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室內環境設計的美術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室內設計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從人們追求單一的實用性到實用性與美觀結合再到美觀和經濟實用的相互契合。在現代經濟發展,文化傳播及藝術的滲透作用下,促進設計者和使用者二者審美的趨同,經過不斷的改革,擺脫以往單一線性設計、用戶理性的思維模式,發展到更加多維的模式,設計更加直接,色彩、空間、光線的運用更加科學。
關鍵詞:美術;審美;室內設計
1室內設計中體現的美術要素
室內設計是一種復雜的藝術形式,它將不同的藝術元素通過先進的思維理念相互融合創造,又稱之為“造型藝術”。室內設計中的美術要素主要分為空間要素、色彩要素和美學裝飾要素三個方面。在現代室內設計中要求設計者,打破單一建筑空間形態,合理化利用建筑基本結構,并超越現有形態,創造更多實用并且美觀的創意空間。空間要素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合理利用現有空間并設計的美觀,是考驗設計師的重要方法。室內色彩的搭配對室內設計有著更高的要求,它不僅為室內空間的打造起到點睛作用,更對居住者的心情和性格的發展有巨大的影響。不同空間的使用目的,也需要不同的色彩進行配搭,空間對色彩的使用要求和色彩營造出不同的空間氛圍,二者相互影響。比如辦公區域、商業區域和醫院等,由于它們的使用目的不相同,所以色彩的搭配也要有一定的區別。空間的大小也影響色彩的運用,深重的色調,適用于大的空間,可以增加室內的厚重感;飽和度高的色彩,更適用于空曠的居住環境;空間較小的區域,可采用暖色,提高空間的亮度,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色彩的使用也需要根據不同年齡段使用者來選擇,例如:老者喜歡安靜,就需要用比較濃厚的色彩;相比小孩子,更適合歡快明亮的色彩[1]。
2美術要素在室內設計中的組合與應用
室內空間是指空間的平面布置,有包括了室內的功能劃分、人流動向和總體布局,設計師要從宏觀與微觀之中找到合理搭配,不斷完善最終創造出最優方案。人工照明與自然采光統稱為室內光照,它不僅能夠調節空間色彩,還對空間氣氛的烘托有重要意義。對空間來講,光的存在為其營造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強烈的突出空間的布局,給人視覺帶來強烈的沖擊。重點部位的配光,強調立體效果;定向光源的設定,用來突出某些地方的質感。利用好燈的光影效果,可以有效的調節室內空間的層次與韻律,增強感官效果。光和色的不同表現,也使得空間審美形態有所不同。室內空間的搭配,也由家具的陳設,綠化的擺設,燈具的選擇不同,給人的直觀感受有著巨大的差異。家具、綠化、陳設三者對室內環境的烘托起到了重要的協調作用,對空間布局也有巨大影響。這些元素存在的時間長,與人接觸更加頻繁,所以在設計選用時需要慎重考慮與選擇。
3整體環境下美術在審美意義中表達
整體環境是指室內空間和室外空間兩種空間的表現形式。人文社會與人文環境共同影響著室內與室外環境的構成。自然、社會與文化等特征共同影響著環境設計。在同一室內空間,天花板、墻體、家具的造型,用統一的風格,達到平衡,反之使室內凌亂。室內空間有序的設計往往是美的具體表現,空間內的線條、飾面以及色彩質感,都會影響整體環境的秩序。建筑室內設計中的美術同樣也受人文社會審美的影響。好的室內設計,就應該對環境整體因素有具體的了解,將設計的藝術性與人文社會性有效結合。在統一的審美中尋找獨特,創造性是設計人員應具有的能力。設計師獨特的創造力,打破以往設計的桎梏,將空間、色彩、光線和材質創造性的結合,不斷突破,才更能迎合市場的需求。現代設計更需要客戶的體驗達到完美化,這就需要設計師與客戶的審美更加統一[2]。
4室內環境空間中材質的美術表現
材質是室內設計的主要構成元素之一,它是室內設計的重要載體。室內裝飾材料的豐富也為室內美感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不僅使室內功能更加完善,而且滿足了人們享受生活的欲望。利用不同質地的裝飾材料以及多變的裝飾風格,從而表現出不同的審美效果,也表現了不同地域的藝術風情。在室內裝飾中,要處理好材料的均衡,主要是視覺獲得的感受,不同色彩和材質,會引起不同的視覺效果。不論是采用黃金分割還是對稱設計,整體區域平衡,才能使材質的美術更加鮮明的表現出來。它的存在給人們帶來了鮮明的視覺與觸覺感受,對于室內環境設計美學有重要的意義。
5結束語
建筑室內環境設計的美術表現在各個方面,不論從單一的空間布局,還是色彩與光線的配比,在多樣化的裝修方式和材料的映襯下,室內環境設計必然要與美術緊密結合在一起,它是通過具有高度藝術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社會產物,給人們帶來精神的巨大享受。社會審美的變化也促使者著室內環境設計更加多樣化、個性化,使美術的表現方式更加豐富,不斷自我發展與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昆鵬.我國建筑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與發展研究[J].美術文獻,2017(3):115-116.
[2]徐晗.探討室內裝飾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創新[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2):144-144.
作者:馬磊 單位:黑龍江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