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學前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學前教育師資數量不足,學歷不高,工資和福利待遇偏低
貴州省農村學前教育的師資數量嚴重不足,生師比例不合理,遠遠高于國家規定的全日制幼兒園1:7-8的師幼比。從學歷上看,貴州學前教師的學歷水平普遍偏低,有些地區的師資主要以鄉村聘用的代課教師為主,有些則是由其他行業轉行而來,沒有接受過正規、系統的職業教育,不具備教師資格,嚴重影響了農村學前教育質量。目前農村學前教師的工資標準低且不穩定,投保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較少,且無其他福利待遇。農村學前教育教師工資待遇低,解決不了教師的后顧之憂,致使許多學前教育工作者缺乏工作積極性,甚至經常出現農村學前教育師資流失情況。
2.學前教育教師業務素質較低,保教質量不高
目前貴州農村地區學前教師隊伍良莠不齊、業務素質不精、教學水平不高[1]。教師缺乏幼兒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認為學前教育就是陪幼兒玩游戲,看護幼兒的生活和人身安全而已。農村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很少關注幼兒的興趣需要、當地文化等方面的內容,落后的教育理念、缺乏必要的教育技能和素養,致使部分幼兒園出現了“小學化”“混齡化”的現象,這都嚴重違背了學前教育的規律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
3.學前教育管理隨意性大,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在走訪的幼兒園中發現,學前教育管理也存在問題。從管理者園長來看,公辦園多為小學校長兼任,私立園則由缺乏專業知識的私人老板擔任,在管理中實行與小學生同樣的管理方式。從園內配置上看,多數幼兒進園不接受健康檢查,部分私立園衛生條件惡劣,沒有保安系統,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從教學活動的開展來看,識字寫字是幼兒的主要任務,沒有系統的教學計劃、教學安排。在農村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方面,盡管有國家財政性經費投入,但數量嚴重不足,而且這很少的經費通常只投向縣級公辦園和鄉鎮中心幼兒園,其他類型的幼兒園根本得不到各級政府的財政支持,因而農村學前教育處于一種比較尷尬的局面。約90%以上的農村幼兒園的辦園經費來自于向家長收取的保教費,以此來緩解農村學前教育的投入與實際需要差距較大的問題。
二、制約貴州省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
1.經濟和文化發展相對落后
資金投入是農村學前教育事業順利開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由于貴州農村地區經濟和文化發展相對落后,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有限,致使農村幼兒園數量嚴重不足,辦園經費短缺,教師待遇差、師資匱乏、學歷水平和教學水平不高,甚至出現種種師資流失的現象,這嚴重影響到農村學前教育質量。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貴州農村幼兒家庭收入較低,部分適齡幼兒無法就近入園。不僅是因為保教費用較高,而且緣于大多數村寨根本無幼兒園,只能到鄉鎮中心幼兒園,路途遙遠又無校車接送,幼兒安全問題令人擔憂,所以幼兒入園率也較低。
2.對學前教育的理解存在誤區
從幼兒家長方面來看,他們對于學前教育的理解與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農村地區幼兒家長文化程度較低,對兒童接受教育漠不關心,往往簡單地把幼兒園理解為托兒所,把教師理解為“看小孩的”甚至是“保姆”。部分家長送兒入園是為了孩子有人照管,自己能夠去從事勞動;也有部分家長認為幼兒園教育沒有意義,因此并不將適齡兒童送入幼兒園,而是直接送入小學一年級,對兒童的成長發育造成很多不良影響。對于從事學前教育的教師來說,認為農村幼兒教師不是國家正規編制,工資待遇全靠自己經營所得,與正規編制教師的待遇相差甚遠,致使學前教育教師缺乏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缺乏對學前教育方法、模式的長期有效探索,因而工作無動力,教學無信心[2]。
3.學前教育管理體制不健全
當前貴州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并不完善,尚未形成相對獨立和完備的管理體系。負責管理各縣鄉學前教育事業的干部往往身兼數職,且基本上都是非學前教育專業出身,對學前教育事業僅僅承擔參加相關會議、評比、檢查幼兒園等工作,沒有精力、也缺乏業務能力指導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在學前教育管理、教育方式等方面還存在諸多需要改進的地方[3]。
4.在職培訓機制不完善
學前教育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教育領域,涉及跨學科、跨專業,具有極強的復合性,學前教育教師更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有效的教師培訓機制才能確保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穩步提升。但目前各級各類的學前教育教師在職培訓制度、合理流動制度等尚不完善,致使教師幾乎沒有在職接受培訓的機會,而是封閉在自己工作的幼兒園當中,得不到知識的更新,不能滿足專業發展的需要;同時,學前教育教師補充和調配工作隨意性大,尚未形成有效的激勵和制約機制,因而無法真正發揮學前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貴州省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有效對策
1.轉變教育觀念,優化管理體制
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的重視與支持,是發展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的重要前提條件。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要明確學前教育的地位及作用,端正教育觀念,明確學前教育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規定:“各級政府要把發展學前教育納入城鎮、新農村建設規劃,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4]針對目前貴州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職責不明確等問題,應努力探索建立“縣鄉結合,以縣為主”的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明確各級政府管理責任,不斷完善幼兒園工作制度和管理辦法,制定學前教育辦園標準和收費標準,建立幼兒園準入和督導制度,規范辦園行為。對于民辦幼兒園,要加強監督和管理,以便發揮其應有的補充作用。
2.加大經費投入,實現多種形式辦園
加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是改善辦園條件的基本保障之一,但在目前貴州農村現有經濟條件下,大幅度增加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是不現實的,因此要在積極爭取財政支持的前提下,拓寬經費投入渠道,努力實現辦園經費籌措渠道多元化。針對農村各地實際情況,通過“公辦民助,民辦公助”的形式,建立政府財政為主、社會廣泛參與的投入機制,統籌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
3.解決農村學前教育教師的待遇、編制問題
若要維持農村學前師資隊伍的穩定性,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就必須努力改善農村學前教師的待遇和編制問題。為了引導和鼓勵合格教師到農村任教,地方政府可根據幼兒園的規模核定公辦教師編制數,為正規師范學校畢業的教師辦理公辦編制,以確保這些教師能夠評定職稱,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對于農村非公辦教師則應在住房、醫療及社會保障等方面與公辦教師享受同等的待遇,以此來吸引和穩定更多的合格教師從事農村學前教育工作。
4.加強農村學前教育教師培訓力度,提高師資隊伍質量
目前貴州農村學前教育師資隊伍來源主要有師范學校及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高等和中等學校非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高中畢業生、農村中小學合并后的富余人員等。其中,高等和中等學校非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高中畢業生和農村中小學合并后的富余人員是貴州農村學前教師隊伍的“主力軍”。為了穩步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必須加強農村學前教育教師的在職培訓力度,建立科學一體化的培訓體系。實行全員輪流制,使所有教師能夠不斷接受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和新方法;可以采取“外出參觀、學習”與“園本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整合培訓資源,創新培訓內容,實現培訓教育常態化,切實建立起農村學前教師培訓進修的長效機制[5]。
5.因地制宜,開發各種學前教育資源
貴州農村學前教育環境與城市幼兒園無法相比,但卻擁有比較豐富鄉土資源與民族特色資源。在農村學前教育中,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開發多種學前教育資源。如,在農村中有大量的沙石、植物、家禽家畜等,可以利用這些實物資源創設各種有利于幼兒學習的環境。同時,豐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也可成為農村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因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是當代人們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整合這些資源既可以保存、傳播民族文化,又可以促使幼兒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作者:王曉丹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