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培養聲樂教學表演能力可行性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為了有效探究培養聲樂教學表演能力的可行性,提升聲樂教學的表演能力,需要教師充分了解表演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學生聲樂教學表演能力的培養。通過分析教師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表演能力過程中,存在教學方式單一,弱化可行性;內容側重不同,弱化聲樂演唱和表演的融合;弱化表演實踐以及影響融合的可行性等一些典型問題,并提出針對性對策,以便提高學生表演能力。
一、培養聲樂教學表演能力的可行性分析
培養聲樂教學表演能力,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表演技能,使得學生能夠與聲樂進行情感共鳴,感受歌曲的情感,從而增強表演的感染力。第一,聲樂演唱是表演的靈魂,也是決定表演是否成功的主要條件,聲樂演唱者的聲樂技巧和能力,是完成聲樂表演的主要部分。第二,表演與聲樂演唱內容一致,同時還需具有創造性,而這就需要演唱者對于聲樂作品的真正含義進行深入理解,經過二次創作后,演唱者的每個情緒、動作、表情等都凝聚著聲樂作品的內涵。最后,在聲樂演唱過程中,不存在沒有歌唱的表演,相反,也沒有脫離表演的歌唱。聲樂演唱是聲樂表演的基礎,二者具有相互促進,缺一不可的關系。培養學生聲樂表演能力符合當前新課改教學理念,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培養聲樂教學表演能力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弱化可行性聲樂教學對象是學生,實施主體是教師,目的是通過教學使學生聲樂演唱技巧和表演技巧為同一主題服務,這也是研究該問題可行性的關鍵所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教學方法過于單一,諸如應用“閉口音利于發聲”引導學生進行重復性“發聲”訓練,重視聲樂演唱而忽視表演,這給兩者融合帶來一定的困難。具體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第一,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并開始組織學生練習發聲,學生必須按照教師的要求反復練習,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的效率不高。第二,由于一些教師沒有注重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這使得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專注度變得困難,導致嚴重影響了聲樂教學表演能力的培養。興趣也是促進聲樂演唱技巧和表演技巧融合的關鍵,需要教師重視這兩者的關聯性,我們可以應用《團結就是力量》等實戰性演唱案例,展現兩者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融合的可行性。
(二)內容側重不同,弱化聲樂和表演的融合教學內容側重不同,也是影響聲樂演唱和表演融合的一個關鍵性問題。目前,大多數學生在上臺表演時,由于表演方式不能融入到聲樂情景中,導致出現沒有表情或者是表情嚴肅、緊張與觀眾無法互動等問題,致使演唱難以收到良好的舞臺效果。具體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第一,部分教師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表演技巧僅僅只是表面性的,側重于音樂歌曲的解讀,忽視與音樂表演者表演能力的指導。第二,部分教師只是將最基本的表演技巧講述給學生,并沒有對歌曲節奏、音符、歌詞等深入分析、探究,學生無法體會音樂表演所存在的真正含義,難以讓音樂主題與音樂表演相融合。第三,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所選用的音樂都是相同類型,其中以聲樂專業歌曲居多,很少會涉及到通俗、說唱等其它類型音樂,從而限制了學生學習的范圍,不能豐富學生音樂認知,難以提高其表演能力。
(三)弱化表演實踐,影響融合的可行性目前,雖然有很多教師重視培養學生聲樂表演能力,并且也采取了相應的方式,比如通過反復演唱、與同學之間對比演唱等來提高學生表演能力,但是方法主要還是局限在反復練習。具體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第一,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只是簡單的講述表演的一些技巧,然后便讓學生在課下根據某個歌曲進行表演練習,忽略了在課堂中開展實踐表演環節,導致學生在課下不能通過歌曲進行有效表演。第二,表演與聲樂兩者的匹配,不在同一個主題、同一個情感當中,難以體現兩者融合的妙處。聲樂表演的表現力衡量指標,主要是以聲音、感情以及形體表演三個方面,三者缺一不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只關注聲音條件,對于其它兩個方面只是簡單進行訓練,甚至不加訓練,忽視需要感情和形體表演結合的重要性。長期下來,便會造成學生缺失舞臺表演能力,從而降低了聲樂表演的效果。
三、聲樂教學培養學生表演能力的有效對策
(一)多元化教學促進兩者融合為了有效地促進聲樂和表演融合,加強聲樂教學的表演能力,教師要轉變以往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方法。通過多元化教學促進兩者融合,具體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幾點,第一,教師應采取多元化教學促進兩者融合時,根據學生的特點及時改變教學模式,使學生對聲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引導學生實現聲樂技巧和表演技巧融合,從而促進聲樂教學的發展。第二,加強語言訓練。語言是保障人們正常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主要方式。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途徑為學生提供RAP、相聲等語言類作品,并指導學生開展訓練,使學生在訓練中能夠慢慢掌握吐氣、咬字等技巧,而教師還可以在一旁指導學生掌握語氣、停頓等技巧。通過訓練,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為聲樂表演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二)聲樂技巧與表演技巧并重搭配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風格,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掌握相關的表演技巧,并且還需要具備相關的技能,才能將歌曲所蘊含的真正含義表達出來。通過聲樂技巧與表演技巧并重搭配,具體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幾點,第一,聲樂所涉及的類型較多,教師只有不斷拓展教學類型,使學生能夠學習各種類型的聲樂表演技巧,從而才能有效提高表演技能。第二,音符作為表達歌曲情感的基礎,掌握好音符,有助于提高學生聲樂水平和對音樂作品情感的理解,進而提升表演技巧。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過程中,以自己演唱為示范,并通過以情緒、肢體、表情語言的方式表達出情感,使教學內容更加富有感染力,從而引導學生積極融入到學習中。第三,學習面部語言,加強面部表情的運用能力,使觀眾能夠根據眼神看出情緒狀態。比如,在組織幼兒演唱《數鴨子》時,引導幼兒將音樂中環境和歌曲內容在腦子中構造,帶著歡快的情緒和動作唱出聲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三)強化聲樂表演實踐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時,由于學生在初期學習聲樂時,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對眾多的教師及學生,學生難以真正融入到聲樂課堂教學中,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通過強化聲樂表演實踐,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第一,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鼓勵學生通過某個歌曲進行分組表演和探究,提高學生表演的實踐能力,促進整體學習效果的提升。第二,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比如,合唱隊、小型演唱會等,通過開展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達到強化聲樂學生表演技能目的,并激發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在表演中自信滿滿、信心十足,從而有效提升參與表演的積極性。第三,教師可以借助大型的表演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提高實踐技能。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加元旦晚會、藝術節日等,而幼兒園可以在六一兒童節時組織幼兒開展聲樂表演活動,以《歡樂童年》這首聲樂為主,首先以合唱的方式開始,接著根據歌詞內容采用表演的方式與聲樂同步,使觀眾能夠更加融入到歌曲當中,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以及樂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綜上所述,表演能力在聲樂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具備表演的聲樂藝術才能算上是完整的。教師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應把表演與聲樂教學以同等重要的地位進行開展,將“唱”和“演”融合,表達出歌曲所蘊含的真正內涵和情感,從而達到最佳的演唱效果。
參考文獻:
[1]傅蓉:《試析聲樂演唱教學中舞臺表演能力的培養》,《北方音樂》,2017年第13期。
[2]梁婧宇:《試析聲樂教學中演唱的情感表達》,《當代音樂》,2019年第6期。
[3]周琳:《試析聲樂表演教學中情感調控的重要性及方法》,《北方音樂》,2019年第15期。
作者:張朝晴 單位:太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