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整體來看,林業為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本文具體研究了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措施,希望有關部門繼續推進林業生態保護工作,讓林業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有效研究;思考;分析
1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現狀
1.1環境惡化情況嚴重
我國人口眾多,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很多生產活動都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從現實來看,“世界工廠”這一稱號雖然響亮,但卻增加了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自然失去了高度的重視[1]。調查發現,我國局部地區環境日益惡化的形勢十分嚴峻,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嚴重。如果還未在整治措施的研究上下足功夫,那么其他生態環境問題的發生將變得更加不可控,人類長久生存愿望將難以實現。
1.2大氣污染加劇
經濟飛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對生態環境的日益破壞。工業生產造成了空氣污染,并且近年來的污染程度還在加劇。有關部門一直在研究空氣污染的治理方法,但仍有城市頻繁出現空氣質量報警的現象。例如:中西部地區某些城市全年空氣質量高、天氣良好的天數不到30天,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過快的城市空氣質量更不好。
1.3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我國的自然災害處于頻發狀態,例如:2018年4月初華北西北黃淮等地低溫凍害;2018年7月上旬江西暴雨洪澇災害;2018年9月8日云南墨江5.9級地震;2019年3月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森林火災等,直接的經濟損失數百億元,造成人員傷亡更是不計其數。洪澇、地震、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的發生都有不可控性,現階段,也只能在預防工作、環境治理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爭取降低自然災害的影響。
2我國的林業生態環境惡化原因
2.1林木砍伐過度
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非???,木材需求量明顯上漲,因此,過度砍伐是造成森林覆蓋率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在過度砍伐的同時,由于有關部門對林業生態環保不重視、植樹造林不積極、組織工作不到位等問題,能夠存活的樹木不斷減少,森林面積也呈現出了負增長。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的糧食需求量很大,中原地區將森林變作耕地的現象較20世紀相比而言更嚴重了,雖然各地政府均有強調“退耕還林”的重要性,但實際管理起來困難重重、阻力重重。
2.2林木存活率低
曾經出臺過的一系列植樹造林計劃真正的實施效果并不好,前期很受關注而后期缺乏管理也是常有的事情。加之管理人員不足、管理資金匱乏,就導致很多幼林撫育工作徹底失去了有效性。據統計,我國植樹造林后林木的平均生長率僅為2%左右,而國外都在3%以上,與歐美這樣的發達國家林木生長差距更大。
2.3資源耗費量大
我國正處于快速的發展階段,林木資源消耗的同時也需要根據它們的自然生長規律進行“再生長”這一問題的深入思考[2]。理想目標的實現不可能一蹴而就,實踐過程中負責“后勤”保障的生態維護工作組織不夠到位,技術也很落后,一些木材既得不到充分利用還造成了巨大浪費。林業資源消耗量遠遠超出森林生產能力,整體來看,這一危險信號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警覺。
3現階段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研究
鑒于我國嚴峻的生態形勢,提出更多的林業環境保護措施顯得至關重要?;谖覈丝诒姸唷①Y源豐富等特點,倘若對森林保護不夠重視的話,那么,其他的環境問題也將變得越來越嚴重,持續惡化趨勢難以抵抗,森林生態弊端現狀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經濟的穩定增長。
3.1經營管理、保護建設
經營管理、保護性建設林木是極為關鍵的,更是十分不易的?,F階段,我國提倡用現代化的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措施進行各種生態資源的保護,同時依照著“生態平衡”基本原則,維護好、調節好人類與林業發展的關系,能夠利用林木資源組織生產活動,做到合理平衡,林業生態環境問題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解決。一直以來,林業資源的單向經營特征都是比較突出的,簡單利用土壤、水資源等,保護工作沒有形成規律。在今后的實踐中,我們要改變這種認識,重新確立目標,先對林業生態保護進行全面經營、建設計劃的制定,然后不斷研究保護方式,思考各種行為是否合適,最終達到良好的保護效果。首先,完成撫育間植。森林再造中政府應該成立組織機構負責前期協調、后期管理等,并且通過改善林木的生長環境,來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其次,尋找封林措施。要求是在重點的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區域做好封林工作,造林之后做好宣傳工作,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于森林保護的重視程度,在其逐漸形成環保意識后,主動參與到護林活動中。最后,體現因地制宜。在林木的選擇上體現因地制宜,并且根據土壤條件、氣候條件及其他條件等,選擇最合適的林木品種開展森林再造。
3.2構建良性循環機制
在林業資源保護工作中,相關人員最應該思考的就是如何做到“良性循環”,才能讓林木生長速度與砍伐工作保持一種平衡狀態,并且更好地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林業補償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給予森林保護人員相應的獎勵,增強他們宣傳林業保護、自覺規范行為的積極性[3]。長遠來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非常多,僅靠政府的單獨努力遠遠不夠,唯有集中了民眾力量,人人自覺遵守相關規則,長遠保護計劃的實施才有意義,保護工作才可能高效、順利地推進下去。
4結束語
總而言之,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必須做好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進步、林業產業的長期發展。另外,有必要強化公民的林業環保責任意識。管理人員要從新的角度和不同層面出發,一邊研究推廣性很強的保護措施,一邊去探索維持生態平衡的正確路徑。努力做好這些工作,林業生態資源儲備量就會明顯增加,后續管理工作的開展也就會變得順利了。
參考文獻
[1]王麗麗,張瑞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相關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8(37)114-115.
[2]林海英.關于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若干哲學問題思考[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02)303-303.
[3]吳秀虎.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問題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8(21)79-80.
作者:尹臻 單位:山西大學