2011年3月以來,《紐約時報》采取了在線收費閱讀的模式,但為了不使報紙的讀者流失,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在社交媒體中開通帳號,將部分文章鏈接到那些社交媒體中,關注《紐約時報》的用戶或粉絲可以通過Facebook、Twitter鏈接進入其社交媒體來搜索并免費閱讀新聞,也可以進行評論和交流。除了《紐約時報》外,美國大多數傳統媒體都在利用社交媒體與用戶直接進行對話:美聯社利用Facebook頁面要求讀者分享對“9?11”事件的回憶,最后共收到100多條評論,完成了一個由眾多回憶組成的襲擊事件十周年紀念日的新聞報道;明尼蘇達州亞歷山大市的一家小型電臺KSAX,因張貼張未經鑒定的路殺動物照片,其Facebook頁面變得異常活躍。眾多用戶應邀幫助鑒別該動物并獲得最終確認;密歇根州格林維爾的《每日新聞報》就地方性盜竊保護法執行情況向讀者征詢,進行民意測驗。可以說,傳統媒體利用社交媒體與用戶交流已成為一種常態,也正在成為媒介融合的劑與助推器。
改造傳統媒體
面對社交媒體的崛起與沖擊,傳統媒體雖然已處于衰落位置,但也不得不面對挑戰,從被動觀望到調整觀念、思維和戰略,通過積極利用來改造傳統媒體,以適應受眾新的閱讀方式。
美國JournalRegister報業公司曾在2009年因無力償還巨額債務宣告破產,但在以私人公司形象出現后,走上了與社交媒體融合的道路,“數字優先”戰略使其成為美國“數字第一”的傳媒公司。首先是利用免費的社交媒體獲取相關內容再加工制作,不僅降低傳統媒體的生產成本,還能調動用戶的積極性;其次是創立了線下的“社區新聞室”,讓本地區的住戶到實驗室享用咖啡、上網、討論新聞、進行互動,甚至參加編輯會議,為報紙做出評價和決策建議,報紙對會議進行在線直播,觀眾可以通過聊天室或推特對會議的內容進行討論或反饋。
5月1日,宋祖英將在上海體育場舉辦升級版鳥巢音樂會――《魅力中國》大型廣場音樂會,為上海世博會放歌。3月16日,來滬宣傳的宋祖英向記者透露,本場音樂會不僅花費了“十倍于鳥巢的付出”,“英倫配”還將擦出全新的火花。
雖然波切利、郎朗和周杰倫均未能出席當日的活動,但是都為本次音樂會的新聞會進行了錄制和發來了祝賀視頻。倒是剛從多哈飛回上海的劉翔突然亮相,意外地擔任起了宋祖英的“獻花使者”。
15日凌晨剛剛在卡塔爾多哈結束了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的劉翔,特意趕到見面會,向宋祖英獻上了一束白玉蘭。劉翔羞澀地表示,宋祖英“是我們全家的偶像”,并預祝“本屆上海世博會是最成功的一屆世博會,也希望本場音樂會成功。”
對此深受感動的宋祖英立即向飛人許諾:“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時候,我一定到現場看你比賽。”
用金牌吸引廣告商?有點困難!
在奧運會上贏得金牌不僅意味著榮譽,還有那隨之而來的贊助和廣告收入。奪得金牌的運動員可以坐等廣告商上門,他們的成功、他們的容貌,無疑為代言費增加了砝碼。
廣告商們只青睞獲得金牌的運動員,而銀牌、銅牌運動員全然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但是現在,廣告商們對那些明星運動員也“望而卻步”。
有些運動員,像老虎伍茲和菲爾普斯,他們的確拿了不少金牌,也可以說在各自領域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但他們卷入的緋聞和負面新聞讓廣告商們頭痛不已,即使立即終止合同,也不能挽回造成的損失。
“經過老虎伍茲的事后,廣告商們對選擇運動員謹慎了不少。現在,廣告商們更傾向于找運動團體或者一個運動隊來代言,而不是找那些大牌球星。”比爾?戴夫說,他是 BDA體育管理公司的主席,這家公司主要為籃球運動員尋求商業代言,姚明、史蒂夫?納什都由這家公司代言。“老實說部分奧運會的明星遠沒有主流運動的球星受歡迎。”
當然了,為國際知名品牌代言不是金牌運動員提升名氣的惟一出路。一些運動員選擇到處去演講或者寫書,另一些運動員為不太有名的品牌代言,如維生素、運動裝備。比如單板滑雪的運動員極有可能和網絡游戲商家對上眼。
不過也有例外,比如萊薩切克,他奪冠則很有些英雄的意味,“第6個拿到冬奧男子自由滑冠軍的美國人,打破了‘前蘇聯系’對冬奧冠軍長達20年的統治”。更何況他剛發表的愛情宣言為這位“冰王子”蒙上了浪漫的色彩。對于很有些英雄情結的美國人來說,受到廣告商的歡迎并不意外。貝克斯爵特廣告公司的執行總監鮑勃?多芙曼認為,“對于香水、洗發水而言,他是個很合適的代言人,當然了,還有其他一切和水有關的產品。”
實習生 康康 編譯
重返故地逼瘋德羅巴完勝安切洛蒂
贏了,穆帥裝酷
3月17日凌晨,重返斯坦福橋的穆里尼奧在與安切洛蒂的斗智中完勝,率領國際米蘭以1∶0力克切爾西,打贏了歐冠聯賽1/8決賽次回合。碩果僅存的意甲獨苗以3∶1的總比分淘汰英超豪門晉級歐冠八強。
故地重游的穆里尼奧雖有“狂人”綽號,可是踏足斯坦福橋后一臉酷相被罕見的溫情取代。面對切爾西球迷的簽名要求,葡萄牙人竟來者不拒一一滿足。
第78分鐘,隨著埃托奧左腳彈射破門,國米3∶1領先。眼看大局已定,穆里尼奧臉上絲毫看出不出大功告成的喜悅。眼見主裁判即將吹響終場的哨聲,“狂人”悄悄地離座起身,幾乎就在他消失在通往休息室通道的同時,斯坦福橋響起了終場的哨聲。穆里尼奧兌現了“贏球后,我會克制”的諾言,因為“這是切爾西,我曾經工作過三年半的地方,這支球隊的球員和他們的球迷還和我當年執教時一樣”。
國奧淪落中甲?
近日,關于國奧隊組隊出戰中甲一事被媒體熱炒。記者就此事向足管中心主任韋迪求證時,他表示:“在不影響聯賽整體水平的情況下,將盡可能多的給國字號球隊提供比賽機會。”
對于國奧參加中甲一事,韋迪表示也注意了媒體近期的報道,“有的人還懷疑足協的智商,”韋迪說。到目前為止,韋迪只是承認足協有這方面的意向,而且還征求了廣大俱樂部的意見。“我們派出兩名特使征詢了29家中超、中甲俱樂部中的23家,大多數俱樂部都給予了正面的反饋。當然,也會有一些從自己俱樂部出發的問題,我們都會認真考慮。”韋迪說,“主要問題還是集中在聯賽的公平性上。”
韋迪還強調,他和體育總局副局長崔大林都沒有在公開場合確認國奧隊參加中甲一事。
金妍兒不及格忙轉學
周洋沒入學就“賺”12萬
知名運動員去名校鍍金,這在國內外屢見不鮮。不過他們讀書的情況卻大不一樣,有的人掛名讀書,幾年下來連老師都認不全,有的人兢兢業業,恨不得把過去因訓練沒學到的知識都補起來。
為了不留級金妍兒只好留學
金妍兒目前正在加拿大多倫多備戰本月底的花樣滑冰世錦賽。金妍兒在韓國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但是就是不能順利度過讀書難關。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金妍兒在收到高麗大學教務處可能留級的警告后, 已決定轉到位于多倫多的一所與高麗大學合辦的學校就讀, 以期在訓練的同時,還能順利完成本科學業。
與很多世界冠軍免試入學不一樣,金妍兒在韓國進大學并不容易, 只享受了一般體育特長生的待遇。去年獲得世錦賽冠軍后, 她在韓國名校高麗大學9月招生時, 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遞交了志愿書, 并在10月接受面試, 才正式就讀該校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在她的入學儀式上,校方就給了這個世界冠軍“下馬威”,表示學校不會對金妍兒給予任何的優惠政策。
金妍兒常年在加拿大訓練, 要像普通學生一樣學習根本不可能, 但她又無法將學校的留級警告當作耳邊風。為此金妍兒與校方達成了共識, 將在明年轉到位于多倫多的一所與高麗大學合辦的學校就讀,通過交換學分的方式繼續完成學業。金妍兒的團隊中一名負責后勤工作的尹姓人員介紹說:“奧運會結束后, 金妍兒確實有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學習上, 但因為訓練場地不在韓國國內, 轉學就成了惟一可行的辦法。”
周洋“學習暫時放一邊”
相比金妍兒,周洋讀書要幸福多了。兩枚冬奧會金牌讓她免除了本來可能的筆試、面試,學校還在學費上進行了變相的獎勵。據悉,今年1月,在溫哥華冬奧會之前, 周洋在長春師范學院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報了名,按照學校錄取的正常程序,她今年5月要參加相關的入學考試。不過,冬奧會的兩枚金牌改變了這一切。
周洋2月21日在溫哥華奪冠后,她很快被免去了準備考試這道關, 還被通知會被提前錄取。從長春師范學院網站披露的情況來看,該校招生辦的工作人員在2月24日親自前往周家慰問了周洋的父母, 表達了“由衷地歡迎周洋同學來我校就讀” 的愿望。2月26日, 該校網站就公布了周洋已被決定錄取且其在校期間一切費用都將免除的信息, 隨之而來的是長春師范學院要為其提供每年9000元的最高獎學金, 另外入學時還獎勵5萬元。從該校招生簡章看到, 周洋就讀的運動訓練專業每學年的學費是9000元,按照本科四年制,學費是36000元, 加上承諾給周洋的獎學金和額外獎勵,這意味這周洋還沒入讀, 就已經得到了四年12萬2千元的“實惠”。
結束悠長冬眠 老虎為誰出洞
扯掉了道德的幌子,不再是個正人君子。離開時,伍茲灰頭土臉,人人喊打,老虎成了貓。任萬般悔恨,也無法挽救殘局。
遺忘的定律,是“覆蓋”。最直接不過,是用活生生的當下,壓倒艷俗的歷史。今日,伍茲更新個人網站,宣布將在4月8日的奧古斯塔美國名人賽上復出。修身養性后,老虎出山,為誰歸來?
為愛人 重新征服
艾琳的原諒,是有所保留,并且異常脆弱的。多年來,她與他維系著公主王子水晶般美好的表象。人前人后,他總強調自己是最幸福的男人,并把“美麗的妻子”掛在嘴邊。這分明是精心設計,一個童話式的陰謀,一旦破碎,徹底又決裂。
從脫衣舞娘,到明星,一長串的名單和當事人告白詳述,壓垮了艾琳的承受極限。自己明了,把苦水往肚子里咽是一回事;世人嘩然,讓這份恥辱公開化又是另一回事。為人妻,尊嚴的底線被觸及。伍茲的道歉,或許是真心實意的。伍茲不想離婚,也是理所當然的。金錢和名譽,他都要保護。伍茲不會忘記,當初苦追艾琳,之所以俘獲對方的關鍵點。女人,是崇拜英雄的。這個時候,以“戴罪之身”逆境中重出江湖,若依舊能笑看風云,才能讓艾琳重拾兩人交往之初的美好片段:他也是一個可以讓她自豪的男人。為了艾琳,伍茲需要回到這個自己最擅長的舞臺,重新證明自己,征服對方。
為自己 完成救贖
這也是一次自我救贖。“在一段時間相當長,并且很有必要的休養之后,我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了。我的賽季就從奧古斯塔開始。”
自從去年11月27日清晨,伍茲被發現在佛羅里達住宅附近發生車禍,并牽扯出一長串“偷吃”名單后,他便宣布無限期離開高球賽場。全民眼里 ,伍茲成為最不值得同情的偽君子。形象受損,不少贊助商也紛紛與之解約。伍茲不是不痛苦。從贊美,到唾棄,可以轉換得如此干脆。他無力再揮起球桿。
但是,直面比遁逃,更能從根本上緩和切膚之痛。他需要一個獲得認可的機會。“美國名人賽是我第一次贏得大滿貫賽的地方,我一直非常尊重這項賽事。距離我上一次比賽,已經隔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我想念一切。”伍茲上一次參賽是去年11月15日,當時他贏得了澳大利亞名人賽。“我的個人生活有很多方面需要仔細處理。希望家庭和事業,能夠對我同樣寬容。”無論這是否只是門面功夫,已經入院接受治療兩個月之久的伍茲,還將繼續接受治療。
為商家 吸引眼球
伍茲宣布復出,事實上并不突然。人們一度推斷他將缺席整個賽季。不過從上月開始,已有不少消息靈通人士,紛紛猜測伍茲即將復出。贊助商和各項大賽的組委會,都不停地向伍茲施加壓力。他,是高球場上無人可比的明星。
論文關鍵詞:文化 語言 英語教學 培養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大學英語教學是大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之一。大學英語教學,是教師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培養其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門語言學習的過程,在這門語言學習的過程中,作為教學活動組織者的教師,一方面,應該充分利用語言和其文化的關系,優化課程教案,增加教學的適用性、人文性、啟迪性,聯系文化常識,激活認知,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另一方面,教師把語言放到社會文化的背景下進行教學,才能使語言知識活起來,逐步提高學生語用能力,交際水平。本文將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說明:
1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文化,廣義上說是指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來說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它可以特指某一領域或某一范疇體現的思想觀念,道德和行為規范以及風俗習慣等,也被廣泛地用于概括人們生活、工作、學習的各個方面。世界上的各個民族,各個國家有著各自鮮明的文化特性。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語言作為信息傳遞的工具,對文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社會學家認為,語言是文化的基石一一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從另一個方面看,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語言反映了文化也反映了一個擁有這個文化的民族的特征,民族文化下的語言不僅包含著該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藏著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語言與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關系就決定了,構建語言能力就必須以了解文化為前提條件,而要想了解文化必須先了解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
2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
雖然提倡素質教育已經很多年,但是只強調語言形式和內部結構的結構主義教學還是存在的。一些教師因為自身的文化知識不夠,割裂了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及功能的聯系,并沒有把文化因素運用在最基本的日常教學中。在這樣的語言教學下,語言學習變得孤立,它成了“為學語言而死記語言”的學習。學生通過這樣的語言學習,可能會是“應試王”,但是也必然缺乏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不具備相應的人文知識,在現實的文化交往中,也會因為文化素質的缺乏,導致交際失誤,無法達到大學英語教學的真正目的。
3語言學習中文化意識的培養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讓文化與語言教學同步呢?這首先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始終保持自己所授課程的前沿性、思想性、啟迪性和適用性。其次,在組織教學活動中的備課環節也是相當重要的。這是因為教材反映的是編寫時的文化背景,一定時間之后,教師只有廣泛閱讀,了解最新動向,對有關人文知識做足了功課,才能對書本蘊含的文化背景做必要的補充。而這個補充,也會讓學生感到有新意。 例如,在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大學英語》(全新版)綜合教程第4冊Unit3TextA GettheJob YOU Want中有這樣一段話,“In my opinion,the majority ofNew York cabdrivers are unfriendly,ifnotdownrightrude.Mostofthe cabsareiflthy,and almostallofthem sport animpenetrable,bulletproofpartition。”(在我看來,紐約大多數的出租車司機即使不算無禮透頂,至少也是不友好的。車輛大都十分骯臟,幾乎所有的車都觸目地裝有難以穿透的防彈隔離裝置。)為什么紐約的出租車會有如此“粗魯”的一面,而且還是“大多數”呢?翻閱紐約出租車的文化背景,我們不難發現,原來紐約出租車司機的收入不高,工作辛苦,所以從事出租車職業的一般都不會是本地人,而是來自第三世界的移民。這自然就解釋這一現象的由來。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通過網絡,圖書館,了解這一文化,既增加了語言知識的趣味性和直觀感,也培養了學生的人文意識。而在講授這一文化現象的同時,也可以把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上要求的一些詞匯,如:lean(微薄的),immigrant(移民)等詞放入知識體系中,做到教學的準確、生動、清晰。
4語言應用中的文化因素
外語教學目的最終應是培養語言應用能力,而交際能力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離不開對所學語言國家文化的了解。對文化的了解直接影響著語言翻譯理解的準確性。例如,在08年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就職演講中,有這樣一段話:Shewasthereforthebuses in M ontgomery,thehosesin Birmingham,a bridge in Selma,and a preacher fromAtlanta w ho told a people that‘W e ShaE Overcome’.講的是一位在亞特蘭大投票的106歲的老人她見證了歷史的發展,民主的進步。在這里,如果不了解thebusesin M OntgOm erY,the hOSes in Birmingham,a bridge in Selma以及apreacherfrom Atlanta所代表的文化,就無法理解演講者想表達的確切含義,也不可能領略欣賞到語言的藝術與魅力,嚴重者還會造成文化交際中的誤讀與沖突。由此可見,文化因素存在于最基本的信息傳遞中,在作為語言應用的交際活動中,只有在了解文化上的語言交際,才能突破文化差異帶來的障礙,更好的進行信息傳遞。
5培養學生發掘文化的意識
關鍵詞:物聯網;環境保護;在線監控;應用研究
0 引 言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是利用互聯網將各種物與物的信息傳感設備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可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它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環境保護是物聯網技術應用的典型領域,物聯網的應用將成為推動環境管理升級、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型環保產業的重要手段,對促進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而且深遠的意義。
1 物聯網的發展
物聯網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比爾·蓋茨1995年《未來之路》一書[2];2005年《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報告指出,無所不在的“物聯網”通信時代即將來臨;2008年3月,在蘇黎世舉行了全球首個國際物聯網會議,探討了“物聯網”的新理念和新技術與如何將“物聯網”推進發展到下個階段; 2009年,奧巴馬就職后,對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給予了積極響應,此后,物聯網再次引起廣泛關注。
與此同時,在我國,2009年8月24日,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赴臺首次發表公開演講,提出了“物聯網”理念;2009年11月1日,包括企業、科研機構和應用機構在內的40余家單位聯合成立了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期望通過加強企業間的協作、創新與聯動,推動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壯大。
2 物聯網技術的體系結構
物聯網體系的結構由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構成。感知層由各種傳感器組成,主要功能是識別物體和采集信息;網絡層由各種網絡組成,是物聯網的馱載網,具有“載波”作用,主要功能是傳遞和處理感知層獲取的信息;應用層是物聯網和用戶的接口,負責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
事實上,物聯網是互聯網向物理世界的延伸和擴展,互聯網可以作為物聯網傳輸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物聯網可實現任何人、任何物體在任何時間、地點,使用任何路徑、網絡以及任何設備的鏈接。因此,物聯網的相關屬性包括集中、內容、收集、計算、通訊以及場景的連通性,這些屬性表現的是人們與物體之間或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無縫連接。
3 物聯網在環境保護領域中的應用
環境自動監控系統對于物聯網在環保領域中的應用具有重大的突破與創新意義。環境自動監控是在污染源的合適點位上安裝各種自動監測儀器、儀表和數據采集傳輸儀,通過各種通訊信道與環境監控中心的通信服務器相連,實現在線實時通訊。這樣,傳感器感知的點位的環境狀態就可以被源源不斷地送到環保部門,并存儲在海量數據庫服務器上,以供環保信息化中心的各種應用系統使用。
環境自動監控是對物聯網技術的典型應用。比照物聯網的體系結構和構成要素,可以發現,環境自動監控中的環境自動監測設備就是感知層,用于收集相關污染源的監測信息;而傳輸自動監測數據的環保專網就是傳輸層,支持環境信息在環保部門間的傳遞;各類業務系統是應用層,可為各類用戶提供所需的服務和交互界面。
4 環保物聯網的研究進展
目前,全球面向環境保護的物聯網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但已具備了較好的基礎。國外已有較早開展物聯網在環境保護領域中的應用研究。例如,美國環保局為國家和歐洲環保機構以及污染控制部門開發的BASINS系統,就集成了整個美國的流域數據、流域分析和水質分析軟件,可為用戶提供一個簡明的、將點源和面源統一起來的流域管理工具;美國同時還部署了用于實時監測城市環境污染數據的“CitySense”監測系統和用于監測大鴨島海鳥棲息情況的生態監測系統;世界銀行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援助開發了工業污染預測系統PIPs,該系統可在利用工業調查信息的基礎上,估計污染強度,從而預測國家、地區、城市或項目的工業污染;澳大利亞有用于監測蟾蜍分布情況的生態監測系統;日本也開發了SAPIENS環境綜合分析信息系統等。
我國的環保物聯網建設經歷了環境監測網絡的發展、污染源自動監控網絡的建設等不同歷史階段,起初是由各類環境監測網絡的發展而構成的,隨后,隨著污染物自動監控體系的建立則日趨成熟。“十一五”期間,我國大規模開展了污染源自動監控網絡的建設,對重點污染源的廢氣和廢水排放進行自動監控,同時,國家級、省級、地市級網絡的建設,大大推動了環境監測自動化的進程。“十二五”期間,隨著云計算技術的應用,我國的環保物聯網將進入一輪新的發展。
在全國環境自動監控大發展的背景下,秉承以科技創新推動環境管理進步的思想,引入了當前最先進的3G移動通信技術、3S空間信息管理技術,同時采用“云計算”理念,將傳統手段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并將計算機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和空間信息等高新技術進行集成,建立了環保物聯網,為環境監測、環境管理、環境模擬等提供決策支持平臺。環保物聯網的建立,加大了環境監測范圍,加強了環境監測管理力度,有效提高了環保部門的科學決策能力,為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國民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做出了貢獻。
5 結 語
物聯網在環境保護領域的應用是提高環境監管水平的重要技術手段,是隨著信息化水平發展而出現的新手段、新思路。通過環保物聯網的應用,可以隨時掌握企業排污情況及環境質量狀況,變事后監管為事前預防,由粗放式監管轉向精細化監管,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總的來說,環保物聯網是新時期物聯網背景下環境保護領域信息化的必然趨勢。現階段,我國面向環境保護物聯網的發展已經具有一定的技術儲備,同時也有相當的應用和產業化基礎,但是總體而言,環保物聯網仍處于起步階段,在關鍵技術、標準體系、應用和產業化方面仍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經濟社會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些問題終將會得到有效解決,從而使物聯網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 考 文 獻
[1] AMARDEO C, SARMA J G. Identities in the Future Internet of Things[J]. Wireless Pers Commun, 2009(49): 353-363.
[2]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UIT. IUT Internet Reports 2005: The Internet of Things[R]. 2005.
[3] 楊子江,陸勵群,林宣雄.物聯網時代和環保信息化的梯次推進[J].世界地理研究,2010,l9(1):157-165.
關鍵詞 融智學 生產式教學 英語專業聽力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Application of Productive Teaching in Professional English Listening
JIANG Feife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6)
AbstractAs a new theory, Rongzhixue advocates that through the reasonable division of labor, open interaction, high collaboration and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between human intellig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new cooperative intelligence can be achieved. And a kind of co-intelligence activity with big cooperation, big amalgamation and big mixture integrative of "producing, learning, searching, using and calculating", between human or between human and computer can be construct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se of the cooperative and creative teaching method which one is the research result of the application Rongzhixue in English professional listening teaching through a couple of examples.
Key wordsRongzhixue; productive teaching; professional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1 生產式教學簡介
鄒曉輝先生于2000年獲得“一種知識信息數據處理方法及產品”專利,融智學因此曝光,這是一門研究自然人與計算機“合理分工、優勢互補,高度協作、優化互動”的原理、方法及實例的學問。融智學在教學上的貢獻在于發明了生產式教學方法及其協同智能訓練體系。生產式教學是“應用融智學”研究成果之一,是在傳統教學和機器教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融智教學。
生產式教學的目的是通過一體化管理和創造性合作型教學模式整合解放師生雙方的智力勞動。融智學取得的實質性進展,導致生產式教學(比消費式教學所具有)的明顯優勢得以突顯。雖然融智學及其生產式教學目前還都只是十分弱小的新生事物。但是基于融智學原理設計的協同智能計算系統的雙語工具和多科知識平臺,有助于解放廣大師生花在消費式教學上的日常性智力勞動。在如今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的大環境下,融入生產式教學體系的大學生,既可高效完成日常課業,又可不失時機地發現并培養自己獨特的興趣、愛好和專長。無論學習能力還是創新能力,都會獲得前所未有的持續性發展。
2 生產式教學在聽力教學中應用
2.1 生產式教學法在聽力詞匯學習方面的應用
語言的學習是一幢房子的話,詞匯就是磚塊。生產式教學提倡一種新詞匯學習方式,人人合作,人機合作使詞匯學習不再枯燥。
2.1.1 人人合作使詞匯學習多產化
針對學生在記單詞時常無法堅持、容易忘記又缺乏很強的自我監控能力,生產式教學指導學生高效合作。
可以從一個簡單的例子了解這種人人合作方式。例如大學宿舍共6個同學,每一個同學每天記憶20個單詞,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記憶的單詞板塊(如A同學喜歡運動,B同學喜歡服飾,C同學喜歡水果等)。晚上在宿舍的時候開一個小小的討論會,每個人都向室友介紹自己記住的單詞,這種介紹包括這個單詞的讀音、拼寫、記憶法、用法,每個人都用有趣的方式來介紹這些單詞,把這些單詞作為自己的朋友介紹給大家認識。這種類型的討論會氣氛輕松,充滿笑聲,6個同學都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下了解了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和記住了自己不喜歡記憶的單詞。因此這6個同學在討論過后就收獲了120個單詞而不僅僅是20個單詞,睡前及第二天起床后再次記憶120個單詞。
2.1.2 人機合作使詞匯學習趣味化
現在大學生普遍有自己的電腦,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它呢?生產式教學要求教學者學習者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朋友,而不僅僅是工具。
人機合作典型的例子是“復述”和“與電腦進行角色扮演”。“復述”即學習者自主選擇學習材料,或由教師提供相關材料,學習者組織時間進行精聽,并做到復述全部內容。“與電腦的角色扮演”要求教師為學習者提供含有一定教學內容的影片,學習者自行認真觀看,并選擇一個自己喜愛的角色從始至終和電腦進行角色扮演。要求學習者記住所扮演角色的臺詞,一個星期之后可以挑選影片精彩部分邀請同學上臺表演。這樣的記憶單詞的方式讓學習者的課余生活豐富有意義并受益匪淺。
生產式教學法在聽力詞匯學習方面的應用不僅充實了學生的課外生活,而且增強了同寢室同學之間的交流和相互監督。教師可以任命寢室長為負責人,監督所有同學有序的進行詞匯學習,并定期對所學內容進行考核。
2.2 生產式教學在文化能力培養方面的應用
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鏡象折射。在習得某一種民族語言的同時,也是在習得這一民族的文化。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美術、體育、風土人情、名人逸事及科技發展等這些文化知識, 常作為背景知識出現在聽力材料中。搞不懂這些知識就有可能全盤聽不懂。這就要求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多吸收外國文化知識,培養對其的敏感度。
2.2.1 人人合作提高文化能力
同樣以寢室為單位進行人人合作,教師限定學習任務。例如這星期的任務是了解英國。那么寢室長負責根據同學興趣分工,例如A同學對旅游文化感興趣,B同學對飲食文化感興趣等,一個星期的時間每個同學利用自己能找到的資料盡可能多的了解自己負責的部分,在下次課前開討論會,每個同學都向室友介紹自己的所得,每一個聽者認真聽并向講述者提出自己的疑惑,并做好筆錄。聽力課上,教師可以利用十分鐘的時間邀請一組同學向大家講述英國的文化,學習者進行討論有不足的地方給予補充。
2.2.2 人機合作加強文化融合
由于每個國家都在進步,每一個領域都在更新。英語專業的學生更需要很好的利用電腦這個好伙伴幫助自己緊跟英語國家的文化發展。
針對中國英語學習者沒有足夠的語言環境這個問題,學習者可以利用互聯網或語音工具(MSN或Skype)尋找各個國家的朋友。語言每天在變化,例如中文,不時出現新的詞匯和表達,英語也一樣。同樣以寢室為例,每個同學找不同國家的朋友,通過和英語國家的本土人交流,英語學習者能學到最新的表達,了解對方國家的各種文化。同時,學習者還可以邀請異國朋友觀看同一部影片(影片的選擇可以咨詢教師),然后針對影片中所出現的文化差異現象和朋友討論,這種方式可以在無形中學習到文化差異。教師可以利用課間十分鐘邀請同學和大家分享他和他的異國朋友之間的故事。這樣的方式不僅使課間時間變得豐富有趣,而且充分利用了休息時間來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
2.3 生產式教學在學習資源利用方面的應用
隨著時代的進步,聽力學習資源在市場上琳瑯滿目。而學習者卻很難能堅持使用一套資料,常出現學習者擁有資料種類繁多卻每一本都是半新狀態。針對這一現象,生產式教學提倡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者充分利用學習資源。
2.3.1 人人合作充分利用聽力教科書
教科書是根據教學大綱和實際需要,經過教學專家的編選和教師的篩選供學習者學習的主要輔助資料。教科書的充分利用要求教師正確引導學生主動配合。生產式教學理念可達到這樣的要求。由于聽力教材的編排有不同而單元呈現不同主題的特點,因此新學期開始的時候就針對教材的編排,同寢室同學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負責的單元。負責人必須徹底學透負責單元的內容及此單元涉及的異國文化。兩個星期之后討論會上,按單元的前后順序由負責人向大家介紹單元要點,并帶領大家進行單元學習。在聽力課上,教師對生詞及背景文化的講解能更輕松和高效。由于具備了課堂內容的背景知識和單詞要求,學習者在課堂上的收獲將大大提高。
2.3.2 人機合作充分利用網絡語音室
高校外國語學院都有自己的網絡語音實驗室,這是用于語言教學的一種專用的實驗室系統。它裝有語音實驗設備,供學生在學習外語時作聽力、口語、翻譯等訓練。除了正常的聽力課時間,網絡語音室都有自己規定的開放時間,而學習者常因為惰性或其他原因不能長期有效的利用這個十分有益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針對自己教學的要求和任務在網絡語音實驗室里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聽力材料。以寢室為單位的學習可以克服學習者單獨學習難以克服惰性的現象。
一個簡單的例子如下:同寢室同學在寢室長的帶領可以利用任何語音室開放時間集體在語音室進行聽力訓練。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特定的聽力任務也可以布置聽力訓練范圍。針對前者,比如說奧巴馬的就職演講聽力訓練,同寢室同學可以利用集體學習的機會一起聽演講,然后各自完成筆錄,回到宿舍討論互相交流練習心得,互相幫助解決難點。討論過后,大家在下次訓練前再次集體聽上次聽的演講,這樣大家就很容易體會到成就感。針對后者,比如教師公布在網絡語音室的一周BBC內容,每個同學負責不同的新聞內容,訓練結束在寢室討論會上向室友講述自己聽到的內容及沒有完全聽懂的部分,第二天訓練,寢室長負責重新分配昨日的聽力任務,這樣重復三四次,最終集體聽所有的聽力任務,最后在寢室討論會上交流對這部分新聞內容的學習習得。
3 總結
在如今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的大環境下,融入生產式教學體系的大學生,由于雙語工具和多科知識平臺的支持,既可高效完成日常課業,又可不失時機地發現并培養自己獨特的興趣、愛好和專長。因此,無論學習能力還是創新能力,都會獲得前所未有的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鄒曉輝.創造性合作型生產式教學模式初探.中國科技論文在線.時間:2007-08-22.
[2]鄒曉輝.一種知識信息數據處理方法及產品.發明專利公報G06F163[J].知識產權出版社,2000(11).
[3]鄒曉輝.融智學專著及其知識要點和基本術語(一).字的形成化定義[J].潛科學,2004.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