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如何將德育教育與班級管理相結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德育教育對于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將德育教育與班級管理相結合的意義,并根據當前中職學校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探討將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與班級管理相結合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德育教學班級管理班主任工作
一、將德育教育與班級管理相結合的意義
1.有利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中學時代作為學生求學生涯的一個中間段過程,學生們處于一個對外界有著一定的認知卻又缺乏更加清晰的概念的階段。這個時期學生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將伴隨他們的一生,且能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客觀公正地看待這個世界,并對未來的發展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當前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即既是專業技能過硬的人才,又是思想道德修養高尚的人才。而德育教育在促進學生心理生理健康發展等方面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在班主任的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將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就顯得尤為必要。
2.有利于提升綜合素質,成為社會培養新型技術人才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時代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當今社會和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專業技能過硬的人才,更需要綜合素質高的新型技能型人才。綜合素質的體現既在于專業技能和操作本領的高超,還在于一定的職業道德素養和思想道德品質。而在班主任的班級工作中融合德育教育有利于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最終成為社會需要的新型技能型人才。
3.有利于提升思想道德修養,滿足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
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對外界的一切只有大體的輪廓認識,是一種懵懵懂懂的狀態,卻又想撥開這層迷霧,去發現新的世界。這個時期的他們,極易受外界影響,無法辨別鮮花與毒草。對這一階段的學生要加強引導,防止他們誤入歧途,因此要加強對他們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導他們思想道德修養良好發展。而德育教育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教育指導,其對學生的思想修養,人格健全,乃至全面發展,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而新時代下,提出要號召當代青年努力奮斗,樹立和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承擔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正好符合新時代的精神文明建設精神,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當前中職學校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中職學生自身的心理特殊性
(1)缺乏學習興趣,不重視學習。大部分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參差不齊,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學習能力也比較差,在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方面存在著很大的缺陷。其在進入中職院校之后的普遍心理狀態分為兩種,一種是認為是不用再刻苦學習,不用再像普通高中一樣為升學考試而擔憂,沒有了學習的壓力,自身對學習不感興趣也不重視學習,自然而然產生了對學習的厭倦感;還有一種是認為進入了中職院校之后,更多的是關于專業技能的學習,成為一名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對專業技能的學習,卻忽視一些基礎學科的學習,例如語文數學等。另外在學習自己所選專業上的相關技能時充滿好奇與激情,而短暫的學習之后就可能由于一些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使得學生產生極度的成就感,在面對一些基礎性學科,例如語文等,成效緩慢,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取得一定的進步,使得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顧此失彼。(2)自我約束能力差,集體主義意識不高。大部分學生之所以選擇進入中職學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學習能力較差,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家庭方面的因素使得他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素質能力比較缺乏。而這些學生在學習上的表現經常被教師忽視,會受到批評,缺乏正面的向上的表揚,對待學習態度消極,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缺乏集體榮譽感。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學生的紀律觀念薄弱,遲到缺課現象頻繁,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課,公然擾亂課堂紀律,破壞課堂氛圍的現象時有發生,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不強,缺乏為他人著想意識,缺乏對集體利益的參與度,使得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極難展開。
2.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缺乏性
(1)班主任專業素養缺乏。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對班主任自身的專業素養也有著一定的要求,其不僅僅需要班主任自身的教學素養達標,還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實踐經驗。在將德育教育融入到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很多中職學校并未能引起相關的重視,而教師也沒能得到相關的德育方面的專業培訓,教師自身的德育素質不一;并且這些教師有很多都是剛剛開始進入學校工作的年輕教師,在擔任班主任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實戰經驗,不能夠很好地在班級中樹立形象,亦不能很好地進行班級管理。而德育素質的缺乏導致其無法順利地開展德育教學工作。(2)班主任管理方式出現問題。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很多班主任仍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管理,即以傳統的說教方式為主,或者采用千篇一律的語音去引導或者指導,沒能做到與時俱進,無法滿足當今時代對中職教育的要求,這種說教的管理方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導致最終的教育效果的不理想。更有甚者,很多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忽略了學生自身的思想感受,未能做到切身實際的對其進行教育,僅僅一味地灌輸教育觀念而忽略學生的內心感受,進而使得教育適得其反,學生也容易對班主任產生抵觸心理,導致管理工作上的不理想。
3.學校管理機制缺乏
當前的中職學校普遍缺乏完善的德育教育管理機制,學校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大部分都采用由德育教師進行相關的德育教育,然而出現的問題便是德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缺乏對學生日常生活學習行為的了解,使得德育教育流于表面化、形式化。而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本就事物繁多,要處理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各種問題,難有時間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也是學校要思考的問題。
三、將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與班級管理相結合的策略
1.約束自身行為,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要想真正地教育好學生,管理好學生,教師自身作為管理者應率先自覺規范自身言行,爭做學生日常生活行為的榜樣。一方面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并不斷增加實踐經驗,例如多參加一些德育培訓以及相關的實踐活動,豐富經驗,從而更加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展開;另一方面要嚴格規范自身,言傳身教,樹立榜樣形象,從而使學生信服,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
2.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適時給予生活學習指導
在初中階段,孩子們處于青春期,他們的認知水平不高,內心又比較敏感,容易出現一些極端的行為和心理狀態,甚至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過激行為。班主任在進行日常管理的時候,一定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分析他們的日常行為并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指導,以尊重真誠的態度與學生相處。充分了解其思想動向,多利用課余時間與其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疑惑與問題,給予相應的指導,引導其正確看待身邊的事物,形成對世界的正確認知,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學生們在進入青春期還有一個心理便是自尊心高漲,自我意識強烈。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切忌大聲訓斥,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為基本出發點去管理班級,呵護學生,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地接受班主任的教導,從而利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展開。學生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一部分的原因可能來自于學校,但是仍有一部分來自于家長。因此,班主任除了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之外還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關注學生日常生活動態,給予家長適當的教育建議,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作為學生的榜樣,學生的朋友,去改善學生的心理,走進他們的內心,幫助他們的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3.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促進德育教育工作的展開
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避免傳統的說教式教學,可以采用多樣化的形式來進行教學。例如定期開展主題班會,有針對性地就學生近期的發展并結合一定的時展主題,讓學生進行相應的溝通交流,以辯論,演講比賽,思想交流等形式來進行,從而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學。或者定期舉辦相關文體活動,例如主題聯誼晚會、主題文藝匯演,增強每位學生的參與度去社區慰問老人、去紀念館參觀學習等,鍛煉學生的實踐精神,使得德育工作有效進行。
四、小結
在將日常班級管理工作與德育教育相結合的過程中,學校與相關教師一定要立足當前班級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相關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規范自身言行,做學生學習的好榜樣,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給予相應的生活指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進而促進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古力文.新形勢下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J].職業技術,2019(2).
[2]李敖.基于德育教育下的中職班主任班級管理[J].科普童話,2018(35).
[3]魏博翾.“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實踐應用[J].職業,2018(21).
[4]俞績偉.中職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分析[J].現代營銷,2018(7).
[5]何丹穎.淺析如何在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滲透德育[J].現代職業教育,2018(13).
作者: 夏 佳 單位:浙江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