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任務驅動法在物理教學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物理對于很多高中生來說學習難度較大,因為物理知識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更加抽象。一些教師在授課時仍以自己為主講解知識,而學生只是被動接受,這樣的學習效率很低,不利于學生學習。教師可以利用任務驅動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將對任務驅動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做出具體分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任務驅動法;教學研究
引言
所謂任務驅動法,指教師規定學習的方向及任務,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索性學習,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物理對于高中生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門學科,它是高中理科的基礎學科之一,學好高中物理不僅要掌握高中物理的基礎知識,還要學會應用物理知識。教師應采用任務驅動法來授課,走出傳統“填鴨式”教學的誤區。
一、任務驅動法對學生學習的幫助
(一)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主體講解學習知識,學生只是機械記憶,這樣的學習效率極低,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十分淡薄。想要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愛上物理,必須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任務驅動法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完成學習目標,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1]。
(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使用任務驅動法設計本節課應完成的任務,然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完成任務,在此過程中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注意不要過多干涉學生學習,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展開教學。一方面,教師設置學生自主學習的任務,這類任務比較簡單、易懂,學生不需要教師的幫助也能通過努力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可以適當請求教師幫助,這類任務通常比較復雜、難懂,教師可以適當地提醒,但仍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
二、任務驅動法的具體步驟
(一)確定任務
教師使用任務驅動法應先確定本節課的任務,這關乎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效率。任務的難易程度將直接影響學生完成任務花費時間的多少。任務過于簡單,學生在做任務時可能會不認真,認為沒有挑戰性[2];任務過難,學生可能無法在課堂內完成任務,耽誤教學的進度,還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因此,確定任務的難易程度非常重要,同時在確定任務時,教師可以添加一些有趣的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學生完成任務
教師在設計好任務后,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好準備工作,認真完成任務。在提前準備時,學生可以上網查閱資料,或與同學交流;在做任務時,學生應盡可能鍛煉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也要監督好學生,適當給予學生幫助,保證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應的任務,還要保證其質量,顯著提高課堂效率。
(三)總結任務
在學生完成任務后,學生需要對本次任務做出總結,可以是個人總結或小組總結,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對本次任務的評價,并對反饋內容做出分析,分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3]。教師最后也要做出總結,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要指出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幫助其改正,讓學生學會思考。
三、任務驅動法的注意事項
(一)任務的選擇要明確
教師在選擇任務時,要明確這節課的任務是什么,以免學生因不理解而猜測任務,避免浪費時間。教師布置的任務要具體,具體到每個小任務,這樣學生才能了解自己學習的方向。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物體不受力怎么運動?教師應給學生準備相應的材料,如小車、斜面、毛巾、棉布、木板等,把小車從斜坡上放下來,讓學生觀察在哪個平面運動得更遠,并分析其原因,找出規律。
(二)任務和實際相聯系
教師在選擇任務時可以與實際相聯系,消除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抵觸心理,通過任務驅動法可以體現物理和日常生活的聯系。例如,在學習《超重和失重》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出任務“判斷在電梯中的超失重、體重秤上的超失重”,讓學生回憶在電梯里的感覺,描述電梯加速上升和加速下降時分別是什么感覺,然后根據書上的知識來判斷哪個是超重,哪個是失重。教師還可以準備鉤碼讓學生在靜止不動及突然向上和向下的動作中感受重力的大小,然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這種方式能讓學生深入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讓物理知識走進生活,接近實際。
(三)選擇適合學生的任務
教師在使用任務驅動法時,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要設計難度過大的實驗,這樣容易降低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樹立自信心。教師應適當把握任務的難易程度,設計一些較為基礎的任務,當學生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后再提高任務難度,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也能更好地掌握高中物理知識。例如,在學習《力的分解》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任務讓學生體驗一個力的作用同時產生兩個效果的過程。教師可以在課前告知學生,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預習如何證明力的分解。教師在課上先讓學生演示,然后提出任務,讓學生完成。
(四)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
教師給學生設計任務后需要時刻觀察學生的動態,確保任務能夠順利完成,并確保學生的安全。有些實驗可能具有危險性,教師需要注意學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確、標準,若不標準要及時提醒學生,讓其改正。雖然在完成任務時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導者,但是教師是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要肩負起引路人的職責,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結語
任務驅動法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物理知識,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并不只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方法,這才是學生學習的最終目標。教師在任務驅動法中具有示范作用,應引領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向,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好奇心,從而努力學習。學生要積極完成教師布置的相關任務,課前做好相應準備,這樣才能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課上要認真聽講,努力完成相關任務,課后要做好作業,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參考文獻]
[1]王路朋.任務驅動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策略研究[D].秦皇島: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7.
[2]王楠.基于開放型任務驅動法的信息技術教學案例設計[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7.
[3]徐蕾雅.任務驅動法在中職幼教專業鋼琴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7.
作者:劉春英 單位:福建省建寧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