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教育層面的衍生產物慕課備受關注。作為區別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新型教學方式,有助于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推進與深入。信息素養教育是素質教育背景下人才培養的重要導向,發揮慕課的教學優勢,實現高校高信息素養人才的培養與輸出具有現實必要性。就慕課引發的高校信息素養教育進行探討,對高等教育發展提供有效的指導與參考。
關鍵詞:慕課高校教學信息素養實驗探討
新時期人才培養在關注智力培養的同時也關注信息素養的訓練提升。信息素養是信息時代人才培育的基本技能要求。我國高校不斷加大對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投入,多渠道做好高校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推廣實施。但無論是課程形式還是課程內容,在信息素養培養方面并不理想。無法滿足大學生對信息資源獲取及利用的需求。慕課作為創新的教學模式,為高校的信息素養教育注入活力,高校應抓住機遇,積極創新,借助慕課的熱潮實現信息素養教育的深入實施,輸出高素質的信息化人才。
一、慕課的含義及特征
慕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思路和模式,又被稱為開放性的網絡課程體。慕課受眾對象更廣,在提供開放互動的視頻教學資源基礎上,實現在線答題和師生互動交流。慕課理念最早由加拿大學者戴夫•科米爾提出,20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21世紀信息時代的到來使慕課備受關注。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授課模式,慕課具有三方面特征:其一,具有大規模特征。慕課受眾對象廣,所有學生都可以互動參與甚至不局限于高校學生,遠遠超出傳統課堂教學所容納的學生數量。只要網絡注冊成功就可以自由選取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其二,具有開放的特征。慕課是面向全球開放的網絡課程體系,沒有選課人數及學生身份的限制,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慕課學習與互動中,而整個學習過程幾乎是全部免費的。其三,具有靈活性的特征。與傳統的靜態授課模式不同,慕課具有教學實施的靈活性。授課教師圍繞課程知識點進行短小視頻的提煉整合與,時間多控制在十幾分鐘內,學生注冊后即可以自由觀看,帶有碎片化教學傾向,契合學生碎片化學習的實際。與互聯網的遠程教學、網絡公開課教學模式不同,慕課除上傳課程資料之外,還設置課間提問、課后作業、在線測試等環節,讓師生互動,這種豐富多彩的授課形式更吸引學生關注。正是因為慕課的既定特點決定其在高校信息素養教學中有現實便利性。
二、慕課對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影響
1.帶動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的融合
隨著教育的信息化建設,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趨向越來越明顯,慕課無疑為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契機和支持。信息技術應用于高等教育,技術進步帶動教學模式的革新,知識傳授轉變為素質培養,帶動教學質量的優化提升。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設的需求更為迫切,教育教學也不例外。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必不可少。具備信息篩選與整合的能力,能瀏覽網頁、下載文件、加強信息檢索、準確快捷地獲取信息知識,經綜合整合與科學分析后轉化為自身的綜合素養。由慕課引發的教學改革熱潮其開放性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不受時間與年齡、地域的限制,每個人都可以參與慕課學習互動中,通過網絡免費接受高水平的教育,顛覆傳統的教育模式,帶動高等教育信息建設深化。每個人的學習自主性更強,學習更為自主便捷,在學習中真正做到個性化的關懷與關注。慕課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高等教育的前沿發展趨勢。
2.創新高校信息素養學習方式
對于高校教育教學來說,學習方式的創新優化對教學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當前高校的信息化教育多通過課堂教學、課外輔導及實踐實訓等渠道,而這些渠道信息素養教育的局限性十分明顯。慕課背景下,信息素養教育獲得新的載體支持。不同于以往的面授課程,慕課形式更為多樣,內容更為豐富,具有很強的課堂互動性,在實際的課程講解中能融合各種趣味性的實操練習,讓學生理解并鞏固學到的知識,“學中做”“做中學”,激發學生探討學習的欲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實效。慕課開放性及大規模化的特征使信息素養的教育從校內延伸到校外,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減緩信息素養教育的現實壓力,讓高校學生多渠道地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慕課授課的靈活性為自由的模塊教學奠定基礎。高校不同專業的學生對信息素養教育的需求略有差異,慕課關注學習需求的差異性,基于學科內容劃分模塊,滿足各個學科門類的需要。慕課可以靈活調整模塊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嵌入式組織教學,師生互動更為高效靈活。
3.帶動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實效發揮
隨著慕課熱潮的掀起,慕課時代到來,慕課背景下實現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深化必須發揮圖書館的積極作用。而其積極作用的發揮建立在圖書館角色轉化的基礎之上。高校圖書館應加大對慕課實施的關注,無論是行動還是實踐都與慕課熱潮相匹配,加大宣傳,讓更多的學生了解熟悉慕課,學會注冊與使用慕課,為高校圖書館服務空間的拓展提供便利。基于慕課的教學大背景,高校圖書館必須與時俱進,做好角色的創新轉變,帶動傳統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的革新。把握慕課發展的趨勢,加快搜索引擎,信息檢索技術的更新,在慕課課程中加大對信息應用及技術方面的指導。引導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更好地應對信息基層的現代社會,高校圖書館發揮慕課的教學優勢,為讀者提供終身教育學習的平臺,幫助讀者不斷提升信息素養。
三、慕課背景下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創新舉措
1.關注校本特色,創建信息素養慕課
高校基于慕課實施的大背景,要做好高校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貫徹實施,必須有信息素養慕課課程支持。在專業課程教學之外,引入具有校本特色的信息素養慕課課程,圖書管理員在慕課課程創設中積極發力,熟悉慕課教學流程,為其他教學環節的服務奠定有效基礎。信息素養慕課課程創建是長期持久的過程,慕課全球開放的屬性意味著只有最優質的課程資源才具備強勁的競爭實力,課程制作必須走共建共享、資源整合之路。建立信息素養慕課教學制作團隊,與其他部門溝通協作,尋求專業視頻制作公司的技術支持,積極挖掘信息素養典型案例,加大知識管理理念的慕課融合,實現知識模塊化的處理與并聯,讓更多的人更加自由主動地參與到信息素養課程學習中。
2.整合信息資源,加強信息素養指導
對于高校信息素養教學來說,信息資源的整合優化教學指導。高校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的集散地,必須在資源整合教學指導方面持續發力。慕課實施以來信息量激增,信息來源渠道廣,信息資源形式多樣,圖書館員多渠道整合,綜合性分析,圍繞信息素養培養的大主題進行課程資源的重組與分類標引,為高校學生提供正確的信息指導。在信息指導下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分析知識,評價利用信息,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慕課帶有出版模式和信息資源的標簽屬性,圖書館必須將成熟的慕課資源整合到學科教學中。
3.借助社交媒體,提升信息素養教育實效
對于高校的信息素養教育來說,社交媒體的優勢作用發揮必不可少。新時期做好社交媒體的創新應用是高校信息素養教育創新的思路和策略。微信、微博、論壇、視頻會議等社交媒介讓慕課資源共享落到實處,帶來慕課學習分享體驗的優化。基于社交媒體的慕課信息素養教育實現了交流模式的全方位拓展,基于社交媒體,圖書館員可以多渠道了解讀者需求,獲取信息,根據教學內容和課程開展進度做好學生資源利用的幫扶指導。社交媒體的寬泛性意味著很多虛假信息摻雜其中,這需要圖書館員加強不良信息的篩選排查,引導學生堅持用辯證思維和批判思維看待信息,篩選有價值的信息,為我所用。
4.加大數據關注,深入挖掘慕課平臺數據
基于慕課的大背景,做好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實施,必須發揮慕課平臺的數據分析作用,做好用戶行為需求的分把握。數據的信息反饋功效十分明顯,客觀的數據統計分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用戶信息素養教育的現實需求,在信息服務中更具針對性。高校圖書館依托慕課的數據平臺,加強用戶資源使用方面的數據收集與分析,加強對學習者整體學習情況的分析,做好不同學習者個性化需求的關注,借助更系統、成熟的數據分析報告,及時反饋給授課教師,指導教師做好教學計劃的調整。基于學生的信息需求,提供與需求相匹配的信息資源,有針對性地訓練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提升其相關信息技能,研究規律,做好教學方案的優化部署。
四、結束語
慕課作為創新型的教學模式,以更自由、開放與靈活的教學特點為高校信息素養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慕課熱潮帶動高校信息素養教學改革的深化,基于此,我們必須加大對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關注,加大對慕課實施的關注研究,通過慕課的教學實施,多渠道帶動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深化與拓展。運用新思想和新技術帶動教育途徑的創新,真正著眼于高校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只有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高校學生畢業后才能更好地就業并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郭向飛,邱旭.慕課環境下大學生信息素養與創新能力培養途徑研究[J].現代交際,2017
[2]張文學,張海宏,連世新.大數據和慕課時代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挑戰、機遇和策略[J].西北醫學教育,2016
[3]姚曉丹.論“慕課”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培養模式的建設[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
作者:邵源春 陸峻波 羅曉云 單位:云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