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新媒體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依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更加強調系統的規劃性,構建出新媒體技術基礎性平臺,實現多元化載體協調的合力作用。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的多元化載體的協調應用依據,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新媒體能夠表現出基礎性平臺功能。新媒體技術的大量信息融合、共享和傳播方式平等及手段兼容性,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元化載體提供選擇,新媒體技術手段的應用,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相關的信息保障和交互方式,直接的作用是為多元化載體協同提供信息和技術上的保障,例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知識傳授方法外,可以引入互聯網實時在線答疑,不必受到周圍環境的限制,完成時間和空間上的有效對接。二是新媒體時代教育主客體自主性參與。新媒體技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使得教育主客體,通過PC機、智能終端設備等,在片段性時間,進行知識的傳授與學習、各種信息的交流,通過無障礙空間作用,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教師僅僅起到輔助學習的作用。在新媒體的虛擬化環境中,高校思想教育主客體更加具有明顯的保障性和安全感,這將更加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元化載體的協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結合更加緊密。三是新媒體技術能夠對信息進行有效的系統整合。4G網絡化技術創新和應用,將能夠更加便捷地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相關視頻、音頻資源,構成資源豐富的數據庫和信息查詢系統,同時通過網絡教學,學習者利用智能終端可以有效交流和互動。
二、推進高校思政教育的措施
構建新媒體技術一體化教學平臺
推進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發展應用,形成多元化載體協同作用,重要和關鍵性基礎就是構建出高校思想政治的傳統教育模式、網絡化教學和信息資源共享的一體化教學平臺,與其他高校思想政治載體比較,教學課程載體表現出更加明顯的穩定性和指導性。構建新媒體技術一體化教學平臺的技術措施,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設計要具有較強的廣泛性和復雜性特點。在資源設計中,要更加強調課程載體的分層、分類性特征,例如可以從政治、文化和思想等維度進行設計。通過網絡化新媒體技術,采用文字、視頻、音頻和動畫等多樣性手段,將原有單一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轉換為容易理解并有趣味的知識,同時關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設計的流程,主要分為:主體設計、輔助設計和擴展設計。二是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手段和方法。目前高校學生思想的深層次教育,表現為需求多層次和多樣性,需要對統一化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創新和改進,針對每一個階段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需求網絡化分析和調查,利用新媒體技術的信息獲取快速性和數據挖掘技術,進行有效分類,從而積極實現教育主體的分層,正確引導世界觀的形成、有效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反饋問題,實現大學生科學發展觀下的全面健康的身心發展。
三、構建多樣性新媒體平臺
新媒體時代的主要特征就是教育主客體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有效信息查詢、信息分析和信息交互,在推進新媒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措施中,一定要關注和重視多樣性新媒體平臺的搭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校園網絡功能和作用,應該更加豐富多樣,不僅僅能夠查詢課程成績,更加應構建成為精神知識和文化補充的來源地;二是智能終端網絡構建,4G網絡信息交互時代來臨,高校大學生每人擁有一種智能終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將教學相關重點,制作成智能終端資源體,以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形式,豐富知識傳播的手段和形式,也可以搭建即時通訊平臺。在構建多樣化新媒體平臺的實踐過程中,要從教育定位角度,體現出個性化和共同性,只有這樣,新媒體平臺才能更好服務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實現我國全面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戰略目標。
四、結語
高校作為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思想政治教育關系到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而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是一個理論和實踐反復完善的過程。本文首先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即多元化載體協同作用效果不明顯和載體應用挖掘深度不夠及效果不明顯;其次,探究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依據,新媒體技術能夠表現出更加基礎平臺性作用,積極有效調動教育教學的相關多樣性信息,進行系統性整合,從而實現新媒體在高校多元化載體協同產生合力的功能性作用;最后,建設性提出推進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建議和措施,主要包括構建新媒體技術一體化教學平臺和多元化新媒體平臺。新媒體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理論和實踐應用,需要高校依據自身戰略建設和發展實際情況,進行相應新媒體建設資源的投入和管理,從而更好地實現高校人才的培養目標。
作者:易號杰 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