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文化產業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但是,從城市發展前景和產業發展趨勢來看,河北省的廣播影視與新聞出版等傳統優勢行業面臨著轉型升級,出版、印刷、會展等文化企業要提高科技含量、加快技術改造步伐,而文化創意、數字新媒體、游戲動漫等新型業態需提高質量、加大培育規模。這就需要不斷推進文化與科技融合,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以先進科技為支撐促進我省文化產業順利轉型,實現1+1>2的疊加效應。
二、文化產業發展的科技需求與目標定位
第一,瞄準國內外文化產業的前沿科技與發展導向。了解美國、日本、北京、上海等先進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產業技術戰略和最新發展趨勢,了解他們的重點技術是什么,在這些重點技術方面,我們國家、我們省發展的現狀如何,有哪些企業和公司在做,瞄準目標,查找差距,提高科技能力。在文化產業發展導向上,涉及到文化產業是通過技術的創新來推動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還是利用文化與技術的融合推出新的文化業態等問題,我國基本都是科技導向,通過科技創新來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而日韓等文化產業相對發達的國家則是內容導向,根據文化產業內容的發展需求去引導科技創新。我省應瞄準文化產業技術前沿,搶占文化產業技術的制高點,打破文化與科技之間的傳統部門界限,將文化產業部門的科技需要納入科技發展整體規劃中,同時重視文化內容的挖掘、開發與展現,重視文化產業的內容和創意,因為沒有科技,很難形成高端文化業態,而沒有文化,再高超的科技產品也只是空有一副軀殼而已。第二,提高文化產品自身的科技含量。目前,國內外成功的文化企業均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其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進而增強競爭力、開拓新領域,如深圳華強文化科技集團,自主研發拍攝系統并出口到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原創動漫實現了動畫無紙化、規模化生產,《熊出沒》進入國際市場。相比較之下,河北省成立了文化產業園、動漫基地等,在文化與科技結合方面,主要是科技化的文化產品,也就是多以利用科技、文化網站等信息化手段,實現文化產品的建設與傳播,如通過網絡和電視等媒體進行河北文化的宣傳;而文化產品的科技化程度,即通過提高文化產品自身的科技含量來提高其質量與占有市場,這種類型的文化產品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第三,通過科技手段進一步延伸文化產業鏈。
當前文化與科技融合的主要方向體現在數字文化產業的新模式上,它主要特指的是通過科技與文化相互融合而產生的新的產業發展與經濟發展模式,其好處是數字內容可以對傳統文化產業鏈進行延伸,比如現在從圖書到電視劇、電影、動畫、游戲,它都可以實現延伸,也就是說所有傳統產業都可以加上數字化的色彩,而且一旦實現數字化,會大大加速品牌的形成并擴大知名度,曾經利用3D技術改編的經典電影一度占據票房冠軍寶座恰好可以證明這一點。而某些游戲品牌的成功又提醒我們注意另一種產業鏈延伸模式,這些游戲不僅適應科技發展成為熱銷的手機游戲,也是全球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它一般有龐大的產業鏈,包括玩偶、服飾、書籍、飲食、主題樂園等。而河北省的文化產業結構,仍以傳統產業為主,新興文化產業雖已發展但速度和質量都亟待提高,傳統文化產業的數字化發展和新興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面臨挑戰;河北文化產業的衍生品,單就動漫產業來說,遠未跟上動漫業的高速發展,需要進一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結構。
三、促進文化與科技融合路徑
1.探索文化與科技融合背景下文化產業的“雙重化”發展模式
文化產業從產業鏈角度來看,主要包括內容產業、傳媒與平臺產業、延伸產品和一般文化制造業產業三部分。其中,內容產業主要體現了文化產品的精神價值,是文化產業的重中之重,如日韓等國就非常重視文化內容與地位,以內容為導向,根據內容的發展需要來引領文化產業的發展和科技創新。傳媒和平臺產業則獲利較多,而且由于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中需要注重轉型與創新,所以目前我省文化產業中的科技運用主要集中在平臺建設上,但是隨著平臺產業的技術支撐不斷進步和發展,勢必會出現文化內容上的弱化現象,因此不能因為平臺發展而忽略內容產業的發展要求。為順應產業發展需求和世界發展趨勢,應探討“雙重化”發展模式,文化產業的發展要實現內容和平臺的統一,即內容和平臺并重或同步發展的模式。
2.重視文化產業中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對文化遺產的保護
現今文化產業較為發達的國家大多秉承一致的觀點,即提出并非只有推向市場的文化活動才屬于文化產業,強調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保護文化遺產也是文化產業的一部分。在我國2012年制定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標準》中,對此也有明確界定,既與國際一致,也符合我國文化產業新業態的發展趨勢。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對于文化資源不勝枚舉的河北來說,還有很多歷史文化遺跡處于可聽不可看的狀態,開發與保護等各環節還十分薄弱;文化資源大省的優勢也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大量的優秀文化資源或者處于原始的待開發狀態,或者目前已經開發的也多是初步的、淺層次的,難以形成文化產業規模,不利于文化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對于河北省來說,具有國內外廣泛影響的文化活動、文化資源,不僅需要高起點的運作和經營性、開發性整合,更要重視對其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對優秀文化的挖掘與傳承,但是再利用不當可能會有損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因此,科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省應抓住當前文化遺產保護科技發展的機遇,實現文化遺產從文化文本向文化產業的轉變,實現優秀文化的信息化展示與保護,發揮科技對自然、歷史、民俗等文化資源的整合與開發作用。
3.發揮文化科技人才培養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
文化科技專業人才,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實現者和推動者,我省人才資源近年來有很大提高,但仍然缺少高新技術與文化產業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尤其是高層次的文化科技創意人才,在今年八月河北省政府出臺的《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強化全省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先導產業的作用,再次提出培育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需求。第一,加強對文化和科技融合領域的基礎人才的培養,河北省高校現有信息技術、工業設計、藝術設計、新聞傳播等與文化產業相關的學科或專業,應將傳統培養模式轉向側重于對文化和科技融合人才的培養,重視大學科技園建設;第二,重視培養文化創意與市場管理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我省傳統文化產業的轉化率和技術應用水平不高,文化產業存在低水平建設和重復性、同質化等問題,應將一般性內容加工制作人才培養向對擅長內容創意、市場管理、集成傳播等高端創意人才大力培養的方向轉變;第三,完善文化人才成長機制,組織實施文化人才“梯次”培養策略,營造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創業環境、生活環境和人文環境。總之,隨著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文化企業將走向這條發展之路。
作者:郭亞軍 單位:燕山大學里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