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區塊鏈技術在有線電視網絡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數字經濟之父”唐•泰普史考特曾預言:影響未來幾十年的“黑科技”已經到來,它就是區塊鏈技術。區塊鏈自2016年正式提出后,其應用價值得到廣泛認可,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此時,有線電視網絡在互聯網的沖擊下陷入了困局,用戶流失、知識產權侵權、用戶信息安全問題難以解決。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可信任、信息不可篡改等特點,探究區塊鏈技術在有線電視網絡中的應用,將會助有線電視網絡發展一臂之力。
關鍵詞:區塊鏈有線電視網絡實際應用
一、區塊鏈的特點
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不可篡改的、可信的分布式賬本,它提供了一套安全、穩定、透明、可審計且高效的記錄交易以及數據信息交互的方式,其特點如下:去中心化。區塊鏈使用的是分布式核算和儲存,并沒有中心化的硬件或者管理機構。在區塊鏈中,每一個節點都是均等的,所有節點也都是遵守同一個算法的,區塊鏈的信息源并不是事先指定好的,而是通過競爭選擇出來的。然而,區塊鏈不能直接帶來絕對的去中心化,只能作為去中心化的工具,在某些場景中,例如銀行等金融系統,在機構之間使用去中心化的賬本使多個機構共同運行和檢驗,以防止欺詐;還有第三方平臺如支付寶、微信、滴滴等。另外,在電動車、智能電網等能源領域區塊鏈的出現也恰逢其時。開放性。在區塊鏈系統中,所有的產業都是一個開放式的市場,任何人都能參與進來,一個公共區塊鏈可以讓所有參與的成員共享,所有的信任都靠去中心化的協議來維護,這也使得傳統行業、供應商、銀行之間的關系更加自動化和開放化,例如美國區塊鏈公司Circle可以讓用戶快速給國外親人轉賬,對方也可快速提取所在國家的貨幣。可信任。區塊鏈使原先的信任“人”變成信任機器,信息一旦經過驗證、添加,就將永遠儲存,并且數據由全部節點共同維護,更新也是同步的,數據也會更加穩定和可靠,以此加強雙方的信任度。信息不可篡改。區塊鏈系統采取的是非對稱加密與Hash算法以及完全冗余的策略,每個區塊共享相同的數據,修改一個區塊就要牽動所有的區塊,破解所有節點的打包密鑰一般是無法做到的。以螞蟻金服公益為例,運用區塊鏈技術后,每一筆捐款進入公益賬戶之后都可以繼續追蹤下去,保證數據的真實性。
二、有線電視發展的困局
用戶被其他渠道分流。隨著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視頻企業的加入,IPTV和OTT用戶規模在急速提升,接收渠道的多元化分流了大量有線電視用戶,有線電視的用戶在不斷流失。首先,用戶流失無法避免地造成收益減少、業績下滑;其次,有線電視網絡在社會中的地位也會受到影響,原先一直作為黨和政府的主要宣傳途徑,IPTV和OTT發展將會獲得政府及宣傳部門的更多關注;最后,除了有線電視的收費下降,用戶流失也將影響到后續電視、寬帶等方面的消費。用戶流失已然對有線電視網絡的運營狀況產生了巨大影響,有線電視網絡要積極應對,保住自身用戶,增加用戶黏性,防止用戶流失。經營管理模式受到威脅。電視傳播業擁有專業的節目制作資源,觀眾反而被互聯網搶走很多,可以說是電視網輸給了互聯網。首先,在互聯網為主的傳播生態下,有線電視的經營管理模式受到威脅,主要表現在生產內容的不夠多元化,無法滿足廣大網民的復雜需求;其次,基于優質內容的營銷策略無法精準地吸引足夠的用戶注意力,網絡傳播的廣告價值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最后,缺少一定的技術基礎作為支撐,傳統的內容呈現方式對用戶已經黯然失色。有線電視網絡要變革經營管理模式,重心應放在學習前沿技術、業務結構調整和內容產品營銷上。知識產權侵權嚴重。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越來越受到重視。很多有線電視的知識信息類產品在互聯網上遭到“克隆”,無形資產價值也被一些人所覬覦,不僅無法從盜版者那里得到版權費,原本自身的用戶也被分流,網絡傳播的知識產權經營和版權保護成為有線電視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憑借現在的技術水平,維護版權安全的效率很低,成本卻較高。交易方式有待優化。目前,有線電視繳費用戶也在不斷減少,這和有線電視網絡的收入結構和交易方式有很大關系。長期以來,有線電視收入的增長主要靠用戶數量的增加,用戶數量減少便使收入增長出現乏力。另外,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用戶隨機性和碎片化消費越來越多,不愿意被按月付費、按年付費等套餐模式捆綁,對“即用即付”的交易方式需求增加。物聯網信息安全存在缺陷。在CCBN20會上,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提到:“物聯網是智慧廣電建設的基礎。”但目前的物聯網領域仍然在采用中心化的服務架構,所有的用戶數據都由中央服務器存儲和轉發,在傳輸過程中極易遭到DDoS攻擊、數據篡改和泄露、流量劫持、中間人攻擊等,造成信息安全問題,這使得物聯網建設和維護成本大大增加。智慧城市建設不夠深入。首先,在推進城市化發展的進程中,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城市”,希望通過新的信息技術實現人與物之間更為深入的連接,這是一項重大的技術進步,將會極大地便利人們的生活。如今,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也在積極進行智慧城市建設的探索,而作為評價標準的“智慧”指標卻只反映了城市較為初級的智慧形式,體現的是人與物、人與城市空間最為淺層平面的關聯,而無法展示人與物、人與空間的多面立體關系。其次,現在的“智慧城市”中所流淌的信息,是通信、工程層面上的信息,缺少了社會與文化的信息,這就剝離了意義、失卻了人性的溫度。
三、區塊鏈技術在有線電視網絡中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具有無限的潛力,“區塊鏈+”產業不斷推進,在各領域的應用也逐漸落地,區塊鏈已從原有的金融、醫療、教育、零售等領域拓展到傳媒行業。例如,美國Civil平臺對區塊鏈技術與傳媒行業進行融合實踐,美國電信巨頭Com-cast也計劃于2019年將其區塊鏈計劃Blockgraph投入商用。有線電視在互聯網的沖擊下遇到很多困境,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雖不能一一解決,但在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業務競爭力、保護網絡信息安全等方面可以發揮較大的作用。區塊鏈網絡奪回渠道主導權。互聯網搶走了有線電視的渠道優勢,使有線電視用戶不斷流失,這是有線電視處于困境中的主要原因。電視網和互聯網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如果能夠把有線電視的電視網升級成滿足區塊鏈使用的基礎網絡,改變集中式的服務架構,省去中央服務器的傳輸環節,通過共享的網絡節點實現分布式信息傳輸,那么將會減少有線電視對互聯網的依賴性,減輕渠道分流,還可以盤活現有資產,實現增值最大化。內容生產多元化,營銷精準化。各種互聯網短視頻讓人們應接不暇,極富創造力的UGC更能看出用戶的多樣化需求。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模式也被稱為“點對點架構(Peer-to-Peer,P2P)”,能夠實現點對點交易。有線電視網絡可以運用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優勢,協同用戶生產多樣化視頻并提供對應的傳播服務,基于各區塊儲存的數據展開對用戶的精準營銷。在此過程中,利用不同形式的傳播技術,內容生產方式多樣化也足夠抓住用戶的眼球。美國Civil作為采用讀者驅動式的新聞生產模式的新聞出版發行平臺,就是采用了區塊鏈技術,能更加精準的滿足用戶需求。節目版權安全有保障。網絡版權侵權現象普遍存在,并且具有保護難、舉證難、維權難的特點。有線電視網絡則可以建立數字資產版權平臺,申請時間戳記錄保護,既可以簡化版權登記流程,又可以宣示作品主權,作為維權舉證的重要利器,如大芬油畫村就申請了時間戳保護版權。利用區塊鏈技術把版權登記的申請人、時間、內容這三個重要因素加密上傳,形成版權信息唯一的區塊鏈ID,能夠保護原創作者的作品永久有效,無法更改。我國首個把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版權行業的應用平臺———“原本”,為每件作品產生一個“原本DNA”,為版權保駕護航。“即用即付”交易更靈活。有線電視網絡可以運用區塊鏈技術優化原先按月付費、按年付費等模式,把區塊鏈技術與移動支付結合起來,能夠打造更加安全、高效、靈活的轉賬方式。區塊鏈系統的交易基礎是防篡改的加密賬本,其加密特性能夠解決傳統信用卡盜刷問題;建立數據存儲系統,系統則能快速識別用戶信息,無需人工操作即可轉賬,提高工作效率;“即用即付”也可以滿足用戶視頻點播、在線游戲等內容的靈活支付需求。加密系統提高物聯網可靠性。采用中心化服務架構的物聯網缺乏設備間的信任機制,黑客控制物聯網中心也就控制了整個物聯網。區塊鏈分布式的網絡結構能夠為廣播電視物聯網提供一種信任機制,使設備之間不需要與中心進行核對,能夠組成分散式賬本,并運用加密和計算能力驗證區塊是否符合智能合約的要求。這樣,即使一個或多個節點被破壞,也不會影響整個網絡體系的數據,從而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區塊鏈技術助力智慧城市。當今,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也都在積極進行智慧城市建設,希望將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的觸角觸及每一位市民,實現真正的“可溝通性”城市。區塊鏈技術對數據的透明性和可審計性將會助力智慧城市的“下沉”式延伸。比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曾在文章《區塊鏈在移動網絡中的應用》談到,區塊鏈在高速公路自動收費、檢測環境實時狀況等方面推動智慧城市的建設。區塊鏈技術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能夠關聯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以更綜合、包容的方式理解和規范城市,更加充滿人情味、更加符合城市的本質。除此之外,區塊鏈還可以應用于有線無線雙向網,滿足交互需求以及身份技術認證管理等方面。
四、對區塊鏈技術的質疑
雖然區塊鏈技術有助于提升網絡信任,但是也有人質疑這種幫助是有限的。REX的創始人JerryMichalski講到,未來人們對網絡的信任逐漸增加,不是網絡提供了值得人們信任的服務,而是人們習慣于網絡而放松警惕。區塊鏈技術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網絡的信任狀況,但也有重蹈覆轍的可能。2018年是區塊鏈正式進軍市場的元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無限潛能還有待開發,未來有線電視網絡積極進行區塊鏈重構,定會打破目前的困局。未來,人們也將撥開區塊鏈技術的層層迷霧,對區塊鏈技術也將有更清晰的認識。
作者:主父學敏 單位:山東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