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會計處理中的稅收籌劃綜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企業稅收籌劃的必然性
(一)稅收籌劃是納稅人的基本權利
在當前形勢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獨立法人地位的存在,使得企業在各個方面都有獨立自主的經濟活動,從而使得企業能夠在合理的范圍內來對企業的稅收進行籌劃,從而達到一種理想的利益最大化。企業權益的滿足是以社會需要的滿足為條件的,企業的創建、企業的發展應該是社會的需要,企業生產的產品只有為社會所接受,才能補償其生產經營耗費并實現利潤;否則,企業就無法生存和發展,自然也就談不上企業應有的權益。
(二)稅收籌劃的主觀動機
針對企業自身來說,要獲得稅前的利潤主要通過自身的成本與收入來達到,這是非常正常的經營活動,但在一定的情況下,只要不涉及到違法行為,就可以實現稅后的利潤最大化,這也是企業所一直想達到的目標,雖然這個目標不太容易百分之百地達到,但可以通過一些企業自身的便利來減少稅收,這種支出的減少自然而然會帶來企業利潤的提高,實際上就是企業作為經營主體,要發揮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向著這個目標行進,才會有一個好的企業發展方向,只有將社會秩序、公共設施、市場環境等這些因素都考慮到企業利潤的范圍之內,才會達到一個理想的效果,但稅收籌劃的過程不能沒有依據,沒有章法,具有不確定性因素存在,這好處費都是不允許的,因為兩者之間的差別是很細微的,稍有不甚或利潤沖昏了頭腦,就會帶來不少的損失,甚至是企業的破產。
(三)稅收籌劃的客官條件
從以上看稅收籌劃的主觀動機,很容易發現,企業雖然關鍵在于自身的發展過程,但客觀條件和因素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需要這些因素共同進行才會達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稅收籌劃,當前對于企業而言,其客觀條件主要包含有企業稅法和制度的完善情況,政策是否具有應該的導向以及這些法律是否能夠得到很好地實施與有效性。稅法是衡量一個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的尺度,沒有良好和完備的法律,就不會達到一個非常滿意的公眾評價,企業的發展需要這些客觀條件的存在,因為可以進行約束,能夠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起一條準繩的作用,只有按照這些法律制度來辦事,才不會辦錯事、辦違法的事,要相信這些都是會對企業稅收籌劃起限定的作用,在這個政策的范圍內,所取得的稅收利益是不會得到追究的,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要出界,否則就會帶來不少的影響。如不同產品稅基的寬窄、稅率的高低,不同行業、不同項目享受減稅、免稅、退稅等;稅收的優惠政策、鼓勵政策、同種稅在實際執行中的差異等形成了非完全統一的稅收法制,無疑為企業選擇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營理財行為,即進行稅收籌劃提供了客觀條件。
(一)利用折舊年限進行稅收籌劃
折舊年限主要由于企業資產的使用年限,只有通過將折舊年限縮短,就可以讓企業成本回收的頻率加快,通過企業利潤的發展,可以讓稅法和會計法規都賦予較大彈性空間。企業正是通過折舊年限的控制來達到稅收籌劃的目的,使得企業能夠真正實現利潤最大化。與稅收征管部門的征收管理權相對應,稅收籌劃是納稅人的一項重要權利。就我國目前稅收籌劃市場的發展現狀而言,稅收籌劃主要是針對企業而言的,個人稅收籌劃的應用則相對較少。較長的折舊年限,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稅收籌劃,從這些稅收優化政策中折舊年限來達到企業所得稅稅負降低的目的。如果征管方也可以進行“籌劃”,同時又有稅法的解釋權,則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對公法的濫用。至于稅務部門如何改進并完善稅收征管,本來就是一個稅收經濟學和稅務管理學的研究范疇,而不應屬于稅收籌劃的范圍。
(二)選擇合理的費用分攤方法
企業采用貸款方式籌集資金比使用自有資金具有更強的稅收籌劃效應,因為它可以使企業列支更多的財務費用,少納企業所得稅。但是,企業少納的所得稅不可能彌補企業多支出的利息,因而從總體上看,企業雖然少納了所得稅,但最終的稅后收益也減少了。這就不能算是一種成功的稅收籌劃。通過選擇合理的資金管理與所得稅的管理,才達到預期的目標,讓企業能夠在市場經濟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存貨計價的稅收籌劃
存貨的計價方法影響存貨的發出成本,從而對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有影響,所以其籌劃的重點在于選擇合理的存貨計價方法,增加存貨的發出成本,減少應納稅所得額。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應該考慮以下幾個因素:節稅即是納稅人稅收負擔的節約,是稅收籌劃的另一種委婉表述。避稅是指納稅人以合法手段減少應納稅額,通常含有貶義。在通常意義上,凡是符合稅收立法精神的實現稅收負擔減輕的行為都屬于節稅,節稅在所有國家都是合法的也是正當的現象,具有順應稅收立法精神的特點。避稅與節稅的最大不同之處在于,避稅已并非是一種中性行為,而是與稅收的立法精神相違背的。因而,節稅可以作為納稅人的一項長久性安排,而避稅行為將會隨著稅法漏洞的堵塞而相機變化,不具有長期性制度安排的特點。
(四)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選擇的稅收籌劃
一般來講,企業固定資產都是按照直線法計算折舊,準予扣除。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由于下列原因,確實需加速進行折舊,可以按規定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由于技術進步較快,產品需要更新換代的固定資產;"常年處于強烈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規定折舊年限的;采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采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一般來說,在稅率不變的情況下,選擇加速折舊法可以使企業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相當于獲得了一筆無息貸款。但需要注意的是,合法性是稅收籌劃區別于其他節稅方法的顯著特點之一,企業要在國家有關折舊規定范圍內選擇合適的折舊方法,合法地減少稅款,增加稅后利潤。
(五)從企業銷售收入方面選擇的稅收籌劃
納稅人假如能夠推遲應納稅所得的實現,則可以使本期應納稅所得減少,從而推遲或減少所得稅的繳納。對一般企業來說,最主要的收入是銷售產品的收入,因此推遲銷售產品的收入可以實現稅收籌劃。稅收屏蔽是稅務專家利用可以導致在特定環境或特定條件下,能夠實現少納稅款的復雜的國內或國際立法,通過事先的巧妙安排,而實現整體稅負降低的一種稅收籌劃行為。通過企業在銷售的過程中盡量讓稅收籌劃合理化,并能夠在節稅的指引下積極地開展稅收籌劃的評價,從中選擇出一種或多種稅收籌劃的方案,真正實現企業在銷售收入管理過程中的稅收籌劃。只有企業的各個階層的人員,從管理層到員工,從企業的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生產管理與銷售管理等各個方面進行合力,讓稅收籌劃能夠實現各個方面的節稅。
總之,對于企業發展而言,不僅要實現企業的總產值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實現企業稅后的利潤最大化,這就不僅要求企業在實現稅前企業的利潤,更主要地實現稅后企業的利潤,這就需要稅收籌劃,要很好地利用稅法和各種規章制度,法律法規,在政策范圍內有安排和合理地稅收籌劃,達到真正的企業成本控制和利益最大化。
作者:王艷梅 單位:吉林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