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大數據下職業道德修養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大數據的發展,一方面激發了傳統行業新的轉型,另一方面增加了市場上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目前,隨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高校教師如何對教育教學信息、教學管理信息以及教學行為等方面進行大數據的利用和分析,已經成為各大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文章對高校教師如何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和解釋。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教師;大數據素養
0引言
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高校智能化管理面臨新的挑戰。本文基于教育大數據的應用,合理的利用和有效的預測分析能夠體現教育大數據的真正內在核心價值。高校教師,特別是高校青年教師,應該在高校教育大數據時代中思考如何更快地適應大數據教學,更好地利用教育大數據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目前,各種教育大數據已經在教學實踐中開展,MOOCs(MassiveOnlineOpenCourses,慕課)教學成為大數據教學的典型例子。如何培養適合大數據時代發展下的人才,是目前各大高校在教學工作中應該思考的問題。
1國內外大數據教學發展趨勢
近年來,教育的主體已經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轉變。以現代信息技術、大數據和數據挖掘為基礎的高新技術不斷應用于現代高等教育領域,使高等教育呈現出更加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教育形態。個性化學習和互動式學習是目前新興的一種學習方式,旨在滿足不同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斷促進學習的發生,提高高校的教育生產力。綜合分析國內外研究現狀,各大教育機構和高等院校逐漸開始運用大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高新技術來了解不同受教育者的需求。高等院校通過大數據的個性化分析和評估結果,來預測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態度,檢測學生的學習投入度等。利用大數據分析的結果,高校教師可以更快地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教學成果,從而更快地改進教學課程,更好地實現有效的教學目標[2]。大數據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將會比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現出巨大的優勢,這樣更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然而,在國內只有少數機構能夠利用大數據分析針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做出預測和評估[3,4]。因此,大數據教學已經成為未來高等教育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教學模式。掌握大數據教學已成為新時代下高校教師的新的要求,也是新形勢下的基本教師教學技能要求。
2MOOCs教學在大數據教學時代下的發展
MOOCs教學,使學習者能夠自主地挑選和運用優質的課程資源,從而制訂出符合自身個性化發展需求的學習計劃。上海交通大學在2014年成功自主研發MOOCs教學,“中國大學MOOC”正式在線發布。目前已經有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一流高校開發慕課教學。在國外,有超過10萬多名學生選擇在線學習,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和開放性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擁有自主學習和自主選擇的權利。現階段,國內外的各大高校已經在教學資源的大數據化、公開化做出了很多舉措,但是大多數高校只是完成數量積累,并沒有對教學資源的質量進行提煉和升華。因此,對大數據進行挖掘,是解決目前瓶頸的主要辦法。對于高校教師來講,MOOCs教學是一種非常好的形式,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對于高校教師來講,MOOCs教學也是一種挑戰。作為全新的教學模式,基于大數據教學的慕課,是在借助互聯網、大數據運算等基礎上建立。因此,對于教師來講,慕課教學非常具有挑戰性。只有高校教師在MOOCs教學體制上的適應,才能適應大數據時代下的高校教學發展趨勢。
3基于教學大數據的教學優勢分析
互聯網大數據在各行各業都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個性化教學模式的發展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至關重要,而教學大數據的發展剛好可以滿足這一需求。教學大數據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學生個性化、綜合性評估
通過對學生的課業學習等教學大數據的多維分析,多層面分析,數據整合和相關性分析,可以分析出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行為之間的聯系,并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做出個性化、全面綜合的分析報告。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教育大數據的分析更具有統計性,能夠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培養學生個性化學習的能力在大學生教育中占非常重要的部分。那么,高校教師在培養學生個性化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借助大數據教學所提供的統計分析結果,才能做出正確科學的預測和結論。因此,大數據教學在學生個性化學習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只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大數據的分析,才能從更加科學的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更為詳細地把控,因而才能采用更為貼切的教學手段。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教學模式是基于大數據教學時代下的一種非常好的體現。
3.2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教學過程中進行個性化教學監督和管理,可以規范學生學習行為的管理,針對學生在大數據上表現出來的學習行為特征,高校教師可以相應做出調整并采用教學干預,以及時糾正學生的學習行為特征。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學習能力也是各有特點。大數據教學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的跟蹤和統計分析,從而總結出規律并提出可行的解決措施。因此,大數據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質量的提高也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只有促進了學生學習質量,才能落實大學教育基礎知識框架的搭建工作,才能為社會和市場輸送更多的高質量人才,才能適應大數據教學時代下,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3.3滿足學生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的學習
通過云數據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手段對學生個性化學習行為數據進行分析,各高校才能真正實現多元化和個性化學習。基于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的分析,向學生推送個性化教學資源,為學生制訂個性化的學習方案,以便于更有效的因材施教。大數據教學基于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統計,然后制定出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多元化和個性化學習。3.4提高教學質量和高校核心競爭力大數據教學,是目前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變革措施,也是適應大數據時代趨勢發展要求。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大學對于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重視,特別是對于多元化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采用大數據教學,是提高高校教育的核心競爭力,也是高校教育的必要條件之一。通過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行為、過程和學習成果進行全面而系統的數據分析,找出傳統教學計劃中隱藏的問題,從而改進傳統的教學計劃,進一步提高高校的核心競爭力。
4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教師提高職業道德修養面臨的挑戰
互聯網大數據雖然不斷改進著高校教師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學習效率提高和個性化發展,但同時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提出了以下挑戰:
4.1高校教師角色的轉變
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高校教師的角色同樣面臨著轉變,不再是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把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意識形態傳授和粘貼給學生,更多地還需教會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教會學生對知識進行判斷、篩選、應用,并與學生對話交流、共同探索[5]。這種角色的重大轉變,高校教師的專業價值觀、理念和教學態度必定會受到挑戰,影響教師遵循和實踐職業道德規范。而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表現的學生并不相同,教師要發揮教師職業道德,教人和育人將面臨更大的困難。
4.2高校教師職業技能的提升
要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成為一名優秀的高校教師,首先要是一名擁有豐富知識的“雜家”,不僅擁有全面精深的專業知識,也要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知識都有所涉及。這就要求高校教師不僅僅滿足課堂上的45分鐘,還要有不斷學習,及時補充新知識,積極吸收新理念的終身學習的理念。著名教師賈志敏曾經說過:“一名教師,即‘半個編輯’‘半個作家’‘半個演員’‘半個書法家’‘半個演說家’‘半個劇作家’‘半個播音員’‘半個幽默大師’,如果能做到這些,那么應該稱得上是個教育專家。”
5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提升途徑
5.1健全高校教師培養及評價體系
高校要順應時代要求,重視互聯網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增強教師信心,鼓勵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將互聯網大數據引入教育,盡最大努力成為互聯網大數據教學的推動者,有效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高校要明確獎勵互聯網大數據教育創新者,對嚴重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教師給予嚴肅處理。為激發高校教師互聯網大數據和在線教育技術學習的積極性,建立管理評價體系,積極引進新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對取得一些成績的教師給予適當獎勵。各級主管部門和高校要大力研究新時期高校人事制度,加強對高校教師整個職業周期的管理。
5.2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理論的學習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高校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儲備,加強專業道德建設。高校教師應打破傳統教育理念,在互聯網平臺的幫助下,進一步提高自己的互聯網技能,及時更新知識儲備和信息,開闊自己的視野,了解和接受新事物。教師既要得到先進教育理念的支持,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技術水平,包括通過專業網站進行學習,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軟件,為學生學習知識提供科學的指導。同時,高等院校的教師認為,現代教師應該把抽象知識轉化為簡單的內容,因此,在基于信息大數據的教學工具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技能來學習技能,使課堂更有趣,課堂氛圍更加活躍,確保學生的學習熱情。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術,這些技術在促進知識傳播方面起著很大的作用。在現代教學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科學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6結語
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可以給教師提供許多信息,包括學生情緒的變化、學生學習需求的分析、學習現狀和發展趨勢預測,從而實現挖掘學生背后真正的原因和未來發展趨勢的目標。除了個性化發展、豐富學習內容和提高學習效率以外,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更有便于掌握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對真正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有重要作用。大數據教學,是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的必然產物,也是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對于高校教育的講話精神的具體體現。只有通過大數據教學在高校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才能實現高校教育在大數據時代下的成功轉型。教育信息分析、教育管理信息、教育行為分析已成為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論述了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師如何加強職業道德修養。
【參考文獻】
[1]陳海軍.大數據視野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發展路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8(3):43-45.
[2]沈克正,馬抗美.基于教育大數據的高校學生個性化管理模式[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103-107.
[3]孫天才,羅來林.大數據環境下的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研究[J].文學教育(下),2018(2):180-181.
[4]李強.大數據在高校網絡教育中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3):129-131.
[5]江朦朦,肖唯楚.“互聯網+”時代下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法制博覽,2019(33):234-235.
作者:周超 何龍飛 單位:三峽大學生物與制藥學院 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