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對會計政策以及會計政策選擇是什么進行了簡單明了的說明,對稅收籌劃的概念及其特點進行了扼要的闡明,并就以稅收籌劃為導向的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必然性進行了全面的論述。
關鍵詞:以稅收籌劃為導向探究企業會計政策選擇
以履行法律義務為基本條件,納稅人通過運用稅法賦予的權利,事先安排籌劃企業所涉及的經營投資等活動,以達到納稅節約,這一過程便稱為稅收籌劃。企業進行稅收籌劃存在多種途徑,會計政策選擇便是其中之一。會計政策選擇以其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不影響以及較低的籌劃成本等因素,因而具有最好的可操作性。本文對會計政策以及會計政策選擇是什么進行了簡單明了的說明,對稅收籌劃的概念及其特點進行了扼要的闡明,并就以稅收籌劃為導向的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必然性進行了多方面的論述[1]。
1會計政策以及會計政策選擇
1.1政策
政策的含義包括以下幾點。(1)政策的制定是由特定的主體實現的,具有有意識的特性,用以對既定目標產物進行實現或影響。(2)政策本身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其核心內容構成了本質的意圖思想,主體活動使得政策得以貫徹實施。(3)政策的內容在其層次上既非理論也非實踐,而是介于兩者之間。(4)政策性質的范疇為準法律性,在效力上有一定的強制性。
1.2會計政策
會計政策是對會計特定對象應用的政策,亦隸屬于政策的范疇,其具體含義內容為以下幾點。(1)IAS。會計政策即是:會計人員在對財務報表進行編報時所采用的規則和程序等。即便對同一項目,所采用的會計政策也有多種選擇,應結合企業具體情況,選取能夠對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反應最為恰當的政策。(2)APB。會計政策即是:在當前環境下對公司的現金流和財務狀況等能夠實現最為恰當表現,在管理當局的層面上,形成可遵循、被認可的原則,以及運用該原則的方法。(3)SSAP。會計政策通俗來說就是會計基礎,有三方面的性質:第一,企業選定性;第二,一貫遵守性;第三,特定性。綜上所述,不難看出會計政策即是:以企業為主體,以主體環境為根據,以會計目標為目的,在會計處理方面,選擇對企業現金流和財務狀況等能夠實現最為有效反映具體的會計程序和方法。
1.3會計政策選擇
會計政策選擇即是:企業以特定主體自身的具體環境為根據,為了使一定的目標能夠達成,在會計處理時又以既定規范為準則,定量、定性的比較分析可供選用的、具體的會計原則、程序和方法,從而對決策進行擬定并加以執行,這一整體過程。它對于企業主體來說,行為即是:以會計準則等規范為前提約束條件,進行的會計政策的選擇;本質即是:為目標服務。除此之外,不難發現會計政策選擇同會計選擇在概念是大同小異、十分接近,在此可以理解為是同一個概念。
2稅收籌劃的概念及其特點
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這對公民來說也是一項神圣的義務。作為一位有理性的納稅人,會在對稅收成本進行節約以及使經濟實體財富趨于最大化方面,想方設法、千方百計的尋求相應途徑。作為一位有能力的納稅人,要對稅法了解通曉,對依法納稅相關的技巧熟悉掌握,將稅法轉變為保護納稅人權益的武器。而在此方面,我國起步較晚,同時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諸多限制,由于這個話題的敏感度非常高,政府和媒體所采取的做法就是有意回避,以保障納稅人依法納稅,保障稅收征管質量,保障國家稅收的健康穩定,不至于出現流失稅收。在不斷深入的改革開放以及進一步發展的市場經濟的帶動下,尤其是加入WTO,實現了全球化經濟運行,人們才有了對此初步的認知,并著手進行研究[2]。
2.1稅收籌劃概念
稅收籌劃的別稱為節稅或稅務籌劃。國外的學者對稅收籌劃在表述上亦有不同,簡要列出其中的兩種:其一,納稅人通過對稅法法規中提到的、包括減免稅在內的所有一切優惠的充分利用,對財務活動進行合理的安排,從而對稅收收益實現享有;其二,在納稅行為之前,對企業投資或者經營的行為,進行系統的安排,使得所得稅的支持盡量減少,這一整體過程即是稅收籌劃。總而言之,稅收籌劃就是以納稅人為主體,以稅收法律中的相關許可規定為范圍,對財務以及生產經營的活動合理的安排,從而實現最優化納稅,使稅后取得的收益能夠實現最大化,從而采取稅收決策或制定稅收計劃。
2.2稅收籌劃特點
稅收籌劃,在籌劃到執行這一整體流程中,都對自身獨有的規律和原則進行嚴格遵守。大體而言,相較于偷稅漏稅等行為,稅收籌劃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1)政策導向性。相較于企業逃稅漏稅,政策導向性是其最為根本的特點。在政府宏觀調控的過程中,稅收扮演著經濟杠桿這一重要的角色,稅法內容中的具體條款無不體現著國家的生產規劃布局以及相關的產業政策。對于國家鼓勵的產業,在稅款征收方面往往較少,而對于國家限制的產業,在稅款征收方面往往則加重。進行稅收籌劃應該在相關法律許可范圍之內,以相關稅法作為根本依據,對稅法的精神進行深刻的理解,在多種方案中合理合法的選擇最低繳納稅賦的方案,稅收政策對此是予以鼓勵和引導的。(2)事前計劃性。稅收籌劃與一般稅務處理是不同的,存在差異。一般稅務處理行為都是經營活動結束后才開始進行的,而在處理的結果方面亦具有不可選擇性以及確定性。而稅收籌劃相比之下其稅務處理的行為是在制定或執行經營活動之前就需要進行籌劃的。在執行經營活動之前就必須要對相關的方案進行看看,并對各備選方案進行優劣和可行性的比較。(3)擇優性。企業在經營和投資等方面的活動具有多方面的特性。針對于單一應稅經濟行為所涉及的稅法可能有多種可供選擇的規定,或者針對于單一的經濟活動亦可能有多種可供選擇的方式,此時稅收籌劃便尤其存在的可能和必要。相較于逃稅、漏稅等,稅收籌劃獨有擇優性的特點。稅收籌劃就其本質來說,即是在多種合法方案中,選取能夠最大化自身經濟效益的方案,卻不一定是最輕稅負的方案。就一般情況而言,當某個方案使稅負達到最輕的時候,企業往往能夠在經濟效益上取得最大化,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也不盡是如此。因此,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的時候,應該從全局的角度出發,在對不同方案進行選取時應從整體觀念來考慮,不應該僅僅只以稅負的大小作為最終的衡量標準,以避免對經濟行為造成誤導,避免投資行為的失誤。
3以稅收籌劃為導向的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必然性
3.1稅收籌劃是應有的權益
在市場經濟大背景下,國家對于企業法人的地位是承認的,企業的行為具有自主化性質,利益具有獨立化性質。作為企業法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目的即是獲取最大化的合理合法的經濟利益。而對于企業來說,經濟利益的產生并不是憑空自造的,也不是國家政府和企業自身所能左右的,它是社會發展下的必然產物,對社會發展來說亦是其自身的客觀需求。對于納稅人來說,稅收籌劃是一項自己基本的權利,在對稅法不進行違背并在其允許的范圍內,納稅人具有進行經濟活動以獲取自身利益的權利,同時在生存發展和破產等方面也具有作出自主意愿選擇的權利,因此,納稅人通過稅收籌劃的方式來獲取相應收益的行為亦具有合法性。對于企業自身來說,稅收籌劃是其對自身資產和收益進行正當維護的行為,是應有的經濟權利。
3.2稅收籌劃可以減少不確定性風險
企業在其投資經營等決策上進行的財務預測,因為稅收的存在,往往與實際的結果產生偏差。(1)投資扭曲風險。在對現代稅制進行建立時所參考的一項主要原則即是:稅收的中性,納稅人的既定投資方向不會因為國家的征稅而發生改變。但是事實卻并非如此,納稅人在具體的投資上會因為稅收的因素而改變其原有既定的方案,最優的方案遭到放棄,轉而選擇次優的方案。因征稅因素而導致納稅人對既定投資行為進行改變,從而使企業遭受可能的機會損失,就是投資扭曲風險。而這種風險的根本來源即是稅收自身所具有的非中立性,稅收非中立性與投資扭曲風險成正比。(2)經營損益風險。政府課稅的具體體現即是,對企業已經得到的利益參與分享,卻并未承諾相應比例經營損失風險的責任。雖然稅法規定,在一定的期限內,企業可以使用以后得到的稅前利潤對前期的經營虧損進行彌補,但是,如此一來,在某種程度上,政府便成為了企業實質的“合伙人”。企業如果實現盈利,則政府以征稅的方式來獲得部分利潤;企業如果虧損,則政府對企業的虧損允許延期彌補,政府對部分風險進行了承擔。然而,企業所承擔風險的假定前提即是,企業具有能夠在以后期限的經營活動中獲利的充分能力,否則企業將完全承擔所有的風險損失。(3)稅款支付風險。企業對政府進行償還負責的方式即是以納稅的方式,這種方式具有強制和完全現金支付以及單向的剛性約束。就企業本身而言,與其他的償還債務有著顯著區別。企業在償還其他一般性的債務的時候,對于支付方式并未強制要求采取完全現金支付的方式,對于所欠債務的償還亦可以不通過現金來進行結清,比如雙方互債等方式。而企業在稅收債務的支付方面,與政府結清方式是不可能通過互債的,對納稅義務企業必須無條件的遵守執行。企業一旦現金出現不足,在通融上又沒有辦法實現的時候,不但在經濟上,要面臨稅務機關進行懲處,還要在市場價值上,因為名譽的損失而造成無形的潛在的損失,從現狀以及長遠角度來看,這種損失比經濟上的損失更為巨大。但是,通過稅收籌劃的方式,可以是企業的稅負得到減輕,使得存在的風險盡可能地減少,這對企業的決策來說是極為有利的[3]。
4結語
以履行法律義務為基本條件,納稅人通過運用稅法賦予的權利,事先安排籌劃企業所涉及的經營投資等活動,以達到納稅節約,這一過程便稱為稅收籌劃。企業進行稅收籌劃存在多種途徑,會計政策選擇便是其中之一。通過合情合法的利用以稅收籌劃為導向的企業會計政策選擇,可以減少納稅人的不確定風險,存在諸多好處。
[1]孟慶成.以稅收籌劃為導向的企業會計政策分析[J].全國商情(零售),2015(21).
[2]周秀華.探究稅收籌劃中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J].經營者,2015(6).
[3]吳麗君.試論企業會計政策選擇與稅收籌劃[J].現代商業,2018(5).
作者:趙美云 單位:呼和浩特市奧祥電力自動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