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字化平臺輔助外語教學模式效果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內教育事業也在不斷加強教育改革。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數字信息化時代已經來臨,在教育行業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外語教學科目的增加不單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成績,而是想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與科目種類來改善學生的教學課堂并且幫助學生更快的提取英語知識,幫助學生勞逸結合,緩解學生的學習緊張性。另外,外語教學在多種教學中較為重要,能為學生今后與人交流打下良好基礎。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為提升外語教學而建立數字化教學平臺的效果。
關鍵詞:數字化;教學平臺;外語教學;效果分析
為提升學生外語成績與核心素養,當前現代教育手段正在不斷加強,其中,外語教學課程中增加了多媒體信息技術,幫助教師增加外語教學信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多數學校課堂的教學氛圍與教學質量,且數字化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借助互聯網的廣闊資料庫將信息整理并用多媒體技術展現在學生的眼前。數字化語言系統的建立改變了傳統教學的沉悶性,變得更加具有靈活性與多變性,對于今后發展外語教學改革、深化外語教學內涵具有非常重要的鋪墊。此種教學方法更加適用于我國學生,在幫助其增進外語知識內化的同時,打破學生對英外語的先天劣勢與心理障礙,加強學生資綜合核心素養能力。
一提升外語能力建立數字化教學平臺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挖掘學生學習興趣經實驗研究表明,人對事物所產生的興趣往往是由視覺神經引起的,并且人在行為上對事件產生的習慣是由于刺激的反應,因此,學習習慣的本質區別其實只是習慣形成方式的區別[1]。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從外界接收到的信號刺激,大腦神經會隨之做出反應,信息化多媒體技術就是利用這一原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在1950年時期就存在現今數字化教學的初代模型,利用計算機語言教學的多媒體傳輸原理,更新學習內容刺激學生,達到加強學生學習記憶的能力。學生在接收外界信息的過程其實也是潛移默化學習的過程,因此,多媒體技術就是利用此種原理,讓學生針對課堂教學內容做出反應,學生產生學習行為后便證明數字化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此同時強化老師的教學質量。
(二)數字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能動性瑞士近代著名心理兒童學家讓•皮亞杰曾說過,人們學習的過程其實是認識周圍環境的過程。學生在此過程中通過收集周圍環境的信息與其進行相互作用,就能將周圍環境的信息事物更新到自我系統當中,但是在后來一位美國學者更新了這一理論,提出認知發現理論,是學生對認知學習的提升與發展,此理論主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身需要有自主性與發現能力,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思考能力、觀察能力與實踐能力,用實踐能力與經驗進一步鞏固學習的知識[2]。在開展數字化教學的過程中,提出認知學習想法可以進一步擴展學生學習的自由空間,也能促使學生在探究外語知識時變得更加積極主動。自我認識理論的提出在一些層面上是對傳統教學行為的補充,將原有的行為教學模式橫向擴展,讓其增加了個性化教學的鮮明特點,并與傳統教學內容產生交互性。另外,也為現今外語教學模式提供了新的教育前景與教育啟發,在今后的數字化平臺推進環節中依照學習者的心理變化提供多元化教學。
(三)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自我素養,提升認知能力人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的途徑有很多,并且在此過程中呈現的教學內容與手段相對復雜,所產生結果也不盡相同[3]。因此可以看出,學生在獲取外語知識時,并不是單一被動的接收外來的知識,也是建立自身認知結構完善學習主體的過程。在探究外語知識的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是學生,同樣是規整知識思考探究意義的構建者。而學生在此過程中的學習便是完成自我構建的過程,可以加強學生核心素養,完善知識體系,而并非是依靠教師的單純灌輸完成。目前,隨著教育手段與科學信息技術的持續發展,許多高等學校在進行外語教學的過程中,都會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與網絡通信技術,建立數字化課堂將外語知識教學與網絡互連,實時更新教育內容,讓傳統教學逐漸轉變為數字化教學,將課堂中心從原本的“教師”逐漸轉換為“學生”,繼而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數字化教學的特點與構建主義學習氛圍具有一致性,所以,在教師開展數字化外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構建理念與現代信息化教學技術結合,加強學生的認知能力發展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在外語教學中數字化教學平臺的應用
(一)利用計算機應用輔助外語教學常規而言,計算機語言輔助教學本質上就是教師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師通過設計不同于以往的教學內容與完善傳統教學過程,幫助學生并影響學生來更好的學習外語[4]。外語對于初學者而言非常困難,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學習方法,因此,數字化技術的推出可以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外語教學知識。計算機技術在數字化教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將其作為輔助手段進行外語教學,這種教學模式通常以計算機為主要媒介,幫助學生與計算機相互作用影響,實現計算機網絡信息化教學目標。計算機教學的主要教學課程主要分為兩種教學模式,一種是常規教學模式,主要特點為實時課程教學,反之的是非實時教學方法,特點在于學生學習的課程并不存在時間規定。實時的網絡課程主要是時間限制較為嚴格,學生上課狀態與教學達成一致,具有同步問答的特點,多數進行計算機教學地點在多媒體教室,并且老師利用廣泛的教學資源與信息技術實現語音授課,幫助學生們即時解決難題[5]。同理,非實時網絡課程主要授課方式為學生通過計算機網絡,選擇適合自身學習狀態的教學方法。在開展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是教師還是學生經常將日常計算機軟件技術當作數字化教學但常規的計算機教學技術用以輔助外語教學的程序非常復雜,例如計算機通訊技術、課程規劃管理體系、基礎語言的文本處理與整合互聯網信息庫工作環節等,以上技術環節是計算機技術輔助外語學習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規范的使用以上技術,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提升外語知識掌握水準。
(二)多媒體技術提升外語教學的主要模式多媒體教學在教育界的應用較為廣泛,被各科教師當作加強學生知識記憶能力的主要手段,在現今開展外語教學的過程中,多媒體教學主要為將關于外語知識內容的有關圖像、聲音、文字體現、動態圖片、與視頻音頻剪輯等放進多媒體課件當中,借助多媒體將其連接起來,形成具有邏輯性的教學內容,進而傳遞豐富的教學資源的綜合信息技術[6]。此項信息教學技術自發行以來,受到教師行業的強烈追捧,并且在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推行下,多媒體信息技術也讓得到了持續的技術改進。從宏觀角度來看,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推廣在教育行業中屬于新型的教學手段,可以將教師的主體地位置換為學生,讓其充分發揮教育主角的作用,并利用多種多媒體將其外語知識進行重組與利用,營造高效的教學環境進而加強生生之間與師生之間的交流能力,提升學生從課程教學中獲取知識的能力與加強外語教學的水平。此種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教學的教學優勢在于,更能提升學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并且其教學方法具有較大的信息容量儲存、知識傳輸效率過高并且教學課堂具有非常廣闊的開放性[7]。在現今我國的教育環境中最常見的就是多媒體教學輔助外語教學課堂,其中,主要含有虛擬教學課堂、網絡交流探討式教學與示范類教學等。教師利用網絡的信息資源、聲音資源與圖像資源,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具有真實性的外語課堂,幫助學生在學習初期掌握高效真實的學習材料,便于在今后的學習中讓外語學習能力有所提升。在高校外語教學中,借助數字化平臺輔助語言教學,主要有虛擬教學、網絡交互探討以及演示教學等,有效利用相關的語言和圖像資料,提供更加真實的學習資料,提高學生語言應用能力。
(三)網絡教學模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教學事業也在逐年壯大。信息技術的革新證明了我國未來網絡課程教育發展道路依舊很長,近些年來的網絡教育課程愈發增多使其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因此,外語知識教學便作為課程內容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網絡教學技術是現今計算機技術輔助外語教學中很常見的一種形式,此種教學主要利用網絡完成外語教學,具有便于及時反饋教學體驗與拉近學習距離的特點。學生可自由選擇學習時間與地點,針對自身學習情況與教師進行遠程溝通[8]。在外語學習的過程中,語言環境是重要的保證,學習材料、交流任務、語言輸入等屬于語言學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網絡協助學習、輔助教學、自主學習以及遠程學習等方式。隨著我國網絡教育的發展,很多高校都設置了網絡課程,涉及到更多的專業,高校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選擇符合符合自身需求的網絡課程。借助網絡課程,通過人機對話實現和教師的遠程互動,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和學習反饋。
(四)體驗式教學模式體驗式教學主要是將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堂學習同和,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合作學習和課內外學習有效結合,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借助體驗式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構建輕松、高效的課堂學習環境,為體驗學習奠定基礎。同時,結合教師的有效指導,借助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活動,保證學習活動有效開展,借助體驗式學習活動,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發揮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加深學生外語學習體驗。借助數字化技術輔助教學,為外語教學活動提供科學化交流平臺,豐富學生課堂學習體驗,提高學生外語學習能力。
(五)動態化教學模式校園網是數字化教學平臺的方式之一,動態化教學模式是以數字化教學模式作為基礎,推動高校外語課程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外語能力和水平。在校園網動態化教學中,對其進行深入研究,開展相應的教學實踐活動。學生可以隨時登錄校園網學習平臺,制定完善的學習計劃,利用學習軟件和資源開展針對性學習,及時了解學習精度,調整學習方式,保證自主學習效果。同時,可以借助網絡進行追蹤、監控以及評價,及時了解學生情況,糾正學習中的問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具體的的校園網動態化教學中,結合學生實際開展動態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自主學習方式,開展更加自主的學習過程,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借助數字化教學模式,豐富校園網絡外語教學資源,構建高效外語教學課堂,提高學生外語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外語綜合素質。
三結束語
現今多媒體技術與互聯網已經被引進了教學當中,在校園中的使用率在增加,教師可利用現今信息機技術的便捷性,建立數字化網絡平臺輔助外語教學指導,促使外語教學在方式與教學內容上產生本質上的改變,挖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大幅度提升學生外語溝通能力,這樣既能改變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又能使外語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充實豐富,繼而加強學生外語核心素養與人文素質。教師利用數字化平臺教授外語知識應衡量有度,不可拋棄傳統教學,重點突出數字化平臺的輔助力量,促進教學發展。
參考文獻
[1]米衛文.試探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外語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9(5):75-79.
[2]文春梅.Unipus高校外語數字化教學平臺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以貴州大學《大學英語》網絡課為例[J].海外英語(下),2019(7):3-4.
[3]王鋼.“互聯網+”時代高校外語數字化教學的變革與應對[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0):125-128.
[4]張諾.淺談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在高校外語教學中的必然性[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4):283.
[5]張茂盛.數字化多媒體語言實驗室在外語教學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15(7):9.
[6]宋美鈺.淺議高校數字化音視頻教學資源的建設與應用:以大連外國語大學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5(37):212-214.
[7]許紹菊.數字化多媒體語言教學系統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2):217-220.
[8]呂婷婷,王玉超.基于數字化資源平臺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師話語分析[J].中國外語,2013(4):69-77.
[9]陳欣,陳雷.基于學習共同體的體育數字化資源整合、應用和共享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03):153-154.
作者:楊艷麗 單位:內蒙古農業大學外國語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