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黨建設中大學文化建設關系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的高校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高校的黨建工作與大學的文化建設在內涵上具有統一性。高校黨建工作對大學文化建設起到主導作用,大學文化建設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由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共同完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是實現高校黨建與大學文化建設雙向互動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高校黨建;大學文化;雙向互動
中國高校是社會主義的高校,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高校黨建工作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高校所特有的文化現象,因此黨建工作的本質也是一項文化建設工程。高校黨建工作,需要以大學文化為載體,以實現對黨員培養及組織建設工作。同時,高校黨建工作建設還可以豐富大學文化建設的內容,并起到引領其發展方向的作用。
一、高校黨的建設與大學文化建設的內在融合性
“高校黨建工作是高校黨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引領高校發展方向,促進高校科學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保障。”[1]“大學文化是以大學為載體,通過師生的不斷傳承和創造,為大學所積累的精神成果以及蘊含在大學理念、大學制度,大學精神和大學產品(人才和知識)中的文化特色,是大學人長期學術實踐活動積累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表現為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2]“大學文化是在大學校園這一特定場所內形成的一種特殊文化形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超越物質存在的歷史價值。并對社會文化起著傳承,示范和輻射的作用。”[3]根據我國大學人才培養目標,“我國的大學文化建設擔負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富有特色、積極向上的教學科研氛圍,打造求真務實、甘做人梯的道德情操,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的歷史重任。”[1]因此,高校文化建設應以黨的方針政策和黨的教育方針為基礎,以弘揚先進的思想理念和道德情操為主基調,以傳播健康向上的先進文化理念為主要內容,這本身就包含著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高校黨建主導大學文化建設的方向和目標
(一)高校黨建主導大學文化建設的方向和目標
我國的大學是社會主義大學,因此大學的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要按照黨的要求,積極發揮高校黨建的主導和引領作用,有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大學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4]2016年,在北京召開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主席在會議上強調:“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強調,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5]。重慶科技學院注重發揮各級黨組織的帶頭作用,以引領校園文化建設方向。學院的辦學目標是“建設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學”,為把學校建設成高水平、具有鮮明特色的科技大學,學校黨組織提出了三大發展戰略,即“特色立校、文化興校、人才強校”。大學文化是一所大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和血脈,是學校形成核心競爭實力的動力源泉,是學校辦學的靈魂。確立并堅持“文化興校”戰略,培養具有重慶科技學院特質的創業、創新、創優的“重科精神”和建設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學的核心價值觀。
(二)大學文化建設的任務需要高校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共同完成
中國高等學校的管理體制是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這是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優秀、可靠接班人,辦好社會主義大學的基本要求。發揮好高校黨委領導作用、二級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既是做好高校所有工作的基本保證,更是決定高校文化建設成功與否的關鍵。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在會議上強調:“高校黨委對學校工作實行全面領導,承擔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的主體責任,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要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創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提高黨的基層組織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指出:“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黨委要保證高校正確辦學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導權,保證高校始終成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各級黨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加強領導和指導,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各方面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促進高校黨建與大學文化建設雙向互動“核心價值觀的塑造是大學文化建設的中心
人來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股價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6]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7]大學文化建設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引領,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文化建設中起到了根基與導向的作用,是其在一流大學建設中的運用與發展。高校作為人才的聚集地,必須堅持正確導向,引領文化前沿,堅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高校不僅要發揮教書育人的作用,又要成為培育核心價值理念的基地。在大學的文化建設中,應以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為其工作核心,處理好主流文化與多元文化的關系,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大力培育和發展社會主義大學文化。而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高校黨組織,才能承擔這項重任與使命。學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著力做好黨的建設工作與大學文化建設的關系。一是認真開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宣傳,以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加強對青年團員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建設。深入貫徹第二十三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扎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加強主流輿論陣地建設和新聞通訊員隊伍建設。同時,不斷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強化理論與實踐、課內與課外教育教學的有機結合,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持續深入推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與“兩課”教學有機結合的特色發展。二是學校黨委積極推動大學文化上層次上水平,探索“文化興校”戰略實施新途徑。升級改造文化活動陣地,增強大學文化升級行動成果推廣和運用力度,深入推進學校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打造文化活動品牌,推進傳統文化與現代大學文化育人載體建設。學校黨委大力實施“文化興校”戰略,形成了以藝術文化節、科技文化節、體育文化節和民族傳統系列文化、現代大學系列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三節兩系列”文化活動特色。學院始終把大學文化建設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依托,牢固樹立文化育人的理念,堅持科學與人文并重,堅持以高雅藝術提升學生人文品位,著力打造“德優品正、業精致用、拓新篤行”的人才培養品牌,引導大學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培育者和忠實踐行者。
參考文獻:
[1]申奉澈.構建高校黨建工作與大學文化建設的“雙向交互式”融合機制[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4,(6):5-8.
[2]楊建新.論大學文化建設的核心價值主導[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9,(3):113-116.
[3]袁貴仁.加強大學文化研究推進大學文化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02,(10):4-5.
[4]黃寧.關于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39.
[5]新華社.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開[EB/OL].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2016-12-08.
[6].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Z].2014-05-04.
[7]十八大報告(全文)[EB/OL].新華網,2012-11-19.
作者:李麗杰 李達軍 單位:重慶科技學院法政與經貿學院 重慶市北碚區水土鎮江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